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法國的「拉菲特」級護衛艦為什麼被視為首批隱身戰艦之一
法國的「拉菲特」級護衛艦是世界上第一種在設計中完全綜合了隱身性能的作戰護衛艦。它還是現代最具作戰有效性並在商業上取得成功的戰艦之一。
在過去5年中,先後有9艘「拉菲特」級護衛艦下水,其中法國3艘,台灣6艘,法國仍在建2艘,沙烏地阿拉伯也訂購了該艦。盡管「拉菲特」與美國的「海影」和瑞典的「斯邁傑」等隱身艦相比,不是專門隱身設計的艦,但它在隱身性、適航性和自動化方面的突破,被各國海軍視為正式服役的首批隱身戰艦之一。
❷ 一艘航母,驅逐艦,護衛艦,潛艇,巡洋艦等的製作成本是多少
首先取決使用什麼動力,如核動力、常規動力,核動力的製作成本最高,美國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更是達到首艦40多億美元,現在最新的在50億美元以上,美國的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在10億美元左右。法國戴高樂級中型航母造價約20億美元。這些都不包括艦載機費用。
潛艇的造價除了看動力外,還要看其武器和先進程度,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造價高達28億美元。
「海狼」級攻擊核潛艇由於建造數量較少(只有3艘),科技要求過高等原因最後一艘「吉米·卡特」號的造價高達32億美元。
「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造價約22億美元。
日本常規潛艇親潮級平均造價約5億美元。
俄羅斯繼承前蘇聯的核潛艇,其作戰能力跟美國相抗衡,但現代化程度低所以造價比美國低
世界上最先進的「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該艦造價為10億美元
中國最新驅逐艦的造價保密,現在外頭都是猜測的價格
護衛艦的造價一般很低,先進的幾千萬美元,一般的幾千萬人民幣
巡洋艦的造價太高,蘇聯官方曾經承認:建造一艘基洛夫級巡洋艦所耗費的資金相當於建造一個有20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所消耗的資金,但估計在6億美元以上。美國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造價太高,使用「宙斯盾」系統,當時的造價12億美元,超出當時常規動力航空母艦的造價,於是美海軍以後不再建造巡洋艦,著重發展驅逐艦
❸ 造一艘可畏級護衛艦需要多少錢
可畏級護衛艦每艘艦造價為1.67億美元
可畏級( Formidable-class frigate)就是法國拉斐特級護衛艦的改進版。
首艘由法建造,2005年交付新加坡海軍。其餘5艘以技術轉移方式由新加坡裕廊船廠建造,每艘艦造價為1.67億美元。後5艘被分別命名為「剛毅」號、「堅定」號、「不屈」號、「堅強」號和「無畏」號。所有可畏級艦都在2009年前已正式服役。
排水量:3600噸
主尺寸:長110米,寬16米.吃水6米
動力系統:4台德國MTU20V8000型柴油機,單台功率8.2兆瓦
航速:27節(50公里/小時)
續航力:4000海里/12節
乘員:85人
電子系統:無源相控雷達(同時跟蹤64個目標)+聲納系統+敵我識別系統
武裝系統:艦炮1×奧托·梅萊拉76mm艦炮超快速型
導彈4×八聯裝SylverA-50垂直發射系統模塊(裝填32枚Aster-15/30防空導彈)
4-8×魚叉Block1C反艦導彈發射器
近防2×MK-38 Mod2 25mm台風遙控武器站+4×12.7mm勃朗寧M2重機槍
魚雷2×雙聯裝B-515324mm魚雷發射器(使用A-224SMod3白頭魚雷)
艦載機:一架 S-70B「海鷹」直升機
❹ 法國追風級輕型護衛艦的介紹
「追風」級護衛艦,單價約5億美元,排水量約為3000噸,載員106人,仍將配備57毫米艦炮、防空導彈、反潛魚雷和一架EC-275直升機。改進後的「追風」級護衛艦最高時速為48公里,57毫米艦炮炮塔的雷達反射面積更小。
DCNS在設計拉斐特級護衛艦時提供了三種型號,即基本型、防空型和反潛型。基本型和防空型是法國海軍目前使用的型號,而反潛型只供出口。在設計追風級時,DCNS繼續沿用了這一思想,也推出了三種型號(120、170、200)以滿足國際海軍用戶的不同需求。
120型
法制120型輕護衛艦電腦設想圖
120型(3級)追風級120型艦長80米,寬12.3米,吃水3米,艦員50名,另外還可承載10人的特種部隊。適應於近海的中低強度作戰,如反潛搜索、海上警戒、近海攻勢防禦、特種戰支援等任務。120型採用了與拉斐特級相同的高功率密度柴-柴聯合動力裝置(CODAD),驅動噴水推進器,航速超過30節,續航力為2000海里/15節,自持力10天。艦尾的飛行甲板上可搭載一架5噸級直升機或無人機。限於艦長,在艦尾沒有安裝固定的直升機機庫,但可以根據需要安裝一個可伸縮式機庫。
相對120型艦1250噸左右的排水量,其配備的武器裝備已經是非常強大了。除反艦導彈外,該型艦安裝了16枚「米卡」防空垂直發射型導彈、1門博福斯57毫米艦炮。側重點是反艦和防空,反潛能力和反水雷能力略顯不足。當然,不能奢望1000噸級的艦艇具備所有作戰能力,這也是不現實的。
170型
法制170型輕護衛艦電腦設想圖
170型(3級)170型艦長95米,寬14米,吃水3米,艦員65名,另可載15人的特戰隊員。該型艦的艦長增加了15米,除了飛行甲板外還安裝了一個固定式機庫,可供5噸級直升機或無人機作業。由於艦長的增加,170型艦上的空間也有所增加,可搭載無人艇、水下無人航行器等。其中水下無人航行器彌補了120型艦反水雷能力和反潛能力不足的弱點,使得170型輕護艦的作戰能力更加全面。
該型艦動力裝置與120型相同,速度也可超過30節。由於排水量的增加,170型艦的續航力和自持力都有所增加,續航力達到了3000海里/15節,自持力也大於20天。
170型比120型的火力要強大不少,安裝了奧托-梅萊拉76毫米艦炮。艦空導彈發射裝置也做了一些調整,將「米卡」垂直發射系統換成了著名的「席爾瓦」垂直發射系統,可發射「紫菀」15型艦空導彈。「紫菀」15最大射程為30公里,射高13公里,比120型艦配置的「米卡」導彈性能要好很多。
200型
法制200型輕護衛艦電腦設想圖
200型(3級)200型艦長103米,寬14.2米,吃水4.5米,艦員70名,也可另載15人的特戰隊員。該型艦的推進系統具備了更多選擇,可採用全柴或柴-燃聯合動力,驅動噴水推進器,最大航速可達35節。雖然在排水量上有所增加,但200型的續航力和自持力與170型相比並沒有變化。
200型的武器裝備最為全面。除了可以發射「紫菀」15型艦空導彈外,還可發射「紫菀」30型區域艦空導彈,其射程可達80公里以上。艦上還安裝了艦殼反潛聲吶以及輕型魚雷發射裝置,從而真正具備了攻勢反潛能力。
為了滿足一些美式裝備國家的需要,追風級200型還可使用包括增程「海麻雀」艦空導彈在內的多種美式裝備。不過需要對艦上純法國血統的綜合作戰系統進行改進,並安裝相應的感測器。如果用戶強烈要求,200型艦甚至可換裝美製MK-41垂直發射系統。當然這需要對MK-41的尺寸進行適當修改以適合追風級的設計。
200型艦的艦尾同樣有飛行甲板,可供10噸級直升機或無人機作業(如NH-90),艦上安裝了固定機庫。與170型相同,200型也可搭載無人艇、無人水下航行器進行近海反潛、反水雷、反密集快艇的作戰。
❺ 法國護衛艦葡月號和花月號的名字誰給起的
「花月」級護衛艦是法國90年代初研製的區域警戒護衛艦,又稱弗洛雷亞爾級護衛艦,法國稱之為「警戒護衛艦」或「遠洋巡邏艦」,設計用於近海低強度作戰。用以保護其12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
為了取代60年代服役的李威利上校級遠洋巡邏艦(Aviso-escorteur Commandant Rivière),法國在1986年主持的水面艦艇發展會議中便決定建造新一代的遠洋巡邏艦,命名為花月級。花月級總共建造了六艘,均以法國共和歷的月份命名,
「花月」級艦又被稱為「警戒護衛艦」或「遠洋巡邏艦」,主要用於執行冷戰之後的低烈度海上巡航任務。該級艦按照商船標准建造,在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情況下,獲得了不俗的遠洋適航能力。「花月」級護衛艦的名字雖然很浪漫,但性能一點也不差。該艦長93.5米,寬14米,滿載排水量2950噸,航速20節,航程1.9萬公里。艦上裝備1門100毫米口徑高平兩用艦炮、2門20毫米口徑機關炮以及「飛魚」反艦導彈和「西北風」防空導彈;艦體後部設計有機庫和直升機起降平台,可搭載1架「黑豹」反潛直升機。艦艉不僅有一個多功能貨艙,還可容納35名海軍陸戰隊士兵。
20世紀80年代,法國海軍面臨著護衛艦隊老化的問題,法國艦艇建造局設計的"拉斐特"級護衛艦造價過於昂貴,不適於大規模采購。為此,法國在1988年巴黎海軍展上推出了單價1.65億美元的"花月"級護衛艦。
"花月"級護衛艦是一型以近海海域低烈度作戰為主要任務的巡邏護衛艦,用於保衛法國在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地中海等地的利益,並為法國漁船提供保護,還能執行災難救援、海上執法等任務。"花月"級護衛艦現役6艘,均為聖.納澤爾大西洋船廠建造。
首艦"花月"號(F730)1992年5月服役,部署在南印度洋、"牧月"號(F731)1992年5月服役,部署在大溪地島、"雪月"號(F732)1992年10月服役,部署在大溪地島、"風月"號(F733)1993年5月服役,部署在安的列斯群島、"葡月"號(F734)1993年10月服役,部署在努美阿、"芽月"號(F735)1994年5月服役,用作"貞德"號的供應艦。
❻ 法國的拉斐特級護衛艦性能如何
其實性能很一般。剛服役的時候其隱形設計還算是引領潮流,現在已經是西方國家的軍艦基本設計,而拉斐特級護衛艦,無論是哪個型號,作戰能力都很一般很一般,武器和雷達電子設備真得很一般。
❼ 為什麼法國拉法耶級護衛艦始終沒有進行太大的改進
因為拉法葉不需要增強戰斗能力。
然而,盡管拉法葉級護衛艦具有出色的隱身性能,但它需要執行的上述任務並不像花月級那樣真實。無與倫比的遠洋航行,穩定性,抗波性和可居住性。因此,在隨後的服務旅程中,花月級經常在法國海外領土之間穿梭,而拉法葉級則很少出現。對於海軍艦船來說,服務一代,發展一代並退役一代是非常重要的節奏,否則它將導致某種類型的艦船服役時間過長甚至導致艦船的空窗。 2010年之後,花月和拉法葉課程也將服役超過二十年。回顧DCNS集團在展覽會上推出的新船舶設計方案,尺寸略小,難以進行遠距離海洋任務。
❽ 有沒有科普專家,科普一下法國追風級護衛艦
進入21世紀,法國艦艇建造局(DCNS,原DCN兼並泰利斯法國海軍業務後的新集團)新近推出的「追風」系列艦格外引人注目。整個追風系列護衛艦由120、170、200三種型號組成,採用相同的結構設計和不同的任務模塊,排水量分別為1270、1700、1950噸。這就為用戶提供了足夠的選擇餘地,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作戰和平台系統(包括推進系統),也可方便地進行升級改進。追風級為歐洲第一型專用瀕海戰斗艦。
21世紀醞釀著輕型護衛艦革命。隨著海洋世紀的到來,各國對資源的爭奪已從陸地轉向海洋,更多的國家將注意力轉向本國的近海區域。特別是對於一些中小國家而言,近海區域是國家經濟的重地,也是國防防禦的重點。其海軍肩負的使命無非就是保護近海區域的海洋資源和經濟利益,打擊日益猖獗的走私、販毒、海盜、反恐等活動。面對這些不斷增長的新使命需求,又受制於有限的采購經費,各國海軍都希望能夠用一型艦艇承擔多種使命,既能夠在瀕海區域具備一定的作戰優勢,也能夠在各種條件下執行近海防禦、海上巡邏等任務。為此價格相對較低,且可以承擔多種任務的海上多面手——輕型護衛艦成為中小國家海軍的理想選擇。德國MEKO級輕護艦的熱銷就足以說明輕護艦在國際上巨大的市場潛力。
另一方面,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西方海軍強國逐漸將戰略重點由大洋轉向瀕海,相對靈活的輕護艦開始受到追捧,新的型號和設計不斷涌現。其中,法國艦艇建造局作為一家集艦船設計、研發和建造於一體的軍工巨頭,DCNS非常善於發掘和把握市場機會。2004年,DCNS向法國海軍提出了開發「追風」系列護衛艦的計劃,其任務設定是在復雜瀕海環境執行海域巡邏搜救、支持艦隊作戰、攻擊敵方水面艦艇、反潛等任務。當然,它並不是專為法國海軍設計的,而是一種主要面向國際市場的出口型產品。隨著新總統薩科齊的上台,法國海軍敦促DCNS加快了這一符合政府關於武裝力量改革新思維的項目研發。
技術特點
編輯
先進設計引領潮流
面對目前國際輕護艦市場的激烈競爭,DCNS的新產品除了在設計思想上必須超前外,價格上也要有一定優勢。但俗話說,「好貨不便宜,便宜無好貨」,為此,必須在性能與價格的「博弈」中找到最佳的平衡點,而這正是法國人設計追風級輕護艦的核心理念。該級艦廣泛採用了拉斐特級護衛艦的成熟技術,但在總體設計上仍不乏創新。
隱身瀕海艦
該級艦的艦體設計簡潔緊湊,其上層建築與拉斐特級護衛艦有些類似,都採用側壁內傾和干舷部外傾設計,消除了所有露天的兩面角和三面角,以避免敵方雷達入射波反射。由於採用單個封閉式綜合桅桿,減少了上層建築上的各種電子設備布置,使得整個上層建築簡潔而有序。該級艦的艦橋巧妙的與上層建築相融合,使之成為360度全景艦橋,在艦橋前部是隱匿在主甲板下的導彈垂直發射系統以及位於艦艇首部的艦炮。在艦首甲板上也沒有明顯的錨鏈機械設備。該級艦還同時在前後甲板採用了封閉設計,放置無人潛航器或無人水面艇的艙室入口均遮以反射網,導彈則布置在甲板下方。另外,在艦艇尾部還配備有直升機甲板。
為降低紅外信號,追風級取消了傳統的煙囪,而是用海水先將發動機排出的廢氣冷卻,然後通過水線以下排放口排出,相較於拉菲特級採用不易產生紅外輻射的玻璃鋼來製造煙囪,再塗以一種低輻射塗料的方法,追風級「不僅治標、更要治本」的措施顯然效果更好。此外,該級艦的前、後發動機以及柴油發電機產生的廢氣,首先將由海水注入系統進行冷卻,然後再從水線或者水線以下排放。其中後發動機的廢氣經冷卻後將被導入中央助推器,從而避免了推進系統產生的煙霧排向直升機甲板。追風級還利用彈性材料將艦殼與主發動機、柴油發電機及大多數雜訊設備相隔離;精心布置管道與電纜,盡可能避免機械設備的振動傳至艦殼;必要時採用柔性液壓管道;優化艦艇外形設計,從而將航行時的雜訊降到了最低限度。由於瀕海作戰將不可避免的遇到敵方水雷的攔截,因此該級艦安裝有M、L和A型三種消磁環以降低磁信號。
多任務武器系統
追風級設計上的一大創新是傾斜封閉式導彈發射裝置。到目前為止,包括拉斐特級在內的大部分護衛艦反艦導彈發射裝置都是採用傾斜20度固定發射架。這種布置方式的最大缺點是增加了整個艦艇的雷達信號特徵。與拉斐特級的「飛魚」導彈發射裝置布置在上層建築的中部不同,追風級的反艦導彈發射系統布置在上層建築前側,並且可水平放置在甲板下。當需要發射反艦導彈時,發射裝置可以抬升一定角度發射。這種設計不僅有效降低了艦艇的雷達信號特徵,也使得發射裝置可在波濤洶涌的海上得到很好的保護。
作為輕型護衛艦,追風級選擇了中口徑的奧托-梅萊拉76毫米或博福斯57毫米艦炮系統,用於瀕海支援、反水面或防空作戰;此外,該級艦還安裝有30毫米防空速射炮。這種武器搭配模式充分保證了其作為輕型瀕海艦艇的任務彈性。
三種型號的追風級均可配備16枚馬特拉MBDA海軍型「米卡」導彈。其中,170和200型採用DCNS的「席瓦爾」垂直發射系統,用於發射射程更遠的「紫菀」15艦空導彈。此外,200型還可使用增程型「海麻雀」艦空導彈,但需要在艦橋前部和後部分別安裝I/J波段火控照射雷達。
近海作戰將面臨十分復雜的水下環境。為此,追風級護衛艦安裝了避雷聲吶(「追風」200為艇殼反潛聲吶),該聲吶採用了可伸縮設計,必要時還可提供獨立的導航功能。魚雷探測系統是一種候選的自衛手段,一旦選用,誘餌發射器將配用聲誘餌彈。200型追風配有變深聲吶和2具三管魚雷發射裝置,提供了較完善的反潛能力
綜合封閉式桅桿與電子設備
追風級設計上的最大的特點就是淘汰了拉斐特級前後桅的傳統設計,代之以一個先進的綜合封閉式桅桿,這種單桅設計的主要優點是省出了大量上層建築空間,既有利於隱身,也為在不大的艦體上安裝更全面的武器系統提供了方便。拉斐特級在前桅上安裝有紅外探測器、衛星通信、雷達偵察等設備,在後桅桿上安裝了「海虎」MK2對空/海警戒雷達。這種設計的主要目的是避免設備之間電子信號的相互干擾。現在DCNS已經成功解決了電磁兼容問題。新型桅桿的結構分為上下兩部分。下半部分是可承受一定重量的圓錐形雷達罩,其內容納了一部C波段對空監視和目標指示雷達。由於圓錐形雷達罩的獨特設計,不僅有效保護了雷達免受海上環境的侵蝕,也使C波段雷達真正實現了360度旋轉探測,不留下探測盲區。同時,傾斜式圓錐面減少了雷達信號反射特徵,提高了艦艇隱身性能。為支撐整個上半部桅桿的重量和運動感應載荷,DCNS正在為圓錐形雷達罩開發一種新型復合材料,新材料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厚度,還可確保雷達波透過雷達罩後不發生衰減。在桅桿上半部則安裝了電子對抗裝置和高功率寬頻通信天線。
封閉式綜合桅桿中集成了各種功能的雷達電子設備。如導航雷達主要提供導航和水面戰術態勢信息;C波段三坐標雷達則是艦艇在瀕海環境下獲取空中戰術態勢信息的主感測器;電子支援系統作為無源措施,可成為強電磁環境下探測手段的有效補充,或在一般情況下對空中目標提供更好的識別能力。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追風級利用先進的SETIS戰斗管理系統,將上述武器和感測器的功能有效融合在一起,使其戰斗系統具備了高度集成化的特點。SETIS屬於最新一代的艦艇戰斗管理系統,以DCNS的SETIS系統和泰利斯的TAVITAC系統為基礎,並大量引入了多種前沿信息網路技術。其主要部件包括多功能操控台、大型彩色顯示屏、計算機以及將各種武器和感測器連接起來的專用數據線,這些部件通過DINNA網路完成信息交換。事實上,採用國際標准和互聯網協議的DINNA網不但可以完成一艘艦艇上不同系統之間的信息交換,還可以完成不同艦艇系統之間以及艦艇與外部環境之間的信息交換。
噴水推進
追風級輕護艦可根據用戶的需求選擇多種動力系統。如追風170型要求24兆瓦的功率航速才可以達到30節,它既可採用6台4兆瓦的主機,也可採用4台6兆瓦的主機。鑒於噴水推進技術在瀕海條件下具有便於布局、高速航行時效率高、艦艇吃水淺且機動性高等優點,DCNS在分別考察了使用2個、3個、4個噴水推進器對重量、成本、布局和效率的影響後認為,追風級使用3個噴水推進器最適合,可分別發揮「控制」、「反向」和「助推」功能。
推進系統的各部分分別置於三個艙室中,即噴水推進艙、後主機室和前主機室,追風200型還另設一個專用傳動室。這種設計有助於提高艦艇的生存力,即使某一艙室發生損壞,也不至於令整艦徹底癱瘓。與機艙通常布置在艦艇中後部,而將生活和居住區布置在艦艇前部不同,追風級將所有與推進有關的設備都集中布置在尾部,由於減少了復雜的推進軸系,因此艦內空間大幅增加。
推進系統目前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一是CODAD(全柴推進)方案,也是基本方案,基於三個獨立的驅動系,提供超過30節的航速。位於中央的驅動系由三部分組成:1或2台柴油機,1個傳動箱,1套傳動軸(驅動控制和反向噴水推進器)。兩側的驅動系每個也由三部分組成:2台柴油機,1個傳動箱,1套傳動軸(驅動助推噴水推進器)。二是CODAG(柴-燃聯合推進)方案,提供35節航速。這一方案的主要挑戰是如何將燃氣輪機應用於小型艦艇。LM-2500或MT-30等大型燃氣輪機對於該系列來說尺寸偏大,而且這些大功率燃氣輪機排出的廢氣較多,難以完全冷卻。所以,TF-100或ST-40等小型燃氣輪機成為最佳選擇。
在推進終端方面,拉斐特級使用螺旋槳推進方式航速僅為25節。而追風級採用的噴水推進模式可達30節以上,近海作戰時在速度、機動性、吃水等方面更加具有優勢。為了防止噴水推進控制出現故障,艦尾還安裝了一套穩定系統用於操縱艦艇。這套系統由兩對穩定鰭,外加一個減阻裝置組成,可減少艦艇的阻力以及縱搖。這一點與拉斐特級安裝的一套自動化平台穩定系統相似。拉斐特級利用這套系統通過控制舵葉和減搖鰭的組合作用,不僅能控制艦艇的橫搖運動,還可控制艦艇的橫盪和首搖運動。
亮點呈現
通過上面的技術解剖,我們可以發現追風級輕型護衛艦之所以吸引眾多眼球,主要得益於其設計上幾個突出亮點:
其一是在布局方面。它將整個推進系統布置在艦艇尾部,武器裝備(如主炮、導彈垂直發射系統)位於艦首,艦艇中後部則為生活和居住區,這是一種頗具人性化的布局,可以確保艦員在進餐、休息或娛樂時免受噪音影響,同時遠離武器和彈葯等危險區。艦橋可提供360度全景觀察,非常方便觀察者監視艦艇周圍動向。精心確定了武器和感測器的位置,在確保艦員安全的前提下,使之獲得最大的覆蓋范圍,且導彈垂直發射系統的縱向位置可最大限度控制導彈發射時噴流泄露的影響。
其二就是集成桅桿。現代作戰艦艇往往配備各種先進的感測器,並且其中許多需要有全向工作范圍,如告警接收機和多功能雷達。該艦採用集成桅桿,為所有感測器提供了360度覆蓋范圍。另外,該艦藉助於集成桅桿為電子支援接收機和高功率寬頻通信發射機提供天線罩,有效緩解了電磁干擾問題。
第三,該級艦上層建築部分採用復合材料,尺寸也被有效限制,盡可能地減少了雷達反射截面。綜合採用的聲、光(熱)、電、磁信號抑制手段使其綜合隱身效果領先全球。
除此之外,追風級研製人員的一些細節考慮也讓人贊嘆。如鑒於高速圓舭艦型能在整個航速范圍內提供最佳動力性能,其採用了這種傳統艦型,但為了達到最佳效果,研究人員還是利用計算流體力學對其進行了優化。再者,為解決動力平衡問題,防止航行阻力增大,該級艦引入了可動擾流板,確保在高航速范圍內(20-35節)實現最佳動力平衡,在巡航速度下減小航行阻力,同時有助於減小縱傾。最後,為增加穩定性,追風級在艦尾設置了穩定系統,該系統包括兩對鰭外加一個鋼制減阻裝置,後者可減少艦艇航行時的阻力和縱傾。
家族成員
編輯
法國出口型追風系列輕護艦家族圖譜
DCNS在設計拉斐特級護衛艦時提供了三種型號,即基本型、防空型和反潛型。基本型和防空型是法國海軍目前使用的型號,而反潛型只供出口。在設計追風級時,DCNS繼續沿用了這一思想,也推出了三種型號(120、170、200)以滿足國際海軍用戶的不同需求。
120型
法制120型輕護衛艦電腦設想圖
120型(3級)追風級120型艦長80米,寬12.3米,吃水3米,艦員50名,另外還可承載10人的特種部隊。適應於近海的中低強度作戰,如反潛搜索、海上警戒、近海攻勢防禦、特種戰支援等任務。120型採用了與拉斐特級相同的高功率密度柴-柴聯合動力裝置(CODAD),驅動噴水推進器,航速超過30節,續航力為2000海里/15節,自持力10天。艦尾的飛行甲板上可搭載一架5噸級直升機或無人機。限於艦長,在艦尾沒有安裝固定的直升機機庫,但可以根據需要安裝一個可伸縮式機庫。
相對120型艦1250噸左右的排水量,其配備的武器裝備已經是非常強大了。除反艦導彈外,該型艦安裝了16枚「米卡」防空垂直發射型導彈、1門博福斯57毫米艦炮。側重點是反艦和防空,反潛能力和反水雷能力略顯不足。當然,不能奢望1000噸級的艦艇具備所有作戰能力,這也是不現實的。
170型
法制170型輕護衛艦電腦設想圖
170型(3級)170型艦長95米,寬14米,吃水3米,艦員65名,另可載15人的特戰隊員。該型艦的艦長增加了15米,除了飛行甲板外還安裝了一個固定式機庫,可供5噸級直升機或無人機作業。由於艦長的增加,170型艦上的空間也有所增加,可搭載無人艇、水下無人航行器等。其中水下無人航行器彌補了120型艦反水雷能力和反潛能力不足的弱點,使得170型輕護艦的作戰能力更加全面。
該型艦動力裝置與120型相同,速度也可超過30節。由於排水量的增加,170型艦的續航力和自持力都有所增加,續航力達到了3000海里/15節,自持力也大於20天。
170型比120型的火力要強大不少,安裝了奧托-梅萊拉76毫米艦炮。艦空導彈發射裝置也做了一些調整,將「米卡」垂直發射系統換成了著名的「席爾瓦」垂直發射系統,可發射「紫菀」15型艦空導彈。「紫菀」15最大射程為30公里,射高13公里,比120型艦配置的「米卡」導彈性能要好很多。
200型
法制200型輕護衛艦電腦設想圖
200型(3級)200型艦長103米,寬14.2米,吃水4.5米,艦員70名,也可另載15人的特戰隊員。該型艦的推進系統具備了更多選擇,可採用全柴或柴-燃聯合動力,驅動噴水推進器,最大航速可達35節。雖然在排水量上有所增加,但200型的續航力和自持力與170型相比並沒有變化。
200型的武器裝備最為全面。除了可以發射「紫菀」15型艦空導彈外,還可發射「紫菀」30型區域艦空導彈,其射程可達80公里以上。艦上還安裝了艦殼反潛聲吶以及輕型魚雷發射裝置,從而真正具備了攻勢反潛能力。
為了滿足一些美式裝備國家的需要,追風級200型還可使用包括增程「海麻雀」艦空導彈在內的多種美式裝備。不過需要對艦上純法國血統的綜合作戰系統進行改進,並安裝相應的感測器。如果用戶強烈要求,200型艦甚至可換裝美製MK-41垂直發射系統。當然這需要對MK-41的尺寸進行適當修改以適合追風級的設計。
200型艦的艦尾同樣有飛行甲板,可供10噸級直升機或無人機作業(如NH-90),艦上安裝了固定機庫。與170型相同,200型也可搭載無人艇、無人水下航行器進行近海反潛、反水雷、反密集快艇的作戰。
作戰應用
編輯
由於近海環境的特殊性,作戰艦艇極易受到來自空中、水下、水面全方位的威脅。在空中,可能會遭到陸基巡航導彈、反艦導彈的攻擊;在水下,可能會遭受水雷、魚雷的攻擊;在水面,可能會遭受大量的小型艦艇,特別是導彈艇發動的集群攻擊。為此,反潛、反水雷和反艇作戰是近海作戰艦艇的三大主要使命。從追風級艦配備的標准化武器裝備來看,基本上能夠滿足三大主要作戰使命,特別是對於一些中小國家而言,追風系列艦完全能夠滿足其低烈度的瀕海作戰需求。
在瀕海作戰或者於近海執行警戒或反恐等任務時,要求瀕海作戰艦艇具備較高的速度才能滿足海上快速緝拿的需求。目前,護衛艦的航速一般在25節左右,隨著美國瀕海戰斗艦(護衛艦級別)採用三體和半滑行單體艦型,將近海戰斗艦艇的航速提高到45節以上,提高航速將是未來護衛艦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追風系列艦也緊緊把握住了這一潮流,將最大航速提高到了35節,考慮到追風級採用的是常規排水艦型,能夠達到這一航速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瀕海作戰的一大特點就是海岸線地理環境的限制,這要求瀕海作戰艦艇吃水不能太深。這一點上,追風級似乎有些欠缺,就拿200型輕護艦來說,排水量僅為1950噸,吃水卻足有4.5米,而拉斐特級滿載排水量達到了3600噸,吃水僅為4.1米,美國的半滑行單體瀕海戰斗艦排水量為2840噸,吃水僅為3.7米。不過追風級的噴水推進方案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這一問題。
小結
編輯
世上沒有完美的東西,艦艇設計也一樣。正如人們所常說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選擇購買昂貴的現代化艦艇要考慮自己國家的實際作戰需求和作戰環境。「追風」這股法蘭西的「時尚海軍」之風是否在全世界刮的起來,當然還有待市場檢驗。不過僅從法國人的裝備發展理念來看,其針對性極強且富於創新的設計無疑是值得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