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國的國家政體是什麼政體特點是什麼
法國獨特的政體
在法國,總統和議會都由全民直接選舉產生,總理一職由議會的多數派出任。由於過去實行的是總統7年制、議會5年制,不同的選舉時間,總統和議會多數派就可能不是來自同一陣營,因而造成總統和總理二人一個來自左派,一個來自右派,形成「左右共治」的局面。這也是法國政壇獨特的現象。
半議會半總統制
在1946~1958年的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時期,法國的政體是議會制,即全民選舉國民議會議員,由國民議會中占席位最多的黨派出面組閣。那時候總理大權在握,總統只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沒有任何實權。由於議會內黨派眾多,而且議會有彈劾政府的權力,因此一不小心,多數派聯盟便會分裂,造成政府倒台。在第四共和國存在的短短12年間,共更換了20屆內閣!政府的頻繁更迭造成政局不穩,國家動盪。
1958年,曾因反對議會制而退出政壇的戴高樂上台,建立了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他重返政壇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改憲法,制定總統制。出於穩定政局的目的,他繼承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時期總統任期7年的傳統。他一方面削弱了議會的權利,剝奪了議會任命總理和批准政府組成的大權;另一方面大大增強了總統的職權,甚至賦予總統在「非常時期」可以解散議會、進行全民公決等權利。1962年他宣布法國總統應由全民直選產生,並於1965年當選為第五共和國第一位直接選舉出來的總統。
然而,第五共和國的政體並非絕對的總統制,議會對總統仍有制約,主要是:議會可以彈劾政府,迫使其下台;對議會通過的法律,總統須在15天內簽署,最多隻能讓議會復議一次;總統不得在一年之內兩次解散議會。
「左右共治」
在這樣的政體下,總統只有得到議會多數派支持時,才能充分行使權利,反之,只能與反對派分享權利,把總理一職和組閣權交給政治對手。
實行半議會半總統制政體的初期,反對黨勢單力薄,總統的執政地位穩定,長達7年的總統任期又使其能夠充分施展手腳,總統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
活躍在法國政壇上的主要政黨是右翼的保衛共和聯盟和法國民主聯盟以及左翼的社會黨和共產黨。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法國左翼力量迅速上升,形成左右兩大派旗鼓相當的局面。此時,一個新的問題顯現出來:由於總統和議會任期不一致,因此無論是總統選舉還是議會選舉後,都有可能出現總統與議會的多數派分屬不同派別。
1986年,前總統、來自左翼社會黨的密特朗執政時,由議會多數派產生的政府屬於右翼陣營,法國從此出現了 「左右共治」的局面。自1997年以來,國民議會一直被若斯潘總理所屬的左翼勢力所控制,而希拉克總統則屬於右翼政黨保衛共和聯盟。
總統任期改革
自1986年以來,法國已歷經3次「共治」。「共治」期間總理、總統相互牽制,難以放手施政,嚴重影響效率。2000年6月,法國議會以絕對多數通過政府提出的關於「總統任期5年」的修憲法案。同年9月舉行的全民公決中,贊成票佔了73.2%。呼籲多年的法總統任期改革終於得以實現。
從今年開始,法國總統選舉和議會選舉同步舉行。現在,希拉克已連任總統成功,下個月,法國還將選出577名國民議會議員。在短期內的兩次選民投票中,出現截然不同兩種結果的可能性很小,這就使得「左右共治」的可能性大大減少,但也不意味著從此徹底消逝。
⑵ 法國的政體是什麼
多黨制。是指在一個國家中,通常由不確定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政黨聯合執政的政治制度。多黨制國家中也有一個政黨控制多數議席而單獨組閣的情況
⑶ 法國是什麼制度國家
法國是半總統共和制國家。
它是介於總統制和議會制之間的一種國家政權形式。主要特點是:總統由普選產生,權力很大,是國家權力的核心。政府是中央最高行政機關,對議會負責,其權力和地位比以前大為提高。議會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組成,其地位和作用較第四共和國有所下降,原擁有的立法權、預算表決權和監督權三大傳統權力受到總統和政府的限制。
產生原因
一、內部原因:
1、法國人民深受啟蒙思想家影響,重視自己的權利的維護。
2、法國人民富有革命激情,勇於斗爭甚至革命。
3、法國政治力量復雜,各派系不斷斗爭。
二、宗教原因:天主教集團同新教集團矛盾尖銳,進行過長期戰爭。而路易十四卻取消了信仰新教自由,使宗教矛盾激化。
三、地理原因:
1、法國國土較小,革命容易擴散。
2、法國主要勢力集中在巴黎,適合「中心城市暴亂」。
四、外部原因:外敵入侵。無論是歷次反法同盟進攻法國,還是普法戰爭,二戰,阿爾及利亞戰爭,蘇伊士河戰爭。對外戰爭失敗,使法國被迫改變政體。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法國
⑷ 法國的政體
半議會半總統制
在1946~1958年的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時期,法國的政體是議會制,即全民選舉國民議會議員,由國民議會中占席位最多的黨派出面組閣。那時候總理大權在握,總統只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沒有任何實權。由於議會內黨派眾多,而且議會有彈劾政府的權力,因此一不小心,多數派聯盟便會分裂,造成政府倒台。在第四共和國存在的短短12年間,共更換了20屆內閣!政府的頻繁更迭造成政局不穩,國家動盪。
1958年,曾因反對議會制而退出政壇的戴高樂上台,建立了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他重返政壇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改憲法,制定總統制。出於穩定政局的目的,他繼承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時期總統任期7年的傳統。他一方面削弱了議會的權利,剝奪了議會任命總理和批准政府組成的大權;另一方面大大增強了總統的職權,甚至賦予總統在「非常時期」可以解散議會、進行全民公決等權利。1962年他宣布法國總統應由全民直選產生,並於1965年當選為第五共和國第一位直接選舉出來的總統。
然而,第五共和國的政體並非絕對的總統制,議會對總統仍有制約,主要是:議會可以彈劾政府,迫使其下台;對議會通過的法律,總統須在15天內簽署,最多隻能讓議會復議一次;總統不得在一年之內兩次解散議會。
⑸ 法國是什麼制度國家
法國屬於半總統制共和制政體。
民主共和制,具體為議會制總統共和制,又稱半總統制,作為國家元首的總統掌握著重要的全國最高行政權力,總統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國會僅能從立法上對其實施影響,但不能利用不信任案迫使其辭職。
在半總統共和制國家,總統統領外交和軍事,不對議會負責,總理領導政府並向議會負責。
⑹ 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的國體和政體分別是什麼知道的說下,謝謝了!
國體都是資產階級專政;美國政體是總統共和制、英國政體是君主立憲制、法國政體是半總統半議會制、德國政體是議會共和制、日本政體是君主立憲制。
資產階級專政的方式不同於封建專制國家。它以民主共和制或君主立憲製取代封建割據君主制、等級君主制或君主專制制。作為封建專制制度對立物的資產階級政黨制度、議會制度以及公民享有某些權利的法律制度的產生,是歷史上的一大進步。
(6)法國政體是什麼東西擴展閱讀
在資產階級佔有生產資料和掌握國家政權的條件下,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如同資產階級的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暴力機器一樣,本質都是資產階級專政的手段和工具。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資產階級強化其軍事官僚機器,對內加強統治,對外加緊瓜分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國家普遍變換方法,採用吸收工人參加管理,制定社會救濟、社會保險等政策,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和文化教育事業,促進經濟發展。
建立福利國家,調節和緩解國內的階級矛盾。採取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資產階級專政的性質,並未能徹底解決資本主義國家固有的生產社會性與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根本矛盾。
⑺ 中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美國、俄羅斯的政體分別是什麼
中國的政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英國的政體: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法國的政體:半總統共和制。
德國的政體:議會制共和制。
日本的政體: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美國的政體:總統制共和制。
俄羅斯的政體:半總統共和制。
(7)法國政體是什麼東西擴展閱讀:
根據立法與行政的關系,民主共和國可以分為議會共和國、總統共和國和半總統共和國。
在議會共和國,議會有權對政府(內閣)進行立法、組織和監督:政府(內閣)由議會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組織,政府對議會負責,議會通過對政府不信任案後,政府必須辭職或請願國家元首解散議會並重新選舉。
在一個總統制共和國,總統不僅是指揮軍隊的國家元首,而且還是接管行政權力的政府首腦,當選總統組織政府,議會有權立法和監督政府,實行總統共和制的國家包括韓國、美國、巴西、印度尼西亞等。
在半總統制共和國,總統負責外交和軍事事務,而不是議會,首相領導政府,對議會負責,總統令由總理和有關部長會簽,議會可以通過不信任決議迫使首相辭職,同時,經議會領袖同意,總統可以解散議會,總統對議會通過的法案沒有否決權。
⑻ 英美法德四國分別的政體和國體是
1、英國:國體是資產階級專政,它以民主共和制或君主立憲製取代封建割據君主制、等級君主制或君主專制制;政體是君主立憲制,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務上的共和主義理想但不採用共和政體。
2、美國:國體是資產階級專政;政體是三權分立制。
3、法國:國體是資產階級專政;政體是民主共和制。
4、德國:國體是資產階級專政;政體為議會民主制和聯邦制。
(8)法國政體是什麼東西擴展閱讀
君主立憲制的分類
1、二元君主制
從政府層面看來,在有兩個形式上矛盾的方向同時進行,便是民族國家的中央集權制的成立,和相對的自由民主的私有財產的確認,在後世理解是因為公民社會和理性主義發達的結果,所以可以接受政府以獨立於營利事業原則外運作,而專注於國防和外交事務。
2、議會君主制
議會掌握立法權,內閣由議會下院多數黨領袖組建,下院多數黨領袖即為內閣首相。內閣掌握行政權,受議會監督,對議會負責。君主無實權,行使禮儀性的職責。
⑼ 法國的政體是什麼
近現代法國的政體發生了哪些變化? 一、封建君主專制 1、大革命前的封建君主專制 1589年,那瓦爾的波旁家族亨利在爭奪王權的「三亨利之戰」中,取得勝利成為法王,即亨利四世,波旁王朝在法國的統治開始。先後經過路易十三、路易十四、路易十五,到法國大革命前夕,路易十六統治時期,波旁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已陷入嚴重危機,國勢日衰,階級矛盾空前激化,終於引發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大革命爆發後,代表大資產階級的君主立憲派掌握了政權,1791年在人民群眾的壓力下,法國制憲會議制定通過了《1791年憲法》,憲法雖然保留了君主制,但是對王權作了嚴格的限制,其君主制已不是封建君主專制而是資產階級的君主立憲法制。 2、1815~1830年波旁王朝復辟 1814年和1815年,歐洲「反法同盟」聯軍兩次攻入巴黎,打敗拿破崙,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即位,波旁王朝在法國復辟。由於復辟王朝力圖恢復封建專制制度,遭到資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反抗,1830年法國爆發「七月革命」,最終結束了波旁王朝在法國的統治。 二、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 1、1791年~1792年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 1791年9月,法國制憲會議和國王先後通過了法國歷史上的第一部憲法,即《1791年憲法》,憲法概括了制憲會議已發布的各項反封建法令,規定了國家的性質和政體為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1791年9月,按照憲法選出的立法議會開幕,法國正式成為君主立憲法制國家。其間由於在抗擊外國武裝干涉法國革命中,路易十六的反革命面目暴露,進行叛國活動,1792年8月,巴黎人民再次起義,推翻了君主制度,結束了君主立憲政體,波旁王朝在法國的統治被推翻。 2、1830年~1848年七月王朝(奧爾良王朝) 波旁王朝復辟後,特別是查理十世統治時期,復辟王朝力圖恢復到法國大革命前封建專制統治,向革命人民反攻倒算。1830年7月,巴黎人民再次起義,佔領杜伊勒里宮,查理十世逃往英國,復辟王朝被推翻。大金融家們擁戴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力浦為國王,建立「七月王朝」。但由於「七月王朝」並不是整個資產階級的政權,而只是上層資產階級政權,中、小資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不滿「七月王朝」的統治,1848年2月,巴黎人民起義,推翻了「七月王朝」。 三、資產階級共和國 1、1792年~1804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1792年8月,巴黎人民第二次起義推翻君主制後,代表工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吉倫特派控制立法議會,掌握了行政大權,並在群眾的壓力下召開了普選產生的國民公會,國民公會成立後,通過了廢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國的決議,是為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歷經吉倫特派、雅各賓派、督政府和執政府的統治。1804年5月,拿破崙·波拿巴建立帝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終結。 2、1848年~1852年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1848年2月,巴黎人民起義推翻 「七月王朝」的統治後,成立了共和國,是為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建立專制統治,次年12月2日,加冕稱皇帝,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終結。 3、1870年~1942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1870年9月,法國在同普魯士的戰爭中遭到慘敗,巴黎人民發動起義,推翻第二帝國的統治,建立共和國,是為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875年法國通過共和國憲法,從法律上肯定了共和制,從而使君主制復辟的危險在法國結束,共和政體在法國最終穩定下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對外推行殖民擴張政策,19世紀末20世紀初,完成向帝國主義過渡,成為高利貸帝國主義。參加「一戰」,推行歐洲大陸霸權主義,30年代對法西斯德國採取綏靖政策,結果自食其果。二戰」爆發後,在德國的進攻下,1940年6月22日法國政府投降,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終結。 4、1945年~1958年法蘭西第四共和國 1944年6 月,西方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戴高爾領導的自由法國軍隊於8 月24日解放了巴黎,法國恢復國家主權。1945年10月,法國公民投票,反對恢復第三共和國。1946年10月,法國公民投票通過新憲法,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宣告成立。第四共和國成立後,因無法改變政府頻繁更換的局面和無力結束阿爾及利亞戰爭,於50年代陷入困境,最後被迫給戴高爾以全權,創立新的政體,至1958年,第四共和國結束。 5、1958年至今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1958年9月,由戴高爾提出的新憲法獲公民投票通過,1958年10月5日,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正式宣告成立。第五共和國擴大了總統的權力,戴高爾成為第一任總統。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延續至今。 四、資產階級君主制 1、1804年~1815年法蘭西第一帝國 1799年11月9日,拿破崙·波拿巴通過發動軍事政變上台,在法國建立了自己的獨裁統治。1804年5月,法國元老院正式頒布共和十二年憲法,宣布拿破崙·波拿巴為法蘭西人皇帝,法蘭西帝國宣告成立,是為法蘭西第一帝國,帝國成立後竭力維護大資產階級利益,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其君主制為資產階級君主制。1812年,侵俄戰爭失敗後,帝國由盛轉衰。1814年3月第六次反法同盟軍隊攻入巴黎,拿破崙一世宣布退位並被流放,波旁王朝復辟。1815年3月拿破崙從流放地逃回,一度復位,6月再次被反法聯盟擊敗,法蘭西第一帝國壽終正寢。 2、1852年~1870年法蘭西第二帝國 1851年12月2日,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宣布解散議會,逮捕反動他的議員和其他人士,鎮壓共和派的反抗。1852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正式宣布自己為法蘭西皇帝,稱拿破崙三世,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結束,法蘭西第二帝國由此開始。帝國統治時期,法國資本主義經濟獲得迅速發展,完成了工業革命;同時,帝國積極參與爭奪歐洲霸權和進行殖民侵略。1870年7月,為轉移國內矛盾,挑起普法戰爭,拿破崙三世被俘,同年9月4日巴黎爆發革命,第二帝國傾覆。 五、無產階級共和國:巴黎公社 普法戰爭法國戰敗後,資產階級組織的「國防政府」和以後成立的梯也爾政府,對外屈膝投降,對內鎮壓人民起義,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發動武裝起義,梯也爾政府逃往凡爾賽。1871年3月26日,巴黎人民通過選舉,選出了86名公社委員,成立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公社的實質是工人的政府,是無產階級共和政體。1871年5月28日,公社最後一個街壘被攻陷,公社失敗。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