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法國東北與什麼相鄰
法蘭西共和國地處歐洲西端,東北和東部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相鄰,東南與摩納哥接壤,西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毗鄰,北部與英國隔海相望,西瀕大西洋,南臨地中海。面積551208平方公里。人口5550萬(1987),90%的居民自稱信奉天主教。通用語言為法語。首都巴黎。
❷ 德國、法國、奧地利和捷克的國土面積和人口都是多少
1、德國,國土面積:357376平方公里,人口數量:82695000。(截止到2019年12月)
2、法國,國土面積:672834平方公里,人口數量:66987244。(截止到2019年12月)
3、奧地利,國土面積:83878平方公里,人口數量:886萬。(截止到2019年12月)
4、捷克,國土面積:78866平方公里,人口數量:1065萬。(截止到2019年12月)
(2)法國東北人口有多少擴展閱讀
德國地形地貌: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法國地形地貌:法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汝拉山脈等。法意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歐洲第二高峰;主要河流有盧瓦爾河(1010公里)、羅訥河(812公里)、塞納河(776公里)。
奧地利地形地貌:奧地利西部和南部是山區(阿爾卑斯山脈),北部和東北是平原和丘陵地帶,47%的面積為森林所覆蓋。
捷克地形地貌:捷克處在三面隆起的四邊形盆地,土地肥沃。北有克爾科諾謝山,南有舒瑪瓦山,東部和東南部為平均海拔500-600米的捷克—摩拉維亞高原。盆地內大部分地區在海拔500米以下,有拉貝河平原,比爾森盆地、厄爾士山麓盆地和南捷克湖沼地帶。
❸ 英法德人口及面積
英國人口有6600萬,法國有人口65447374,德國人口有8千2百萬人,英國的面積24.48萬平方公里,德國的面積35.70萬平方公里,法國的面積55.16萬平方公里。
一英國
(1)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語: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2)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歐洲西部島國。除本土之外,其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總人口超過6600萬,其中以英格蘭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體民族,佔全國總人口的83.9%。
(3)1688年的光榮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國力迅速壯大。18世紀至20世紀初期,英國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111倍,號稱日不落帝國。
(4)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取得了勝利,但國力嚴重受損。到20世紀下半葉,大英帝國解體,資本主義超級大國的地位被美國取代。
❹ 法國斯特拉斯堡是個什麼樣的城市
斯特拉斯堡(法語:Strasbourg;德語:Straßburg,意為「街道城堡」),也譯作史特拉斯堡,位於法國國土的東端,與德國隔萊茵河相望,是法國阿爾薩斯大區和下萊茵省的首府。 斯特拉斯堡市人口約27萬,城市圈人口超過64萬,是法國東北部人口最多的城市,按2010年人口也是法國人口第九多的城市。
斯特拉斯堡目前屬於法國領土。但是在歷史上,德國和法國曾多次交替擁有對斯特拉斯堡的主權,因而該市在語言和文化上兼有法國和德國的特點,是這兩種不同文化的交匯之地。谷登堡、加爾文、歌德、莫扎特、巴斯德等德意志法蘭西文化名人都曾在斯特拉斯堡居留。
斯特拉斯堡也是眾多國際組織總部所在地的城市。斯特拉斯堡與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一樣,駐有歐盟和歐洲的許多重要機構,包括歐洲委員會、歐洲人權法院、歐盟反貪局、歐洲軍團、歐洲視聽觀察,以及歐洲議會。
斯特拉斯堡是法國乃至西歐公路、鐵路和內河航運的重要中心。斯特拉斯堡港是萊茵河沿線的第二大港口,僅次於德國的杜伊斯堡。該市也是萊茵河航運中央執委會的駐地。
斯特拉斯堡的歷史中心位於伊爾河兩條支流環繞的大島,這一區域擁有中世紀以來的大量精美建築,包括斯特拉斯堡大教堂與小法蘭西,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也是首次有一個城市的整個市中心區域獲此榮譽。
❺ 法國人口面積是多少
法國人口是6524 萬(2021年7月,不含海外領地),面積是550000 km²(不含海外領地)。
法國由多個民族混合構成的,除了主體法蘭西人外,邊境地區還有阿爾薩斯人、布列塔尼人、科西嘉人、佛拉芒人、巴斯克人等少數民族,大約佔了總人口的7.9%。面積為55萬平方公里(不含海外領地)。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
法國的區域位置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法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汝拉山脈等。法意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歐洲第二高峰;主要河流有盧瓦爾河(1010公里)、羅訥河(812公里)、塞納河(776公里)。
❻ 梅斯(法國東北部城市)詳細資料大全
梅斯是洛林大區中心城市,是摩澤爾省的省會,位於羅馬至蘭斯的大道上,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道。一方面,該城多次受到別國的侵略,並於1871年~1918年與德國合並。橫跨塞勒河的堅固的「德意志門」(Port des Allemands),似乎在訴說著該城市的攻防史。
❼ 法國有多少人
法 國 人 口
2001年1月1日的統計,法國人口已增加到六千零七十萬:其中五千九百萬人,生活在國本土,一百七十萬人,生活在四個海外省。1950年,法國本土人口不足四千二百萬,而在大約半個世紀之中,人口增長了40%以上(表1)。全世界的人口在同期內,由二十五億增長到六十億,增加了140%,與此相比,法國的增長速度並不算快:但是,與1950年以來鄰國的人口增長速度相比,法國的速度仍然是比較快的, 因為,今天組成歐盟的所有國家,在這一期間,人口僅增長了27%。椐2001年1月1日的統計,法國人口已增加到六千零七十萬:其中五千九百萬人,生活在法國本土,一百七十萬人,生活在四個海外省。1950年,法國本土人口不足四千二百萬,而在大約半個世紀之中,人口增長了40%以上(表1)。全世界的人口在同期內,由二十五億增長到六十億,增加了140%,與此相比,法國的增長速度並不算快:但是,與1950年以來鄰國的人口增長速度相比,法國的速度仍然是比較快的,因,今天組成歐盟的所有國家,在這一期間,人口僅增長了27%。
法國人口在全世界和歐洲的比例
地區
人口(百萬)
年變化率(%)
1900
1950
1975
2000
1900-1950
1950-1975
1975-1998
法國本土
40.6
41.6
52.6
59.2
0.05
0.94
0.48
在歐盟的比(%)
無
14.1
15.1
15.7
無
0.28
0.17
在世界中的比(%)
2.5
1.7
1.3
1.0
-0.79
-0.96
-1.12
歐盟(15國)
無
295.8
348.6
376.5
無
0.66
0.31
世界
1650.0
2521.0
4050.0
6050.0
0.85
1.91
1.62
資料來源:聯合國和 歐洲統計局
法國人口增長的速度,快於前半個世紀,因為本土的人口(根據當前的劃分)1900年只有4060萬。
四分之三的人口屬於自然增長
在1950-1975年間,人口的增長非常迅速,這是嬰兒潮和經濟的高速發展期,此後,增長速度明顯減緩。最近十年中,每年增加二十五萬人左右:其中,約二十萬人是出生人數超過死亡人數的自然增加值,另外,來自國外的移民每年約五萬人(表2)。2000年,人口自然增加近二十四萬人,相當於歐盟中人口自然增長的三分之二,歐盟的人口主要是由於移民增加的結果;2000年,在增加的一百一十六萬人口中,移民約佔八十萬。
表2. 1950年以來法國本土人口的變化
時期
初期人口數
年均變化數
年平均數
年移民量
移民量所佔比率(%)
新生人口數
死亡人
口數
自然
增長數
1950-1959
41570000
382200
816000
527700
288300
93900
24.6
1960-1969
45354800
515300
845200
535000
310300
205000
39.8
1970-1979
50528200
319800
796000
548800
247200
72600
22.7
1980-1989
53731400
283400
776300
542800
233500
49900
17.6
1990-1999
56577000
264900
536300
530400
205900
59000
22.3
2000
59225700
資料來源:全國統計及經濟研究所
生育率超過歐洲的平均水平
近三十年中,根據生育率綜合指數統計,生育率下降很大:1964年,平均每位婦女有3個子女左右,1994年,這一指數下降為1, 65。這種變化並非絕無僅有。全部西歐和北美發達國家,60年代初期都是生育的高峰期。1970年前後,除地中海國家以外的大多數國家中,婦女的生育率普遍下降,並且,降低的幅度超過了法國。到了80年代,先是義大利,接著是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也出現了同樣的變化。在這些國家中,特別是西班牙和義大利,現在的生育率是全世界最低的,平均每位婦女的子女少於1,2名。
從90年代中期開始,生育率綜合指數回升,2000年達到1,89。這一年,共有78萬名嬰兒在法國本土出生。這種回升現象,在好幾個歐盟國家中都出現了,但法國的情況最為明顯。在生育率下降的同時,家庭規模也縮小到只有兩個孩子左右。另一方面,婦女的生育年齡也增大了:2000年,平均生育年齡是29,4歲。
平均壽命的持續增加
在2000年,男性的平均壽命是75,2歲,女性為82,7歲。而在本世紀初,平均壽命僅在50歲左右。最近25年中,男性的平均壽命增加了6歲,女性增加了5,5歲,並以每年三個月左右的速度繼續增加。法國的女性平均壽命為82,7歲,在歐洲國家中高踞榜首,而法國男性的平均壽命,在歐洲國家中僅居中游水平。雖然,近十年以來,法國男女之間平均壽命的差距有所減小,但是,這個差距仍然高於多數歐洲國家。嬰兒的死亡率,已經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在1000名新生兒中,只有不到5名在一歲前死亡。平均壽命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成年人死亡率的下降。當然,死亡率下降也與健康狀況的改善密切相關。八十年代,有生活自理能力時的人的平均壽命(1)也在增加,這是綜合了死亡率和有生活自理能力為標準的一個健康狀況指標。對於男性來說,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時間也縮短了。
人口日益老齡化
2001年1月1日,二十歲以下的人口數目,略超過總人口的四分之一,而年齡在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佔16%(表4)。十年以前,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只有14%。這個增長顯示了人口的老令化,和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表5)。這種變化早已有之,只是因為在1915-1919出生率異常低的年份出生的人,漸漸加入老年人行列,這種變化被掩蓋了起來。八十五歲以上人口的增長速度更快,1975年僅為0, 9%(不足五十萬人),到2001年初,已經超過2%(接近一百二十萬人)。今天,老年人死亡率的降低,是人口老化的主要原因:不僅在一代人中,六十歲的人口比例繼續增加,而且他們還會活很長時間。
3.年齡結構的變化(%)
年齡
年份
1960
1980
1990
2000
0-19歲
32.2
30.6
27.8
25.6
20-39歲
28.2
29.0
30.3
28.2
40-59歲
23.0
23.4
22.9
25.7
60歲以上
16.7
17.0
19.0
20.5
其中75歲以上
4.3
5.7
6.8
7.1
其中85歲以上
0.6
1.1
1.5
21
總計
100.0
100.0
100.0
100.0
資料來源:全國統計及經濟研究所的調查和人口普查
2001年1月1日,三十歲的男性和女性人數大致相等; 而八十四歲的女性是男性的兩倍。
法國繼續接納大量外來人口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輝煌三十年」的經濟強勁發展,依靠了大量外來勞工。1974年經濟危機之後,勞動力的入境雖然暫時中斷,但是,許多法國家庭是與先前到來的勞工共同組成的,他們依然不斷來到法國與家庭團聚。在最近這些年,雖然採取了限制性的政策,外國移民並沒有完全停止進入法國。從總數上看,在過去的十年裡,根據海關的報告,入境移民使法國人口增長了近50萬。1999年的人口普查顯示,法國境內共有326萬外國人和430萬僑民(2),他們之中的一部分人,已經獲得了法國國籍。在1990年至1999年間,外來移民的人數增加了3%,也就是說,移民人口在總人口中占的比例不變。根據入籍的實際情況,18歲以上(3)的外國人口數量,幾乎穩定不變。除數量外,這些人口的構成情況也發生了改變。50年代,60年代或70年代的入境移民,大部分是由義大利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來自黑非洲國家的僑民組成。1999年,以下三部分移民總計約有50萬人:葡萄牙人,阿爾及利亞人和摩洛哥人;其次是土耳其人,義大利人,西班牙人和突尼西亞人;以及來自整個黑非洲國家的人。從僑民的意義上說,義大利人和西班牙人最為典型,他們之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已經獲得了法國國籍。90年代,來自歐盟的僑民人數有所下降,實行了邊界開放以後,許多歐盟的僑民只是來法國生活幾年。以政治避難和家庭團聚為由入境的,多數來自黑非洲,土耳其和亞洲國家。
西海岸和地中海地區的增長
法國本土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稍多餘一百人,這樣的低人口密度,不同於周邊國家。除西班牙外,從西北部的英國到南部的義大利,所有國家的人口密度遠遠高於法國:200至400人 /平方公里。只有在巴黎大區,12000平方公里的地區之中,聚集了19%的全國人口,密度超過了900人/平方公里。與此相反,在六個行政大區中,人口密度竟低於60人/平方公里。這些低密度地區是沿著中比利牛斯山區,沿著西班牙邊界直到香檳-阿登高原地區,其中也包括整個中央高原。當然,人口密度在巴黎大區是最高的,但在西布列塔尼和盧瓦爾地區沿著北部和東部的大陸邊境和東南部地區,人口密度也較高。在1990至1999年間,前十年的增長趨勢大致保持了下來。雖然速度有所放緩,但南方的增長速度依然最快。在盧瓦爾河流域,人口增長也相當顯著。從總體上看,大西洋及地中海沿岸,以及西南部地區的人口增長較快。相反,在東北部地區、利穆贊和奧弗涅地區,人口增長停滯不前,甚至還出現了下降趨勢。
城區擴展,市中心重新崛起
1999年,超過50萬人的郊區居民點,總共有十個(圖6)。巴黎的居民點聚集了近1000萬居民,另外還有三個城市,人口也超過百萬:它們是馬賽-埃克斯,里昂和里爾。
4. 1999年主要城市(1)
城市
居民數
巴黎
9 645 000
馬賽埃克斯
1 350 000
里昂
1 349 000
里爾
1 001 000
尼斯
889 000
圖盧茲
761 000
波爾多
754 000
南特
545 000
土倫
520 000
杜艾朗斯
519 000
資料來源:1999年人口普查
(1)市區居民點的人口沒有雙重計算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城市化的進程經歷了多個階段。五、六十年代,人口向大城市匯集,如在巴黎主要是向市郊附近的社區匯集:這是(統一建築式樣的)建立居民點階段。70年代和80年代初,居民點繼續發展,這一時期是通過郊區的擴展,向城市周圍的社區的發展。許多市中心的居民數量漸漸減少。90年代,主要城區繼續發展:城市周邊區域的發展相當明顯,每天去鄰近城市上班的人口陸續增加。遠離市中心的郊區人口持續減少。從總體上說,近郊地區人口增長最快。與此同時,出現了一種新的趨勢,在過去十年中,這種趨勢也時有顯露,這就是:城市中心重新找到了發展的道路:逐步恢復了昔日的地位,由於新公共交通工具的發展,使不少人又有了在市中心生活的可能和興趣。
❽ 歐洲各國人口
1.俄羅斯
俄羅斯是總面積約1709.82平方公里,擁有1.46億人口的歐洲北部國家,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僅為8.9人,是歐洲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並且這個國家還有部分土地位於北極圈境內,而這個國家還擁有十分發達的重工業和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器庫。
2.德國
德國這片總面積約達35.75萬平方公里的國家,總人口約為8293人,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有240.4人,而這個以柏林為首都的國家擁有十分發達的高端製造業,並且還先後誕生出眾多具有較高知名度的豪華汽車品牌,是歐洲四大經濟體之首。
3.英國
英國史總面積約24.4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6708.1萬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有280.6人,這個以倫敦為首都的國家,國境內的人們享受著較高的生活水平和完善的社會保障措施,並且英國還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務凈出口國之一。
4.法國
法國是位於歐洲西部,總面積約5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6424萬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人口約為119.2人,並且這個國家還擁有較為發達的航空航天業、鐵路和核電業,並且很多國際重要組織的總部都位於這個國家中。
5.義大利
義大利是總面積約30.13平方公里,總人口約6024萬的歐洲國家,在這個國家中包圍著聖馬利諾和教廷國家梵蒂岡,並且曾經這個國家還是歐洲文藝復興的起源地,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有205.6人,首都米蘭出了是義大利經濟和工業中心,同時還是世界時尚之都。
6.西班牙
西班牙是位於伊比利亞半島上,總面積約50.6平方公里的歐洲西南部國家,在這片土地上有著4735萬的總人口,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著93.7人,並且這個國家是以製造業、紡織業最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同時農業方面現代化程度也十分高。
7.烏克蘭
烏克蘭是位於歐洲東部,總面積約60.37萬的歐洲國家,以基輔為首都,總人口約4158萬,國境內平均每平方公里為75.5人,而這個從國家位於世界三大黑土帶上,因此成為歐洲最重要的糧食來源國家,擁有了歐洲糧倉的美譽。
8.波蘭
波蘭是總面積約32.26平方公里,總人口約3839萬,人口密度約123.6人每平方公里的中歐國家,以華沙為國家首都的歐洲強國之一,並且成為中歐發展速度較快。
9.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是一處總面積約23.83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932萬位於巴爾干半島東北部的東南歐國家,以布加勒斯特為首都,這個國家的人口密度約為每平方公里83.6人,是擁有較快經濟增長率,國境內人民安居樂業的歐洲重要的新興市場。
10.荷蘭
荷蘭是總面積4.1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740萬,人口密度約為每平方公里508.25人的歐洲人口排名前十位之一,以阿姆斯特丹為首都,以鬱金香、風車為國家名片的君主立憲制的復合國,同樣也是擁有全世界最自由的法律的國家。
❾ 法國人口面積是多少
面積:643,801平方千米(第41名),人口:67,413,000(2021年估計)。
一、領土
法國的歐洲部分稱為法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端41°至51°N、6°W至10°E之間,南北東西均橫跨約1000千米,領土形狀呈六邊形,屬於溫帶。
法國本土北達北海,西北及英吉利海峽,西抵大西洋,南至地中海,與東北部的比利時和盧森堡、東部的德國與瑞士、東南的義大利和摩納哥以及西南的西班牙和安道爾接壤。
法國南部和東部的國境線分布的山峰山脈有比利牛斯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和侏羅山,河流有萊茵河。在地中海上,轄有科西嘉島和眾多海岸群島。
法國在世界范圍內擁有眾多海外省和海外領地,這些領土之間的行政區劃等級和管轄形式有所不同,它們分別位於:
1、 南美洲:法屬蓋亞那。
2、 大西洋:聖皮埃爾和密克隆以及安的列斯群島的瓜德羅普、馬提尼克、聖馬丁以及聖巴泰勒米。
3、 太平洋:法屬波利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瓦利斯和富圖納以及克利珀頓島。
4、 印度洋:留尼汪、法屬印度洋諸島、克羅澤群島、凱爾蓋朗群島、聖保羅島以及阿姆斯特丹島。
5、 南極洲:阿黛利地(爭議)。
其中,法屬蓋亞那與巴西和蘇利南接壤,法屬聖馬丁與荷屬聖馬丁接壤。
法國的歐洲領土面積為551,500平方千米(212,935平方英里),為歐盟成員國中最大[78]。法國國土(包括海外領地,不包括阿黛利地)的總面積為643,801平方千米(248,573平方英里),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0.45%。
憑借分布於全球范圍的海外領地,法國擁有11,035,000平方千米(4,260,637平方英里)的專屬經濟區,次於美國、領先後一名的澳大利亞而位居世界第二,其專屬經濟區佔世界總經濟區面積的8%。
二、人口
法國於2016年1月估計人口約有6,660萬人,若不包括海外領地和海外地區則為6,450萬人。法國人口數量位居世界第20,並居歐洲第三位。
法國人口增長相較於其他發達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相對特殊,擁有較高的出生率及自然增加率。法國於2006年的自然增長人口幾乎與歐盟相同,該年自然增長約30萬人,為1973年嬰兒潮結束以來的新高,並將總和生育率由1994年的1.7提高到2010年的2.0。
法國自2006年至2011年人口年均增長率為0.6%,移民人口生育率為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於2010年,法國本土27%的新生兒中至少有父母一方為外國出生,並有24%新生兒的父母至少一方出生於歐洲以外地區。
氣候
根據柯本氣候分類法,法國本土大部分的平原地區(科西嘉島除外)屬於海洋性氣候,冬溫夏涼,常年有雨,南部的平原或丘陵地區屬於地中海式氣候,夏干冬雨。
月平均氣溫:1月西部及南部約4-7°C,東部及北部約1-3°C;7月北部及西部約16-18°C,南部及東部約21-24°C。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山區達1500毫米以上。
❿ 法國的人口和面積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