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戰後法國民間對納粹與德國人的看法急求!!!
法國史學家阿爾弗雷德•格魯塞曰:「希特勒是德國歷史和普魯士主義的邏輯和必然結果」,這種決定論觀點對於經歷了長久歐陸爭霸的法國民眾而言,同樣適用於二戰。准確地講,法國人並不認為二戰就是「終點」,二戰中體現出的意識形態之爭、領土民族問題在他們眼中依然存在,這使得法國大眾對戰後世界、甚至是今天的歐盟依然有一種悲觀的憂慮感。
戰後法國人民不得不重新考慮如何處理好法德關系,用戰爭以外的途徑解決兩國之間的分歧。戰後在歐洲掀起了世界和平運動,法國人民表現十分積極。「1947年11月在巴黎和各西方國家首次舉行群眾性的保衛和平和自由全國大會。」「1949年4月20日至25日,第一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在巴黎-布拉格舉行。」這說明法國人民是非常渴望和平的。法國物理學家約里奧·居里及夫人、作家阿拉貢為世界平和做出了巨大貢獻。
法國人民的對和平的渴望影響著法國的對德政策。法國一開始對德採取強硬的政策,要求徹底分裂德國,消滅德國有生力量來換取法國的安全。但隨著形勢的發展,法國逐漸認識到敵對德國,只會激起德國人民的情緒,誘發戰爭,因此主張和平解決德國問題,對德採取和解政策。法國逐漸認識到實現歐洲一體化是消滅德國軍國主義的,實現和平的最佳途徑,而實現歐洲一體化就必須改變對德政策,實行對德和解。最後在1963年與德國簽訂了《法德友好合作條約》,實現了對德和解。
『貳』 為什麼法國在一戰和二戰期間的表現截然不同呢
在上個世紀上半頁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之中,法國給人的印象的確有雲泥之別,幾乎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法國。
一戰中,法國軍隊表現出了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風格與特點,讓強大的德軍陷入了戰爭的泥沼。同時法國民眾也對德軍的侵略表現出了空前的抵抗決心,給予了前線足夠的後勤支持。尤其是在凡爾登戰役與索姆河戰役中,法德兩軍的對撞是相當慘烈,被後世稱為「絞肉機」;然而在二戰中,法國卻表現得如同一隻待宰的羔羊,法軍躲在馬其諾防線中一籌莫展,僅一個多月就宣布投降。
其實總結起來,一戰和二戰的法國差距那麼大的原因很簡單,在國家上他們從矢志復仇的戰士變成了安於現狀的政客。在軍事上他們出現嚴重的誤判,任為德軍是在延續一戰時期的戰術,但他們並不知道德國已經把機動性極強的坦克集團化,他們還在把坦克打散配合步兵,坦克質量和數量的優勢根本沒發揮出來,就這樣步步落後,步步下風,被曼不群同志打了凄涼落魄。
『叄』 法國在二戰中的表現如何為何說成了很多人的笑話
法國在二戰中的表現還可以,被說成笑話是因為法國人堅信沒有人能越過馬奇諾防線。
1940年5月10日,法國悲劇的序幕正式開始。德軍發動了西方戰爭,在德國閃電戰的打擊下,英法聯盟也開始面臨真正的考驗。同年5月15日,法國陸軍總司令甘·馬林(Gan Malin)喊道,馬其諾防線已被破壞,失敗無法挽回。我可以說這是兩個勢均力敵的軍隊,但結果令人驚訝。從5月10日至6月20日,短短41天內,法國最強大的軍隊被擊敗。它的軍隊總共被殺了82,000,戰俘人數達到了驚人的1547,000。顯然法國沒有被擊敗。相反,他們是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被擊敗的,這在戰爭歷史上是罕見的。
『肆』 如何評價法國人在二戰中的表現
二戰法國唯一做了有利於盟軍的事就是霸王行動十萬法軍幫英美聯軍開路
『伍』 我認為法國二戰投降是很明智的,為什麼這么多人嘲笑法國
法國在二戰投降的決定站在當時的角度的確是非常明智的,那些嘲笑法國的人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痛。
在抵抗毫無意義的情況下,對一個國家也好,一支軍隊也罷,投降是可以理解的。
為什麼說法國的抵抗毫無意義?說到法國投降,很多人都會以蘇聯的堅決抵抗為例子,來襯托蘇聯人的頑強和法國的懦弱,他們由此得出結論說:
而且法國人對於德國納粹沒有那麼反感,反倒是對左派有著深深的恐懼。
當時法國有這樣一句口號:'寧要希特勒,不要勃魯姆(當時法國左翼政治勢力的總統候選人)',由此可以看出,法國覺得左派比納粹還可怕。
因此當時法國有部分人是主張跟德國妥協的,政府當時向德國投降代表了法國民意。
事實上,投降讓法國受益匪淺,符合法國的國家利益。
『陸』 法國在二戰中的表現備受嘲笑,法國做了什麼
法國為了建馬奇諾防線耗盡法國所有財力,就沒有辦法給軍隊提供武器,最作死的行為就是召集了三百萬農民大軍,沒有一下子就給德國拿下。
德國心裡想,來都來,就跟法國干一架,吸取經驗也好呀,下次比較容易拿下法國,可是出乎德國的意料,不用幾下就拿下法國。德國才明白看似強大的法國,實際上軍事實力非常差的。
『柒』 為什麼法國和奧地利對二戰的態度完全不同
笑死了
睿智玩意,正當國人好騙吶,還是說自己沒能力出國看看在這里口嗨?
自己去翻翻法國的歷史課本,如果你找不到上面的這幾句話你媽媽今晚Biss
自己也去翻翻奧地利的歷史課本,奧地利是怎麼吹自己的,不會德語和法語就自己去學,0202年了還整的自己和個睿智一樣
『捌』 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人民的情況
二戰時期
1934年2月6日,幾萬名法西斯武裝暴徒藉反對斯塔維斯基貪污案,在巴黎舉行示威,沖向議會大廈波旁宮。達拉第政府被迫辭職,共和制再度面臨危機。
凱旋門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法國實行全國總動員。9月3日,法國對德宣戰,但法國節節敗退。
1940年6月22日,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覆滅。7月在法國中部的維希建立了的傀儡政府。
1944年8月在法國抵抗運動和盟軍的打擊下,維希政府瓦解。
從第三共和國覆滅到第四共和國建立,中間經歷了抗擊德、意法西斯的戰斗和制訂新憲法的斗爭。
戴高樂將軍領導的抵抗運動迅速發展,1944年6月成立臨時政府,團結國內和殖民地反法西斯力量繼續抗戰,在同盟國和法國共產黨領導的抵抗運動的配合下,1944年8月25日收復巴黎,接著全國光復。
(8)現在的法國人如何看二戰擴展閱讀:
德國與義大利分割了法國領土,德國招募了六十萬法國人進入德國工廠,並且被迫為他們的侵略戰爭提供幫助,六十多萬法國人夜以繼日的工作,直到體力耗盡,最後死亡!
德國「閃擊」波蘭得手後,更助長了希特勒稱霸世界的勃勃野心。於是,他一手舉著「尊重中立國家」的招牌,一手簽發了進攻西歐的第6號指令,制定了代號為「黃色方案」的計劃,將重兵壓在北海至瑞士一線,張開了吞並西歐的血盆大口。
德軍的預備隊共 47個師,配置在萊茵河地區,在德國的魔爪准備伸向西歐之時,法國仍執迷不悟,認為德國打敗波蘭後,將東侵蘇聯,即使進攻法國,也需 4—5年以後。荷、比、盧三國卻天真地認為,只要嚴守中立,就可免遭戰禍。
因此,直到 1940年3月,盟軍才嗅出戰爭的氣味,在法軍總參謀長和英、法盟軍總司令甘末林主持下,倉促制定了代號為「D」的作戰計劃,並調集135個師、3000輛坦克和 1300多架飛機(必要時,還可利用駐英倫三島的 1000架飛機支援戰斗),准備抗擊入侵之敵。
6月3日,德軍數百架飛機開始空襲法國機場及重要目標,法國失去了制空權, 900餘架飛機被摧毀。 5日拂曉,德軍兵分兩路在180km的正面上實施進攻。
「B」集團軍群由於遭法軍頑強抵抗,每晝夜僅前進5-7km。為了增強突擊力量,德軍投入預備隊 22個師,於13日突破法軍防線;「A」集團軍群在瓦茲河和埃納河之間實施突破,於 12日到達巴黎東北的馬恩河後繼續向縱深發展。
「A」、「B」兩集團軍群實施鉗形攻擊,迂迴巴黎,前出到馬奇諾防線後方。 14日,德軍「C」集團軍群按計劃在 50km寬的正面上向馬奇諾防線發起進攻,法軍腹背受敵,其防線很快被突破。同時,德軍未經戰斗便進入巴黎,埃菲爾鐵塔上掛起了德國的「+」字旗。
17日德軍攻佔斯特拉斯堡,近 50萬法軍被殲。 22日法國全權代表查理·享茨格將軍在停戰協議上簽字,戰事遂告結束。戰爭中法軍亡 6萬餘人,傷 30萬人,被俘 200萬人;德軍共傷亡 14.6萬餘人。
『玖』 老牌殖民強國的法國,為何二戰表現軟弱
如果想要檢驗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那便是看它在戰火中的表現。在大多數人眼中法國一如既往都是西方強國,可是在二戰中它的表現可謂是讓人大吃一驚。
一戰後的法國,還曾揚言要嚴懲德國,可是誰知道在二戰初期,法國便被清掃出場。要知道法國的陸軍號稱歐洲第一,二戰的歷史成為法國人最不想回憶的歷史。面對德軍時,連當初死磕的精神都丟失,短短四十天的時間裡面,就被揍的東南都分不清。就連希特勒都說,法國軍隊就是一群軟蛋,就這還是歐洲強國。如果不是英國伸出的援手,那麼法國的結局估計更悲催。
關於法國這樣軟弱的表現,很多原因都提到金融的因素。可是法國那是手中有著德國的賠款,財政並不是匱乏,相比其它國家來說,法國人民的生活還是不錯的。更何況德國也是在那樣的環境,希特勒開始登上政壇。那麼法國失敗的原因到底是為何?
真正的原因便是法國內部有極大的問題,政治體系的限制使得法國的軍事實力根本無法發揮。作為權利的中心內閣受到國會的限制,可是自己卻對國會毫無辦法。這樣以來任何決定都會陷入到扯皮中,效率非常的低下。反而德國全國的命令都是希特勒統領,目的非常的明確,要戰那便絕不馬虎。可是法國這位大爺,在戰爭爆發前夕,國會都在討論是否有必要武裝軍隊。
可想而知法國的落敗便是理所應當么,作為歐洲大陸可以制衡德國的存在,每次到關鍵的地方,法國便開始作死。使得機會就這樣消失,等到德國備戰完畢它也傻眼了。如果說武器裝備那是硬性條件,那麼民族的向心力便是軟實力。法國的武器彈葯不差缺少的向心力。要知道我國面對日本的入侵,在武器彈葯根對方有不小的差距。可是憑借民族凝聚力成功的抵禦敵軍的入侵,法國在政府的扯皮下,民眾就像迷失的羔羊到處亂闖。
不過在二戰後期,戴高樂的領導下法國重新恢復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