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巴黎高等師范學院的歷史回眸
巴黎高等師范學校Ecole Normale Superieure是一所培養教學和科研人員的高等專科學校。原名巴黎師范學校。1795年創辦,後由於政府更迭而幾經改組、封閉。1808年,根據拿破崙一世的帝國敕令予以重建,成為培養國立中學教師的學校,並於1810年開始招生。1845年學校改為現在的名字。在學科上分文、理兩科。文科設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哲學、歷史、地理、現代外語、社會科學等專業。理科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質等專業。無論在哪一階段,高師都與時代保持著高度的默契,它為法國培養出無數的傑出人士。如開生物學新紀元的亞雷斯和巴斯德,存在主義先鋒薩特,自由主義戰士雷蒙·阿隆,共和國總統蓬皮杜,總理兼任國民議會主席的洛朗·法布留斯,西方10大著名哲學家之一、生命哲學家亨利·柏格森,以及1968年出現的拯救法國社會於傳統陋習中的一代「新人」等。高師是獨一無二的,它孕育著革新的激情與反僵化的沖動,推動著歷屆政府的改革與完善。盡管飽經歲月的磨煉,這所古老的學院在今天仍煥發著青春的活力,血管中仍流動著探索與創新的新鮮血液。在自然科學方面巴黎高師有11位諾貝爾獎得主(去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一塞爾日·阿羅什就是巴黎高師的教授),10位菲爾茲獎得主,4位沃夫獎得主和一位阿貝爾獎得主,其中該校的J-P Serre教授是世界上唯一健在的集上述數學三大獎於一身的數學家。巴黎高師的學生總數不到兩千人,所以,從相對值看巴黎高師是諾貝爾獎單產最高的大學,從絕對值看,巴黎高師是獲得菲爾茲獎最多的大學。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在法國可算是家喻戶曉,尤其是對於那些求知若渴的人們,這里既是知識的海洋,又是科技發展的溫床。 洛朗·施瓦茨,菲爾茲獎得主 勒內·托姆,菲爾茲獎得主 讓-皮埃爾·塞爾,菲爾茲獎得主 阿蘭·孔涅,菲爾茲獎得主 讓-克里斯托夫·約科茲,菲爾茲獎得主 皮埃爾-路易·利翁,菲爾茲獎得主 洛朗·拉福格,菲爾茲獎得主 文德林·維爾納,菲爾茲獎得主 吳寶珠,菲爾茲獎得主 賽德里克·維拉尼,菲爾茲獎得主 加布里埃爾·李普曼,19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保羅·薩巴捷,191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讓·佩蘭,192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亨利·柏格森,192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阿爾弗雷德·卡斯特勒,196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路易·奈耳,197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羅拉爾·德布魯,198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皮埃爾-吉勒·德熱納,199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1997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阿爾貝·費爾,200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塞爾日·阿羅什,20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引:維基網路)
⑵ 羅曼羅蘭的簡介!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國思想家,文學家,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1866年1月29日生於法國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鎮克拉姆西。
羅曼·羅蘭的創作大致可以20世紀30年代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作品,主要有取材於法國大革命的《革命戲劇集》,包括《群狼》(1898)《丹東》(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劇本8部;3部英雄傳記:《貝多芬傳》(1903)。《米開朗基羅傳》(1906)《托爾斯泰傳》(1911);長篇巨著《約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說《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對戰爭、反對一切暴力。害怕集體主義制度妨害個人「精神獨立」等思想的論文。後期作品有長篇小說《母與子》(舊譯《欣悅的靈魂》)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維》(1922)《夏天》(1924)。《母與子》(1927)《女預言家》(1933)和一系列散文、回憶錄、論文等。特別是1931年,他發表了《向過去告別》一文,批判了自己過去所走過的道路,從此積極參加反對帝國主義戰爭、保衛和平的活動,成為進步的反帝反法西斯的文藝戰士。
其代表作《約翰·克利斯朵夫》被高爾基稱為「長篇敘事詩」,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約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為主線,描述了這位音樂天才的成長、奮斗和終告失敗,同時對德國、法國、瑞士、義大利等國家的社會現實,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實寫照,控訴了資本主義社會對藝術的摧殘。全書猶如一部龐大的交響樂。每卷都是一個有著不同樂思、情緒和節奏的樂章。由《約翰·克利斯朵夫》始,羅曼·羅蘭開創了一種獨特的小說風格。該巨著獲得1913年法蘭西學士院文學獎,1915年獲該年度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