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人民怎麼看待圓明園事件

法國人民怎麼看待圓明園事件

發布時間:2022-12-31 01:50:49

⑴ 雨果對圓明園的毀滅的評價

評價如下:

你只管去想像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宮的城堡一樣的建築,夏宮(指圓明園)就是這樣的一座建築。

人們常常這樣說:希臘有帕特農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東方有夏宮。這是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無與倫比的傑作。

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進行搶劫,另一個放火焚燒。他們高高興興地回到了歐洲,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

他們共同「分享」了圓明園這座東方寶庫,還認為自己取得了一場偉大的勝利!

(1)法國人民怎麼看待圓明園事件擴展閱讀:

雨果生平介紹:

1802年,雨果生於法國貝桑松,上有兄長二人。13歲時與兄長進入寄讀學校就學,兄弟均成為學生領袖。雨果在16歲時已能創作傑出的詩句,21歲時出版詩集,聲名大噪。

1845年,法王路易·菲利普授予雨果上議院議員職位,自此專心從政。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爆發,法王路易被遜位。

雨果於此時期四處奔走鼓吹革命,為人民貢獻良多,贏得新共和政體的尊敬,晉封伯爵,並當選國民代表及國會議員。

三年後,拿破崙三世稱帝,雨果對此大加攻擊,因此被放逐國外。此後20年間各處漂泊,此時期完成小說《悲慘世界》。

1870年法國恢復共和政體(法蘭西第三共和國),雨果亦結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國。1885年,雨果辭世,於潘德拉舉行國葬。

雨果的創作歷程超過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

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九三年》和《悲慘世界》,短篇小說有《「諾曼底」號遇難記》(在小學生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課中稱《船長》)。

《「諾曼底」號遇難記》還被選入教材語文版語文A版五年級上冊第九課、冀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十課、滬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十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火燒圓明園

⑵ 雨果對圓明園的毀滅評價

法國大文豪雨果於1861年對圓明園做出這樣的評價:

「你只管去想像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宮的城堡一樣的建築,夏宮(指圓明園)就是這樣的一座建築。」

人們常常這樣說:希臘有帕特農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東方有夏宮。這是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無與倫比的傑作。」

火燒圓明園這場浩劫,正如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繪和抨擊的那樣: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進行搶劫,另一個放火焚燒。

他們高高興興地回到了歐洲,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他們共同「分享」了圓明園這座東方寶庫,還認為自己取得了一場偉大的勝利!

(2)法國人民怎麼看待圓明園事件擴展閱讀:

圓明園的毀滅歷史背景:

清朝末年,國勢日漸衰落。咸豐十年8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10月6日,佔領圓明園。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

為了迫使清政府盡快接受議和條件,英國公使額爾金、英軍統帥格蘭特以清政府曾將英法被俘人員囚禁在圓明園為借口,命令米啟爾中將於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餘人直趨圓明園。

縱火焚燒。這場大火持續了兩天兩夜。由於封建統治者妄自尊大,封閉國家,清朝中期,全國的科學技術遠遠落後於西方,階級矛盾日益尖銳。

1840年,西方殖民主義者挑起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 - 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了反對清朝腐敗統治的「太平天國」革命。

1856年10月,在沙皇俄羅斯和美國的支持下,英國和法國聯合發動了新的侵略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其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大的殖民利益。

他們首先在廣州挑起兩次戰斗,但未達到預期。為了直接對清政府施加壓力,決定了陳炳景成。侵略軍於1858年5月強迫天津。

清政府被迫與英國,法國,俄羅斯和美國的罪惡和羞辱簽署「天津條約」。1860年7月,英國和法國的侵略者戰艦再次到達達古口口,英國和法國大使前往北京改變他們的蠍子。

他們強迫自己「說和平」。然而,條件越來越苛刻,條件越來越苛刻。目的是迫使陳炳靖強迫清廷提交。面對侵略者的計劃,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大驚小怪,捍衛的速度緩慢。

因而痛失戰機,致使侵略軍長驅直逼通州。9月21日,通州八里橋決戰中國軍隊失利,次日晨,咸豐皇帝倉皇自圓明園逃奔承德避暑山莊而去。

實則置祖宗社稷於不顧,自逃性命。從而造成都城無主,百官皆散,軍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機局面,這就從根本上動搖了對入侵者的堅決抗禦。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繞經北京城東北郊直撲圓明園,法軍先行,於當天下午經海淀,傍晚即闖至圓明園大宮門。

遇難不恐,奮力直前,英勇抗擊。但終因寡不敵眾,圓明園技勇"八品首領"任亮等人以身殉職。至晚7時,法侵略軍攻佔了圓明園。

雨果介紹: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 運動的代表作家。

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所有重大事變,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

在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雨果的創作歷程超過60年,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之多。

給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寶庫增添了一份十分輝煌的文化遺產。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等,短篇小說有《「諾曼底」號遇難記》。

⑶ 圓明園並非英法聯軍燒的英國人說出什麼真相

提到圓明園就不得不提到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當時直接清華戰爭攻佔了北京城東北郊的圓明園,將裡面的奇珍異寶都洗劫一空帶回到自己的國家,之後縱火燒圓明園,據說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整個北京城都能看到這場來勢洶洶的大火。用雨果的話來說就是,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負責洗劫,另一個在洗劫之後負責放火……他們手挽著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很多人都以為圓明園英法聯軍燒的,其實火燒圓明園的只是英國人,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報復清政府。

畢竟在開戰之前,英國曾派遣使者來找清朝談判,但咸豐皇帝根本沒把英國跟所謂的使者放在眼中,直接下令將這些人全部抓起來處死了。早已經成為海上霸主的英國自然忍不下這口氣,這才有了之後聯合法國發動戰爭的事情。等到他們攻入北京的時候咸豐早已逃之夭夭。英國人只好進怒氣發泄到其他人身上,開始掃殺搶掠,最後直接怒燒圓明園,畢竟不是自家的東西,自然不心疼。

⑷ 英法聯軍為什麼要「火燒圓明園」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真實原因是:毀滅其掠奪中國 歷史 文物與古董的證據。

據 歷史 記載,咸豐十年即1860年,鴉片戰爭爆發,英法聯軍侵入北京佔領圓明園。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福投海自盡。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燒毀圓明園。3500名英法聯軍沖入圓明園,縱火焚燒,三日熊熊大火,使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這座世界著名林園就此化為一片廢墟。 這便是 歷史 上著名的中華大恥「火燒圓明園」事件。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區,始建於康熙48年,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清朝康熙帝把該園賜給雍正帝,並賜名圓明園。歷經150多年的 歷史 ,集中了大批人力物力,組織了無數能工巧匠,傾注了千百萬勞動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營造成一座規模宏偉、景色秀麗的離宮。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里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圓明園規模宏大,珍藏文物眾多,建築規格中西合璧,達到了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巔峰。 也是一座中國幾千年的國家級 歷史 文物博物館。

據統計,圓明園被掠奪的數量約有150萬件,上至中國先秦時期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英法聯軍將其洗劫一空之後,便一把大火毀滅掠奪證據,致使中國無法統計文物數量及去向。這便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真實意圖。

大肆搶掠其中的珍寶後,為掩蓋其彌天罪惡,不惜以放火而毀蹤滅跡。也不排除既然拿不走、寧願毀掉的惡毒變態心理作祟。

在這里要明確一個事實:圓明園被燒過兩次:分別是在1860年的第2次鴉片戰爭,還有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

1860年英法聯軍,英軍15000餘人,法軍7000人。分別在額爾金和葛羅帶領下,於10月6號至10月9號,在圓明園大肆搶劫以及焚燒。

搶劫是法國人想開始帶頭乾的,

放火是英國人帶頭乾的。

1900年英法美日德意奧俄,這8個強盜合夥,再一次洗劫圓明園。

共計搶劫了150多萬件文物,破壞掉的不計其數。為了掩藏他們的罪行,這8個強盜再次放火燒了圓明園。

圓明園第1次被燒後,清政府還打算重新修起來,但修了一部分之後發現工程太浩大,花的錢太多,也就放任不管了。

圓明園第2次在被搶劫焚燒之後,本土軍閥以及無知的平民,像食腐動物一樣,將圓明園裡面的石料,土壤全部挖走。

所以圓明園那8個強盜給合夥殺死的。而他的屍體卻是被本土軍閥以及無知平民給瓜分了的。

圓明園歷經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朝,共計150年才修建起來世界上唯一的一座萬園之園,被英法美日德意奧俄,本土的割據軍閥,還有無知平民以及那個廢物晚清政府,給合夥謀殺了。

在初中 歷史 課本上,火燒圓明園的 歷史 老師沒有細講,教科書裡面也極不完整,包括後來拍了個電影《火燒圓明園》也沒說個所以然,有些莫名其妙地就被燒了。那麼英法聯軍(至於到底是英法聯軍還是八國聯軍乾的這里不做討論)為什麼火燒圓明園呢?真實原因又是什麼呢?

後來有個參與使節團的法國人寫了回憶錄,對當時情況描寫:我們被困在一個木牢里,麻繩綁住我們的身體,連續在烈日下暴曬數日,無水無食,不少人都橫死高溫之下。

消息傳到英法兩國,舉國震驚。英法兩國的國民認為是中國人違反國際條例和普世價值觀在先,英法兩國決定報復,以火燒一座宮殿為代價,這個代價就是——圓明園。

英國駐清的特派官員在火燒前有在北京城裡貼出公示,告知火燒時間和地點,意思是中國老百姓就不要去,結果中國人還偏偏就去了。英法聯軍在搶,中國人自己也在搶,太監、奴才也都沒閑著,後來也有盜墓者進去偷盜,逐漸演變為至今的破敗景象。

事情來龍去脈大致就這樣,所以可以羅列出英法聯軍火燒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二:外國人、傳教士被迫害。朝廷為達到一石二鳥的目的,利用義和團家國情懷到處殺害外國人及傳教士,各國公使要求清廷取締義和團,但未獲回應。

第三: 租界被攻擊,大使被殺。在清廷的縱容下,義和團大肆攻擊各國大使館租界,德使克林德代表各國前往總理衙門要求保護,途中被清軍伏擊殺死,釀成開戰的導火線,此後清廷被迫向十一國同時宣戰。

第四:火燒圓明園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想毀掉搶劫的罪證。

第五 : 燒掉中國人自信,這是最最重要的一點。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在登陸天津大沽口時被打敗,對不可一世的英法是不可接受的,再次打進北京勢必不會空手而歸,他們沒有選擇焚燒紫禁城,而是圓明園。 因為圓明園是當時世界的萬園之園,它代表了清朝這個封建帝國的所有,權利、地位、財富。 英法選擇燒掉這個至高無上的圓明園,也就燒掉清廷的尊嚴、燒掉了中國人的自信,死死的把你打趴在地上動彈不得。

在 歷史 的長河中泛舟而行,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近代史上,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苦痛也許是清朝統治者最難忘懷的一幕。數千年國人心目中最為神聖的皇權竟遭到了西方無情地嘲弄,英法聯軍開進了北京,成千上萬的軍隊無法保證北京的安全,英法聯軍如入無人之境,咸豐倉皇逃往熱河,將國家的心臟丟棄在了聯軍鐵蹄之下,也將沉重的震撼帶入了整個國家的中樞系統。對於當時的中國尤其士大夫來來說,這是 歷史 上從未有過的奇恥大辱和巨大災變, 「海國作亂,自古無聞,明時有倭寇之警,亦未嘗連衡諸海國,直犯神州赤縣也」 。戰事從廣東發端竟將戰火燃到了北京城內, 「夷氛逼近,一夜數警,人心惶惑,城內遷徙絡繹,各衙門官員紛紛遠避,十室九空」, 聯軍由安定門而入, 「恃捍登城,……盡逐我城上防兵,將我大小炮位,掀落城下,納諸溝中,」另設夷炮四十六尊,炮口南向,「北面城垣,東西長十里,盡被占踞,……城門聽其啟閉,反禁止中國人不得出入」。 昔日京華景象如同洪水過地,盪然無存,給了國人以最猛烈的震擊。

英法聯軍揚言要炮轟北京,搗毀皇宮;接著沖進了圓明園——這座經營了150餘年,綜合中西建築藝術成就,聚集了古今藝術珍品和歷代圖書典籍的著名皇家園林,先是對它大肆劫掠,然後又將其縱火焚毀。他們聲稱 「它是皇帝喜愛的住所,對其進行毀壞不僅是給他的 情感 一個致命的打擊,而且對他的傲慢也是一次重創」。 我們有必要在附近留下永久的、表示我們對清政府背信棄義和殘酷的憤慨的標記,以警示未來。這才是燒毀圓明園的真正起因。」圓明園被燒毀了,「龐大的帝國突然之間傾覆在自身的灰燼中,……這好像僅僅是一種預兆,或許不會變為現實,因為仍然有時間讓中國自己恢復自新,通過和外國政府建立友好關系,向他們學習怎樣在目前的危機時刻可以使臣民保持安定,並趕上 歷史 進步的步伐」

首先,是為了掩蓋並銷毀搶劫罪證。 當時的英法聯軍如強盜般,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張膽的對圓明園進行了搶劫。他們已經將圓明園中所有能帶走的珍寶都洗劫一空。一把火燒了圓明園,既可以掩蓋自己的強盜行徑,對外也有說辭。正是為了掩蓋並銷毀搶劫罪證,他們選擇了火燒圓明園。

其次,是為了逼清朝趕緊簽約。 戰爭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他們之所以發動戰爭,是出於政治和經濟上的某種目的。戰爭只是他們實現目的的手段而已。一把火燒了圓明園,可以對清朝統治者形成威懾,擊垮他們的心理防線,讓他們盡早簽約。

最後,是想一擊必殺,盡早結束戰爭。 當時的英法聯軍人數並不多,而且遠離本土作戰,一開始清政府可能還反應不過來。但只要清政府緩過神來,傾舉國之力對他們進行不遺餘力的絞殺,他們即便在厲害也會深陷泥潭,甚至有可能全軍覆沒。所以還不如攜新勝之威,再放一把火,展現出自己的強硬,讓清政府更加懼怕,自己撈到好處,也趕緊結束戰爭,全身而退。

在英法等國的武力逼迫和挾制之下,1860年10月,留守北京的咸豐之弟、恭親王奕䜣被迫同英、法交換了《 天津條約 》批准書,並簽訂了中英、中法《 北京條約 》,承認《天津條約》完全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准許英、法招募華工出國,割讓九龍司「歸英屬香港界內」等等,使西方列強從中國攫取了一系列新的特權。當此消息傳入各省,整個國家無不顫栗。正與太平天國作戰的曾國藩「接恭親王咨文,敬悉鑾輿已出巡熱河,夷氛逼近京城僅二十里,為之悲泣,不知所以為計」。其惶遽怵惕、茫然失措的心情足以描繪整個國家在這種震擊下的普遍心態,從而人們悲痛地稱其為「 庚申之變 」。

感謝提問,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為什麼這么說呢?

因為這讓我想起了陳奕迅的一首歌《紅玫瑰》,裡面有一句歌詞說的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此此景,不正好對應英法聯軍的那種「得不到就要把他們給毀掉」的丑惡嘴臉嗎?


說起「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這件事情,不禁讓我想起電影《教父》。這是一部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等主演的黑幫電影,該片改編自馬里奧·普佐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以維托·唐·科萊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該片更是在1973年獲得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獎。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 柯里昂家族 的故事,在老教父 維托·柯里昂 的帶領下,小兒子 邁克 經過一系列的艱難困苦,最終成長為一代教父。而說起老教父 維托·柯里昂,在他小時候,父親被當地黑手黨首領唐·喬奇殺害,在母親的掩護下,得以逃到美國,經過種種困難的奮斗歷程後,成為了教父。

而維托的這一故事,說明了 「斬草要除根,否則後患無窮」 。而這對比於「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也是一樣的道理,既然已將像土匪一樣搶劫了,何不「好人做到底」,一次性燒了一了百了呢?

這樣的行為終究還是「目光短淺」了,畢竟靠搶來獲取物質資源的方式終究不能長久,因為「誠信」和「文明」的大廈已然建起,違反規則的行為終將會得到應有的制裁!

掩蓋罪行這個說法不靠譜,這兩個強盜打家劫舍多年,怎麼會在乎別人的看法呢?他們焚毀圓明園是告訴清政府留守人員,不答應所有條件,接下去就要燒了紫禁城!

滿清孱弱之際正是列強劫掠之時,英法聯軍劫掠焚毀圓明園,發生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攻擊到北京西北郊區的圓明園附近,並於次日闖進圓明園,這座被滿清皇室經營了150多年、建築輝煌藏寶無數的寶庫,當時就亮瞎了強盜們的眼鏡,隨之開始了大規模的搶劫。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無法統計究竟有多少珍寶被劫,但我們可以從大英博物館、盧浮宮、吉美博物館、丹楓白露宮等處的藏品看出來,至少有近十萬件具有藝術和考古價值的珍寶,落入了強盜的手中,這還不算英法聯軍士兵個人所搶劫的物品。具體數字無法統計,但絕對是天文數字。

按照強盜們的習慣,搶完了自然要放火。當他們把能搶的都搶走,不能搶的都砸碎之後,英法聯軍為了逼迫清政府盡快妥協,兼掩蓋自己的強盜罪行,在10月18日派出3500名士兵四處縱火,圓明園開始了滅頂之災,海量的圖書資料、所有的亭台樓閣都付之一炬,更有幾百名太監宮女喪命火海之中。

英軍指揮官侵額爾金無恥地說:此舉(火燒圓明園)將使中國與歐洲警醒震驚,其效遠非萬里之外的人所能想像。這話雖然無恥,但同時說明,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其主要目的就是震懾清政府,讓其驚懼之下妥協屈服。

果不其然,就在圓明園燃起大火之時,留守的恭親王奕欣,就答應了英法聯軍的一切條件全部承諾了侵略者的一切條件,不久就簽訂了《北京條約》。

落後就要挨打!我們不恥於強盜們的惡行,但歸根結底還是滿清的無知無能所至,埋怨強盜不如壯大自己!試問秦皇漢武之際,誰敢來搶?他們不去搶別人就不錯了!

聽說過殺人放火嗎? 歷史 上西方列強火燒圓明園和殺人放火的性質基本上沒什麼兩樣,完全就是銷毀犯罪證據。當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城後,被富麗堂皇的圓明園給迷的睜不開眼了。在驚嘆之後英法聯軍則開始大肆縱兵搶劫。圓明園經歷過英法聯軍掠奪之後,英法聯軍也知道搶劫行為會讓他們備受指責,所以為了掩蓋搶劫的罪行,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燒毀圓明園以掩蓋真相。圓明園大火連燒三日不息,人類 歷史 上的瑰寶藝術奇跡之一的圓明園就這樣被毀滅了。而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也被認為是世界文明史上的最殘酷的暴行。

為什麼會發生火燒圓明園的事情呢?這得從滿清王朝的落後腐朽和西方列強的擴張掠奪說起。清朝末期滿清王朝已經嚴重的落後於世界國家,尤其對西方國家而言,當時的滿清王朝就是一塊粘板上的魚肉,因此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始對滿清王朝開始實行掠奪。英國嘗試過各種手段來對清朝實行經濟掠奪,但事實上英國和滿清之間的貿易往來一直都是滿清占優,英國逆差。所以惱羞成怒的英國人索性決定以鴉片和武力來掠奪滿清王朝。由此雙方之間爆發了鴉片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強迫清朝政府簽訂了第一批不平等條約,從中國攫取了賠款、協定關稅、開放五口通商、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等許多特權。英國人借機向中國開始大量傾銷國內過剩產能。嘗到甜頭之後的英國以及其他西方列強,開始更加肆無忌憚的想要壓迫滿清政府。在遭到拒絕後,英國等西方列強國家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當然了,結局不用想也知道,腐朽的滿清王朝再次敗給了英國等西方列強。

英軍隨軍牧師羅伯特·麥吉這樣寫道,語氣中毫無愧疚,「 一個也不留,一棟房屋也不剩,讓這里再無宮殿的痕跡吧。現在,咱們回北京去,大功已告成 。」可見英國這個奴隸販子打著領帶的強盜有多麼的無恥。除此之外,當時圓明園中太監、宮女、工匠等300人,被活活燒死在安佑宮。這也皆因為英法聯軍想要消滅罪證的原因。可見英國人這些奴隸販子有多麼的可惡。

1860年春,格蘭特、孟托班分別率英、法艦隊駛達上海集結,隨後即開始第三次北上。4月21日,聯軍佔領舟山。5月27日,英軍佔領大連,6月8日,法軍佔領煙台,封鎖渤海灣。7月19日,聯軍完成攻擊大沽口最後作戰准備,7月26日,英、法艦隊於渤海灣會齊後,向北塘方向開進。7月29日,英法援軍大舉來襲,自北塘登陸,迂迴攻擊大沽口炮台。在大沽口擊敗清軍後,北上佔領天津。



8月23日清朝派欽差大臣桂良、恆祺與聯軍代表額爾金在天津議和,由於駐軍北京問題導致議和失敗。恆祺離開天津後,天津全部清政府官員四散撤離,天津由中國大商人代為管理。9月2日,清政府再派怡親王載垣、兵部尚書穆蔭到通州南張家灣議和。英法提出停戰的主要條件為賠償軍費,先付給兩國現款各三四百萬兩;撤走通州守軍,兩國公使各帶兵千人進京換約,由巴夏禮隨帶數十人先行入京,察看沿途及京中住房;增闢天津為通商口岸,立即開市貿易等。


咸豐帝感到停戰條件過於苛刻,認為公使進京「擁兵而來,顯懷莫測」,因而諭令桂良等「莫顧決裂」,拒絕英法所提要求。9月6日,咸豐帝下達對英國與法國的宣戰上諭,朱諭軍機處和王大臣綿愉、載垣、端華、肅順等;「嚴飭統兵大臣,整頓師律(旅),調集各路馬步諸軍與之決戰。」9月10日,聯軍先頭部隊三千餘人,自天津向通州方向前進。



咸豐帝得悉英、法公使堅欲帶兵徑赴通州的消息,「決戰」的決心又開始動搖,派怡親王載垣、兵部尚書穆蔭取代桂良等為欽差大臣,由通州前往天津,同英法繼續談判,企圖挽回「撫局」。雙方在通州進行會談,巴夏禮除堅持原先提出的條件外,又增加了互換和約時須面見皇帝親遞國書,以及將張家灣的清軍全部撤退等要求。由於雙方爭執不下,談判於17日徹底破裂。


巴夏禮隨後乘馬離去。僧格林沁隨後截獲巴夏禮、羅亨利和士兵等39人(26位英國人,13位法國人)。9月18日,聯軍先頭部隊自河西務越過馬頭,推進到張家灣附近。咸豐帝再次下諭與英法決戰。僧格林沁率馬步軍在通州列陣以待。與此同時,聯軍先頭部隊與清軍在張家灣交戰,清軍敗退至八里橋。



隨後英法聯軍與華北地區清軍主力,包括科爾沁部僧格林沁野戰騎兵、八旗察哈爾、索倫部、甘肅陝西調來的漢軍八旗及綠營、京津地區八旗綠營在通州八里橋決戰。僧格林沁部全軍覆沒,勝保戰斗中重傷撤退。隨後咸豐帝及皇後宮廷貴妃等人以北狩為名逃往承德避暑山莊。


10月13日聯軍從安定門攻入北京,聯軍發現清軍將英法使節團多人虐待至死,遂決定報復。僧格林沁和瑞麟部士兵紛紛退至圓明園一帶,法國陸軍遂追至圓明園。英法軍隊按原計劃沖入圓明園,守園的官兵寡不敵眾。英軍司令詹姆斯·霍普·格蘭特批准英軍入園搶劫破壞。10月17日聯軍司令部正式下令可入園自由劫掠,聯軍士兵大肆劫掠園中的珍寶和陳設物。



根據英國官員事後估算,被掠走的文物珍寶(金銀、寶石、綢緞和古玩陳設等)價值達600萬英鎊之多,因不識其價值或因搬運不便而被毀壞的珍本圖書、佛塔、瓷器、傢具等價值與此相仿。由於清廷談判代表曾拘捕英國軍使巴夏禮一行39人,當中20多人已被虐至死。英國談判全權代表第八代額爾金伯爵因此而復仇,於10月18日下令放火燒園,以教訓咸豐帝。


英國第一步兵師米啟爾騎兵團一部於10月18日起在園中各處縱火,同時派出分隊焚毀附近的靜宜園、靜明園、清漪園、暢春園等皇家園林。圓明園大火持續燒了三天三夜,300多名太監和宮女葬身火海。


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曾對此給予強烈譴責,認為此事為「兩個強盜的勝利」。

據《清稗類鈔》記載:

咸豐庚申十月十六日,英法聯軍至天津,文宗方園居,聞敵至通州,倉卒率後妃幸熱河。十九日,英人至圓明園宮門,管園大臣文豐當門說止之。敵兵已去,文知奸人必乘間起,守衛禁兵無一在者,索馬還內,投福海死。奸人乘時縱火,入宮劫掠,敵兵從之,火三晝夜不熄。

這段話的白話意思是:

咸豐時期庚申年十月十六日,英法聯軍到了天津,清文宗正居住在圓明園,聽到敵人已經到了通州,倉卒間帶著後妃們逃往熱河。 十九號,英國人到了圓明園,管園的大臣文豐擋在門口勸說制止他們。敵軍退去後,文豐知道奸人必定乘亂鬧事,而園內守衛都跑了,沒有一個人在,就牽著馬回到園內,投福海自殺了。 後來奸人乘亂放火,入宮搶劫,敵兵也跟著進園搶劫,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沒有熄滅。

從徐珂的這段文字看,在圓明園放火的不是英法聯軍,而是奸民。

當時圓明園管園大臣自殺,園內無人看守,這些奸民乘亂進園搶劫,然後放火,隨後英軍也扯下假面具,也跟著進園搶劫。

長期以來,民間一直認為當時給鬼子帶路並放火的是龔自珍的兒子龔孝拱,搶劫的強盜是英法聯軍。

恐怕不完全是事實。

龔孝拱當時只是上海英國領事威妥瑪的秘書,長期生活在江浙一帶,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時,作為威妥瑪的秘書,隨同北上。

如果說龔孝拱負責給聯軍帶路,不太可能,北京他不熟。但是龔孝拱陪同威妥瑪跟隨英軍去過圓明園,是肯定的,因為其後他作為翻譯,又陪同威妥瑪參與了與清政府的談判,期間曾協助英方對清政府代表百般刁難,並與恭親王發生激烈爭執。

徐珂的記述,很明確地說明二個問題:

一是,放火的是奸民。

二是,進園搶劫的是英國人,法國人沒有參與。

而同一時期的另一名江蘇常熟人楊圻在他撰寫的《檀青傳》一書中曾對圓明園大火有過記載:

「奸 民李某,導聯軍劫圓明園,珠玉珍寶盡出……朝廷稍稍聞圓明園之毀,禍由李某,下獄窮治,誅之,籍其產,以賜文豐家屬焉。」

楊圻曾在光緒年間做過詹事府主簿,戶部以及郵傳部郎中,他的記述最接近事實。

由此可以看出,給鬼子帶路搶劫的不是龔孝拱,而是這個姓李的漢奸,此人後來被朝廷正法,並將家產罰沒賠付給文豐家屬。

如果龔孝拱參與放火搶劫,事後,恐怕朝廷不會放過他家。

沒有家賊引不來外鬼,當時乘亂入園搶劫放火的應不僅僅是這姓李的一個,沒准附近一帶居民或多或少都有參與。

但是不管怎麼說,罪魁禍首都是英法聯軍,這段世紀大案中,英國人就是主凶。

⑸ 現在英法兩國承認火燒圓明園嗎兩國民間是什麼態度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第二年英國上尉巴特勒給雨果寫信,希望知道雨果對這次勝利贊賞到什麼程度。雨果在11月25日答復的長信中寫道: 「有一個世界的奇跡,這個奇跡名叫圓明園……人們一向把希臘的巴特農神廟、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競技場、巴黎的聖母院、東方的圓明園相提並論……這是一件史無前例的驚人傑作。然而這個奇跡已經盪然無存。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大肆劫掠,另一個強盜縱火焚燒……對圓明園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洗劫,贓物由兩個戰勝者平分……我們使用教堂的寶庫加起來也比不上這座光輝奇異的東方博物館。 我們歐洲人一向自認為是文明人,把中國人當成野蠻人。這就是文明對野蠻的所作所為。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國,另一個叫英國。我要對此提出抗議,而且要感謝您給了我抗議的機會……法蘭西帝國從這次勝利中獲得了一半贓物……我希望法國有朝一日能擺脫重負、洗清罪惡,把這些贓物歸還被劫掠的中國。」 雨果在信中詳細地敘述了圓明園的輝煌和價值,憤怒地譴責了侵略軍毀滅東方文化的罪惡行徑,同時把法國政府與法國人民加以區別。

⑹ 英法兩國對火燒圓明園持什麼態度怎樣教育下一代

圓明園

此園原為雍正皇帝為皇子時的賜園,待其即皇位以後擴建為離宮,乾隆二年(1737年)再次擴建,乾隆十六年(1751年)和三十七年(1772年)先後又附建長春園和綺春園,合稱圓明三園。它坐落在西郊海淀鎮之北,周圍泉眼叢聚,草豐樹茂,是絕好的造園之地。三園共佔地350餘公頃。園內成組的建築群有一百二十三處,被譽為「萬園之園」。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北京,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

圓明園三園地勢平坦,所以造景大部分是聚水而成景、因水而成趣的水景園。具體講,圓明園有三大景區。即中部的前湖後湖景區,包括正大光明殿所在的宮廷區以及前湖、後湖沿岸的九島。每個島都有一組標題的景點,最大的一處稱「九洲清晏」,即取「禹貢九洲」的含意,象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環繞後湖的東、西、北三面,形成一圈外圍景區,在這區裡布置了小園林集群,如眾星捧月般地簇擁著中央景區。外圍景區內容十分豐富,包括有祭祖的安佑宮、城堡式佛寺舍衛城、模仿商業活動的買賣街、藏書的文源閣、聽戲的同樂園、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杭州西湖的「麴院風荷」、仿紹興蘭亭的「坐石臨流」、仿廬山的「西峰秀色」等。第三景區為東部的福海景區,即以福海的大水面為中心,湖中有三個島嶼鼎列,以象徵傳說中的東海三仙山。湖岸布置了與水有關的二十處景點。此外,在圓明園的北宮牆外,尚有後來增建的一條狹長的景區,主要表現水村野居的風光。

長春園是圓明園的附園,在圓明園的東側。此園分為南北兩個景區。南區以淳化軒一組為主體建築,周圍湖島布置了十個景點,皆因地制宜,因水成景,如茹園、鑒園、獅子林、海岳開襟、玉玲瓏館等。北區為一橫長地區,區內布置了六幢歐洲18世紀巴洛克風格的宮殿式建築,名為諧奇趣、蓄水樓、養雀籠、方外觀、海晏堂、遠瀛觀,俗稱西洋樓。這些建築的體形及立面上的柱式、檐口基座、門窗細部俱為歐式建築作法,但細部雕飾也摻雜了中國式的紋樣。建築前還配有人工噴泉。西洋樓建築是歐洲建築文化第一次傳入中國的完整作品,也是歐洲與中國兩大園林體系首次結合的創造性嘗試。

綺春園也是圓明園的一個附園,是多座私家小園合並擴建而成的,共計三十景。總體布局不拘泥一定章法,但更富於自然情調。景與景之間疏密相間,水系也比較錯綜復雜,形成小巧玲瓏的格局。

綜觀圓明三園可知其造園之骨架在於理水,通過人工巧構,安排出大、中、小的湖泊群,同時互相串通,形成水系。水系之外又配以陸地游覽線,再加上假山土阜的障景作用,把全園分劃成山復水轉、層層疊疊近百處的自然空間,為開拓各類園林意匠構思創造了條件。建築群體組合都以組景為目的,每一景點皆為一個小型園林,因此形成「集錦式」的規劃形制。圓明園的單體建築設計打破了傳統官式的束縛,廣征博採地方民居形式及刻意求新的體型,小巧素雅,與自然環境相協調。圓明園中還選用大量花木植物,移植馴化一部分南方植物,花季搭配,造成繁花似錦、四季如春的生態環境。

圓明園遺址位於北京海淀區頤和園東,海淀鎮北,原為清代大型皇家御苑,與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合稱「圓明三園」,佔地約345公頃。目前園中西半部沿未開發,主要開放了東部園景,開放面積200多公頃。
殘存的大水法是圓明園遺址的標志。此處原是聞名遐邇的「西洋樓」——園林化的歐式宮苑,將中國園林藝術與西式建築巧妙地融在一起,中西合璧,成為建築史上的經典。遺憾的是,西樣樓以木結構為主,在1860年英法聯軍的罪惡之火中焚燒殆盡,唯一殘存的大水法因其為石制而得以倖存。這兩根依然不失精美的大石柱經蒼桑,巋然不支,令人感慨萬千。

園內還有介紹圓明園歷史的圖文資料展室;按原貌復制而成的「圓明園」微縮的模型;以及曾是皇家娛樂處——迷宮。據說當的迷宮的游戲規則是:皇上坐在迷宮中心,眾宮女從周邊打著燈往前跑,誰最先跑到皇上身邊誰就能得賞。現在遊人的興趣則在:從入口進,七拐八繞,終於找到出口。

曾經笑傲萬園的璨燦的圓明園建築已經萬劫不復,所剩的除了殘碑傷石,更多的是對往昔的沉思,各永遠不會飛煙盡的自然山水。這是圓明園遺址最獨特的風格:洗盡鉛華,凝重質朴,笑看山水,淡以致遠。

圓明園遺址仍保持水景園特色,園內遍布水域,大小河道把大面積的「福海」和規模稍遜的「後湖」,以及眾多小塊面聯結成完整的河湖水系,襯以聚土而成的山崗、島堤和荒石,別有秀色,仍是今人所愛之園。特別是附近清華、北大等高校名府中的莘莘學子,課余經常騎車到此,觀水賞月,體味園中不盡的底蘊——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圓明園遺址

「假若你能幻想神仙也和常人一般大小,此處就可算做仙宮樂園了。 」1860年10月,一個英國隨軍牧師跟著英法聯軍踏進北京圓明園時 ,情不自禁地驚嘆,「我從未見過一個景色,合於理想的仙境,今日方算 開闊眼界。」 圓明園位於北京西北郊,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便是燕人游覽之地。遼代以後,皇室和達官貴人紛紛在此佔地造園,作為避暑遊憩之所。

1684 年,康熙命葉陶在清華園舊址上建「暢春園」,作為「避喧聽政」之所, 1709年又開始營建圓明園,作為皇四子胤禎的賜園。「圓明」乃「圓 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而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取恪守圓通中庸 ,聰明睿智之意。胤禎繼位後,於1725年開始大規模擴建圓明園,增 修亭榭樓宇,引水架橋,鑿池造山,使其成為兼有「宮」和「苑」雙重功 能的離宮型皇家園林。自雍正始,園居成為一種宮庭風尚,皇帝年初朝賀一過就移居園宮,直到冬至天壇祭天前才回大內,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園中度過。

園中由雍正題署的建築群有28處,其中長春仙館是皇太子弘 歷讀書習文的地方。弘歷即位後,圓明園擴建進入全盛時期,在他主持下 ,圓明園東北建「長春園」、東南建「綺春園」,三園共建景點100餘 處,因三園均由圓明園總管大臣管轄,故此三園後來通稱圓明園。 圓明三園成倒品字型鼎立,總面積350公頃,內有橋梁百餘座,風 景群100多處,樓台殿閣等建築總面積約16萬平方米,比故宮還要多 1萬平方米。三園外圍約10公里,圍牆約2萬延和(因多為雙層圍牆) ,規模極大,號稱萬園之園。圓明園從始建到被毀歷五世150年的修築 ,成為三山五園之首。

這個被乾隆譽之為「天寶地靈之區,帝王豫游之地無以逾此」的園林傑作,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園林發展史上,都不愧 變一顆璀燦的明珠。

就是這么一座美麗如仙境的大型皇家園林,歷史上的某一天卻化為廢 墟……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憤慨地寫道:「有一天,兩個強盜走進圓明園,一 個搶東西,一個放火。……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 1856年10月,英國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

1860年10月6 日,法軍攻佔圓明園,管園大臣文豐投福海自殺,次日,英軍到。在圓明園無數珍寶面前,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目光迅速變得貪婪無比。

於是,對園內珍寶開始了明火執仗的疫狂搶劫,據《泰晤士報》隨軍記者 報道:他們「誰也不知道該拿什麼東西。為了金子而把銀子丟了。無價的瓷器和琺琅瓶因太大不能運走,竟被打碎。」他們的營帳里堆滿了搶劫來的珍寶,這些珍寶有的被現場拍賣,有的則被作為禮品獻給英國國王和法國皇帝。

現在,英法博物館里收藏的中國文物有許多就掠自圓明園,如英國「大英博物館」里的晉代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的唐人摹本、法國 「國家圖書館」藏的沈源、唐岱的《圓明園四十景圖》等等。

為掩蓋劫掠 罪行,10月18日,3500多名英國士兵在圓明園內到處縱火,大火一直燒到19日,熊熊火光染紅了北京城的上空。這是世界文化史上空前 的浩劫。

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在風中搖搖欲墜的圓明園又一次遭到浩劫,強盜們四處搜尋殘存的珍寶,最後又是一把大火。圓明園,這座世界園林藝術的絕作,終於轟然倒塌,淪為一片廢墟,只剩些殘坦斷壁兀立遺址,野蒿荒草隨風搖晃,似乎是在向前來「憑吊」的後人們訴說著侵 略者的罪行

⑺ 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你怎麼看

1、是英法聯軍燒的:咸豐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於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餘人直趨圓明園。英法侵略軍把圓明園搶劫一空之後,為了消贓滅跡,英國全權大臣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燒毀圓明園。大火連燒3晝夜,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廢墟。

正如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繪和抨擊的那樣: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大肆掠奪,另一個縱火焚燒,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法國),一個英吉利 (英國)。

2、火燒圓明園,這是一個普遍的民眾說法。其實,火燒圓明園,不只是火燒了圓明園,而是火燒三山五園。焚毀的范圍遠遠比圓明園大。這三山五園是,三山:萬壽山、玉泉山、香山;五園: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靜明園、靜宜園。

(7)法國人民怎麼看待圓明園事件擴展閱讀:

圓明園的保護整修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十分重視圓明園遺址的保護,先後將其列為公園用地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徵收了園內旱地、進行了大規模植樹綠化。

1976年正式成立圓明園管理處之後,遺址保護、園林綠化有明顯進展,逐年有所改善,來園憑吊游覽者有大幅度增加。

1983年,經國務院批準的《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明確把圓明園規劃為遺址公園。後又經兩年整修提高,遺址公園初具規模,於1988年6月29日,正式向社會售票開放。園內遊人已超過1000萬。

2002年12月13日,北京圓明園正覺寺修繕工程正式招標。正覺寺曾是清代皇室成員的御用佛寺,由於地處綺春園牆外,才成為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唯一倖免的古建築。

⑻ 火燒圓明園,作為法國人的雨果,對本國軍隊的暴行進行深刻揭露和憤怒聲討,這是為什麼

這是出於人道主義的批判,站在人的立場上對侵略戰爭、殖民政治的聲討。雨果雖然是法國人,但是法軍的行為不是為法國人民造福,而是單純的搶掠和破壞。 帝國主義政府不是人民的政府,對外戰爭只是殖民擴張與資本輸出,而法國人民也深受戰爭之苦,雨果的批判也是對當時法國政府的不滿。 雨果正直,公正,是非分明,沒有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胸懷博大。再說火燒圓明園本來就是英法聯軍的錯(當然,清政府的軟弱無能也有一定的關系)。

⑼ 法國反對火燒圓明園,為什麼英國人執意要燒

因為想要打擊當時的清政府和清朝的皇帝,當時的清政府將抓到的英國人基本上都是處死的,所以英國為了報復清政府,讓清政府對他們永遠的屈服,因此才堅持要火燒圓明園。雖然當時的英法聯軍攻佔圓明園後,進行大肆的燒殺搶掠,但是在最後准備燒圓明園的時候,當時的法國是持反對意見的。

而當時的法國雖然搶掠了很多的寶貝,但是卻並沒有參與到火燒圓明園的行動中去。如果燒掉圓明園的話,對法國在國際上的聲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當時的法國並沒有參與。

⑽ 如何看待1860年圓明園被侵略一事

圓明園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後來經過清朝150多年的修建與修復,是一座擁有地域規模十分宏大、營造技藝十分高超、建築景群十分豐富、同時擁有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絕對稱得上是一座空前的皇家園林。飽含了150多年內大量的能工巧匠們的智慧和無數勞動人們的汗水。這座豪華的皇家園林,本應該成為後人一筆文化財富,但是就在1860年被英法聯軍搶走東西之後,還一把火給燒了。以至於一座極具價值的文化園林化作了一片廢墟。就給後人的只有遺憾和恥辱。那麼,人們應該如何看待1860年圓明園被侵略一事呢?

一、圓明園是一座皇家園林,更是一座文化瑰寶。

圓明園不僅是歷史上一座豪華的皇家園林,同時也是世界上非常具有文化價值的一座園林,圓明園曾經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是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關於1860年圓明園被侵略這個話題,各位有什麼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閱讀全文

與法國人民怎麼看待圓明園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5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9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