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知道一個法國關於老鼠泛濫成災的電影
是《鼠疫》吧 原作者 阿爾貝加繆 後來被一個德國導演拍成電影 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2. 法國桐樹葉有了害蟲,葉子發黃,背面有很多黑色的小蟲子,長大就是白色有翅膀的蟲子,請問這是什麼蟲子,
可以明確的告訴你,這個是懸鈴木方翅網蝽Corythucha ciliate Say,檢疫性害蟲,在部分地區逐漸興起,在部分以梧桐為主要行道樹的城市暴發成災。
黑色的是若蟲,白色的是成蟲,葉片上的很多小黑點是它們的糞便,葉片正面白色的小點是它們為害造成的。
防治方法自行網路吧,就不復制了,你正好也可以順便了解一下它的發生規律,這對開展防治很重要。
3. 巨型水母泛濫成災危害是怎麼樣的
在日本西北部若狹灣海域,過去漁民不常見的巨型水母,如今卻是泛濫成災:短短幾分鍾之內,如同小冰箱般大小、一團橘紅色的巨型水母隨著漁網浮出海面,帶有毒液的觸須死死地纏住漁網,這群不斷蠕動的生物甚至把打撈上來的魚都擠掉了。更讓人擔憂的是,伴隨著全球變暖趨勢日益明顯,水母泛濫成災的情況,近年來在很多國家的沿海海域早已司空見慣,導致了多國旅遊與漁業受到影響。
日本:巨型水母重創日本漁業
巨型水母
看著打撈上來的這群「龐然大物」,日本漁民只有嘟囔著把這些半透明的水母扔回大海,這種巨型水母重達200千克。作為海洋中的侵略者,水母泛濫正威脅漁民的生計。11月2日,日本一艘10噸重漁船在日本東部海域因所撈水母過重出現翻船事故。
越前水母是世界上最大水母,直徑長達2米。在日本西北部的狹長海域,漁民一整天的捕撈都會因這種水母的闖入化為烏有。與水母一起落網的魚類,要麼被水母毒液毒死,要麼就被水母刺死。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下,日本周邊海域近年每年秋季都大量聚集水母,已經嚴重影響漁業生產。今年9月下旬,有人就開始發現越前水母大量涌現,令日本漁民叫苦不迭。在青森縣八戶港,旺季的秋季鮭魚捕獲量比去年減少一半;在三澤漁港,比目魚等捕獲量比去年同期減少60%。這次水母「大爆發」對漁業的影響,將會持續到明年。
西班牙:水母「入侵」影響旅遊
與日本海域漁民經歷類似是,西班牙沿海也在遭遇水母入侵,西班牙地中海沿岸和南部一些近海海域有水母群大量聚集,對其漁業與旅遊業造成了嚴重影響。僅在8月份的1周里,西班牙南部城市加的斯就有大約1200人被水母蜇傷,幾乎是正常年份的9倍,這也讓很多遊客對西班牙的海灘望而卻步。
9月中旬,海洋研究組織公布的研究稱,由於氣候變化、環境污染和過度捕撈等原因,西班牙沿海出現大量水母,這對西班牙的漁業和旅遊業將產生嚴重影響,水母「入侵」西班牙影響旅遊的情況,早於2006年就開始顯現,當年出現了大量遊客被蜇傷事故。
法國:度假區遭水母侵襲
2008年7月,法國南部聞名於世的度假區蔚藍海岸曾遭水母入侵,逾500名游泳的人及日光浴人士被螫。此前,雖然蔚藍海岸耗資8萬歐元鋪設了防水母網,但還是遭到了數以10萬計的水母侵襲,這些水母不僅在沙灘游泳范圍內出沒,還隨著海浪沖上沙灘。對此,專家歸咎於全球暖化和過度捕魚,令到水母數量異常急升。
澳大利亞:水母成患年蜇傷3萬人
有研究者在澳大利亞沿海也發現如同相撲運動員般大小的巨型水母。早在2007年,數據統計顯示,一種名為「藍瓶」的水母大量聚集澳大利益東部海灘,這種有「葡萄牙戰艦」之稱的水母,曾在2006年蜇傷過3萬名游泳者。當年,在澳大利亞世界盃游泳賽期間,由於水母突然「佔領」泳池,一些運動員只得被迫中途棄權。
全球變暖導致水母數量激增
科學家認為,氣候變化下的海洋變暖,導致了近2000種水母中的一些物種擴大了活動范圍,不但每年出現的時間提前,而且整體數量也在增加,這就像氣候變暖導致虱類、樹皮甲蟲以及其他昆蟲擴散到新的緯度一樣。
近年來,海洋中水母的數量不斷增加,已經威脅到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和人類活動,致大批其他海洋生物的死亡,讓原本生機勃勃的海灣成為一個個「死亡地帶」。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報告指出,每年全球大概有1.5億宗水母傷人事件發生。
海洋生物學家認為,過度捕撈海洋魚類等人類活動,以及氣候變暖都是水母數量激增的原因。對水母肆虐的原因,中日韓學者普遍認為,全球變暖使海水溫度提高,使海洋更適宜水母繁殖,從而使水母數量成倍增長。對此,華盛頓大學的海洋學家詹尼弗·伯塞爾也發現,在全球至少11個海域,水母成災與氣候變暖有關。
4. 圓明園遭受過的破壞或者損失,除了課文裡面提到的,還有哪些
1. 1856年10月,英國和法國在沙皇俄羅斯和美國的支持下聯合發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在北京市東北郊區飛行,直接飛往圓明園。當時,耿格林和瑞林的遺跡在城市北部略有抵抗並逃離。法國軍隊當天下午首先經過海淀。 1860年10月6日晚,入侵的軍隊闖入圓明園的大公門。
這時,在賢良門的入口處有二十餘名圓明園技勇太監同敵人接仗,「遇難不恐,奮力直前」,但終因寡不敵眾,圓明園技勇「八品首領」任亮等人以身殉職。至晚7時,法侵略軍攻佔了圓明園。管園大臣文豐投福海而死。
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從第二天開始,官兵瘋狂地搶劫和摧毀。為了迫使清政府盡快接受條款和條件,英國和法國聯軍在搶劫兩天後沖進了城內。
2. 1860年10月7日,在英法入侵者進入圓明園之後,他們立即「贊助了英法委員會的三名成員在園中分發珍寶。」法國軍隊司令孟拓邦,同一天致函外交部長:提醒法國專員採取藝術和考古方面最有價值的項目。
它將由皇帝陛下(拿破崙三世)保存在法國博物館中,這在法國極為罕見。 「英國指揮官格蘭特也立即」派人員去收集應該屬於英國的物品。「」在法英侵略者進入公園的第二天,它再也無法抗拒物品的誘惑。官兵聚集在一起搶劫搶奪花園里的金銀珍品和文化藝術珍品。
(4)法國成災的東西有哪些擴展閱讀:
圓明園被毀原因
1、戰俘被害僅是焚園借口
歷史學者王開璽教授最新考證認為:英軍戰俘被害,僅是英國人焚毀圓明園的借口。查閱中文史料,未見有關清政府在圓明園內虐待英法戰俘的記載。此類記載僅見於英法等國人的回憶著述。
2、報復清政府
額爾金下令燒毀圓明園,是為了報復清政府逮捕公使和虐待戰俘。1860年9月,英國外交官巴夏禮和額爾金的私人秘書洛奇打著停戰的白旗前往通縣和清政府談判,被載垣、僧格林沁逮捕。和此前被伏擊活捉的一小隊英法聯軍士兵一起押到北京,監禁了一個多月。
監禁期間,這些人被百般拷打,肆意凌辱。39名囚犯中,有20人(有說18人)在監禁中死去,其中包括《倫敦泰晤士報》記者包爾比。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火燒圓明園
5. 為什麼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士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涵義:形容第一個敢於做某件事的人。出自:《漢武洞冥記》。
魯迅先生曾稱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螃蟹形狀可怕,醜陋凶橫,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確實需要勇氣。但誰是天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呢?
由來
故事一
相傳幾千年前,江湖河泊里有一種雙螯八足,形狀凶惡的甲殼蟲。不僅挖洞使稻田缺水,還會用螯傷人,故稱之為「夾人蟲」。後來,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壯士巴解督工,夾人蟲的侵擾,嚴重妨礙著工程。巴解想出一法,在城邊掘條圍溝,圍溝里灌進沸水。夾人蟲過來,就此紛紛跌入溝里燙死。燙死的夾人蟲渾身通紅,發出一股引人的鮮美香味。巴解好奇地把甲殼掰開來,一聞香味更濃。便大著膽子咬一口,誰知味道鮮透,比什麼東西都好吃,於是被人畏懼的害蟲一下成了家喻戶曉的美食。大家為了感激敢為天下先的巴解,用解字下面加個蟲字,稱夾人蟲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夾人蟲,是天下第一食蟹人。
故事二
紹興有一年螃蟹成災,人們想了很多辦法都沒解決。後來有個師爺交給大家個辦法:讓人們弄個破缸,然後往缸里注入鹽水,等著螃蟹往裡面爬,讓鹽水把它蟄死,最後螃蟹被全殺死了,當人們沒辦法處理這些螃蟹時,又是那個師爺首先站出來,當著大家的面大吃螃蟹,然後誇螃蟹味道好。就這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形容勇敢的人,紹興師爺也由此名聲大噪。
出處
我們可以找到的,關於「天下第一個吃螃蟹」的最早明確記載,只有東漢郭憲撰的《漢武洞冥記》簡稱《洞冥記》。其卷三有:「善苑國嘗貢一蟹,長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其殼勝於黃膠,亦謂之螯膠,勝鳳喙之膠也。」《洞冥記》記怪異之事,內容多半無稽,但其字句妍華,且有些材料,亦有一定學術價值,後代文人樂於採摭徵引。善苑國是西域諸國之一,據《太平御覽》引用的《嶺南異物志》雲:「嘗有行海得州渚,林木甚茂,乃維舟登崖,系於水旁,半炊而林沒於水,其纜忽斷,乃得去,詳視之,大蟹也。」由是可知,中國人第一次吃的螃蟹,可能是海蟹。而百足蟹也許是海蟹的文學形象,至於漢武帝是否是中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姑妄言之,諸位不妨姑妄聽之。
6. 法國熱沃丹食人狼有哪些殺戮事件發生
1764年初夏的一天,法國東南部的一個緊鄰森林的農庄,一個年輕女子如往常一般正在照料奶牛,猛一抬頭,忽然看到一頭可怕的野獸向她撲來。它的大小與一頭牛或一匹驢差不多,但看起來卻像一隻巨大的狼。
後來,那些牛用它們的角把這只動物趕跑了。這只動物就是後來著名的食人狼。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個牧牛女比起後來絕大多數目擊者們,要幸運得多了。
殺戮不斷發生
事發不久,被咬得遍體鱗傷的牧人、婦女甚至兒童的屍體在這個地區就經常被發現了。第一個犧牲者是一個小女孩,當7月的一天被人們發現時,她的心臟已被從胸膛中掏出來了。從8月下旬開始,殺戮又開始了。
不久這動物就開始敢於攻擊成群的男人了。鄉間開始流傳著一個恐怖的說法,一個狼人正在曠野間游盪。
有些曾開槍射它或用東西刺它的人報告說,這些對它來說似乎不起作用。10月8日,兩名獵人把數粒獵槍子彈射進它的軀體,這頭野獸還是一瘸一拐地逃走了。事件傳開後,人們認為這頭野獸逃走後,也一定活不了。但一兩天之後,殺戮又開始了。頓時,法國這一地區的鄉村村民都處於一片緊張與恐慌的狀態中。
7. 擊劍源於哪個國家
擊劍起源於中世紀的歐洲,14世紀在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出現了一個令人炫目的騎士階層,他們以精湛的劍術縱橫天下,博得了廣泛的美譽。此後各國貴族紛紛效仿,一時間成為上流社會趨之若騖的時尚,以致於發展到貴族之間解決糾紛,動輒拔劍相向,一劍定生死。
1588年到1601年法國決鬥成災,20年裡巴黎就有8000名貴族、紳士在決斗中斃命。一言不和,便以決斗決勝負。「我們去郊外吧」,成為人們最熟悉不過的挑戰語言。上流社會巨大的人員傷亡,導致了王室及貴族階層的警覺與恐懼,法國國王路易十三的宰相黎塞留為此發出禁令不許決斗,然而直至1627年甚至將一位公爵處決也仍然未能平息決斗熱。為了滿足人們的決斗熱而又不至於傷人,於是人們設計出一種輕巧、劍身呈四棱狀的劍。
1643年前後,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對當時法國的擊劍服裝和器具做了統一的規定,並將巴黎資格最老的6名劍術師封為世襲貴族,由此開法國劍術流派之先河,擊劍作為一種體育競技項目初具雛形。
8. 殺出國門,走向世界,有哪些為國爭光的入侵動物
中國大閘蟹入侵「嚇壞」德國 損失高達8000萬歐元
好吧,上面只是條賺眼球的新聞,下面開始正文。
先說明一下,「入侵」這個概念還包含了「不小心引入」、「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和破壞」等含義,但「影響和破壞」這個界限實在太難界定了,所以我下面所列舉的只是「從中國引進到國外的物種,且有野生種群」的例子,有已經被認定為「入侵」的,我會特別標記出來。
1、山羌,就是我們所說的麂子,廣泛分布於華南,台灣有亞種分布。現在在荷蘭、英國、愛爾蘭有分布。維基鏈接:Reeves's muntjac
2、獐,本來分布於中國和韓國,現在在英國、法國、美國都有野生種群,且在英國有點泛濫的意思,但在我國現在可是二級保護動物。維基鏈接:Water deer
3、鱅魚,花蓮,著名的中國四大家魚之一,現在成功入侵美利堅等其餘70多個國家,幾乎全面佔領密西西比河。維基鏈接:Bighead carp
4、黑魚,這傢伙幾乎是肉就吃,所以在東亞廣泛分布,並不僅限於中國。後來作為食用魚引入美國,流出後泛濫成災,絕對當之無愧的入侵物種,甚至被老外拍成電影。維基鏈接:Snakehead (fish)
5、黑家鼠,是的,就是黑老鼠,這種老鼠本來是亞洲物種,但是後來,因為生命力太頑強,通過陸路過了中近東,佔領歐洲和非洲,再漂洋過海佔領了澳大利亞和美洲。現在已經是世界公民了。維基鏈接:Black rat
6、山雉,土點的叫法叫地雞、長尾雞,中文學名叫白冠長尾雉,中國本土鳥類,19世紀被引入歐洲,現在在法國和捷克有種群分布。維基鏈接:Reeves's Pheasant
7、老頭魚,土點叫山胖頭,學名叫葛氏鱸塘鱧,原分布於我國黑龍江、俄羅斯、朝鮮等地,後來開始蔓延至波蘭、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地。維基鏈接:Chinese sleeper
8、麥穗魚,我國東部土著物種,先是入侵雲貴高原,在滇池等湖泊造成大量種群滅絕案件,然後又入侵歐洲,現在在羅馬尼亞等國肆虐。維基鏈接:Stone moroko
9,主角登場!大閘蟹!傳說中的河蟹,亮閃閃的中華絨螯蟹,具體不解釋了,看開頭的新聞吧!維基鏈接:Chinese mitten crab
我看到這個問題時第一感覺就是提問題的人的想法或思維有些狹窄,物種入侵,與國家榮譽沒有一點點關系,帶來不了任何榮譽感,物種入侵是一個生態學問題,我們不能帶著政治色彩看待這個事情,我們更應該去關心物種入侵帶來的危害,如何避免自己成為一個物種擴散者,比如放生巴西龜和隨意放生「清道夫」。
看著漂滿江面的水葫蘆,河岸被釣魚人釣上來的滿地發臭的清道夫,河塘里到處泛濫的羅非魚,幾乎所有水果都有果蠅蛆,草地上隨處可見的紅火蟻……不勝枚舉。這些物種都為它們的祖國爭光了!它們的原生國得到了什麼利益,取得了什麼榮耀?外來物種的入侵對本土環境的破壞是毀滅性的,希望大家都重視,也希望不要用戲虐的口吻來探討這個嚴肅的問題。
咱是老百姓,不懂得這些……謝謝兩位邀請
標題有意思,但國內還不是照樣被國外生物入侵了。想想是因為外國人少?不對,我們才14億,外國人有56億。是我們擁有的土地太少了,而外面的世界卻是地廣人稀,人均自然資源豐富,所以就放任自由了。
亞洲鯉魚,包括鱅,鰱,草,鯉四大淡水魚,讓不食用的美國人頭痛不已,觸手無策,用盡各種辦法反而讓其不斷壯大,澎勃發展。
生物入侵不以國界劃分,對於非本地生態系統的生物轉移並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都稱為生物入侵。而且絕大多數人是分不清哪些是本地原生生物、哪些是外來生物的。
如果真的按照國界劃分,中國恐怕是受生物入侵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其他答主已經提到了很多著名的例子,筆者再補充一些案例。
1、 光肩星天牛
出生於中國韓國。在美國和英國也截獲木質包裝材料中發現。在物種首次進入美國大約10年後,它們大量出現在紐約和芝加哥。據估計,在澳大利亞引入兩到三年之後,即在2001,也在澳大利亞發現了它。
2、 乳漿大戟
原產於歐洲和溫帶的亞洲,除澳大利亞外,全世界都發現了一品紅(多葉光澤漆)。這種入侵植物形成了一種替代植物的樹蔭,也吸收了養分和水分。它的毒素能使植物不能生長其他植物。
3、 千屈菜
短腿千屈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葉輪生。種子繁殖或無性繁殖(無性繁殖)。任何陽光明媚的部分濕地容易被侵襲,注意到令人不安的裸露的土壤其種子萌發提供理想環境和促進整個萌發過程。
4、 台灣乳白蟻
台灣乳白蟻原產於台灣和日本、中國東部。台灣的白蟻具有很強的破壞性,也被稱為「超級白蟻」。台灣白蟻可能包含數百萬個體,而其他白蟻只有幾十萬。
台灣白蟻蔓延到日本和夏威夷周圍的17世紀到19世紀後期,在上世紀50年代,南非和斯里蘭卡報道這一物種的存在。六十年代以後,出現在美國、德克薩斯、路易斯安那、南卡羅來納州。1980,佛羅里達州也發現了乳白蟻,其中包括世界上100大入侵物種。
以上。
其他答案答的都是什麼,禍害別的國家算為國爭光么?
要我說,為國爭光,走向世界的只有我們的國寶大熊貓,從精神上擊敗外國人,讓他們心甘情願把錢交出來。
全世界都想要大熊貓,對不起,國家規定,只能借不能買,所有權歸我國所有,每年出幾百萬租金租我們的國寶,還要蓋宮殿養著。
生出來小熊貓,對不起,還是我們的,還回來。
逼全世界簽訂不平等條約。
什麼你不想簽?對不起,關系不好我還不給你們。想要熊貓,先簽個幾百億投資再考慮。
好不容易借到熊貓,花幾百萬蓋熊貓館,各國人民排隊買票看熊貓,大熊貓要回國了,所有外國人含淚相送。
這才是為國爭光
黑海脈紅螺入侵黑海
中國脈紅螺入侵黑海,依仗個大皮厚,生存能力極強,在黑海中稱王稱霸,成為入侵生物之老大,黑海諸國,莫可奈何,只得萬里飛書,求助中國吃貨,消滅脈紅螺,保一方平安。
茲有江湖令下:凡中國吃貨盡知,採取直赴黑海捕撈、啟動市場緊急收購等諸多手段,或圍魏救趙、或暗渡陳倉,或中路突破,總之用最有成效的手段,解黑海之危,滅脈紅螺於黑海之濱,揚中華吃貨濟危扶困之美德。
目標,將脈紅螺在黑海區域吃成象金絲猴、華南虎、安哥洛卡象龜一樣瀕臨滅絕動物。
現將脈紅螺相關情報,告知天下:
脈紅螺,海螺的一種,在我國的分布極為廣泛,主要集中在黃海、渤海。脈紅螺的螺殼非常堅硬,喜歡在近海岸生活,通常棲息在水深3 15米之間水域,藏匿在海泥、泥沙和碎貝殼底質區域。脈紅螺的食性較雜,幼螺通常是以各種海洋藻類為食,長到一定的長度後主要攝食蛤蜊、蟶子等,以及各類動物的屍體。黑海原先盛產牡蠣和雙貝殼類水生動物,自從脈紅螺進入黑海以後,大量的牡蠣被吃,所以險些造成黑海牡蠣絕收,給黑海周圍的漁民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另告知中,脈紅螺是較稀少的美味,在中國已經享譽千年,螺肉肉質細嫩,脆鮮相間,其味道特別鮮美,是沿海漁民特別喜歡的海產,脈紅螺富營養成分非常豐富,有6種氨基酸是人類不但合成的。脈紅螺在中國的海產品市場,非常受民眾的喜愛,根本就不夠賣。同時,脈紅螺也是漁民主要捕撈的經濟海產品之一,從每年的3月份一直捕到11月中旬,但野生的脈紅螺卻仍然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因為脈紅螺都非常受吃貨歡迎,尤其是一些海鮮自助或者海鮮火鍋,對脈紅螺的需求量很大。現在的脈紅螺野生的極少了,市場上幾乎全是養殖的,大約30元一斤。有們吃貨知道此事後,飛書傳信:「多好的美味啊!我們海邊人的最愛。要近30元一斤呢,在我們的海邊永遠不會泛濫,那很快就被瘋搶了。」
「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這才是我們吃貨的英雄本色,把泛濫黑海的脈紅螺滅了,「吃貨」火速馳援,過不了多久,黑海的脈紅螺便會煙消雲散。這樣一來不但可以解決鄰邦因避免牡蠣被脈紅螺吃掉而減產造成的經濟損失,而且還能把國內的脈紅螺價格給拉下來。你說,這是不是湊四合六的好買賣?
放眼世界,類似黑海的生物入侵災難此起彼伏。荷蘭的牡礪之災剛剛結束,大閘蟹又在美國的五大湖裡鬧事;中國鯉魚把加拿大的各種魚類幾乎全部放倒,根本沒有天敵。看樣子,吃貨們戰斗正未有窮期呀!不過,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個首要問題。有些國家老能「裝」了,我們且冷眼旁觀,哪能輕易出手?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諸們吃貨即將遠行,願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江湖路遠,就此別過!
願一切安好,後會有期!
入侵國外的四大家魚和大閘蟹。。。。
9. 各國家最具代表性的動物都是什麼
動物,雖然說是沒有國界之分,但是有了人類,各個地區的動物就有了國界之分。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代表性動物,甚至說可以代表各自的國家。
讓我們看看,以下幾只動物分別是什麼國家的代表吧~
第一隻,北極熊。
說到這,大家都知道了,這就是我們大天朝的象徵。和熊貓一樣,我國都是愛好和平。
熊貓從分類上講屬於哺乳綱食肉目動物,但食性卻高度特化,成為以竹子為生的素食者。和我大天朝一樣,武力驚人,但卻和平友善。
你們覺得怎麼呢~說說其他國家的代表動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