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國的華裔孩子是怎樣學中文看中國的
每個法國華裔的孩子學中文的方式都不同。
大部分這些孩子在家是說中文的或者自己的家鄉話或者也有在家說法語的,然後大多數都是被父母逼去學的。這些孩子很難學好中文畢竟不是自己想要的。對他們來說中國也是他們家但會不會中文無所謂,最後可能不會去中國了.
有些孩子就比較特殊覺得中文挺重要的,只是中文學校學到的太過淺,讀兩三年把基本的中文學會再自學。這些孩子看中國片,聽中國音樂,對中國是非常感興趣的當然不止看中國的其他的也看(歐美,日韓...),即便很少回中國,中國對他們來說特別重要,在國外也會關注關於中國的一些事。
B. 獲得諾貝爾獎的外籍華人中,有一個人是獲得了文學獎,他的名字叫什麼
2000年10月12日美籍華人高行健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個獲該獎的中文作家。
他生於1940年的江西贛州,1988年定居法國巴黎,現為法籍華人。他有劇作家、畫家、小說家、翻譯家、導演和評論家的美譽。同時他也是個翻譯家,尤著於翻譯塞繆爾·貝克特和歐仁·尤內斯庫的作品。
(2)法國華裔怎麼起名字擴展閱讀
代表作品:
《絕對信號》實驗劇作,(與劉會遠合作),1982年,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1992年,在台灣上演。
《車站》實驗劇作,1983年,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1984年,在南斯拉夫上演;1986年,在香港由第四線劇社演出;1988年,在英國上演;1992年,在奧地利上演;1999年,在日本上演。
《野人》大型劇作,1985年,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1988年,在德國漢堡上演;1990年,在香港上演。
《高行健戲劇集》,戲劇集,1985年,由群眾出版社出版,收錄了《絕對信號》、《車站》、《獨白》(獨角戲)、《野人》,以及現代摺子戲四篇:《模彷者》、《躲雨》、《行路難》、《喀巴拉山口》。
《彼岸》,實驗劇作,
《躲雨》1987年,在瑞典上演。
《冥城》,舞劇,1988年,在香港上演。
《聲聲慢變奏》,舞劇,1989年,在美國上演。
《逃亡》,劇作,1990年,在《今天》第一期發表;1990年,在瑞典皇劇院首演;1992年,在德國、波蘭上演;1994年,在法國上演。1997年,在日本、非洲貝南和象牙海岸上演。
《生死界》,劇作,1991年,在《今天》第二期發表;1992年,由法國文化部贊助,在巴黎圓環劇院首演,後參加"阿維農戲劇節";
《山海經傳》1992年,由香港天地圖書公司出版。
《對話與反詰》,劇作1992年,在《今天》第二期發表,由法國文化部贊助,在巴黎圓環劇院首演,後參加"阿維農戲劇節";
《周未四重奏》,劇作,高行建1996年,由香港新世紀出版社出版
《夜遊神》1999年,在法國阿維農戲劇節首演。
《八月雪》,現代禪劇、京劇,2000年,由台灣聯經出版社出版;2002年12月19日,在台北首演。
C. 通常我們管在美國(或澳洲)出生的華人統稱為:ABC,那麼在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俄羅斯,日本,
ABC is short for America Born Chinese,美國由於是出生國籍,所以美國出生的華人就是美國人。其他國家出生的都不能算外國人,也不能算專屬,英國出生的就是Chinese,日本出生的也叫Chinese,只有美國出生的叫ABC(可以翻譯成,美國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