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認為法國二戰投降是很明智的,為什麼這么多人嘲笑法國
法國在二戰投降的決定站在當時的角度的確是非常明智的,那些嘲笑法國的人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痛。
在抵抗毫無意義的情況下,對一個國家也好,一支軍隊也罷,投降是可以理解的。
為什麼說法國的抵抗毫無意義?說到法國投降,很多人都會以蘇聯的堅決抵抗為例子,來襯托蘇聯人的頑強和法國的懦弱,他們由此得出結論說:
而且法國人對於德國納粹沒有那麼反感,反倒是對左派有著深深的恐懼。
當時法國有這樣一句口號:'寧要希特勒,不要勃魯姆(當時法國左翼政治勢力的總統候選人)',由此可以看出,法國覺得左派比納粹還可怕。
因此當時法國有部分人是主張跟德國妥協的,政府當時向德國投降代表了法國民意。
事實上,投降讓法國受益匪淺,符合法國的國家利益。
B. 法國人為什麼愛投降
問:如何稱呼同時舉起雙手的十萬法國人?
答:當然是法國陸軍。
問:法國人如何才能戰勝英國人?
答:需要在女性的統帥下。(指聖女貞德)
問:為什麼法蘭西第一帝國幾乎所向無敵?
答:因為他們的國王是外國人。(拿破崙是科西嘉人。)
問:怎樣才能辨認出一名法國老兵?
答:只要看看他的腋下就行了,他們那裡被太陽曬得很健康。
問:為什麼在法國有那麼多的林蔭大道?
答:因為德國人喜歡在樹蔭下行軍,
問:為什麼在二戰中德國用了三天時間才征服法國?
答:因為當時在下雨。
問:法國人為什麼會將自由女神像贈給美國?
答:因為她只有一隻胳膊是舉起來的。
問:為什麼法國人總是能在聯合國那裡獲得很多投票?
答:因為他們總是舉雙手。
問:為什麼法國的戰斗機都被命名為「幻影」?
答:因為它們根本就不存在。
問:「馬奇諾」在德語中是什麼意思?
答: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問:為什麼我們總說法國外籍兵團是整個法國軍隊中最正牌的部隊?
答:應為它全部是由外國人組成的。
問:誰能跟我說說法國國旗到底是什麼樣子?
答:就是在一面白旗上塗上兩條彩紋。
問:世界上最為簡短的書是什麼書?
答:是有關法國戰爭英雄的書。
問:為什麼法國人在贏得了1998年世界盃冠軍後會歡慶得如此瘋狂?
答:因為那是他們第一次在沒有外部力量的幫助下贏得的一件東西。噢,對不起,我忘記了齊達內是阿爾及利亞人。
問:為什麼法國海軍喜歡使用帶有透明玻璃船底的戰艦?
答:為了能夠更好地看清他們的戰艦。
問:當德國軍隊進城時巴黎市長對德軍都說了些什麼?
答:需要十萬張桌子嗎,先生們?
問:法國人為什麼害怕戰爭?
答:上帝啊,誰不害怕戰爭啊,如果一次也沒贏的話!
問:如何在馬背上阻擋住一支法國軍隊?
答:只要把旋轉木馬關了就行了。
問:作為一名法國人的最大好處是什麼?
答:你可以在戰爭打響的時候就投降然後別人會幫你贏得這場戰爭。
問:如果法國人要專賣掉二戰時期的剩餘步槍,他們的廣告詞是什麼?
答:「全新,從來沒開過火,僅僅被扔到地上一次。」
愛投向不敢苟同法國軍隊百年來是不怎麼樣不缺乏死戰例子
C. 法國不是號稱陸軍世界第一嗎 怎麼一個星期就投降了
盟軍在法國如此迅速被殲和法國退出戰爭的原因是:英法同盟由於內部矛盾重重,在政治和軍事方面是不鞏固的。法國戰局暴露了過高估計其防禦能力的盟國在戰略和軍隊建設方面的嚴重失策。盟國在確定德軍主要突擊方向時犯了錯誤,並在復雜的戰役戰略情況下無力指揮軍隊。法國失敗主義泛濫,軍事思想落後,對裝甲部隊快速突擊認識不足。德軍統帥部巧妙地利用了對方的弱點和錯誤。周密的准備、正確的選擇主要突擊方向、進攻的突然性、大量使用坦克和航空兵,這些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德軍的戰役勝利。
此外,法國在一戰中損失慘重,從軍隊到民眾都無心戀戰,都希望渴望和平。雖然法國人是為保衛祖國而戰,但是他們一心只想從戰爭中脫身出來,好趕緊回家團圓,軍官團中許多人強烈的親法西斯的情緒對法國的崩潰起了作用。
D. 德國希特勒使法國投降,怎樣對待法國,投降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法國投降,除了向德國是一種妥協,也確實保全了法國境內大部分人民免遭屠戮。
1940年6月22日,法國在貢比涅森林中的向德國遞交投降書。6月戴高樂流亡英國建立「自由法國委員會」即自由法國,7月貝當倒向德國建立「法蘭西國維希政府」即維希法國。
法國投降後德國並沒有佔領法國全境,法國南部保留作為傀儡的維希法國
維希法國與自由法國
好處:德國並沒有屠殺法國平民,所以法國投降後客觀保存了實力,直到1944年法國光復戴高樂建立「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後法國也很快能在戰後恢復。維希法國軍艦也都被英國皇家海軍所控制、俘虜,俘虜不了的就在港口裡面自沉了,所以德國並沒有得到法國艦隊。
壞處:法國是整個二戰期間唯一一個向軸心國投降的同盟國家,甚至連希特勒自己也沒想到法國投降這么快。國際形象受損和輿論壓力下必然要對歷史做個交代。
E. 二次大戰中法國投降了嗎怎樣的結果
1940年6月22日法國宣布投降,同時成立以貝當元帥為首的親納粹「維希法國」。由於英國擔心法國艦隊為德國所索俘虜,英國派艦隊擊沉了法國艦隊,由此造成了維希法國和盟國的敵對關系!!
二戰中,有不抵抗的法國和抵抗的法國。
1940年6月德國侵佔巴黎後,法國即將戰敗時,一戰英雄貝當任副總理,要挾總理雷諾讓位,向德國投降,其本土被分裂為佔領區和自治區。1940 年6月22日法國同德國簽訂《貢比涅停戰協定》後,「政府」遷至法國中部的維希,7月10日脅迫國民議會通過廢黜第三共和國、成立「法蘭西國家」,貝當出任國家元首,標榜「勞動、家庭、祖國」,進行「民族革命」。 海軍拒絕往第三國拘禁或加入英國皇家海軍,被英國襲擊,殘存艦隊基本返回本土土倫港,保持中立,同時與英國斷交(但與美國有外交關系)。其非洲殖民地也大部保留。
維希政府先後由賴伐爾、弗朗丹、.達爾朗執政。在約佔法國1/3領土的統治區內設立特別部和特別法庭,鎮壓一切愛國運動,取消選舉、言論和出版自由。取締工會,模仿建立墨索里尼的總體國家,實行法西斯專政。對外完全投靠納粹德國,和西班牙佛朗哥保持密切關系,支持希特勒在歐洲建立的「新秩序」,派「志願軍」對蘇聯作戰。當時除英國之外的國家都承認維希政府為代表法國的政府。
1942年7月,英美決定實施進攻北非的「火炬」行動計劃,艾森豪威爾將軍為盟國遠征軍總司令。兩國軍隊於11月8日在法屬北非的阿爾及爾、奧蘭和卡薩布蘭卡實施登陸,佔領沿海主要港口,然後由阿爾及爾登陸部隊向東搶占突尼西亞。此時盟國爭取了維希政府的總督達爾朗的不抵抗,希特勒實施佔領全法國的行動,維希政府將其全部統治區交由德軍佔領,海軍為維持名譽全部自沉於土倫港。
1944年8月盟軍(含自由法國第7集團軍)從法國南部登陸法國後,維希政府遷往德國的希格馬林根,次年垮台。不少的維希政府官員與成員在戰後受到法國政府的通緝與囚禁,賴伐爾戰後被處死刑,貝當原本判處死刑,後因為一戰戰功之故被戴高樂特赦,改判無期徒刑,被囚禁在大西洋中島嶼的一個要塞中至病故。
戴高樂則成為法國抵抗運動的核心。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戴高樂在法國第5軍任坦克旅旅長,1940年5月任第4裝甲師准將,他提出了針對德國閃電戰戰術建設機械化部隊的建議,但沒有受到重視。在法國淪陷時,戴高樂堅決要求抵抗德國侵略者,但在當時的法國政府中,他孤立無援。同年6月6日任國防部副國務秘書,主張抵抗納粹德國的進攻,後拒絕在德法停戰協定上簽字。德軍佔領巴黎後出走英國。貝當政府對戴高樂將軍「叛國」進行缺席審判,徒刑從4年直至死刑。
1940年6月18日戴高樂第一次在倫敦向法國發表廣播演說,呼籲同胞在他的領導下繼續抗戰。6月25日,創建並領導法蘭西民族委員會(後改稱自由法國政府,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7月14日法國的國慶節,戴高樂將軍檢閱了首批「自由法國」的戰士。一周以後,首批「自由法國」飛行員參加了對魯爾區的轟炸。1943年自由法國總部從倫敦移到阿爾及爾,就任法國民族解放委員會主席。1943年5月,共產黨等16個政黨團體在法國國內共同組建了全國抵抗運動委員會,戴高樂派往國內的代表讓•穆旦擔任第一屆主席。到44年3月,法國國內各抵抗組織的武裝力量聯合為統一的內地軍,戴高樂的海外軍團主要由從敦克爾刻撤退英國的軍隊和愛國人士、北非反正軍隊組成,隨盟軍和德軍進行戰斗,軍隊編制組成達到集團軍級。很多戰士遠赴蘇聯,支持抗德,如大名鼎鼎的「諾曼底」飛行團等。
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後3天回到巴黎,任臨時政府主席兼國防部長。1945年5月,德國投降,戴高樂以法國臨時政府的名義,和盟軍一起接受德國投降,並擁有對德佔領區。
法國本土傀儡政權:
維希政府(Régime de Vichy)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佔領下的法國成立的傀儡政府。1940年6月德國侵佔巴黎後,以貝當為首的法國政府向德國投降,1940年7月政府所在地遷至法國中部的維希(Vichy),故名。正式國號為法蘭西國。統治大約五分之三的法國領土。二戰法國即將戰敗時,一戰英雄貝當任副總理,他要挾總理讓位給他,向德國投降。隨後在維希舉行國會投票,利用他的崇高威望,使國會選舉他為元首,改國號,實行法西斯獨裁。國會成為咨詢機構。當時除英國之外的國家都承認維希政府為代表法國的政府.在1944年盟軍登陸法國後,維希政府遷往德國的希格馬林根,次年垮台。
從敦刻爾克撤退的法軍,從德國佔領區逃離出來的法國人組成了自由法國運動,繼續抗爭德國法西斯.
-----------------------------------------------------------
自由法國運動:
月29日,有200多名步、炮兵向戴高樂將軍報到,從敦刻爾克撤退的200多人投入「自由法國」的運動……到月底時,海軍中將米塞利埃,也來到倫敦,支持戴高樂將軍。到7月底時,有7000多人志願拿起武器為「自由法國」而戰,他們來自四面八方,有的從法國繞道西班牙逃到英國,有的從北非經直布羅陀海峽投奔而來……「自由法國」總部設在泰晤士河畔的一座大廈里。戴高樂將軍籌建了法國民族委員會和
武裝力量,在簡陋的辦公室里他接待從各地來的關心「自由法國」的人們。
7月14日是法國的國慶節,清晨,戴高樂將軍檢閱了首批「自由法國」的戰士。一周以後,首批「自由法國」飛行員參加了對魯爾區的轟炸,戴高樂將軍組織了這次行
動並發表了有關這次轟炸取得勝利的消息。
1940年8月,戴高樂將軍率領一支英、法聯合艦隊向法國進攻,不幸失敗,但戴高樂將軍並不屈服,他以頑強的精神繼續戰斗。之後,戴高樂將軍又在非洲建立了一個可靠的作戰基地和精乾的行政機構,並出版了「自由法國」的報紙……
1943年5月,共產黨等16個政黨團體在法國國內共同組建了全國抵抗運動委員會,戴高樂派往國內的代表讓·穆旦擔任第一屆主席,
到1944年3月,法國國內各抵抗組織的武裝力量聯合為統一的內地軍,戴高樂將軍的將士們和德軍進行著英勇的戰斗。
1944年6月,蘇聯紅軍解放了波蘭,盟軍從諾曼底登陸後向法國挺進。
8月20日,戴高樂將軍率領「自由法國」的部隊隨同盟軍向巴黎挺進。他的軍隊受到了法國人民熱烈的歡迎。戴高樂將軍和千百萬法國人民一起奮起戰斗,武裝起義解放了巴黎。
1945年5月,德國投降,戴高樂以法國臨時政府的名義,和盟軍一起接受德國投降。
-------------------------------------------------------
法國的非洲殖民地.
1944年,盟軍需要兵源來解放歐洲大陸。逃出本土而加入法蘭西第一軍團的法國人僅3萬。講法語的北非法屬殖民地的阿拉伯人和黑人這時便成為惟一的兵源。招兵者對從未踏上法國土地的「土著」們說:祖國法國需要你們。天真的土著人感動了,於是便高唱著馬賽曲,踏上了戰爭之路———一場其實與他們並不直接相乾的戰爭。共有13萬土著加入了法國第一軍團,成為這支20萬人的部隊的主力。他們即所謂的「黑腳」。這支法國第一軍團參加了解放義大利的戰斗,並從普羅旺斯攻入法國,一直打到法國北部與德國接壤的阿爾薩斯地區。
F. 為什麼總是調侃法國投降快
因為當年法國號稱歐洲強國,還花重金構築起引以為傲的防線。但這一切都被德國在短時間內徹底擊潰。人們嘲笑法國是因為他們的盲目自大和毫無鬥志。
丘吉爾在對議會發表的演講中說:「如果我們勇敢地抵禦希特勒,整個歐洲就會解放,全世界便可走上陽光燦爛的廣闊原野。但是如果我們失敗了,整個世界包括美國在內,包括我們所熟悉所關切的各國,將陷入一個新黑暗時代的深淵。」
法國新總理亨利·菲利浦·貝當元帥接受了這些條款。許多法國人立刻指責說這些條款太刻苛。
法國作家安德魯·蓋德寫道:「昨天當我們聽到貝當在電台的講話時,我們幾乎完全處於一種麻木狀態。這是一場骯臟的詭計。把半個法國拱手讓給德國人之後,怎麼能說法國未受損害呢?」
貝當任新政府總理不到一周。保羅·雷諾因拒絕與希特勒簽定停戰協定而辭職之後,由貝當組成了新的內閣。
英國首相丘吉爾在他雄辯的講演中,呼籲法國堅持抗擊希特勒的戰斗。但貝當對此毫不理會。
G. 戰中投降戰後進五常,現在又稱它是日不落國家,這是怎麼回事
當二戰初期納粹德國橫掃西歐之時,其中有一個國家堅持不到40天就投降了。二戰中損失不大,戰後在英國的鼓搗下還進入了五常,現在有人稱它是世界唯一僅存的日不落國家。這個國家就是法國。
所以,現在回過頭來看,法國當年是何等地聰明睿智,在二戰中早早投降保存實力,與英國比較起來,法國在二戰中沒有吃大虧。或許這正是法國人智慧所在。
H. 我認為法國二戰投降是很明智的,為什麼這么多人嘲笑法國呢
這種「內行話」,法國人都沒臉說出口。
I. 法國二戰為什麼投降那麼快
1940年6月5日,300萬德軍開始實施攻佔法國的「紅色方案」。從整個戰役態勢看,法國滅亡是遲早的事,擺在法軍統帥部面前的,要麼繼續抗爭下去,要麼尋找一個更體面的投降方式。當然,被嚇破膽的貝當等人更趨向於投降與和談。
遠在英吉利海峽對面的丘吉爾,自然不願看到盟友就這么輕易放棄,也在做著最後的努力。但在德軍的打壓下,盡管他苦口婆心勸告法國人抗戰到底,但對方堅稱敗局已定,唯有投降一條路。此時,他們考慮更多的是,如何避免二次傷害。
而作為法國人驕傲的馬其諾防線,矗立在法德邊境上成了徹徹底底的擺設,它不僅暴露出法國軍事思想的短視,成為二戰中法國人不折不扣的遮羞布;而且其「完全防禦」的建軍思想,成了因循守舊、墨守成規的典型,並淪為國際大笑話。
J. 二戰法國為什麼要投降
從軍事上來說,法國面臨幾乎無力挽救的危局。法國投降前,比、荷、盧全部投降,英軍通過敦刻爾克行動撤回本土,100萬聯軍頓時作壁上觀,外援已無。法軍傷亡、被俘210萬人,主力部隊損耗殆盡。至投降時,法國北部、中部一帶均淪陷,本土戰略縱深狹小,在本土已失去抵抗可能。
從國際關繫上來說,一是法國本土四面是敵,德、意向法宣戰,西親軸心,不排除背刺可能。二是在法軍主力被消滅後,盟軍在陸、空軍上完全無法與軸心國抗衡。同盟國此時基本由英聯邦成員國、法國、歐洲其他被侵略的國家組成,英國本土正規軍僅十幾個師,靠著敦刻爾克撤回去的30萬續命,為防範登陸都不得不組建百萬民兵;英聯邦成員國陸軍實力一般、且遠水難解近渴;其他成員國要不投降要不流亡,都GAME OVER了。且慈父蘇、燈塔美均無意參戰,彼時同盟國在歐洲大陸大勢去矣。
從再動員可能性上說,一是法國人力缺乏,戰爭初期法國已動員了1/3的20-45歲適役男子,無潛力可挖;二是陸空一體聯合作戰、機械化閃電戰等新型戰術,全面領先於法軍,主要將領甘末林、魏剛等接連戰敗,無人出面主持危局,部隊內失敗主義情緒蔓延、高層戰爭信心已失;三是法國主要工業區被佔領,裝備物資匱乏;四是民眾厭戰情緒嚴重。
從領導階層來講,一是內閣和議會抵抗派和投降派對立嚴重,在悲觀情緒的影響下投降派勢大,總理雷諾無法獲得議會信任而辭職,投降派的貝當老帥上台;二是法國本身戰爭意願不強,法國是基於英、法對波蘭的獨立保障被破壞而被迫參戰的,本身缺乏明確的戰爭目標(所以才出現奇怪的西線靜坐戰)。
從出路來講,本土抵抗計劃破產後,法國政府前途已無。①流亡英國;②流亡北非;③實現英法合並(丘吉爾也是腦洞大)。似乎都不是什麼好路子。特別是在戰爭中英法兩國裂痕加深,憑什麼留著法國人的血為英國人在前面做擋箭牌。從國際形勢看,法西斯勢力在30年代風生水起,儼然已成為一種潮流,加入軸心大家庭也未必不是一種出路?
從綜合實力來看,從二戰始,戰爭不光是軍人的戰爭,是總體戰、無限制戰,是綜合國力的比拼。法國受一戰勝利、經濟危機等多重影響,法國的經濟實力、戰爭潛力、資源儲備、動員能力在戰爭前夕已遠落後於德國。
總體來看,主要原因是軍事上的潰敗的太快,而臃腫官僚的政府無法做出及時有效的反應,國民和領導層又嚴重缺乏戰爭動機、信心和支持度,本身縱深、國力又不足以支撐持續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