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法國電影新浪潮運動的特點和代表作(500字左右)
新浪潮的特點:拍攝手法上與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頗為相似,採取實景和自然光拍攝,運用長鏡頭,職業非職業演員混用,打破類型片的敘事結構等等。區別在於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往往採用社會問題的題材,而新浪潮更加偏重個人的情感和特點,導演中心制,認為拍電影就是寫作,受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影響頗深,不受善惡二元論的道德觀的束縛。
代表作:太多了,特呂佛的《四百擊》,戈達爾的《精疲力盡》等最為經典。阿倫雷乃的《廣島之戀》屬於左岸派,風格與新浪潮很不相同。
❷ 新浪潮是什麼意思
「新浪潮"這個詞一般指一種具有即興創作、抽象、主觀象徵主義特性的電影潮流,通常利用實驗性的攝影技術。另一方面也指音樂領域的一種形式,這種」新浪潮「保留朋克音樂的叛逆與新鮮的活力,同時又迷戀於電子、時尚與藝術,風格與朋克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性。
之後,這個概念最早由法國影評人皮埃爾·比亞爾於1958年2月的《電影》第一次運用到電影批評中,在文章中,比亞爾列舉出一個法國青年導演的名單,名單上有22位新導演,在文章的末尾,比亞爾不無感慨地寫到:"這股'新浪潮'為什麼還服服貼貼地跟著前輩轉,真令人困惑。"法國新浪潮運動,一般認為是從1959年戛納電影節上出現的一批法國青年導演為標志,人們將這批青年導演通稱為"新浪潮"一代。
❸ 法國新浪潮電影在內容及藝術上的特點是什麼有哪些代表作品
主題: 非政治性的電影。人物似乎是隨風來到人間,隨風在世上漂泊,又隨風離開人世。《精疲力盡》是最說明這一點的。否定傳統的道德觀念的電影。它的功績之一在於戰勝了某種禁錮,力圖真誠地描寫男女和愛情,暴露虛偽。他們感興趣的是真實發生的事情,而不是受制於善惡的觀念。 偏愛回憶、遺忘、記憶、杜撰、想像、潛意識活動,試圖把人的這種精神過程、心智過程搬上銀幕。 特徵: 電影採用低成本製作:啟用非職業演員;不用攝影棚而用實景拍攝;不追求場面刺激和戲劇化沖突。影片在表現方法上,廣泛使用能夠表達人的主觀感受和精神狀態的長鏡頭、移動攝影、畫外音、內心獨白、自然音響,甚至使用違反常規的晃動鏡頭,打破時空統一性的「跳接」、「跳剪」等。還採用一些以人物為對象的使用輕便攝像機完成的跟拍,搶拍以及長焦、變焦、定格、延續、同期錄音等「紀實」手法,將「主觀寫實」與「客觀寫實」相結合。電影帶有強烈個人傳記色彩。 描寫人的責任心和自罪心,記憶總與歷史事件相聯系。代表作家,作品有:特呂弗《四百下》(1958)戈達爾《精疲力竭》(1959),相對於特呂弗,戈達爾的革命性,侯麥則比較溫存。代表作:《春季的故事》簡稱四季故事。去迅雷看看查查那裡有更多他們的作品。
❹ 什麼是法國新浪潮~
「新浪潮」電影是電影史中最耀目、最迅速、最徹底的新舊換代事件之一。最常為大家所稱道的是眾多性格各異的年輕人搞出的一批批精彩紛呈的電影佳作,電影評論對電影創作的作用,沒上過電影學院能不能拍電影,器材的整體變化對創作的影響,青年電影的活力,電影變革與社會變革的互動等話題。這些話題常道常新。比如目前中國電影評論的弱勢、與創作的脫節、說好不說壞,比如各式電影教育是在培養電影人才還是在製造電視通才,比如數字化影響到器材的復雜程度不夠,而且改變了工藝流程,創作除了適應它之外還能做什麼,比如對電影創作者進行「分代」論撥,等等。
浪潮之後——六十年代後法國電影速描 60年代,《電影手冊》繼續伴隨年輕的法國電影運動。在「新浪潮」首期之後,有些人繼第一代編輯特呂弗、戈達爾、里維特、夏布羅爾和羅麥爾之後成為導演,陸續出現了呂克·穆萊、安德烈·戴西內、巴斯卡爾·卡內、讓一路易·考莫利,後來又有塞爾日·勒·貝隆、達尼埃爾·杜布魯克斯、雷奧·加拉克斯、奧利維爾·阿塞亞斯,雖然他們絕對沒有形成可以跟1958年那代人相提並論的集體。保羅·維西亞試圖通過_個製作公司(「對角線電影公司」)促進一群志趣相近的年輕作者形成一個集體,他們當中有讓一克魯德·吉蓋、馬利一克魯德·特萊魯、讓一克魯德-比埃特、雅克·達維拉、紀拉德·弗羅特一古達茲,但是這個嘗試是邊緣性的,因為他們的探索結果和國際影響始終非常有限。只有安德烈·戴西內例外,他在經歷了艱難的起步之後,成功地在電影製作領域占據了相當於弗朗索瓦·特呂弗在娜·德納芙不遺餘力的支持,自1981年拍攝《美洲旅館》開始,直到《我最喜歡的房子》(1993)和《竊賊》(1996)。 60年代後期至70年代末對法國電影來說是一個過渡時期。「新浪潮」的餘波仍在震盪,傳統形式的電影又重為人們所矚目。一些資深的藝術家把傳統和「新浪潮」手法相結合,拍出了富有個性的影片,如布努艾爾的《資產階級的審慎魅力》(1972)、《慾望的隱晦目的》(1977)、布萊松的《幻想家的四個夜晚》(1971)等。「新浪潮」的主將們則開始分化,戈達爾仍延續離經叛道的宗旨,拍了《中國姑娘》(1967)、《周末》(1967)等極左觀點的作品;特呂弗向傳統有所回歸;拍了《阿黛爾·雨果的故事》(1975)、《最後一班地鐵》(1980)等影片;阿倫·雷乃繼續他對時間和心理的探究,向法國電影貢獻了《天命》(1975)、《我的美國叔叔》(1980)等影片。此外,科斯塔一加夫拉斯的《z》(1968)、《招供》(1969)、伊夫·布瓦塞的《謀殺》(1972)、米歇爾·德拉什的《舞會上的小提琴》(1973)等影片分別從現實或歷史揭露政治的黑暗,形成了「政治電影熱」。70年代中期,法國還曾有過一個色情電影的高潮,但很快便銷聲匿跡。 「新浪潮」是電影有史以來發生的場著名的美學革命,在這個意義上來說,1959年的「新浪潮」的繼承人只有讓·厄斯塔什(從1963年的《有害的交往》到1981年的《阿利克斯的照片》)和菲利普·卡雷爾(從1969年的《處女的床》、1989年的《急吻》和1991年的《我再也聽不到吉他聲了》到1995年的《幻滅的心》),他們以各自的方式延續著「新浪潮」先驅者們的實驗和探索。 80年代的法國電影雖然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創新運動,卻也涌現了不少才華橫溢的新人,給法國電影帶來了勃勃生機。他們中間有的年齡並不輕,但就從事電影異常工作來說,仍屬80年代新人,如克洛德·貝黑,他從早年當製片和演員發展到執導《讓·德·弗洛萊物》和《甘泉琶依》這樣的巨片,同時還擔任了《熊》《情人》等名片的製片人。 ……
「新浪潮」(又稱「電影手冊派」、「作者電影」)作者電影的風格,在巴贊理論與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影響下,大都以專注的手法記錄或表現一個事件、一些人物。因而有很強的紀實性,不少影片都有強烈的個人傳記色彩。比如:特呂弗的處女作《胡作非為》及可視其為續集的《喻吻》、《二十歲的愛情》、《夫妻生活》等等。這些影片都以一種空前未有的真實與誠懇征服了觀眾。戈達爾說:「新浪潮的真誠之處在於它很好地表現了它所熟悉的生活、事情,而不是鱉腳地表現它不了解的事情」。作者電影往往集編劇、導演、對自、音樂,甚至製片於—身,形成了統一的製片方式。從電影觀念上看,「新浪潮」同先鋒派一樣,向傳統電影觀念發出了挑戰,這兩次電影美學運動都是對商業電影的有力打擊。從形式上看,「新浪潮」同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有著不少共同之處,所不同的是「新浪潮」與「新現實主義」在影片的主題與內容上卻有所不同,「新現實主義」帶有重大的社會性,而「新浪潮」卻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
主題:非政治性的電影。在新浪潮的作品中,人物似乎是隨風來到人世,隨風在世上飄泊,又隨風而離開人世。《精疲力盡》是最說明這一點的。入否定傳統的道德觀念的電影。「新浪潮」的功績之一在於戰勝了某種禁鋼,力圖真誠地描寫男女和愛情,暴露虛偽。他們所感興趣的是真實發生的事情,而不是受制於建築在「善」與「邪惡」的傳統觀念。特呂弗拍攝的《朱爾和吉姆》(1962年)就是最具有代表意義的。 法語法國網站整理 Myfrfr.com
攝影方法:攝影風格側重於電影的照相性,攝影師們側重於畫面新鮮感,拒絕功能主義或學究式的畫面製作。他們以一種全新的自然主義的攝影風格出現。這一點緊緊和拉烏爾·谷達爾的名字聯系在一起。谷達爾是戈達爾形影不離的攝影師,拍攝了從1959年一1968年間戈達爾的所有影片,還有一部分是和特呂弗合作的影片。由於「新浪潮」製作費用低、周期短,在實景中拍攝和即興的導演、表演風格,便決定了谷達爾的攝影風格。他在攝影中更多地使用自然光和微弱光線的表現。他創造了肩扛攝影機、跟拍、搶拍等類似紀錄片或新聞片的拍攝方法,形成一種極強的現實風格。谷達爾的這些風格賦予影片以自然、逼真、偶發的創作風格。在「新浪潮」的作品中,既顧及電影時空的完整性以及節奏的運動感,又出現大量的長鏡頭、景深鏡頭的攝影,特別是動用了一些十分靈活的移動攝影 Q—戈達爾說:「攝影移動是個道德問題」。他把美學上的追求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從那時起,跟拍、長焦、變焦、定格、延續的全景攝影,成幀調節、攝影機的震顫相繼作為藝術手段而動用。
音響處理:「新浪潮」大量採用自然音響環境,以增加作品的真實感。有時人物的對白都被淹沒在音響中。那時,因為投資少,大都是同期錄音、製作周期短,這是最省錢的辦法。剪輯:蒙太奇在這里不再表達思想和解釋心理的手段,而只是作為時空切割時的手段。「新浪潮」的導演們對電影的長度、節奏很感興趣。他們實現了一種快速剪輯的方法,增加了電影的鏡頭數目。取消遮擋、化出化人、淡出談人等傳統手法,採用鏡頭之間的直接銜接,並在時空關繫上進行跳接。這種剪接無疑加快了觀眾的視覺節奏,減輕了敘事的繁瑣冗長。長鏡頭的使用是增加影片的真實色彩。而快速剪輯法是增加視覺的節奏感。從「新浪潮」之後,特呂弗和夏布洛爾的長鏡頭,戈達爾的跳接與快速剪輯,成為當代法國電影的基本藝術手段,一直為人所延用至今。 法語法國網站整理 Myfrfr.com
表演:與傳統明星制度相對立,他們啟用了大批不知名的年輕人做演員。同時,他們還汲取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非職業演員的方式,以及詹姆斯·迪思和馬龍·白蘭度的「不表演的表演」的風格。同時,「新浪潮」的導演還紛紛登場,出演他們影片中的角色。實際上,「新浪潮」也創造了自己的明星:貝爾納戴特·拉風、讓—保爾·貝爾蒙多。他們的表演完全擺脫了戲劇腔,真實、樸素、自然,總之,「新浪潮」對電影傳統的語言、語法毫不在意。他們採用十分靈活的製片原則,導演不追求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而是追求個人風格,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形成了「作者電影」的觀念。同時,這種觀念影響了德國、日本、美國,甚至全世界。
❺ 法國電影新浪潮與美國好萊塢的區別
法國新浪潮電影強調導演的個人風格,充滿主觀性與抒情性,採用實景拍攝,主張即興創作,大多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表現手法多變。我覺得它就是反對好萊塢電影的固定模式的。好萊塢電影處於資本主義文化產品標准化生產的體制下,以市場和觀影者為導向,影片絕大多數為敘事電影,擁有完整合理的故事情節,編劇的作用非常重要,近年來多使用特技等技術手段;另外,好萊塢電影以明星為賣點的特點也是法國新浪潮電影所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