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國行政區劃
法國的行政區劃是5級:大區、省、區、縣、市鎮,比中國還要多一級。法國最低級(基礎)的行政區劃是市鎮,數量是3.65萬個,中國最低的行政區劃是鄉鎮(含街道),數量也是不到4萬,因此中法兩國基礎行政區劃的數量相似。
法國共有13個大區。法國的大區有議會,但是不能完全替代下一級——省級的功能,只有部分財權。其中科西嘉大區比較特殊,稱之為科西嘉領土集體,權力比其他大區大一些。
簡介:
法國(本土)共有96個省,省的權力比較大,並且有省長管理行政事務。法國平均一大區也就是關系7個多省。按照行政區劃的對標,法國的省、中國地級市可以視為類似的一級,法國一個省的平均人口大約是70萬人,中國平均一個地級市的平均人口是400多萬。
法國共有322個省轄區,法國的區數量僅僅是省的3倍,平均一個省管3個區。由於法國的省與區的數量非常接近,因此區可以視為(副省),法國平均每個省轄區的人口是20多萬。
2. 法國所有地名及介紹
(1)首都巴黎:法國首都,有埃非爾鐵塔的美景!
布洛涅(Boulogne)
法國北部港口,位於英吉利海峽右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以義大利的博諾尼亞城(Bononia)(今博洛尼亞)的名稱命名。
德奧維爾(Deauville)
法國北部卡爾瓦多斯省的一個游覽勝地,名稱很可能由拉丁語的de(屬於……)加上德語的auwa(潮濕的平原)以及拉丁語的villa(村莊)組合而成,意為「潮濕的平原上的村莊」。
(23)迪埃普(Dieppe)
法國北部臨英吉利海峽的一個港口和游覽勝地的名稱,此名稱與佛蘭芒語的dieb(深的)一詞有關,系指該城所處的阿爾克河河口。
(24)迪納爾(Dinard)
法國布列塔尼半島北部的游覽勝地,臨英吉利海峽,該名由凱爾特語的din(山)和大概是布列塔尼語的arzh(熊)組合而成,為「熊山」的意思。(25)第戎(Dijon)
法國中東部一城市,該名來自古羅馬名第維奧杜努姆(Divionum),意為「第維奧的山」,名稱的第二個部分numwei為凱爾特語。
(26)都蘭(Touraine)
法國中西部歷史上的一個省份,因在該地居住的都羅尼人(Turoni)而得名,都羅尼人是高盧人的一個部落,其名稱很可能源於凱爾特語的tur(水),參看該省省會「圖爾」條。
(27)杜埃(Douai)
法國東北部一城鎮,位於里爾以南,名稱的由來不甚明確,大概源於一高盧人名「杜斯」(Dous)。
(28)敦刻爾克(Dunkirk)
法國東北部海岸的港口,城名由佛蘭芒語的ine(沙丘)和kerk(教堂)組成,意即「沙丘上的教堂」,該城是在公元7世紀時建於此地的聖埃盧瓦教堂周圍發展起來的。
(29)多爾多涅(Dordogne)
法國中南部的一個省和一條河的名稱,此名可能源於凱爾特語的dour,意為「河流」。
(30)多芬(Dauphine)
法國東南部歷史上的一省,1349年,此地割讓給了法國國王腓力六世,其時這塊領地成了王太子以及王位繼承人,並擁有以「多芬」為其頭銜的查理.瓦羅亞(即後來的國王查理五世)的法定財產(封地),故得此名,頭銜名「多芬」源於瓦羅亞封地貴族的姓氏「多芬」(Dauphinus),意為「海豚」,這是由於該貴族家族成員的頭盔上有海豚狀的頂飾。(31)法蘭西島(Ile de France)
法國北部歷史上的一個地區,以巴黎為中心,該名稱為法語,意為「法蘭西的島」,可能因為有許多重要的河流(如馬恩河、塞納河以及瓦茲河等)流經此地,或是因為此地是古代法國國王統治全國的行政中心而得此名稱。
(32)凡爾登(Vern)
法國動部默茲河畔的一個城市,位於梅斯之西,其名稱源於凱爾特語的n(山或堡),但其前半部分含義不明,城名含義大概是「默茲河上的防護壩」或類似的意思。
(33)凡爾賽(Versailles)
法國巴黎西南部的一個城鎮,為著名的凡爾賽宮所在地,名稱系由拉丁語的versus(斜坡)加後綴alia組合而成。
(34)菲尼斯泰爾(Finistere)
法國布列塔尼半島西部一省,該省名源於古法語,意為「大地的盡頭」(拉丁語是finis terrae),即「海角」之意,它與菲尼斯特雷角(Cape Finis terre)以及英國康沃爾半島的地角(Land End)同義。
(35)楓丹白露(Fontainbleau)
法國中北部城市,位於巴黎東南,其名原為Fons Bleaudi,第一個詞是拉丁文「泉水」,第二個詞源於印歐語的bla(噴出、噴水),因此整個名稱就是「噴泉」的意思,該城因998年法王路易在這里建起的宮殿而著名,現城就是以那些宮殿為中心發展起來的。(36)弗朗什—孔泰(Franche-Comte)
法國歷史上的一省,與瑞士接壤,為法語名,意為「自由之鄉」,9世紀時的法王路易一世的兒子羅退爾皇帝曾授此地以特權。
(37)孚日(Vosges)
法國東部一條山脈和一個省的名稱,源於凱爾特語的vos(山峰)。
(38)格勒諾布爾(Grenoble)
法國東南部的一個城市,原拉丁語名格拉先波利斯(Gratianpolis),意為「格勒先之城」(格拉先Gratian為古羅馬皇帝,他在公元4世紀創建了此城),現名就是由原拉丁名來的。
(39)圭延(Guyenne)
法國西南部歷史上的一省,該名原為拉丁語阿圭坦尼亞(Aquitania)的訛誤,法語名為Aquitaine,12世紀時,此省曾是包括阿圭塔尼亞和加斯科涅兩地的公爵領地(該名也被拼為Guienne)。
(40)紀龍德(吉倫特)(Gironde)
法國西南部的一省,加龍河和多爾多涅河在此河口灣匯合,「紀龍德」(Gironde)為「加龍」(Garonne)的異體,並與之同源。
(41)加來(Calais)
法國東北部瀕臨多佛爾海峽的一個港口城市,以今比利時地區曾居住過的一個高盧人部落加利蒂(Caleti)命名,該部落名為「濱海居民」,系源自高盧語的一個意為「海峽」的詞「cul」。(42)加龍河(River Garonne)
位於法國西南部,該名可能由前印歐語的karr(岩石、石頭)與高盧語的onne(河)兩片語合而成,紀龍德省省名(Gironde)就是由加龍河河名(Garonne)來的。
(43)加斯科涅(Gascony)
法國西南部歷史上的一省,拉丁語名稱為瓦斯科尼亞(Vasconia),它源於當地民族名Vascs(或Basques)(即巴斯克人),公元6世紀巴斯克人被西哥特人趕出南比利牛斯山。
(44)戛納(Cannes)
法國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港口和游覽勝地,該名很可能源自拉丁語的canna(蘆葦)(Cannes為法語Canne的復數形式),也可能源自前印歐語的can(高地),因為戛納老城座落在低矮的山丘腳下。
(45)卡昂(Caen)
法國北部諾曼底地區一城市,城名由高盧語的catu(戰斗)和magos(場地)兩片語合而成,即「戰場」的意思。
(46)卡爾瓦多斯( Calvados)
法國北部諾曼底地區北部一省,18世紀末,因此海岸附近的暗礁而的名,暗礁名則由拉丁語的calvus(光禿禿的)和dossum(背脊,法語為dos)兩片語合而成,所指的是暗礁的形狀。(47)坎佩爾(Quimper)
法國西北部布列塔尼半島上的一個城市,位於布列斯特東南,城名源於布列塔尼語cenbera(匯合點),該城位於奧斯特河和斯泰爾河的匯合處。
(48)科多爾(Cote d『Or)
法國中部勃艮地地區的高原,為法語名,意為「金色的斜坡」,因該地區盛產葡萄而得名。
(49)科特達爾岡特(Cote d『Argent)
法國西南部的一段海岸,在比亞里茨和阿杜爾河河口之間,為法語名,意為「銀色的海岸」,因在陽光照耀下,沙灘和海水閃閃發光而得名。
(50)科特祖達爾(Cote d『Azur)
法國南部臨地中海的一段海岸,由義大利邊界往西至馬賽,意為「蔚藍色的海岸」,因在陽光照耀下海洋、天空呈蔚藍色而得名,又稱(法國的)里維埃拉。
(51)科特代默羅德(Cote d『Emeraude)
法國布列塔尼北部的一段海岸,由迪納爾至聖馬洛,法語名意為「綠色的海岸」,由綠色的海水而得名。
(52)科特德尼茨(Cote de Nuits)
法國科多爾省的北部地區,此地名由法語的cote(山、坡)和城名尼茨聖喬治(Nuits-St-George)兩部分組成,城名的第一部分Nuits的來源不明,它不是來自法語的nuit(黑夜),有可能來自拉丁語的nauda(沼澤地)。(53)科特韋梅勒(Cote Vermeille)
法國南部與西班牙為鄰的一段海岸,其名 為法語,意為「朱紅色的海岸」,因鮮艷的紅色岩石和土壤而得名。
(54)科西嘉(Corsica)
地中海一島嶼,位於撒丁島的北邊,該名確切的起源尚未查明,可能源自腓尼基語的horsi一詞,意為「樹木繁茂的地方」,(腓尼基人曾用科西嘉島上的松木造船),也有可能來自其古希臘名基爾諾斯(Kyrnos),而這個名字則源自腓尼基語的keren(角、岬、岩石),還有可能得名於曾在此定居的科西部落(Corsi)。
(55)克萊蒙費朗(Clermont-Ferrand)
法國中部一城市,在奧弗涅地區,古羅馬時代稱奧古斯塔納默頓(Augustus Nemetun),由古羅馬皇帝的稱號奧古斯都(Augustus)和當地高盧人的一個部落名稱組合而成,該部落名源自高盧語的nemeton(教堂),公元3-4世紀又依據高盧人的阿爾費尼部落(Arvergne)的名稱改為阿爾費尼,並成為該地區的首府,最後到中世紀又改稱克萊蒙(Clemont,法語為Clairmont,意即「明亮的山」),這是一個常見的法語地名,此名 又連結了費朗(Ferrand),它是附近一個城堡統治者的名字。
(56)蘭斯(Rheims)
法國東北部城市,位於巴黎東北,因高盧人中的蘭米部落(Remi)而得名,愷撒在B.C51年曾經提及該部落,此城當初為其首府,該部落名稱很可能是「統治者」的意思,B.C前1世紀,此地等有個羅馬名稱杜羅科托魯姆(Durocortorum),它源於高盧語詞rum(要塞)。(57)朗德(Landes)
法國西南部一地區,與比斯開灣平行延伸,這是法語地名,意為「石楠叢生的荒地」、「荒蕪的沙地」,它來自高盧語的landa一詞,英語的land(土地)與之有關,該地區大部分為沼澤地和沙丘。
(58)朗格多克(Languedoc)
法國南部一地區和歷史上一省份的名稱,此名產生於13世紀末,其起源是法語的Langue d『oc,意為「oc語」 (奧克語),「oc」是法國南方法語用詞,表示「是」,在北方是oil(後來則成為oui)。
(59)勒阿弗爾(Le Havre)
法國北部一港口城市,位於塞納河河口,1517年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創建此城,當時取名為勒阿弗爾.德.格拉斯(Le Havre de Grace),其中「勒阿弗爾」是港口的意思,整個城市為「仁慈的港」,這是因為該城座落處的漁村建有供奉「仁慈」聖母瑪利亞的一個小教堂。
(60)勒芒(Le Mans)
法國中部西北一城市,位於巴黎西南,公元前2世紀時的古羅馬名是溫迪農(Vindinon),它來自高盧語的vindo(白色的),公元4世紀又取名塞諾芒尼(Cenomanni),這本是一個部落的名稱,大約是「鄉下人」的意思,該地曾是這個部落的首府,後來,城名縮為Celmans,其中第一音節被誤寫為法語的定冠詞「le」,從而形成現名(參看「緬因」條以及「克雷莫納」條)。(61)里昂(Lyons)
法國第三大城市,位於法國中部地區的東南,羅納河河畔,其羅馬名是Lugnum,可能起源於高盧語的n一詞(堡壘),其前半部分源於高盧語的lugus(小的),或源於異教徒凱爾特人的神名Lug(盧格),此城名也可能源於凱爾特語的luconos,意為「明亮的山」,此城建於公元前43年。
(62)里爾(Lille)
法國東北部城市,城名起源於古法語詞I『isle(島),此城原是作為要塞建成的,周圍盡是沼澤。
(63)利摩日(Limoges)
法國中部的一個城市,位於克萊費朗以西,因高盧人的萊摩維斯部落(Lemovices)而得名,(地名Limousin利穆贊也派生於該部落名),該部落名稱大概是「榆樹林居民」之意,該城曾名奧古斯都里通(Augustoritum),這是由古羅馬皇帝奧古斯都的名字與高盧語詞rito(涉場)組合而來的。
(64)利翁灣(Gulf of Lions)
地中海一海灣,西起法國、西班牙邊界,東至土倫,此名稱與城名Lyons(里昂)無關,而與lions(獅子)有關,這是由於沿岸建有獅子雕像,更有可能的是由於凜冽的北風颳起時大海就象式獅子那樣咆哮起來。
(66)盧瓦爾河(River Loire)
法國最長的河流,由法國中部流向西北,注入比斯開灣,其古羅馬原名是Liger,系源於印歐語詞lig(流動)。
(67)魯昂(Rouen)
法國北部城市,位於巴黎西北,其古羅馬名稱是Rotomagus,很可能來自高盧一部落名或人名,也可能由高盧語的(城)和magos(田地)兩片語合而成。
(68)羅納河(River Rhone)
西歐一河流,發源於瑞士,經日內瓦流入法國,而後南流,注入地中海,該河名的拉丁語形式是Rhodanus,可能源於印歐語詞erer(流動),也可能源於凱爾特語詞的rho(水流迅速),這是與其主要支流、水流緩慢的索恩河相對而言的,該河名也可能源於印歐語以前的一種語言。
(71)馬賽(Marseilles)
法國第二大城市,南海岸的一個港口,已知的此城名的最早形式是Massalia(拉丁語為Massilia),此城也許是腓尼基人於B.C1000年左右創建並以一個名為馬西利(Massili)的部落名稱命名的,但該部落的名稱來源不清楚,不排除此城是在公元前600年由希臘人創建的可能性。
(72)緬因(曼恩)(Maine)
法國西北部歷史上的一個省,在諾曼底以南,古名是塞諾曼尼亞(Cenomania),來自凱爾特語詞cenn(山),部落名塞諾曼尼(Cenomanni)(山裡人)是由它來的,而緬因這個名稱則是由其後半部分演變而來的。
(73)芒通(Menton)
法國東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港口城市和游覽勝地,此名也許源於一古羅馬人名芒托(Mento),或者更有可能源於凱爾特語的men(岩石),它與法語詞的menton(即「下顎」)一詞有關。
(74)梅斯(Metz)
法國東部洛林地區一城市,位於盧森堡以南,其高盧語名的羅馬轉寫是Divorum(迪沃杜倫),來自高盧語的diur(兩條河),後來的拉丁語名稱是梅迪奧馬特里庫姆(Mediomatricum),意即「在馬特里西(高盧部落名稱)的中部」,其後又演變為Mettis,最終演變成現在的形式Metz。
(75)蒙皮利埃(Montpellier)
法國南部朗格多克地區的主要城市,在馬賽的西北,公元975年,該城市的拉丁語名稱是蒙斯皮斯特拉里(Mons Pestellarius),意為「大青山」,很可能因此地出產大青染料而得名,最後此名簡化為蒙皮利埃(Montpellier)。
(78)南特(Nantes)
法國西部一城市,位於盧瓦爾河河畔,取名於高盧人的南內提部落,此城曾是該部落的首府。
(79)尼姆(Nlmes)
法國南部一城市,位於馬賽西北,其古羅馬名為「尼毛蘇斯」(Nemausus),系由高盧語的nem(神殿)與拉丁語後綴-ausum組合而成。
(80)尼斯(Nice)
法國南部的海港與及游覽勝地,瀕臨地中海,曾為古希臘殖民地,當時稱Nikaea(拉丁語拼寫為Nicaea),公元前3世紀,來自馬西利亞(馬賽)的希臘殖民為了紀念他們征服利古里亞人的勝利,將此城奉獻給古希臘勝利女神尼斯(Nice),故有此名。法國介紹:地理位置 法國位於歐洲大陸的西部,海岸線長約 兩千七百公里,是西歐最大的國家。法國西北隔海( 英吉利海峽) 與英國相望。
3. 法國行政區劃是什麼樣的
法國行政區劃,分為大區、省和市鎮。法國本土劃為13個大區、96個省,海外劃為5個海外省及大區、8個海外集體及領地,其中有2個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區——科西嘉和新喀里多尼亞。
法國全國共有36568個市鎮,其中人口不足3500人的有3.4萬個,人口超過3萬人市有231個,人口超過10萬的市有37個。自2016年1月1日起,原22個大區整合為13個。
法國面積為55萬平方公里(不含海外領地)。 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法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汝拉山脈等。法意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歐洲第二高峰;主要河流有盧瓦爾河(1010公里)、羅訥河(812公里)、塞納河(776公里)。
4. 法國的「區」和「省」是什麼
法國的大區比省大!
你說的都是大區
香檳-阿登(Champagne-Ardenne)
洛林 / 洛琳(Lorraine)
上諾曼底(Haute-Normandie)
布列塔尼(Bretagne)
每個大區都有幾個省組成
法國的大區都是自治的,所以每個大區都有不同的福利政策和特色
我的好朋友在洛林大區的孚日省(88省)
我在弗朗茨-孔代(Franche-Comté)大區的貝爾福地區(90省)
有名的話 感覺在法國待一段時間東西南北到處都都想去,不知道哪裡有名了。。。
恩 我們大區的comté 乳酪很有名 呵呵
其次是我覺得比較有名的地方
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Provence-Alpes-Côte d'Azur)
(這個大區都是玩的。。。普羅旺斯的薰衣草,不過要到鄉下才看的到,還有就是馬賽,海濱城市,是以前的法國第二大城市,現在是第三大了,海產品豐富,魚湯很有名,是4種地中海的魚熬在一起的。。黃黃的,味道還不錯。還有馬賽曲 就是法國的國歌,塔羅牌源於馬賽,但我不去定是不是真的。。。恩 然後就是還有Cannes,戛納電影節。。。這個區算是名景很多了。。。)
04 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省 Alpes-de-Haute-Provence
05 上阿爾卑斯省 Hautes-Alpes
06 阿爾卑斯濱海省 Alpes-Maritimes
13 羅訥河口省 Bouches--Rhône
83 瓦爾省 Var
84 沃克呂茲省 Vaucluse
法蘭西島(Ile-de-France)
75 巴黎省(巴黎算是很有名的了吧 呵呵)
77 塞納-馬恩省 Seine-et-Marne
78 伊夫林省 Yvelines
91 埃松省 Essonne
92 上塞納省 Hauts-de-Seine
93 塞納-聖但尼省 Seine-Saint-Denis
94 瓦勒德馬恩省 Val-de-Marne
95 瓦勒德瓦茲省 Val-d'Oise
5. 法國有幾個省
法國有26個大區Régions
administratives(行政區的一種,本土有22個)。
這些行政區再進一步分割成100個省(本土有96個)。Départements:區、省、縣
省由專區(arrondissement)組成,每個專區被分為幾個鄉(canton),每個鄉包括幾個市鎮(commune);而市鎮是法國最小的行政區劃單位。
-------------------------------------------------------
4個海外省份(départements
d′outre-mer,
DOM):瓜德羅普(Guadeloupe),馬提尼克(Martinique),蓋亞那(Guyane),留尼汪島(La
Réunion)。
5個海外領地(collectivité
d′outre-mer):法屬波利尼西亞(987)(Polynésie
française),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986)(Wallis
et
Futuna),馬約特(976)(Mayotte),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975)(Saint-Pierre
et
Miquelon),法屬南極領地(Les
Terres
australes
et
antarctiquesfrançaises)。
1個特殊行政單位(Statut
spécifique):新喀里多尼亞(La
Nouvelle
Calédonie)。
6. 法國有多少個省以及名稱的來歷
法國本土
法國本土指的是位於歐洲非島嶼的法國領土,按級別劃分為:
21個大區(région),以及科西嘉地方行政區(la collectivité territoriale de Corse)。大區是最大的行政劃分,由大區委員會(conseil régional)管理。大區議會每六年由直接普選產生,議會參與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大多數事務的管理和財政撥款。每一個大區還有一位大區省長(préfet de région),由政府提名,他的任務是負責區級的政權,比如統籌公安事務等。科西嘉地方行政區域的地位較特殊,跟一個大區相當,但擁有更多權力。
96個省(département)。省是比大區低一級別的行政區域,每個大區包括數個省。跟大區相似,省由每六年直接普選產生的省委員會(conseil général)管理和對其經濟和社會領域的事務進行財政撥款。各省是在1790年法國大革命中建立,標准之一是所有的公民能夠在一天內到達專區政府所在地。今天,省的職責范圍經常與大區重疊。同大區相似,每個省有一個省長(préfet)管理行政事務。
329個區(arrondissement)。每個法國省份又被分割為數個區,駐有專區區長(sous-préfet),職責是輔佐省長的事務。
3879個縣(canton)。每個區再劃分為縣,縣的角色實質上是提供成一個選舉基層網:在縣級選舉中,每個縣推選一名成員代表其參與省委員會。在城市區帶,一個市鎮通常涵蓋幾個縣;而在鄉村地區,一個縣通常由一些小鎮組成。因此主要行政部門一般集中於縣政府所在地。
36568個市鎮(commune)。市鎮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最小的行政分劃,對應一個鄉村或者城市。即使一大市鎮涵蓋了數個縣,也只下歸於一省之區(arrondissement départemental)。市鎮由選舉產生的市議會(conseil municipal)治理,後者由市長(maire)主管。他們的許可權不一,擁有自己的財政預算。
人口最多的三個市鎮(巴黎、馬賽、里昂)又被分劃為45個市區(arrondissement municipal),相當於附屬市鎮(sous-commune),擁有(市區的)區長(maire)和區議會(conseil municipal d'arrondissement)。
某些市鎮也同時涵蓋數個居民點、村莊或鎮(bourg):這些鎮通常源於極少有人居住的居民點、或是地處過於偏僻而無法安置自治行政管理機構,因而被歸於鄰近的市鎮,同時也可能來源於人口遷移計劃,例如有一些「新城」被建立在一個或數個市鎮區塊上,或是基於山區中的車站而建。
法國是一個單一制國家,上述的任何部分都不握有權力。這種劃分方法,對於省、區、縣和市鎮可以追溯至1789年;而大區是比較晚近的劃分,建立於五十年代,然後從省行政權的聯合發展成為帶有議會和獨立預算的地方行政區域。過量的市鎮以及,實質上有冗贅之虞的劃分制度(大區 - 省),向來引發關於重新劃分的討論,然而到目前為止,甚未有任何新的模式被考量過。
不過,為了改善各鄰近市鎮在公共交通、經濟區域等方面的合作,還有許多共同體(intercommunalité),整合了不同層次的協作。目前,有32223個市鎮(即88.1%的法國本土市鎮)歸入2510個共同體:
14個城市共同體(communauté urne),等級最高的市鎮間合作,下轄多於50萬個居民,並且包含至少一個人口多於5萬的城市,職能甚廣,包括經濟規劃、交通管理、用水管理、垃圾處理等等。
156個城郊共同體(communauté d'agglomération),針對位於一個至少15000人口的城市的周圍,5萬以上居民規模的社區,職能通常比城市社區小。
2334個市鎮共同體(Communauté de communes),沒有人口限制,職能更小。
6個新聚落自治會(Syndicat d'agglomération nouvelle),一個行將消失的類別。
最後,從1995年起,還有一個行政劃分:地域(pays),如布列塔尼地域。地域代表了一個具有地理、經濟、文化或社會一致特性的大地區,宗旨是在協商的名義下團結民意代表以及經濟要角,為當地的利益服務。
[編輯] 海外
法蘭西共和國也有位處法國本土之外的不同行政級別,這些級別大致對應於它們相對本土獨立的程度。
[編輯] 海外大區(省)
在法國有4個海外大區(régions d'outre-mer):瓜德羅普、法屬蓋亞那、馬提尼克以及留尼汪。自2003年,這些大區與本土的大區有著同樣的地位。但它們也同樣是一個海外省(département d'outre-mer),自從1946年。這個新的單一省結構(既是大區亦是省)或許隨著大區議會和省議會的合並而將要消失,除非有新的省份建立(有提議在留尼汪的南部新建立一個省,使得該大區由兩個省組成),不過目前尚處於假設階段。
這些海外大區被進一步劃分為:
13個區
156個縣
114個市鎮
(縣的數量多於市鎮的數量,與法國本土恰好相左)
同樣,每個行政劃分和它們本土的同級有對等的地位。
另外,至2005年1月1日,共有15個共同體結構,集合了88個市鎮(77.2%的海外市鎮):
9個城郊共同體
6個市鎮共同體
[編輯] 海外行政區域
自2003年,有6個地位各異的海外行政區域:
法屬波利尼西亞,被命名為一個「海外屬國」(pays d'outre-mer),具有一個相當自治的地位。它有一個地方政府,由「法屬波利尼西亞總統」(président de la Polynésie française)領導。它的居民具有特殊公民身份,可以投票參加地區議會選舉,後者擁有有限的法律權力。地方政府同樣可以與各國及各國際組織談判協議。法屬波利尼西亞下轄5個子行政區域(subdivision administrative),下分48個市鎮。
馬約特的地位與一個省相當,擁有一個省委員會。根據2001年7月11日法律,它確切地應為一個「省級行政區域」(collectivité départementale),並且有權利在2010年選擇成為全權的法國省。馬約特下轄17個市鎮,組成同樣數量的縣。東非國家葛摩也宣稱對馬約特擁有主權。
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具有一個接近與省的地位,有一個省委員會。它的地域被分為兩個市鎮,沒有行政區或鄉級劃分。
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擁有一個特別的地位。這塊領土由三個王國組成:阿羅(Alo)、錫加維(Sigavé)和烏韋阿(Uvéa),同時定界了三塊區域(circonscription)。三個王國的國王負責地區委員會,後者還包括三名來自法國的國家代表。而單院制的法律權力掌握在普選產生的地區議會手中。人口最多的烏韋阿區域被分為三個區:Hahaké、Hihifo及Mua。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既沒有行政區,也沒有縣、鎮等行政區劃。
聖馬丁島的法屬部分於2007年2月22日脫離瓜德羅普成為獨立的海外行政區域。
聖巴托洛繆島與同樣於2007年2月22日脫離瓜德羅普成為獨立的海外行政區域。
[編輯] 新喀里多尼亞
就像法屬波利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也是一個海外屬國,擁有很大的自治權。直到為期最早為2014年的公投決定其獨立與否之前,它的地位是一個「特別行政區域」(Collectivité spécifique)。它有一個地區議會,選舉產生其政府。新喀里多尼亞的法律自治權目前是所有法國海外領土中最大的。它下分3個行省和33個市鎮。
[編輯] 其他領土
另外仍有3個其它類型的行政結構對應於法蘭西共和國的領土,由於它們缺乏常住人口,並無法組織地方選舉:
法屬南方和南極洲領地,劃分為四塊區域:凱爾蓋朗群島(les îles Kerguelen),阿姆斯特丹島和聖保羅島(l'île Amsterdam et l'île Saint-Paul),克羅澤群島(les îles Crozet)以及阿黛利地(南極)(la terre Adélie)。對於最後這塊區域,由於法國已在1959年簽訂《南極條約》,它的主權已經被放棄。它們從前由巴黎的一個高級行政官員直接管理,從2004年12月起由駐在留尼汪的一名省長管理。
印度洋上分散的小島,由駐在留尼汪的一名省長代表法國政府管理,屬於海外事務部管轄。
克利珀頓島,太平洋公海上的小島,它被列入國家公有財產列表中。它處於總理管轄下,被託管給法屬波利尼西亞共和國高級專員。
7. 法國的省和區
法國本土指的是位於歐洲非島嶼的法國領土,按級別劃分為:
21個大區(région),以及科西嘉地方行政區(la collectivité territoriale de Corse)。大區是最大的行政劃分,由大區委員會(conseil régional)管理。大區議會每六年由直接普選產生,議會參與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大多數事務的管理和財政撥款。每一個大區還有一位大區省長(préfet de région),由政府提名,他的任務是負責區級的政權,比如統籌公安事務等。科西嘉地方行政區域的地位較特殊,跟一個大區相當,但擁有更多權力。
96個省(département)。省是比大區低一級別的行政區域,每個大區包括數個省。跟大區相似,省由每六年直接普選產生的省委員會(conseil général)管理和對其經濟和社會領域的事務進行財政撥款。各省是在1790年法國大革命中建立,標准之一是所有的公民能夠在一天內到達專區政府所在地。今天,省的職責范圍經常與大區重疊。同大區相似,每個省有一個省長(préfet)管理行政事務。
329個區(arrondissement)。每個法國省份又被分割為數個區,駐有專區區長(sous-préfet),職責是輔佐省長的事務。
3879個縣(canton)。每個區再劃分為縣,縣的角色實質上是提供成一個選舉基層網:在縣級選舉中,每個縣推選一名成員代表其參與省委員會。在城市區帶,一個市鎮通常涵蓋幾個縣;而在鄉村地區,一個縣通常由一些小鎮組成。因此主要行政部門一般集中於縣政府所在地。
36568個市鎮(commune)。市鎮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最小的行政分劃,對應一個鄉村或者城市。即使一大市鎮涵蓋了數個縣,也只下歸於一省之區(arrondissement départemental)。市鎮由選舉產生的市議會(conseil municipal)治理,後者由市長(maire)主管。他們的許可權不一,擁有自己的財政預算。
人口最多的三個市鎮(巴黎、馬賽、里昂)又被分劃為45個市區(arrondissement municipal),相當於附屬市鎮(sous-commune),擁有(市區的)區長(maire)和區議會(conseil municipal d'arrondissement)。
某些市鎮也同時涵蓋數個居民點、村莊或鎮(bourg):這些鎮通常源於極少有人居住的居民點、或是地處過於偏僻而無法安置自治行政管理機構,因而被歸於鄰近的市鎮,同時也可能來源於人口遷移計劃,例如有一些「新城」被建立在一個或數個市鎮區塊上,或是基於山區中的車站而建。
8. 法國所有省份
截止到2019年5月31日,法國共有96個省,具體名稱如下:
安、瓦勒德瓦茲、加來海峽、盧瓦爾-謝爾、多爾多涅、摩澤爾、索姆、馬恩、上阿爾卑斯、科雷茲、多姆山、約訥、洛特-加隆、德羅姆、洛澤爾、阿列、阿列日、菲尼斯泰爾、默茲、上維埃納上維埃納伊勒-維萊納、海濱夏朗德、涅夫勒、上加隆、大西洋-比利牛斯、莫爾比昂;
埃納、康塔勒、薩瓦、東比利牛斯、朗德、克勒茲、阿爾代什、曼恩-盧瓦爾、索恩-盧瓦爾、瓦勒德馬恩、盧瓦爾-大西洋、伊澤爾、海濱阿爾卑斯、紀龍德、盧瓦德、汝拉、德塞夫勒、卡爾瓦多斯、默爾特-摩澤爾、上盧瓦爾、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上索恩、塞納-聖但尼;
上塞納、奧德、阿韋龍、上比利牛斯、下萊茵、科多爾、北海濱、巴黎、海濱塞納、厄爾-盧瓦爾、上薩瓦、塞納-馬恩、塔恩、塔恩-加隆、北部、瓦茲、安德爾-盧瓦爾、阿登;
奧布、羅訥河口、夏朗德、謝爾、上科西嘉、南科西嘉、杜、厄爾、、加爾、熱爾、埃羅、安德爾、、盧瓦爾、洛特、芒什、上馬恩、馬耶納、奧恩、上萊茵、羅訥、薩爾特、伊夫林、瓦爾、沃克呂茲、旺代、維埃納、、孚日、貝爾福、埃索納。
(8)法國的48省叫什麼擴展閱讀
法國分為大區、省和市鎮。截至2019年5月31日,本土劃為13個大區、96個省,還有5個海外單省大區、5個海外行政區和1個地位特殊的海外屬地。全國共有36700個市鎮。
法國古稱「高盧」,公元1世紀被羅馬人佔領,5世紀,法蘭克人移居到這里,843年建立查理曼帝國,成為獨立國家。10-14世紀加佩王朝統治時期改稱法蘭西王國。17世紀下半葉波旁王朝路易十四統治時期達到鼎盛。
1789年7月14日爆發資產階級大革命,發表《人權宣言》,廢除君主制,1792年建立第一共和國。此後歷經拿破崙建立的第一帝國、波旁王朝復辟、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國、第二帝國、第三共和國。
1871年3月,巴黎人民武裝起義,成立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當年5月被鎮壓。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參加協約國,對同盟國作戰獲勝。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德國入侵,戴高樂將軍組織了反法西斯的「自由法國」運動,1944年8月解放巴黎。
1946年10月,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成立,進入政壇不穩定時期,12年間更迭了20多屆政府。1958年,第五共和國成立,戴高樂出任首任總統。此後,蓬皮杜、德斯坦、密特朗、希拉克、薩科齊、奧朗德、馬克龍先後出任總統。
參考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法國國家概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行政區
9. 請問各位大蝦法國53,72,61,49,35,22分別是什麼省法語名或者中文都行~先謝謝各位了~!
53,Mayenne 馬延
72,Sarthe 薩爾特
61,Orne 奧恩
49,Maine-et-Loire 曼恩—盧瓦爾
35,Ille-et-Vilaine伊爾—維蘭
22 Côtes--Nord 北濱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