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象徵主義
是19世紀末期產生於法國的藝術思潮和藝術運動,美術界的象徵主義思潮活躍於19世紀80—90年代,在法國、英國、德國和北歐一些國家有重要成就,並對20世紀西方現代主義美術的產生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象徵主義美術是強調主觀化傾向的美術,但其「根本目的是使主觀事物客觀化(理念的外化)」, 強調的是一種超現實的主觀主義傾向,並用寫實的象徵的手法表達這種個性化的理念,一般具有主觀的、 想像的、神秘主義的面貌綜合性、裝飾性的手法。
象徵主義在法國的代表人物是沙瓦納、莫羅等。
㈡ 象徵主義源於哪國
「象徵主義」這一名詞源於希臘文Symbolon,本意:象徵,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流行於歐美的重要文藝流派之一。1886年詩人讓·莫雷亞斯發表《象徵主義宣言》首先提出這個名稱。
象徵主義是19世紀末產生於法國的文學藝術運動,在巴黎的
法國象徵主義
知識界影響很大,並對20世紀美學的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該運動主要在法國,歐洲的其他文化中心也有一些追隨者,如德國,比利時等。象徵主義是描述藝術中的創造氣氛的術語。產生象徵派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印象派畫家的視覺,庫爾貝朴實的寫實主義(「繪畫是由可見物所組成的有形語言」),文學上浪漫主義趨勢的上升和哥特式建築的復興等。
通常,象徵派畫家對科學和智力思索感興趣,強調腦的職能,強調想像力和精神。在創作上,這就意味著既要表現自然,又要以想像力來處理自然。畢竟,這首先是一場文學運動,因此對象徵派畫家來說,有形世界是真實的,腦和精神同樣也是真實的,而有形世界新的方面,正是通過後者來表現的。
㈢ 外國文學象徵手法的起源
外國教育象徵手法產生的起源時間是19世紀後期的法國。
象徵主義是19世紀後期法國的一個頗具影響的詩歌流派,出現於1886年。先是詩人勒內吉爾發表《言詞研究》,詩人斯特凡馬拉美為它寫了前言。這部論著肯定了從波德萊爾以來詩壇上出現的一些新詩。稍後,一個筆名為讓莫雷亞斯的詩人在1886年9月18日的《費加羅報》上發表了一篇文學宣言,主張用「象徵主義」作為當時文壇上出現的具有創造精神和新傾向的詩歌的定名,並且把波德萊爾視為該流派的先驅,把馬拉美、魏爾倫和邦維爾視為主要代表。這篇宣言獲得廣泛的響應,這標志著象徵主義流派的產生。
下面是關於《費加羅報》的相關拓展:作為法國最具影響力的新聞機構之一,《費加羅報》展現的中國形象很有研究價值。考慮到互聯網技術對法國傳媒業的影響。1826年1月15日,詩人莫里斯阿羅伊和小說家艾汀納阿拉果在巴黎創辦了一本諷刺性周刊。該周刊每期印刷四頁,以小尺寸紙張刊行。由於周刊的諷刺性太強,其發行的過程中遭遇了很多阻力和困難。這便是《費加羅報》的前身。1854年4月,依波利特威爾梅桑取得了該周刊的所有權,取名《油燈》。他於1866年11月16日將周刊改為日報並改用現名。此外,威爾梅桑還奠定了該報的基調:根植於巴黎文化土壤之中,目標讀者群是巴黎的知識階層。威爾梅桑僱傭了大量優秀的編輯人員,並開展了徹底的改革,包括創建常設專欄,重新培養忠實讀者;報道簡明新聞、增設訃告欄目和讀者來信欄目。此外,威爾梅桑還創立了著名專欄《回聲》,該專欄為《費加羅報》贏得了巨大的成功。《回聲》熱衷文字游戲,介紹奇聞軼事,有時甚至以披露秘聞為樂。這些都給讀者留下了《費加羅報》以為公眾服務為己任、值得信賴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