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戰中,法國屬於哪一陣營
法國屬於世界反法西斯聯盟陣營,
盡管二戰初期法國被德國佔領,但戴高樂組織流亡政府,領導法國人民反抗德國法西斯的侵略。
『貳』 二戰時改變局面的在法國哪裡
諾曼底登陸嘛。1944年。還有一個戴高樂流亡政府,在英國倫敦,在法國1940年投降以後就一直指揮法國抵抗運動。
諾曼底是法國的一個大區(相當於中國的省),在法國西北部,和比利時交界的地方,在布列塔尼半島東北面。和英格蘭隔著英吉利海峽相望,所以盟軍橫渡英吉利海峽就到了諾曼底。
『叄』 二戰法國的資料
二戰爆發,納粹德國迅速閃電戰入侵法國。史稱法國戰役。
法國戰役(德國將其稱為西方戰役(Westfeldzug))是德軍於1940年5月10日進攻法國和低地國家的軍事行動,從而結束了僵持半年多的假戰。作戰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黃色行動,德軍部隊進攻比利時吸引盟軍主力北上前往預定的防線迎擊,而其真正的主力—裝甲部隊則穿過防禦鬆散的阿登山區,長驅直入盟軍後方,將已深入到比利時之盟軍切斷補給與通訊、進而包圍殲滅,但英國遠征軍和許多法軍士兵卻在發電機行動中從敦克爾克成功撤退至英國本土。
德軍作戰的第二階段是於6月5日起開始的紅色行動,以側翼包圍馬其諾防線的守軍,並南下攻下大片法國領土。在戰爭呈一面倒之勢時,義大利於6月10日向法國宣戰。法國政府遷至波爾多,巴黎設為不設防城市,並在6月14日被德軍所佔領。6月17日,法國新任總理菲利普·貝當發錶停戰宣言。6月22日,法國和德國簽署了停戰協定,並於6月25日生效。對於軸心國來說,這場戰役是一個輝煌的勝利。
法國是分為在北部和西部的德國佔領區、在東南小型的義大利佔領區和在南方的殘存國家維希法國。法國南部在1942年11月10日被佔領,殘留的法國在被德國佔領直至1944年盟軍登陸後,而低地國家則在1944年及1945年才被解放。
『肆』 二戰時期的法國
1940年的春夏之交,美麗的巴黎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下,街頭人群熙熙攘攘,一片太平安詳的景象,然而大禍突然臨頭,1940年5月10日,德軍在西線發動閃電戰,揭開了法蘭西悲劇的序幕。
上世紀三十年代,在國防部長馬其諾將軍的主持下,耗費六十億法郎的巨資,沿著法德邊境修築了長約四百公里的堡壘群,這就是聞名於世的馬其諾防線。
法國政府以為有此防線即可高枕無憂。然而在戰爭中,當德軍穿過法比邊境直趨巴黎時,這在紙上被描繪成「堅不可摧」的偉大工事,立即化為一堆廢銅爛鐵,起不到任何作用。
5月20日,魏剛接替甘末林出任法軍總司令,所謂魏剛防線又被突破,次日,丘吉爾再次趕到法國,建議法方即使在正規軍完全潰敗後,也應開展游擊戰,遭到時已出任副總理的貝當嚴詞拒絕。
6月13日,即巴黎陷落前的一天,丘吉爾來到都爾,和法國領導人作最後一次會晤。此時英國在法國僅有一個步兵師、一個裝甲師和匆匆趕來的一個加拿大師,均不足以成大事。、
在德國向法國開展僅僅42天,號稱世界第一陸軍的法國頭像了。1940年6月法國簽訂了投降書,德國人讓以貝當元帥為首成立的傀儡政權——維希法國。
戴高樂將軍是貝當元帥的徒弟,是內定維希法國的接班人,但是在法國決定投降的時候跑到英國去了,在這個時候號召法國人其他抵抗。最終在自己強大的人格魅力下,好多人聽他的指揮。
後來戴高樂將軍的號召下,幾乎所有沒有投降的地方的殖民地和不願投降的法國人最紅全國假如自由法國運動了。最終也是在他們的帶領下解放了法國。
(4)二戰的法國在哪裡擴展閱讀:
德軍佔領法國工業區可不會對其巨大的財富無動於衷。二戰時期法國的工業和農業、勞動力都被德軍徵用於戰爭。法國汽車工業在二戰時期被迫為德軍提供大量軍用汽車,還不得不為德軍修理戰損的裝備。
二戰時期法國被迫為德軍提供占其總產量一半的煤炭,以及幾乎所有的鋼鐵和其他金屬材料來生產武器。航空工業和船舶工業全部被徵用,為德軍生產戰斗機零件和修理建造潛艇
法國二戰前是世界第五大工業國,可見這種徵用量的巨大。其金融業也得向德軍提供高額度的佔領資金,這一切都暫緩了德軍的滅亡。
更可怕的是二戰時期維希賣國政府還向德國派遣勞工到軍工廠工作。其次還有很多極端主義分子自願到蘇聯戰場參加戰斗。
『伍』 第二次世界大戰 法國
德國「閃擊」波蘭得手後,更助長了希特勒稱霸世界的勃勃野心。於是,他一手舉著「尊重中立國家」的招牌,一手簽發了進攻西歐的第6號指令,制定了代號為「黃色方案」的計劃,將重兵壓在北海至瑞士一線,張開了吞並西歐的血盆大口。
德軍的預備隊共 47個師,配置在萊茵河地區,在德國的魔爪准備伸向西歐之時,法國仍執迷不悟,認為德國打敗波蘭後,將東侵蘇聯,即使進攻法國,也需 4—5年以後。荷、比、盧三國卻天真地認為,只要嚴守中立,就可免遭戰禍。因此,直到 1940年3月,盟軍才嗅出戰爭的氣味,在法軍總參謀長和英、法盟軍總司令甘末林主持下,倉促制定了代號為「D」的作戰計劃,並調集135個師、3000輛坦克和 1300多架飛機(必要時,還可利用駐英倫三島的 1000架飛機支援戰斗),准備抗擊入侵之敵。
6月3日,德軍數百架飛機開始空襲法國機場及重要目標,法國失去了制空權, 900餘架飛機被摧毀。 5日拂曉,德軍兵分兩路在180km的正面上實施進攻。「B」集團軍群由於遭法軍頑強抵抗,每晝夜僅前進5-7km。為了增強突擊力量,德軍投入預備隊 22個師,於13日突破法軍防線;「A」集團軍群在瓦茲河和埃納河之間實施突破,於 12日到達巴黎東北的馬恩河後繼續向縱深發展。「A」、「B」兩集團軍群實施鉗形攻擊,迂迴巴黎,前出到馬奇諾防線後方。 14日,德軍「C」集團軍群按計劃在 50km寬的正面上向馬奇諾防線發起進攻,法軍腹背受敵,其防線很快被突破。同時,德軍未經戰斗便進入巴黎,埃菲爾鐵塔上掛起了德國的「+」字旗。 17日德軍攻佔斯特拉斯堡,近 50萬法軍被殲。 22日法國全權代表查理·享茨格將軍在停戰協議上簽字,戰事遂告結束。戰爭中法軍亡 6萬餘人,傷 30萬人,被俘 200萬人;德軍共傷亡 14.6萬餘人。
『陸』 二戰的法國
二戰中沒落的貴族-法國
法國並不是被希特勒打敗的,他在戰爭開始之前已註定失敗。
如果將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形成後到二戰開始之前統稱為一戰。我們可以發現在整個爭奪世界霸權的游戲中德國最先出局(俄國不算),但最先出局的損失卻不一定最嚴重。而恰恰是戰勝了德國的法國損失最慘重。一戰西面戰場主要在法國境內,法國工業生產受到很大打擊。當戰爭結束德國出局後,英美迅速結盟共同對抗法國(英美現在關系似乎在那時就形成了)。因為他們不能讓一個國家稱霸歐洲大陸。法國要收回他在普法戰爭中被迫割讓的城市時,英美立即干預,讓該地區的人民公投最後將其重新劃回德國(情形如同陳水扁在台灣搞民眾公投一樣,只是陳水扁失敗而已)。這招直接打擊了法國氣勢,鼓舞了德國納粹。法國與其同盟比利時出兵強佔德國魯爾工業區時(如果德國沒了這工業區,希特勒的裝甲群就等下輩子吧),英美立即甩賣法郎徹底打擊了法國的經濟。同時美國向德國貸款扶持德國,情形與二戰後美扶持日本是一樣的只是未駐軍。法國被迫撤軍放棄了已佔領的魯爾地區。而美國為了扶植德國來對抗英法,主動幫德國抹掉了巨額的戰爭賠款。所以德國戰敗後除割地外(德國而後又奪了回去)沒有受到任何懲罰,還得到了美國援助。相比較法國在這場爭霸游戲中經濟受打擊,工業也未回復,土地也未收回,損失慘重。法國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德國納粹壯大而無力能為力,所以在二戰之前法國國內反英親德的呼聲日益高漲。法國在二戰無力且無心與德國對抗,於是當德國同意保證法國及其殖民地的完整性後便投降了。
有很多人覺得法國投降可恥,英國,中國和蘇聯堅持抗戰的例子可以借鑒。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正確,法國與中蘇最大的不同在於國土面積小,縱深不夠,地勢平坦無險可守。中蘇對抗侵略者時,無不是用超常的縱深,險峻的地勢,惡劣的天氣來消耗對手靠持久戰取得勝利。英國有英吉利海峽。而法國縱深不夠,又無險要地勢,軍力由於經濟遭到制裁而遠遠不及德國,所以在德國強大的攻勢毫無下無還手之力。
當希特勒冒險地下令強占萊茵軍事區時,幾倍於德軍的法軍本可直接攻破柏林,但他們沒有行動。法國知道如果此時進攻,自己要受傷還要遭受英美又一輪制裁,得不償失。乾脆放任德國,以後若再大戰,就找個好位子躲起來。英國由於當時霸權已經衰敗,如果發生戰爭必然徹底失去統治地位,所以寧願使用綏靖政策減緩戰爭也不願啟用像丘吉爾這樣的主戰派。而美國當然希望德國與英法大戰。蘇聯以保護自己放在第一位,同德簽訂和平條約 。於是希特勒的冒險成功了。
我們可以看出,美國給德國崛起提供了極大的幫助。若不是美英,法國強占魯爾區德國如何崛起?。若不是美國,德國還得償還英法巨額的戰爭賠款,更得不到貸款幫助。所以,崇拜希特勒的人請感謝美國,若無美國,縱使給希特勒200年也別想崛起
樓下,最主要的原因是法國受到了英美的經濟制裁。二戰後世界只有3個強國,英法美。英美立即結成同盟共同制裁法國。(原因很簡單,都是同種族人)你去看看法國一戰前工業產值和二戰前工業產值,你就知道一戰後法國受到多大制裁。
『柒』 二戰時,美國在法國的哪些地方登陸過,請回答
1944年1月21日,艾森豪威爾在倫敦召開了盟軍最高司令部的第一次會議,正式確定了名為「霸王」的諾曼底登陸作戰方案。 參加登陸的盟軍的兵力共計39個師,約288萬人。各種飛機15700餘架,包括登陸船、戰艦商船在內的各種船隻超過6000艘。當時德軍在西線部署的兵力是58個師,飛機500餘架,100艘潛艇和500餘艘輕型艦只。但德軍統帥部為盟軍代號為「剛毅計劃」的行動所蒙騙,認為盟軍將在加萊海峽沿岸登陸,因此將主力第15集團軍部署在加萊海峽沿岸,而駐守在諾曼底及附近地區的僅有第7集團軍的6個步兵師,兵力不到9萬人。 1944年6月6日凌晨,天氣情況出乎意料的良好,而德軍根本未預料到盟軍會在此時此地選擇登陸作戰,負責西線防衛的隆美爾當日甚至離開前線回家為妻子慶祝生日。6日傍晚,美第5軍3.5萬人成功登上奧馬哈海灘,接著「猶他」、「朱諾」、「哥爾德」、「索德」4個登陸點的盟軍也成功鞏固了自己的灘頭陣地,並在海空軍的支持下向縱深發展。
『捌』 二戰中的法國
1940年5月10日,德軍入侵比利時、荷蘭,英法聯軍投入戰斗,西歐戰役打響。但是素有歐洲大陸第一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經成功拖住德軍四年之久的法軍,在二戰中僅支撐了50作天就放棄了抵抗,於1940年6月22日晨,在巴黎郊外貢比涅森林福煦元帥的專車上與德國代表團簽訂了>。根據停戰協定,法國將大半的法國領土,所有大西洋岸的口岸基地,重要的工業和富饒的農業區交給德國佔領,而法國維希政府只保留南部法國與法屬北非的殖民地,由維希法軍進行管理,並不許通敵。針對法國海軍,協定第八條更是直接規定:法國艦隊除為了保衛法國殖民地利益及維希控制的領土而留置那一部分外,應一律「在指定的港口集中,並在德國或義大利監督下復員或解除武裝。」希特勒之所以沒有直接徵用法國的海軍力量,一方面考慮到法國民眾非常強烈的民族感情,另一方面,大片的法屬北非的殖民也需要力量去防守。與其自己派兵,不如讓法國人自己來守。他並不害怕維希法軍投降盟軍,國為他手裡握有重大的砝碼,那就是留給法國人自治的半個法國疆土。根據這條協定,法國海軍——這支世界第四大海軍,主要集中在土倫、阿爾及爾、奧蘭港和卡薩布蘭卡等幾個港口。它的不幸,也由此開始……
這時的法國海軍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尚未施展拳腳,就已經沒有了敵人,也失去了盟友,何去何從的問題困擾著法海軍的靈魂人物達爾朗海軍上將。為了法國的軍艦上還能飄揚法國的軍旗,為了保留法蘭西的半壁江山,也為了法國人最後殘存的尊嚴,他選擇了服從維希政府,駐守法國南部港口及北非殖民地。
但是法國海軍的選擇讓作風非常強硬的英國首相邱吉爾大為不滿,他不能容忍強大的法國海軍力量有一天成為威脅英國本土或威脅其海上運輸線的可能性存在,要麼擁有它,要麼消滅他。於是在他的授意下,英國制定了旨在奪取和控製法國海軍,代號為「弩炮計劃」軍事行動。
行動在三個區域先後展開:
6月24日,法德停戰協定簽定後第三天,英國海軍突襲停泊在英國朴次茅斯和普利茅斯軍港的法國軍艦,解除其武裝,並接管艦隊;
7月3日,在法屬西印度群島,,當地法國艦隊與美國達成協議,解除了武裝; 如果說前兩區域還算順利,激戰出現在了法海軍主要集結地的北非海岸的奧蘭和米爾斯克比爾軍港。皇家海軍「H艦隊」在薩默維爾海軍中將的指揮下,將法國艦隊圍堵在軍港內,提出條件:要麼加入英國開展對德作戰,要麼六小時內自行鑿沉所有艦船。
高傲的法國人既不想臣服於德國,更不想屈服於英國,他們拒絕了英國人的條件。英國皇家海軍開始進攻,法軍在讓·蘇爾海軍上將指揮下奮起還擊,這就是著名的米爾斯克比爾大海戰。畢竟英軍有備而來,而且海空軍力量更強一籌,法海軍損失慘重,包括3艘戰列艦在內的一大批艦艇被毀,1297名法國水兵被打死, 341人受傷。而更令法國人無法接受的是,打敗他們的德國人尚且允許法國人保留自己的海軍,而幾周前還並肩做戰的盟友英國人卻要對法國人趕盡殺絕,顏面掃地。這一事件激起了法國人的公憤,導致貝當政府斷絕了與英國的外交關系。達爾朗當即下令採取報復措施,轟炸了英軍在直布羅陀的基地。
但事情並未就此結束,「弩炮計劃」執行後,法國海軍雖實力大損,「黎賽留」號戰列艦的存在仍使英國海軍並不放心,在1940年9月,英國對在北非達喀爾的法國海軍艦隊又發動了「威嚇」行動。在達喀爾戰役中,駐達喀爾的法軍艦隊得到了炮台和本土趕來的巡洋艦隊的有力支援,擊傷了英國驅逐艦三艘,重創了「堅決」號戰列艦。法國也有兩艘驅逐艦被燒毀和擱淺,「黎賽留」號戰列艦被創。達喀爾之戰法軍取得了勝利,但英國也完成了最主要的目標——「黎賽留」號戰列艦被創。英國不再面臨來自法國的海上威脅。
米爾斯克比爾戰役和達喀爾戰役,也使英法這對昔日的盟友反目,法海軍視英國為宿敵。
在相對沉寂了兩年左右,時間轉眼到了1942年,美英兩國共同制訂了在法屬北非登陸的「火炬」作戰計劃,計劃以此為跳板,進攻義大利,實現反攻歐洲大陸的目的。兩國特混艦隊在1942年11月8日分別於法屬北非的阿爾及爾、奧蘭,卡薩布蘭卡地域登陸。在登陸過程中,遭到了對英軍極度仇恨的法國海軍的猛烈還擊。在阻止盟軍登陸的戰斗中,法軍損失了1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7艘魚雷艇,10艘潛水艇, "讓?巴爾"號戰列艦也被重創,傷亡達3000人。事情的轉機又發生在達爾朗身上,這時的達爾朗,已經是維希政府三軍總司令。出於對德國人的極度憎恨,而這種憎恨超過了對英國人的恨,他命令法屬北非各地立即停火,並下令在土倫和達喀爾的法軍剩餘艦隊迅速開往北非。但是,在土倫的法國艦隊不願與英國艦隊一同作戰,他們無法原諒英國人在米爾斯克比爾和達喀爾所犯下的罪惡,土倫艦隊司令拉博德海軍上將堅決拒絕了達爾朗要求。英國人為他們當年的行動付出了代價。
與此同時,法屬北非各地立即停火的消息傳到德國,法國人的投降激怒了希特勒,他立即下令佔領全部法國,並計劃奪取在土倫的法國艦隊。面對德國人的包圍,高傲的法國海軍拒絕了英國人的援助,他們不願意向敵人屈服,不論他們是德國人還是英國人,他們選擇了一條最悲壯的方式——自沉。包括3艘戰列艦,8艘巡洋艦,17艘驅逐艦,16艘魚雷艇,16艘潛水艇,7艘通訊艦,3艘偵察艦,以及60多艘運輸艦、油船、挖泥船和拖船在內的法國艦隊全部自沉。這支曾經是世界第四的海軍用充滿悲壯色彩的自我毀滅實踐了自己的誓言,也捍衛了自己的榮譽。法國人的高傲決定了他們不會向自己的敵人投降,法國海軍的榮譽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此後不久達爾朗上將被刺殺,法國海軍最後的驕傲就僅僅剩下了"黎塞留"號,這艘法國最好的戰列艦在美國的調解下,於1942年底,與自由法國達成和解:由美國買下整修後投入太平洋戰場的對日作戰,戰功顯赫並於戰後歸還法國政府。這也算是法國海軍最後的尊嚴吧。
『玖』 二戰法國的情況
二戰時期法國從1940年6月起就被納粹德國佔領了,1940年希特勒啟動黃色方案,繞過馬琪若防線穿阿登森林直接沖打法國,隨後德軍直入巴黎,隨後法國淪陷,隨後埃菲爾鐵塔上升起萬十旗…1944年6月6日盟軍登陸諾曼底開辟第二戰場,同年法國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