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為什麼中法戰爭中,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歷來,人們把清政府在清軍取得鎮南關大捷後「乘勝而收」,與法國簽訂了《中法新約》,使得中國「不敗而敗」的原因歸於它一貫堅持的投降賣國方針的惡果,張梅在《學術界》1990年第4期撰文認為,清政府採取「乘勝而收」的對策,是經過努力抗爭,並鑒於當時國內、國防各方面不利形勢而做出的最好選擇。
1.鎮南關大捷前後的軍事形勢表明,這次勝利只是中國軍隊的偶然取勝,戰場的有利形勢仍在法軍一方。法軍受挫,法國議會即通過了增撥軍費的議案,茹費理內閣的垮台正是法國資產階級擴大侵略的新起點。而此時的中國,無論軍隊與國力,都難以再支持這場戰爭。
2.清政府「乘勝而收」的基本原因在於國力的不支,再加上中國軍隊裝備的落後及統兵將領間的矛盾。
3.越南政府在這場戰爭中對中國態度反復無常,甚至開門揖盜,清政府失望之餘,堅定了「乘勝而收」的決心。
4.作為藩屬國的越南局勢危險之際,中國本土台灣也處於危急之中。權衡結果,終於使清政府下定了「棄越保台」的決心。這是當時清政府所能選擇的上策。
㈡ 李公致使中法戰爭「不敗而敗」的原因是什麼
中法戰爭是中國邊疆危機表現的一個方面,要解答此題必須從戰爭的經過和結果兩個方面進行分析。這次中法戰爭同以往的戰爭不同,從這次戰爭的經過看,中方雖有失利,但是在總體上中國取得了勝利,迫使法國內閣倒台,但為什麼斗爭卻出現了「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的結局呢?根本原因在於清政府執行的是一條妥協賣國路線。讓法國勢力完全控制了越南,更深入到雲南、廣西地區。法國在戰爭失利的情況下仍然達到了侵略的目的。
㈢ 為什麼說在中法戰爭中,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以後,世界資本主義逐漸向帝國主義過渡。日、俄、英、法、美等帝國主義國家瘋狂侵略中國的邊疆。
1873年和1882年,法國兩次攻陷越南河內。中國劉永福領導的黑旗軍和清軍應越南政府邀請入援越南。1883年12月,法國侵略者對協守越南山西的清軍和黑旗軍發動突然襲擊,中法戰爭爆發。
3 月31日,法國的茹費理內閣終於在一片打倒的呼聲中下台,法國的政治和軍事陷於一片混亂中。可是,反動腐朽的清政府,在戰爭勝利的情況下,竟唱出了「乘勝即收」的賣國論調。李鴻章說什麼趁著勝利,正可以講和,如果法國增兵再戰,中國連這個求和的機會也得不到了。清政府於1885年4月下令停戰。6月,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在天津同法國駐華公使巴德諾簽訂了不平等的《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又稱《中法新約》)。清政府同意在雲南和廣西兩省的中越邊界開埠通商;中國任用法國人修築鐵路等。這樣,中國西南的門戶被打開了。清政府的投降賣國,造成了「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的局面。
㈣ 為什麼中法戰爭法國不能獲勝呢難道美英暗中下絆子了難道比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的兵力少
首先兵力上比較少,包括馬尾海戰才兩萬余,而且戰場鋪設廣,不僅在福州、越南、廣西還在台灣進行交戰;
其次是清朝地方將領的奮勇作戰和民族意識的初步覺醒;
再有地上是清朝對地方控制力的減弱使得其妥協政策不能有效實施;
最後是法國國力較弱且國內危機矛盾嚴重。
㈤ 中法戰爭的結果介紹
說到晚清的戰爭,必然會提及中法戰爭。關於此戰的結果,史學界有一句俗話叫“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為什麼這么說呢?以下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中法戰爭的結果介紹,希望你喜歡。
中法戰爭的結果
中法戰爭在 軍事 上中國取得了 決定 性勝利,迫使法國內閣倒台,這是不敗。然而李鴻章卻將此作為妥協求和的資本,主張“當借諒山一勝之威,與締和約,則法人必不再妄求”。1885年6月9日,李鴻章與法國駐華公使巴德諾,在天津正式簽訂《中法新約》,中國基本上接受了法國的侵略要求,所以中國是不敗而敗。而法國作為戰爭的失敗者,卻基本實現了發動這次侵略戰爭的主要目的。法國不僅奪取了整個越南,而且打開了中國西南的門戶,還首次取得了在中國修築鐵路的特權,所以法國是不勝而勝。
中法戰爭中國贏了戰爭輸了外交
1883年底,法軍向紅河三角洲中國軍隊防地發動攻擊。中法戰爭爆發。1884年,法國艦隊強行駛入福建水師的馬尾基地,戰火擴大到中國東南沿海。8月26日清廷頒發上諭譴責法國“橫索無名兵費恣意要求”,“先啟兵端”,令陸路各軍迅速進兵,沿海各地嚴防法軍侵入。這道上諭實際上是對法國侵略者的宣戰書。
同年,法軍侵佔中國台灣。分頭進犯台灣基隆和淡水,劉銘傳審時度勢,放棄基隆,集中兵力扼守淡水,擊退侵略者。轉而,法軍攻佔諒山,進犯鎮南關。馮子材率部英勇抗擊敵人,獲得鎮南關大捷。馮子材乘勝追擊法軍,清朝電令乘勝即收,並在1885年4月7日,宣布停戰撤軍。對此,張之洞奏請朝廷,延緩撤兵時間,以克河內。然而朝廷沒有採納他的建議,致使中法戰爭出現一個奇特的結局,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清政府在勝利情況下,同法國簽訂屈辱的《中法會定越南條款》,對此左宗棠內心悲憤不能自已,病死福州。在臨終前,留下這樣的話:“惟此次越南和戰,實中國強弱一大關鍵,臣督師南下,迄未大伸撻伐,張我國威。遺恨平生,不能瞑目。”
中法戰爭清軍表現
在中法戰爭清軍的表現起初十分英勇,堅持抗爭,取得了鎮南關戰役的勝利,這也是清軍本可以轉敗為勝的轉折點。
事實上當時法國的兵力並不充裕,或者說他們的兵力襯不上他們的野心,因此將戰線拉的太長之後,中法戰爭清軍本應有實力制服疲憊作戰的法軍。而事實上,在戰爭從1883年的山西之戰拖到諒山、鎮南關時,他們已經陷入了自己製造的困境。
如果說 鴉片戰爭 時清軍因為初次見識到見識到工業革命帶來的船堅炮利,因而毫無准備,潰敗連連,全無鬥志。那麼在洋務運動興起後,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的中法戰爭清軍早已也擁有了一定的武器配備,加上本土作戰,實不應該輸給跨越大半個亞歐大陸遠途作戰的法國。
但腐朽的清廷在對待侵略者的態度上,十分卑微,對於維護民族主權,他們猶豫不決。甚至擔心兵禍連連會引起民變,動搖統治。所以最終,他們擺出的妥協的狀態,甚至暗中求和。
㈥ 為什麼說中法戰爭中國不敗而敗
因為戰爭並沒有打輸,但戰後簽訂的條約卻使法國得到了很多利益,所以有人說「中法戰爭中國是不敗而敗」。
清光緒九年(1828年),當時的清政府與法國在越南北部爆發了戰爭,戰爭過程中,法海陸兩軍雖於多數戰役占上風,但均無法取得底定全局的戰略性大勝;
而清軍雖於初期陸海皆遭慘敗,但後期台灣及杭州灣防衛成功,且有馮子材統率各部於鎮南關之役給法國陸軍帶來較重傷亡,法軍統帥尼格里也身受重傷,戰爭的失敗直接導致法國總理茹費里等內閣集體垮台。
1885年5月13日,清政府任命李鴻章為談判代表,與法國政府代表、駐華公使巴德諾在天津開始談判中法正式條約。
光緒十一年(1885年),李鴻章與法國公使巴德諾在天津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十款》,從此,中國承認法國吞並安南,中國西南門戶大開。
世人因此約喪權辱國,且簽訂於清軍作戰獲勝之時,故稱中法戰爭的結果為「法國不勝而勝,吾國不敗而敗」。並且在以後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內,這種說法不絕於耳,普遍為人們所接受。
(6)中法戰爭法國為什麼不敗擴展閱讀:
《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十款》內容:
1、清政府承認法國與越南訂立的條約;
2、在中越邊界保勝以上和諒山以北指定兩處為通商地點,允許法國商人在此居住並設領事;
3、降低中國雲南、廣西同越南邊界的進出口稅率;
4、日後中國修築鐵路應向法國商辦;
5、法軍退出台灣、澎湖。
條約簽訂後,法國侵略勢力開始伸入雲南和廣西。
中國在這次反侵略戰爭中,本有機會能取得最後勝利,但由於清統治者的懦弱、妥協,勝利的成果才被葬送,使得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其次,清政府之所以對法議和,客觀上也是因為英美等國的態度,他們擔心中國一旦取得對法戰爭的全面勝利,就會進一步增強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決心,清政府也可能不再如以前那樣馴服了,而且危及自己在華的侵略利益。
英外交大臣就曾說:「中國的任何勝利,一般都會對歐洲人發生嚴重後果。」因此,他們極力施加影響,迫使清政府盡快對法妥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法戰爭
㈦ 淺談中法戰爭的「不敗而敗」
1883年到1885年的中法戰爭,在國內除了部分研究歷史的人有所了解外,大部分國人都不知道這場戰爭。歷史研究者們都認為這場戰爭清朝是「不敗而敗」,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我們要清楚法國的戰略目標是什麼。法國之所以發動中法戰爭,本質上是想奪取越南的控制權。越南在我國古代是中國藩屬體制的一部分,可以說其對中國的模仿程度跟朝鮮不相上下。隨著1840年英國人用火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清朝的藩屬體制全面崩潰。英法等西方勢力開始積極滲透清朝原藩屬國。這里要說到朝鮮和越南的區別。朝鮮之所以對中國一直忠誠,是因為大明王朝對李氏朝鮮有再造之恩,雖然大明換成了大清,但恩情還在,朝鮮還算忠誠的扮演了中國的小弟。可越南就不一樣了,自秦朝開始,我國與越南便紛爭不斷,之後的漢朝,唐朝,乃至最弱雞的宋朝都曾染指越南。這也讓越南對中國有種異樣的仇恨。從地理角度來說,朝鮮位於東北亞地區,英法等國的勢力很難染指,反而是隔海相望的日本與北方的沙俄對其虎視眈眈。說回法國對越南的覬覦,由於此前的拿破崙戰爭和普法戰爭,法國早已元氣大傷,對於海外殖民地無暇他顧。等到巴黎終於將目光轉向東方時,卻發現不列顛早已控制了印度,中東地區也早已進入了「大博弈」。於是巴黎將矛頭對准了東南亞。此時的東南亞小霸主暹羅已經衰落了,法國通過天主教順利的將自己的文化傳播進了越南。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法國正式對越南南部發動侵略戰爭,越南國王阮福時像黑旗軍求援,中法戰爭打響。
嚴格說來,此時兩國政府還沒有相互宣戰,黑旗軍只是中國的義軍而已。黑旗軍將領劉永福將法國將領安鄴擊斃,事後我國和越南都對這件事進行了渲染。這本身就是個笑話,因為安鄴所率領的軍隊只有數百人而已,跟一支探險隊的人數差不多,因此這只隊伍更類似於一支軍事探險隊。接著的過程我在此就不詳細闡述了。總結起來洋務運動的成果南洋艦隊被孤拔的遠東艦隊在馬尾徹底擊敗。最後孤拔死也是因為在台灣得了痢疾,炎熱的天氣使得法軍無法完全佔領台灣。而且就像我前文說的,法國的戰略目標是越南,對於法國來說台灣能獲取更好,不能獲取也沒有造成什麼嚴重的影響。接下來,我們就要闡述一下鎮南關大捷,這場中法戰爭中最大的笑話。
這里要再解釋一下,西方國家歷來都有派遣軍事先遣隊的策略。早在16世紀的西班牙,在對土著人作戰時就是排出數百人的小隊,然後聯合當地的其他印第安部落,一起反抗印加帝國的統治。用小股部隊作為勘測地形,同時聯絡敵方反對派是西方首創。這樣就可以將已方人員的傷亡降到最小。尼格里所率領的法軍就是這樣一支部隊。他跟安鄴的部隊一樣,大概只有數百人左右。因此尼格里北上有兩個目的,一是向我前文所說進行軍事勘察,二則是做一次軍事賭博,用數百人的小部隊拿下鎮南關。然而此時機械化戰爭時代還沒有到來,用血肉之軀無法做到「閃電戰」攻勢。不過可能是看到清軍太菜的表現,尼格里決定再賭一回,讓自己的軍事生涯走向巔峰。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先是潘鼎新不戰而退,尼格里趁勝追擊。估計此時尼格里已經認定拿下鎮南關已經沒啥問題了。結果老將馮子材牢牢守住關口,尼格里的部隊本來就只有數百人。大炮都沒多少,法軍火力優勢沒法展現,於是尼格里只能退去。不過這場戰役雖然對整場戰爭沒啥影響,但法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卻被調動了。我大法蘭西的軍隊怎麼可能會被「東亞病夫」擊潰呢?於是茹費里內閣倒台。這件事被我國誇大其詞。首先像我前文所說,這場戰役對於中法戰爭沒有任何決定性因素,尼格里只是進行了一次軍事豪賭。就像孤拔對於台灣一樣,有則也可,無則也罷。而且這些被占的領土最後還是會為成為談判桌上的籌碼。一來是因為法國剛經歷普法戰爭,實力大大削弱,沒有能力再進行一次戰爭。二來是因為這些地方很早以前就屬於中國,民族認同感很強,法國與日俄不一樣,他只是需要市場和原材料。台灣雖然地理資源豐富,但當地原住民兇狠,管理成本很高。對於巴黎的那些金融資本家來說,這樣的買賣太不劃算了。因此法國更需要利用台灣和鎮南關兩地,向清政府索取更多的經濟利益。而最後世紀茹費里內閣倒台的,並不是法國人民少了多少利益。而是法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因為這場戰役被調動起來,就像越南戰爭期間的美國白左一樣。然而我國卻對其大肆渲染,主要是為了表現中國人並非在近代屢戰屢敗,西方殖民者也不是不可戰勝的。這話本身說的沒錯,但是腐敗的清政府真的有能力跟當時實力排名世界第三的法國對抗嗎?這也是我本章主要想闡述的問題,這場戰役不過是中國民族主義的一個謊言罷了。
最後再來講講中法簽訂的條約除了之前照常的開放通商口岸外,條約還承認了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從此越南成為了法屬印度支那的一部分,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脫離法國。而清朝洋務運動的成果南洋水師全軍覆沒,資產階級維新派開始蓄勢待發。法國茹費里內閣倒台,但卻獲得了中國西南的門戶開放和越南的殖民地,勢力擴張迅速。這場戰爭最後以法國的戰略勝利和清朝的喪失藩屬國越南而結束。
本文主要駁斥了中法戰爭中「不敗而敗」的結果,歷史從來都是復雜而具有不確定性的。法國雖然戰略勝利,但主戰的茹費里內閣倒台。清朝雖然喪失藩屬國,但洋務運動的破產加速了慈禧的中央集權。本人作為新人作家,還望多多點贊評論,下期再見。
㈧ 如何看待中法戰爭中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清軍的鎮南關大捷雖然很精彩,很令人揚眉吐氣,但是看中法戰爭的全局,中國實際上是從紅河邊上一直在退,頗有一點蔣介石以時間換空間的味道,但是清朝不像蔣介石,有反法西斯軍事同盟的援助,而是一直越耗越往後縮,又受制於後勤保障,中央財政軍費空虛,軍隊在吃不飽飯的情況下戰斗急劇下降,可以說清軍當時已經是強弩之末,戰果也就局限於一些戰役的勝利,而法軍後來又有增兵,反而更強,茹費里下台後,法政府又連續通過了累計兩億法郎的增兵案,擺出一副擴大的架勢,嚇住了中方,再加上當時清朝又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統治哲學,怕「兵連禍結」(實際上是受制於自然經濟為主體的經濟基礎,打仗畢竟影響農業和手工業生產),因此就沒有繼續打下去,而是想方設法議和,從而「大度地」把越南送給了法國,使自己的戰略縱深大大削弱
㈨ 中法戰爭為什摸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更正一下,中法戰爭,中國停戰是正確的。但是方式屈辱了些。被視為法國「不勝而勝」,清廷「不敗而敗」的戰爭結局,是不是真的完全就是清廷腐敗無能的傑作呢?被傳統史觀一直頌揚的「鎮南關大捷」固然是愛國軍民用鮮血和勇氣換來的難得的勝利,但是這場勝利並沒有轉變整個戰局。冷靜一點看的話,它只是一場暫時的局部的軍事上的勝利。「暫時」是當時的清軍實力和士氣並不足以長期作戰,而法軍在慘敗之後雖然讓茹費理內閣倒台,但是內閣好戰情緒不減反增,復仇之聲高漲,立馬通過增撥軍費議案;「局部」是因為這場陸路勝利並無法改變海路上的困局,劉銘傳雖然擊退了法軍的登陸,但是法軍海軍旋即攻佔澎湖封鎖台灣,劉銘傳急電清廷中樞,「若無接濟,束手待斃」;「軍事上」是因為當時清廷的國際環境十分惡劣,日本趁人之危發動「甲申事變」,沙俄因為伊犁談判的失敗耿耿於懷。從全局上說,這場勝利的意義不應被過分誇大。因此,「乘勝即收」的決策並非完全賣國的行為。何況和清廷其他的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相比,中法新約沒有任何割地賠款,已經是難得的進步了,何必苛求古人?難道要當時世界五強之一法國賠款給中國不成?
至於丟失了藩屬國越南的責任,實際上這是個毫無意義的問題。稍稍熟悉越南歷史的人都知道,早在中法戰爭之前,越南實際上已經自願放棄了對中國的附屬地位,越南君臣早已不把中國當作宗主國了。當法國人希望越南人把清廷賜給越南王的玉璽保留時,越南君臣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這個建議,並親手銷毀了玉璽。而在中法戰爭中,更多的時候是法越聯軍和清軍交手,而不是清越聯軍抗擊法軍……很遺憾地說,越南的心已經不再歸屬於中國,那麼把越南要回來有什麼意義呢?何況,清軍有能力要回來嗎?
換一個角度的話,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清軍戰士固然是值得贊揚的,左宗棠、劉銘傳和馮子材等愛國將領也值得贊揚,但是這不等於主和的李鴻章或者曾紀澤就應該挨罵。在巴黎孤軍奮戰,周旋於法國媒體政要之間,全力以赴阻止戰爭爆發和維護中國利益的駐法公使、中國晚清最出色的天才外交家曾紀澤是否值得肯定?在國內外巨大壓力下統籌全局,壓制日本,警戒俄國,極富遠見,力主放棄越南、集中精力建設海軍、對付日本保衛朝鮮的李鴻章是否也應該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呢?
一場局部的暫時的軍事上的勝利是無法改變中國的命運的。在沒有類似於明治維新那樣根本性變革的前提下,這場勝利無法改變中國的歷史。沒有藉此機會變法自強,依舊繼續著國內政治的內訌,更多的人因為一場小勝就沾沾自喜目中無人,這恰恰已經埋下了10年後甲午戰爭慘敗的禍根。紀念這場戰爭的價值在於反省和牢記戰爭帶給我們的教訓,而不是簡單地去贊揚或者批評某些人,或者追究戰爭的責任。
㈩ 中法戰爭中,中國不敗而敗。告訴我,什麼是「不敗而敗」
不敗而敗的意思是本來不可能失敗的,最後卻導致了失敗的結果,不敗而敗要結合中法戰爭(清法戰爭)的過程來看。
中法戰爭又作清法戰爭,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緒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於法國侵略越南並進而侵略中國而引起的一次戰爭。第一階段戰場在越南北部;第二階段擴大到中國東南沿海。
戰爭前期,中國面臨劣勢,清政府通過調整軍機處、替換統帥等措施扭轉了戰爭局面,有馮子材統率各部於鎮南關之役給法國陸軍帶來較重傷亡,法軍統帥尼格里也身受重傷。戰爭的失敗直接導致法國總理茹費里等內閣集體垮台。
但清政府卻與法國重啟談判,訂定《中法新約》,清方承認法國對法屬印度支那諸殖民地的宗主權,兩國重開貿易,從此,中國承認法國吞並安南,中國西南門戶大開,最終的結果是不敗而敗。
(10)中法戰爭法國為什麼不敗擴展閱讀:
中法戰爭的後續影響
中法戰爭的後續影響可以一分為二去看,不利的一面是法國不勝而勝,在中國獲得了更多非法利益,但同時對中國海防的建設也有著促進作用。
1、不利影響
1886年—1888年,清政府又被迫與法國簽訂了《中法越南邊界通商章程》、《中法界務條約》、《中法續議商務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法國又得到很多權益。
中國西南門戶洞開,法國侵略勢力以印度支那為基地,長驅直入雲南、廣西和廣州灣(今湛江市),並使之一度變成法國的勢力范圍。
2、積極影響
戰後,清政府進一步意識到了海防的重要性,乃加緊建立北洋艦隊,並於台灣設省,開始大力建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法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