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為什麼許可德國統一

法國為什麼許可德國統一

發布時間:2023-02-26 08:08:14

A. 德國統一的主要原因和過程是什麼

德國統一的主要原因是德意志內部資本主義的發展要求建立統一的資本主義國家。德國統一的過程是三次王朝戰爭: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

1、普丹戰爭:在丹麥稱為1864年戰爭,是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引起的第二場軍事沖突。沖突在1864年發生,普魯士王國和奧地利帝國代表德意志邦聯,與長久控制該兩個公國的丹麥戰斗。雙方都希望控制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公國。

沖突的導火索,是丹麥國王去世,但沒有德意志邦聯接受的繼承人,造成兩地的傳承問題。結果,德意志聯軍勝利,丹麥放棄對兩地的主權。

2、普奧戰爭

發生於1866年,原因是普魯士王國與奧地利帝國爭奪統一德意志的領導權。普魯士的勝利使其稱霸德意志,最後完成統一大業。在德國和奧地利,此戰稱為德意志之戰或兄弟之戰。在義大利統一運動中,此戰是第三次獨立戰爭。

3、普法戰爭

在法國稱1870年法德戰爭,在德國稱德法戰爭(德語:Deutsch-Französischer Krieg),是普魯士王國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蘭西第二帝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爆發的戰爭。戰爭是由法國發動,最後以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而告終。

俾斯麥憑一己之力發動三次王朝戰爭

俾斯麥,出生於勃蘭登堡的一個容克的家庭,從小便遺傳了容克的那種專橫暴戾的作風,好勇鬥狠,這種專橫的作風為他後來用鐵血手腕統一德國打下了基礎。

1862年9月30日,俾斯麥在普魯士議會上發表了著名的「鐵血演說」,他說道:「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和多數人的決定所能夠解決的,而是要通過鐵和血。」從這句話中看出,德國的統一,必須通過戰爭。最後,由俾斯麥領導並發動了三場王朝戰爭,開始了實現德國統一的歷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普丹戰爭、網路——普奧戰爭、網路——普法戰爭

B. 近代被德國常蹂躪的法國,為什麼同意兩德統一呢

首先為什麼德國會分裂成兩個國家,那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國成為戰敗國,所以給當時兩個陣營老大,美國和蘇聯接管了。

當然法國在支持德國統一的同時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要求。比如將德國納入歐洲共同體這個框架裡面,可以避免德國統一對法國的不利影響吧,甚至他們可以共同發展,共同獲取利益。

C. 德意志的統一與法國的關系

通俗的講,德國統一前歐洲大陸的霸主是法國,統一自然使德國力量增大威脅法國的地位,法國就阻止德國的統一,結果德國把法國擊敗,成功統一,並把法國踩在腳下,自己成為了歐洲的霸主。所以兩國矛盾很深。

D. 19世紀普魯士為什麼要統一德國

普魯士統一進程:

德丹戰爭
德丹戰爭是德意志實現統一的第一個重要步驟。戰爭是由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因地區問題引起的。荷爾斯坦因地區的居民多數是德意志人,石勒蘇益格地區的居民多數是丹麥人。兩地的歸屬,一直糾纏不清。數百年來的多數時間受丹麥統管。1815年維也納會議認可了這一既成事實。但是德國一直認為這是個「恥辱」。40年代末,丹麥曾正式將這兩處劃入其版圖,引起德意志各邦的強烈反對。為解決爭端,1852年英、法、俄、普、奧、瑞典6 國簽訂了一個倫敦議定書,確認在保留荷爾斯坦因的傳統特權的前提下,丹麥仍領有這兩個公國。

1863年11月15日,丹麥國王弗里德里希七世死後無嗣,由其堂妹夫克里斯蒂安•馮•格里克斯堡親王繼位。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坦因兩公國居民不願擁戴新王,因為按照薩利克法蘭克人古老法典規定,「土地遺產不得傳給婦女」。他們認為兩公國應由16世紀初統治過丹麥的克里斯蒂安三世的直系後代奧古斯滕堡公爵繼承。對此,丹麥不予理會,並正式宣布前任國王於1863年3月底發布的總憲法生效。憲法取消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坦因的傳統特權,實際上是將之並入丹麥。德意志國內大嘩,譴責丹麥違反古老法規,無視德意志主權。荷爾斯坦因人也拒絕宣誓效忠丹麥國王,呼籲德意志聯邦議會承認奧古斯滕堡公爵為石、荷兩公國的大公。對於德丹矛盾,俾斯麥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要把這場糾紛作為普魯士統一德意志整個進程的一個步驟。他的意圖是:

首先,以解決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坦因的「法律權利」問題,來表達普魯士的「德意志民族精神」。在那樣的歷史條件下,最能夠樹立普魯士在德意志各邦的威信的,莫過於舉起「民族主義」大旗。因為,千百年來,特別是拿破崙戰爭以來,處於歐洲列強股掌之中的德意志各邦人民,對「維護民族主權」至為敏感。石—荷問題正是俾斯麥揮動這面旗幟的大好時機,他決意牽頭「奪回」石、荷兩公國,使普魯士在德意志各邦面前,在全德人民的心目中,成為「德意志弟兄們」的希望。

其次,以此緩和「憲法沖突」。俾斯麥雖則蔑視議會,並對其採取強權壓制的手段。但兵役期和軍事預算問題一直未決。1863年冬,即石荷危機發生的當年,眾議院又在1864年的預算中勾去整編軍隊的經費。而歐洲的金融巨頭,只辦理有三方面簽字的期票貼現,如果在期票上簽字的除了政府以外只有貴族院,沒有眾議院,或者是由冒名頂替者組成的眾議院,那金融界就會把這樣的期票當作一張空頭支票而不予認可。因此,俾斯麥深知,要使這些褲帶里栓著國家錢櫃鑰匙的自由派就範,有效的辦法就是激起他們的「愛國自豪感」,他的石荷政策取得的勝利越大,與眾議院自由派的矛盾就會縮得越小。

事態的發展證明,俾斯麥的估計是正確的,當普軍在對丹麥戰爭中攻克迪佩爾要塞後,原先支持奧古斯滕堡大公的柏林自由派,轉而支持俾斯麥。俾斯麥利用英、法、俄在國際爭端上的矛盾,採取有效措施予以穩住,同時卓有成效地爭取到奧地利與其一致行動。1864年1月17日普奧於柏林威廉街簽訂盟約。奧地利許諾:要是丹麥國王不撤銷總憲法的話,奧軍將支持普軍去對付丹麥。就在普奧擬就盟約的當天,兩國聯合向丹麥提出最後通牒:限於48小時內宣布已公布的總憲法無效。丹麥拒絕,1月下旬和2月上旬,普奧軍隊進入石荷。3周後,整個日德蘭半島便為普奧軍隊所控制。戰爭的進程如俾斯麥之所料,丹麥向英、法求援,列強作壁上觀。丹麥完全孤立,向普奧求和。5月12日,締結停戰協定,丹麥答應讓出石荷。1865年8月14—20日,普奧簽訂了分享戰利品的加斯坦因專約,規定:石荷為普奧共有,但分別管理。奧管南面的荷爾斯坦因,普管北面的石勒蘇益格;荷的首府基爾港的防務委託普軍擔任,鄂爾登堡由普奧軍隊聯防;普魯士有權建築經荷爾斯坦因境內的鐵路,設置電報以及開鑿北海通波羅的海的運河。

又是「共有」,又是「分管」;又是南,又是北,為什麼要弄得如此復雜呢?其實,俾斯麥的用意很清楚,他在為普奧沖突埋下伏筆。試想,奧地利地處南德,荷地處北德海邊,中間橫著普魯士,奧要真正掌握荷,會有多大麻煩?奧管荷,普管石,由普至石必經荷,普魯士就不能利用「共有」、「過道」製造事端嗎?因此,這個「謎底」在俾斯麥那裡早就有了。這是「一張遮蓋裂縫的糊牆紙」,「我們在這里遇到的問題,是只要歐洲的政治形勢許可便可隨時用來作為發動(對奧)戰爭的借口的問題。」只要時機一到,他就會捅破這張「糊牆紙」,打一場「兄弟鬩牆」的、決定德意志命運的戰爭。

普奧戰爭
解決了石荷危機,俾斯麥立即把搬掉最大的政治障礙物奧地利列為他的政策重心。1866年1月23日,奧地利駐荷爾斯坦因總督路德維希•馮•加布倫茨批准在荷的行政中心阿爾托納舉行支持奧古斯滕堡大公的群眾集會。三天後俾斯麥向維也納發去抗議照會,威脅要「終止兩國政府的合作」,要「保留普魯士政策的行動自由」。奧相門斯多爾夫回答:別人不得干涉奧地利管理荷爾斯坦因的權力。普奧之戰一觸即發。2月28日,普魯士國王召開御前會議,俾斯麥就1815 年以來的普奧關系作了分析和總結,並得出結論說:「對普魯士來說,當前德國和歐洲的形勢還從來沒有這么有利過。御前會議一致確認,普奧之戰在所難免。3月29日,威廉下令增強普魯士邊防部隊。此後,隨著普意同盟條約的簽訂,俾斯麥加快戰爭步伐。6月1日,俾斯麥以破壞加斯坦因專約為名下令普軍越過石荷的界河艾德河進軍荷爾斯坦因。6月10日,俾斯麥在柏林公布《聯邦改革綱要》,提交聯邦議會討論。奧地利控制的議會6月14日表決時以9票對6票的多數否定了《綱要》。俾斯麥進而指示普魯士代表宣讀聲明,否定聯邦議會的表決,要求解散聯邦議會。6月15日,普向薩克森、漢諾威、黑森提出最後通牒,要它們接受《綱要》並讓普軍過境,三君主拒絕。次日,普軍開進薩克森、漢諾威和黑森—卡塞爾。6月17日,普軍進入奧地利的捷克地區,普奧戰爭爆發。

交戰雙方,一方是奧地利、漢諾威、薩克森、黑森—卡塞爾、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等大部分德意志中等邦國;另一方是普魯士、漢撒城市、北德小國和義大利。戰爭在三條戰線上進行。西南線—義大利戰線,奧意作戰。奧地利投入7.5萬兵力,6月24日在庫斯托查大敗意軍。北線—德意志戰線,普與北德各邦作戰。普投入5萬兵力,6月27日,在朗根薩爾沙擊敗漢諾威軍並逼其投降,北德大部分地區落入普軍之手。東南線—波希米亞戰線,普奧作戰,是主戰場。奧地利投入28.3萬兵力,普魯士運用鐵路運輸和電報指揮迅速組織3個軍(25.4 萬兵力)於6月22、23日,分三路進攻波希米亞。普軍旗開得勝。奧軍總司令貝德克自感難於取勝,致電維也納宮廷建議議和。奧皇弗蘭茨•約瑟夫寄希望於一次主要的戰役而打敗普軍。這就發生了7月3日的薩多瓦決戰。

清晨,決戰開始,雙方共投入44—46萬兵力。到黃昏時,奧軍最後被擊潰了。此仗奧軍死傷2.4萬人,被俘1.3萬人。奧地利無力再戰了。奧皇電告法國,願將威尼斯讓於法國,請求出面調停。薩多瓦戰役後,普軍通往維也納的大道已打通了。威廉國王和他的將軍們勁頭十足,要進軍維也納,完成祖輩的未竟之業。但俾斯麥卻唱起低調來,他決定他毅然接受法國的調停,結束戰爭。他認為此時徹底摧垮奧地利,其結果不是壯大而是削弱普魯士,不是有利於而是大大有損於德意志的最終統一。

首先,繼續戰爭正中法國的下懷。普軍再向前推進,可以很順利得手。但法國正可趁此出兵萊茵,後顧之憂如何解?因此,目前最迫切的需要是以低條件迫使奧地利退出德意志聯邦後,使普軍「凱旋歸國」,加強萊茵,使法國無計可施。而且在法國於7月5日出面調停的情況下,普仍我行我素,正給巴黎找到出兵干涉的口實。

其次,在普魯士羽毛未豐的時候,過份削弱奧地利而刺激歐洲大國,是很不明智的。將苛刻的條件加給奧地利,逼使它沒有退路,會使它成為「法國或其他敵人的同盟者。」相反,如果此時給奧地利體面地結束戰爭,普奧兩國由於歷史的和地域的原因在對付歐洲大國的時候還有拉手的可能。

還有,奧地利正是民怨鼎沸的時候,此時進軍維也納有可能使民族矛盾激化為尖銳的階級矛盾,在這個正統主義的國度引起革命,這將極大地動搖普魯士這個中歐君主國。反之,不使奧地利屈辱,避免傷害其民族感情,於日後改善兩國關系是極為有利的。

出自以上原因,俾斯麥竭力阻止進軍維也納,終於迫使威廉同意。俾斯麥明智地插劍入鞘,竭力避免進入維也納,為德國的最終統一和日後的國際事務中保留了「歐洲棋盤上的一顆棋子」。

7月22日,普奧簽訂停戰協定,8月23日正式簽訂布拉格條約。奧地利帝國的領土除威尼斯讓與義大利外,不割一地;石荷一切權利歸普;奧地利承認「沒有奧地利帝國參加的新的德意志組織」,德意志聯邦解散;奧賠款300萬英鎊,普魯士保證在條約批准後,三個月內撤出奧地利。普奧戰爭就這樣以奧地利被排除出德意志而結束,原站在奧方的北部4邦——漢諾威、黑森—卡塞爾、拿騷和法蘭克福被並入普魯士版圖。普魯士王國從此連成一片,領土增至34.7萬平方公里,人口2400萬,佔全德的1/3。1867年4月,通過北德意志聯邦憲法。由美因河以北24邦國(包括3個自由市)組成的北德意志聯邦在法律上得到確認。普魯士在北德意志聯邦中居於絕對領導地位。

普法戰爭
北德意志聯邦的建立,並不意味著德國民族任務的完成。南德4邦(巴登、巴伐利亞、黑森—達姆施塔特和符騰堡)尚獨立於聯邦之外。一條美因河,隔開南北兩個德意志。這分離局面的主要支撐者就是法國。在巴黎當局的眼裡,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將是法國在歐陸優勢地位的潛在威脅。而且,此時的法國正處於內外交困的地步,面臨嚴重的政治危機。法國深知,出路只有一條:阻止德國統一,惡化兩國關系,進而用戰爭手段奪取萊茵河左岸地區,轉移人民視線,鞏固統治。

俾斯麥也深知,要在美因河上架起橋梁,完成統一大業,對法一戰在所難免。但俾斯麥強調:「要選擇正確的時機」,在普奧戰爭結束不久就揮戈上陣對法開戰,非普魯士之力所能及。

他首先巧施手段,在「領土報酬」的糾葛上穩住法國。普奧戰火剛熄滅,法國便上門索取「領土報酬」,內容有三:「(一)法取得萊茵河左岸地區直至美因茲。(二)盧森堡並入法國。(三)承認法國對比利時的佔領。俾斯麥對在比亞里茨許下的諾言早已丟在腦後,他下決心什麼也不給。普法關系遂之緊張起來。

接著,俾斯麥開展有效的外交活動,使法在未來的普法戰爭中孤立無援。英法關系在60年代後期已十分冷淡,法國正在加緊開鑿蘇伊士運河,使英國大為不安。認為這是對英國印度洋勢力的威脅。因此,俾斯麥斷定:任何削弱法國的沖突都不會引來英國人的干涉。相反,普魯士的增強倒是抑制強大的法國的一種有用的力量,用歐洲大國之間的自行調節歐陸均衡比它英國親自出馬干涉要有利得多。而且,有跡象表明,在法普沖突中,英可能作出有利於普的行動。這是俾斯麥最為放心的。奧地利才從戰爭中脫出,正忙於穩固剛建立的奧匈帝國,要插手於歐洲事務非它力所能及。而且俾斯麥的寬宏大量,對兩國密切合作留下了很大的餘地。加上俄奧關系的牽制,奧地利不會輕舉妄動。

俄國的態度,事關緊要。沙皇宮廷對普魯士的軍事勝利和日益強大甚為焦慮。德意志聯邦的瓦解,一大批德意志小君主國的消滅和普魯士領土的不斷擴大,都深深地刺激了沙俄當局。薩多瓦戰役剛結束不久,俄便急不可耐地串聯英法抗議俾斯麥正在策劃中的廢除德意志聯邦和兼並北德各邦的行為,並動議舉行國際會議加於干涉。此舉雖未得逞,但卻嚇壞了俾斯麥。法俄一旦實現聯盟,普魯士再強大也無法對付左右夾擊的局面,德意志的統一大業非但不能完成,還會重新陷入30年代戰爭後任憑列強宰割的田地。於是俾斯麥便示好和拉攏俄國,擴大法俄距離。他選擇了一個突破點,促使俄國把注意力集中於「東方問題」,引起法英奧的反感,他就可以利用這筆「現實的政治財富」完成他鐵血政策的最後一個步驟。為此,俾斯麥派遣特別使團前往彼得堡。他指令使團:對俄國要求廢除巴黎和約禁止其在黑海保有艦隊的那些條款,「要給他一個友好的答復」,要向俄國明確保證,「普魯士將不會給他設置任何困難」俾斯麥搖動這串黑海門戶鑰匙,確是打動了俄國。俄普的「傳統友誼「因此發揚光大。1868年春,雙方簽訂一項秘密規定:俄國派軍駐扎奧匈邊界,以在普法開戰時牽制維也納;普魯士在俄國受到奧地利威脅時增強萊茵蘭的兵力。

還有南德四邦,這里有著一股強大的反對派力量,不肯擁戴普魯士為盟主,而且這里的工業不如北部發達,對形成全德統一市場,建立強大海軍、奪取殖民地等的要求並不強烈。因此,南德四邦對發動一場對法戰爭、建立中央集權統治並不感興趣。相反,如處理不當,有可能驅使它們同法聯成一氣共同反普。俾斯麥同時看到南德四邦的弱點:它不能無視日益壯大的北德聯邦;南德在軍事上對北德的依賴甚大;南德的經濟生活如糖、酒的生產和銷售與北德關系密切。因此俾斯麥又認為與南德結盟可能性更大。他小心翼翼地處理南北關系:首先是解怨,對南德在普奧戰爭中站在奧地利一邊不予計較,消除雙方的緊張狀態;其次是耐心,不勉強南德加入北德意志聯邦,以避免「普魯士化」之嫌,聽其自然,俟到時機成熟,自然是水到渠成;第三是拉攏,針對南德葡萄酒業因法國競爭而不景氣,1868年5月,俾斯麥公開號召保衛德意志的葡萄酒貿易,終於打動了南德「真正的德意志之心」;最後是挑撥,把法國對萊茵河左岸的吞並野心告知南德各邦政府,使他們看清法國的叵測之心,同時又以此激發南德人民的民族情緒,增強對法的離心力。俾斯麥的這些努力的結果是經濟上密切了南德和北德的關稅同盟;軍事上訂立了秘密的攻守同盟,商定南德四邦在發生戰爭時有義務將自己的軍隊並入北德聯邦的軍隊。解除了「家內」的後顧之憂,造成了良好的國際環境,到60年代末期,俾斯麥認為摘取勝利果實的條件成熟了。

1868年9月,西班牙爆發革命,女王伊莎貝拉二世逃往法國,王位空缺。1870年春,執政的普里姆將軍派人前往柏林,邀請霍亨索倫—西格馬林根家族卡爾•安東親王的長子利奧波德任西班牙國王。俾斯麥視此為刺激法國挑起戰爭的絕好機緣。他費盡口舌,成功地說服威廉予以接受。不料霍亨索倫繼承王位的消息被西班牙報紙披露出來。消息傳到巴黎,鬧得沸沸揚揚,法國外長格拉蒙特向議會發表演說:「這種行為同法蘭西的利益和榮譽是無法統一的」,並表示不惜與普一戰。面對法國的挑釁,威廉退讓了。7月12日,他表示不贊成霍亨索倫家族的人繼承西班牙王位。利奧波德也跟著聲明,他不接受西班牙的邀請。但法國並不想就此罷休,繼續尋釁。7月13日晨,法使竭見了威廉,轉達了法國挑釁性的要求,希望普魯士作出永久不讓霍亨索倫家族繼承西班牙王位的保證。威廉感到莫大的恥辱,當即拒絕。當天下午,威廉把與法使會談的內容和經過給首相府發出了份秘密急電。接到電報後,俾斯麥把電文作了一番修改,特別是將最後一句「從長計議」的話寫成「陛下再沒有什麼可談的了」,以此蔑視的語氣來刺激法國。當晚,俾斯麥把電文交付柏林報紙,並致電各駐外使館,使之公諸於眾,法國因此而蒙受恥辱。

7月19日,法國向柏林外交部遞交了正式宣戰聲明。俾斯麥從容應戰,他的「鐵血政策」推進到了高潮。戰爭爆發後,普軍迅速在西部法德邊境集結。普軍分三路迎擊法軍:摩澤爾河方向的普軍和帕拉提納特方向的普軍進攻法軍要塞麥茨。萊茵河上游的普軍主要進攻斯特拉斯堡。

法國原計劃迅速推進到美因河,把南德和北德分割開來,並促使奧地利加入反普戰爭,一舉打敗普魯士。但開戰才半個月,普軍便挫敗法軍急速侵入德國的戰略計劃,轉入進攻,使法軍處於挨打地位。8月4日、6日,普軍越過邊界,在維桑布爾和維爾特擊敗由麥克馬洪元帥統率的南線法軍,迫使麥克馬洪離開阿爾薩斯。8月6日,普一、二軍團在施皮歇恩高地會戰中,擊敗由巴贊統率的北線法軍。8月16日,普軍成功地阻止了法國萊茵軍團從麥茨的撤退並截斷了它的退路。8月18日,在格拉費洛特和聖普里再敗巴贊軍,隨後將其團團圍困在梅斯要塞。麥克馬洪奉命馳援,又被普軍阻截。普軍將其逼到色當展開決戰。法軍慘敗。9月2日,法皇拿破崙三世、麥克馬洪連同10萬軍隊和無數軍需輜重都落入普軍之手。9月4日,巴黎爆發革命推翻帝制,宣布共和,成立國防政府。普軍長驅直入,國防政府未作積極抵抗。普魯士的防禦戰爭遂蛻化為掠奪戰爭。9月19日,普軍包圍巴黎。10月27日,巴贊率軍投降。1871 年1月28日,德法簽訂停戰協定,法國投降,正規軍武裝被解除。5月10日,雙方在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簽訂和約,規定: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連同戰略重地麥茨要塞並入德國;法國賠款50億法郎,在凡爾賽政權恢復後30天支付5億,年底支付10億,1872年5月1日前支付5億,餘30億於1874年3月付完,所欠款項法政府應付5%的年息;在賠款付清前普軍繼續駐守法國領土,一切供養費用由法國負責。

打敗了法國,使俾斯麥的「鐵血政策」在德意志人面前展現了輝煌的戰果,同時也震懾了南德諸邦,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黑森先後派代表團到達凡爾賽,同普魯士進行國家統一的談判。俾斯麥根據南德四邦對待統一的不同態度採取不同對策:拉攏巴登和黑森兩個小邦國,向巴伐利亞讓步,孤立符騰堡。11月15日巴登、黑森加入聯盟。23日,巴伐利亞獲若干自主權後也加入聯盟。兩天後,孤立的符騰堡只得就範。至此,美因河南北的兩部分德意志聯成一片了。1871年1月18日,在法國凡爾賽舉行盛典,威廉加冕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國宣告成立(因在神聖羅馬帝國之後,故又稱之為第二帝國)。

E. 德國統一的原因和意義是什麼

原因(1)統一問題的日益緊迫:
①原因: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②表現:隨著工業革命的展開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德意志各地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但由於缺乏統一的國內市場,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受到很大的阻礙;資產階級越來越感到,要加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必須有強大的國家做後盾。
(2)普魯士的中間作用:普魯士資本主義發展迅速,經濟發達;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民族成分單一,統一決心堅定;統治階級野心勃勃,實力雄厚。
(3)俾斯麥的重要作用:
①一方面加強對國內局勢的嚴格控制,堅持進行軍事改革,推行「鐵血政策」,大力發展經濟、軍事實力。
②另一方面,展開靈活的外交活動。
意義(1)它結束了德意志長期的分解狀態,為德國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鋪平了道路。
(2)法國和奧地利受到扼制,德國成為新興的強國,改變了歐洲的國際格局。
(3)統一後的德國繼承了普魯士的舊制度,特別是軍國主義傳統,德國成為歐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國家。

F. 法國和德國兩個有世仇的國家,為什麼後來會合作

到目前為止,盡管歐盟出現了英國脫歐這樣的挫折,但是歐盟的整體發展趨勢還是不錯的,仍熱是世界上聯合程度最高的區域性組織。歐盟在法國和德國兩架馬車的帶動下,整體發展形勢還是比較好的,法德是歐盟的大腦和中堅。不看歷史的人們絕不會想到歷史上法德是世仇,戰爭恩怨持續了幾百年。

1944年,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大國,根據自己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和利益考量將世界分為了兩半,整個歐洲成為了一片廢墟,如果德國和法國想要重振歐洲雄風,二者必須聯合起來,否則就會成為被美國或者被蘇聯凌辱的對象。冷戰的形勢迫使他們必須走到一起。為了解決兩國最為重要 的爭端邊境煤鐵資源問題,他們建立了一個超越國家主權的經濟結構煤鋼共同體,運行很完美,為之後兩國經濟的進一步深入和全面合作奠定了基礎,這就是有名的舒曼計劃。法國外長舒曼因很好地化解德法矛盾使歐洲聯合起來而被稱之為歐洲聯盟之父。現在的歐盟就是在煤鋼共同體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聯合壯大起來的。

閱讀全文

與法國為什麼許可德國統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