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兵為什麼拿把斧頭

法國兵為什麼拿把斧頭

發布時間:2023-02-15 06:29:11

Ⅰ 科羅拉多州州徽上為什麼會有象徵法西斯的斧頭

這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源頭,注意這是束棒,是一根被多根綁在一起的木棍圍繞的斧頭,它們是一個整體。

科羅拉多州採用這個州徽比法西斯德國要早的多,所以不能說是採用法西斯標志。

科羅拉多州採用這個州徽的原因可從其箴言:"上帝無, 一切皆無" Nothing Without Deity「看出來,這個州基督教徒很多,而斧子和束棒是羅馬帝國當初的標志,羅馬帝國雖然當初曾經迫害基督教徒,但後期基督教卻成為了羅馬國教。所以這個標志某種意義上也是基督教的一種體現。

束棒(拉丁文:fasces),音譯「法西斯」,在古羅馬是權力和威信的標志。束棒是一根被多根綁在一起的木棍圍繞的斧頭。

束棒代表權力和威信的意義一直延續到今天:

西班牙的警察的標志是束棒。

束棒最著名的是在20世紀上半葉被義大利法西斯黨作為標志使用,從此引出了法西斯主義。

瑞士聖加侖的州徽是一個束棒。

美國華盛頓市林肯紀念堂林肯像的座位的正面也有束棒的圖像。」

如上圖,法國國徽也採用了這個束棒。

Ⅱ 法蘭克擲斧兵的介紹

黑暗時代的步兵戰士基本上是手持斧頭和劍來徒步作戰,有時候也會穿戴簡單的裝甲,例如頭盔和盾牌。戰斗的方式是以雙方步兵發起沖鋒,充份接近之後再展開肉搏戰,依靠體能和兇猛來取得勝利。而法蘭西的祖先--法蘭克人有著不同的風格,他們會在接近敵軍時擲出斧頭來瓦解他們。這種在作戰時投擲的斧頭,根據部落的名稱命名為法蘭斯卡。

Ⅲ 英法阿金庫爾戰役是怎樣的阿金庫爾戰役法蘭西為何戰敗

在1346年的克雷西戰役當中,英國以損失100人的代價換取了15000多法軍的大勝,同時這也贏得了英法百年戰爭的第一階段優勢,更是讓整個歐洲都發現英國長弓手的厲害。此戰後的半個多世紀里,法國人吸取了教訓,在與英格蘭人的戰斗中靈活的運用突襲戰與游擊戰,使得自己的騎兵發揮出了最大的優勢。而在正面的戰場上,多使用大炮來遏制英國的長弓兵。漸漸的,整個局勢開始對法蘭西有利。到了15世紀,英軍在法國的領土已經被限制在幾座城市,往日的優勢基本喪失殆盡,法國人占據了上風。

為了改變這個局勢,1415年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再度率領大軍渡過英吉利海峽,攻打法國,可是呢,開局不順,在攻城戰中就拖延日久,還因為疾病損失了一半的人手,因為這種不利情況,亨利五世決定轉向英格蘭在法國的基地之一加萊行軍。但是法軍一路上圍追堵截,將英軍通向加萊的路堵上了。

當時的情況是,英軍有5000長弓兵和不到1000的下馬騎士,而法軍有7000熱那亞弩手,11000騎兵,18000下馬騎士和步兵,總兵力是英軍6000不到,法軍36000,1比6的比例,這比克雷西的英軍法軍兵力比例還要懸殊。更嚴重的是,在克雷西戰役中,英軍選擇一座山作為戰場,居高臨下發揮了長弓兵的射程優勢,而這次沒有山地可選,而且法軍軍中還有火炮和火槍兵,這是之前多年法軍壓制長弓兵的利器。

怎麼看英軍必敗無疑,唯一的機會大概就是在開戰前突然下了一場暴雨,路面泥濘難行,限制了騎兵的行動,但是就算如此,法軍的步兵數量也遠遠多於英軍整體。

面對危局,亨利五世排出傳統的英軍陣列,長弓兵列前,下馬騎士保護,和當年的克雷西戰役無異,唯一的區別就是長弓兵帶了許多尖木樁,列在長弓兵前面,作為柵欄,防止騎兵沖擊。

而法軍這邊,人多勢眾,但是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法王查理六世不在陣中,由皇室總管德勒伯爵查理.阿布萊特和大元帥布錫考特帶領,等於是雙頭指揮,不過就演算法王在估計也沒用,法國貴族的不聽指揮是出了名的,法王查理六世還有精神病,根本不能帶兵。而這兩位指揮官也不能約束法國貴族,開局就出了問題。

按照當時一般的規則,都是由遠程部隊先行進攻,然後步兵或者騎兵見機行事,而法軍不知是不是吸取了克雷西戰役中弩兵被長弓兵擊敗撤退中造成混亂的經驗,或者根本就是自行其事,直接對英軍開始了沖擊。

因為地面泥濘,法國重騎兵前行極其困難,而且就算沖擊到戰線前面,因為木樁的阻礙,也無法進行沖鋒,很多騎士強行沖鋒的結局就是撞在木樁上,死去或者被英格蘭的步兵擊敗。很快,第一波的騎兵沖鋒失敗,而且最悲慘的是,法軍兩位總指揮都在第一波沖鋒中一個被殺一個被俘,可以說後面的戰斗完全是由法軍各部自己選擇的結果。

第一波的失敗造成的問題很多,比如說這波失敗的進攻讓整個系統都遭遇了混亂,第二波進軍的步兵主力要躲避第一波的潰兵和無人指揮的戰馬,而且原本應該壓制對方射手的弩兵和炮兵根本無法使用,因為他們被騎兵和步兵夾在中間,根本無法射擊,就算射擊,也生怕射到自己人,實際上隨著總指揮官的失陷,他們根本無人指揮了。

而且英軍那邊的長弓兵也得到了加強,原本長弓兵射程很遠,但是穿甲能力不如十字弓,但是現在的長弓兵使用了穿甲箭,這些穿甲箭能射穿法軍騎士的盔甲,或者從盔甲的縫隙中射入,第一波騎兵就是很多死在這些箭下,而第二波法軍的重裝步兵依然要面對這一切,而且因為地面泥濘,穿著重甲的法軍步兵行動緩慢,這讓他們暴露在長弓兵箭雨下的時間更長了。

不過,事實充分證明了重裝步兵對付長弓兵還是最有效果的,盡管在行軍中損失極大,但是當法軍步兵沖擊到英軍戰線時,還是動搖了整個英軍陣線,英王亨利五世因為沖在最前線,身邊的侍衛全部戰死,頭盔還挨了一下,要是亨利五世在這次沖擊後戰死局勢就完全不同了,可惜這次沖擊很快就結束了,因為5000長弓兵此時已經丟下弓箭,拿起斧頭等武器加入戰斗,這對於已經力竭的法軍是致命一擊,法軍由此潰敗。而後面雖然還有很多法軍,但是因為指揮官都失陷在之前的戰斗中,他們在目睹了這殘酷的一切後,根本不敢繼續進攻直接撤退了。

這次戰役中英軍的損失要大於克雷西戰役,雖然英軍說自己的損失不到200,只有十多個騎士戰死,但是考慮到約克公爵戰死,亨利五世的侍衛全部戰死,所以英軍的損失應該還是很大的,不過應該也就是在幾百,畢竟英軍總兵力也不到6000。另外一邊,法軍的失利比克雷西戰役還慘,1萬多士兵戰死,而且其中有5000貴族,這基本可以說法軍貴族的一半,甚至可以說整個敢於戰斗的法軍全死光了,剩下的法國人都是因為害怕而逃跑的,尤其當亨利五世命令殺死戰俘的時候更是如此。日後的法國人在心理上已經畏懼英國人,雖然英王對法國王位的窺視因為亨利五世死於查理六世之前而沒有得逞,但是法國人對英國人的畏懼直到十多年後聖女貞德的出現才徹底改變。

Ⅳ 法蘭克擲斧兵的歷史

戰斗的方式是以雙方步兵發起沖鋒,充份接近之後再展開肉搏戰,依靠體能和兇猛來取得勝利。而法蘭西的祖先--法蘭克人有著不同的風格,他們會在接近敵軍時擲出斧頭來瓦解他們。這種在作戰時投擲的斧頭,根據部落的名稱命名為法蘭斯卡。
只使用遠程武器的部隊在敵人的肉搏部隊近身之後大多會陷入危機之中,所以在戰場上,法蘭克人通常會攜帶幾種作戰的武器,以保證在接近戰中不落下風。和中世紀的法蘭克以快速強大的重裝騎兵部隊著稱一樣,擲斧兵一直代表了黑暗時代法蘭克步兵的作戰方式。

Ⅳ 兵法上說「欲功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具體的解釋是什麼

解釋:

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讓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備工作非常重要。

原文: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白話譯文:

子貢問怎樣修養仁德。孔子說:「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須先磨快工具。住在一個國家,要侍奉大夫中的賢人,與士人中的仁人交朋友。」

出處:出自春秋時期孔子的《論語·衛靈公》。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倫理和功利等價值思想。《論語》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早在春秋後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其主體內容就已初始創成;孔子去世以後,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因此稱為「論」;《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

(5)法國兵為什麼拿把斧頭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

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Ⅵ 搞不明白為什麼洛汗騎兵為什麼那麼喜歡斧頭

斧頭同時包含有利刃和鈍器打擊的作用效果,騎兵在借用馬匹沖擊的力量時使用斧頭能發出更有力的打擊(斧頭比刀劍類更重,需要騎手本身夠強壯才行),古代戰爭只要不是太貧瘠的國家基本都會有重甲兵種,普通的刀劍矛類利刃武器對這些兵種效果很差,對抗重甲就需要鈍擊類武器

Ⅶ 古羅馬時期棒子和斧子分別象徵什麼,伯里克利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評價他。

古羅馬時期棒子和斧子分別象徵什麼
法西斯(拉丁文: fasces)在古羅馬是權力和威信的標志。法西斯是一根被多根綁在一起的木棍圍繞的斧頭。

在官方場合下高級官員的衛兵在他的前面持法西斯來代表到來的官員的級別和權利。按官員的級別的不同,他們的法西斯的數量也不等。允許持法西斯的官員有最高裁判官、地方長官、最高執政官、總督、獨裁者和皇帝。按羅馬歷史學家的描述上古羅馬國王就已經持法西斯作為他們權力的代表了。

法西斯的捆在一起的木棍代表團結,而斧頭(古代用來砍頭用的)則代表最高權力。斧頭在地中海地區很早就有代表權力的意義了。在羅馬勝利遊行的過程中特別勇敢的士兵也可以持斧頭(但不是法西斯)。在羅馬的傳統中一個官員進入羅馬城後法西斯的斧頭的頭必須摘下來,只有獨裁者才允許帶斧頭的頭進入羅馬城。

法西斯代表權力和威信的意義一直延續到今天:
法國的護照封面上有法西斯的標志,這個標志是拿破崙引入的。
西班牙的警察的標志是法西斯。
法西斯最著名的是在20世紀上半葉被義大利法西斯黨作為標志使用,從此引出了法西斯主義。
瑞士聖加侖的州徽是一個法西斯。
美國華盛頓市林肯紀念堂林肯像的座位的正面也有法西斯的圖像。

伯里克利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評價他。
伯里克利,伯利克里[1](希臘文:Περικλῆς;英文:Pericles)(約公元前495年—前429年)雅典黃金時期(希波戰爭至伯羅奔尼撒戰爭)具有重要影響的領導人。他在希波戰爭後的廢墟中重建雅典,扶植文化藝術,現存的很多古希臘建築都是在他的時代所建。他還幫助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第一階段擊敗了斯巴達人。尤為重要的是,他培育當時被看作非常激進的民主力量。他的時代也被稱為伯里克利時代,是雅典最輝煌的時代,產生了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一批知名思想家。
伯里克利在他的早年就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一開始抑制自己的抱負,因為他擔心他的社會地位會讓他被看作專制者或對希臘有危險的人。他通過增進中低收入公民的興趣以避免他們的懷疑,進而消除他的擔心。

Ⅷ 求知法國外籍兵團在二戰中的歷史

外籍兵團成立於1831年,在19世紀期間是法國殖民作戰的前鋒。兵團長期作戰於西班牙、馬達加斯加、阿爾及利亞和東南亞等地,他們幾乎是法國在阿爾及利亞長期戰爭的代名詞。1841年在奧蘭以南96.5 km處的西迪貝勒阿巴斯,外籍兵團建立了一個基地。這里成為兵團精神上的家,直到法國允許阿爾及利亞獨立,並於1962年撤出它的部隊為止。
1914年,大多數駐於非洲的法國陸軍都急急忙忙趕回法國本土以阻擋德國的侵略。外籍兵團的士兵在隨後西線的大屠殺期間為榮譽而戰。實際上,到1918年,外籍兵團中的馬士軍團是全法國陸軍中獲得最高榮譽勛章的團。
二次大戰期間,外籍兵團在世界各地作戰,而且對抗兩種不同的聯盟。某些兵團的單位在法國和挪威作戰,直到1940年法國投降。其他留在敘利亞、黎巴嫩和北非的兵團士兵仍然效忠維琪政權和反抗同盟國的進攻。二次大戰之後,法國試圖重建它在東南亞的政權,但很快地便卷人與越南獨立同盟國家主義者的戰爭中。駐扎地一個接一個地被奪走,而且胡志明的游擊隊很快佔了上風。1953年,法國在奠邊府的決戰孤注一擲,結果卻是使他們總數達14人的部遭到包圍。1954年5月,駐軍中的7個外籍兵國營被越盟所擊潰。
在他們最近160年的戰斗中,外籍兵團獲得最多榮耀的是,1863年4月30日於墨西哥持續固守的一個連。盡管對方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他們仍拒絕投降,連長丹裘的部下真正地戰斗到最後一人。為紀念這個英勇行為的卡麥農日,至今仍一年一度地被兵團分隊所慶祝。這是外籍兵團獨一無二的團隊精神最具體的表示。
組織
今日存在於法國的外籍兵團是一支全副武裝的部隊,以優良的裝備和健全的組織替法國服務。兵團現今的組織是以擁有1O個連的團為基礎,加上一些增加步兵連花費的特殊連(偵搜連、迫擊炮連、輕裝甲連等等)。現今主要單位如下:
第一外籍兵團:駐扎於歐巴涅的卡賽娜維亞諾,該團負責整個兵團的行政事務。它也要負責樂隊,由1連負責管理龐大的訓練營,而且在戰時須撥出3連的兵力以防衛設置於阿比翁高原的中程彈道導彈(IRBM)基地。
第二外籍步兵團:兵力總數達1500人的步兵團駐於科西嘉的波尼法西亞,該團各連都必須輪流至突擊隊和其他特殊學校訓練,而且經常被派到海外分遣隊服役。
第三外籍步兵團:該團於1973年離開馬達加斯加後,便移防至現駐的法屬蓋亞那的庫魯基地。
第四外籍兵團:該團訓練新兵和低階士官(NCO);駐扎於法國的卡斯特諾達里。
第一外籍騎兵團:常駐於奧蘭治,該團是隸屬於法國陸軍第14步兵師的裝甲單位。它包括了3支裝甲車中隊和1支機動步兵連。它也被指定為法國對外干預部隊的先遣單位之一。
第二外籍傘兵團:常駐於科西嘉的科特,該團包括:團部和4個野戰連。他們以可在24小時之內到達世界上任何指定地點,展開部署作戰的能力而自豪。其中有一個連經常被派遣至第13輕裝甲訓練師。
第五太平洋混合團:中心位於慕若華,太平洋混合團在塔希提島和亞努也有分遣隊。它的任務是對法國位於太平洋的核子試爆場提供安全、通訊和電力的需求。
第六十一兵團工兵混合營:此工兵營是為修建訓練營地而成立的,據說目前正在多爾多涅地區的喀斯石灰岩高原修建工程。該營包括一個外籍步兵連和一個法國陸軍工兵連。
馬約特外籍兵團分遣隊:此分遣隊有兩個連,由一名陸軍中校指揮,駐守在印度洋中的馬約特島。該島是到留尼汪島的中繼站,由250名成員的兵團保護其安全。
制服
外籍兵團穿著標準的法國陸軍制服,但是有某些特別的配件以顯示它的特殊地位。最著名的配件就是白色高頂軍帽,實際上是在制式藍色軍帽外覆蓋上塊白布(有紅色的頂面和金色的徽章及顎帶)。低階士官和軍官並不戴這種白色的軍帽。檢閱服就是卡其戰斗服加上一些儀式上的配件。包括飾以紅色流蘇的綠色肩章、白色的條紋和綁腿、藍色的腰帶和白色長手套。他們也佩戴一種綠色領結,而軍官甚至還穿上一件綠色背心。工兵排的成員則圍白色圍巾和攜帶典禮用的斧頭:他們皆被准許留鬍子。
戰斗服是法國標准迷彩服,通常配有一頂貝雷帽。作戰時的兵團使用一種頸中,細長條狀的布料,以表示屬於某連。外籍兵團的傘兵部隊佩戴綠色貝雷帽。

法國的外籍兵團是一支專門僱傭外籍志願兵的部隊,一向以紀律嚴明,訓練有素,具有極強的戰鬥力而著稱,成立至今已有170多年的歷史。士兵來自120個不同國家,通常駐守在法國本土以外的地方。兵團曾經出現在西班牙、義大利、墨西哥、摩洛哥、敘利亞、阿爾及利亞、查德等國家。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時,兵團也曾在巴黎參加過戰斗。
入選外籍兵團必須經過嚴格的挑選,除了身體條件合格外,新兵報名時必須公開自己的真實身份和提供詳細的背景材料,兵團杜絕任何與流血犯罪和涉及毒品犯罪有關的犯罪分子加入該部隊。每年大約只有1500人被接受,占報名者1/6。
外籍兵團要求入伍的不同國家的新兵都必須宣誓效忠兵團,而不是法國。因為兵團的格言是--兵團是我們的祖國。不過,士兵們普遍表示,雖然宣誓效忠兵團,但他們並不背叛自己的祖國。許多人當兵只不過是為了自己,為了冒險,為了金錢。甚至還有一些人表示簽約只不過是想得到法國的護照而已。因為兵團成員在服滿一任(五年)且無劣跡,便可以取得法國居留權或國籍。
幾十年來,外籍兵團就像磁石一樣吸引著眾多英勇善戰的各國士兵。二戰以後,大批失業的法國士兵為了生計也紛紛加入到外籍兵團里來。目前約有 40%-50% 的志願者是法國人,但是他們必須以瑞士、比利時、加拿大等國籍加入,因為法國人是不能加入外籍兵團的。而如今大部分的士兵是來自前華約集團國家,只有非常少數的人來自北歐及美國。
按照要求,每個新加入的士兵都要在兵團設在法屬蓋亞那的亞馬遜叢林野戰訓練中心,進行被稱之為「魔鬼般的訓練」的新兵受訓。在野外生存訓練中,士兵們必須學會怎樣與大蟒蛇搏鬥和以吃貘、亞馬遜短吻鱷、蛆蟲以及可食用的草木根、爬藤等為生。在強度訓練中,士兵們要相互協助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站在齊腰深的水潭裡,佩帶槍支和沉重的包袱,越過一堵至少有七米高的木牆的訓練動作。類似這樣的訓練,一天要做許多次,直到每個人都能非常漂亮地完成為止。一個月以後,世界上最優秀的叢林戰士將加入到兵團的各個部隊中。
隨著冷戰的結束和西方國家戰略的調整,使得這支世界上最優秀的外籍部隊處於一個政治上和軍事上被淡忘的尷尬境地。在南太平洋的外籍兵團軍事基地目前已關閉,兵團的人數到2002年也將削減到7800人。現在部隊里不再有大量的野戰和搏擊訓練,士兵們甚至無法找到實戰開槍射擊的機會,訓練的目的也是為了對付一些局部戰爭和參與國際維和行動,已經沒有讓他們展示才能的軍事任務了。
今天,法國政府之所以仍然用巨額開支養著這支部隊,不過是為了保存外籍兵團充滿傳奇的色彩和弘揚傳統的冒險精神罷了。

閱讀全文

與法國兵為什麼拿把斧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8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2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4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5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8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1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4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7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6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4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6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