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法蘭西戰役的戰爭結果
至此,希特勒滅亡法國的「揮鐮行動」勝利結束了。從1940年5月10日至1940年6月17日,號稱歐洲軍事強國的法國,就這樣在5周時間內被打敗了。曼施泰因的構想經過古德里安和隆美爾等人的行動後,最終變成了一個堪稱世界軍事史上的傑作。1940年6月22日,為羞辱法國,報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戰敗的一箭之仇,希特勒在貢比涅森林的火車車廂里,坐在1918年法德簽署停戰協定時法方代表福煦元帥坐過的那把椅子上,接受了法國的投降。7月1日,貝當政府從波爾多遷至維希城。貝當這位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老英雄,從此充當起德國的傀儡。法國實際上滅亡了。
『貳』 法國有什麼勝利的戰爭嗎
先說戰略上獲勝
第一,法蘭克國王阻擊西班牙MSL
第二,百年戰爭最終反敗為勝
第三,三十年戰爭打敗西班牙
第四,一戰獲勝
第五,二戰搭了順風車,也撈了個戰勝國待遇
再說重大戰爭
第一,太陽王路易十四時期,法國陸軍還是很牛的,入侵荷蘭、和奧地利打仗、和普魯士干
第二,拿破崙時期,大名鼎鼎的奧斯特里茨三皇會戰,烏爾姆戰役都是他的榮光
第三,拿破崙三世時期,克里木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摩洛哥戰爭
二戰以後
第二次中東戰爭,和英國一起教訓了埃及一頓
海灣戰爭、這次的利比亞戰爭
『叄』 法國在歷次戰爭中勝利過嗎
沒有,二戰時候德國一腳就把法國踩扁了,到後來法國也沒啥大的戰爭,都是當美國的皇協軍
『肆』 歷史上德國和法國之間的大規模戰爭,誰勝利的次數更多有什麼依據
對於「歷史上德國與法國之間的大規模戰爭,誰勝利的次數最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結合歷史,從德國和法國的國史、背景等多個角度來解析。
其實,算上德國前身「普魯士」的話,德國和法國在歷史上有過兩百多個戰爭,其中,法國比德國勝利的次數稍微多幾次。
但如果說是大規模的戰役的話,主要有四個戰爭,它們分別是:拿破崙戰爭、普法戰爭、一戰、二戰。
在這樣戰爭中,法國勝利次數和德國是一樣多的,接下來,慕慕將給大家講解一下這些戰爭。
一、法國和德國的淵源背景首先是兩個國家的歷史關系。
德國和法國的關系可是不簡單,用中國古人的話來說就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你知道在歐洲歷史上,有一個叫查理曼的大帝嗎?如果不知道也沒關系,你可以伸手拿一張紅桃K出來看一下,上面就是他的原型。
經歷了長時間的戰爭,法國和反法聯盟各有勝利,於1802年簽訂亞眠條約,但野心是不可低估的,由於不滿這個條約,於是爆發了拿破崙戰爭。
由於恩怨與利益,歐洲各國開始瘋狂打擊法國,德國,就是其中之一。
在第六次反法戰爭中,英國連同普魯士於滑鐵盧擊敗拿破崙,終於,在俄國的游擊戰術中,法國開始實力下降,最終失敗,以拿破崙被俘虜、流放為結局。
雖然而後又有小小的抵抗,但這場戰爭還是於1815年6月18日,拿破崙全軍覆沒為尾聲,結束了。
德國勝利,法國戰敗。
三、普法戰爭普法戰爭開始於1870年,終止於1871年,這是普魯士與法蘭西第二帝國之間的戰爭。
『伍』 英法戰爭打過幾次
英法自1066年諾曼底征服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恩恩怨怨,雙方在歷史上結盟不下5次,而交戰次數更是數十次之多。我大致數了下英法沖突稱得上戰爭的至少有16次(英法百年戰爭斷斷續續分4個階段,在這里算作一場戰爭;義大利戰爭那幾場我並作一場;方便起見英國的前身英格蘭也稱作英國)
1.英法戰爭(1202-1204)參戰方:法國、布列塔尼、呂西尼昂 VS 英國結果:法國勝過程:戰爭期間法王腓力二世征服了英國安茹王朝在諾曼底的大部分地盤,並通過白色城堡之圍取得決定性勝利,確定了法國成為戰爭贏差爛家,致使安茹帝國的威望和士氣受到重創,安茹帝國失去了諾曼底和曼恩以及安茹。其在歐陸的領土大幅減少
2.英法戰爭(1213-1214)參戰方:法國 VS 英國、神羅、佛蘭德伯國、布倫結果:法國勝過程:戰爭期間法國三戰兩勝,特別是布紋之戰,法國以劣勢兵力重創聯軍,使法國取代神羅成為基督教世界第一強權,神羅喪失歐陸霸主地位。而法國王室還獲得了布列塔尼公國和諾曼底公國,鞏固了在安茹、緬因和圖賴訥的領主權,導致金雀花王朝下的安茹帝國崩潰
3.第一次諸侯戰爭(1215-1217)參戰方:法國、蘇格蘭 VS 英國(支持安茹帝國一方)結果:英國勝過程:因之前英國對法戰爭一系列失利而引發英格蘭的一場內戰,叛亂貴族邀請法國王太子路易登陸,一時間倫敦及英國南部都在叛亂貴族和法國控制之下,直至第一代彭布羅克伯爵攝政後,代理剛繼位的亨利三世治國形勢開始轉變,1217年英國逐步收復失地,法國王太子路易被迫簽訂和平協議,法軍撤出英國
4.聖冬日戰爭(1242-1243)參戰方:法國 VS 英國結果:法國勝過程:1242年英王亨利三世入侵法國,法王路易九世曾兩次親自上陣並在1242年塔耶堡之圍取代決定性勝利,最後法國又通過桑特之圍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英國在戰爭中的人員損失是法國的7倍以上。由於路易對第七次十字軍東征的倍加關注,使他沒有因戰爭勝利而進一步兼並金雀花王朝在吉耶訥的領地
5.英法戰爭(1294-1303)參戰方:法國、蘇格蘭 VS 英國、吉耶訥結果:法國軍事勝利過程:戰爭分兩個階段,英文愛德華一世先後兩次入侵法國均無虛檔漏功而返,而在第二階段蘇格蘭與法國結盟導致英國又陷入與蘇格蘭的持久戰,使英國力漸不支,出現財政問題和厭戰情緒,也讓愛德華一世與貴族關系緊張,最後不得不與法國議和,恢復戰前狀態
6.百年戰爭(1337-1453)參戰方:法國、蘇格蘭、卡斯蒂利亞、阿拉貢等 VS 英國、勃艮第、神羅等結果:法國勝過程:戰爭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英國勝,第蠢清二階段法國勝,第三階段英國勝,最後法國取得戰爭勝利。英國幾乎喪失在歐陸的所有領地,只剩加萊。戰後英國又陷入了一段內戰,國勢一度大減而法國則從最艱難的歲月中熬出來。百年戰爭後英法徹底分家,各自走上獨立發展道路
7.義大利戰爭中的5次交戰(1494-1559)參戰方:法國 VS 英國結果:雙方互有勝負,英國略處下風最終英國失去加萊,徹底成為島國過程:義大利戰爭英國並非主角,當時是法國與查五的哈布斯堡帝國爭奪歐陸霸權,法國與英國的海戰和陸戰皆有勝有負,但英國最終因連年戰爭導致財力虧空,削弱自身實力,而法國在義大利戰爭最後的亮點就是奪取加萊
8.英法戰爭(1627-1629)參戰方:法國 VS 英國結果:法國勝過程:英國白金漢公爵主導下的第二次英西戰爭由於接連失利,使其不甘失敗繼續籌措資金但又讓英國捲入與法國的戰爭,插手法國的胡格諾戰爭(宗教內戰),在拉羅謝爾之圍中英國又一次遭受慘重失利,最後對西、法戰爭的接連失利加速英國內戰爆發
9.遺產戰爭 The War of Devolution
參戰方:法國VS西班牙、荷蘭、英格蘭、瑞典
發生在1667~1668年,法國與西班牙的戰爭是由遺產繼承引起的。路易十四的王後是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之長女,1665年腓力死後,路易以其後之名義要求繼承西屬尼德蘭的遺產,因此這場戰爭史稱「遺產繼承戰爭」。當時荷蘭與法國在貿易上有競爭,便改變傳統政策,轉而同西班牙結成聯盟。雖然昔日的同盟英國和瑞典一起來阻止侵略,但這場戰爭還是以法國的勝利而告終。戰後的《亞琛和約》使法國得到了南尼德蘭的某些地區。
10.大同盟戰爭(1688—1697年)又叫奧格斯堡同盟戰爭、巴拉丁王位繼承戰爭、九年戰爭。(1688-1697)參戰方:法國 VS 奧格斯堡同盟結果:平局過程:戰爭中法國是以一己之力力抗歐洲各大國,陸上法國前期占優,但在1692那慕爾之圍後進入僵局。海上法國前期通過1690比奇角海戰力壓英荷聯合艦隊制霸大西洋,但在1692拉和岬海戰後喪失優勢,但依靠劫掠戰打成僵局。最後雙方議和互相讓步,而法國霸權受到削弱
11.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1714)參戰方:法國、波旁西班牙 VS 新大聯盟(增加一個普魯士)結果:法國慘勝過程:戰爭中法國在陸上前期不順,中後期逆轉,通過德南會戰取得戰爭最後勝利,海上則是敗多勝少,英國則因俄國崛起而中途退出,最後法國成功使費利佩五世統治西班牙,根據和約法國保有其征服的所有領土,但承認英國對魯珀特及紐芬蘭的主權,並將阿卡迪亞和聖基茨島的法屬一半讓與英國
12.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0-1748)參戰方:法國、普魯士、西班牙等 VS 英國、奧地利、俄國等結果:平局過程:英國在1744年加入戰爭後在大西洋獲取優勢,但在地中海和印度洋吃癟,法國通過豐特努瓦戰役大敗聯軍重塑陸軍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失去的威望,在陸上在西北歐攻勢的咄咄逼人和盟友普魯士發揮的關鍵作用,最終雙方議和,條約中雙方也各有讓步
13.七年戰爭(1756-1763)參戰方:法國、奧地利、俄國等 VS 英國、普魯士、漢諾威等結果:英國一方勝過程:戰爭中普魯士和英國、漢諾威的陸軍在歐陸牽制了法、奧、俄的許多精力,英國在海外前期雖略有不順,但在中後期各種大逆轉,並挫敗法國入侵英國的企圖,獲取了海上霸權和海外殖民地霸權。為日不落打下堅實基礎,法國則因戰爭失利,國力和影響力一落千丈
14.美國獨立戰爭(後半程)(1778-1783)參戰方:法國、西班牙、荷蘭、美國等 VS 英國及其他土著結果:法國勝過程:這場屬於美國獨立戰爭一部分,法國在七年戰爭後積極發展海軍,因而在這次戰爭中表現出色,與英國海軍的正面較量中互有勝負,法國通過切薩皮克灣海戰有力幫助了美國在約克鎮戰役的勝利,最後美國成功獨立,法國藉此戰爭獲取一些地盤,國際地位也一度恢復
15.法國大革命戰爭(1792-1802)參戰方:法國、西班牙(1795後)、荷蘭 VS 英國、奧地利、普魯士、俄國等結果:法國勝過程:戰爭中法國的盟友表現基本弱不禁風,但法國以驚人的爆發力,挫敗歐洲各國組成的前兩次反法同盟,只是法國對英國的海戰基本失利,畢竟1789後法國海軍實力銳減,法國倒是通過一些劫掠戰打英國一個措手不及獲得大量戰利品。而最後法國獲得勝利,法蘭西共和國得到各國承認
16.拿破崙戰爭(1803-1815)參戰方:法國、西班牙(至1807)、奧斯曼等 VS 英國、奧地利、俄國、普魯士等結果:反法同盟勝過程:戰爭中法國連續挫敗歐洲各國組成的第三到第五次反法聯盟,使法國歐陸的霸權達到頂峰,這是路易十四時代後法國軍事上又一高峰,但法俄戰爭和半島戰爭的爛尾讓拿破崙帝國衰落,在1814年拿破崙被流放,雖然1815又卷土重來,但在滑鐵盧再遭失敗,英國則藉此成為日不落帝國"
『陸』 1924年德國法國開戰誰贏了
你的時間可能有誤,德法近代戰爭只有三次,
第一次,德法戰爭德國勝。
普法戰爭是1870~1871年普魯士王國同法蘭西第二帝國之間的戰爭。因長期爭奪歐洲大陸霸權和德意志統一問題,普魯士和法國之間關系長期緊張。1870年7月14日,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就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發表了挑釁性的「埃姆斯電報」,觸怒了法國政府。7月19日,法國對普魯士宣戰,但戰爭開始後,法軍接連敗北。9月2日,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親率近十萬名法軍在色當投降。9月4日,巴黎爆發革命,法國大資產階級建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法蘭西第二帝國滅亡。但普軍仍長驅直入。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皇帝,成立了德意志帝國。法國資產階級政府請求停戰。2月26日,雙方在法國凡爾賽簽訂初步和約。5月10日在法蘭克福簽署了正式和約。這次戰爭使普魯士完成德國的統一,結束了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
第二次,是一戰,協約國之一法國勝。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斗。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則屬協約國陣營。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第三次,是二戰,初期德國勝法國亡,後期同盟國加入法國勝。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納粹德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為首的法西斯軍國主義國家為軸心國一方,以三巨頭美國、英國、蘇聯為首的反法西斯國家同盟國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法國是二戰中最早滅亡的國家,滅國後流亡政府逃往英國,在法國本土建立了偽政權由貝當擔任法國總統。1945年德國戰敗,法國流亡政府回國成立新政府,宣布反法西斯勝利。
『柒』 1805至1807法國的對外戰爭的勝利
1805年8月,奧、英、俄三國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崙於9月24日離開巴黎,親自揮師東進。10月12日法軍佔領慕尼黑;10月17日法軍和奧地利軍隊在烏爾姆激戰,反法同盟投降;之後法國又取得了奧斯特里茨戰役的勝利,反法同盟再度瓦解,並且迫使奧地利取消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稱號;拿破崙隨後聯合了德國境內各諸侯國組成「萊茵邦聯」,把它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1906年秋天,英、俄、普魯士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10月14日法軍同時在耶拿和奧爾斯塔特擊潰敵軍,普魯士軍隊幾乎全軍覆沒,拿破崙因此佔領了德國大部分地區。1807年6月法軍又在波蘭大敗俄國軍隊,拿破崙與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會面,雙方簽訂了和平條約,在此前一年拿破崙頒布了《柏林赦令》,宣布大陸封鎖政策,禁止歐洲大陸與英倫的任何貿易往來。自此,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得到了確立。拿破崙一世兼任義大利國王、萊茵邦聯的保護者、瑞士聯邦的仲裁者,並分別封他的兄弟約瑟夫、路易、熱羅姆為那不勒斯、荷蘭、威斯特伐利亞國王。
1807年末西班牙爆發內部動亂,西班牙國王遭到人民的唾棄。拿破崙於是乘機入侵了西班牙,並讓其長兄約瑟夫•波拿巴(Joseph Bonaparte)成為西班牙國王。但是這個舉動遭到了西班牙人的反對,拿破崙根本無法平息當地的暴動。
『捌』 法國和德國在歷史上發生過幾次戰爭
按時間順序羅列如下(我知道的):
1.三十年戰爭: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大致由德意志和奧地利組成的一個帝國)代表傳統天主教勢力對陣新教的戰爭,實質上也是歐洲爭霸戰。戰爭對方有法國(為了自身利益反對神聖羅馬帝國)、英國、瑞典和波西米亞。盟友是西班牙。關鍵人物是神聖羅馬帝國方的華倫斯坦,反神聖羅馬帝國方的古斯塔夫和黎塞留。神聖羅馬帝國敗。
2.七年戰爭:歐洲諸強爭霸,當時的英國和普魯士對陣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當時主要有奧地利部分組成)。關鍵人物是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一位改革軍事家。普魯士方勝利。
3.反法戰爭(反拿破崙).歐洲對法國的戰爭,在於遏製法國資本主義思潮和制度的傳播。關鍵人物:俄國的庫圖佐夫、拿破崙和奧地利的梅特捏。
4.普法戰爭、普奧戰爭(和奧地利)和普丹戰爭(和丹麥):德意志的統一戰爭,發生時間的順序顛倒過來。關鍵人物:俾斯麥、毛奇和威廉國王。普魯士全勝。
5.一戰二戰:這個不用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