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西方如何打贏法國

西方如何打贏法國

發布時間:2023-02-11 12:10:46

Ⅰ 阿金庫爾戰役英國是怎麼打贏法國的法國為什麼會失敗呢

英國長弓手擅長發展自己的優勢,避免自己的弱點。他們選擇的戰場都是崎嶇的小徑、丘陵或狹窄的區域。騎兵根本無法在這個戰場上沖刺,他們的機動性也非常有限。每次戰斗前,英國長弓兵都會優先考慮有利的地形,能夠從容射擊。然而,失去機動能力的騎兵就像活目標一樣,被其他人屠殺。他們在沖向英軍前線之前被射中刺蝟。可以說,在百年戰爭中,法國的重裝騎士們不得不面對籠罩在藍天上的箭影和他們咆哮時發出的尖銳聲音。

阿金庫爾戰役後,英國長弓手聞名於世,這讓所有法國騎士聞之色變。但事實上,英國軍隊之所以能夠贏得這場戰斗,不僅僅是因為長弓的一個分支。法國發動正面進攻時,戰場前沿的英國騎士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果沒有這些重甲騎士的掩護,長弓將被近身的法國軍隊屠殺。因此,英軍在阿金庫爾戰役中的勝利實際上是所有兵種不顧一切、協同合作的結果。

Ⅱ 近代英國為什麼能打贏西班牙、荷蘭、法國這三個國家

打敗西班牙和法國是因為工業資本主義制度戰勝了封建農業制度,擊敗荷蘭則是因為工業資本主義優於商業資本主義。

Ⅲ 世界盃英國打得過法國嗎

英國打不過法國. 世界盃1/4決賽,英格蘭將對陣法國。歷史上,英格蘭與法國共交手31次,英格蘭17勝5平9負。但本世紀以來,兩隊共7次交手,英格蘭戰績僅為1勝2平4負。
2017年6月13日,法國3-2英格蘭
2015年11月17日,英格蘭2-0法國
2012年6月11日,法國1-1英格蘭
2010年11月17日,英格蘭1-2法國
2008年3月26日,法國1-0英格蘭
2004年6月13日,法國2-1英格蘭
2000年9月2日,法國2-1英格蘭

Ⅳ 英國以前為什麼能夠打贏西班牙荷蘭法國呢

打敗西班牙,英國靠的是私掠許可證,也就是海盜大法,地理大發現時期,不少的航海家實際上也是海盜,別看英國現在高舉人權大棒,想當年最不講人權的就是英國,人家招水兵,就是滿大街抓壯丁。。。
打敗荷蘭,靠的是東印度公司,荷蘭人秉承的是不打架,但我跑路賊快,荷蘭的船基本就是能少裝武器就不裝,因為大炮太沉了影響船速。。。英國佬的船私掠的老辦法對荷蘭船隊有點行不通,畢竟要搶劫首先你得跑的過對方。。所以人家換了一種打法,其實就是金融戰的雛形,也是期貨買賣的雛形,硬生生把荷蘭給做空了。。。
至於法國,╮( ̄▽ ̄")╭,法國號稱歐洲大陸最強陸軍,一直以來對上英國的都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搞得人家英國佬都不好意思了,在地理大發現時代之前的英法戰爭,基本都是以英國戰勝做最終結果的,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二戰。。。至於拿破崙時代,根本就沒有越過英國海上長城之稱的英國皇家海軍的封鎖線。。。拿破崙惜敗於英國海軍將軍納爾遜。。這都是有史可查的。。。

Ⅳ 希特勒怎樣打下法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法國
1940年5月,希特勒在歐洲西線發動強大的攻勢,在佔領荷、比、盧之後,用裝甲部隊繞過法國的「馬其諾防線」(Maginot),從北面長驅直入法國。5月法英聯軍在敦刻爾克大撤退。6月14日巴黎淪陷。6月16日,剛剛上任的貝當(Pétan)總理代表法國政府向德國投降。根據法德雙方簽訂的停戰協議,法國的東部和北部約佔全國面積2/3歸德國佔領。貝當政府偏安維希,改稱「法蘭西國家」。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存在65年後終於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正當法國的大半壁江山遭受到德國法西斯蹂躪時,曾任雷諾政府(Renaud)陸軍部副國務秘書的夏爾·戴高樂隻身飛往倫敦,於6月18日通過英國廣播公司發表了《告法聞人民書》。在講話中,戴高樂高舉爭取民族獨立的大旗,號召法國人民繼續抗戰到底。他在英國組織「自由法國」運動。自此,戴高樂及其領導的「自由法國」(後改為「戰鬥法國」)的影響迅速擴大,並贏得了國內外、尤其是海外的支持。到1940年底,「自由法國」領導的殖民地人口已超過1200萬。法國的抵抗運動可以依靠法屬非洲的遼闊土地和豐富資源進行斗爭。「自由法國」還在法國本土開辟戰場,團結和協調法國本土的抵抗運動。到1942年,「自由法國」的軍隊已達到7萬以上,並擁有空軍和海軍。它們在北非和法國本土同德國法西斯的軍隊浴血奮戰。「自由法國」的空軍還被派往蘇聯參加戰斗。

在法國本土,從德國法西斯佔領開始就產生了自發的和各自分散的抗德斗爭。到1940年末,已經出現了許多抗德的組織,各個階層都有人參加。這些抗德組織散發傳單,出版地下刊物,收集德軍情報。從1941年夏季起,法國本土的各個抵抗組織加強了相互間的聯系,許多地方抵抗組織還紛紛響應法國共產黨的號召,建立了地區性和職業性的民族陣線委員會,從而使國內的抵抗運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1942年游擊隊組織了276次破壞鐵路的活動,1943年則增加到2009次。1943年9月,科西嘉島的抵抗組織發動起義,趕走了德軍和意軍,解放了全島領土。

為了統一領導法國本土的抗德斗爭,戴高樂指派代表讓·穆蘭(Jeans Moulins)於1943年5月成立全國抵抗委員會,團結了8個抵抗組織(其中包括共產黨領導的「民族陣線」)、6個政黨(共產黨、社會黨、激進黨、人民民主黨、共和聯盟、民主聯盟)和兩個工會。在全國抵抗委員會領導下,各省和地方也相應建立了省和地方抵抗委員會(又稱解放委員會)。全國抵抗委員會還於1944年3月宣布了其綱領:懲辦賣國賊,保障民主自由,實行一系列改革(如壟斷組織國有化、消滅金融寡頭等)。同年,法國本土的所有抵抗組織聯合成為一個統一的軍隊,即「法國國內戰斗部隊」,簡稱「內地軍」,其數量已達到50多萬。在內地軍中,法國產黨領導的「游擊隊和自由射手」佔一半。在海外,戴高樂於1943年6月建立了「法國民族解放委員會」作為法國的中央政權機構,從而使法國國內和國外的抗德斗爭有了一個領導核心。「法國民族解放委員會」於8月獲得蘇、英、美的承認,先後與26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1944年6月,戴高樂在第二戰場開辟前夕,宣布將法國民族解放委員會改組為法國臨時政府,國內外的抗德斗爭。

當蘇軍對德國法西斯的軍隊展開全面大反攻時,美英聯軍於1944年6月6日在法國西北的諾曼底登陸,開辟了對德作戰的第二戰場。8月美英聯軍又在法國南部的土倫、馬賽登陸。此時,法軍與美英聯軍共同在法國國土上與德軍作戰。內地軍也在加緊打擊敵人,並解放了全國一半以上的領土。同年8月25日,巴黎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發動起義,並解放了巴黎。法國臨時政府遷往巴黎並進行改組,吸收國內抵抗運動成員參加。戴高樂回到法國後立即解決共產黨領導的武裝,於8月28日下令解散內地軍,9月19日又命令內地軍與正規軍合並,並解除了所有抵抗組織的武裝,從而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此時,臨時政府繼續對德作戰,直到1945年法國全部解放。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許多文學家投身抵抗運動,如薩特、阿拉貢等。他們一掃以往頹廢的氣氛,創作了許多優秀的抵抗文學作品。

Ⅵ 「七年戰爭」中英國是怎麼贏的法國有實力打贏這場戰爭嗎

戰爭進程:開戰之初,普魯士軍隊利用法國、奧地利、俄羅斯同盟不夠協調的戰略弱點,連續擊敗奧地利、法國。即使是到了1757年,普魯士軍隊總體上也是占據優勢的。到了1758年,法奧俄聯軍兵力已經遠遠超過普魯士,雖然由於協調的問題,在捷克、西里西亞的一系列戰役中聯軍並沒有取得顯著的戰果,但聯軍特別是俄羅斯軍隊將普魯士拖入了消耗戰,而這是對人數較少的普魯士不利的。1759年,由於俄國將軍薩爾科夫的優秀指揮和戰役籌劃,俄國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並且奪取了東普魯士。但是由於聯盟內奧地利和法國同俄國出現裂痕,因此沒有能進一步擴大戰果並且錯失了攻克柏林的機會。經過1760年的僵持,1761年俄國在那個時代的一流名將魯緬采夫(會在以後專門寫到他)的指揮下,攻克了當時被普魯士占據的波蘭和普魯士多個重要的軍事要塞,普魯士一下子陷入困境。然而,1762年發生了極為戲劇性的事件,俄國女皇病死,繼任者彼得三世和普魯士皇帝腓特烈二世的關系甚為親密,之後俄國迅速退出戰爭。反普魯士聯盟的主力退出了,於是局面就呈現出了一邊倒。很快戰爭以普魯士的勝利結束了。歐洲主戰場以普魯士為主力(也有部分英軍與之一起),而在加拿大、印度、太平洋的廣大領域,戰爭是以英國和法國為主進行的。當然,英帝國繼打敗荷蘭、西班牙之後,又打敗了法國,奪得了包括加拿大和印度在內的廣大殖民地。 戰爭評論:英國、普魯士、法國、奧地利、俄國,捲入七年戰爭的國家都是歐洲最主要的強國,戰場遍及歐亞大陸和美洲,丘吉爾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我總體上也是贊同這個看法的。不過從戰爭藝術本身來說,七年戰爭所引起的變化還不足以和兩次世界大戰媲美。當然,也不能說沒有,那就是線式戰術的鼎盛和沒落的開始。相信大多數人一定都看過歐洲轉型時期的戰爭片、油畫或者圖片。其中常常會有步兵排成一個一個不大的方陣,每個方陣相距一段距離,方陣中間有馬拉的大炮,方陣兩側有騎兵賓士。這個場景就是典型的線式戰術。線式戰術與早期的滑膛槍相配合,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滑膛槍的火力——通過方陣各排輪流開槍,可以達到火力持續的效果;通過方陣士兵滑膛槍附帶的刺刀,可以阻止騎兵沖陣;通過大炮轟擊,可以掩護步兵前進;通過騎兵機動,可以突襲對方側翼。這種陣型的優勢在於兵種配合默契時可以發揮出各兵種的優勢並且形成互補。而它的限制條件有三點,第一對地形限制比較大,通常只適用於平原地形;第二對軍隊訓練要求很高,如有步調或者節奏不一致就難以奏效;第三因為以步兵為核心並且非常強調一致性,因此總體上的機動性和靈活性就比較低。在七年戰爭的主戰場西歐,雙方廣泛使用了這一戰術,但是,也暴露出了這一戰術的上述問題。很明顯,線式戰術能量的發揮上述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在西歐戰場上,地形總體來說不是問題;而普魯士軍隊更加訓練有素,因此總能以少敵多;而因為西歐各國領土有限,必須固守的戰略要地很集中,因此機動靈活性不高的問題也不是很嚴重。但是情況總在變化。不久之後,美利堅大陸上,依靠更加復雜的地形,更加廣闊的戰略空間和更加靈活分散的民兵,美國人打贏了超級大國英國;而再之後,身負戰敗之恥的法國人在軍事天才拿破崙的領導下用炮騎結合、步兵分散的三線戰術打遍了歐洲。小時候讀到北美戰爭中英國人排成方陣前進,就覺得英國人真笨,排的那麼密豈不是給人當靶子?長大些以後了解了滑膛槍的歷史和特性,才知道過去的人是很聰明的,不管今天看來多不合理的戰術,能在戰場上存在,必有其道理。只不過,時代總是在變化,武器的革新和戰術思想的轉變必然帶來舊戰法的淘汰。 歷史評論:本來行將戰敗的普魯士因為一個巧合,獲得了戰爭的勝利。從此之後,普魯士能夠與列強平起平坐,開始了統一德意志的夢想。腓特烈二世則因此被稱為「腓特烈大帝」(可見關系不在多,有幾個關鍵的就行,彼得三世這個小兄弟一上台,腓特烈二世就從亡國之君的邊緣咸魚翻身了)奧地利丟掉了西里西亞,本來就不算非常強盛的國力又受到打擊,在軍事上更是再無力與軍國普魯士爭雄。而高傲的法國則輸得一塌糊塗,徹底丟掉了印度和加拿大。跟英國幾世紀的仇又添了一筆,直到一戰才解開;跟普魯士的仇則幾個來回,到了二戰之後通過戴高樂之手才算慢慢解開。俄羅斯則在普魯士的明暗配合下向西擴張,瓜分波蘭。法奧耍盡心思手段,打不過普魯士都白搭,怎麼也還是敵不過俄羅斯的肌肉分得的贓物多——打贏才是硬道理,這話一點不錯。要說最大的贏家,恐怕就是英國了,雖然在西歐大陸參與不多,但是利用普魯士這個盟友拴住了法國,自己悶聲發大財,拿到了加拿大和印度;另一邊還在西歐大陸製造了更多的仇恨以維持均勢。但諷刺的是,大英帝國如日中天的時候,為了轉嫁軍費,無意中在新大陸製造了對自己的不滿。要說不滿,殖民地的不滿多了,也不差這一個。可是新大陸這幫新教徒的不滿十幾年後竟然真的開花結果,造出了一個美國。再過一百餘年,這個新生兒將徹底取代英國的位置。「任何事物產生的時候都已經同時孕育了滅亡它自身的因素。」——看看日不落帝國的誕生,歷史真是辨證得很。

Ⅶ 面對德國法西斯的步步緊逼,當時的西方大國採取了怎樣的政策

應該是綏靖政策。
原因:背景因素
1、英法為維護霸權地位所採取的策略
英法在其實力日益衰退的情況下,為維護霸權地位所採取的策略。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遭受嚴重損失,戰後經濟恢復非常緩慢。二三十年代,英國歷屆政府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解決經濟問題上,把重整軍備看作是恢復經濟的障礙,企圖以沒有實力為後盾的外交政策,達到保住霸主地位的目的。法國由於和德國毗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度保持軍備和對德國實行強硬政策。但法國的經濟一直處於衰退之中。相對穩定時期發展有限,30年代的經濟危機持續時間又特別長,經濟形勢十分嚴峻。同時法國的政局也不穩定,內閣更替頻繁,使得對外政策難以保持堅定性和連續性。總之,英法的頹勢是其推行綏靖政策的物質基礎。
2、綏靖政策的推行和社會制度有密切關系
綏靖政策的推行是和當時兩種社會制度共存這一時代背景有密切關系的。十月革命後,國際關系中開始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社會制度的對立和斗爭。英法等西方國家為阻止蘇聯的影響,把德國當作反布爾什維主義的屏障。當德國建立法西斯政權,進而撕毀凡爾賽和約對外擴張時,英法竭力把這股禍水引向東方。
3、綏靖政策的推行同社會思潮也有很大關系
綏靖政策的推行,同當時西方普遍流行的社會思潮也有很大關系。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殘酷景象給歐美各國留下慘痛的記憶,因此,戰後和平主義思想、厭戰畏戰情緒相當盛行,在法國尤其嚴重。英法等國的統治者既受和平主義思潮的影響和制約,又是這一思潮的推行者,綏靖政策只是他們推行這一思潮的產物。
歷史動因
縱觀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國際政治氛圍,尤其是英國社會背景,綏靖政策的推行並非偶然,它是多種因素的總和。
1、經濟衰敗的後作用
經濟是一個國家的生命,經濟決定政治;衰敗的經濟無疑是英國推
行綏靖政策的歷史動因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經濟一片蕭條,即使是戰勝國的英國,直接損失達120億英鎊,同時造成大量勞動力的喪失。1921年起,英國的失業人數以每年120萬人左右的速度直線上升;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英國工業生產僅占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9%,金融霸主地位岌岌可危;1932年,英國工業生產指數比1929年下降了23%,其中生鐵、鋼的生產減少了一半,造船業減少88%,機器製造減產1/3,外貿額縮減了一半以上,失業者達工人總數的22%[1] ,顯而易見,英國經濟已是衰敗不堪,日落西山!
面對嚴重的經濟困境,英國政府不得不從迫切的內政問題出發,致力於經濟恢復工作。然而,這卻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對軍備力量的鞏固。1919年,英國戰時內閣規定:「作為經濟節約運動的一部分,各軍事部門在編制預算時應根據這個假定『不列顛帝國在今後十年內不會進行任何大戰,不需派出遠征軍』」。 [2] 「十年無大戰」的規定,還加上一天天地往前推算,直到1932年還在生效。因為統治當局堅持認為「財政和經濟危險是國家必須對待的最嚴重,最急迫的危險,其它必須讓位,必須等待」 [3];他們甚至覺得憑英國現有的軍備力量,尤其是一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足以應付任何規模的戰爭。因此,軍事上一直滿足於「1918年的技術」,軍費開支降到「嚴重的無法履行英國防衛義務的狀況」。[4]
可想而知,嚴重的經濟困境對軍事實力的打擊是無以復加的。英國所採取的重經濟、輕軍事的變相調配,不僅沒有使經濟困境從「節約」中得到改變,甚至還引起了國內政局的動盪,國內反抗斗爭此起彼伏,罷工浪潮洶涌澎湃。同時,它還造成了內閣的頻繁交替。在張伯倫上台前的不到15年時間內,出現了一連串走馬燈式的政權更迭的奇怪現象[5] ,這就很難指望政府在法西斯面前實行一種連續和堅定的政策。相反,他們拒絕以任何方式認真考慮戰爭問題。英國公黨領袖艾德禮曾宣稱「我們決不同意把使用武力作為執行政策的手段。」 [3]這無疑對以後希特勒德國的武力威脅只能「息事寧人」、「妥協退讓」,進而為綏靖埋下了禍根。
2、反戰求和的社會思潮
如果探究一戰給人類帶來的最深切的啟迪,不妨說是對「反戰求和」的熱切渴望。英國在一戰中直接參戰600萬人,傷亡244萬,戰爭雙方開支達1800億美元,無數城鎮化為廢墟,各國財政一片蕭條。「可怕的戰爭大屠殺幾乎影響到全國所有家庭」,[6]它對英國人傳統的心安理得、高枕無憂的社會心理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人們對戰爭表示出十分的反感和厭倦,並進而對戰爭帶來的災難表示恐懼,形成一股強大的反戰求和的社會思潮。
據悉,戰後英國出現了許多頗具影響的「不再戰運動聯合會」和最大的「和平誓約協會」等和平主義組織,和平主義運動風起雲涌。他們宣稱「一切戰爭都是錯誤的,任何國家以任何方式訴諸武力都違背人類精神上的和諧與理智」,呼籲「拒絕支持或效力於任何付諸武力的政府所從事的戰爭。」 甚至宣稱「放棄侵略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放棄防衛。」。
1936年,英國和平主義組織進行了民意測驗,90%的人拒絕參戰,反戰求和思想深入人心。然而,和平主義者鼓吹和議、呼籲太平的同時,卻消極地宣揚戰爭的殘酷性和破壞性,詛咒戰爭,詆毀軍備,不僅模糊了人們對國際形勢的認識,而且使人們混淆了戰爭的正義性和非正義性,解除了人們對戰爭的警覺。一味反戰的社會情緒,很大程度上為政府參戰製造了輿論壓力,制約了政府的決策。
面對「社會太平」的反戰求和思潮,英國政府不得不進行對外策略的調整。他們認為「戰爭是毫無意義的事情」,對於慕尼黑悲劇,英國首相張伯倫甚至相信「讓德國恢復國土就可以保持英德兩國長期友好和平穩定的關系,導致達成廣泛的協定,撫慰不滿意的國家,從而取得長治久安的和平」,[2](p.304)並且宣稱「這是我們時代的和平」。[2](p.289)這不僅反映了英國民眾狹隘樸素的「避戰求和」 心理,也掩蓋了張伯倫害怕戰爭的心態,迎合綏靖需求。可以說,「反戰求和」的社會思潮正是英國統治階級推行綏靖主義的溫床,更是英國推行綏靖政策的幌子!
3、特定的政治安排
英國統治階級的政治安排是對外策略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面對當時的國際社會背景,英國當局的政治安排也別有用心。
首先:扶德抑法,保持歐洲均勢。
「歐洲均勢」政策是英國傳統外交的核心之一,通過歐洲大陸德、法、俄的互相牽制,達到「實力均衡」。然而,一戰的爆發極大程度上改變了這一局面。戰後,《凡爾賽和約》奠定了法國在歐洲的霸權。法國擁有歐洲最強大的陸軍,建立起了以之為中心包圍德國的小協約國體制。因而,法國成了英國最危險的競爭者。勞合?喬治曾強調說「法國是唯一可能給英國造成麻煩的國家」。[8](p.123)因此,英國這時的均勢政策是要加強德國的實力與國際地位,從而在德法之間建立一種相互沖突又互制的關系,用以維護及加強英國在歐洲政局上的地位。為此,英國一方面積極支持德國擴軍、毀約,以振興德國,恢復其大國地位;另一方面又迫使法國接受有利於德國的道威斯計劃、楊格計劃,從而防止出現一個「支配歐洲而同時支配海峽沿岸和低地國家的偌大軍事強國。」 [8](p.123)
作為一個世界大國,「勢力均衡」的舊傳統和「光榮孤立」的影子使英國始終定位在充當歐洲的制衡者和仲裁人,扶德抑法成了英國當時對外政策的主題。丘吉爾也毫不避諱地說過:「英國的政策並不考慮企圖稱霸歐洲的國家究竟是哪個,它唯一關心的是,誰是最強大的,或是有支配力量的暴君。因此,我們不怕別人說我們親德反法,如果情況改變,我們同樣會以親法反德」。[10]可以看出,扶德抑法只是英國保持歐洲均勢的一種手段,通過均勢,它將更大程度上實現並保持歐洲霸權。
其次:以德反蘇,實現「禍水東引」。
面對戰後新生的社會主義蘇聯的崛起,引起了世界資本主義國家,尤其是英國的深度恐懼:無產階級運動一旦席捲英國,資產階級必將面臨滅亡的境地。因此,積極反蘇反共也是英國當局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鑒於德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日益反蘇的趨向,德國成為東方反蘇的第一防線,尤其是1939年德國積極東進的攻勢,令英國暗自慶幸:「作為防止共產主義的屏障,納粹幫了歐洲一個大忙。」 [11](p.192)他們相信:「禍水東引」是摧垮無產階級的捷徑。如果把法西斯這股禍水引向社會主義蘇聯,使蘇德之間發生沖突,彼此在戰爭中兩敗俱傷,那麼英國的霸權和利益就能安然無恙[5] (p.235),歐洲均勢將得到更大程度的鞏固。張伯倫自鳴得意,把《慕尼黑協定》吹噓為「輝煌的勝利」,以為「禍水東引」已告成功,從此「希特勒的行動將指向東方,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可能完全不捲入了」。[4](p.159)對於三國軸心的成立,英國更是毫無警覺,因為在他們看來,聯系三國的紐帶是《反共產國際協定》,而反蘇反共正是英國所希望看到的。
出於嫁禍於人的初衷,英國自然對德百般縱容,綏靖便成了「放任」的代名詞。
再次:不戰而和,維護霸主權益。
如果說「反戰求和」是一種和平的社會思潮,那麼,「不戰而和」則是上層建築一種僥幸的政治追求。一戰中,英國的損失是無以倫比的。戰爭還導致了社會的動盪,尤其是群眾革命運動的發展。英國統治階級也不敢奢望戰爭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好處,反而擔心戰爭會動搖他的霸主地位,不敢同侵略政策做針鋒相對的斗爭。正如英國外交官斯特朗所言:「任何戰爭,無論我們是贏是輸,都將毀滅富裕的有閑階級,於是他們就要不惜一切代價求得和平。」[9](p.83) 由此可見,對於統治階級本身而言,「和平」既迎合了社會思潮,又能維持霸主地位的穩定,它是一種漂亮的借口。
當然,「不戰而和」作為一種息事寧人的懷柔外交政策,通過避免戰爭,可以防止戰患的進一步摧殘。然而,他卻以犧牲弱小國家利益為代價,助長了法西斯國家尤其是德國咄咄逼人的擴張態勢,以至達到不斷滿足侵略者擴張領土的慾望以求避戰的境地,這就是 「綏靖政策」的主要表現。《慕尼黑協定》的簽訂,標志著英國綏靖政策達到了頂峰,也為英國在二戰中付出沉重的代價埋下了禍根。然而,張伯倫卻說:「我們對於現在所發生的事情,當然應該引以為憾,但是我們決不可因此而離開正軌,我們應該記得,世界各國人民的願望仍然是集中在和平的希望上。」[2] (p.313)如果綏靖獲得成功,「就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完全控制歐洲,因而也不能向英國的全球霸權提出嚴重的挑戰。」[7]
顯而易見,「不戰而和」作為一種政治上的安排,更是一種維護霸權的手段。它一方面是保持地方平靜,熄滅戰爭;另一方面則是犧牲局部利益和他國利益,並以此為條件而與德國達成政治交易,維護英國在歐洲的勢力與影響以及在全球的霸權地位。
綜上所述,正是因為英國經濟實力的不濟和社會思潮的涌動及當局統治者的諸多考慮,英國推行「綏靖政策」成為歷史的必然。當然,國際環境作為一種不可忽視的「外部因素」也起了極其關鍵的作用,尤其是法西斯德國的迅速崛起和咄咄逼人的態勢,使英國深感力不從心,不得不妥協避讓。然而,也正是這多種因素的重合,歷史才走向了「綏靖」的起點。

Ⅷ 打贏百年戰爭,法國人靠的是什麼呢

聽了很多關於這個話題的爭論,首先,我們必須要明確一點:戰爭的勝利,永遠不是某個特定兵種的作用,而是眾多因素的疊加。百年戰爭的勝利,不是法國的騎士和炮兵擊敗了英國的騎士和長弓手,而是法蘭西王國作為一個整體,在保衛法蘭西王位的過程中戰勝了同樣渴望法國王位的英格蘭王國。

一名晚期的騎士。

而英國人的主動後退,給了強化王權的法國人一次嶄新的機會。在1449年到1453年間,法國人重新征服了諾曼底公國和加斯科涅公國,而早已厭戰的英國已經不能奪回這些重要的橋頭堡。1453年,集結了力量、穩定了局勢、獲得了大量支持的法軍,擊敗了最後一支勢單力孤的英國入侵軍,結束了百年戰爭的最後一場戰役。英國人失去了加斯科涅和諾曼底,只有加萊還在英國人手中。而1455年開始的玫瑰戰爭,則讓英國人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內戰當中,再也沒有重新奪取歐陸土地的慾望。

戰爭的勝利,不是兵器、兵種的勝利,甚至也不一定是軍隊的勝利,但一定是國家的勝利,不光百年戰爭如此,所有的戰爭都是如此。

Ⅸ 英法百年戰爭打了多久英法百年戰爭起止時間介紹

英法百年戰爭起止時間介紹

英法百年戰爭時間持續長達116年,可謂是世界上最長的一場戰爭,從1337年到1453年,斷斷續續共分了四個階段,雖然中間有的時候看上去想要停火,當實際上卻又往往只是表面現象,經過一段時間兵力的恢復和軍事的積累之後,下一場戰爭還是會如約爆發,這樣的戰爭下來,各國人民都飽受戰火洗禮,生活顛沛流離,苦不堪言。

英法百年戰爭配圖

從英法百年戰爭時間上來看1337年11月是戰爭的開始時間,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開始了對法國的攻擊。到了1340年英國在一次海上戰爭中打敗了法國,這樣英國就掌握了英吉利海峽。1346年的時候,英國又贏得了加來港的勝利。在此後的幾年間,直到1360年法國不得不在一份條約里將自己的土地割讓給了英國,英國這才放棄了奪取法國王位。

戰爭似乎到此告一段落,但查理王世繼位以後為了奪回失去的土地於1369年開始發動對英國的戰爭,1380年英國已經退至沿海區域,1396年他們達成了二十不打仗的約定。

到了1415年,法國兩派起了內訌,很多百姓也加入反抗,英國就借機開始了第三階段的戰爭,並佔領了法國北部,1420年亨利五世成了法國的攝政王,法國已經淪陷。1422年,兩個老國王同年去世,於是兩國新王開始爭奪法國王位再次兵戎相見。

1428年,法軍處於嚴重不利的位置,到了1429年的時候終於成功突圍,並且戰局得以扭轉,查理王子加冕成功。此後,法國開始了一系列的收復失地的戰爭,並且節節勝利,直到1453年全部失地收復成功。英法百年戰爭時間赫然在列,從中不難看出法國抗戰的艱難。

英法百年戰爭的經過分析

有史以來最長的一次戰爭,英法百年戰爭的經過從一三三七年到一四五三年,斷斷續續持續了一百一十六年的時間,其間的傷亡人數也是不可估量的,最終法國收回了自己原本的土地。

英法百年戰爭配圖

這場戰爭持續時間如此之久也是積怨很深的原因,在戰爭之前,兩個國家就分別在各自經濟、政治等諸多方面產生了大量分歧。

英法百年戰爭的經過是可以分成四個階段的,在第一階段,英國率先發動戰爭,既然是先動手就肯定有先動手的理由,比如說實力較強,可以勝利,因此第一階段就是以英國奪取大部分的法國領土結束的。這一階段從一三三七年持續到一三六零年,第二階段從一三六九年持續到一三八零年,這期間法國換了國王,一心想要收回自己國家的土地,事實上他也用實力證實了自己的能力,然而,狡猾的英國在這時要和法國簽訂停戰協定,於是,第二階段是友好的結束的。

英法百年戰爭的經過在第三階段時,戲劇性的 *** 來臨,法國幾乎喪失了自己全部的土地,英國幾乎就要佔領法國的時候,兩邊的國王都死掉了,於是新王即位,又是新一輪的戰斗,這個時候的法國人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紛紛覺醒。在第四階段,法國軍隊迎來了轉機,命運是公平的,不會總讓人倒霉,於是,法國漸漸收復失地,在英國,民族主義興起,轉向對外侵略。

英法百年戰爭中的一位法國女英雄是誰

英法百年戰爭中的一位女英雄的形象如今活躍在電視熒屏以及各類文學作品之中,因為她獨特的歷史地位廣為傳頌,這位英雄就是聖女貞德,一個在這場戰爭中起到不容小覷的作用的女子,甚至可以說是她帶動了法國民族意識的覺醒。

貞德劇照

貞德出生在法國的一個普通農村,在她十六歲的時候,她告訴村裡人自己遇到了聖母聖子,並說她會帶領法國反抗英軍的進攻,這在如今的國人看來,就像看當初的陳勝吳廣起義一樣,藉助神的形象,為自己謀一個真切的理由,但是在歐洲人看來,她說的是真的,因為後來在她的領導下,法國軍隊真的取得了各種勝利,這位英法百年戰爭中的女英雄,在法國反抗的歷史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是最終她在一次突圍中被捕並最終以巫女的罪名處以火刑,英國方面應該也是想要以這種方式來消除人們對她的敬畏,所以看來,他們對於神明的概念也是有時會唯心一些的。

總之,貞德,英法百年戰爭中的一位女英雄最終死去,留給世界的是她的精神與氣魄。到了法國勝利之日,貞的母親請求國家對於自己女兒的死予以正名,貞最終以民族英雄的身份載入史冊,之後的五百年,在宗教盛行的西方,貞德被封為聖女,這個傳奇女子的一生就此塵埃落定,以上,便是對英法百年戰爭中的一位女英雄的介紹。

英法百年戰爭導火索是什麼

英法百年戰爭開始於1337年,終止於1453年,是歷史上交戰時間最長的戰爭。這場戰爭給雙方的國家和人民都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那麼英法百年戰爭是怎樣開始的呢?英法百年戰爭導火索又是什麼呢?

英法百年戰爭劇照

在英法百年戰爭爆發之前,雙方就在各個方面產生著摩擦。在政治上,法王腓力要進行皇室政權的擴張,想要佔領的地區是阿基坦,可是該區域正好被英王愛德華佔領,該區域因為歷史原因也不受制於法王,所以當法王想要佔領時英王並不同意。在經濟上,英國主要依賴於羊毛交易,佛蘭德斯是該貿易的中心,但該地區的伯爵卻是一位法國人,想要把利益獨給法國,因此兩國在經濟上也有糾紛。這兩個方面深刻影響著兩國的關系,但百年戰爭導火索是兩者的社會關系。

1314年法國國王腓力去世了,因此帶來了巨大的危機。根據當時法國有關王位的規定,腓力的三個兒子應該是繼承王位的首選,但是這三個兒子都死了,並且沒有留下任何的男性血脈。腓力有一個女兒,他的女兒有一個兒子也就是腓力有外孫,按理來說這個時候應該是他的外孫繼承王位,但是他的外孫卻是英王。法國的貴族不同意讓英王來繼承王位,就讓腓力的侄子成為法王。但是愛德華三世並沒有就此放棄依舊與其爭奪王位。1337年他稱王法蘭西,而此時腓力六世要收回英國在法國境內的領土,開始派兵,雙方開始交戰。

英法百年戰爭導火索可以簡單概括為英國國王覬覦法國王位。當然除此之外,雙發還為了爭奪法國境內富裕的地區。其中本來支持法王的佛蘭德爾地區為了得到來自英國的原料轉向支持英國,使雙方矛盾加深,促使了這場戰爭的爆發。

最後英法百年戰爭誰贏了

一場戰爭持續百餘年,那麼英法百年戰爭誰贏了呢,1458年,法軍攻陷英國在歐洲大陸的最後一個據點。法國取得戰爭的勝利,戰爭勝利使法國完成民族統一,更為日後在歐洲大陸擴張打下基礎。之後英格蘭轉往海外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帝國。

英法百年戰爭畫像

以上是對英法百年戰爭誰贏了的簡單介紹,這場百年戰爭開始時,兩國主要以西歐原來的貴族兵源制,由各領主募集軍隊,有服役時間考量。這對跨海遠征的英格蘭很不利,於是轉而招募更多來自下層人民的雇傭兵,並配合以有名的長弓兵戰術。法國則迫於初期戰局失利,必須擴張王室統治權力以抵擋外敵。因此在戰爭結束時,雙方都已走 *** 集權的道路。

英格蘭在數次戰役得勝,嚴重挑戰了西歐貴族騎兵的軍事壟斷地位。戰後,勝利的法國仍保留許多重騎兵傳統,但步兵能夠打敗騎兵的思想已經流傳四方,步兵的重要性從此不斷提升。

戰爭初期,法國在各次大會戰都使用重騎兵正面沖擊,到了1415 年,已模仿對手讓部分騎兵下馬徒步戰斗,這說明騎兵步兵的戰場角色已大幅改變。法國藉由平民出身的聖女貞德鼓舞士氣取得最後勝利,標識出貴族騎士階層的衰退和民族戰爭特性的興起。

百年戰爭中,雙方的武器裝備也經歷了改良和演化,15世紀戰爭中後期時,新形態的板甲已經成為了貴族騎士們的普遍裝備。在連續不斷的圍攻戰中,雙方也重視攻城武器的設計和應用,以上便是對英法百年戰爭誰贏了以及最終的影響的介紹。

英法百年戰爭爆發的原因分析

英法百年戰爭原因錯綜復雜,包含國家間政治、經濟、社會、國際關系等各種因素。盡管通常認為百年戰爭始於1337年,但在此之前法國和英國早已累積多年恩怨。比如說政治使王朝繼承問題變得更加復雜。

英法百年戰爭畫像

當時腓力決定繼續皇室的擴張政策並繼續加強中央集權。此次集權行動的特別之處在於,腓力想把王權控制的地區擴展到阿基坦地區,而這一地區卻是愛德華在法國的主要領地。愛德華作為阿基坦公爵和腓力六世治下的王侯,享有既持有公爵領地,又不受制於法王的獨立地位。

腓力和愛德華都沒考慮過向對方妥協,事實上,作為真正的中世紀騎士,他們都有打一場騎士戰爭的想法。1337年,腓力向愛德華提出收回阿基坦領土的要求,從此觸發持續一個多世紀的英法戰爭。對腓力的領土要求,愛德華斷然拒絕,並對腓力展開咄咄逼人的攻勢。

不過也許更為重要的是,英法百年戰爭原因中經濟原因是致命原因。

英國的經濟命脈和皇家國庫的正常運轉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羊毛貿易。中世紀後期,佛蘭德斯是羊毛貿易中心。生產羊毛的英國人在這里賣羊毛,而大部分由這些羊毛製成的商品則取原道返回英國。然而,法國王侯自然希望獨享佛蘭德斯的財富,同時也可以一舉兩得地損害他們的老對手英國人的經濟利益,以上便是對英法百年戰爭原因的介紹。

Ⅹ 「七年戰爭」中英國是怎麼贏的法國有實力打贏這場戰爭嗎

英國基本上是「躺贏」,但是英國通過七年戰爭獲(qiang)得(o)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
英國參戰原因一是法奧俄聯盟威脅到了英王喬治二世的老家——漢諾威,二是如果普魯士戰敗,奧地利法國,俄羅斯會變得更加強大這無疑會對英國構成嚴重威脅。所以英國選擇與普魯士結盟,但在喬治二世死後,繼任者喬治三世(喬二的孫子,其長子弗里德里克,幼子坎博蘭公爵都死的早)甚至想放棄普魯士。英國獲得的勝利基本全是靠普魯士苦苦支撐和彼得三世沙皇的反水。(但是英國確實在殖民地的戰爭分散了法國的注意力)
還有當時歐洲奉行的是「有限戰爭」,即使法奧俄聯盟勝利,法國無非是削弱了普魯士,而自己的老冤家奧地利會獲得比自己更大的利益。所以,打夠了,打窮了,打沒人了停戰就好,沒什麼丟臉的。

閱讀全文

與西方如何打贏法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0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9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3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6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2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8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7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