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俄羅斯如何看待法國潛艇事件

俄羅斯如何看待法國潛艇事件

發布時間:2023-01-07 05:50:28

『壹』 庫爾斯克號海難是怎麼回事

1956年,美國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下水。從那時起到現在,美、俄、英、法等國共建造和發展核潛艇五百餘艘。之後,核潛艇事故便頻頻發生。其中,已知核潛艇沉沒的惡性事故就達十七起之多,並造成六百多名艇員喪生。據統計,前蘇聯海軍核潛艇沉沒十三艘,佔百分之七十五,死亡艇員達五百多人。六十年代以前,美國海軍也曾發生過三次沉艇事故,但七十年代後,隨著核潛艇技術的不斷完善,以及加強艇員的嚴格訓練和管理,使潛艇安全性和可靠性大為提高,近三十年來沒有發生過此類惡性事故。然而,在1970年之後的30年中,世界沉沒的十艘核潛艇全部被前蘇聯和俄羅斯囊括,其核潛艇事故如此之多,令人膽寒。僅1992年俄羅斯建國以來,就發生了七次核潛艇事故。是什麼原因導致蘇俄如此頻繁的海難事故呢?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前蘇聯核潛艇數量曾一度達到二百五十多艘,幾乎佔世界總數的百分之五十,事故發生的概率自然會大一些,這是冠冕堂皇的客觀原因。但是,其他方面的原因也不可忽視,比如核潛艇質量問題,可靠性、可維性和不沉性標准問題,艇員的訓練、管理及組織紀律問題,事故發生後的自救及緊急救援問題等等。

潛艇的下潛與上浮主要是依靠向艇內水櫃中灌水和排水來實現的。所以,只要動力系統保持正常工作狀態,就可以產生高壓氣,吹除進入艇內各艙室或水櫃中的海水,從而使潛艇上浮到水面。前蘇聯潛艇曾經多次發生事故,但連人帶艇一起沉入海底的惡性事故還很少見。事故發生後通常都是緊急浮出水面,再確定搶修方案。

庫爾斯克號為何在事故發生後不緊急上浮,反而緊急下潛並坐沉海底呢?初步分析有三種可能:一是事發突然,完全來不及採取措施。艇內人員可能正在按照預定科目進行正常演練,各艙室之間的水密門沒有處於關閉狀態,艇首突然發生的大爆炸使艇員們茫然不知所措,全艇頓時亂作一團。這時,在巨大的壓力下,洶涌的海水從炸毀的一、二艙突然湧入其他各艙,使艇內進水過多而迅速沉沒。二是爆炸後艇內採取了措施,但效果不明顯。一、二艙爆炸並灌入海水之後,潛艇首部迅速下沉,在下沉過程中,艇員緊急關閉各艙水密門,結果可能只有尾部兩、三個艙室被保護下來。這時核動力系統仍在工作,但由於大部分艙室已經進水,即使是吹除部分艙室的海水也不能上浮,所以艇員緊急關閉了核反應堆,以防止造成核泄露。三是對事故判斷錯誤,處置措施不當。此次演習過程中可能預先設置了潛艇事故及緊急搶救的訓練科目,庫爾斯克號有可能在事故發生後錯誤地判斷了形勢,並繼續按照事先規定的訓練要求先坐沉海底,再實施自救,結果錯過了最初的自救時機,迅速沉沒。

潛艇出事主要是火災、碰撞或觸礁等事故,火災多由艇內故障引起,碰撞多是敵對雙方相互跟蹤距離過近引起,觸礁則是操作不當所致。碰撞是潛艇事故中較為頻繁的一種,主要是潛艇與潛艇,或潛艇與水面艦艇及水中漂浮物(如反潛網、漁網、水障、水雷等)相撞。冷戰時期,美國和前蘇聯海軍的潛艇經常在公海上進行相互追逐和跟蹤,以竊取潛艇水聲信號和對方潛艇的技術機密,錄取下對方潛艇的水聲信號之後,就可以存入資料庫,用來分析判斷對方的潛艇型號,也可將其輸入水雷等水中兵器,在水下自動控制對潛艇發起攻擊。1986年10月,在直布羅陀海峽附近,美國一艘核潛艇在執行跟蹤任務時就與前蘇聯核潛艇相撞,導致潛艇破損後上浮。類似的事件很多,基本上兩艇相撞後遭受損壞的總是前蘇聯的潛艇,西方潛艇看來更結實一些。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耶夫說,過去三十年來,俄國同外國潛艇相撞的事件共發生了十一次,其中十次是與美國海軍潛艇相撞。

潛艇觸礁擱淺也是經常發生的事情。1981年10月27日,前蘇聯海軍二千三百五十噸的W級常規潛艇潛入瑞典海上禁區搜集情報,不慎在距基地十五公里處觸礁後擱淺。瑞典海軍反潛飛機、直升機、潛艇和水面艦艇全面出動,里三層外三層把W級潛艇圍了個水泄不通。該艇多次試圖逃離,但因損壞嚴重,結果還是在深水炸彈的轟擊下被迫浮出水面。艇長和一名軍官在被傳訊時堅持羅盤失靈和導航有誤造成擱淺。11月6日上午,兩艘拖船在瑞典海軍六艘艦艇和兩架直升機武裝押送下,將W級潛艇拖向公海,驅逐出境。俄羅斯在外交上丟了面子,不得不向瑞典政府賠禮道歉,並支付了二十六萬美元的救助費。

庫爾斯克號潛艇因爆炸而沉入海底的說法看來是沒有疑義的,關鍵是什麼因素導致了潛艇的大爆炸?最可能的原因大致有這么幾種:艇內發生嚴重火災,高速航行時撞上暗礁,在潛望鏡狀態航行時撞上吃水很深的商船底部,與潛艇相撞,艇上發生爆炸,撞上二戰時期布設的錨雷,遭到魚雷的攻擊或誤擊等等。在這些原因中,利用排除法可先排除幾種可能:由於庫爾斯克號處於進行航行管制的軍事演習區域,所以與商船相撞的可能性較小;由於普京政府與北約表示緩和姿態,且處於和平時期,所以西方國家使用魚雷攻擊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如有錨雷,可能早就被過往船隻撞上了,不可能五十多年沒有船隻經過那一帶海域;潛艇爆炸水深在二十米左右,那片海域水深在一百米以上,而暗礁多在淺海一帶,所以觸礁的可能性也不大。現在,剩下的原因就只有三種可能:火災、撞艇、武器爆炸。

火災發生的可能性最大。無論是先發生火災後引發爆炸,還是先爆炸後引發火災,艇內曾經發生過不可挽救的火災應該是符合邏輯的推論。如果像Y級潛艇那樣先發生火災後引發爆炸,潛艇本來是有足夠的時間上浮的,它沒有上浮說明最初發生火災的可能性不大,有可能是爆炸後引發火災,從而造成二次或三次爆炸,使潛艇徹底破損沉沒。

與其他潛艇相撞也是合乎邏輯的推論。首先,在美蘇爭霸時期,雙方潛艇相撞是經常的事,因為都想獲取對方潛艇的水聲特性。普京執政以來,這是最大的一次海軍演習,很難說北約不派潛艇跟蹤搜集情報;其次,潛艇為了達到隱身效果,都在外殼上塗敷了厚厚的吸聲塗料、消聲瓦或隱形橡膠等,從而使對方潛艇發現自己的距離縮短。同時,潛艇的水下航速卻大大提高,一般可達三十至四十五節(一節等於一點八五二公里)。本來眼神兒就不好,如果跑的速度過快,在相互跟蹤的過程中相撞的概率確實很高,因此不排除這樣的可能。如果真的有潛艇與之相撞的話,究竟誰的潛艇會與庫爾斯克在北冰洋進行水下之吻呢?看來只有美國的洛杉磯級和英國的特拉法爾加級核潛艇最有可能,即使是這兩種級別的核潛艇,要是以全速與庫爾斯克號相撞,理論上講倒霉的該是自己而不應該是庫爾斯克,因為庫爾斯克的噸位足足比它們大一倍還要多,而且有聞名遐邇的雙殼體結構。不過,也有例外,1970年6月,美國一艘鱘魚級核潛艇在太平洋上與前蘇聯K-108號核潛艇相撞,結果美國核潛艇只是潛望鏡和天線等部位受到輕微損傷,而K-108的外殼則被撞出一個大洞,連推進器也嚴重受損。再說,法國的核潛艇太小,北約其他國家又沒有核潛艇,常規潛艇與之相撞有點像雞蛋碰石頭,沒有用。所以,看來與潛艇相撞的可能性也不是太大,艇內武器爆炸似乎是最有可能的一種情況。

艇內武器爆炸主要可能是魚雷、反潛導彈和水雷引起。奧斯卡級核潛艇I型主要裝備二十四枚SS-N-19潛射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射程四百六十公里;配有SS-N-15和SS-N-16反潛導彈,備彈三十二枚;設有四具五百三十三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五三型魚雷;四具六百五十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六五型魚雷,備用魚雷二十四枚。Ⅱ型配備的主要武器和I型基本相同,只是後續艇可配裝二十四枚改進的SS-N-24潛射巡航導彈,這種導彈是對地攻擊型,可利用飛機和衛星進行引導,射程遠達四千多公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奧斯卡級核潛艇導彈配置與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潛艇都不同,人家的導彈都是放在耐壓艇殼裡面,要麼垂直發射,要麼就利用魚雷發射管發射。奧斯卡級則別出心裁,它的二十四枚導彈垂直發射筒分兩列布置在耐壓殼體和非耐壓殼體之間,每列十二具,傾斜角四十度。每兩個發射筒為一組,共用一個發射井孔,井孔長約六點五米,直徑二米,井蓋是向外翻折或是移動式的。

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採用水滴形線型,為耐壓殼體和非耐壓殼體雙殼體結構。指揮台圍殼長約三十二米,在圍殼內設有漂浮救生艙。1型艇內分九個艙室,採用小分艙結構,Ⅱ型艇多設一個艙室。這樣的艙室布局,可確保一個艙室進水後全艇不沉沒。人員都在耐壓殼體裡面,非耐壓殼體主要放置導彈,且與海水相通。由於導彈發射筒分置艇體兩側,所以使潛艇寬度達十八點二米,但耐壓殼直徑很小,只有約八點五米,這樣在耐壓殼體與非耐壓殼體之間就有三至四米的間隔。之所以這樣設計,就是設想當敵人發射的魚雷在觸及非耐壓殼體爆炸後對耐壓殼體內的人員和設備基本不形成威脅,因而是一種公認的十分獨特的設計。即使是潛艇中部命中一枚魚雷,這枚魚雷也必須穿過外殼、耐壓的導彈發射筒和厚達三米的海水,然後才能到達耐壓殼體,這時魚雷的危害已經減小到很微弱,所以該級潛艇的防護能力是很強的。

冷戰時期,奧斯卡級核潛艇曾經讓美國及北約傷透了腦筋,為了對付它不知道花費了多少心機和金錢,也不知道做了多少試驗。庫爾斯克號——奧斯卡級中最新服役的這樣一艘現代化核潛艇,為何像紙糊的一般,三下五除二就沉到海底?而且一百一十八人就這樣不聲不響地魂歸北冰洋了,這究竟是為什麼?有分析認為是巡航導彈爆炸,但這種可能性很小,因為二十四枚巡航導彈不是裝在耐壓殼體內部而是裝在其外部,即使是巡航導彈爆炸了對耐壓殼體的毀損也不會有這么大、這么快,因為潛艇不僅有耐壓殼體的堅固防護,而且也有內外殼體之間海水的阻尼作用。另外,巡航導彈是裝在一個耐壓容器中,與艇內所有組件都沒有瓜葛,且只有出水後發動機才點火,所以水下爆炸的概率極小。也有分析認為,是車臣反政府武裝搞破壞,派人在艇內預裝了炸葯。這種猜測忽略了一個事實,即一萬四千多噸的潛艇起碼需要數百噸TNT當量的爆炸威力,還必須是在魚雷發射管、指揮台圍殼等關鍵部位爆炸才能使之沉入海底。如果車臣恐怖分子真能做到這一點,把大量的炸葯搬上潛艇而且布設好、安裝好定時爆炸引信等,其本事也有點太大了,這樣的話俄羅斯海軍的保衛能力、組織紀律性及安全防護能力就更值得懷疑了。

目前正式調查結果尚未出來,但似乎有兩種可能性最大:一種是魚雷爆炸。魚雷是一種裝有戰斗部、能自行推進和控制的水中兵器,實際上是一種水下導彈,魚雷一般採用電動力和噴氣動力推進。魚雷是一種長七、八米的大型武器,裝在潛艇首部的魚雷發射管中,備用雷排列在前部的魚雷艙中便於再裝填。潛艇發射魚雷之前,必須首先打開耐壓艇殼外部的魚雷發射管外艙蓋,讓海水流進發射管中來,然後再點火發射。這樣魚雷便可順利出管並按照預定程序追蹤目標,直至爆炸。魚雷分戰雷和操雷兩種,前者裝有四、五百公斤炸葯,後者則不裝炸葯,主要用來訓練。庫爾斯克號參加演習,發射魚雷的訓練科目必不可少,關鍵是使用什麼魚雷?戰雷還是操雷?如果是裝有戰斗部的魚雷,或者是新研製的一種魚雷利用訓練機會進行水下試射,結果在發射過程中可能由於發射管前艙蓋故障,向外打不開,但艇員對此故障沒有意識到便按壓了發射按鈕,結果導致魚雷在本艇首部爆炸。如果是戰雷,一枚就足以摧毀全艇,因為是艇內爆炸,危害巨大而且無法控制。即使是操雷,如果採取噴氣動力推進,也有可能造成發射艙內起火,從而引發魚雷或水雷等其他武器爆炸。此外,在軍事演習中是否俄羅斯海軍的其他艦艇在失事海域附近發射過魚雷,有無魚雷誤擊庫爾斯克的可能?俄羅斯的魚雷比較厲害,如果命中一枚足以使之沉沒。

另外一種可能是反潛導彈爆炸。反潛導彈也稱火箭助飛魚雷,其實就是在魚雷的屁股後面裝上了一部火箭發動機,在水下發射後出水,能夠在空中飛行幾十公里然後再入水攻擊敵潛艇。這種武器和魚雷一樣,也是在魚雷發射管中發射,故障現象可能是發射管外艙蓋打不開,或者助推火箭在管內意外點火,但因整體被卡在發射管中而發生炸膛事故,從而把前艙炸爛,導致海水灌入後沉沒。

庫爾斯克號核潛艇一百一十八名艇員全部遇難,這在世界潛艇事故的記錄中是絕無僅有的。奧斯卡級不是一般的潛艇,它是一艘曾經創造了許多神話的核潛艇,美國和西方對其十分畏懼,前蘇聯和俄羅斯也一直為此而自豪。為何當事故發生之後,卻悄聲地沉入海底,然後所有艇員便與之同歸於盡了呢?這是一個世紀之謎,沒有人能夠解開,然而我們仍然可以試圖分析一下。

首先,潛艇性能不佳。二次大戰中,前蘇聯的潛艇技術水平與德國不相上下。冷戰時期,前蘇聯的潛艇數量、技術和質量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與美國潛艇各有千秋,不相上下。前蘇聯時期,曾經向世界上四十多個國家出售了二千多艘艦艇,其中潛艇達數百至一千艘。應該說,潛艇在俄羅斯已經是一種成熟的裝備,不存在技術上的重大缺陷。冷戰時期,前蘇聯潛艇數量是美國的四五倍,每年建造數量達十幾艘,潛艇一直是前蘇聯的殺手鐧裝備。一九九二年俄羅斯海軍組建之後,受經濟所限,軍費數額從過去的每年二千多億美元驟降到四十五至五十億美元,潛艇訂貨基本中斷,庫爾斯克號估計是前蘇聯時期已經開工建造的潛艇,後期建造工程和內部舾裝可能在九二至九五年完成。這樣一艘跨越兩個時代、經歷兩種社會制度和兩種不同待遇的核潛艇,在質量上很難說會有什麼保證。所以,庫爾斯克號是否是一種「豆腐渣工程」值得懷疑。即使是建造質量沒有多大問題,維修也是個很關鍵的問題,服役五年來如果得不到正常維修保養,對於像魚雷發射管這樣敏感的設備是很容易出危險的。然而,俄羅斯艦艇的維修卻一直存在重大隱患,因為缺錢,實際到位的維修經費只有預算經費的十分之一。艇員們在很長時期內都不能按時拿到工資,七艘航空母艦有六艘被處理掉了,現在在深圳展出的那艘明斯克號才服役了十五年就當廢鐵給賣了,而服役期應該是二十五年。軍隊官兵連自己的生活都沒有著落,何況潛艇這種不會說話的死裝備?哪有錢去正常維修保養?所以,銹蝕、內外艙蓋打不開、電路故障、經常失火等都是不足為奇的事故。偶然出於必然。潛艇很少維修,怎能不出事兒?據分析,最末尾的九艙本來沒有進水,但水密門不密封,結果造成滲水,逐漸使艙內艇員因漲水和缺氧致死。如果此事屬實,這完全是建造質量的問題,水密門不僅應該滴水不漏,而且應該密閉空氣,怎麼能夠滲水呢?

其次,自救措施不力。當發生事故後,逃生和自救是人的本性使然,照說都會積極採取措施。但是,作為潛艇有潛艇的一套規矩,比如要有人來指揮自救和逃生,否則誰也不敢打開救生艙或穿上救生衣擅自逃生。為何沒有一個人逃生,看來有這樣幾個原因:一是艇長在爆炸中最先死亡,全艇失去統一指揮,面對事故亂作一團,自救和逃生組織都不利;二是艇首部發生大爆炸後,產生的沖擊波對艇體進行了二次破壞,從而造成結構性損傷。同時,由於前部的耐壓艇殼被炸毀,艙室隔斷不具備強耐壓能力,所以在一百多米的深水中被壓變形,進而導致救生艙變形或破裂進水,使人員無法逃生;三是魚雷發射管被炸毀,人員無法通過其逃生。當然,也可能有以下一些原因:比如艇員訓練不足,缺乏緊急情況下逃生的基本訓練;潛艇出海前攜帶零備件、電池、食品、氧氣和救生、滅火等器材不足,遇到緊急情況無所措手足。

最後,救援組織不力。庫爾斯克號分九個艙室,水密隔艙起碼有幾十個,相互之間用水密門封閉。理論上講,只要艙內有吃有喝有氧氣,在裡面呆個十天二十天的都沒事兒。艇上裝有較為先進的衛星通信設備,還有低頻、甚低頻、極低頻拖曳浮標天線,其浮力電纜長六百三十米,拖曳深度九十米,所以,應該能夠與水面聯系。從俄羅斯救援情況來看,主要有兩大失誤:

一是明知道自己無力救援,但就是不肯接受外援。在深海救援方面,前蘇聯時期相當不錯,每次潛艇出事兒後都是自力更生,因為這樣不僅保全了超級大國的面子,更重要的是保守了潛艇的技術秘密。比如一九八六年Y級潛艇發生火災事故後,美國海軍P-3C反潛巡邏機發現後立即飛往出事海域,看到該艇濃煙滾滾,立即通知一艘在附近海域航行的美國遠洋拖船提供救助,但遭到該艇的斷然拒絕。此次又出現了類似情況,美國、英國等多次吁請俄羅斯考慮他們的建議,希望前往救援,但俄羅斯就是不肯接受。看來,昔日海軍的傳統思維觀念還在困惑著這些指揮官,他們就沒有看到,如今的世界已經不再是冷戰時代了,昔日曾經不可一世的前蘇聯海軍也早已名存實亡了,就連那些聲名顯赫的深海救援隊也全都給撤消了,自己還有什麼力量來進行深海救援呢?陳舊的觀念、保全自己的臉面、放不下大國的架子、怕人家看見自己那點秘密等奇怪的念頭一直在困擾著俄羅斯官員,就這樣生磨硬泡地拖延了四、五天,最佳搶救時機全都錯過之後,才迫於輿論壓力同意接受外援,這時已經是無力回天了。

二是普京遲遲不親臨現場指揮,給人以冷酷無情的感覺。普京上台以來,捷報頻傳,俄羅斯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全面呈現蒸蒸日上的局面,普京人氣甚旺,威信日高。結果,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偏偏出了漏子,這邊十萬火急救人救命,那邊他卻優哉游哉地度假休養,如此反差使俄羅斯人大怒不已,普京支持率驟然下降。普京為何不到場?估計有兩個主要原因:一個是潛艇發生事故後的最初一段時間內,艇內通過無線電報告了事故狀況及危害情況,俄羅斯海軍可能認為搶救無望,不願驚動總統,所以沒有報告。也可能實情實報,使之認為到不到現場都已經沒有用了。另一個與當前軍隊改革中的爭論有關。這場爭論是在三巨頭之間進行的,即國防部長謝爾蓋耶夫、總參謀長克瓦什寧和總統普京。戰略火箭軍出身且年事已高的謝爾蓋耶夫元帥,認為應該把發展戰略核力量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心潮一族的改革派代表克瓦什寧則認為,未來戰爭不再是核大戰,應該是高技術局部戰爭,所以應該發展高技術常規武器,而不再是核武器。普京遲遲不表態,任憑他們爭來斗去,這次海軍大演習的背景,興許與這場爭論有關,海軍就是想通過自己的實力來證明海軍是最有發展潛力的,是最應該受到重視的。八月中旬以後,普京開始傾向於同意克瓦什寧的觀點,認為應該重點發展常規武器,特別是振興海軍,同時應該大力發展經濟和科技,普京的決策無疑是非常正確的。庫爾斯克號事故偏偏發生在這么一個復雜背景之下,而且是介乎於抱有歧見的高官之間,由於認識不一所以延誤了救援的組織指揮。

在前蘇聯海軍的歷史上,曾經發生過數十次潛艇事故,艇沉人亡的惡性事故也有不少,但從來沒有一次像庫爾斯克號這樣鬧得滿城風雨,全世界的人都在跟著著急上火,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很簡單,以前信息不靈通,再加上軍方封鎖消息,所以外界往往是不得而知。現在可不同了,想封鎖消息談何容易?且不論報刊雜志,光互聯網就受不了,幾秒鍾便可傳遍全球,過去哪有這個條件?但是,事故發生並經媒體披露曝光之後,政府、軍隊甚至總統都得直面現實,這對領導人來講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但他們又必須適應這種挑戰,否則將處於極端被動的境地。這就要求領導人必須做好三件事:一是快速反應,制定應急方案,採取得力措施,以安撫民心和救出遇難艇員;二是在危機發生後要有統一的新聞發布渠道,政府高官應謹言慎行,防止因此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和矛盾。同時,應注重發揮專家學者的作用,請他們廣泛發表個人的意見和評論,以正確引導輿論,防止群眾不科學地胡亂猜測,也防止境內外心懷叵測的人員乘機搗亂;三是在人道主義救助和軍事秘密、國家安全方面要進行權衡,應該將這些要素統一起來而不是對立起來。應該看到,引入國際上最先進的救援系統實施人道主義救助是不分國籍和信仰的,應該實行國際互助,這不僅不會危及國家安全反而加強這種安全。

國防和軍隊建設就像是萬里長堤,平時如果不發大水,看不出有多大重要性。但是,如果疏於戒備,緩於防範,可能一兩個蟻穴就足以導致整個防洪大堤潰決,損失及後果將不堪設想。四十年冷戰期間,前蘇聯以國家綜合國力為籌碼,投入巨額資金與美國全球爭霸。俄羅斯建國之後,面對冷戰後新的世界戰略格局,俄國人在較長一段時期內對戰爭、安全和國際關系問題的判斷出現了嚴重失誤,對美國、西方特別是北約寄託了過高的期望,結果在鑄劍為犁方面做得太多,自己削減了自己的兵力和武器,速度過快用力過猛,總認為這樣做可以贏得一些和平紅利,把過去用在國防和軍隊建設方面的「無效」投入轉移到經濟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方面來,結果導致國家安全和綜合國力全面倒退。

後來,這樣的大倒退雖然引起了決策層的重視,但已經控制不住形勢了。過去十年間,前蘇聯時代留下的一千艘艦艇被退役,110多艘核潛艇被淘汰,150多萬人從軍人變成了老百姓。俄海軍司令弗拉基米爾·庫羅耶多夫七月份放言:「如果不增加海軍投資,到2016年海軍將只會剩下六十艘艦艇。」像俄羅斯這種非強迫的自覺自願的軍力大裁減真是史無前例,用一句時髦的話講這有點「自毀長城」的味道。40年辛苦、40年努力終於毀於一旦。因此可以說,庫爾斯克號事故是早晚的事情,而且絕對不止於此,因為戰鬥力是練出來的,搞訓練、搞演習是要花銀子的,沒有一定的投資規模,軍人沒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整天為自己的房子、孩子、吃喝發愁,怎麼能夠搞好正常的軍事訓練?

對於今天的俄羅斯,人們大有秋後算帳的味道,總統、國防部長、海軍司令都成了眾人數落的倒霉蛋兒。其實,他們真的很可憐,盡管在快速反應、採取措施等方面有許多欠妥之處,但根子在哪裡?都怪罪普京合理嗎?他畢竟是一個新上任不久、剛剛過完100天生日的總統。如果前蘇聯不解體,如果昔日全球性海軍仍然威風凜凜地巡弋在大海大洋,這樣的事故至於如此一籌莫展嗎?北方艦隊曾經擁有過最現代化的深海救生設備和潛水打撈救生隊伍,可現在早已無影無蹤,因為軍隊養不起他們。前蘇聯時代的深海打撈救生潛艇設備一流,據稱一艘可潛入六千米水深作業的深海救援艇已經出租給加拿大一家公司作水下旅遊觀光,目的是賺取外匯,而自己出事兒的時候不得不屈尊求助於英國和挪威。

普京是個聰明人,是一個卓越的領袖和統帥。他為自己的優柔寡斷而自責,為自己國家的無能而懊悔,為軍隊的衰敗而捶胸頓足。一個敢於承認錯誤的人是偉大的人,一個知恥而後勇的人是偉大的人。人們從普京身上可以看到俄羅斯未來的希望,看到俄羅斯軍隊振興的希望。俄羅斯每年軍費只有五十億美元,而庫爾斯克號打撈可能就要花去上億美元,在國家經濟捉襟見肘的情況下,普京依然決定大幅度提高遇難艇員撫恤金額度,且從9月1日起將全軍軍人工資提高20%,從明年起增加30%的軍費投入,而且要堅決貫徹強軍戰略。同時決定,在海軍的三個艦隊重新組建三個海上救援中心。普京鐵肩擔道義,已經止住了俄羅斯經濟、軍事的嚴重下滑趨勢,他正在試圖給經濟和軍事裝上新的發動機和助推器。一個已經完成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改革,且正在推動軍事改革的新俄羅斯正在騰飛,任何人都不能忽略這樣的現實和趨勢。

『貳』 俄羅斯的核潛艇失事,為什麼普京不等真相查明之後再罷免三名將軍呢

核潛艇是國家的軍隊,而且這個核潛艇是一個科研潛艇不可能不生氣,所以沒有等著查明就先罷免了三名將軍,避免類似事情再次發生。

不過俄羅斯國防部已經公布了海軍深潛器火災事故14名遇難軍人的名單。遇難者中包括7名海軍上校,其中兩人還是俄羅斯最高榮譽「俄羅斯英雄勛章」的獲得者。3名海軍中校、2名海軍少校、1名海軍大尉和1名中校軍醫。


雖然俄羅斯對於此次深潛器的事故處理十分低調,也不願透露更多的細節。但外界根據多方消息猜測,俄羅斯海軍此次出事的深潛器極有可能是10831型「AS-12」號核動力潛艇,其任務長期以來未知。

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深海潛水器事故的當天,美國副總統彭斯突然取消了原定行程,緊急趕回華盛頓去白宮開會。外界認為,這兩件可能並不是巧合,這艘深潛器的火災事故疑似與俄羅斯的秘密核潛艇項目有關。

『叄』 核潛艇的事故

1963年4月,美國「長尾鯊」號核動力潛艇沉沒在美國科德角附近海域,129人遇難,成為世界上第一艘失事核潛艇。
1967年,英國貝爾金海德造船廠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105號進水沉沒。
1968年,美國「天蠍」號核潛艇在前往迦納利群島途中沉沒在大西洋中部海域,艇員99人全部遇難。
1968年4月,蘇聯一艘編號為K—172的E—II級導彈核潛艇因水銀蒸汽使艇員全部中毒而在地中海沉沒,90人遇難。
1970年4月,蘇聯一艘核潛艇在西班牙附近海域沉沒,88人死亡。
1989年4月,蘇聯一艘M級「共青團員」號攻擊型核潛艇在巴倫支海起火沉沒,42人遇難。
1994年3月30日,法國海軍「綠寶石」號核潛艇在地中海海域航行時後艙渦輪發電機室爆炸,10人遇難。
2000年8月12日俄羅斯海軍號稱是「世界噸位最大、武備最強」的巡航導彈核潛艇奧斯卡級「庫爾斯克號」在參加一次軍事演習時,魚雷中的過氧化氫燃料發生爆炸導致該艇沉沒,核潛艇上所載的118名海軍官兵全部死亡,所幸的是該事件沒有造成海洋核污染。後來的研究發現艇內大多數人死於爆炸後數分鍾內,他們死於過氧化鉀引起的火災。但一些人在船尾還倖存了三天左右。最後,一支英國與荷蘭組成的營救隊打撈了庫爾斯克號。逝世118人中所有人的遺體被發現,其中三具無法辨認。
2001年2月10日下午,美國「格林維爾」號核潛艇和日本漁業實習船「愛媛」號在夏威夷附近海面發生相撞事故。
2006年9月6日,俄海軍北方艦隊一艘核潛艇在巴倫支海失火,兩名官兵喪生。
2007年3月21日,英國海軍「不懈」號核潛艇的備用空氣凈化系統爆炸,2名水兵喪生、1名水兵受傷。
2008年11月8日,俄羅斯海軍一艘編號為K—152的核潛艇在太平洋海域試航時滅火系統出現故障,20多人死亡、21人受傷。
2009年2月,英國核潛艇「前衛號」和法國核潛艇「凱旋號」在大西洋發生了相撞事故。
2011年12月30日,俄羅斯一個核潛艇維修船塢29日起火,導致俄羅斯一艘Delta-IV級核潛艇外殼起火。俄軍方說,潛艇內部沒有受損,無輻射泄漏危險。起火原因不明。

『肆』 核潛艇失事究竟是人為地操控還是天意的安排,而後為何

造價10億美元的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是俄羅斯最先進的防禦武器。庫爾斯克號災難發生後,俄羅斯官方立即展開了秘密調查,但有一個人知道他們不會公布結果。這個人就是特拉斯科特爵士,他是英國政府的俄羅斯事務顧問,他和俄羅斯及西方世界的高層都有聯系,妻子也是俄羅斯人。特拉斯科特決定自行調查,他利用自己的特殊關系,開始對他掌握的少量信息進行研究。車臣的伊斯蘭武裝炸毀了庫爾斯克號?庫爾斯克號災難發生後,一家車臣通訊社語出驚人。該社報稱,為了支持車臣的伊斯蘭武裝,一名艇員炸毀了庫爾斯克號。但是,誰能進入潛艇前部?誰又有放置炸彈的動機?接著又推測說庫爾斯克號是因碰撞而沉沒的?

事發當日的巴倫支海上並非只有北方艦隊,至少還有2艘北約潛艇在監視俄羅斯的演習。特拉斯科特發現,這種爾虞我詐的游戲常會演變成意外的水下相撞。1967年以來,俄羅斯海軍已有25起潛艇相撞事故記錄在案。根據特拉斯科特掌握的消息,就連英國海軍都認為庫爾斯克號是因碰撞而沉沒的。特拉斯科特說:「他們最先想到的是,庫爾斯克號可能是在巴倫支海被美國潛艇撞的。」但他們並沒有確切的證據。

最後,俄羅斯海軍公開了一張美國潛艇孟斐斯號的衛星照片,它正停在挪威的軍港內,拍攝時間是庫爾斯克號沉沒後7天。俄羅斯認為,照片足以證明這艘美國潛艇曾經受創。而美方則斷然否認孟斐斯號曾發生過碰撞事故。俄羅斯海軍毫不示弱,他們舉行記者會,在公布的圖像資料中,庫爾斯克號側面似乎有一道巨大的切口。他們堅稱那就是碰撞的證據,罪魁禍首不是孟斐斯號就是其他潛艇,也許是英國潛艇。一時間,庫爾斯克號成了棘手的政治問題。英國國防部認為有必要探討碰撞之說,既然北約潛艇受到了譴責,他們也必須知道真相。

俄羅斯方面仍不能解釋潛艇沉沒的原因。有關官員說,撞擊、爆炸或者兩個因素,都有可能是潛艇出事的原因。那麼「庫爾斯克號」失事的原因是什麼呢? 至今無人能解答這個謎底!!!!

『伍』 潛艇獲救後反思:俄羅斯海軍咋淪落到求助他

在過去的3天中,從軍界到普通民眾,俄羅斯人都在揪心祈禱:被困潛艇上的7名成員千萬不要像「庫爾斯克號」核潛艇上118名俄羅斯青年一樣永遠沉眠。7日,沉甸甸的恐懼和憂慮在潛艇成功浮上海面那一瞬間轉化為狂喜。不過,還遠沒到如釋重負的時候。救援成功訊息傳來的同時,俄羅斯政府和軍界已經開始遭遇嚴厲質疑。
感謝英國救援人員
莫斯科時間7日上午7時25分,被困75個小時的「AS-28」型潛艇成功浮出水面。稍後,艇上成員返回陸地。在一片閃光燈聚焦下,指揮官海軍上尉維亞切斯拉夫·米拉舍夫斯基長長地敬了一個軍禮,嘴角輕扯起微笑。盡管面容疲憊蒼白,他和其他6名艇上成員仍神情欣然,穩步走下踏板。當被問及感覺如何時,米拉舍夫斯基面對大批記者輕聲說道:「不錯。」7人坐上汽車前往醫院接受體檢。其中一人連忙四處張望,久久凝視著綠樹和灰濛蒙的天空。
潛艇獲救的消息牽動多重感情,其中最濃郁的莫過於喜悅,尤其是親人的喜悅。獲悉丈夫平安無事,葉莉娜在接受國家電視台采訪時激動地說:「我高興得哭了出來,手舞足蹈。」俄太平洋艦隊司令維克托·費奧多羅夫一語總結:「救援工作總算有了高興的結局。我要感謝所有人,當然包括英國救援人員。」
俄無有效營救設備
對於英方的援救技術和人員,費奧多羅夫動用了「折服」一詞。和5年前「庫爾斯克號」失事時不同,俄羅斯海軍此次及時尋求國際救援。不過,自家海軍兩日營救未果,國際救援葯到病除。面對這樣的結果,俄羅斯人感激的背後也難掩尷尬。
退役的潛艇軍官亞歷山大·皮戈羅夫在破舊的公寓內密切關注著此次潛艇營救全過程。他與被困潛艇艇長米拉舍夫斯基是同鄉。大團圓的結局在他心中卻留下更多缺憾。「一切都毀掉了,他們誰也救不了了」,他感慨著曾擁攬無數榮譽的俄羅斯海軍已然今非昔比,「我沒法說出自己所知曉的一切……但能夠想像當時的狀況。」已脫下戎裝、揮起筆桿子的皮戈羅夫由衷表示,海軍現有效營救設備幾近為零,「這個國家必須擁有自己的海上救援能力」。
出事潛艇所屬的海軍基地位於堪察加首府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這個沿海城市的人們也對救援行動別有看法。「所有人都震驚了,」當地居民維多利亞·納里夫里希說,她認為俄羅斯政府及時做出了正確抉擇。潛艇能夠在障礙消除後憑借自身力量上升到水面,對不少俄羅斯人來說,意味著保留住了最後的顏面。當地司機謝爾蓋·戈爾布諾夫在接受采訪時也不忘強調:「英國人切斷了電纜,但潛水艇是自己浮上水面的。」
潛艇事件遭炮轟
潛艇事件剛剛結束數小時,俄羅斯不少政界人物就開始集體發難,為什麼一度強大的俄羅斯海軍淪落到要靠外援拯救的地步?反對黨「祖國黨」領袖德米特里·羅戈津連珠炮轟出一連串質疑:為什麼別人有深海探測器而俄海軍沒有?為什麼「漁網和電纜」被丟棄在海軍的訓練之地?「似乎海軍訓練場所不在海軍指揮部的控制之中」,羅戈津對國際文傳電訊社表示。
按下葫蘆又起瓢,俄羅斯這回及早尋求外援的做法也並非所有人一致認可。曾在前蘇聯海軍任職的烏克蘭黑海艦隊前司令愛德華·巴爾京就表示,求助他國的決定根本是一個錯誤,「這片海域可隨處都是機密」。
普京下令調查
目前,普京總統已經命令國防部長進行調查。當被問到潛艇是如何被困住時,有關方面拒絕回答,只是說那艘潛艇「在參與計劃好了的機動行動」。一些海軍官員說,那艘潛艇是在參加一次戰斗訓練演習,結果被水下天線裝置困住,而天線裝置是海岸監視系統的一部分。但英國海軍司令里奇斯說,正如原來報告的那樣,這艘潛艇是被漁網困住的。里奇斯告訴美聯社說:「潛艇被漁網緊緊地纏住,越纏越緊,實際上那些漁網是鋼纜,所以用切割工具非常非常難以切斷。」
俄羅斯財政吃緊的海軍顯然缺乏能夠到達潛艇被困的深度進行營救的工具。新的批評指出,普京承諾改進海軍的設備,但並沒有一點效果,而他由於對「庫爾斯克號」核潛艇事故反應緩慢而且不同意讓外國進行援救而受到尖銳批評。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如何看待法國潛艇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