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哲學家如何理解幸福
幸福是來自心靈深處的滿足和愉悅。
哲學家柏拉圖認為,幸福除了身體上的滿足以外,必須包括積極性、責任感、成就感以及愛。
尼采把幸福理解為一種愉悅和滿足的狀態。他認為,幸福就是快樂或者滿足的答案過於淺顯。
蘇格拉底認為,想要更好地把握幸福,應該以實踐為基礎。幸福是指人們自身主體對客體的一種反應。
弗蘭克爾認為, 幸福不僅是實現生命意義的結果,同時也是自我超越的一個意想不到的附屬物。幸福不是追求而來的,而是自然產生的。
亞里士多德從「目的理論」出發,推出幸福是最高的善。
羅素認為:「基本的幸福最重要的立足點是對人對物的友善的關切」。從心出發,關切(或者說愛)很多人是人們最主要的幸福之源。羅素認為「幸福即為善」是繼承了亞里士多德的幸福觀。
2. 有多少哲學家能夠解釋「幸福的內涵
沒有標准答案,眾說紛紜,比如功利主義者認為幸福就是獲得快樂,而佛陀則強調苦行,存在主義者認為幸福就是自由並為自由負責。
3. 法國的哲學家都有誰,其中最著名的是哪幾位
歷史上的法國和英國是哲學家啟蒙的地方,曾經法國出現過許多個哲學家。那你知道哲學家的具體含義是什麼?所謂哲學家,就是能進行哲學思考的人士,他們往往代表著思想啟蒙和世界上出現思想運動。哲學家主要研究哲學,並通過學術和理論表達哲學。法國出現過很多哲學家,今天我們一起看一看法國著名哲學家吧!
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伏爾泰大家心裡肯定把伏爾泰和作家掛鉤,其實他也是哲學家呀。18世紀的啟蒙運動,伏爾泰起到了關鍵作用。甚至後人將她稱為法蘭西思想之王,由此可見,伏爾泰對後世的影響,所以他是法國最著名的哲學家之一。
4. 什麼是幸福
幸福,那就是:我餓了,看到別人手裡拿著個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見別人穿了件厚棉襖,那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個坑,你蹲那了,你就比我幸福!這是電影《求求你,表揚我》里范偉飾演的楊紅旗的一段經典台詞。之所以經典,也許是因為,再沒有比這更樸素的幸福觀了。張潮在《幽夢影》里認為:有工夫讀書,謂之福;有力量濟人,謂之福;有學問著述,謂之福;無是非到耳,謂之福;有多聞、直、諒之友,謂之福。有人說:小時候,幸福是一件東西,擁有就幸福;長大後,幸福是一個目標,達到就幸福;成熟後,發現幸福原來是一種心態,領悟就幸福。心理學中,有個著名的幸福遞減定律。是說,我們從物質中獲得的幸福和滿足感會隨著所獲物質享受的增多而減少。當我們貧窮時,一頓豐盛的大餐就能滿足我們對幸福的期待。當我們漸漸變得富裕,越來越多的物質生活,都不能讓我們覺得幸福。當我們孤單時,有人給予關心和陪伴,我們就會覺得特別溫馨。當我們漸漸習慣了親情友誼的溫暖,就對它視而不見,覺得自己不夠幸福了。幸福遞減定律告訴我們:我們的狀態不同,體驗到的幸福感也是不一樣的。幸福與否,在於我們的心態。林肯曾說過:「對於每個人來說,我們認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台灣作家張曉風有一段話:人只有兩種,幸福的和不幸福的,幸福的人不能因不幸的事變成不幸福,不幸福的人也不能因幸運的事變成幸福。法國哲學家豐特奈爾說過:「幸福的最大障礙就是期待過多的幸福。」周國平曾說:「幸福是一種能力。」亞里士多德也說過:一個人的幸福就在於他可以自由地運用自己最擅長的各項能力。因此,對於我來說,當下能在知乎回答「所謂幸福是什麼?」就是幸福。而你能在當下看到「所謂幸福是什麼」的提問和回答,也是幸福。
5. 哪位法國哲學家在他的名著《性歷史》中,對於勞倫斯關於性的觀點進行批評
伯特蘭·亞瑟·威廉·羅素生平
伯特蘭·亞瑟·威廉·羅素(1872年——1970年),20世紀著名的資產階級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一生著作達40餘部,論文或其他文章更多。他在多方面的建樹深刻地影響了西方哲學。
1872年5月18日,羅素出生於英國蒙茅斯郡特雷萊克一個貴族家庭。他的祖父約翰·羅素伯爵兩次出任首相,是爭取1832年英國改革法案通過的領導人。羅素兩歲時他的母親死去,大約一年後他的父親也謝世了。祖父祖母自願承擔了撫養孩子的責任。羅素的祖母具有自由主義政治觀點,常教導羅素要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羅素性格內向,具有勤於思考的習慣,這無疑受其祖母的影響。
羅素11歲時,跟著他的哥哥學習歐氏幾何學,當時他只能接受定義,卻懷疑公理的可靠性。這種懷疑決定了羅素哲學生涯的風格和目標,即以懷疑主義和謹慎的風格,探求「我們能知道多少以及具有何種程度」的確定性和可疑性。
1890年10月,羅素考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從而進入空氣清新、思想活躍的教育園地。然而老師對他影響不大,倒是與同學的交往使他受益頗深。不久,他同學校的著名人物懷特海、莫爾、麥克塔格特、經濟學家凱恩斯等人結識,很快他便成為他們中間最受歡迎的一員。在第三學年時,羅素雖以優異成績通過學位考試,卻發誓再也不念這種只注重技巧而不重視基礎理論證明的數學了,改學哲學。他立志要像黑格爾那樣,建立一套哲學體系,獻身於哲學事業。
羅素大學剛畢業時,深信黑格爾、康德的哲學。1893年他寫了數學哲學論文《論幾何學基礎》,試圖修補康德所謂的時空形式是先天綜合判斷的理論。這使他獲得了劍橋大學研究員的資格。
當時德國的數學理論非常先進,正醞釀著一次根本性的變革。當羅素深入掌握了這些理論之後,他斷然放棄自己推崇已久的唯心主義觀點,轉向實在論,決心尋求一種正確的數學理論。
1900年7月,遇到象徵邏輯創始人皮諾。羅素讀了皮諾的著作,他感到許多問題突然都有了答案。同年10月,他同懷特海合寫《數學原理》,並於1910年、1911年、1912年分三大卷出版。這部書在邏輯發展史上是劃時代的。從此,邏輯脫離哲學而獨立,後來德國的大學就把數理邏輯歸入數學系。凡此都證明了羅素的特殊地位。
羅素發現人們力圖用邏輯學為數學奠定理論基礎的過程中,有一個常常用來說明其他概念的基礎概念「總類」是自相矛盾的,由此他建立了「悖論」學說,又稱「羅素悖論」。為了證實「羅素悖論」,許多數學家和邏輯學家提出各種理論方案,都解釋不通。羅素本人也中斷《數學原理》的寫作,對此作進一步研究。後來他提出「類型論」來解釋這種現象。「類型論」的影響也很大,它促使數學家認識某些詞語和語義研究的重要性,也孕育著羅素本人的另一種哲學思想,即邏輯原子主義的原理。
羅素的邏輯原子主義的基本論點是,世界是由一些簡單的特殊事實構成的,它們只有簡單的性質和相互之間的簡單的關系,因此了解任何事物或主題的實質的途徑是分析,直到無可再分析的「邏輯原子」為止。邏輯原子並不是小粒的物質,而是構成事物的所謂觀念。羅素的這一套理論,對20年代中葉出現的維也納學派以及30年代出現的邏輯語義學有著巨大的影響。
羅素哲學思想中比較重要的,是他的「中立一元論」。大意是構成世界的材料既不是純粹的心,又不是純粹的物,也不是心物的二元對立,而是一種非心非物、對於心物都取中立態度的東西。這種中立的事物有時指事件,有時又指感官和材料,這種「世界材料」是構成心物最原始的東西。這些觀點都體現在他1921年完成的《物的分析》和《心的分析》兩部著作中。
羅素一向熱衷於政治理論的探討,並積極參與各種政治活動。早在1895年,他第一次結婚之後,同妻子一起旅遊了歐洲大陸,他研究了經濟和德國社會的民主,並盛贊《共產黨宣言》和三大卷《資本論》都是極富文採的偉大名著。當時他與社會民主黨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倍倍爾、李卜克內西都有往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積極從事反戰活動。他參加了禁止徵兵協會,發表了一系列呼籲和平的演講,對拒絕參加罪惡戰爭的人給予真誠幫助。1916年因為撰寫反戰傳單被罰款100英鎊,由於其拒付,法庭就拍賣了他在劍橋大學的圖書作抵押。隨後三一學院也解除了他的教職。1918年,他又給反戰報紙寫社論,因「侮辱同盟國」而被監禁6個月。鑒於其名聲,他被判決在布里克斯頓監獄中的一個小屋中寫作和研究。戰爭結束後,羅素訪問了蘇聯,會見了列寧、托洛茨基和高爾基,他對共產主義者信仰的目標表示同情,但也對蘇聯的政治和社會生活方式表示憂慮。1920年8月,羅素訪問了中國。他一貫同情被壓迫民族。在英布戰爭中,他站在布爾人一邊,為此他在英國貴族中極為孤立
1934年,他的《自由與膽識:1814~1914》問世,在書中他具體系統闡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提出政治、經濟和歷史人物是社會政治史的三個重要方面的觀點。1938年,他又撰寫《權力》一書,主張實現「馴服權力法」,以限制某些政客的權力慾望。
隨著希特勒的上升,羅素反對納粹方式,但他也同時反對導致戰爭的任何步驟。他的態度於1939年有所改變,認為「反對納粹的戰爭是必要的」。1949年,他被選為英國科學院院士,1950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
50年代以後,羅素成為保衛和平的英雄戰士。1953年,美國試驗了一顆氫彈,這改變了他的政治觀點。他主張與其打一場戰爭,毋寧在獨裁下生活,表現了他對未來戰爭的擔憂。1954年12月,羅素在英國廣播公司發表《人類面臨的危險》的廣播講話,嚴厲譴責比基尼氫彈試驗。1955年初,又起草並發表有各國科學家簽名的著名的羅素—愛因斯坦禁核聲明。1961年為反對美國政府發展核武器,89歲高齡的羅素偕夫人參與了倫敦遊行示威。後來在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期間他極力呼籲美蘇首腦舉行高級會談,避免戰爭。
羅素不是一個共產主義者,直到1953年斯大林死去,他一直沒有放鬆對蘇聯的批評。後來態度有所緩和。但在越南戰爭期間,他提供資金,組織了對美國領導人戰爭罪行的模擬裁判。由薩特和艾特克·多伊徹主持的戰爭法庭於1967年5月在斯德哥爾摩開庭,並對美國軍隊的活動提出詳細公訴。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羅素提出強烈抗議。他作為一名國際和平戰士,成為西方許多國家左派學生和群眾的一面旗幟。
羅素的婚姻生活充滿傳奇色彩。
羅素從劍橋大學畢業後,同漂亮的美國姑娘皮爾索爾·史密斯結婚,她比羅素長5歲。這次婚姻從1894年持續到有過幾次愛情經歷,包括與艷麗的奧托萊恩·莫雷爾夫人、康斯坦斯·馬勒森夫人以及有名的演員科利特·奧尼爾私通。1921年他同威尼弗雷德·布萊克結婚,1936年又同海倫·斯彭斯結婚。16年以後,他第四次結婚,妻子是伊迪絲·芬奇。
羅素年輕時枯瘦,一頭黑發。中年時期,他變得更加消瘦,明亮的眼睛,微微的笑容,一頭白發,一幅哲人形象,給人一種冷淡而又善良的感覺。
羅素是一個溫和甚至羞怯的人,作為一個朋友、夥伴和健談者,都令人感到愉快。
羅素很幽默。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從沒寫過文學作品的羅素,竟開始寫起小說來。第一部小說1951年匿名發表,並懸賞猜測作者何人,結果無一人猜中,因為誰也不會相信,這位年近80歲,負有盛名的哲學家還有寫小說的雅興。
1970年2月2日,羅素伯爵以98歲的高齡死於威爾士的家中。他的一生迭宕曲折,以致人們對他的評價毀譽參半。但他確實是極大影響世紀的人。羅素是這樣描述自己漫長、刺激、復雜生活的動力的:「三種簡單而又極度強烈的情感支配著我的一生: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和對人類苦難的深切同情。」他也說過,只有一種情感即對愛情的渴望得到了完全的滿足。當他第四次結婚時,他已80歲高齡了。
1970年2月2日,羅素在老家威爾士逝世。
二、伯特蘭·亞瑟·威廉·羅素的文學歷程:
在《往事追憶》(1956年)一書中,羅素指出:「一種文風除非它是作家個性的直接的、幾乎是無意識的表露,同時這種個性又是值得表現出來,否則不是好的文風。」經過一些探索之後,他選擇了自己的文風,這種文風要求在把結論直接、自然地寫下來之前,首先要通過他的思考得出結論。他斷言:「在我看來,福樓拜和佩特是最好應被忘記的。」體現於明顯值得表達的個性之中的這種寫作方式,使羅素的著作具有文學的價值,而不是哲學思想的一般表述。雖然他的專業著作對未受專門訓練的讀者來說不易於接受,但他那相同的犀利的文風明顯地貫穿於所有著作。當然,喬治·桑塔耶納認為羅素的著作中唯一真正有價值的是那些最抽象的著作。盡管桑塔耶納對羅素著作的文學價值存在異議,但大部分評論家都贊揚羅素的散文簡潔、明暢。
在羅素論文的廣泛視野中,有許多題目按常規足以使他成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不僅是數理哲學家、研究形而上學和認識論的學者、經濟評論家和現代科學的解說員,他還是個道德哲學家和教師,歷史、宗教和語言哲學家,對人類持久的愚蠢行為的諷刺評論家——而且所有這些都足以造就他成熟的文學生涯。
羅素許多對道德論點的闡述——有些最早寫於20年代——今天看起來已經過時,然而,很容易理解當它們出現的時候,為什麼激怒了這么多的道德家。他譴責人們存於宗教信仰和性蒙昧狀態中殘忍的天性,聽起來很像鞭撻迷信和愚昧的最新啟迪者,但羅素與具有許多相同激進觀念的英國文學貴族集團處於同一時代。他對慣常於殘忍的基督教討伐,與文學批評家威廉·艾伯森反對基督上帝的殘暴的嚴詞譴責相類似。羅素認為性關系中唯一的先決條件是忠誠和相互吸引,這一主張得到D.H.勞倫斯的贊同。因此,可以把羅素看成反傳統的孤獨的叛逆者:也許最好被看作到處漂泊的小牧人。現代避孕用具已使性自由成為可能,甚至遠遠超過了他所說的范圍,同時仍存在著權力崇拜和宗教復仇的前哨,當羅素是個年輕人時候,有組織的宗教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所有這些都使羅素被視作改變民眾思想的道德家之一。
在他所有著作中,沒有哪一部比1925年出版的《我信仰什麼》這本小冊子在道德問題上引起這么大的沖突,它成了1940年紐約聽證會上認為他不適合在市立學院任教的重要依據。該書第一段就宣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並非單獨的實體;接著將人解釋為一種副現象,這種副現象的生理可以完全由物理學來闡明,這樣,羅素立即就在所有的道德家面前成了眾矢之的。在羅素看來,關於上帝的存在問題是「超於知識可能達到的范圍之外的」。恐怖的宗教裁判已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損害」。對取代基於恐懼無知的神學,羅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好的生活是由愛來激勵,由知識來指導的。」
羅素傾向於決定論,至少他相信所有的行為都有其動機。他又認為人類在一定范圍內有自由意志,如除了他們願意乾的事情之外,他們還可能做些別的。但他否認動機對意志的作用無益於影響其他人的行為的嘗試,因而決定論的主張必定是對的。所以按常規看,羅素對自由意志的定義太無力,我們無法給予褒貶。他自己也承認:這種褒貶可能成為其他行為的原因,但沒有真正的道德意義。
羅素對人如何行動這一問題的回答可概括為:經過適當的考慮後,聽從良心的指令。一個特定行為可能最終從客觀上來說並不正確,這個事實無法避免:道德受明達的良心支配。這兩點——關於自由意志和良心——在《倫理學基本原理》(1910年)和《倫理學和政治學中的人類社會》(1954年)中得到了闡述。
羅素對教育哲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他不僅開辦學校,而且經常寫一些關於如何教育孩子的著作。他的思想接近於盧梭的學說,反對教會和國家的義務是「澆鑄」年輕人的思想。相反,正如他在《教育》(1916年)中所說,對教育最至關重要的是老師對學生的尊重。老師應該「主要從孩子身上感覺到一些神聖、模糊、無限的東西,一些個別的特別寶貴的東西,逐步發展中的生活准則,還有這個世界無聲無息的競爭狀態的具體片斷」。學校教育的危險是培養把歷史攪混的愛國主義感情和向年輕人灌輸宗教信仰。同樣有害的是,在年輕人中反復灌輸淺薄的「好的禮貌」觀念,這種「好的禮貌」觀念對自身的正確性確信無疑,並且認為合適的禮貌比才智或者藝術創造、或者生命力、或者世界其他任何進步的源泉更值得去期望和「追求」。
在《教育的宗旨》(1926年)一書中,羅素闡明了他關於好學校和好教師的看法。他區分了可視作理想品質的四個基本特徵:活力、勇氣、敏感和智力。例如,活力能使人們擺脫逐漸過時的舊思想,擴大他們對世界的了解和興趣,由此減少他們對其他人取得成就的不恰當的忌妒。
勇氣的最高類型——不是僅僅建立在抑制的基礎上——要求有兩個方面的精神特徵:自尊和不受個人情感影響的人生觀。自尊必須避開謙恭的不誠懇的自卑,應該建立在對自己的目標有個真正了解的基礎上。最重要的是,勇氣必須面對現實世界,因為「勇氣完善的典型出現在有諸多興趣的人的身上,他感到自我僅是世界的一小部分。這不是通過鄙視自己、而是通過看重許多非他自身的東西而達到的」。
良好教育的第三個特徵是敏感,尤其是那種罕有的但卻是重要的抽象的同情。這種同情有助於減輕那些遠方和看不見的痛苦。羅素說,在個人交往中,友善和慷慨的人,有可能是依靠剝削許多窮人的工業來賺錢的人,他從未目睹過這些窮人的苦難。他寫道:「那就是為什麼大規模的工業主義是如此的殘酷以及為什麼對隸屬民族的壓迫被容忍的基本原因。」
最後,在學校教育中,智力必須得到發展。這種智力的培養不是通過向孩子們灌輸信仰,而是建立在孩子對世界本能的好奇心上。一旦開明、耐性和工業結合,好奇心將造就一個由有教養的公民組成的社會。
羅素的純文學能力——以一種流暢的文風表述的譏諷和諷刺的天才——在《智力垃圾素描:關於組織和個人的蠢行有趣的目錄冊》(1943年)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喬納森·斯威夫特如果在世,一定會自豪地宣稱這是他的傑作。《智力垃圾素描》對存在於許多宗教信仰、民族主義者的自我吹噓和性行為的概念中的不一致性和非邏輯性進行了詼諧的揭露。它充分體現了羅素思想中的最優秀的特性和這位贏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數學家對文學藝術的鑒賞力。
三、195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辭——瑞典文學院常務秘書安德斯·奧斯特林:
1946年,羅素的巨著《西方哲學史》問世時,他本人已經74歲,從他巨著中的各種深沉的功力來看,我們才了解他是經過多麼艱難困苦的努力才有了這一成果。如在談到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家時,他說:「在研究某個哲學家時,正確的態度應是不卑不亢,先為他們的立場設身處地地想想,直至了解他的思想,才盡可能地放棄先前的偏見,採取正確的批判態度。」
在這部書的另一處,他又寫道:「忘記哲學所討論的問題,或在心目中存在著各種先入為主的、固定的哲學答案,都是不好的,教我們如何學會生活在疑問中,但又別讓疑問搞得麻木不仁,這可能是我們當前那些研究哲學的人的最主要的課題。」
半個世紀以來,由於羅素個人思想的高超,使他一直成為全球矚目與爭論的中心,他自己除了固定的寫作與研究以外,也隨時准備迎接任何戰斗,未曾一日懈怠。在人類知識和數理方面,他的研究成果可以與牛頓在力學上的成就相媲美。但並不是由於他在這方面的成就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是因為他能夠把一般性的哲學思想成功地介紹給人們,他這樣做,是對哲學家始終保持興趣的最成功的範例。
他的一生的著作,主要是為公眾的良知作辯護。作為一個哲學家,他追求的是以洛克和休謨為代表的英國經驗哲學路線,對於那些觀念論的信條,他從來沒有為之動心,而且還是激烈的反對者。對於歐洲大陸的那套哲學思想,他認為應該從英國的立場冷靜地去審視和探討。他就是這樣,在嚴謹的態度中,不忘記發揮自己的敏銳,冷靜和機智,使他的著作充滿這些特性而成為非凡的作家,即使從純文學的觀點看,他的作品也是屬於永存的不朽之作。諸如《西方哲學史》(1946年)、《人類的知識——它的極限和范圍》(1948年)以及《我的心路歷程》(收於1951年出版的《羅素哲學思想》中),無不如此;當然,他的其它很多討論社會問題的著作也同樣是偉大不朽的作品。
羅素的觀點和意見的形成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對此不能簡單加以歸納。他的家族在對待英國政治的立場,一直受到輝格黨傳統的影響。他的祖父約翰·羅素是維多利亞時代的宮廷發言人。所以,在他年少時便受到自由主義的熏陶,後來又遇到社會主義思潮的沖擊,使他成為事事都權衡輕重、擅長獨立思考的社會批評家。他自始至終熱心地告誡我們,新官僚主義的危害,他強調個人的權利,反對集權制度,對工業文明的日益發展而造成的對人類簡朴的生活情趣的威脅,深感憂慮。1920年,他訪蘇歸來後,便對共產主義表示失望和厭惡。相反,在中國的旅行中,他卻深深地為中國的文化所吸引,對道家那種清靜的和儒家那種各任教化的精神,他認為可以作為平衡西方文化中存在的略帶激進和野蠻的作風之用。
羅素的很多著作都招致了不少攻擊,與其他哲學家不同的是,他認為作為一個作家這是很自然的也是很緊迫的事。當然,他的理性主義不可能解決所有棘手的問題,也不可能當作萬靈葯使用,即使是哲學家們願意將「葯方」開出來也無濟於事。不幸的是,世界上存在著而且永遠存在著一種神奇的力,使你脫離理性的分析或駕馭。這樣,對羅素的著作,那怕從一種純粹實用的角度看,也沒有讓他的思想在兩次大戰期間受到很大重視,看來,主要是被完全拋棄了,但是,對他那種滿懷自信、敢於以樂觀堅決的態度力排眾議、說別人不敢說的話的思想家,我們是特別敬佩的,每次讀他的作品,如同聽蕭伯納喜劇中那心直口快的主人公說話時一樣舒服,因為那講話向來是以高昂的語調和伶俐的言辭而令人折服的。
總之,我們可以這樣說:羅素的哲學具體地體現了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先生當初設獎的動機,他們對人生的看法是十分相似的。兩人同樣相信懷疑論和「烏托邦」的理想,並對於當代世界的格局的悲觀看法而共同強調了人類行為的理想化。瑞典學院確認為他把諾貝爾先生的思想得以發揚光大,所以,在本獎設立50周年之際,決定將該獎頒發給羅素,以獎勵他作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理想主義和人道主義的倡導者和當之無愧的言論自由和思想解放的巨擘。
我的天——就在整整200年前,讓一雅克·盧梭由於在回答「藝術和科學能否有助於人類道德」問題時,說了個「不」字,而獲得了第戎學院的頒獎,雖然這個否定並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舉動,也沒有什麼重大結果,況且第戎學院也不存在什麼革命性的目的,但今天,我們也以同樣的敬意,將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您,因為您的哲學著作毫無疑問地表現了道德文明,並且是對諾貝爾的精神的極其完美的發揚光大。所以,我們表彰您這位人道主義和思想解放的翹楚人物,同時,對於您親臨諾貝爾基金會 50周年慶祝大會,使我們深感榮幸。現在,請您上來從國王陛下手中接受195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四、伯特蘭·亞瑟·威廉·羅素被審判的個人觀點:
1940年,世界著名哲學家、數學家伯特蘭·羅素收到了紐約市立大學邀請他到該校哲學系講學一年的聘書,但未等他到任,就被剝奪了這一機會。他被指控是「不道德性關系的倡導者」,被迫忍受誹謗性的、侮辱人格的法院審判。
現在看來羅素的罪行實在是荒唐可笑的。1925年——1929年,羅素以普通讀者為對象,寫了4本有關家庭婚姻問題的著作,即《我的信仰》、《教育與幸福生活》、《婚姻與道德》、《教育與現代世界》。在書中,羅素措辭巧妙而客觀地評論了現代婚姻生活中的一系列問題,並最終建議:「試婚」或許會降低時下不斷增長的離婚率。
羅素的婚姻家庭觀念招致了社會保守勢力的一致反對,紐約大主教、布魯克林天主教會、狂熱的宗教組織、許多愛國團體、民主黨地方領袖及各大報紙,都成了傳統道德的衛道士,羅素成了它們聯合攻擊的對象。
漫罵、侮辱、人身攻擊鋪天蓋地向這位世界知名的學者壓來。「道德敗壞者」、「異教教授」、「墮落的、十惡不赦的、背信棄義的、性雜交倡導者」、「邪惡的根源」、「性解放的毒瘤」等等,一時成了羅素的諢號。最後,羅素的觀點又毫不例外地被說成是「親共產黨」的。
布魯克林的一個婦女,因害怕她未成年的女兒成為羅素的學生,指控他不僅道德敗壞,而且信奉異教,要求取消他到紐約市立大學任教的資格。這位夫人的律師用惡毒的言詞誹謗羅素,並向法庭提出起訴。由於起訴性質不明確,羅素才擺脫一次侮辱性的法庭訴訟。但受理此案的法官公然違背公正原則,決定進行重審。由於受律師的唆使,法官明顯地偏袒原告和社會輿論。法院的行為表明,美國法院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的操縱。(由於該法官的行為過分露骨,法律界曾對其進行了批評。1971年發表的「伯特蘭·羅素一案始末」一文,詳細分析了這一事件。)
重新舉行的審理純屬擺擺形式,法官不許羅素為自己辯護,出示無人證實的事實,拒絕討論羅素書中的「色情」描寫,攻擊被告人的人格,並且把道德准則作為審判的依據。這位法官根據一條適用於中小學的准則,宣布取消羅素到紐約大學任教的資格,並且阻止羅素的律師舉行聽證會和提出上訴,蠻橫地宣布羅素沒有資格享受這種權利。
保守勢力的惡毒攻擊誹謗,終未能擊垮羅素。紐約市立大學雖未去成,但哈佛大學給他發了聘書。1950年,瑞士學術委員會投票決定,將該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授與羅素。
五、評論界對伯特蘭·亞瑟·威廉·羅素獲諾貝爾獎的反應:
1950年11月10日,當羅素得悉自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一消息時,他正在普林斯頓大學准備作題為「心和物」的演講,在座的聽眾中有許多知名學者,包括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他的演講贏得了經久不息的掌聲。當時羅素評論說:「我很高興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是我已經獲得兩次最高榮譽之一,另一次是大不列顛帝國榮譽勛章。」
在某種意義上,羅素不得不和威廉·福克納分享人們的注意。由於1949年授獎延期,福克納獲1949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的通知和羅素同時發出。而且195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是諾貝爾文學獎設立五十周年紀念年,瑞典文學院選擇了一個從未發表過一首詩或一部文學作品的作家,通過把諾貝爾的信念等同於羅素的理性主義和自由主義,來表示對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紀念。
這位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卻是作為一個數學家而聞名於世的,盡管這有點明顯的奇特,但瑞典文學院對羅素和福克納的選擇卻獲得了好評。《紐約時報》(1950年11月11日)的社論稱福克納和羅素是奇特的「諾貝爾夥伴」,但羅素是一個理應獲獎的「思想真正開明的人」,他的《西方哲學史》是「極富魅力的」著作。《時代》雜志的評論認為這是最合適不過的了,並指出:「他有時敏銳地但又很多地論述了道德、政治、中國、婚姻、原子、布爾什維主義和世界政治。」
羅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或許是輕而易舉的,這不僅是由於他的自由主義,還由於他作為文體家的特殊聲望,他把他的非專門化的著作表述成適合於一般有思想、理解力強的讀者,而不是為脫離實際的教士們寫的。奧爾德斯·赫克斯利贊揚羅素避免了「風格上的抑製作用」——不是以無法理解的僧侶式的文體來表達他晦澀的思想。
羅素獲獎的消息給他帶來很高的聲望,使他能在1950年11月繼續他的巡迴演講。繼普林斯頓之後,他又去了紐約,在哥倫比亞大學演講《科學對社會的影響》,作為一個哲學家他吸引了大批聽眾。朱麗葉·邁德洛克這位精通文學的經紀人被選為向導,帶著羅素環繞紐約城旅行。報道說,「一路上人們里三層外四層地站在街道兩旁,希望奇跡發生,使自己能擠進去,或者至少能聽到他口叼煙斗說話的聲音,或者一睹羅素爵士的風采」。
6. 法國著名哲學家
法國哲學家狄德羅逝世 德尼·狄德羅(1713—1784年),法國卓越的啟蒙思想家,著名的《網路全書》的組織者和主編。
讓-保羅-薩特.196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出缺。這一榮譽瑞典文學院原來是打算頒給法國50歲的存在主義哲學家、小說家、劇作家薩特(1905-1980)的,但這位大師拒絕接受這一榮譽。在寫給瑞典文學院的信中他申述了自己的理由,他說他的這一行為並非針對諾貝爾獎金本身,而是他不接受任何一個來自官方機構所頒發的獎項。薩特所提出的客觀理由是,他認為在文化的領域中,也有東西方的斗爭,但是東西兩文化事實上是可以和平相處的。他意識到文化的接觸在一定情況下會出現沖突的現象,這些沖突必須靠人和文化的接觸去排除,不能單靠一些機構的斡旋而解決。他同時還聲明,他正是由這兩種文化的沖突所構成,但他的同情心卻毫無疑問是站在社會主義一邊的。
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後現代理論家讓·波德里亞(Jean Baudrillard)
他是「一位偉大的創造者」
波德里亞生於1929年,作為家族中上大學的第一人,他在巴黎獲得了社會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巴黎十大和巴黎九大,從1968年出版《物體系》開始,撰寫了一系列分析當代社會文化現象、批判當代資本主義的著作,並最終成為享譽世界的法國知識分子。1976年出版的《象徵交換與死亡》一書是他影響最大的著作,被公認為後現代理論與文化研究的最重要、最經典的闡述之一。《消費社會》一書從消費的意義上解釋了時下的社會則讓他風靡於大眾,他在相當程度上成為我國學界批判、理解消費社會的思想基礎。
得知波德里亞去世的消息,法國教育部部長Gilles deRobien說「我們失去了一位偉大的創造者」。
他曾用批評介入海灣戰爭和「9·11」
1991年,波德里亞曾拋出《海灣戰爭未曾發生》的論斷,他認為第一次海灣戰爭只是傳媒製造了一場影像戰爭,符號與現實的斷裂發揮到極端的判斷讓他更加有名,也惹來了非議。
「9·11」事件後他更加大膽地說,這是一次真正讓人亢奮的高水準事件,「正如我們所希望的,它打亂了歷史的節奏,從象徵主義和黑色幻想的意義上說,是一切事件之母」。盡管恐怖主義是不道德的,但它能反映出美國全球化本身的不道德。盡管許多美國人都沒法理解他的觀點,但他仍然不減對美國問題的熱情。
他的理論來自「刺痛現實的搏鬥」
中國社科學院研究所研究員尚傑稱,波德里亞和福柯、德里達等人都是法國老一輩的哲學家,現在他去世之後,就結束了他們那代哲學家的歷史。
同濟大學哲學系主任、文化批評研究所教授張閎透露,同濟大學當代文化研究所原本還准備今年邀請波德里亞來華講學。他表示,波德里亞近兩年才對中國學術界產生影響,但是,能夠真正理解和學習到其思想精髓的人很少。波德里亞提供了一種非常重要的啟示,一個知識分子除了自己的學業、學術之外,還能通過自己的知識理性有力地介入現實,對之提出一種解構性的批判,而他的理論就是在刺痛現實的搏鬥中得來的。
他的理論不是回顧,而是前瞻
談到波德里亞與福柯、德里達等人的區別時,張閎稱,福柯、德里達算是他老師輩的人物,波德里亞一方面延續了他們的研究並進行了融合,另一方面他經歷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時代,他的理論不是對歷史的回顧,而是具有前瞻性,他對超級資本主義的發展等問題都有預見性,這一點是最為獨特的。
笛卡兒(Descartes,René),法國數學家、科學家和哲學家。他是西方近代資產階級哲學奠基人之一。他的哲學與數學思想對歷史的影響是深遠的。人們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這樣一句話:「笛卡兒,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第一個為人類爭取並保證理性權利的人。」
笛卡兒出生於法國,父親是法國一個地方法院的評議員,相當於現在的律師和法官。一歲時母親去世,給笛卡兒留下了一筆遺產,為日後他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經濟保障。8歲時他進入一所耶穌會學校,在校學習8年,接受了傳統的文化教育,讀了古典文學、歷史、神學、哲學、法學、醫學、數學及其他自然科學。但他對所學的東西頗感失望。因為在他看來教科書中那些微妙的論證,其實不過是模稜兩可甚至前後矛盾的理論,只能使他頓生懷疑而無從得到確鑿的知識,惟一給他安慰的是數學。在結束學業時他暗下決心:不再死鑽書本學問,而要向「世界這本大書」討教,於是他決定避開戰爭,遠離社交活動頻繁的都市,尋找一處適於研究的環境。1628年,他從巴黎移居荷蘭,開始了長達20年的潛心研究和寫作生涯,先後發表了許多在數學和哲學上有重大影響的論著。在荷蘭長達20年的時間里,他集中精力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1634年寫了《論世界》,書中總結了他在哲學、數學和許多自然科學問題上的看法。1641年出版了《行而上學的沉思》,1644年又出版了《哲學原理》等。他的著作在生前就遭到教會指責,死後又被梵蒂岡教皇列為禁書,但這並沒有阻止他的思想的傳播。
笛卡兒不僅在哲學領域里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同時笛卡兒又是一勇於探索的科學家,在物理學、生理學等領域都有值得稱道的創見,特別是在數學上他創立了解析幾何,從而打開了近代數學的大門,在科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笛卡兒的主要數學成果集中在他的「幾何學」中。當時,代數還是一門比較新的科學,幾何學的思維還在數學家的頭腦中佔有統治地位。在笛卡兒之前,幾何與代數是數學中兩個不同的研究領域。笛卡兒站在方法論的自然哲學的高度,認為希臘人的幾何學過於依賴於圖形,束縛了人的想像力。對於當時流行的代數學,他覺得它完全從屬於法則和公式,不能成為一門改進智力的科學。因此他提出必須把幾何與代數的優點結合起來,建立一種「真正的數學」。笛卡兒的思想核心是:把幾何學的問題歸結成代數形式的問題,用代數學的方法進行計算、證明,從而達到最終解決幾何問題的目的。依照這種思想他創立了我們現在稱之為的「解析幾何學」。1637年,笛卡兒發表了《幾何學》,創立了直角坐標系。他用平面上的一點到兩條固定直線的距離來確定點的位置,用坐標來描述空間上的點。他進而又創立了解析幾何學,表明了幾何問題不僅可以歸結成為代數形式,而且可以通過代數變換來實現發現幾何性質,證明幾何性質。解析幾何的出現,改變了自古希臘以來代數和幾何分離的趨向,把相互對立著的「數」與「形」統一了起來,使幾何曲線與代數方程相結合。笛卡兒的這一天才創見,更為微積分的創立奠定了基礎,從而開拓了變數數學的廣闊領域。最為可貴的是,笛卡兒用運動的觀點,把曲線看成點的運動的軌跡,不僅建立了點與實數的對應關系,而且把形(包括點、線、面)和「數」兩個對立的對象統一起來,建立了曲線和方程的對應關系。這種對應關系的建立,不僅標志著函數概念的萌芽,而且標明變數進入了數學,使數學在思想方法上發生了偉大的轉折--由常量數學進入變數數學的時期。正如恩格斯所說:「數學中的轉折點是笛卡兒的變數。有了變數,運動進入了數學,有了變數,辨證法進入了數學,有了變數,微分和積分也就立刻成為必要了。笛卡兒的這些成就,為後來牛頓、萊布尼茲發現微積分,為一大批數學家的新發現開辟了道路。
笛卡兒在其他科學領域的成就同樣累累碩果。笛卡兒靠著天才的直覺和嚴密的數學推理,在物理學方面做出了有益的貢獻。從1619年讀了開普勒的光學著作後,笛卡兒就一直關注著透鏡理論;並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參與了對光的本質、反射與折射率以及磨製透鏡的研究。他把光的理論視為整個知識體系中最重要的部分。笛卡兒堅信光是「即時」傳播的,他在著作《論人》和《哲學原理》中,完整的闡發了關於光的本性的概念。他還從理論上推導了折射定律,與荷蘭的斯涅耳共同分享發現光的折射定律的榮譽。他還對人眼進行光學分析,解釋了視力失常的原因是晶狀體變形,設計了矯正視力的透鏡。在力學方面,他提出了宇宙間運動量總和是常數的觀點,創造了運動量守恆定律,為能量守恆定律奠定了基礎。他還指出,一個物體若不受外力作用,將沿直線勻速運動。
笛卡兒在其他的科學領域還有不少值得稱道的創見。他發展了宇宙演化論,創立了漩渦說。他認為太陽的周圍有巨大的漩渦,帶動著行星不斷運轉。物質的質點處於統一的漩渦之中,在運動中分化出土、空氣和火三種元素,土形成行星,火則形成太陽和恆星。笛卡兒的這一太陽起源的旋渦說,比康德的星雲說早一個世紀,是17世紀中最有權威的宇宙論。他還提出了刺激反應說,為生理學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笛卡兒近代科學的始祖。笛卡兒是歐洲近代哲學的奠基人之一,黑格爾稱他為「現代哲學之父」。他自成體系,熔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於一爐,在哲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他又是一位勇於探索的科學家,他所建立的解析幾何在數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笛卡兒堪稱17世紀的歐洲哲學界和科學界最有影響的巨匠之一,被譽為「近代科學的始祖」。
1649年冬,笛卡兒應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安的邀請,來到了斯德哥爾摩,任宮廷哲學家,為瑞典女王授課。由於他身體孱弱,不能適應那裡的氣候,1650年初便患肺炎抱病不起,同年二月病逝。終年54歲。1799年法國大革命後,笛卡兒的骨灰被送到了法國歷史博物館。
二、笛卡兒的成就
[編輯本段]
笛卡兒在科學上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但他的哲學思想和方法論,在其一生活動中則佔有更重要的地位。他的哲學思想對後來的哲學和科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哲學方面:
笛卡兒強調科學的目的在於造福人類,使人成為自然界的主人和統治者。他反對經院哲學和神學,提出懷疑一切的「系統懷疑的方法」。但他還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原則,強調不能懷疑以思維為其屬性的獨立的精神實體的存在,並論證以廣延為其屬性的獨立物質實體的存在。他認為上述兩實體都是有限實體,把它們並列起來,這說明了在形而上學或本體論上,他是典型的二元論者。笛卡兒還企圖證明無限實體,即上帝的存在。他認為上帝是有限實體的創造者和終極的原因。笛卡兒的認識論基本上是唯心主義的。他主張唯理論,把幾何學的推理方法和演繹法應用於哲學上,認為清晰明白的概念就是真理,提出「天賦觀念」。
笛卡兒的自然哲學觀同亞里士多德的學說是完全對立的。他認為,所有物質的東西,都是為同一機械規律所支配的機器,甚至人體也是如此。同時他又認為,除了機械的世界外,還有一個精神世界存在,這種二元論的觀點後來成了歐洲人的根本思想方法。
最著名的思想就是」我思故我在」。意思是:「當我懷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時,我卻不用懷疑我本身的思想,因為此時我唯一可以確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這句被Descartes當作自己的哲學體系的出發點的名言,在過去的東歐和現在的中國學界都被認為是極端主觀唯心主義的總代表,而遭到嚴厲的批判。很多人甚至以「存在必先於意識」、「沒有肉體便不能有思想」等為論據,認為Descartes是「本末倒置」、「荒唐可笑」。Descartes的懷疑不是對某些具體事物、具體原理的懷疑,而是對人類、對世界、對上帝的絕對的懷疑。從這個絕對的懷疑,Descartes要引導出不容置疑的哲學的原則。
7. 哲學家認為幸福是什麼
亞里士多德的幸福觀
亞里士多德說:「幸福取決於我們自己」,並認為幸福是人類生存的最終目標。
亞里士多德認為幸福是衡量你整個人生的標准,是衡量你生活得有多好,而不是把幸福僅僅看作是你通過考試或與朋友出去玩時所經歷的樂趣。
他認為幸福是一個最終目標,而不僅僅是一種短暫的感覺。
亞里斯多德認為,在努力獲得幸福的過程中,以下的所有因素都很重要:
健康
金錢
友誼
關系
知識
亞里士多德認為,你所做的決定是極其重要的。
因此,他認為,與其選擇能帶來即時滿足感的選擇,還不如以能帶來長期利益的方式去做事。例如,整晚不坐在沙發上而是去散步或慢跑。
康德的幸福觀
康德說:「幸福就是滿足了我們所有的傾向」。
但是這些傾向究竟是什麼呢?
康德也承認,我們並不總是知道什麼是對我們最好的,他說:
無法完全確定…什麼能讓我們真正的快樂起來
這聽起來可能有點自相矛盾,但康德認為當你越想快樂時,你就會越不快樂。
想想你有沒有試過努力地去享受一些讓你感到失望的事情呢?
如果有,你就會明白這個理論。
康德說,我們應該專注於以我們認為正確的方式去做事,而不是不斷努力去實現我們認為會讓我們快樂的事情。
這可能涉及:
去幫助別人
出於責任感
盡量做到理性和符合道德
但它不包括:
金錢慾望
為物質財富努力
過於專注於自私的目標
所以,基本的信息是不要沉迷與幸福之中,而是要努力成為一個好人。
當我們做正確的事情時,幸福自然會隨之而來。
8. 愛是忠誠於最初的相遇 是誰說的法國哲學家的。
法國哲學家阿蘭 巴迪歐:愛情就是忠誠於相遇。
9. 法國哲學家阿蘭有關快樂和憂郁的格言是什麼
論幸福- 阿蘭(法國哲學家.散文家) 我認識一個人為了知曉自己的命運,就讓一個算命的看手相.他跟我說他這么做只是好玩,並不是真的相信.如果他事先徵求我的意見,我必定勸他別這么做,因為這是一個相當危險的游戲.什麼預言回沒有說出來的時候,你不相信當然不難.這個時候用不著你相信什麼,可能誰也不會去相信.一開頭持懷疑的態度並不難,但是以後就不容易了.算命的很了解這一點.他們對你說:"反正你不信,你又怕什麼呢?"他們就是這樣設置陷阱的.至於我自己,我怕我會相信他們;我又怎麼知道他們會對我說些什麼呢? 這個世界上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所以不管人們的見解有多麼的堅定,碰上某些遭遇也會動搖.你聽到一個不吉利的.難一置信的預言後可能會付之一笑,但如果這個預言部分應驗了,你就不會有心情笑了,即便是最勇敢的人遇到這種情況,他也會等待事態的發展.我們知道,我們的擔心帶來的痛苦不亞於災難本身造成的痛苦.也可能有兩個預言家不謀而合地為你預言同一件事.如果這一巧合並不使你不安,那麼我對你十分欽佩.
10. 像人們推薦吸毒,認為毒品起碼可以喚醒幸福的幻覺的哲學家是
拉梅特里(1709-1751),法國醫生、哲學家,著有《人是機器》(1784)、《靈魂自然史》(1745)。他甚至向人們推薦吸毒,因為毒品起碼可以喚起幸福的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