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法戰爭發生了什麼
中外戰爭史上,戰爭的勝負是由戰場上較量的結果所決定的。可是,在中國近代史上,由於清政府的腐敗軟弱,竟然出現了「中國不敗而敗,侵略者不勝而勝」的奇怪現象,中法戰爭就是這樣一種結局。中法戰爭是1883年~1885年間中國軍民抗擊法軍侵略越南和中國的戰爭。
19世紀下半葉,法國入侵越南。1873年,越南國王請求當時流動到越南的中國黑旗軍幫助抗法。黑旗軍統領劉永福率部在河內近郊與法軍激戰,取得重大勝利。1882年法軍再次入侵越南,佔領河內、南定等地,劉永福又一次率黑旗軍抗法,在河內近郊再敗法軍。8月,法軍強迫越南政府簽訂《順化條約》,並且開始向中國擴張。12月中旬,向駐在越南北圻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中法戰爭由此爆發。
1883年12月14日,法軍6000餘人由海軍少將孤拔率領,大舉進攻紅河中游的山西,駐守該城的黑旗軍和清軍迎戰3天,傷亡慘重。1884年8月23日,停泊在福州馬尾軍港的法國遠東艦隊向中國福建海軍發動突襲,中國海軍被擊沉軍艦9艘、其他船隻13艘,陣亡770人。清政府於26日被迫對法宣戰。10月初,法國遠東艦隊進犯台灣,守將劉銘傳率軍抵抗,挫敗了法軍的進攻;進犯滬尾的法軍戰敗而退回海上。1885年1月,在浙江提督歐陽利見的指揮下,清軍在對法軍的鎮海之戰中獲勝。
1884年12月至1885年3月,在越南境內的清軍和黑旗軍與法軍多次交戰,戰局有利。老將馮子材率領清軍,更是取得了鎮南關(今廣西友誼關)大捷,清軍乘勝克復諒山,並向南挺進,法軍已經明顯處於劣勢,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受到沉重打擊,法國茹費理內閣被迫於3月31日辭職。但是,就在中方充分掌握戰爭主動權的形勢下,軟弱的清政府採納李鴻章等人「乘勝即收」的主張,於4月9日與法國簽訂《停戰協定》,前線將領被強迫撤兵。6月9日,李鴻章與法國公使巴德諾於天津簽訂《中法新約》(即《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十款》)。於是,一場獲得勝利的戰爭,以屈辱的結局而告終。中方承認越南是法國保護國,允許法國貨物進出中國雲南、廣西並減輕稅收,連中國要在這里修鐵路,也要與法國人商量。
2. 中法戰爭,放棄了對安南的宗主權,誰才是千古罪人
序言:
發生在清朝末期的中國反法侵略戰爭,又稱中法戰爭。中國清朝取得了鎮南關大捷,然而清朝雖勝猶敗,放棄了對安南的宗主權。
一.法國悍然入侵中國、和中國的藩屬國安南
1.法國悍然入侵中國的藩屬國安南
(1)安南是中國清朝眾多的藩屬國之一
➀中國清朝鼎盛時期,有著廣闊的疆域,極盛時期的總面積高達1316萬平方公里。而且清朝的藩屬國眾多,巔峰的時候超過了40個:朝鮮、琉球、安南、南掌、緬甸、暹羅、柬埔寨、蘭芳共和國、呂宋、蘇祿、廓爾喀、哲孟雄、不丹、拉達克、哈薩克汗國、布魯特汗國、浩罕汗國、布哈拉汗國、愛烏罕、巴達克山、干竺特等國。
➁而安南,正是中國清朝眾多的藩屬國之一。安南即今越南,清朝嘉慶皇帝下賜國號“越南”,並冊封其國王阮福映為“越南國王”,越南因此而得名。
(2)法國悍然入侵中國的藩屬國安南
➀早在19世紀以前,法國的天主教勢力,就已然侵入中國的藩屬國安南境內。
➁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1856年10月-1860年10月),法國武力佔領安南南部南圻,安南南部六省均淪為法國殖民地。
➂1873年,法國安鄴率領的侵略軍,侵襲並攻陷安南河內及其附近各地。
➃1882年,法國海軍司令利維耶率領侵略軍第二次侵犯安南北部,攻佔安南河內城砦、產煤基地鴻基、軍事要地南定。
2.法國悍然入侵中國本土
(1)1884年,法軍侵略軍侵犯清朝福州、基隆、領澎湖島、漁翁島,騷擾浙江鎮海等地。
(2)1885年2月,法軍侵略軍進犯清朝本土廣西鎮南關(今廣西友誼關)。
1.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李鴻章是千古罪人
(1)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作為和談和簽署和約的代表李鴻章,無疑是第一責任人、是最為重要的責任人、是中國的千古罪人!無論李鴻章當時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有著什麼樣的苦衷、或者有著什麼樣的無能為力,其放棄對越南的宗主權的行為,都是罪不可赦的!
(2)也許會有很多人會表示不服,認為李鴻章曾立有大功,曾經鎮壓覆滅太平天國、平定北方捻軍起義、大力發展洋務、建設海軍。但是筆者認為功是功、過是過,不可混淆而論。李鴻章於清朝的確是有大功的,然而他放棄對越南的宗主權卻也是大過,中國失去安南,負責合談和簽署和約的李鴻章,自然是千古罪人!
3. 中法戰爭的起因是什麼
中法戰爭又被稱作清法戰爭,是清政府和萬惡的法國聯軍之間的戰爭。那麼這場戰爭的起因是什麼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中法戰爭的起因是什麼,希望大家喜歡!
中法戰爭起因
當時的清政府已進入統治階段末期,國力衰弱, 政治 腐朽。這個時候爆發的中法戰爭無疑加速了清政府統治的瓦解。說到中法戰爭起因,就不得不提及法國對越南的侵略了。
1883年,法國對越南北部進行了強火力的侵略攻擊,這是中法戰爭起因之一。其實早在19世紀以前,法國就曾多次侵略越南,並佔領了越南的一部分領土所有權。在英法聯軍對中國發動第二次 鴉片戰爭 時,法國就已經開始對越南的南部實行武力侵略。越南南部的六省全部淪為法國的殖民地。在法國對越南進行侵略的過程中,越南曾多次向中國請求支援。中國和越南是近鄰,山川相鄰,水乳交融,自古以來關系就很是友好。深諳唇亡齒寒道理的中國,在幫助越南的過程中,曾多次和法國士兵發生沖突,最終惹火上身。
1883年12月,法國為除掉吞並越南的最後一個障礙,進而 決定 轉向侵略中國。中法戰爭持續了數月,最終以法國的不勝而勝告終。中法戰爭起因沒有不為人知的秘密,沒有深謀遠慮的計劃,有的只是兩個同處戰火之中惺惺相惜的兩個國家對強勢侵略的勇敢反抗。雖然最後反抗都被鎮壓,都以被侵略者的失敗告終,但是至少他們反抗過。《順化條約》和《中法新約》的簽訂並非他們的本意,那隻不過是法國聯軍日益膨脹的慾望的體現。
中法戰爭過程
不管是中國人也好或者是外國人也罷,只要是知道中國這個國家,對中國有一定點了解的人就不可能不知道中國曾經受過的侵略。在這其中有一個戰爭名字叫做中法戰爭,實際上在最開始的時候這一場戰爭其實並不關中國的事,和中國的關系並不大,但是在法國侵略越南的時候期間出了一些沖突,所以導致了中國和法國之間就開始了比較漫長的戰爭,這也是中法戰爭的過程中不得不說的一點。
中國和法國之所以會打仗,原因還要歸結到一個條約的簽訂這個條約使當時的法國在侵略越南的時候,中國成了他們非常突出的阻礙,所以法國就順手牽羊一樣的開始了侵略中國,這是中法戰爭的過程中非常值得提出來的一點。中法戰爭中還有一些過程是非常值得說明的,例如兩個國家在交戰的時候曾經打到過山西,其實山西已經非常接近中國的中部地區來了,在那個時候中國的各個機構的能力都還不足,就算是人們有這個心 軍事 能力依然非常低下,所以不得不提的是當時的人們隨人痛恨外國人的侵略但是卻又有些無能為力的感覺。隨後又發生了非常著名的一個沖突,這個沖突的名字叫做北黎沖突。在這里就能非常輕易地看出當時的中國有多麼的無能,想要宣布停戰但是法國人二話不說就開槍打死了中國的代表,這也是中法戰爭過程中非常有名的事件。
中法戰爭雙方傷亡
不管是中國人也好或者是外國人也罷,只要是知道中國這個國家,對中國有一定點了解的人就不可能不知道中國曾經受過的侵略。在這其中有一個戰爭名字叫做中法戰爭,我們都知道,只要是戰爭就會有傷亡,何況還是持續了這么長時間的戰爭,那麼中法戰爭雙方傷亡到底多少呢?
關於中法戰爭雙方傷亡到底多少,這個問題沒有一個詳細的記載。中法戰爭中戰地轉移了不少,所以戰士們的傷亡是非常慘重的,不僅僅是在中國戰士們的傷亡非常嚴重,在作為進攻方的法國,他們翻山越嶺來到中國,長時間的戰爭更是讓他們感到非常痛苦。傷亡 自然 也不會有多輕。就那中國和法國之間的戰爭中非常著名的一場戰役來說吧,這場戰役的名字叫做鎮南關戰役,當時的中國大約有兩萬人都在鎮守這一座城,他們的人數可以說是非常多的,前提是當時的法國的軍隊只有七千多人,而且還有三千多個人因為身體原因無法參加戰斗的,但是就算是雙方的人數差距如此之大的情況下,我國的軍隊依然損傷非常嚴重,實際上中法戰爭中雙方的傷亡數量可以說是數不勝數的。
但是關於雙方傷亡的實際數量是多少卻沒有一個比較正規的機構發布過實際數據,一般情況下只有一種情況官方不會公布數據,那就是雙方的傷亡已經達到人們可以承受的上線,為了能夠安撫人民,所以官方選擇不公布這個數據,由此可見在中國和法國的戰爭中雙方的傷亡是非常嚴重的。
4. 中法戰爭
二,中法戰爭
1,起因:法國侵略越南,企圖以此為跳板,進一步侵略中國,應越南國王邀請,法軍駐越,法國要求越南國王下令撤走中國在越南的軍隊.
(根本原因:法國要擴大對中國的侵略權益,以滿足壟斷資本家的需求)
2,爆發:1883年12月,法軍攻擊越北法軍
3,經過:
第一階段從1883年底至1884年夏,戰場主要在越南北部.
第二階段,戰爭擴大,戰場主要在中國境內,分海戰和陸戰兩個戰場.
(1)馬尾海戰:
1884年夏,法國艦隊從海上進攻中國,分兵兩路:一支海軍進攻台灣基隆港,被清守軍擊退.一支艦隊駛入閩江口的水師基地馬尾軍港,目的是摧毀福建海軍和福州造船廠.由於福建水師奉行李鴻章的"不可與歐洲強國輕言戰事"的投降政策,不準主動向法海軍出擊,致使福建海軍處於被動挨打的困境.當法國海軍發起攻擊時,福建海軍倉促應戰,雖然愛國官兵臨危不懼,奮起反擊,重創敵艦.終因清政府腐敗,戰略指揮失誤,造成海軍將士死傷七百多人,福建水師覆滅,福州船廠被炸毀.馬尾海戰慘敗是清政府執行妥協退讓方針的結果.
(2)鎮南關大捷.
1885年春,陸戰分東,西兩路在廣西邊境進行.1885年3月,法軍從東路全力進犯鎮南關,中法兩國進行關系全局的決戰.老將馮子材親自部署和指揮鎮南關大戰.當法軍直撲關前隘時,馮子材率部奮勇抵拒,在關內外中越邊民配合下,奮勇殺敵,斃敵千餘人,法軍大敗.馮子材乘勝收復諒山等地.
4,結果: ――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粉碎了法國利用越南為基地進攻中國的狂妄計劃,導致法國茹費理內閣垮台.
·清政府以勝求和,簽訂《中法新約》.
5. 中法戰爭的起因是什麼
1884年中法戰爭
1884年中法戰爭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法國軍隊勢如破竹,屢敗清軍。某種程度上這也是歸因於清朝駐軍將帥怯懦無能,操練不足的士兵有數量沒質量,戰鬥力不足,北寧、太原和興化接連失陷。清廷得悉前線軍事挫敗後表現荒唐,關鍵時刻居然還想著撤換疆吏廷臣來掩飾敗績,很快屈服於法國在天津簽訂了《中法會議簡明條約》。
從1884年5月《簡明條約》簽訂前後法軍攻擊基隆起,到1884年8月馬尾海戰結束為止,為中法戰爭第二階段。野心勃勃的法軍六月到諒山附近的北黎地區,無理要求清軍退回中國境內下不成,便恃強前進,開槍打死清軍代表,引發觀音橋事變,沒有一點防備的清軍損傷慘重。過分的要求沒有得到清政府的滿足後,談判破裂,法國重新訴諸武力施壓政府,派去裝備精良的遠東艦隊意欲強行佔領福州和基隆,劉銘傳頑強抵抗敗退淡水,佔領基隆的法國再犯淡水不成轉而對台灣實行了海上封鎖。
根據有關的史料記載,歷史學家和學者習慣把中法戰爭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的戰爭地點在越南北部,第二階段的作戰地點則在中國的東南地區。中法戰爭之所以爆發,究其原因,理所當然和越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法國最初的侵略對象是越南而不是中國。本著吞並越南的目的,法國曾多次對越南發動戰爭,長期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越南便轉而向它的近鄰也就是中國求救。為了避免唇亡齒寒的形勢發生,中國和越南團結一致,聯合作戰,共同抵禦法國的入侵。
為了掃清佔領越南計劃的障礙,法國對中國發動了戰爭,並節節擊退清政府的軍隊。畏於法國的軍事力量,清政府急於求和,並和法國簽訂了不平等的條約,對法國割地賠款。中法戰爭的影響和戰敗的慘淡事實籠罩在清政府上空,清政府的統治癒加艱難。中法戰爭的影響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也反過來作用於越南。失去中國保護的越南,在軍事上孤立無援,迫於壓力也和法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並使大片土地淪為了法國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