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國瀕臨的海,海峽和海灣有哪些
法國瀕臨四大海域: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
法國西北方向的海峽:英吉利海峽
法國西部海峽、海灣:基伯龍海灣(Bay of Quiberon)、莫爾比昂海灣(Golf of Morbihan),艾吉永;海灣(Bay of Aillion)、昂蒂奧什海峽
⑵ 英國和法國之間所隔的海峽是
英吉利-多佛爾海峽
英吉利-多佛爾海峽由英吉利海峽(法稱拉芒什海峽)和多佛爾海峽(法稱加來海峽)組成,位於歐洲大陸和大不列顛島之間,是溝通北海和大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海峽總長約600公里,以法國塞納河口到英國南岸朴次茅斯為界,西南是英吉利海峽,東北為多佛爾海峽。海峽東窄西寬呈喇叭形,最窄處僅33公里,最寬處則達180公里。面積約9萬平方公里。這兩條海峽,實際上是—條,但歷史上一直分為兩個海峽。
大不列顛島與歐洲大陸,原是連在一起的。後來,受阿爾卑斯造山運動的影響,海峽附近發生褶皺和斷裂,從此以後,海峽地區不斷下沉,海水也就進入海峽,把不列顛島與歐洲大陸分開,成為現今的海峽。海峽底部主要是砂礫和岩石。海峽西南開口寬闊,呈喇叭形,從大西洋進採的潮水能量,很快集中起來,強大的潮流造成高達6米高的巨浪,也形成了巨大的潮差。法國的聖馬洛灣和松姆河口的潮差可達12米高。朗斯河口最大潮差高達13.5米,世界第一大潮汐電站朗斯電站就建在這里。強大的潮流和巨浪,拍擊和沖刷著岸壁,岩石崩落,海岸後退。據統計,海峽寬度每年約增加1米多。
海峽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風的影響,氣候冬暖夏涼,終年濕潤多雨和霧,晴朗天氣很少。這里的法國沿岸,每年約200多天是陰雨天,雨量為800多毫米;英國沿岸因受山地阻擋,每年也有150多天下雨。由於北方冷空氣與溫暖洋面相會,終年多霧,霧季達6個月以上。
海峽資源豐富,盛產鯡魚、青魚、比目魚。礦藏有石油、天然氣。海洋潮汐能約8000萬千瓦,約佔世界總潮能的5%。1966年建成的法國朗斯潮汐電站,年發電量達5.44億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潮汐電站。
英吉利海峽和多佛爾海峽是歐洲到美洲、非洲航線的必經之路。它在歷史上,曾經對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起過重大作用,俗有「銀色航道之稱」。海峽兩岸港口密布,工業發達。英國的朴利茅斯、安南普敦、多佛爾;法國的瑟堡、勒阿佛爾、加來和敦刻爾克等,都是著名的港口和工業城市。英吉利海峽和多佛爾海峽是國際航運最繁忙的水道。每年通過海峽的船隻達12萬艘次,居世界各海峽之首。長期以來,英國和歐洲大陸之間來往,主要靠海峽兩岸輪渡,航運縱橫交錯,十分擁擠不便。早在1802年,法國工程師馬悌厄曾向拿破崙建議,在多佛爾海峽開鑿海底隧道。以後,也有不少人舊事重提,但始終未能實現。近些年來,過往海峽人員越來越多,1973年,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以後,來往更加繁忙。輪渡人員每年多達500多萬,車輛超過100萬輛。1973年7月,英法兩國達成協議,共同開鑿多佛爾海峽的海底隧道。這條歐洲海底隧道,於1987年開工,1991年6月28日全面開通。工程耗資170億美元。在歷時4年的施工中,先後有6名英國人和2名法國人為隧道的建設而捐軀。隧道全長53公里,由一條中央服務隧道和南北兩條鐵路隧道組成。西起英格蘭的莎士比亞山崖,經過海底下62米深處,一直延伸到法國的桑加特。隧道投入運營後,大大縮短了由英國到歐洲大陸的時間,每l0多分鍾就有一列高速火車往返,乘車只需35分鍾就可穿越海峽。
⑶ 英法之間的海峽,為世界最繁忙還是航道之一,是叫什麼
英吉利海峽,又名拉芒什海峽(英語:English Channel,法文:la Manche,布列塔尼語:Mor Breizh,威爾士語:Mor Udd),是分隔英國與歐洲大陸的法國、並連接大西洋與北海的海峽。海峽長560公里(350英里),寬240公里(150英里),最狹窄處又稱多佛爾海峽,僅寬34公里(21英里)。英國的多佛爾與法國的加萊隔海峽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