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國和俄羅斯的關系怎麼樣
拿破崙時代法俄矛盾尖銳,1812年法軍在拿破崙的率領下遠征俄國失利。
1815-1917年法國是俄羅斯帝國的債權國,俄羅斯與法國關系密切。
1917-1924年法國遏制蘇俄,兩國外交關系隔絕。
1925-1991年蘇聯和法國關系平穩。
1992-至今,法俄傳統友好關系恢復,比較友好。
Ⅱ 玩把大的俄羅斯開始對法國能源巨頭動手了嗎俄羅斯的此次反制能否成功
俄羅斯開始反制裁對於法國等站在自己對立面的歐盟國家開始能源制裁,因為天然氣是俄羅斯對外供應的主要能源之一,也是歐洲等國家迫切需要的。法國本身有的資源是有限的,但很大一部分資源是一台與俄羅斯的。
俄羅斯的反制裁必然是有用的,現在法國英國,包括德國瑞典這些國家,那都算是老牌國家,經濟底子都非常不錯的,那有什麼用呢?關於工業發展的能源三大支柱,煤炭石油天然氣少了,天然氣怎麼發展?而且逐漸進入冬季,沒有煤炭怎麼取暖,沒有天然氣取暖也是一個問題啊。歐盟正在商討嘗試緩和與俄羅斯的關系,逐步解決能源的問題,但是顯然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
Ⅲ 紅色警戒2蘇俄對付法國的方法
先用恐怖機器人,造一大堆,一部分去毀了他的幻影坦克,另一部分躲在他的巨炮下,每個巨炮下都弄一個(若想知原因,請加本人QQ 610736788)。過一會他的幻影和巨炮就應該掛的差不多了,這時上天集坦克(可能字不對,但知道意思就行),天集是可以防空的,把他的火箭飛行兵轟下來。然後一鼓作氣,轟進他的基地。 不過這里有一個要點要注意,看一下他的巨炮旁邊有沒有什麼建築。有了就轟,因為這有可能是他能把巨炮建德這么遠的原因。如果沒有,就有可能是他運用了BUG作弊遠程建造手法。具體如下: 先找一個位置(別找海上……),然後點中你造好的建築,平移到上方的武器部落里(有建築 武器 步兵 戰車這四個部落。我說的是右邊的。),點一下並拖動到那個位置,然後再鬆掉左鍵的同時按右鍵,建築就造好了。不過速度要快。有一些版本,像尤里的復仇一類的就不能遠程建造了。 希望您選我,畢竟我連遠程建造的秘籍都給您說了。
Ⅳ 法國和俄國的關系變化
(1914——1918)
法國與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了鉗制德國和奧匈帝國為主的同盟國,雙方簽訂軍事協定(外交關系回暖),後與英國也簽訂了軍事協定,以法國,俄國,英國(也包括塞爾維亞等等小國)為首的協約國集團與德國和奧匈帝國為主的同盟國集團發生軍事沖突,薩拉熱窩事件成為一戰的導火索。
後來,列寧所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建立了蘇維埃政權,以社會主義為核心的俄國宣告成立(後因,其他小國的加入,改為「蘇聯」),在成立之初,因宣布退出一戰,未履行協約國義務,而遭到多國(包括法國)武裝干涉。
一戰勝利後,以法國,英國,美國為首的領導人在巴黎召開了凡爾賽和會,但是把蘇俄排斥在外(外交關系頗為冷淡)。
Ⅳ 俄法1812年戰爭,拿破崙一心求戰,為何俄國避而不戰,豎壁清野
導語:這場俄法1812年戰爭,全部得益於俄國的神操作,原本近60萬的法軍,從發起進攻到戰爭結束,最後僅剩下3萬人,這一切除了寒冬的功勞之外,還有俄軍的戰略方針,他們始終堅持避而不戰,隨著拿破崙佔領的據點越多,他們的兵力就越分散,俄軍便可以避免正面沖突。
其次他們也始終堅持豎壁清野,拿破崙帶領的法軍在不斷飢寒交迫的情況下,戰鬥力大打折扣,這一戰以少勝多,俄國的神操作全勝,法國霸權受挫,60萬大軍最終“冰敗”俄國。
敗退
拿破崙懼怕酷熱和寒冬,埃及的酷熱奪走了他上千名士兵,而俄國的寒冬更加害怕,奪走了他數萬名士兵,冰雪使得戰馬倒斃,武器被凍住,彈葯車被炸、騎兵只能步行,途中到處都是凍死的士兵。
最後抵達斯摩棱斯克的士兵竟然只有五萬人,只有來時的十分之一,失去了物資以及糧草,這支隊伍還得繼續前行,他們連武器都被迫扔掉,一些士兵還因水土不服而倒下,身後又有俄軍的追擊,最後走出俄國國境的只剩下三萬人。
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法國與俄國到底有什麼恩怨呢
眾所周知,法國是歐洲文化和藝術的中心,有著非常絢麗輝煌的歷史,同時放過也是世界上的五大強國之一,自然是實力不俗。不過自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法國與歐洲就陷入到了一種非常尷尬的境地。雖說法德同為歐盟的領頭羊,但是經濟勢力卻被德國實力碾壓。在政治上有長期受到美國和英國的壓迫和約束。在修如此,遠觀東歐,其威懾力又遠遠比不上戰斗民族俄羅斯。為什麼法國會把俄羅斯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兩國相隔甚遠,看起來毫無地緣關系,馬克龍為什麼會發出如此言論呢?
最後,可以說,法國拿破崙時代的傳奇是被俄國一手終結的,不過最終法國也報了這一血海深仇,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打退俄國,讓他二十年都不敢來再犯。
Ⅶ 法國凍結俄央行220億歐元,俄羅斯會採取哪些反制措施
截止目前,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戰爭仍在持續,戰況仍然愈加激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日前在社交媒體上表態,願意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談判,而法國此舉的行為很可能是因為此次談判,給俄羅斯製造壓力。但是俄羅斯戰斗民族不會被這些壓倒的,因為此類情況在俄羅斯身上發生不止一次了。此前的北約和美國的制裁也被俄羅斯採取反制措施。此次應該也不例外。
法國凍結俄央行220億歐元,此次的俄烏戰爭可以說是影響了歐洲各國與俄羅斯。當然可以預測到俄羅斯仍會進行反向的反制措施凍結法國在俄羅斯的一些財產,令人比較注意的是,此次法國凍結的俄羅斯央行財產中,其中有一部分是有關俄羅斯企業的,那麼也就是說俄羅斯也可以反向凍結法國在俄的一些私人財產。面對經濟聯系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實施經濟制裁,雖然俄羅斯不好受,但是法國也不可能會好受的。
以上,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寫作不易,歡迎各位點贊關注。
Ⅷ 一戰期間被派到法國的俄羅斯遠征軍,最終被法國殘酷鎮壓
導言:一戰期間,作為人口最多的協約國之一,俄羅斯帝國一直是法國強大的盟友,法國政府非常希望俄軍可以在東線盡可能多地牽制德軍,甚至有一批俄羅斯軍隊被運到了西線,作為協約國共同抗敵的象徵,一直在為法國而戰,他們的命運非常悲慘,因為不人道的待遇發生了兵變,大批的俄軍被盟友法國圍剿。戰後又因為俄國革命的關系,只有很少的倖存者得以回到家鄉。
1914年馬恩河戰役,法國和德國的初次大會戰。西線逐步形成了一種無法突破的塹壕戰態勢,法軍在蔓延數千里的戰線上,兵力逐漸地捉襟見肘,無奈之下,法軍在自己的東南亞和北非,中東殖民地瘋狂的招募軍隊,派到本土來維持岌岌可危的戰線。
而在東線,幾個月前,俄羅斯發動了坦能堡會戰被德軍迅速擊退,損失十幾萬人,但是和自己龐大的人口相比,損失並不大。於是法國就瞄上了自己的這個身軀龐大的俄羅斯盟友,1915年12月,法國參議員保羅·杜梅爾以特殊任務抵達俄羅斯。他的任務是說服俄羅斯政府遣約40萬俄羅斯士兵到法國。根據法國政府的說法,他們可以做得比俄羅斯戰線更好。一般來說,俄羅斯的人力資源對盟友來說似乎是無盡的。
但是這種需求是俄羅斯無論如何也沒法辦到的,以當時的技術能力,將40萬俄羅斯軍隊通過海運(當時協約國被同盟國分隔)到西線法國,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雖然俄軍統帥不希望沙皇可以拒絕法國的痴心妄想,但是沙皇考慮到維持協約國同盟的重要性,將40萬人的規模進行了打折。最終敲定了西線俄羅斯遠征軍的規模為10萬軍隊,他們將分批次被運送到法國。
第一個俄羅斯特種旅在1916年1月在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洛赫維茨基將軍的指揮下成立。它不是由已經存在的團組成,而是由來自莫斯科和薩馬拉新成立的第一和第二團的各個預備隊的士兵進行組建。第一特種旅共計8942人。它於1916年2月3日離開莫斯科,經過西伯利亞鐵路到達遠東後,坐船經印度洋,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 - 在1916年4月抵達馬賽。通過這種方式運送的原因是因為德國的潛艇封鎖了巴倫支海,而奧斯曼帝國控制了達達尼爾海峽,這支部隊僅僅是一個維護同盟的象徵,因此採取了最保險的路線,當疲憊的俄國軍隊到達馬賽後,法國政府組織了盛大的遊行來歡迎這支部隊,在短暫的訓練後,他們就派往了前線,當時凡爾登附近發生激烈的戰斗。
第二個特種旅組建後,採用了更加快速的運送方式,他們直接冒險穿過巴倫支海。北大西洋和北海到達法國,幸運的是法國的潛艇並沒有發現這如沙丁魚一般支擠滿俄羅斯大兵的運輸船隊。
第三和第四支部隊,俄國則直接通過協約國希臘繞行到東地中海然後,坐船橫穿地中海,到達法國南部。
當第一批俄羅斯部隊到達法國的時候,他們兩手空空,法國按照約定,使用法國武器對他們進行武裝,當俄羅斯部隊在使用法國勒貝爾步槍的時候非常不適應,更別提在使用防毒面具等裝備的時候,唯獨讓法國人感到滿意的是,俄羅斯遠征軍中大量的俄羅斯軍官,都可以說一口流利的法語,這是因為俄羅斯貴族中大多都接受過法語的教育。
在1916年和1917年初,兩個俄羅斯旅參加了許多西部戰線的戰斗。在1916年的索姆河戰役中,俄羅斯軍隊也遭受重創。當1917年2月革命爆發後,大批西線俄軍要求回國,但是遭到了法國政府的拒絕。此時俄軍開始拒絕參戰,消極怠工。同時布爾什維克主義也在俄軍中盛行。
當1917年4-5月份,由於法國軍隊由於指揮官昏庸無能,草菅人命的進攻命令而爆發大嘩變爆發的時候,俄羅斯遠征軍2個旅集體發聲了嘩變。 法國政府則巧妙地聯系仍然忠於沙皇的軍官,將保皇派和嘩變者分開,並派出大量的法軍,聯合保皇派的俄軍部隊,將叛亂者包圍,並使用了火炮對他們進行炮擊。最後反叛者全部被繳械投降。
法國政府將叛亂者全部解除武裝後,那些依舊忠於沙皇,並願意為法國二戰的軍人將繼續以志願者的名義在法軍中服役,而不願繼續作戰的人員將他們被要求在法軍中做勞役,並最後都被送到了北非。據統計,有1.7萬人選擇退出戰爭,只有750人選擇繼續留在法軍中作戰。
一戰結束後,這些被送到北非的俄羅斯士兵被重新武裝起來,參加了反對布爾什維克的白衛軍,當紅軍最終取得勝利後,一部分人俄羅斯遠征軍選擇留在了俄羅斯,其他的人則重新跑回了法國,並在那裡紮根。
Ⅸ 論述俄羅斯與歐洲的關系
自從俄羅斯以大國身份介入歐洲事務以來,一個反復出現的現象是:每一次俄羅斯與歐洲國家關系的重大調整,幾乎都導致了國際體系的重新構建。
19世紀初,俄與法、英、奧、普等國敵友關系的變換,導致拿破崙帝國垮台和維也納體系的確立;19世紀晚期,俄德關系蛻變、俄轉而接近英、法,在列強關系變幻的背景下,釀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二戰中蘇聯參加反法西斯聯盟更是成為二戰勝利和雅爾塔體系確立的關鍵因素;而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主動放棄與西方對抗,乃是國際社會進入後冷戰歷史階段的決定性前提。
事過境遷,歷史上由於俄歐關系變化所導致的國際格局更替不會再簡單地重演。但是,俄歐關系中合作與抗拒兩重性的交互作用,使得這對雙邊關系依然深刻作用於後冷戰時期世界秩序的重塑。
西方文明處於總體衰落但遠非終結的歷史階段,對民族國家和後民族國家的不同認同,地緣政治因素重上前台——這是影響當下俄歐關系的重要背景特徵。
從俄羅斯的視角來看,普京在總統大選中的高票當選,聚斂了人氣,可以預料俄羅斯在未來內政外交中必有一番新的構想和作為。雖然俄國內經濟狀況還遠待改進,但這恰恰是俄歐合作的理由而不是阻力。
最近俄羅斯高官蘇爾科夫有關「百年孤獨」的文章,透露出俄羅斯精英的深層心態,表達出多年與東西方交往而無法得到應有承認的悲涼之感。但是,這篇文章更多地還是展現出俄羅斯在堅持自力更生的同時爭取與各方合作的態度走一條自己道路的信念。
由卡拉加諾夫提出,被普京所接受的「大歐亞夥伴關系」理念雖然主要側重於面向周邊和亞洲,但也對發展與歐洲關系寄予厚望。
在這樣的總體背景下,有理由期待俄歐關系能夠在未來的某一時刻逐漸走出困境,或許三四年之後才能達到合作強於紛爭的狀態,但這毫無疑問將是一個相當艱難而充滿變數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