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戰中德國VS法國和日本VS中國哪組實力差距更大
日本VS中國的差距最大。
1、德法都是陸軍強國,兩國的陸軍實力在歐洲都是名列前茅,而且雙方陸軍數軍和裝備水平相差不大。德法戰爭中,法國戰敗的主要原因是,當時德國的國家機器已經進入戰爭狀態,在解決波蘭後轉而向西,戰役裝備充分,而法國卻是倉促應戰,雖然德國入侵波蘭後,法國隨即宣戰,但是法國仍對和平充滿幻想。此外,德國在陸軍戰術和戰略策劃上強於法國,這些是戰勝法國的主要原因。而中日兩國陸軍的實力卻相差甚遠,此外中國在政治上不統一,各地軍閥林立。
2、海軍方面法國強於德國,法國海軍是歐洲第二大海軍,在海軍上面明顯強於德國,無論是總噸位還是海軍的完整程都要強於德國。日本在海軍方面卻對中國擁有壓倒性優勢,日本海軍是太平洋上第一大海軍,明顯強過美國太平洋艦隊,而中國海軍卻還是以清末海軍為基礎,從噸位比清末還低。
3、德國的空軍強於法國,但也沒有擁有絕對優勢,雙方飛機數量相差不大。而中國空軍在戰爭初期就被消耗殆盡。
⑵ 二戰中,德國與日本的侵略性質有什麼區別
德國和日本以及義大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法西斯同盟國。戰敗都以反人類罪將其戰犯判刑!
下面得從這個方面來分析德國:
德國是個戰爭大國,自從俾斯曼統一德國後,德國走向軍事化改革。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是主要戰爭國。但由於俄國的撤退,以及義大利的叛變,德國戰敗,戰敗後的德國欠下巨額貸款,英法美等國家瘋狂瓜分德國資源,德國的萊茵河都被劃分為非軍事區。德國人民過上非人類的生活,生活極其窮苦,國家負債累累,國內階級矛盾惡劣。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勝國為了彌補一戰中的經濟損失,瘋狂瓜分戰敗國,而義大利由於開始與德國同盟,最後反戈倒伐,英法主持的凡爾賽會議,剝奪了義大利該戰勝國的權利,(中國也是一戰中的戰勝國,當時中國派代表參加凡爾賽會議,也遭到主辦國英法的拒絕)義大利國內不滿,崇尚黑社會組織的法西斯上台,他們發展軍事,反對不平等的凡爾賽會議,遭到了全國人民的支持。義大利法西斯上台後,法西斯主義迅速傳到了戰敗國的德國,由於德國戰敗,國內幾乎空無體膚,加上巨額經濟賠款,矛盾激烈,希特勒當時看中法西斯主義在義大利上台後,與德國的國情十分相似,把法西斯主義引進入德國,剛開始,德國國內並不支持法西斯主義的流行。在1929年到1933年,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遭到經濟危機的影響,國內矛盾惡化,希特勒主持的法西斯趁機上台,把握國家政權,並把責任推給當時的德國共產黨,焚燒議會大廈。1933年,希特勒的法西斯主義上台,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德國迅速擴建海軍,空軍,陸軍,加快科技研究,撕毀凡爾賽合約,走向軍事化法西斯道路。
德國的性質是:法西斯化的性質,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的瓜分,掀起了德國國內的矛盾,導致法西斯主義上台,之後德國的戰爭之所以稱為法西斯戰爭,因為他們仇恨人類,是反人類的戰爭。掀起歐洲戰火浪潮。
日本:
日本至今還存在天皇制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向德國宣戰,但戰爭卻發生在亞洲戰場,日本趁機打劫,為了國內的擴張,侵佔德國駐中國的山東省膠州半島。但一戰過後,美國發起華盛頓會議,美國,日本,英國,法國等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召開。強調了各國海軍勢力的平分,當時美國與日本的海軍勢力平分相差太大,日本國內不同意遵守《五國海軍條約》,國內矛盾激烈。而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遠遠不夠,國內經濟局勢緊張,天皇統治的日本太過於黑暗滿足不了人民的需求。日本也在1929年至1933年經歷了世界資本主義危機,國內矛盾迅速上升,當時日本帝國主義想繼續擴展,國內軍部『炙熱』分子發動軍變。雖然當時失敗了,但由於軍部代表了廣大人民的利益,軍部迅速掌控了國家政權,向外擴張,於1931年9月18日,發動侵華事變。以大東亞共榮圈為名,向外擴張。日本對亞洲的侵略也是反人類的,他是國內軍事人員掌權,天皇只是傀儡,走向了軍國主義色彩。所以我們也稱之為反法西斯戰爭。
日本和德國兩個國家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角色,法西斯主義的主要人物,都是因為國內主要矛盾的刺激,加上1929年-1933年那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所觸發,給了法西斯主義者可趁之機。同時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國內國民不滿,英法美的獨斷專行,也是導致兩國走向法西斯主義性質重要因素。
⑶ 法國和德國、日本 誰更強更好
經濟排名=日本,德國,法國
政治排名=法國,德國,日本
P.S:單純就國家來說,日本比較強大。法國和德國均為歐盟成員國,在某些方面,需要聽從歐盟的統一指揮。德國,英國,法國是引領歐盟的三駕馬車。
⑷ 日本澳大利亞俄羅斯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工業比較
美國是貿易,金融,尖端的科學技術是強項,英國絕對是老牌的金融強國,法國服裝設計,旅遊,金融等。
德國、日本絕對是老牌的工業大國。他們的工業跟我們中國的製造業的意義有些不同,我國的很多都處於初級的工業發展階段,也就是依靠能源,人力資源的優勢來發展。德國和日本靠的都是技術,比如很多發動機或者關鍵的零配件在德國和日本製造,剩餘的組裝等在中國。這就是差別,賣的就是核心的技術,不要小看這個,一輛車很大的價值在於很多個的核心技術,而不是組裝的成本。
個人認為,前蘇聯確實是個軍工強國。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只是得到部分前蘇聯的技術和人才。也有很多技術和人才在烏克蘭等國。很簡單的一個例子,你看現在常見的電視,汽車等,無一例外的核心技術都在德國和日本,還有美國。所以說,德國和日本的工業是領先的。
澳大利亞的地鐵火車都是德國人的,飛機不是波音就是空客的,電視很多是日本的,還有中國的海信。所以,澳洲的工業並不發達。相反,旅遊業,農業,畜牧業,教育業倒是世界領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