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異國習俗禮儀。急!知道者幫幫忙!
在涉外活動中,女性應保持適度禮節與禮貌,以防男女間某些誤解或誤會。對於一般相識的男性,在相見時不宜過於主動熱情地行握手禮或擁抱禮,即使須握手,也不宜力握久握。與對方暢談時,應適當問及其妻子、孩子,並應談及自己的男友、丈夫或孩子。不宜以個人身份向男性贈送禮物,若非送禮不可時,應特別說明禮物是送與對方夫婦的,或是代表自己的單位送與他的。已結婚或結過婚的女性,應讓對方稱自己"XX太太"。在歐美的一些飯館或旅館里吃飯時,可以讓服務員把飯送到自己客房裡,也可邀請男朋友或女朋友一同進餐。到朋友家做客時,不要談論公務,而應和對方的全家人聊天。在拉丁美洲許多國家,男子有時可能公開向女性調情,若遇此種情況,女子可不予以答理或顧及,適度的禮貌與禮節,可拒之於"千里之外"。
中東商人飲茶禮
在中東地區,商人們在辦公或社交場合,總要喝茶或咖啡,但每人以不超過三杯為宜。當喝完之後,要將杯子轉動一下再遞與主人。這種禮節動作,意為"夠了,謝謝!"
互跪禮與長跪禮
各國佛門男僧與女尼的跪禮有所不同。男僧行互跪禮,女尼行長跪禮。
互跪禮兩腿輪換跪於地。《釋門歸敬儀》申:"言互跪者,左右兩膝交互跪地","經中以行事經久,苦弊集身,左右兩膝,交互而跪。此禮行於僧人。
長跪禮兩膝同時久跪於地。《釋門歸敬儀》言:"兩膝一 著地,兩脛翹空,兩足指拄地,挺身。"此禮行於女尼。僧、尼的跪禮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僧是丈夫,剛於事立,故制互跪;尼是文弱,翹苦易勞,故令長跪。"
交誼舞會禮節
參加交誼舞會時,男士的衣裝宜莊重整潔,舉止大方,女土的衣裝宜明快典雅,不宜濃妝艷抹。
禮儀,進入舞廳時應彬彬有禮,熟人舊友要握手致意或點頭問好,陌生人也應以禮相待。話音宜低,步態宜輕。
邀舞,舞曲響起時,男士應主動走到女士面前,可行半鞠躬禮,並輕聲說:"請您跳舞"。女方要點頭表示同意,然後由男方陪同並肩走入舞池。在正常情況下,女方不應謝絕男士的邀請,若不願接受邀請,可婉言說"累了"或"身體不適"之類的托辭,並致"對不起"的歉意。被謝絕的男士,不要再向女方強求,更不要表示不滿。
共舞,在共舞過程中,男方對女方應多關照、配合。雙方不要互盯著對方的臉,要始終相待以禮,一曲音樂結束時,男方要點頭致意或道謝,也可將女方送歸原位。
名片禮
在許多社交場合,彼此初識時,往往將自己的名片畢恭畢敬地呈遞與對方,以示禮遇。有些國家的人,如印度尼西亞的商人,就頗重視此禮。
在涉外活動中,人們也可在名片的左下角用鉛筆寫上具有一定含義的法文小寫字母,如"p. f. "(敬賀)等,或上極簡短的話語,如"謹呈示賀,深致謝忱"等,然後寄送予對方,以示恭賀、感謝、慰問、辭行或弔唁等禮。
合十禮
合十禮,又稱"合掌禮",原是印度古代的一種禮節,後為各國佛教徒沿用為日常普通禮節。行禮時,兩掌合於胸前,十指並攏,以示虔敬。此禮可分為下列幾大類:
跪合十
各國佛徒拜佛祖或拜高僧時所行的禮節。行禮時,右腿跪地,雙手合掌於兩眉中間,頭部微俯,以示恭敬虔誠。《法華經》載:"即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顏。"
蹲合十
某些國家的人在拜見父母或師長時的一種禮節。行禮時,必須蹲下,並將合十的掌尖舉至兩眉間,以表尊敬。
站合十
一些國家的平民之間、平級官員之間相拜,或公務人員拜見長官時常用的一種禮節,行禮時,要站立端正,將合十的掌尖置於胸部或口部,以示敬意。
正統的西餐禮儀
凡事由侍者代勞
在一流餐廳里,客人除了吃以外,諸如倒酒、整理食具、撿起掉在地上的刀叉等事,都應讓侍者去做。在國外,進餐時侍者會來問:"How is everything?"如果沒有問題,可用"Good"來表達滿意。
聊天切忌大聲喧嘩
在餐廳吃飯時就要享受美食和社交的樂趣,沉默地各吃各的會很奇怪。但旁若無人地大聲喧嘩,也是極失禮的行為。音量要小心保持對方能聽見的程度,別影響到鄰桌。
中途離席時將餐巾放在椅子上
萬不得已要中途離席時,最好在上菜的空檔,向同桌的人打聲招呼,把餐巾放在椅子上再走,別打亂了整個吃飯的氣氛。吃完飯後,只要將餐巾隨意放在餐桌即可,不必特意疊整 。
如何招呼侍者
侍者會經常注意客人的需要。若需要服務,可用眼神向他示意或微微把手抬高,侍者會馬上過來。如果對服務滿意,想付小費時,可用簽帳卡支付,即在帳單上寫下含小費在內的總額再簽名。最後別忘記口頭致謝。
花木交往禮
在日常交往中,人們往往以贈花的方式示禮。
在歐洲許多國家,贈送戀人、情人、伴侶的,多為紅色的鮮花。成束的白花多用於婚儀贈禮。近親好友相互贈送的,多為色澤鮮艷的花束,如小蒼蘭、香石竹、月季等。白花也可作生日或命名日的禮花。送與中年人的,宜為大朵花;送與
年輕人或孩子的,宜為多色彩的小花。許多歐洲人贈花時,只送單數。復活節時,可送盆花。
日本人在探視病人時,往往選擇紅、紫、粉或綠色的鮮花為禮。向母親獻花時,日本人多用凌霄花、僧鞋菊、櫻草、金錢花、冬青等5種花組成的花束。這種花束表達的特定含義是:慈母的愛,撫育著子女的青春、歡樂與幸福。
阿拉伯問候語
在阿拉伯各國,當友人相見時,雙方除問候"你好"、"早安"或"晚安"之外,往往還要恭恭敬敬地說:"在你面前的,是你的親人",或說:"在你面前擺著的是平坦大道"。
涉外禮節性稱呼
對一般成年男子,稱"先生";對已婚女子或有地位的女士稱"夫人";對未婚或不明婚姻情況的女子,稱"小姐"。這些稱呼亦可冠以姓名或職銜,如"XX先生"、"XX小姐"。對部長以上的男女官員,可酌情稱"閣下"、"先生",並冠以職銜 。有些歐美國家,如德國、美國、墨西哥等國,往往不稱"閣下"而稱"先生"。在日本對身份高的日本女子也稱"先生"。對國王、皇後,稱"陛下";對王子、公主、親王,稱"殿下";對有爵位的人,稱爵位,也可稱"先生"或"閣下"。
對軍官,稱軍銜,或冠以姓名加"先生"。對將軍、元帥等高級軍官,稱"閣下"。
對知識分子或有博士學位的人,稱職銜,或同時冠以姓氏或加"先生",如"X X律師先生"、"X X博士先生"。
對神職人員,稱職銜,也可同時冠以"先生",如"牧師先生"。對主教,可稱"閣下"。
對男女服務員,分別稱"先生"、"小姐"。 對以"同志"相稱的外賓,可同時冠以姓名或職銜,如"服務員同志"。
在非洲許多國家,無論年長或年輕的男子,對女子均要敬稱"媽媽",無論其結婚與否。
家庭舞會禮節
許多國家,特別是西方國家,家庭舞會都通行有一定的禮節。應邀參加舞會的人,宜穿西服和晚禮服。跳舞時,男子嚴忌不系衣扣,也不宜隨便脫去外衣。第一輪舞必須由主人夫婦、主賓夫婦共舞,若夫人因故不能舞,可由其成年女兒代之。第二輪舞時,賓主眾人要交換而舞,男主人及男賓必須注意陪同無舞伴的女子共舞,以示對女性的敬重。男子之間,女子之間,嚴忌共舞。男子請女子跳舞,應先向其丈夫、戀人或情人致意,然後再立正向女子點頭致禮。在跳舞過程中、不要叼著煙,不能戴口罩,不宜吃零食(可含口香糖),不宜做過於親昵的動作,舞姿要力求正確。一曲完畢後,男子要向女子致謝,並送其回到原位。在一般情況下,女子不應拒絕男子的邀請,否則亦屬失禮。有些西化的家庭舞會,每一輪舞常以一吻作結束,但不可長吻狂吻。
軍 禮
現代,許多國家的軍人,都通用一種立正舉右手於右鬢際的禮節,稱"軍禮"。此禮起源於英國。相傳,在英軍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祝捷大會上,伊麗莎白一世女皇為立功將士頒發獎品。為了維護女皇尊嚴,大會特別規定將士受獎時,必須用手遮住自己的眼睛,不得平視女皇。隨著時代的演進,這種遮眼的動作就演化為軍禮。按照傳統習慣,當軍人戴著軍帽行禮時,必須首先行軍禮。
海 禮
在海上,當遇到本國或有外交關系國家的商船或軍艦時,各船必須在近距離內互致海禮,又稱"旗禮"。行禮時,先將國旗降於旗桿的三分之一處,然後再升至桿頂。回禮船也要回敬此禮。商船抵達外國港口時,在升起本國國旗及本航運公司旗幟的同時,必須在前桅頂上升起所抵之國的國旗,以示友誼和敬禮,直至離港後才降下。如遇該國國喪,則必須將該國國旗降至主桅桿的三分之一處,以示哀禮。
當停泊於有外交關系國家的港口並遇該國的國慶時,商船要行"掛滿旗禮"。其禮儀是:將船上所有的信號旗,按照方旗與尖旗一一間插的方式,從船頭至船尾懸掛起來,以示同慶與敬禮。
涉外性受禮
在各種涉外交往中,當接受賓朋的禮品時,主人應極有禮貌地雙手接過,並握手致謝。許多歐美人,當接受別人禮品時,往往要打開包裝親眼欣賞並贊美一番。此時,送禮人可酌情對禮品作幾句介紹,以表"禮輕情意重"。若遇寄來的或派人送來的禮品,應及時復寄一張名片或簡信,以示謝意。
涉外性送禮
在涉外性的各種友好交際中,為了向他人表示慰問、祝賀或感謝,往往需要贈送一些物美價廉的小禮物。在選擇禮品時,應考慮到受禮人的愛好、習慣和忌諱,還要考慮到禮品的意義、特色和價值。
一般而言,應邀出席私人家宴時,應向女主人贈送小件土特產、小藝術品、小紀念品、小食品、干鮮果品或花束,也可向主人的小孩贈以糖果或玩具等。應邀參加他人的婚禮,應贈送小型藝術品、鮮花或其他日用實物。探視病人,可贈以營養食品、果品或鮮花。元旦、聖誕節時,可送日歷、煙酒、名茶或糖果。出席各種宴會,可酌情贈送花束或花籃。
所送禮品,即使已有包裝盒,也應再用花色或彩色禮品紙包紮,並用綵帶繫上梅花結或蝴蝶結。禮物宜當面呈送,但婚禮贈品可事先送去。節日禮品也可派人送或寄送。
在挪威,商人出席對方晚宴的第二天,應當給主人送上一份禮物。
在丹麥,商人被邀請做客時,應給同行的其他商人各送一束鮮花或精美禮品。
涉外活動日常禮
守時,按時赴約,忌早到和遲到。若已遲到,應向主人致歉。若不能赴約,必須盡早通知對方。
敬老,乘車、進電梯、上下樓梯、同行、開關門或用餐時,要主動禮讓,照顧老人與婦女。
尊俗,要認真尊重各國的風俗、教俗、習慣等,其基本原則是"入境隨俗"。
吸煙,在公共場合或重要活動中,不要吸煙。在私人住宅或辦公室,應征詢主人同意後再吸煙。
持重,舉止端莊,情態誠懇;站立時,不歪身,不斜靠;坐下時,不搖身,不蹺腿;走路時,不搭肩,不尾隨;講話時,不放縱,不比劃。
涉外場合見面介紹受禮
在涉外交際場合,彼此若要結識,可相互自我介紹,也可由第三者介紹。自我介紹時,要主動自然地講清自己的姓名、職務和國別。為他人介紹時,還應說明被介紹者與自己的關系。在具體介紹過程中,應將年紀輕、身份低者引導介紹給年紀大、身份高的人,把男子介紹給女子;要以手示意,忌諱以手指點。無論自我介紹還是為別人介紹,都應有禮貌地起立點頭致意;但女子、長者及會談桌、宴會上的人可不必起立,僅微笑點首即可。
涉外慰問禮
當某國遇到重大天災或重大傷亡事故時,有外交關系的各國政府及其首腦,往往要致電或致函慰問,或責成有關使節向受災國的外交部長致函,以示慰問之禮。各國政府或紅十字會,還要酌情向受災國贈款、贈葯或贈其他物品。
脫帽禮
歐美國家以及受歐美影響的許多國家,廣為流行著脫帽禮。此禮源於歐洲中世紀。據說,當時武士對女子講話時,必須把頭盔舉起,以示對女性的敬重。當武士們友好相見時,為了相致友情,彼此都要把頭盔掀起而露出面目。久而久之,便形成脫帽禮。
在公共場合行此禮時,男子摘下帽子向對方點頭致意即可。若相識者側身已過,雙方亦可回身補問"您好",並將帽子略掀一下即可。若相識者在同一場合先後每次相遇,雙方不必反復脫帽,只點頭致意即可。當進入主人房間時,客人必須脫帽,以示敬意。在莊重場合,人們應自覺脫帽。
眼神禮
世界各族民眾,往往用特定眼神來表示一定的禮節或禮貌。
注視禮:阿拉伯人在傾聽尊長或賓朋談話時,兩眼總要直直地注視著對方,以示敬重。日本人相談時,往往恭恭敬敬地注視著對方的頸部,以示禮貌。
遠視禮:南美洲的一些印第安人,當同親友或貴客談話時,目光總要向著遠方,似東張西望狀。如果對三位以上的親朋講話,則要背向聽眾,看著遠方,以示尊敬之禮。
眯目禮:在波蘭的亞斯沃等地區,當已婚女子同丈夫的兄長相談時,女方總要始終眯著雙眼,以示謙恭之禮。
眨眼禮:安哥拉的基母崩杜人,當貴賓光臨時,總要不斷地眨著左眼,以示歡迎之禮。來賓則要眨著右眼,以表答禮。
擠眼禮:澳大利亞人路遇熟人時,除說"哈羅"或"哈"以示禮遇之外,有時要行擠眼禮,即擠一下左眼,以示禮節性招呼。
南亞搖頭禮
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人們相互交往時,往往彬彬有禮地搖頭。他們的表敬禮俗是:向左搖頭則表示贊同、尊重或認可;點頭則表示不同意。這恰恰與中國的"搖頭不算點頭算"相反。
電話禮節問候
在接電話時,不同國家與地區的人有不同的禮節性問候習慣。
華人--"喂,您找誰?"
美國人--"哈羅!"
德國人--"我是X X(自報姓名)。"
俄羅斯人--"我在聽著呢。"
法國人--"您是哪一位?"
義大利人--"准備好了,請您說吧!"
英國人--"我是X X X X X(自報電話號碼)。"
香港地區人--"我是XXXX(單位名)的XXX(姓名)。
進外國人居所禮節
進外國人寓所或辦公室,應事先約定,按時到達。若無迎候,應先敲門或按鈴,經同意再進門。在主人休息時間或因急務而未經約定,不得不登門造訪時,相見後應向主人致歉,並簡要說明原因。入室後,未經禮讓不應自行入座,洽談時間盡量少而短。登門拜訪外國友人,以上午10點或下午4點左右為宜。相見後,要主動向主人全家人問安。對主人的小孩要示以喜愛之情,若主人家養有狗、貓等,不要表現出厭惡情緒。歐美人有以飲料及小食品待客習慣,客人應隨俗 受。在未經主人邀請情況下,不要自行參觀主人的其他房間或庭院,嚴忌隨意觸動主人書籍、文稿、資料、花草及陳設品。
頂 禮
頂禮,是各國佛門的重要禮節。行禮時,兩肘、兩膝和頭部均要著地,即"五體投地",然後用頭部觸尊者之腳。向佛像頂禮時,"則舒二掌過額,承空",以示頭觸佛足。《釋門歸敬儀》道:"我所高者頂也,被所卑者足也。以我所尊,敬彼所卑,禮之極世。"
握手禮
握手禮是流行於許多國家的一種見面、離別、祝賀或致謝的禮節。此禮源於原始社會,人們扔掉棍棒武器而相握結好的動作。
現代的握手禮,雙方往往先打招呼,然後相握致意。關系親密的人,可各伸出雙手久握力握;關系一般者,可各伸出一手輕握即止。男女相握時,男子宜輕握女子手指部位。晚輩與尊長相握,晚輩宜稍躬身迎握。握手禮的順序,應是主人、尊長、女子先主動伸出手,客人、晚輩、男子再予以迎握。多人握手時,且忌交叉相握。男子相握時,要先脫帽,並示以微笑,忌戴手套相握,更忌邊握邊注視第三者。軍人戴軍帽時,必須先行軍禮,然後再行握手禮。與男子握手,女子可不摘手套。
握手禮還可表示向對方進行鼓勵、贊揚、致歉等。正確的握手方法是:時間宜短,要熱情有力,要目視對方。女子同外國人握手時,手指與肩部要自然放鬆,以備男賓可能要行吻手禮。
陪車禮
在亞洲許多國家,人們把轎車的後排座視為禮賓的上座。迎接貴賓時,主人總是陪同客人坐於轎車的後座,以示敬客。相反,歐美的許多國家,人們卻把轎車的前排座視為禮賓的上座。迎賓時,若讓客人坐在後排座,會被視為"失禮"。
傷病慰問禮
當某國元首或政府首腦患病或負傷時,國內外各界人士通常要以不同方式致以慰問禮。有些國家,當元首病情惡化時,還要及時向國內外公布有關病況。各友好國家的領導人和友好人士,往往發慰問電,有時還要指示駐當事國的使節赴醫院作暫短探視。若因種種緣故,使節不能親晤患者時,亦可致慰問函,或送上花籃並附上名片,以表慰問禮。
鳴炮禮
許多國家在舉行大典或迎送國賓時,往往要行隆重的鳴炮禮。按照慣例,鳴炮21響為最高規格,每用於國家大典或迎送外國元首的儀式;19響為二級規格,多用於迎送外國政府首腦的儀式;17響是三級規格,多用於迎送外國政府首腦副職的儀式。有些國家的鳴炮禮不劃分級別。
擁抱禮
擁抱禮是流行於歐美的一種見面禮節。其他地區的一些國家,特別是現代的上層社會中,亦行有此禮。
擁抱禮多行於官方或民間的迎送賓朋或祝賀致謝等場合。行禮時,通常是兩人相對而立,各自左臂偏上,右臂偏下,右手環撫於對方的左後肩,左手環撫於對方的右後腰,彼此將胸部各向左傾而緊緊相抱,並頭部相貼,然後再向右傾而相抱,接著再做一次左傾相抱。當代,許多國家的涉外迎送儀式中,多行此禮。
親吻禮
親吻,是源於古代的一種常見禮節。人們常用此禮來表達愛情、友情、尊敬或愛護。據說它產生於嬰兒與母親間的嘴舌相昵,也有人說它產生於史前人類互舔臉部來吃鹽的習俗。據文字記載,在公元前,羅馬與印度已流行有公開的親吻禮。有人認為,古羅馬人愛嚼香料,行親吻禮足以傳口中芳香。也有人說,古人用親吻時努唇的形狀來表示愛情的心形。還有人考證,法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公開行親吻禮的國家。當代,許多國家及地區的上流社會,此禮日盛。
行此禮時,往往與一定程度的擁抱相結合。不同身份的人,相互親吻的部位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夫妻、戀人或情人之間,宜吻唇;長輩與晚輩之間,宜吻臉或額;平輩之間,宜貼面。在公開場合,關系親密的女子之間可吻臉,男女之間可貼面,晚輩對尊長可吻額,男子對尊貴的女子可吻其手指或手背。非洲某些部族的居民,常以親吻酋長的腳或酋長走過的地方為榮。在古羅馬與古波斯等國,同階級的人可以吻唇,不同階級的人只能吻面。
西方現代的親吻禮,在歐美許多國家廣為盛行。美國人尤其受行此禮,法國人不僅在男女間,而且在男子間也多行此禮。法國男子親吻時,常常行兩次,即左右臉頰各吻一次。比利時人的親吻比較熱烈,往往反復多次。
在當代,許多國家的迎賓場合,賓主往往以握手、擁抱、左右吻面或貼面的連動性禮節,以示敬意。
點頭禮
在亞洲許多國家,當熟人相見時,彼此往往一面微微點頭,以象徵鞠躬,一面舉舉右手,以示敬意。許多歐洲人也常行點頭禮,但它僅行於不熟悉的人們之間,恰與亞洲相反。
禮 拜
各國穆斯林都把禮拜當做生活中的大事。按照伊斯蘭教教規,每日禮拜要進行五次。
第一次為"晨禮",時為日出之前;
第二次為"響禮",時為午飯之後;
第三次為"晡禮",時為下午五點;
第四次為"昏禮",時為日落之後;
第五次為"宵禮",時為晚寢之前。
每星期五,穆斯林還要到清真寺舉行"聚禮"。每到禮拜之時,穆斯林的一切活動都要停止,並朝著麥加城方向頂禮膜拜,虔誠祈禱。
禮節性小費
許多國家均流行有顧客向服務人員付小費的習俗。小費,含有一定的禮節性,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著顧客對服務人員的愛護與尊重。相傳,"付小費"之風源於18世紀的倫敦,當時,有些酒店的餐桌上擺著寫有"保證服務迅速"的碗。當顧客將零錢投入碗中後,必得到服務員迅速而周到的服務,久而久之,遂形成"小費"之風。
由於各國各地各行業小費的數額沒有統一規定,所以顧客宜入境隨俗,酌情而付。 在日本,當進人飯店大門時,顧客可向女招待員付一些小費,而對於其他人員可不必付。
在泰國,顧客所付的小費,無論多少,都是需要的。
在新加坡,付小費是被禁止的,如若付小費,則會被認為服務質量差。
瑞士的飯店餐館,不公開收取小費,而司機則可按明文規定收取車費 10%小費。
在法國,付小費是公開的,服務性的行業可收不低於價款10%的小費,財政稅收也將小費計入。
在義大利,收小費屬於"猶抱琵琶半掩面"的半公開現象。當遇到"拒收"的"示意"時,你最好是乘送賬單之機遞上小費。
在北非及中東地區,收取小費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許多從事服務性活動的老人與孩子,小費是其全部收入。如遇顧客忘卻付小費,他們會追上去索取的。
在美國,小費現象是極普通而自然的禮節性行為。
墨西哥人將付小費與收小費視為一種感謝與感激的行為。
小費之風,日趨流行於越來越多的國家。但有些國家禁行小費,許多官方服務人員遂在私下進行收費或收禮,以免有損於"文明"。這種私下收費或收禮,其價值往往高於公開的小費。
❷ 為什麼全世界的軍人敬禮基本都是抬手到頭
敬禮是一種禮儀,分為舉手禮、注目禮、舉槍禮和少先隊禮等。表示尊敬,用於書信結尾表示尊敬,對人恭敬,以禮相待 。這個姿勢是出自於西方中世紀騎士打開頭盔面罩露出臉面表示友好的動作,西方國家軍隊系統沿用了這一動作。不過你仔細看不同國家的敬禮還是有些不同的。並不是統一標准。、
❸ 法國軍隊敬禮方式
基本姿勢和解放軍一樣,然後右手手心朝前即可~
附圖為法國2012年閱兵現場的截圖~
❹ 我國的軍禮受到哪兩個國家的啟發
現在德國軍隊的標准軍禮
❺ 外國軍人怎樣敬禮
基本都是舉手;
有五指向前,跺腳的--英系國家的都差不多. 阿三,小巴,香港都屬於這一系列的.
美國式的敬禮後還向外來一下,按照美國陸軍《陸軍條例AR-600-25》
美軍敬禮分幾種
有舉手禮,還有把右手治於左胸前的敬禮,還有右手拿著帽子置於左胸前的敬禮
在下面三種情況下用置右手於左胸前的敬禮方式
第一,在軍人葬禮上,穿便服的軍人同這種行禮方式
第二,在奏《國歌》《向國旗致敬》或《萬歲統帥》時,身著便服且沒有戴帽子的男性軍官,女性軍官無論是否戴帽,用這種行禮方式
第三,著便裝在向國歌,國旗,軍旗行禮時
右手拿著軟軍帽置於左胸前的敬禮
在向國歌,過期或軍旗的時候,著便服且戴帽子的男性軍官要立正姿式,右手拿帽子置於胸前,帽子處於左胸前上位置。
對舉手禮的要求是
行禮之前,無論是行走還是站立,都要挺直身體,抬頭收下巴,挺胸收腹,兩眼平視並面對受禮者。
給士兵回禮時,在行進步伐的節奏兩步內完成回禮動作。
給上級軍官行禮時,首先抬手敬禮,並保持姿勢不變。待還禮後放下。
手勢要求
右手,食指尖輕觸軍帽或前額下部和又眼的右上方。拇指和其他四指伸直並攏,掌心向左,上臂水平,前臂傾斜成45度角,手背與手腕呈直線。
瑞士是三個手指,代表三位一體,總的來說這種軍禮多見於天主教國家。
蘇聯式的(不知道俄國是不是一樣),手掌不直,弧形的。
法國也是英國式的,但海軍手掌朝下。
德國國防軍似乎還有一種手掌向上「招手」式。
中國是手肘帶動上臂,手肘往後使勁兒。
❻ 法國雙手軍禮什麼梗
指高舉雙手投降的動作,也稱為法式軍禮或法式見面禮。用於吐槽二戰中法軍投降快。沒有骨氣。常見於一切有舉雙手(甚至是舉雙手贊同)動作畫面的彈幕中。
一般來說,梗用於流行事物比如綜藝、動漫、電視劇等。「梗」字的詞義被不斷擴大引申,大到某個時間段,小到情節插曲,乃至故事中發生的片段都可以叫「梗」,比如「身高梗」、「經典梗」、「撞臉梗」、「言情梗」、「創意梗」、「幽默梗」等。
其他國家軍禮:
英國軍人的舉手禮,手心一般都是向外的,包含著對對方的尊敬。
印度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軍禮多少保留些英國的做派,也同樣是手心向外,朝著被敬禮的人。
以色列的軍禮,一般敬禮時,手掌都是在額頭前方的。而且以色列的軍禮一般只有在公共場合時才會被使用。
波蘭軍禮為兩根手指和並,其餘三根手指抱拳貼在額頭前方,和平常所看到的軍禮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說即搞笑又很有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