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迫擊炮名字的由來
在1904~1905年日俄戰爭期間,俄軍把47毫米口徑的海軍炮裝在一種帶車輪的炮架上,以大仰角發射超口徑長尾形炮彈,有效地殺傷了躲在塹壕里的日軍。這是最早出現的迫擊炮。迫擊炮是以座鈑承受後坐力、發射迫擊炮彈的一種曲射火炮。在實戰中,人們發現這種小型火炮具有彈道彎曲、幾乎沒有死角、射速大、威力大、重量輕、結構簡單和操作靈活的特點,特別適合步兵在復雜的地形和惡劣氣候條件下使用,用於摧毀敵障礙物及輕型土木工事。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英國已經研製出1918式「斯陶克斯」型81毫米迫擊炮,它將性能優異的炮彈和附加葯包一起從炮口裝填,借炮彈自重滑向火炮膛底,觸及膛底擊針後點燃發射葯包將炮彈射離炮口。此後出現的迫擊炮,基本上以這種發射方式來發射炮彈。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迫擊炮由過去的人背馬馱,逐步發展為牽引、自行和車載,機動性和近程攻擊力大大提高。此外,後裝炮彈式和線膛迫擊炮也相繼出現並裝備部隊。
㈡ 二戰中使用的迫擊炮是哪國發明的這種發射炮最遠的射程可以達到多遠
19世紀80年代後期早期的迫擊炮是從臼炮演變來的,發射球形彈丸,用於對隱蔽目標曲射。1904~1905年日俄戰爭中,俄軍使用了艦炮改制的迫擊炮,是現代意義的第一種迫擊炮。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英國W.斯托克斯研製成口徑為76.2毫米的「斯托克斯」迫擊炮,發射彈底帶發射葯的類似機載炸彈的尾翼穩定彈丸,1917年裝備協約國部隊。1927年法國H.勃蘭特在「斯托克斯」迫擊炮的炮身與炮架之間裝上緩沖機,使該炮的射擊穩定性進一步提高,被稱作「斯托克斯-勃蘭特」型迫擊炮,並形成了現代迫擊炮的基本結構,1927年裝備法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性能最好的迫擊炮。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多使用口徑82毫米以下的迫擊炮,隨著戰爭進展,105~120毫米的中口徑迫擊炮和160毫米以上的大口徑迫擊炮在摧毀堅固工事中顯示了威力。這期間迫擊炮的射程為400~5500米。1923年中國開始製造75毫米「斯托克斯」迫擊炮,1928年,製造了82毫米迫擊炮,1940年製造了150毫米迫擊炮。20世紀50年代以後,中國研製了一系列性能較好的迫擊炮。60年代自行迫擊炮日漸增多。有的配備後膛自動裝填系統,有的配備火控系統和導航定位系統。70年代,研製的82毫米自動迫擊炮,最大射速可達120發/分。
㈢ 為什麼要叫做迫擊炮它是如何分類的迫擊炮有後裝彈的嗎
迫擊炮是一種炮身短、射角大、彈道弧線高、以座鈑承受後坐力、發射帶尾翼彈的曲射火炮。早在公元1342年,在西班牙軍隊圍攻阿拉伯人所盤踞的阿里赫基拉斯城時,阿拉伯人在城垛上支起一根根短角筒,筒口高高翹起朝向城外。從筒口放入一包黑火葯,再放進一個鐵球,點燃葯捻,從鐵筒內飛出一團夾雜頭號火光的黑煙,射向城外的西班牙士兵。這種被稱為 「摩得發」的原始火炮可以說是與現代迫擊炮的作用、原理相類似的最早的古代管形火器。
世界第一門真正的迫擊炮是在1904年9—10月由俄國炮兵大尉戈比亞托·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維奇發明的。當時,爆發了日俄戰爭,沙皇俄國與日本為爭奪中國的旅順口而展開激戰。俄軍占據著旅順口要塞,日本挖築塹壕逼近到距俄軍陣地只有幾十米的地方,俄軍難以用一般火炮和機槍殺傷日軍。於是尼古拉耶維奇便試將一種老式的47毫米海軍臼炮改裝在帶有輪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發射一種長尾形炮彈,有效地殺傷塹壕內的日軍,打退了日軍的多次進攻。這種戰場上應急誕生的火炮,當時被叫作 「雷擊炮」,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迫擊炮。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於塹壕陣地戰的發展,使各國開始重視迫擊炮的作用,在 「雷擊炮」的基礎上,研製出多種專用迫擊炮。1927年,法國研製的斯托克斯—勃朗特81毫米迫擊炮採用了緩沖器,克服了炮身與炮架剛性連接的缺點,結構更加善,已基本具備現代迫擊炮的特點。
與其他現代火炮相比,大多數迫擊炮仍採用古代火炮的從炮口裝填炮彈的前裝方式和沒有膛線的滑膛炮管,所以它很象是落伍的老古懂。但由於它具有構造簡單、輕便靈活、造價低、最小射程近(最近僅50米)、射速快(每分鍾可達30—50發)、可伴隨步兵特點和可毀傷開闊地及掩體內目標、破壞各種野戰工事、打擊高大障礙物(如山坡)背後目標的作用,所以它作為步兵近距離火力支援的有效武器,仍被現代各國軍隊大量裝備,並出現了裝載在輪式或履帶車輛上的自行迫擊炮。
㈣ 世界上第一門迫擊炮是什麼
1904年,俄國軍隊在旅順口防禦日軍作戰中,使用了一種發射長桿超口徑迫擊彈的火炮,可稱是世界上第一門迫擊炮。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追擊炮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各國軍隊相繼研製了各種口徑的追擊炮,而使用最多的是俄國的利霍寧47毫米迫擊炮,戰斗全重90千克,射程390米。此外,還有英國的「斯托克斯」和法國的「布蘭特」迫擊炮等。
㈤ 迫擊炮誰發明的,國籍
縱觀迫擊炮的發展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1342年。當時西班牙軍隊圍攻阿拉伯人所盤踞的阿里赫基拉斯城,阿拉伯人在城垛上支起一根根短角筒,筒口高高翹起朝向城外。從筒口放入一包黑火葯,再放進一個鐵球,點燃葯捻後射向城外的西班牙士兵。這種被稱為 「摩得發」的原始火炮可以說是現代迫擊炮的雛形。
六七式迫擊炮
世界第一門真正的迫擊炮則誕生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期間,發明者是俄國炮兵大尉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維奇·戈比亞托。當時沙皇俄國與日本為爭奪中國的旅順口而展開激戰。俄軍占據著旅順口要塞,日本挖築塹壕逼近到距俄軍陣地只有幾十米的地方,俄軍難以用一般火炮和機槍殺傷日軍。於是尼古拉耶維奇便試著將一種老式的47mm海軍臼炮改裝在帶有輪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發射一種長尾形炮彈,結果竟然有效殺傷了塹壕內的日軍,打退了日軍的多次進攻。這門炮使用長型超口徑迫擊炮彈,全彈質量11.5kg,射程為50~400m,射角為45 °~65°。這種在戰場上應急誕生的火炮,當時被叫作 「雷擊炮」,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迫擊炮。然而戈比亞托發明的迫擊炮是由海軍臼炮改裝而來,雖然射程近,但無法拆成可攜帶的部件,步兵小單位作戰使用起來仍然不方便,因此沒有得到廣泛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於塹壕陣地戰的展開,各國開始重視迫擊炮的作用,在 「雷擊炮」的基礎上,研製出多種專用迫擊炮。期間,英國發明家溫弗雷德·斯托克斯(Wilfred Stokes)爵士在1915年發明了斯托克斯式戰壕迫擊炮,現代意義上的可分解、便攜帶的迫擊炮方告問世。1927年,法國研製的斯托克斯─勃朗特 81mm迫擊炮採用了緩沖器,克服了炮身與炮架剛性連接的缺點,結構更加完善,已基本具備現代迫擊炮的特點。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迫擊炮已是步兵的基本裝備,如當時美國101空降師506團E連的編制共140人,分為3個排和1個連指揮部。每排有 3個12人的步兵班和1個6人的迫擊炮班,每個步兵班配備1挺機槍,每個迫擊炮班配備1門60mm迫擊炮。此時,迫擊炮的結構已相當成熟,完全具備了現代迫擊炮的種種優點,如射速高、威力大、質量輕、結構簡單、操作簡便等,特別是無需准備即可投入戰斗這一特點使其在二戰中大放異彩。據統計,二戰期間地面部隊50%以上的傷亡都是由火炮造成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前蘇聯為裝備了世界上最多門迫擊炮的國家,共34.8萬門。
世上最大的迫擊炮為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時製造的小大衛,其炮筒重65304公斤,口徑為91.4厘米。它所發射的彈頭重約1700公斤。
現代迫擊炮主要發展於後裝性線膛模式、曲平射兩用模式和自動連發模式;大口徑型也正趨向自行火炮化。迫擊炮由於使用簡單,除了一般軍隊外,連一些游擊隊都會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