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法國塞弗爾瓷器最具代表性的工藝是什麼
法國中部Limoges地方產的瓷器;利摩日(LIMOGES):在法國中部偏西,距巴黎500公里左右,乘火車大約3小時。利摩日是法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中世紀時為法國西部的宗教中心,18世紀以後成為法國陶瓷器等的工藝精品製造中心,被稱為法國陶瓷之都。不是美國製造。
『貳』 法國的瓷器和其他國家的有什麼不同
18世紀的歐洲瓷器有硬質與軟質之分。前者與中國瓷器一樣以高嶺土為原料,燒成溫度較高;後者以陶土與玻璃為原料,燒成溫度較低,胎體呈白色半透明狀。和德國瓷器不同,18世紀的法國瓷器主要以軟質瓷為主。塞夫勒是法國最著名的瓷廠,其原型是路易十五1738年在維森那建立的皇家瓷廠,1756年遷至塞夫勒。和德國瓷器脫胎與中國、日本的原型不同,法國的瓷器在繼承、發揚歐洲傳統宮廷藝術精華的基礎上,充分吸收了其他藝術設計門類的流行時尚,從而創造出高貴優雅、華麗嫵媚的獨特風格,成為了歐洲其他地區瓷器設計的楷模。
『叄』 歐洲第一次真正生產出瓷器是在哪個城市
1710年德國邁森MeißnerPorzellan
邁森瓷器是歐洲第一個硬糊瓷器。早期的實驗是由於1708年完成的。他去世後十月,約翰*弗里德里希Böttger繼續馮Tschirnhaus的工作,並把這種類型的瓷器市場,由奧古斯都強,波蘭國王和薩克森州的選民資助.德累斯頓附近的邁森皇家工廠生產瓷器始於1710年,吸引了藝術家和工匠建立,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瓷器製造商。它的標志性標志,交叉劍,於1720年推出,以保護其生產;劍的標志據說是現存最古老的商標之一。在英語中,德累斯頓瓷器曾經是這些商品的通常術語,特別是數字;這是因為邁森在地理上離德累斯頓不遠,這是撒克遜首都。
『肆』 中國瓷器是怎麼進入法國的
「絲綢之路」的開辟,使中國瓷器進入歐洲,並深受歐洲人的歡迎,成為今天歐洲王公貴族家庭必備的收藏品和日用品。在中國瓷器的影響和啟發下,歐洲的陶瓷工業蓬勃發展,在歐洲瓷器上永遠流露著中國瓷器的影子,這著實讓中國人引以為豪。隨著時間的推移,今日歐洲各國陶瓷工藝百花齊放,已經形成了今天各具本國民族特色的工藝行業。這些不朽的瓷器,直到今天仍記錄與充實著古代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友好庄來的珍貴歷史。
法國的陶器生產於14世紀開始,到17世紀,法國中部納維爾的陶器生產受荷蘭、英國等商船運來的大量中國瓷器的影響,開始模仿中國瓷器。17世紀在巴黎附近的凡爾賽宮殿的聖科德建立陶器工廠,並奉國王路易十四之命生產大小花盆及仿中國青花瓷器,以供凡爾賽宮使用。18世紀,建立維西尼工廠,1753年工廠遷至塞佛雷斯,繼承把玻璃質粉末混在陶土中,燒出軟質瓷。 1768年在德國匠師的協助下,生產了第一件模仿德國的硬質瓷器。1759年路易十四購買了一家陶器工廠,創建皇家陶器工廠,該廠以生產五彩繽紛的顏色釉而著名。
16世紀末,當中國浙江的龍泉青瓷在法國市場出現時,令法國人驚嘆不已,整個法蘭西為之轟動。為贊譽它,人們用當時正在上演的歐洲名劇《牧羊女》的女主人翁雪拉同美麗的青瓷媲美,從此,「雪拉同」便成了龍泉青瓷的代名詞。
『伍』 玫瑰色蓬巴杜式是法國最著名的什麼窯的瓷器產地
玫瑰色蓬巴杜式是法國著名的茉莉瓷窯的瓷器產地。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茉莉瓷窯位於法國比利牛斯山腳下,距離里昂僅有四十公里。茉莉瓷窯創立於1710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法國保留最完整的瓷窯之一,也是最著名的瓷窯。
『陸』 bauscher和legle 哪個的瓷器要好些
Bauscher 是國際著名瓷器製造商,採用黑與白的對比,並創造一個愉快的氣氛,提高品牌知名度。
legle法國的瓷器。做工比較精良,它家的瓷器主要集中在咖啡用具和茶具上,看過很多進口瓷器和國產的漢光瓷之後,感覺它家的東西做的在中檔位置。
兩種風格,感覺bauscher要好一些,這都是跟個人喜歡不同。謝謝
『柒』 哪座城市被稱為法國瓷器之都
利摩日
利摩日是法國的一個區域中心城市,電氣製造商羅格朗總部所在地。當地地表富含高嶺土,歷史上因陶瓷工業而聞名,被稱為「法國瓷器之都」(capitale de la porcelaine),二戰後逐漸發展成為科教城市。
利摩日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多條公路和鐵路線在此交匯,利摩日本篤會火車站是當地的標志性建築物,被媒體提名為「法國最美火車站」之一,市區則保留了法國西部唯一的無軌電車線路系統。利摩日也因其籃球隊而聞名,後者曾獲得過11次法國冠軍和1次歐洲冠軍。
『捌』 瓷窯是最著名的瓷器產地是哪裡
法國塞弗爾(Severs)瓷窯是最著名的瓷器產地,路易十五世(Louis X Ⅴ,1710年~1774年)的寵姬蓬帕杜爾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1721年~1764年)是該窯的庇護者。
『玖』 法國哪裡可以看瓷器
你要看古瓷器的話,建議去盧浮宮。
『拾』 新古典主義前期的陶瓷工藝在哪裡比較興盛
新古典主義前期的陶瓷工藝仍然是在法國、德國和英國比較興盛,它們在羅可可式陶瓷工藝的基礎上顯示了新的風格特徵。
在法國,自1770年開始,塞弗爾窯的陶瓷裝飾便常以古典題材為主。當時流行的一種帶蓋的瓷壺,造型較大,有的高達50多厘米,通體呈青釉色,多作希臘神話題材的裝飾。80年代以後,法國瓷器的新古典主義裝飾趣味愈加明顯,不少作品均以古典花飾和女性像為主要題材。當然,此時羅可可的遺風尚存,如對華麗裝飾的重視遠甚於器物的實用性表現。
在德國,自1765年起就在王室瓷窯的瓶類製品中有了所謂的「古希臘羅馬式」,起初僅是器物的裝飾出現了古典題材,後來連瓶子的造型也模仿古代大理石壇的形狀。當時燒制的咖啡具、茶具和餐具均配以古典紋飾,深受人們的歡迎。王室瓷窯還燒制過不少帶有神話人物、帝王騎士和詩人、學者形象的圓形瓷製紀念章,在造型和裝飾上頗似古代錢幣。普魯士國王腓特列·威廉二世(FriedrichWilhelmⅡ,1786年~1797年)期間是德國陶瓷工藝進一步傾向於新古典主義裝飾的時期。此期的德國瓷塑工藝也具有古典趣味,瓷塑題材主要來自古希臘羅馬的神話故事和英雄傳說。
在英國,韋奇伍德創辦的埃多努尼亞工場,生產了一大批模仿古希臘陶瓶的陶器。韋奇伍德既製作實用瓷,也生產裝飾用瓷。他最著名的裝飾瓷器是用「黑瓷」和他發明的「碧玉炻器」製成的。前者是一種質地緊密、極為堅固的黑色炻器,可耐高溫焙燒,而且能夠在雕琢玉石用的砂輪上拋光;後者則是一種白色的素坯,可用金屬氧化物通體著色,或者在著色後用浸入同樣金屬質泥釉中的方法,獲得一個絕對均勻無光澤的底子。其色彩有各種濃淡的藍、綠、淡紫色、黃、褐色和黑色。用這種底子能夠將模塑的白色裝飾浮雕有效地襯托出來。因此碧玉炻器與硬石雕刻極為相似,常被用來模仿那些小型的硬石雕刻的浮雕裝飾。約翰·弗拉克斯曼(JohnFlaxman,1755年~1826年)也被看作是英國陶瓷工藝新古典主義的創始人,他在陶瓷燒制和裝飾手法上都顯示了一定的時代特色。
19世紀初歐洲盛行的藝術風格,被稱為「帝國風格」(EmpireStyle),實際上,它是新古典主義時期的最後階段,也是法國在主題和模式方面有意識地轉到傳統的古代而開創的新風尚。「帝國風格」持續到19世紀20年代,而且它是拿破崙(NapoleonBonaparte,1769年~1821年)執政時期法國的官方藝術。
塞弗爾窯在這時製作雅緻而又精美的產品,是整個歐洲瓷器市場上的典範。19世紀初帶有維也納風光的繪畫和肖像畫獲得很大發展。這期間維也納窯的彩繪瓷,位於歐洲最佳的產品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