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二戰與法國戰斗的是哪個國家

二戰與法國戰斗的是哪個國家

發布時間:2023-02-10 08:53:27

Ⅰ 二戰時德國與法國有什麼戰役

唯一的一場戰役稱之為法蘭西戰役。
該戰役由數個小的戰術階段組成,細分為荷蘭比利時戰役,索姆河戰役,馬斯河戰役等多個小的戰役
該戰役於1940年5月10日德國進攻荷蘭開始(荷蘭於當日投降,3天後全境淪陷),至6月24日法國政府宣布投降為止

Ⅱ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和法國的歷史資料

二戰法德的矛盾可以從一戰說起,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與義大利、奧匈帝國結成同盟國,而法國則與英國、沙皇俄國等結成協約國軍事同盟,一戰以同盟國戰敗告終,法國迫使德國與其簽訂了令德國感到憤怒和屈辱的《凡爾賽條約》 後來二戰爆發,希特勒在侵佔波蘭、丹麥、荷蘭、比利時等一眾小國之後,便刀鋒直逼法國,在不到短短不到40天的時間里,號稱歐洲陸軍第一強國的法國宣布投降,由主和派貝當組閣,成立名義上的法國維希政府,而實質上早已是受希特勒掌控的傀儡。當時的法國海軍既不願投降德國,又不肯為英國效力,無奈之下做了最悲壯也是最無奈的選擇--自沉。同一時期,當時的主戰派法國戴高樂將軍、二戰後的首任法國總統逃離到英國,在當時英國首相丘吉爾的支持下發起「自由法國「運動,號召流亡在世界各地的法國人團結起來為解放法國而戰,這只隊伍的人數並不多,卻配合盟軍參加了北非戰事和後來解放法國第一戰的諾曼底登陸戰並取得勝利。隨著美國的參戰和蘇聯的反攻,德國最終陷入了捉襟見肘的困境直至徹底潰敗

Ⅲ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法西斯國家有哪些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法西斯國家蛋: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匈牙利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羅馬尼亞王國、斯洛伐克(傀儡政府)、克羅埃西亞獨立國(傀儡政府)。

波蘭戰役,也稱為波德戰爭或德波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的起點,亦是世界戰爭史中一場著名的「閃電戰」。波蘭稱為「1939年保衛戰」或「1939年九月戰役」,而德意志第三帝國稱其為「波蘭戰役」,作戰代號為「白色方案」。

波蘭戰役是德意志第三帝國、捷克斯洛伐克與蘇聯軍隊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的行動,該戰役一般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在《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了一星期後,德意志第三帝國於1939年9月1日展開進攻,而蘇聯亦於9月17日入侵波蘭,10月6日,德蘇兩國佔領波蘭全國領土,波蘭戰役結束。

(3)二戰與法國戰斗的是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Ⅳ 一戰的法西斯分別是哪個國家 二戰的法西斯分別又是哪些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簡稱WWI或WW1),簡稱一戰,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一戰時法同盟國家為:

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同盟國陣營

19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建立了針對俄羅斯和法國的三國同盟,1879年,在俾斯麥的推動下,德奧簽署了「同盟條約」,這個條約具有明顯的反俄性質。後來,由於義大利在同法國爭奪突尼西亞的斗爭中失敗,俾斯麥趁機拉攏義大利,共同對付法國。1882年,德、奧、意三國簽署了「同盟條約」,三國同盟正式建立。德國成為三國同盟的核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二戰時法西斯國家為:

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

1922年10月,義大利王國國王任命墨索里尼擔任義大利王國總理,法西斯專政在義大利王國開始建立。

西方國家大蕭條所帶來的動亂,使法西斯主義惡性發展。納粹黨迅速膨脹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第一大黨。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在德意志第三帝國上台,2月製造國會縱火案,3月通過《授權法》,繼之一系列法西斯法案出籠,至次年8月頒布《國家元首法》,對國家生活進行了全面改組,建立起集權統治的法西斯體制,並且加緊擴軍備戰。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日本走上了戰爭和法西斯化的道路。在日本以軍部為中心,從首先發動侵略戰爭著手,然後通過天皇制機構,自上而下的逐步法西斯化,以適應進一步擴大侵略戰爭。

1936年,日本法西斯青年軍官發動的「二二六」兵變,使軍部實力大大加強。不久,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台組閣,建立軍事法西斯專政。之後,德意志第三帝國、義大利王國與日本簽訂反共產主義協定,並且干預西班牙內戰。

到1933年11月,法西斯運動遍及23個國家,半年後增至30個國家。

(4)二戰與法國戰斗的是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之間的戰爭,給全世界各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的災難,同時也帶來了科技上的一大進步,是各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以及軍事等許多方面大大加強,同時一戰加快了人權實現的步伐。

民族國家的紛紛建立是這次戰爭帶給人類的最大成果。

在此背後的民族意識的形成、民族觀念的勃發,可以說是歷史賜予其最好的機會,戰後國際秩序的重建。

參考資料:網路-第一次世界大戰 網路-第二次世界大戰

Ⅳ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與法國發生戰爭的資料

二戰法德的矛盾可以從一戰說起,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與義大利、奧匈帝國結成同盟國,而法國則與英國、沙皇俄國等結成協約國軍事同盟,一戰以同盟國戰敗告終,法國迫使德國與其簽訂了令德國感到憤怒和屈辱的《凡爾賽條約》。後來二戰爆發,希特勒在侵佔波蘭、丹麥、荷蘭、比利時等一眾小國之後,便刀鋒直逼法國;遺憾的是當時法國高層過於依賴馬奇諾防線(盡管馬奇諾防線在當時堪稱世界數一數二的防禦工事)消極避戰,再加上德國故意製造的德軍准備借道比利時入侵法國(實際上是坦克裝甲集群穿過阿登森林進入法國)的假象,導致法國整個戰略方向出現偏差,在裝甲坦克的碾壓下,法軍以及英國投送到法國的英國遠征軍一路敗退到敦刻爾克,盡管這時候由於希特勒的失誤使得絕大部分英法軍得以逃脫,但法國淪陷之勢已不可避免,在不到短短不到40天的時間里,號稱歐洲陸軍第一強國的法國宣布投降,由主和派貝當組閣,成立名義上的法國維希政府,而實質上早已是受希特勒掌控的傀儡。當時的法國海軍既不願投降德國,又不肯為英國效力,無奈之下做了最悲壯也是最無奈的選擇--自沉。同一時期,當時的主戰派法國戴高樂將軍、二戰後的首任法國總統逃離到英國,在當時英國首相丘吉爾的支持下發起「自由法國「運動,號召流亡在世界各地的法國人團結起來為解放法國而戰,這只隊伍的人數並不多,卻配合盟軍參加了北非戰事和後來解放法國第一戰的諾曼底登陸戰並取得勝利。隨著美國的參戰和蘇聯的反攻,德國最終陷入了捉襟見肘的困境直至徹底潰敗。毫無疑問,戰敗後的德國受到了有史以來最為嚴酷的懲罰----領土被美、蘇、英、法四國瓜分。

Ⅵ 第二次世界大戰 德國打法國

法國的戰斗

法國是德軍在西線戰役中的首要目標。5月10日凌晨在德軍突襲荷蘭和比利時的同時,戰斗就在不利於法軍的情況下打響了。德國空軍中型轟炸機和俯沖轟炸機在戰斗機的有效掩護下,開始了對法國空軍基地進行了有系統的突擊。停機坪,跑道,倉庫等作為首要目標遭到了輪番轟炸,法軍大量飛機未能起飛即在地面被毀。德國空軍同時還攻擊了法國的鐵路樞紐和公路系統,以遲滯法軍。面對德軍的強大攻勢和瘋狂突擊,法國政府和軍事當局倉促應戰,應變遲疑,決心猶豫,指揮慌亂。空軍指揮部沒有及時組織力量射炸德軍入侵部隊,減緩德軍前進速度,為己方軍事展開贏得時間。甚至因為害怕德軍報復,竟然禁止法軍轟炸機轟炸德國城鎮。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獲勝,於是頑固地抱著一戰經驗不放。鑒於德法邊境經營多年的要塞防線,法國統帥部認定德軍地面主力仍須佔領荷蘭和比利時後贏得進攻法國的通道才會大舉進攻法國,並與之進行一戰形式的大規模會戰以決定勝負!實際上,德軍計劃地面主力部隊仰仗空軍突襲和有效掩護,集中裝甲力量,沿盧森堡邊境,經阿登森林,度過馬斯河,向法國腹地迅猛穿插。而法軍在落後的軍事思想指導下,還將能夠動員的有限的空軍派去轟炸阿爾貝特運河上的橋梁!法軍希望在比利時頂不住時通過這一手段延緩德軍推進速度(法英均認為重點在東北面荷,比方向,英軍在歐洲大陸的部隊也主要在這一戰略方向)。即使如此,攻擊橋梁的法國空軍也遭到慘敗,前往轟炸的盟軍飛機竟然全遭擊落,損失慘重。在這一地段,德國空軍也掌握著制空權。 5月10日佛曉時分,德軍輕松渡過奧爾河及蘇雷河。11日夜至12日,德軍繼續越過塞穆瓦河。在全部的軍事行動中,德國空軍始終為其裝甲部隊提供全面的空中偵察,空中掩護和對地支援。甚至由於害怕敵人竊聽,連部隊的軍事命令都是由德國空軍空投給地面的裝甲兵指揮官們的。

5月12日,由於德軍的進攻如此的順利,裝甲指揮官們決心不等步兵到來,即強渡馬斯河。5月13日,德國空軍集結大量部隊,包括12個「斯徒卡」俯沖轟炸機中隊在內的大量德國飛機前來支援強渡。上午11時,在渡河之前,德國空軍開始分批轟炸河對岸的法軍指揮所,炮兵陣地和步兵掩體。德國「斯徒卡」飛機對地攻擊時垂直俯沖到幾乎接近地面才拉起,除了掃射和轟炸以外,飛機巨大的噪音對當時接觸飛機不多的法國陸軍普通士兵來說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德國空軍的掩護戰術也非常的有效,鑒於當時的空軍對地攻擊仍然有很大限制,德軍採用少架多批,低強度高烈度的方式。雖然每次轟炸時間短,威力不大,但是每隔一會就來一次,以此掩護乘橡皮舟分批渡河的德軍。盡管法國空軍猛烈轟炸河上僅有的一座橋梁和河中的德軍,但遭遇了德國空軍戰斗機部隊的驅逐。下午4時德軍大部均已到達河對岸,法軍沿河工事與炮兵陣地均遭摧毀。午夜時分,德軍已經進至河以南8公里之遠!德軍及時控制了馬斯河渡口,並陸續將大量部隊運過河,至此,法軍已呈敗像!

面對德軍的進攻,法軍尤其是法國空軍,在開戰之初的慌亂之後,也進行了殊死的抵抗。5月14日,鑒於德軍涌過馬斯河並輕松佔領軍事要地色當,為了給法第2集團軍贏得時間進行軍事展開以反擊入侵的德軍裝甲部隊。法國空軍集中力量對色當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轟炸。法空軍布雷蓋-693型飛機在不洛希152和英國空軍的「颶風」戰斗機的掩護下,對德軍進行輪番轟炸,此外還有13架老式的143M夜間轟炸機也隨同進行了晝間轟炸。然而,由於為了避開德軍戰斗機,法機飛得很低,遭德軍地面炮火猛烈射擊,有一定的損失。同日,為了阻止德軍越來越多的涌過馬斯河。以英空軍為主,法空軍為輔,轟炸馬斯河上的德軍橋梁(德國工兵早在14日即架起第一座浮橋,以後更是越架越多)。第一次攻擊英國空軍就損失了85架轟炸機,德軍只是3橋微損,很快就修復了。接下來的3天,英空軍繼續攻擊,前後損失250多架各種飛機。由於當時英軍早期型的「颶風」不是德國空軍戰斗機的對手,盟軍飛機必須低飛以躲過德空軍的戰斗機。這一情況造成盟軍飛機多損失於德軍地面猛烈的高射炮火。(英國空軍在法國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戰斗,除大陸派遣部隊以外,又先後調集261架「颶風」戰斗機以及後來補充的飛機。從5月10日戰鬥打響至19日,被擊落75架,傷120架,到後來撤回英國的只有66架!)

5月19日,德軍佔領阿拉斯,20日,佔領阿布韋爾,至此,法軍北線全壞,戰局已近不救!

在接下來的敦刻而克大撤退中,英德空軍激烈爭奪制空權,以實現戰場控制。德國空軍在戈林的親自指揮下,集中所有能夠集中的空軍計800多架(內轟炸機300多),全力轟炸敦刻而克,甚至在港區投擲水雷封鎖港口,阻止英軍接援,力爭將英法軍消滅在灘頭上。面對極其險惡的戰場態勢,英空軍更是傾其所有,以每日300多架次的力度與德軍爭奪制空權。其中,從英國本土出發的戰斗機共達2739架次,並在戰斗中投入大量的新型「噴火」式戰斗機。由於英軍的奮力拚殺和地理及氣象條件對德軍的限制(英空軍從本土起飛,海峽只有40-70公里,德國機場較遠,且戰役期間德國一側氣象條件惡劣,不利空軍出動),英空軍逐步掌握多佛兒海峽上空的制空權,有力的支援了陸軍。德國空軍未能阻止盟軍撤退。

敦刻而克陷落當天,德軍猛攻法軍臨時拼湊的魏剛防線,第二天即渡過索姆河。此時,法軍自知前途險惡,於是集中了全部空中力量,在英國皇家空軍的協助下反復攻擊了亞眠,肖恩,配隆等橋頭目標,但仍然未能阻止德軍大量集結。9日,德軍在魯昂,貢比涅突破魏剛防線。同日,法國政府宣布遷都。法空軍此時已所剩無幾,器材油料等也已經不能保證有效作戰了。

5月10日,義大利對法國宣戰。法國海軍航空兵部隊與義大利空軍進行了戰斗。

5月14日,德軍佔領巴黎。

5月17日,貝當政府要求停戰。18日,英國空軍全部撤出法國。

5月22日,法國簽字投降。

法國宣布停戰後,仍有大量法軍尤其是空軍紛紛逃往北非,其餘部隊等待德軍解除武裝。至此,法國戰役結束。

Ⅶ 請問二戰德國打敗法國用了多久

一個多月,時間是1940年5月10日—1940年6月22日。

1940年5月10日,天剛破曉,成群的德軍Ju 87斯圖卡式俯沖轟炸機突然對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的機場、鐵路樞紐、重兵集結地區和城市進行猛烈的轟炸。

5時30分,在北海到馬奇諾防線之間的300多公里的戰線上,德軍地面部隊向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發起了大規模進攻,揭開了入侵法國的序幕。

1940年6月10日,法國政府撤出巴黎,遷往圖爾。同日,義大利趁火打劫,向法國宣戰。13日,巴黎被宣布為不設防城市。14日,法國政府再遷往波爾多時,德軍不費一槍一彈佔領了巴黎。

就在德軍佔領巴黎的當天,德軍A集團軍的左翼已進至到馬奇諾防線的側背,「因為這條無用的防線,畢竟還存在著數十萬沒有投降或被消滅的法國軍隊」。

希特勒要求倫德施泰特與C集團軍合作,徹底消滅那裡的法國部隊。根據希特勒下達的15號作戰指令,一直在馬奇諾防線當面執行吸引法軍注意力任務的C集團軍,立即選擇馬奇諾防線守軍的薄弱處,即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築壘地域的接合部發起進攻。

A、C兩集團軍前後夾擊,馬奇諾防線很快被突破。17日,C集團軍進至馬恩-萊茵運河上,A集團軍佔領了凡爾登,法軍50萬被包圍在阿爾薩斯和洛林南部,除少數逃往瑞士外其餘全部被殲。

18日,法國政府宣布停止抵抗。22日,法德簽訂康邊停戰協定,法國戰役結束。

(7)二戰與法國戰斗的是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二十世紀世紀三十年代,法國在國防部長馬其諾將軍的主持下,耗費六十億法郎的巨資,沿著法德邊境修築了長約四百公里的堡壘群,共有五千八百個永久性工事,這就是聞名於世的馬其諾防線。

法國政府以為有此防線即可高枕無憂。然而在戰爭中,當德軍穿過法比邊境直趨巴黎時,這在紙上被描繪成「堅不可摧」的偉大工事,立即化為一堆廢銅爛鐵,起不到任何作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和英國同屬協約國,共同對德作戰,戰後盡管形勢多有變化,兩國仍維持了某種盟友關系。

1939年上半年,法國和英國共同允諾承擔保衛波蘭、羅馬尼亞和土耳其的義務。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法國和英國又一起宣布對德作戰,並共同進行所謂「奇怪戰爭」,致使百萬法軍空等在馬其諾防線中,坐失作戰良機。

1940年5月10日,德軍發動「西線戰事」,這一次炸彈直接落到了法國人的頭上,英法同盟也開始面臨真正的考驗。5月15日,法軍總司令甘末林即驚呼,防線已被突破,敗局無法挽回。

次日丘吉爾趕到巴黎,氣急敗壞地申斥法方作戰不力,並表示英方除派出少量空軍外,已無能力再提供其他支援。5月20日,魏剛接替甘末林出任法軍總司令。

6月10日,所謂魏剛防線又被突破,次日,丘吉爾再次趕到法國,建議法方即使在正規軍完全潰敗後,也應開展游擊戰,遭到時已出任副總理的貝當嚴詞拒絕。

6月13日,即巴黎陷落前的一天,丘吉爾來到都爾,和法國領導人作最後一次會晤。此時英國在法國僅有一個步兵師、一個裝甲師和匆匆趕來的一個加拿大師,均不足以成大事。不久它們又都全部撤走,於是在歐陸遂無英國的一兵一卒。

眼看法國這艘大船行將傾覆,作為盟友的英國不僅不鼎力相助,反而想乘人之危,為自己大撈一把。

陸上雖告慘敗,但法國依然保留了一支幾乎未被觸動的海軍,共擁有:七艘主力艦、一艘航空母艦、十八艘巡洋艦、四十八艘驅逐艦和七十一艘潛艇,自然使英國垂涎三尺。

6月16日,英國兩次急電法國政府,聲稱只要法國艦隊駛向英國港口停泊,英國就同意法國停戰。

美國駐法大使蒲立德電告國務院,英國人當務之急為保留自己的空軍和海軍,「以便一旦被迫和希特勒作交易時,能用來作為手中的王牌」;貝當則說英國人有意讓法德相互廝殺,然後再自己與德媾和。

英國不僅想佔有法國的艦隊,而且還想乘機吞並法國的殖民地,6月16日提出建立「統一的英法聯盟」的建議,它是一個具有統一的憲法、議會、政府和軍隊的實體。

英國外交部當即指示法屬殖民地的英國總領事向當地殖民機構提出接受英國保護的建議,在絕大多數場合均遭拒絕。

盡管6月18日,法國方面向英政府保證不讓法國艦隊落入德軍之手,但英國仍出動大批艦艇圍攻停泊在北非米爾斯克比爾港的法國艦隊。

當時法國在那裡集中了兩艘主力艦、兩艘巡洋艦、一艘航空母艦和十一艘驅逐艦,在英軍的猛烈炮火下,除「斯特拉斯堡號」主力艦外,大多數法艦均失去戰鬥力,另有一千兩百餘名法軍官兵喪生。

而在北非的亞歷山大港,法艦在多日被圍困後,於7月7日同意解除武裝,只有一艘主力艦「黎塞留號」設法逃至達喀爾。

在馬提尼克的法國艦隊則受到英、美海軍的嚴密監視,動彈不得。這樣一來,一個世界海軍大國就在自己的盟友、另一個世界海軍大國背信棄義的打擊下,徹底消失了!

法國在敗亡之際,不僅希望自己的盟友能給予幫助,而且還多次懇求大洋彼岸的美國能伸出援助之手。5月22日,法國總理保羅·雷諾又要求羅斯福派美國海、空軍參加歐戰。

6月10日,雷諾呼籲美國除遠征軍外,能提供所有一切可能的援助。6月14日,雷諾又將法國比作一個溺水的人,哀求美國及時援助。

羅斯福對法國方面的請求均置若罔聞,僅在6月17日敦促剛出任法國新總理的貝當切勿放棄法國的殖民地。

法國正是在這樣完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與德國在6月22日簽訂停戰協定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戰役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法國在二戰中的崩潰:大禍臨頭時 軍方如在夢游

Ⅷ 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法國一隊的是

法國是二戰戰勝國,和美、英、蘇、中等國一樣!法國前期被德國繞過防線大敗,一半的國土淪為德國控制,一半的國土成為中立國,唯有戴高樂將軍領導的自由法國戰士,到英國繼續與德國等軸心國作戰。1944年6月盟軍(包括自由法國軍)在法國的諾曼底登陸,迅速解放了法國領土,隨後法國也參與了攻打德國的戰役。

Ⅸ 二戰是哪幾個國家和哪幾個國家打

二戰是以德國,義大利,日本為首,以及羅馬尼亞,奧地利等國家組成的軸心國和蘇聯,美國,英國,法國流亡政權,澳大利亞,中華民國,印度等多國組成的反法西斯陣營打。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波及范圍最廣,破壞力最大的一次世界性戰爭,戰爭的主要爆發地是歐洲,整個歐洲幾乎都變成廢墟;其次是亞洲太平洋地區,中日戰爭在中國爆發,太平洋戰爭是美日的較量;再次是北非戰場,德意聯軍和英軍的較量,後來美軍也加入到北非戰場。

戰爭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深刻地改變了人類歷史。其影響廣泛地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和科技各個層面。 二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Ⅹ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參戰方有哪幾個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共有兩個集團:軸心國與同盟國
軸心國(17個):
主要軸心國:
1.德意志第三帝國(德國)
2.大日本帝國(日本)
3.撒丁王國(義大利)
柏林-羅馬-東京軸心
仆從國:
1.捷克斯洛伐克(德佔)
2.保加利亞
3.南斯拉夫
4.比利時(德佔)
5.盧森堡(德佔)
6.波蘭(德佔)
7.羅馬尼亞
8.匈牙利(德佔)
9.芬蘭
10.丹麥(德佔)
11.挪威(德佔)
12.克羅埃西亞
13.法國(德佔)
中立:
1.瑞典
2.土耳其
3.西班牙(名義上是中立,實際上是法西斯的仆從國)
4.維希法國(包括在非洲的殖民地)

同盟國(51個):
主要同盟國:
1.美利堅合眾國(美國)
2.俄羅斯蘇維埃聯合社會主義民主共和國(蘇聯)
3.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
4.中華民國(中國)
同盟國其他國家:
1.澳大利亞
2.阿比西尼亞(衣索比亞)
3.紐西蘭
4.印度(英佔)
5.加拿大
6.墨西哥
7.南美洲國家
8.自由法國(戴高樂領導的法國流亡政府)
9.其他淪陷國家的流亡政府
滿意請採納。

閱讀全文

與二戰與法國戰斗的是哪個國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8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2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4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5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8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1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4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7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6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4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6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