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為什麼翻臉

法國為什麼翻臉

發布時間:2023-03-05 22:46:44

Ⅰ 阿迪達斯創辦人阿道夫和彪馬創辦人魯道夫本身是共同開設阿迪達斯,但後來是為什麼翻臉的呢

很少人知道,阿迪達斯與彪馬這兩個世界性體育品牌,是由一個家族六十年前的恩怨情仇開始的??

黑措根奧拉赫,是德國南部紐倫堡的一個奇特小鎮。那是個中世紀風情十足的德國小鎮,一條小河從鎮中蜿蜒而過,河的兩邊分別是阿迪達斯和彪馬的總部。因為一宗持續了六十年的家庭糾紛,這個鎮一直是一分為二,兩邊各有自己的麵包店、肉鋪、酒吧和學校。而世界著名體育用品公司阿迪達斯和彪馬的出現,也跟這宗家庭糾紛密切相關。來自德國的一對兄弟阿道夫·達斯勒和魯道夫·達斯勒,在20世紀60年代分別在這里創立了阿迪達斯和彪馬兩大運動品牌。然而,在其後的商業競爭生涯里,兩兄弟間卻充滿了刻骨的仇恨,也使得這個小鎮成為著名的「彎脖之城」。

曾經攜手

魯道夫·達斯勒和阿道夫·達斯勒,出生在德國南部的小鎮——黑措根奧拉赫的一個鞋匠家庭。哥哥魯道夫昵稱魯迪,頗具商業頭腦,喜愛與人交際;弟弟阿道夫昵稱阿迪,頭腦敏銳眼光獨到。阿道夫像一名內向的藝術家,而善於言談、講話風趣的魯道夫則是一位天生的公關家。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阿道夫師從父親當了製鞋匠。憑著很高的悟性,阿道夫的手藝很快便超過了父親,生意越做越紅火。生產的擴大、人手的不足,讓阿道夫產生了拉哥哥魯道夫入伙的念頭。幸運的是,魯道夫的商業才智在這里發揮得淋漓盡致。憑著他的智慧,顧客總是心甘情願地掏腰包,而且認為買得很值。1924年7月1日,兄弟倆注冊了達斯勒兄弟運動鞋廠,攜手打拚天下。這個小廠只加工沒有任何品牌的便鞋,也偶爾為那些敢於在露天場所跑步的大膽者釘鞋。上等材質、精細的加工和良好的耐用性,是阿道夫和魯道夫經營鞋廠的主要宗旨。敏銳的商業頭腦、科學的管理策略讓達斯勒兄弟運動鞋廠的生意蒸蒸日上,廠房不斷擴大、設備不斷增添。可喜的是,達勒斯兄弟二人並沒有驕傲自滿,而是事必躬親,無論製鞋工藝還是銷售流程都瞭然於心。生意的擴大讓阿迪開始擔憂:要保持生意長足發展必須在製鞋工藝上下功夫。在阿迪的安排下,魯道夫全面接管了業務,而阿迪則選擇進修,埋頭苦學,仔細研讀製革、管理和會計方面的書籍。一個苦心研究,一個著眼銷售,製鞋廠辦得像模像樣。

達斯勒鞋的良好口碑,很快傳到了德國田徑隊教練約瑟夫·魏策的耳中。在他的幫助下,兄弟倆順利地讓自己的產品進入了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這屆奧運會成了非洲裔美國運動員傑西·歐文斯(Jesse Owens)一人的奧運會。似乎是要與希特勒對著干,歐文斯成為奧運會歷史上首位在一屆比賽中獲4枚金牌的田徑運動員,他遠遠地把那些藍眼睛、高鼻樑、金頭發的運動員們甩在了後面。如此佳績的背後藏著一個秘密,那就是歐文斯穿的正是達斯勒生產的跑鞋。自此以後,達斯勒兄弟鞋廠聲名遠揚。

兄弟分裂

然而,好景不長。二戰期間動盪不安的環境,讓製鞋廠被迫停產。似乎是受了幸運之神的眷顧,盡管德國的慕尼黑等大城市已被炸成一片廢墟,不過黑措根奧拉赫小鎮沒有戰事,達斯勒製鞋廠設備、廠房保護完好。

二戰結束以後,達斯勒家族內部開始走向分裂。1945年5月,納粹無條件投降,阿道夫與哥哥魯道夫重操舊業,製鞋廠重新開張。在盟軍對阿迪的製鞋廠是否與納粹有染問題展開調查後,阿迪被免罪,並重新掌管了公司;魯道夫卻因被自己的親兄弟告發,成為了美國人的戰俘。與此同時,1948年冬,兄弟二人在經營方面產生嚴重分歧。雖然他們極力想協調,但始終無法解決。1949年1月,在意識到矛盾已經無法調和後,兄弟倆正式分家。哥哥魯道夫帶著一半財產,與妻子和兩個子女遷居到奧拉赫河另一岸,和支持他的大部分銷售人員建起新的製鞋廠,一切從零開始。而大多數操作工人則選擇留下來,與弟弟阿道夫一起繼續經營原來的鞋廠。1949年8月,阿道夫幾經斟酌,「阿迪達斯」(adidas)在當地法院正式注冊。隨後,魯道夫的鞋廠取名「彪馬」(puma)。兄弟二人間的生意大戰就此拉開序幕。

但是,說起兄弟二人反目成仇的原因,黑措根奧拉赫小城一些年長的居民還有另外的說法——弟弟與嫂子關系曖昧,妯娌間不和,魯道夫監守自盜、私設小金庫等。老人們說,最終的破裂是因 1943年的一件意外。當時,兄弟們兩對夫婦同住在家中的防空洞里。一天,英國皇家空軍的飛機隆隆地飛過,阿迪嘴裡念著「這畜牲又來了」。誰想,說這話時魯道夫剛好下樓向阿迪走來,誤以為是在罵他,兄弟二人就此互不理會。而無論家人如何解釋當時阿迪所指並非他,魯道夫也不願相信。總而言之,由於種種原因,兩兄弟最終分道揚鑣,並且結成宿敵。
斗爭無休

在運動市場上,同宗同源的阿迪達斯和彪馬或明或暗、或虛或實的廝殺和對決,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幾十年來,兩大品牌的競爭一直高下不分,就連兩萬人的小鎮也分裂成對立陣營,水火不容,甚至禁止通婚。黑措根奧拉赫也因此得到一個別稱——彎脖之城。因為當地人交友前,必定會彎下脖子看看此人腳上穿的是哪個公司的鞋,倘若不是同一品牌支持者,絕對不會開口說話。乘坐公交車,倘若車上坐的全是彪馬派,那麼阿迪族只好硬著頭皮等下一趟車。

幾十年的競爭中,兄弟二人的製鞋廠不分輸贏。阿迪與哥哥的首次交鋒,以前者的勝利告終。那是在1954年的瑞士世界盃足球賽上。當時,遭到魯道夫蔑視的西德國家隊教練澤普·赫貝爾格將友誼之手伸向了阿迪,並與之建立了良好關系。阿迪為西德隊准備了一款專門用於濕滑草地的球鞋,目的是為了防止球員雨天頻頻滑倒。效果在比賽中充分體現了出來。球賽的勝利,也是阿迪的勝利。因為,他戰勝了自己的兄長,創造了一個奇跡。但是在1962年的巴西世界盃,彪馬卻一舉奪得頭籌,給予阿迪一個重重的還擊。

兄弟兩個不但在瓜分市場上頻頻交火,對於廣告經營也是互不示弱。1958年,阿迪達斯打出口號,自稱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鞋」。魯道夫差人暗中行動,企圖阻止弟弟阿迪這樣做。一怒之下,阿迪向法庭抖露哥哥的行徑,魯道夫慘敗而歸。第二天,阿迪竟差人將廣告詞貼在哥哥的辦公室窗戶上故意氣他。

就這樣,直到兄弟二人相繼去世,競爭依舊激烈。盡管兩兄弟晚年的時候見過幾次面,進行過私下的談話,但最終這個家族還是維持著這種痛苦的分裂,他們二人甚至留下遺願,讓子孫後代繼續斗下去。1974年,魯道夫因病去世。第二天,阿迪發表的弔唁信中卻似乎充滿了喜悅:「本著人類同情之心,阿道夫·達斯勒家族不會對他的去世發表任何評論。」4年之後,阿迪也隨之而去。他們兄弟的墓地分別位於小城的兩端,身為親兄弟,可墓地卻相隔最遠,可想而知他們之間的仇有多深。

子代之惑

第一代領導者退出舞台後,下一代繼續斗爭。

兩兄弟中,魯迪尤其讓人難以相處,他與長子阿明的關系鬧得很僵,經常對阿明加以嚴厲的斥責。魯迪在20世紀70年代健康惡化時,沖動地修改了遺囑,剝奪了長子阿明的繼承權,另立小兒子格爾德為財產繼承人。魯迪1974年病逝後,在宣布遺囑時,阿明被已故父親這最後意外的一擊給擊垮了,他哀求弟弟格爾德,但卻遭到了拒絕,最後阿明只好尋求法律仲裁。家族財產的歸屬最後重新進行了調整,阿明成為了彪馬的主要股東,而格爾德只保有少量股份。

阿迪達斯這邊卻是遭遇另外的困惑。阿迪去世後,其大權由其長子霍斯特·達斯勒來接管。霍斯特具有非凡的營銷天賦,他開創性地為阿迪達斯品牌建立了「金字塔」型推廣模式,率先將阿迪達斯體育用品在視覺上與運動員、運動隊、大型比賽以及相關體育活動聯系起來。在他的倡導下,阿迪達斯成為第一個向優秀運動員免費贈送運動鞋的公司,第一家與運動隊簽定長期提供球鞋、球襪合同的公司,使人們在許多世界級的比賽中看到優秀運動員們腳上穿著阿迪達斯新推出的產品。但是1985年霍斯特·達斯勒的離世,又使阿迪達斯失去了一位具有品牌遠見的品牌管理者,阿迪達斯品牌開始動搖。

不是尾聲

彪馬在事業走向衰敗時,一些名人為其重新步入輝煌作出了積極貢獻。在網壇名將鮑里斯·貝克爾退役後,麥當娜和布拉德·皮特成為彪馬公司的形象代言人,為其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助其重整旗鼓。盡管如此,彪馬公司董事會主席約亨·蔡茲卻無力阻擋法國實力雄厚的PPR集團對其進行收購的腳步。

1989年,阿迪達斯公司被賣給一位備受爭議的法國人——伯納德·塔皮爾。塔皮爾的政治抱負超過他的商業興趣。3年後,當他發現自己身陷財務困境時,把阿迪達斯的控制權出讓給了法國的一家銀行財團。目前,阿迪達斯公司已經重新回到了德國人手中,正在重現往日的輝煌。《阿迪達斯對陣彪馬》的作者芭芭拉·史密特在她的書中寫道:「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彪馬公司創始人魯道夫的孫子弗蘭克,如今卻在為阿迪達斯公司效力。」但是,當地許多人不願改變。弗蘭克跳槽到阿迪達斯後,鎮上兩份報紙都說他背叛了彪馬,他的親屬中也有人對他很惱火。

阿迪達斯與彪馬的家族斗爭最終以各自被收購而告終。這讓我們想到,在一個互不信任的家族中,完全的分割,包括非競爭協議,也許是解決家族沖突唯一有效的方法。此時不得不想起曹植的一首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Ⅱ 戴高樂時代的法國究竟有多麼硬

在戴高樂時代,法國的態度是非常強硬的,當時法國相當於說是直接與美國撕破臉。因為在法國總統戴高樂執政期間,曾經明確表示法國要退出北約,同時也要求那些在法國境內的美國士兵全部從法國撤離。法國總統的這一行為也表示當時法國與美國關系出現僵局,甚至是有一些翻臉的意思。並且當時戴高樂曾明確要求這些美國士兵無論是否願意離開法國,都必須要在1967年的時候離開。

當時他認為整個歐洲的氛圍並不再是歐洲國家的歐洲,而是美國統治下的歐洲。法國想要尋求的是與美國進行一個平等的合作關系,但是並不想接受美國的完全控制。戴高樂認為美國當時就是在要挾歐洲的一些國家與蘇聯進行對抗。美國並沒有尊重這些歐洲國家自己的想法,而是只顧自己的利益,所以太高了才宣布這種決定。


法國什麼時候加入北約的,又是什麼時候退出的,現在為什麼又要重返

1949年4月4日美國與加拿大、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義大利共12國在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標志著北約正式成立。

法國是北約創始國之一。1966年,時任法國總統戴高樂擔心美國對北約的控制有損法國軍事獨立性,宣布退出軍事一體化機構,但保留北約政治成員身份。冷戰結束以來,法國逐步重新參與到北約軍事體系,但仍置身於最核心的軍事一體化機構以外。

* 在經費和派兵人數方面,法國今天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OTAN)排名第四的貢獻國。法國為北約支付經費,派遣兵力,但卻在北約理事會內不佔席位!

* 法國從來沒有離開過北約。在希望重獲北約指揮權的同時,尼古拉•薩科齊在完成這最後進程中保持高度透明。這是3月17日法國議會關於2007年以來外交政策辯論的意義。

* 重返北約不等於背對歐盟防務,這兩者之間不存在競爭,而是歐盟防務與北約的互補。法國在擔任歐盟輪值主席時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 因為同盟不等於事事贊同,法國仍然忠實於自己的原則,遵守自己的承諾。正是基於這一原則,法國希望改革與北約的關系。

數字

* 1949 : 北約成立
* 58% : 贊成法國重返北約一體化軍事指揮機構的法國人百分比。
* 一億七千萬歐元 : 法國支付給北約的經費數額,是北約經費第四大貢獻國。

什麼是北約組織?

* 北約成立於1949年,聚集在北約旗下的有北美和歐洲國家。今天,26個成員國圍繞相同的價值觀匯集在一起:民主、自由與和平解決爭端。

這一聯盟有著明確的目標:保障全體成員國的自由和安全。法國贊同並始終捍衛這樣的價值觀和目標。

* 北約體現了北美安全與歐洲安全之間的持久紐帶。這正是我們所要加強的!

什麼是北約一體化軍事機構 ?

* 為組織盟軍規模性軍事行動,北約具備一個一體化軍事指揮機構,分兩個司令部: - 北約盟軍作戰司令部(ACO),負責指揮軍事行動,其最高司令部(SHAPE)總部 設在比利時的芒斯(Mons); - 北約盟軍轉型司令部(ACT),負責處理北約所有軍事力量變革事務(確定軍事需 要,尤其是在軍力和軍事行動支持方面)。
* 具體地說,每個成員國派遣給北約的部隊在這個一體化軍事指揮機構的指揮下實施各項行動。
* 每個北約成員國都是這個一體化軍事指揮機構中的組成部分,法國是唯一的例外!

是不是重返北約 ?

* 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非常明確 : 法國從來沒有離開過北約,法國是1949年北約成立時的創始國。法國只是離開北約的一體化軍事指揮機構。1966年,戴高樂將軍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在冷戰背景下,法國不願意有不受法國指揮的外國軍隊駐扎在法國。

* 今天,世界格局已經發生了變化:我們已經不再停留在80年代仍占上風的 「冷戰思維」狀態。很多華沙條約組織前成員國加入了北約:面對向全球蔓延的威脅,如恐怖主義與核擴散,東歐一些前共和國明白了北約是保護我們的價值觀的。

* 在沒有真正擔任北約一體化軍事指揮機構職務的情況下,法國已在通往這條道路上做了很重要的工作: - 1992年密特朗當政時,法國軍官在波斯尼亞行動框架內重新參與了北約軍事委員的工作。 - 在雅克•希拉克當政時,法國於2004年又派軍人參與北約一體化軍事指揮機構的工作,並且法國在里爾、里昂和土倫設有三個參謀部,有資格指揮盟軍的軍事行動。 - 法國與北約一起向阿富汗和科索沃派遣軍隊。

* 今天,我們改革的只是方式上的,因為共和國總統在完成這一進程時始終保持高度透明。

法國為什麼這樣投入 ?

* 法國在經費和兵力派遣上是北約的第四大貢獻國,法國參與北約軍事行動的兵力占總兵力的7%,約有4650士兵在北約旗下行動。

* 然而,法國沒有任何指揮大權,並且不能對盟軍的戰略決策產生影響。我們是不參加劇本寫作的重量級演員!

* 北約是法國無法到位並發揮影響力的唯一大組織。重返北約軍事指揮機構是授予自己行動能力,而不僅僅聽命於人。

歐洲防務與北約是否對立 ?

* 我們願意與北約一道建設歐洲防務,而不是與之相對立。這是因為我們在過去太長時間里將兩者相對立,以至於歐洲防務停留在盲點上。

* 法國的地位是模糊的:唯一一個游離在北約一體化軍事指揮機構之外的成員國,「法國例外」長期遭受歐盟夥伴國家的疑慮。在法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我們澄清了法國的立場:歐洲防務是優先的。

* 切實成果 : 得益於法國在擔任輪值主席國期間的努力,隨著歐盟軍事行動能力的加強,歐洲安全與防務政策取得了具體進展,並且在解決地區危機方面投入更多(歐盟駐查德維和部隊任期延長、9月份和12月份分別向喬治亞和科索沃派駐觀察團履行非軍事監督使命,還有首次打擊海盜「亞特蘭特」海上行動。)

法國的獨立性是否會受影響 ?

* 由戴高樂將軍1966年確定的獨立自主原則不變:

* 在派遣兵力投入行動方面,法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完全的判斷自由。

* 在和平時期,法國不會將軍隊長期交由北約指揮。法國的政策將取決於對形勢的判斷。

* 在核威懾方面,法國保留完整的獨立性。我們與英國人並肩工作,以使法國的核威懾既服務於歐盟防務,又服務於北約。

* 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則,我們將在2009年4月3日至4日的斯特拉斯堡-凱爾峰會上改革法國同北約的關系,使北約更敏捷、更有效,並且使北約成為盟國間可以討論問題的場所。

* 此外,法國人很清楚我們的獨立性將不會受到影響:58%的法國人支持法國重返北約一體化軍事指揮機構。

* 同盟不等於事事贊同:我們是獨立、自由的合作夥伴。

法國會不會身不由己地參與某個沖突 ?

* 不會。大西洋聯盟建立在一個基本原則上:所有決策都必須經過成員國之間意見交換和協商後一致確定。北約的每一項決定都是所有主權成員國集體願望的表達。

* 具體地說,是所有國家自己決定是否為每一項行動分擔經費。即便是在一體化軍事指揮機構框架內也是自主佔主導。我們是否記得,德國是北約一體化軍事指揮機構的成員,但是它在2003年伊拉克沖突中拒絕追隨其夥伴國家!,即使引用北約憲章第五條(對北約任何一個成員國的襲擊均被視為對全體成員國的打擊),成員國也不是自動派遣兵力。

語錄摘抄

尼古拉•薩科齊:「法國將在北約內獲得屬於它的應有位置,這是法國的利益,法國的選擇。這是一個自由而又團結互助、一個獨立而又參與的盟國的位置。這就是法國,一個服務於我們的價值觀與和平、在全世界承擔自己的所有責任、與所有國家對話的國家」。

Ⅳ 為什麼法國要空襲利比亞簡略些

歷史上利比亞就跟法國有很多糾葛,除了一些政治原因、以及戰略意義以外,糾結了十四年的洛克比空難讓法國非常不爽。
另外卡扎菲狂妄自大,一直妄圖當「非洲總統」,其存在對法國主導的西非金融共同體威脅巨大,所以法國協助國內革命者推翻該其是很正常的。
1991年11月,法國指控利比亞官員策劃了1989年炸毀法國聯合航空公司班機,遇難者170名。而且利比亞拒不交出空難製造者(這事估計是卡扎菲直接下的命令)。這事糾結了十四年,最後利比亞賠償1億多美元了事。但從此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Ⅳ 法國不是反對伊拉克戰爭么 為什麼還要發動利比亞戰爭

那個時候薩科齊還沒上台,是希拉克在任。而且當時法國的國防政策是獨立自主,現在剛剛加入北約不久。最關鍵的是伊拉克戰爭是一場美元戰爭,當時的薩達姆提出用歐元結算石油貿易,這嚴重的動搖了美元世界貨幣地位。而法國和德國當時奉行的就是歐洲獨立政策,試圖擺脫美國的干擾——歐洲人自己說了算!
利比亞戰爭就大不一樣了。首先,法國是非洲的憲兵警察。以前的利比亞是義大利的殖民地,是傳統的實力范圍。利比亞的石油資源占據世界第12位,但是都是輕質原油,大部分都是出口到歐洲的。其中法國和義大利的石油公司在利比亞占據的份額最多。為了清除卡扎菲這個不安定分子以及垂涎於石油資源,由法英意牽頭進行了利比亞戰爭。
美國為什麼在此次戰爭中沒有占據主動呢?奧巴馬現在是不想輕言戰事,而且它在利比亞的利益沒有法國它們那麼強烈。美國石油公司在利比亞的份額好像不到1%。美國共計才花費了20億美元。
說得有點碎,希望對你有幫助

Ⅵ 父子因政治立場不同斷絕關系,為何法國人看重政治信仰

「父子同室操戈」

一方面是表面公民應該具備基本的政治立場和政治信仰!!!

另一方面,就是「父子」成了黨派爭伐可憐的「犧牲品」了!!!!


其實因政治爭伐和黨派斗爭,而引發公民的政治信仰紛擾,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和人們之間的關系,也並不是獨法國如此!

全球基本上如此!即便是沒有太多的黨派的國家,但是同一黨派的派系也會存在紛爭。

剛剛結束的美國大選如此,正在熱選中的法國、英國、還有跡象不明顯的韓國,也是如此。

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的人們,被所謂的政治斗爭,劃分成了立場、利益不同的派別,就像是現場看足球賽的兩派球迷:

球場上,兩隊在激烈的爭奪,場下的觀眾也跟隨著口水爭伐。甚至球隊沒有沖突,「友誼第一」地進行著比賽,但是球迷們卻可能因為一些簡單的小事,「蝴蝶效應」一般地打鬥起來。

在非戰爭年代,在當下的和平和建設年代,如此的「蝴蝶效應」,草木皆兵,風聲鶴唳,對於民族、對於政黨、對於國家、對於民眾的正常生活就是災難!

甚至是毀滅性的災難!


電影《龐貝末日》,就是用火山的爆發,毀滅一切的災難,還有美麗的愛情的悲劇,表達了對所謂的派別爭伐、利益爭斗的痛恨,還有對自由愛情一樣的幸福生活嚮往!

有信仰、有政治立場沒錯,但是如果自己的信仰和立場,被黨派爭伐當作斗爭的工具,就是徹頭徹尾的悲劇了!

  • 政治信仰=民眾對簡簡單單的生活嚮往和追求的手段。

    但是,這種手段並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須的!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解讀這樣的處世態度,並不可以隔世和消極對待。更不可枉加批判和道德加罰!

    「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最廣大的利益」!

    這才是一個政黨最根本利益的出發點和最根本的政治立場!

    「己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真正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場,首先應該是「努力謀取最簡單的個人生活安定和幸福」!


    否則,我們追求信仰和政治立場,就會鬧原來「學雷鋒」的笑話:自己的事一件不做,專門跑去「幫助」別人!就會鬧文化大革命時代的笑話:家裡養只雞,拿到集市上去賣,就是搞資本主義!無產階級,「就是什麼也沒有的階級」!


    現在,是和平年代,經濟文化建議才是主旋律,像前一階段國內的反「樂天」事件,我們當然要「立場鮮明」地表明我們的政治立場,但是,如果停下自己的工作,停下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追求節奏,盲目抑制「樂天、薩德」,就是沒有政治立場了!


  • 總之,在和平建設年代,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場,目的不是搞無意的、假想的政治斗爭,更不是為了黨派的利益和爭伐,產生新的階級和歷史矛盾,最終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發展國家的經濟!

    這一點,其實,我們從韓國的政治舞台的「劇變」,還有伊拉克的政治、軍事變革災難,就可以非常清楚的分辨出來!

    黨派、政治爭伐,如果演變成軍事戰爭,就是民族、國家的災難!

    如此的依附於黨派爭伐的政治信仰,我們不要也罷!

    Ⅶ 美國總統和法國總統,從「蜜月」到互嘲,鬧翻的原因是什麼

    美國總統和法國總統,從「蜜月」到互嘲,鬧翻歸根結底是因為兩個人代表的利益團體不一樣,他們兩個人都是以自己國家的利益為根本利益標准。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法國總統馬克龍現在之所以從「蜜月期」到現在的「冷戰期」這是實屬正常。他們兩個人本來就是代表著不同的利益團體,當面對一件都符合彼此的利益事件時,他們站在同一條戰線上是肯定的,但是當某一件事涉及到自身利益時,他們肯定優先為自己考慮。而且法國民眾大多數是不喜歡美國總統的,法國總統站在自己國家民眾的陣營實屬正常

    Ⅷ 法國和朝鮮國關系如何

    法國在歷史上與朝鮮半島很少有來往,近代以來隨著西方殖民活動在亞洲頻繁出現,朝鮮人對西方人也沒什麼好感,二戰後至今,法國一直尋起自己的大國地位,時而與美國親近,時而與美國翻臉,而朝鮮人最關心的是經濟問題,國際交往方面,朝鮮人做得很少,只與領國與上個世紀的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建立過外交關系,朝鮮與西方打交道時,很多時候都是通過中國向外發話。法國由於距離朝鮮遙遠,除了朝鮮戰爭時曾參加過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外,至今很少參與朝鮮事務。

    閱讀全文

    與法國為什麼翻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8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7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8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2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7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0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5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4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7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3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5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