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條件更好為什麼無法稱霸歐洲

法國條件更好為什麼無法稱霸歐洲

發布時間:2023-01-14 21:01:06

⑴ 為什麼說法國是五常之恥,實力真的不配位列五常

自中世紀末期開始, 法國便成為歐洲大國之一 ,在世界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二戰後,法國作為戰勝國,與美國、英國、中國、俄羅斯共同加入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具有安理會否決權。

然而,法國經常會有一些表現,與其國家地位不相匹配, 甚至被人戲稱其為"五常之恥",這又是為什麼呢?

有人說, 法國是五常中最沒有存在感的國家。 這種說法並不準確,至少在過去,法國的影響力還是十分深厚的。

法國現在的位置,是曾經繁盛一時的羅馬帝國中的高盧地區。 公元六世紀,羅馬帝國衰敗,屬於蠻族分支的法蘭克人攻佔了高盧,先後經歷了美羅文加王朝和加洛林王朝,直到查理大帝一統西歐大陸。

可惜查理大帝的帝國並未維系太久, 只有路易十四統治的波旁王朝成為歐洲中世紀的霸主,也就是後來的法國。

法國於18世紀達到封建 社會 的鼎盛時代, 1789年爆發法國大革命, 徹底推翻了君主專政體制。在經歷了兩次帝國時代和三次共和國時代後,法國的國力達到巔峰。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法國便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的殖民帝國, 也是20世紀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

法國的光輝 歷史 不止如此。這片土地曾經誕生過許多如雷貫耳的英雄人物,譬如聖女貞德和拿破崙,被戲稱女人和矮子拯救了法國。

除此之外,這片土地還 誕生過太陽王路易十四、大文豪伏爾泰等大名鼎鼎的人物, 可見曾經的法國的確堪稱歐洲最強國。

歷史 的積攢和沉澱,造就了 法國人的性格,浪漫、驕傲又強勢, 在心底里認定了自己是歐洲老大。可惜,世界風雲變幻莫測,國與國之間的力量也在不斷洗牌,沒有誰可以一直做老大。

如此 歷史 悠久的法蘭西帝國,又是如何逐漸淪為笑柄,甚至被稱為"五常之恥"的呢?有兩件重要的事。

第一件事,1870年的普法戰爭。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 德國俾斯麥將軍帶領軍隊進攻法國,當時迎戰的是拿破崙的侄子拿破崙三世。

自信滿滿地法軍與德軍在色當交戰,沒想到,德軍十分迅猛,將法軍打的毫無還手之力,深陷重圍的 拿破崙三世高喊一聲:"法國萬歲",之後居然帶頭投降了, 從此開啟了法國人投降的"傳統藝能"。這次的普法戰爭,法國被迫割讓出阿爾薩斯地區,後於一戰後奪回。

第二件事,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同盟國戰敗, 被迫與協約國簽訂《凡爾賽條約》。當時的法國,忌憚於德國的強大,希望通過控制經濟來削弱德國,因此提出了十分苛刻的經濟制裁條件。

按照德國當時的經濟條件,合約中的賠償金要一直還到九十年代才能還清,這就意味著德國將徹底淪為二流國家,再無強大可能, 除非再次發動戰爭。

當時德國國內經濟十分蕭條,失業率高居不下,凡爾賽條約的簽訂引發了德國國內強烈的不滿和復仇情緒,因此,很多人預言, 一戰的結束只是暫時休戰。

當時,由阿道夫·希特勒所領導的納粹黨大肆宣稱: 德國的困頓來源於一戰後協約國的貪婪及強加給德國的嚴苛條款, 以及掌握著國家經濟命脈的猶太人。希特勒的理論得到了許多德國人的支持,最終將世界自此拖入了大戰的陰影。

法國預料到了德國極有可能再次發動戰爭,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為了自保,開始在 東北邊境修建一條堅固的軍事防禦工事——馬奇諾防線。

馬奇諾防線的地面部分是裝甲和鋼筋混凝土構成的各類機槍火炮工程,內部有各種通道鏈接,整個防線全長390公里,固若金湯。

法國人認為, 如果發動戰爭,德國絕對不可能從正面攻破防線, 要想入侵法國,便只能通過荷蘭和比利時進入。但那裡和英國接壤,如果德軍抵達,將會受到英軍的阻撓,到時候法國完全有充足的時間准備部署軍力。

1939年9月11日,德軍出兵波蘭,28天之後,波蘭淪陷,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和法國想的一樣,德軍果然無法從正面攻破馬其頓防線,轉而向荷蘭和比利時出兵。法國見狀沾沾自喜,然而,他們完全沒有預料到, 二戰時的德國,軍事力量早已與一戰今非昔比。

尤其是坦克技術,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原本法國人預計德軍至少10天才能穿過的阿登森林, 德軍只用了2天的時間就全部拿下了,令法國措手不及, 完全來不及重新規劃戰略,就被迫開始迎擊敵軍。

這一次,德軍再次到達了色當,與法軍第九軍團相遇。如同 歷史 重演,法軍僅僅抵禦了5天,便再次集體投降。德國不費吹灰之力繼續前進,沒想到, 一路上法軍投降的人數越來越多,甚至都影響了德軍的前進速度。

德軍無奈之下直接對著投降的法軍喊話: "我們沒有時間俘虜你們,你們自己放下武器,不要擋路"。 到法國戰爭快要結束的時候,德軍居然整整俘虜了25萬法軍。

更丟人的還在後面,法國人一直吹噓的"絕不可能被攻破"的馬奇諾防線居然被德國人攻破了。6月14號, 德軍抵達巴黎,僅僅用了45天, 德軍就攻佔了法國的首都。

為何法國在二戰中的表現會如此不堪?

主要原因是當時的法國軍隊思想落後,對於戰爭的認知還停留在一戰時期, 沒有想到如今的德國早已今非昔比。再加上計劃錯誤,導致聯軍後方被德軍裝甲部隊全部切斷,無論是人員還是裝備都完全比不上對方。

但法國也並非人人都選擇了投降,比如戴高樂將軍,就堅決不肯投降,建立了"自由法國"政權,最終成功光復法國。也有很多法國人自願加入地下組織,反抗敵軍的入侵。

也許是因為二戰中種種不靠譜的行為,導致很多人將法國視作"五常之恥",認為其實力與其他四個國家差距很大。那麼法國的實力到底是怎麼樣的呢,它真的不配成為五常之一嗎?其實並不是的。

第一, 從領土上看,法國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其在歐洲的本土位置位於世界陸地的中心,與很多國家互相接壤,在航空上也有著樞紐的作用。除了本土之外,法國在海外的屬地面積占據世界第一。此外,法國還擁有1103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占據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

第二, 法國在世界的影響力依然十分巨大。 雖然現在法國已經放棄其在海外的殖民,但對很多非洲國家來說,法國仍然在經濟和文化層面占據主導地位。二戰之後,很多獨立的非洲國家依然在使用法郎作為貨幣。

第三, 法國的外交和軍事實力也並不像大眾想像的那麼不堪一擊 ,反而基礎深厚。二戰後,在非常善於外交和處理國際關系的戴高樂推動下,法國與俄羅斯、西非等國家都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並在海外擁有僅次於美國的軍事基地和駐軍人數。法國一個最大的軍事基地在非洲的吉布地,幾乎可以控制從歐洲到波斯灣的重要航道及石油運輸路線,另外一個重要軍事基地位於幾內亞灣,這里的石油儲備與波斯灣不相上下,也就是說, 法國在非洲大陸的東部海岸和西部海岸都擁有駐軍,可見其影響力之大。

此外,法國本土的工業水平並不低,不僅能自己製造航空母艦,還擁有核武器,這是其他很多國家遠遠比不上的。

在文化思想等軟實力的比拼上,法國從來沒輸過。 眾所周知,法蘭西是文化和藝術的國度,這里曾誕生過許多大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燦爛的 歷史 文明和人文精神熠熠生輝。

不論是巴黎的埃菲爾鐵塔,還是浪漫的普羅旺斯, 法國處處都充滿了浪漫和藝術的氣息, 與現代文化完美的結合,在世界各地影響深遠。

由此可見, 法國能夠進入五常還是有一定的理由的, 所謂"五常之恥"也不過只是一種調侃罷了。

⑵ 二戰時法國號稱擁有歐洲第一陸軍,為什麼會那麼不堪一擊

相信學過中學歷史的人都知道,德國和法國是百年宿敵。在二戰中,僅僅一個多月法國就亡國了,作為德國宿敵的法國為什麼也在德國的戰車下如此不堪一擊呢?其中兩個原因非常重要:一個是法國人過於迷信,過於幻想。所謂過於迷信,是說他們太迷信那條馬奇諾防線了。馬奇諾防線是法國為防備德國進攻而建築的一條防禦體系,位於法國邊境從瑞士到比利時之間的東部國境上,1929年開始修建,以當時主持修建這條防線的法國陸軍部長馬奇諾的名字命名。裡面有5600個防禦工事,防線內堡壘林立,地下築有堅固工程,還修建有地下鐵道、隧道公路以及各種生活設施。法國上下一致認為,有了馬奇諾防線,從此就可以高枕無憂。當時法國總理勃伯魯姆說:「這個工事雖然不是進攻的,但是防禦是絕對沒問題的。」法軍統帥甘末林也說:「馬奇諾防線是法國的英吉利海峽。」

法國方面的部署也有問題,例如大量老舊的坦克和裝備,新式的坦克沒有得到合理是運用,而最要命的就是法國空軍完全招架不住德國空軍的攻勢,最後的結果就是法國軍隊變得不堪一擊,而且法國政府在巴黎被威脅到的時候就決定投降了,政府的態度讓士兵們無法堅定保衛國家的念頭,失去了信念的軍隊,戰鬥力還能怎麼樣呢。

⑶ 普法戰爭法國為什麽會失敗

普法戰爭是普魯士和法國為爭奪歐洲霸權在1870年至1871年所進行的一場規模巨大、影響深遠的戰爭。這場戰爭直接導致法蘭西第二帝國的垮台和巴黎公社無產階級革命的爆發,促使普魯士完成了德意志統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國。同時,在德法之間播下了仇恨的種子,在以後的半個多世紀里一直影響著兩國之間的關系,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整個歐洲的局勢。

戰爭爆發之前,根據1815年拿破崙被徹底打敗後的維也納會議的決議,在德國土地上建立了以奧地利為首的德意志聯邦。它包括34個封建君主國和4個自由市。但各邦在內政、外文、軍事上卻是獨立自主的。其中,奧地利和普魯士是該邦聯中最大的兩個國家,它們為爭奪在德國的領導地位而長期進行斗爭。普魯士是一個軍事封建王國。1861年威廉一世登上王位後,為實現其兼並全德的野心,立即大肆擴充軍備,並任命以擁護帝制聞名的俾斯麥為首相兼外交大臣。在俾斯麥任首相期間,信奉強權政治,推行鐵血政策。1864年,他拉攏奧地利作為同盟者,策動了對丹麥的戰爭。丹麥戰敗,普、奧兩國之間的矛盾加劇。1866年,俾斯麥又聯合義大利發動了對奧地利的戰爭。奧軍戰敗,被迫向普魯士求和。於8月23日,普、奧在布拉格簽訂和約,奧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聯,舊邦聯宣布解散。俾斯麥趁機吞並北部4個支持奧地利作戰的邦國,並於次年組建了以普魯士為首的北德意志聯邦(轄22個邦國和3個自由市,3100萬人口)。普奧戰爭雖確立了普魯士在德意志的統治地位,但德國的統一還沒有最後完成。巴伐利亞、巴登、維爾騰堡和黑森達姆斯塔德等西南四邦仍保持著獨立地位。這四邦緊鄰法國,拿破崙三世不願德國強大,極力施加影響,不讓四邦統一於德國。這促使俾斯麥下決心藉助武力解決同法國的紛爭。

19世紀中期的法國,從經濟上說,資本主義顯持續發展勢頭,工業革命處於最後完成階段,生產能力在資本主義世界居第二位,僅次於英國。但在政治上,它卻是一個極其反動、極富侵略性的國家。帝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為了維護大資本家的利益和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對內採取了反革命的軍事獨裁,把一切大權集中在自己手中,並把國家的軍事、警察、官僚機構擴展到前所未有的規模,人民對帝國政權極端不滿。對外採取擴張主義政策,頻頻發動侵略戰爭。如,1853—1856年,法國與英國聯合,為瓜分地中海東部勢力范圍,同俄國進行了克里米亞戰爭。1859年,法又以「援助」義大利統一為名,參加了對奧地利的戰爭。1856—1860年,法國加強了對中國的侵略,夥同英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此後,又幫助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革命等。

法國對毗連的德國萊茵河地區豐富的天然資源早已垂涎三尺,但苦於沒有機會下手。1866年的普奧戰爭結束後,普法之間的關系很快便進入一個空前緊張時期。普法兩國都在有意識地為贏得一場預想中的大規模廝殺而積極創造條件。

60年代末,法國由於拿破崙三世的軍事獨裁和反動的內外政策,加劇了國內的階級矛盾,使一切反對拿破崙三世的力量都得到了空前加強。特別是法國無產階級也顯得十分活躍,隨著1864年第一國際的成立,巴黎及其他城市先後成立了國際支部,領導工人群眾宣傳社會主義,頻繁舉行政治罷工,鼓動推翻拿破崙三世的反動統治。拿破崙三世面對國內這樣一種十分動盪緊張的局勢,為了轉移人民的注意力,擺脫國內的政治危機和滿足資產階級掠奪貪欲,促使其急於發動一場對外戰爭。此時,俾斯麥便利用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預設圈套,誘使法皇拿破崙三世走上了宣戰道路。1870年7月19日,法國終向普魯士宣戰,揭開了普法戰爭的序幕。

在法國宣戰之後,普法雙方便投入了緊張的戰爭動員和軍隊調動工作。到7月底,法國編成萊茵軍團,在法德邊境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共集結有八個軍,約22萬人,由拿破崙三世任總司令,勒布夫為總參謀長。其計劃在普魯士未及動員展開之際,先機制敵,集中兵力越過國界,直取法蘭克福,切斷南北德意志之聯系,迫使南德諸邦保持中立,全力擊敗普魯士;與此同時,普軍也在萊茵河中游梅斯和斯特拉斯堡之間集結了三個軍團,約47萬人,由威廉一世為總司令,毛奇(老毛奇)為總參謀長。其計劃集中優勢兵力,向阿爾薩斯和洛林進攻,力爭將法軍主力圍殲於邊境地區或將其驅至法國北方,繼而圍攻巴黎,迫敵投降。

8月2日,以法軍在薩爾布呂肯地區向普軍發動進攻而拉開普法戰爭的序幕。至8月4日,普軍在威廉一世和毛奇的指揮下,進行了預有準備的抗擊,並反攻入法境。8月上旬,法軍在沃爾特、斯比克倫、馬爾斯拉圖爾和格拉沃洛特—聖普里瓦等幾次會戰中接連失利。到8月中旬,法軍主力部隊的部署已被普軍割裂。一部由法軍巴贊元帥率領的左翼和中路的萊茵軍團共17萬人,被圍困於戰略要地麥茨要塞;另一部由拿破崙三世和麥克馬法元帥率領的右翼3個軍共12萬餘人,在夏龍編成以麥克馬洪為司令的夏龍軍團。8月30日,法軍在博蒙地區與普軍激戰後退守色當。隨即,毛奇命令普軍向夏龍軍團兩側運動。8月31日,普軍第四軍團佔領麥茨河右岸至法比邊界的整個地區,封鎖了法軍經蒙梅迪東進馳援麥茨的道路。

9月1日至2日,普法進行了此次戰爭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次會戰——色當會戰。9月1日上午,普軍第三軍團佔領符里濟、棟舍里等地,切斷了法軍由色當經梅濟埃爾西撤的鐵路,進而插到法軍側後的聖芒若和弗累涅一帶,堵住了法軍向比利時撤退的通路。當天中午,普軍完成了對夏龍軍團的合圍,並開始進行猛烈的炮擊。下午,法軍數次突圍失敗,拿破崙三世自知已無力挽回敗局,於下午4時半下令掛起白旗。9月2日,法皇拿破崙三世率8.3萬官兵向普軍投降。此會戰,法軍共損失12.4萬人,其中僅3000餘人逃到比利時境內;普軍損失近9000人。色當慘敗加速了拿破崙三世帝國的崩潰。9月4日,法國宣布成立共和國,組成了以特羅胥將軍為首的資產階級共和派政府——「國防政府」上台執政。

德國民族統一的障礙業已消除,德國南部諸邦於1870年11月順利並入北德意志聯邦。但普魯士當局並未因此而終止軍事行動。9月中旬,普軍向巴黎進軍,並包圍了巴黎。至此,普魯士所進行的這場戰爭已不再具有原先的防禦性質,而變成了一場地道的侵略性掠奪戰爭。這樣普法戰爭進入到第二階段已轉變成為法國進步的民族解放戰爭。在這一階段中,法國除新建的北方軍團和盧瓦爾軍團等在戰場上對普軍作戰外,還有廣大的人民群眾(自由射手)展開游擊戰,這時,法國仍具有約100萬人的抵抗力量。但是,由於法國資產階級政府實行投降政策,企圖與敵人勾結,阻止抵抗運動繼續發展。9月23日,普軍佔領圖勒,27日斯特拉斯堡守軍投降。

10月27日,巴贊元帥率17萬法軍在麥茨投降。這使普軍得以騰出兩個集團軍壓向盧瓦爾和北方軍團,使這兩個軍團在與優勢的普軍作戰中被擊敗。此間,法國政府曾兩次向普軍求和;巴黎居民由於飢困交加,反對政府的投降政策,舉行了多次起義。

1871年1月22日,法國政府鎮壓巴黎居民起義後,同德軍指揮部進行了最後的談判,於1月26日簽訂巴黎投降的條約,1月28日在凡爾賽普軍大本營簽訂了停戰三周的協定。2月26日,草簽《凡爾賽和約》。和約締結後,資產階級政府勾結民族敵人向巴黎工人發動進攻,於是爆發了偉大的巴黎公社起義。3月18日,巴黎人民起義成功,巴黎公社宣告成立。1871年5月10日,就在巴黎公社失敗前不久,法國外交部長茹爾·法夫爾與德意志帝國首相俾斯麥在德國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城簽訂了正式和約。普法戰爭至此正式結束。

普法戰爭以法蘭西第二帝國的垮台和法國資產階級政府的投降而告結束。依和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給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1871年1月18日,普王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宣告德意志帝國成立,並自立為皇帝。至此,德國的統一終告完成。普法戰爭之後,由於德法兩國矛盾進一步加劇,歐洲大陸變得更加動盪不定。兩國在這次戰爭中的結怨,成為後來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因素之一。

普法戰爭期間,恩格斯在他發表的一系列戰爭短評中就指出,有三個基本錯誤導致色當慘敗:「第一,法軍在迎擊敵人的進攻時所處的陣地,使獲勝的德軍能夠揳入法軍分散的各軍之間,結果把法軍割裂為兩支獨立的部隊,並使它們彼此不能會合,甚至不能配合作戰;第二,巴贊軍團在麥茨行動遲疑,結果被緊緊地圍困在那裡;第三,援救巴贊兵團所用的兵力和所沿的路線,簡直是唆使敵人俘虜全部援軍。」法軍所犯的三個基本錯誤,究其原因,除巴黎政府的錯誤指導外,也與前線的最高指揮官指揮失誤有關。而普軍總參謀長毛奇善於製造、利用法軍的錯誤,巧妙地施展謀略,實施正確、堅定、靈活的作戰指揮,使普軍在戰爭一開始就取得主動權

⑷ 為什麼路易十四稱霸歐洲的企圖最終會失敗

原因在於路易十四的專制統治
路易十四的專制統治和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權,雖然給法國帶來了災難,但也曾對法國歷史發展起過一定的推動作用。

法國一度在貿易和工業上取得相當成就,資產階級在經濟上開始站穩腳跟。強大的法國的軍事力量和侵略擴張政策,使他在17世紀躋身於歐洲強國的前列。但是他在位55年中,有32年在打仗,連綿不斷的戰爭和奢侈無度的宮廷生活耗費了大量的財物,使法國的人力和財力日趨枯竭。不合時宜地在經濟領域實施專制的規章制度,使工業和商業趨於蕭條,對異教徒的迫害驅使幾十萬新教徒——能工巧匠、富有商人和工場場主逃亡國外,也間接地導致工商業的蕭條。為了補充兵源,不借採取抽簽的辦法,強迫人民背井離鄉,無定期地在外地作戰。為擴大財源,想方設法制立各種新的苛捐雜稅,歉收、飢荒、瘟疫更加劇了人民尤其是農民因操作稅造成的經濟破產。

路易十四統治的時期,法國雖然一度強盛,但是這是建立在對人民的殘酷壓榨的基礎上的,他們一直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早從1662年起,就爆發過農民和平民暴動,要求廢除捐稅,廢除封建義務,到了路易十四統治晚期,國內起義頻繁,此起彼伏,聲勢越來越大,持續時間也越來越長。加斯科尼(1664)年魯西萊(1666一1669)、策戎和布列塔(1674—1675)大起義相繼爆發。西班牙王位繼承之後,捐稅急劇增加,起義更加高漲。最有影響的就是朗格多郡塞文山區的「卡米扎爾」起義。起義開始於1707年,起因是為了反抗對加爾文教徒的殘酷迫害,但實質上是一場農民、貧民的反封建斗爭。起義聲勢浩大,組織了游擊隊,涉及了廣大地區。屢次打敗國王的軍隊。路易十四收集了大量的軍隊,經過3年的圍迫堵截,才鎮壓下去。大批起義者被殘酷殺害,駭人聽聞。

路易十四的後半期,民眾起義,軍事失敗,國庫空虛,農業凋敝,工商業破產,王權削弱,民心喪盡,封建專制制度日趨衰落。1715年,曾稱雄一時的路易大帝在人民的一片怨聲中死去。

⑸ 為何法國在兩場大戰中都無法抵擋德國,跟拿破崙有何關聯

因為在這兩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法國都是處於衰弱期,自然是無法抵擋發展迅猛的德國,而法國進入衰弱期,很大原因都是在於拿破崙的失敗。

進行一戰和二戰的時候,法國還處於調養時期,法國國力與其他國家的國力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更別提讓法國去抵擋實力強大的德國。在一戰的時候法國是在英國的幫助下才戰勝的德國,並且還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並且在一戰後法國想以戰勝國的身份打壓德國,但是英國根本不給法國這個機會。而在二戰的時候,法國更加打不過由希特勒率領的德國,法國甚至只能建立防線不能還手,誰又想到這都是因為拿破崙當初頻繁打仗的原因。

⑹ 法國和英國明爭暗鬥了上千年,為什麼吃虧的總是法國

在許多國人的印象中,歷史上的英法似乎是穿同一條褲子。無論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狼狽為奸的兩個強盜,還是兩次世界大戰中鐵打不動的軍事聯盟,英國和法國總是喜歡成雙成對。

可以說,英國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使其在戰略上已經立於不敗之地。這是法國所不具備的,被動挨打,幾乎已成定局。如果想改變這一局面,要麼法國稱霸歐洲,無人敢惹,要麼再出一個諾曼底公爵。

⑺ 為什麼近代法國一直都是歐洲最弱的強國

"法國唯一風光一下就是火燒圓明園,但那也是再拿破崙的統治時期"?
哥們首先糾正你個錯誤,1821.5.5拿破崙就掛了!火燒圓明園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也就是1860年。
其次法國其實是個很強的國家,它的陸軍稱霸世界的時間長達兩個世紀,連英國都不得不承認這一點,但是它的海軍確實不怎麼樣(中法戰爭中法國的大多數失敗是在台灣海戰和福建內流河戰役方面,雲南雖有馮子材鎮南關戰役的失利,但整體上講路上還是勢如破竹的,和英國爭奪殖民地的時候,法國兵力供應不上也是很大的原因)。這樣說只是說他的軍隊很強,但是其指揮思想在拿破崙之後就已經落後了,因為這時候火槍作戰的作戰方式在克里米亞戰爭後已經不再是死板的列隊直射,各種軍事思想不斷完善,法國的軍隊的強勢逐漸削弱。法國對外戰爭的失敗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本土作戰,他不可能將強大陸軍的絕對優勢發揮出來,反而陷入了被侵略國人民反抗的海洋中。
再次法國的戰敗大多和他自身政府的錯誤策略有著很大關聯,如普法戰爭,如果法國可以看清局勢 戰爭是可以避免的。
最後,我們都知道法國是一個有著悠久高利貸性質的國家,他的對外侵略意識不如英國,因為高利貸的巨大利潤,法國對佔領領土並不是太熱衷,所以對於中國他佔領的地方並不太大,而且隨著法國的經濟力量逐漸被德美趕上,更是無力競爭,而且法國人社會風氣崇尚浪漫,標榜自由民主,這也影響了其國策制定

⑻ 法國歷史上的最慘海戰,明明差一點就能稱霸,為何突然全軍覆沒

因為西法聯合艦隊指揮官未戰先怯,造成戰陣混亂,且英海軍將領創新性地使用了機動戰作戰方式,導致西法聯合艦隊的覆滅。

19世紀初,拿破崙幾乎稱霸歐洲,但是日不落帝國卻是當時歐洲的獨立國家。為了表現自己的霸權無敵,所以拿破崙對英宣戰,要求西法聯合艦隊,予以海上援助。時任西法聯合艦隊司令的維爾納夫,沖出英海軍封鎖的西班牙加的斯港,但是時任英國艦隊司令的納爾遜,選擇緊隨其後,誘敵而出,再攻而殲滅之。

霍雷肖納爾遜

歷經短短一個小時,這次著名的特拉法爾加海戰就結束了。在此次戰役中,西法聯合艦隊損失嚴重,整個艦隊33艘戰艦,20艘被擊毀或被俘,死傷7000餘人而英國戰艦無一損失,僅傷亡1600餘人。這次海戰也是19世紀最大規模的海上戰役,也被視為海戰史上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遺憾的是,由於當時納爾遜將軍身著的將軍制服,暴露了自己。在與敵軍的接舷戰中,被敵軍狙擊手擊中,身亡。在這次海戰中,納爾遜創新的使用了海軍機動戰,打破了海軍固有的線式戰術,為未來海軍戰術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戰役。而納爾遜也成為了英國人民的民族英雄,其名字也成為了英國海軍的光榮象徵。

⑼ 幾百年來法國一直斗不過英國根本原因是什麼

原因就是英國光榮革命之後確立了資產階級的議會制,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英國迅速爆發,英國成為世界工業頭號強固。而後,英國先後打敗西班牙和荷蘭,從他們手裡對得了很多的殖民地,國力強盛。而法國這時還是一個封建國家,資本主義發展遠不如英國,所以法國戰敗了,後被英國壓制了很長一段時間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法國一直在和德國,俄國爭奪歐洲大陸的霸權,很大消除了自身實力,,而英國地處海島,並不並沒有很強大的軍事敵人毗鄰。
英國之所以在18初世紀至19世紀末牢牢壓制住了法國,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英國引領了資本主義在全球的發展,率先開展工業革命,有著眾多的殖民地。恩

⑽ 拿破崙戰爭後,法國為何丟掉了歐洲老大的地位

第一,法國本來就不是歐洲老大,它和英國誰也打不過誰。歐洲各大國實力都比較均衡。
第二,法國沒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法國在歐洲的地位依舊很高。
第三,拿破崙雖然戰敗,但是他的失敗並沒有給法國帶來什麼屈辱。同盟國規定法國領土維持1790年的狀態,但即使是推回1790年,依舊也比大革命時期的法國大的多,所以法國還是賺了的。
一般來說「拿破崙戰爭」僅指拿破崙一世時期歐洲戰爭。
法國開始失去霸主地位,主要是從拿破崙三世末期開始的,雖然拿破崙三世早期也頗有戰功,但是他最終兵敗色當,投降普魯士,讓法國損失非常嚴重。
但到此為止法國依舊沒有失去大國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也表現不錯。
美國和歐洲現在瞧不起法國,主要是由於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表現實在丟臉,當德國入侵時,法國政府僅僅抵抗了38天就全面投降。並且還表現出親德的姿態。
因此,同盟國取得反法西斯勝利之後,非常看不起法國,在戰後美國提出的「世界警察」,也就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概念的名單中,僅有美國,蘇聯,中國和英國,完全沒有提出法國入選。
最後,法國憑借外交手段和聯合國為了平衡勢力的妥協,才終於進入常任理事國名單。但已經基本失去了世界上的話語權。

閱讀全文

與法國條件更好為什麼無法稱霸歐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5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