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19世紀早期法國怎麼樣

19世紀早期法國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3-29 15:51:25

❶ 19世紀的法國是個怎樣的社會

1、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法國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用民主的方式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從根本上鏟除了封建制度的基礎,為資本主義在法國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法國大革命沉重地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推動了整個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運動。
2、19 世紀法國社會的政治狀況。 19 世紀法國社會處於激烈的政治動盪之中,階級矛盾尖銳復雜,這是 19 世紀法國社會的一個顯著特徵。在法國大革命後的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法國社會先後經歷了拿破崙帝國的建立和覆亡,波旁王朝的復辟,「七月革命」和 1848 年的「二月革命」才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長期的政治動盪,使法國資本主義發展緩慢,對法國的階級斗爭產生重要影響。
法國的工業資產階級和金融貴族結成聯盟,以對付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群眾。這是 19 世紀法國社會政治狀況又一個顯著特徵。法國由於資本主義發展緩慢,工人資產階級產生的較晚,國家政權由金融貴族集團把持,金融貴族之間也有,但 19 世紀 30 年代以來,法國工人階段力量不斷壯大,並開始作為一支獨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工業資產階能看到工人階級已經成為他們的主要威脅,而同金融貴族結成同盟,共同對付無產階級。
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對資本主義強烈不滿,有強烈的革命精神,這是 19 世紀法國社會的又一顯著特徵。

❷ 19世紀的法國是什麽時期

法國現實主義文學在19世紀30和40年代是黃金時代

19世紀30和40年代法國現實主義文學三個代表:司湯達、巴爾扎克、普羅斯佩爾·梅里美

法國是歐洲現實主義文學的發源地。司湯達和巴爾扎克是法國現實主義的奠基人。

1823至1825年,司湯達陸續發表文學評論集《拉辛與莎士比亞》是第一部現實主義的宣言書。
1830年,司湯達的長篇小說《紅與黑》實踐了現實主義創作原則,它的發表,標志著現實主義文學的形成。

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使現實主義從理論到創作都臻於完善,它代表了西歐現實主義的最高成就。

普羅斯佩爾·梅里美是一位具有浪漫主義藝術品格的現實主義作家。喜歡寫異國題材,塑造純朴真誠而又彪悍粗獷的人物,表現反現代道德文明的主題。作品有《高龍巴》(1840)和《嘉爾曼》(1845)、《小東西》(1868)。

現實主義是19世紀30年代首先在西歐的法國、英國等地出現的文學思潮,以後波及俄國、北歐和美國等地,成為19世紀歐美文學的主流,也造就了近代歐美文學的高峰。由於現實主義文學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性,高爾基稱之為「批判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文學的形成及基本特徵:
19世紀現實主義文學思潮是在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和精神文化條件下產生的,因此,盡管它流行的范圍很廣,時間也有先後,但在思想與藝術上都有一些基本的特徵。

在思想特徵上:
首先,現實主義把文學作為分析與研究社會的手段,為人們提供了特定時代豐富多彩的社會橡物孫歷史梁鏈畫面,具有很高的認識價值。
其次,現實主義以人道主義思想為武器,深刻地揭露與批判社會的黑暗,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提倡社會改良。
第三,現實主義文學普遍關心社會文明發展進程中人的生存處境問題,表現出作家們對人的命運與前途的深切關懷。

在藝術特徵上:
首先,現實主義文學追求藝術的真實模式,強調客觀真實地反映生活。
其次,現實主義文學重視人與社會環螞吵境的關系的描寫,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
第三,現實主義文學具有內傾性和外傾性兩種傾向。第四,現實主義以敘事文學為主,小說創作特別是長篇小說走向了成熟與繁榮。
法國財政改革(20世紀20年代),促進了法國戰後經濟的恢復。⑧、羅斯福17—19世紀初,英、法、美等國發生資產階級革命,資本主義制度開始確立。②

❸ 十九世紀的法國是不是非常愛慕虛榮的國家

19世紀的法國在歐洲被譽為文化、藝術和時尚中心,許多法國人注重裝扮、鑽石和貴族生活,並對這些皮猛奢侈品追求著非常熱衷。因此,可以說19世紀的法國在一定程度上是個非常注重虛榮的國家。當時,由於很多法國人富有,所以他們像華麗的衣飾、美食和貴族習俗等方面表現出格外的追求。這種虛榮心態也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就為了19世紀的文藝復興注入了活力。無論是文化還空運是經濟領域,法國都呈現出了一種為了明顯地展示生活質量和財富而奢華誇張的趨燃虧橋勢。

❹ 十九世紀前期的法國軍隊實力怎麼樣好像還不像後來一樣被德國吊著打 而且很多國家都向法軍學習 比如日

十九世紀前期還行,拿破崙時期最強大,二次工業革命發展趕不上了,後來才不行的

❺ 詳述19世紀當時歐洲社會的發展狀況

19世紀前期歐美文學的主潮是浪漫主義,19世紀後期歐美文學的主潮是現實主義。

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徹底摧毀了法國的封建專制制度,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強烈震撼了歐洲各國的封建秩序,給人民帶來了「理想王國」降臨人間的希望。

但理想王國只不過是資產階級王國的理想化,革命後的現實是戰爭和貧困,是更加尖銳的階級對立,「同啟蒙學者的華美約言比起來,由『理性的勝利』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恩格斯《反杜林論》)。

在這種歷史背景下,以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為代表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潮迅速傳播開來,以康德、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古典哲學將人的主觀精神的價值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浪漫主義文學也應運而生。

產生

1、社會制度

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建立了代表金融資產階級利益的政權。1832年英國議會通過改革選舉制度的法案,工業資產階級參加了政權。

這兩個事件標志著資產階級在歐洲范圍內的勝利。歐洲各國在英、法資本主義勢力的影響下,陸續於40年代末經歷了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性過渡。這種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形勢,直接影響著文學,成為現實主義文學形成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2、社會心理

社會政治經濟結構形態的劇變,使人的道德觀念和文化價值觀念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資本主義在歐洲各國不同程度的發展,使人們頭腦中物質利益觀念不斷加強,金錢成了衡量人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尺度,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隨之發生變化。

人在掙脫封建束縛從而獲得一定的人身自由後,又在物質財富面前喪失精神的、心理的以及人格的自由。在熱衷於創造物質財富並依賴於物質財富的生存環境中,人對人的壓迫與剝削以新的形態表現出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趨於惡化。

❻ 急切想了解十九世紀的法國社會的背景,文化,狀況

十九世紀的法國社會的背景:

拿破崙·波拿巴奪取政權,1804年稱帝,建立第一帝國。

1848年2月爆發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國。1851年路易·波拿巴總統發動政變,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國。

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戰敗後,於1870年成立第三共和國直到1940年6月法國貝當政府投降德國,至此第三共和國覆滅。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國軍隊殘酷鎮壓。

十九世紀的法國社會的文化:

19世紀的啟蒙運動是一種意識形態的解放運動,代表人物包括伏爾泰,盧梭,狄德羅等。啟蒙思想家強烈批評封建專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描繪了未來「理性王國」的藍圖,為資產階級獲得支配地位提供了思想和意識形態,理論准備。

(6)19世紀早期法國怎麼樣擴展閱讀:

十九世紀對於法國文學來說,是從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向「現代性」轉折的歷史關鍵時刻;而處於初生狀態的「現代性」,在法國十九世紀的文學中,從一開始便顯示出它那生氣勃勃、同時充滿矛盾的「不確定性」的品格特徵。

不同風格和氣韻的文學同時並存和交錯,使當時的法國文壇成為燦爛絢麗的自由創作園地;文學大師輩出,天才巨星雲集;而巴黎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的「咖啡沙龍」,由此更成為靈感交集、激情遞起的各種創作流派的聚匯處。

各種文學浪漫神話,在左岸的一個又一個咖啡館之間,此起彼伏,沉浮流轉,不脛而走,更使此處天空重疊著層層鮮艷奪目的氛圍光寰。

十九世紀法國文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相互連接、又相互穿插和彼此滲透的三大階段:第一階段是浪漫主義時期,囊括了十九世紀整個上半葉。

浪漫主義的先驅者們,德斯泰爾夫人、本雅明.康斯坦、施農古爾和夏多布里昂 等人,在十九世紀的最初二十年,面對著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稱帝執政之後所激起的社會變革,在新舊兩種社會制度交接時刻,作家和詩人們表現出矛盾、困惑、懷舊、憧憬等復雜情感相互交錯的特徵。

他們試圖在已被毀滅的舊秩序中,尋找記憶裂痕里仍然保留著的精神慰藉,又對新起而尚未穩定的社會,寄託某種連他們自己也無法確定的不清不楚的期望。

因此,他們把激情轉向現實社會的彼岸,作品中凝聚著對於超現實結構的各種夢幻,寧願歌頌客觀中立、而又內涵豐富的自然,幻想著一種漫無邊際的游盪生活,以為可以在那裡建構和實現他們所嚮往的理念和價值。

❼ 19世紀的法國是什麼樣子的

十九世紀的法國社會的背景:

拿破崙·波拿巴奪取政權,1804年稱帝,建立第一帝國。

1848年2月爆發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國。1851年路易·波拿巴總統發動政變,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國。

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戰敗後,於1870年成立第三共和國直到1940年6月法國貝當政府投降德國,至此第三共和國覆滅。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國軍隊殘酷鎮壓。

十九世紀的法國社會的文化:

19世紀的啟蒙運動是一種意識形態的解放運動,代表人物包括伏爾泰,盧梭,狄德羅等。啟蒙思想家強烈批評封建專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描繪了未來「理性王國」的藍圖,為資產階級獲得支配地位提供了思想和意識形態,理論准備。

(7)19世紀早期法國怎麼樣擴展閱讀:

十九世紀對於法國文學來說,是從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向「現代性」轉折的歷史關鍵時刻;而處於初生狀態的「現代性空或飢」,在法國十九世紀的文學中,從一開始便顯示出它那生氣勃勃、同時充滿矛盾的「不確定性」的品格特徵。

不同風格和氣韻的文學同時並存和交錯,使當時的法國文壇成為燦爛絢麗的自由創作園地;文學大師輩出,天才巨星雲集;而巴黎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的「咖啡沙龍」,由此更成為靈感交集、激情遞起的各種創作流派的聚匯處。

各種文學浪漫神話,在左岸的一個又一個咖啡館之間,此起彼伏,沉浮流轉,不脛而走,更使此處天空重疊著層層鮮艷奪目的氛圍光寰。

十九世紀法國文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相互連接、又相互穿插和彼此滲透的三大階段:第一階段是浪漫主義時期,囊括了十九世紀整個上半葉。

浪漫主義的先驅者們,德斯泰爾夫人、本雅明.康斯坦、施農古爾和夏多布里昂 等人,在十九世紀的最初二十年,面對著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稱帝執政之後所激起的社會變革,在新舊兩種社會制度交接時刻,作家和詩人們表現出矛盾、困惑、懷舊、憧憬等復雜情感相互交錯的特徵。

他們試圖在已被毀滅的舊秩序中,尋找記憶裂痕里仍然保留著的精神慰藉,又對新起而尚未穩定的社會,寄託某種連他們自己也無法確定的不清不楚的期望。

因此,他們把激情轉向現實社會的彼岸,作品中凝聚著對於團扒超現實結構的各種夢幻,寧願歌頌客觀中立、而又內涵豐富的自然斗返,幻想著一種漫無邊際的游盪生活,以為可以在那裡建構和實現他們所嚮往的理念和價值。

❽ 19世紀初法國的大革命史是怎樣的

法國在1789年的大革命前,仍然頑固地維持著封建等級制度,第三等級反對王室的政治斗爭日趨激烈。1789年5月5日在凡爾賽宮召開的三級會議。已成為矛盾沖突一觸即發的焦點。會議進行的同時,巴黎人民的革命情緒不斷高漲,他們常常舉行示威遊行,支持代表的斗爭。並最終在與王軍的沖突中爆發了人民起義,於7月14日包圍了象徵封建統治堡壘的巴士底獄,並攻破了大獄,將其夷為平地,在它的廢墟上建立了一個廣場。1789年7月14日的巴黎革命,標志了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

革命開始時斗爭異常激烈,以馬拉,羅伯斯庇爾和丹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民主派所宣傳的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出現了許多革命俱樂部。1793年在人民群眾和雅各賓派的堅持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斷頭台,同年10月,王後也被處死。

雅各賓派建立了革命民主專政,保住了年輕的共和國,然而雅各賓派的內部的嚴重分裂現象削弱了他們的力量,1794年7月27日,即熱月9曰。反對革命政府的陰謀集團政變成功,雅各賓派的革命專政徹底崩潰,這標志著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告一段落。

熱月黨人取得了政權,成立了代表大資產階級的督政府。1799年11月9日,即霧月18日,拿破崙發動政變,掌握了政權。1804年5月再次修改憲法,變共和國為資產階級帝國。12月,拿破崙在巴黎聖母院舉行加冕儀式,從此開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年—1814年)。

拿破崙執政後,連年發動了對外戰爭,其目的是為了掠奪歐洲的財富和土地,搶占殖民地,為大資產階級在歐洲和海外奪取工商業霸權。到了1810年,法國已經控制了除英國以外的幾乎全部西歐國家。1812年拿破崙發動侵俄戰爭的失敗成了帝國崩潰的重要因素。1815年的滑鐵盧大戰,法軍大敗。拿破崙帝國覆滅。在其後的1814年—1830年間是復辟王朝的統治時期,這個政府代表了貴族大地主和高級教士的利益,對革命者進行了瘋狂的報復,甚至連資產階級的選舉權和言論出版的自由也被剝奪了,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巴黎人民在1830年7月爆發了革命,築起了堡壘,在短短三天里就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統治,這就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史上的「7月革命」。革命的結果是把他們的代理人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普捧上了王座,史稱七月王朝。

從以上的簡略分析可以看到,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里。是法國歷史上階級斗爭空前尖銳復雜的時期,一個特殊的歷史階段,必然會對當時的美術產生重要的影響。走馬燈式政權更替以及革命時期的各個階級、政黨和派別都需要文藝作為斗爭的武器,美術也同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鮮明地表現出了政治傾向性。以大衛特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美術就是這一歷史階段的產物,它像一面多棱鏡,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法國革命的史實。

❾ 19世紀70年代法國歷史背景是怎樣的

1870年的普法戰爭導致了法蘭西第二帝國的滅亡。1871年巴黎工人武裝起義,推翻資產階級政府,成立巴黎公社,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第1次無產階級專政。公社失敗後,反動的資產階級獲得勝利,1875年成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法國的工人運動在70年代末有了新的開展。1879年,法國第一個真正的工人政黨成立,提出社會主義的主張,並且通過由馬克思、恩格斯、蓋德和拉法格起草的黨綱。但由於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潮的影響,工人運動內部也產生了形形色色的機會主義如可能派、無政府工團主義,展開了長期、復雜、尖銳的斗爭。90年代以後,國際上的許多重大事件(第二國際的活動、1905年的俄國革命)都對法國工人運動和人民群眾的革命熱情起過巨大的影響。

❿ 急切想了解十九世紀的法國社會的背景,文化,狀況

到 1871 年,法國又爆發了震撼歐洲的巴黎公社起 義,建立了世界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這兩個大事變,猶如希臘神 話中地下巨人的兩次翻身,引起了歷史強地震。十九世紀法國社會的一 切,都在這兩次歷史強地震的餘波和先兆中風雲變幻,動盪不安。十九 世紀的法國文學當然概莫能外。它作為時代的脈搏,以其特有的敏感和 特有的形式,傳達出了這個時代的變幻、動盪與不安:「主義」頻頻易 幟,流派異彩紛呈,思潮此伏彼起。浪漫主義剛剛擊潰古典主義而稱雄 於文壇,現實主義又「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隨之迅速崛起,接著, 自然主義、象徵主義、唯美主義紛紛登場,其間,還有巴黎公社的志士 奏響了法國無產階級文學的高昂序曲。它們或齊頭並進,或你趕我追, 在法國文學史上各自譜寫了自己的華彩樂章,令人目不暇接。但是,就 影響之廣,聲譽之高,成就之大,以及持續時間之長而言,在十九世紀 法國雲譎波翻的文學浪潮中,最強勁的主流是現實主義文學。在這個主 流中,涌現出了斯丹達爾、巴爾扎克等法國文壇上震古爍今的第一流大 師,他們創作了《紅與黑》、《人間喜劇》等世界文學史上的扛鼎之作。 現實主義,寫下了十九世紀法國文學中最輝煌的篇章。 法國現實主義文學興起於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在四、五十年代達到 高潮,此後時起時落,直到現當代仍有旺盛的生命力。現實主義之所以在這一時期產生、興盛,主要原因有如下幾 個:
第一,與「冷靜務實」的時代精神有關。法國在 1830 年的七月革命 推翻波旁王朝以後,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得到確立,價值規律和自由競 爭成為統治社會的根本大法。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封建時代一切古老的 關系以及與之適應的思想觀念被不斷清除;而且,資產階級革命高潮中 的理想、熱情和英雄主義也都逐漸消散。「天倫」的解體,「熱情」的 隱退,「過去」的消亡,「未來」的虛渺,使「冷靜務實」之風成為時 尚。這個時代的法國,也因此被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稱為「冷靜務實的 資產階級社會」。這樣的時代精神作用於文學,就導致了對浪漫主義的 排斥和對現實主義的認同。「真實」被當成文學的首要標准。斯丹達爾 要求小說成為如實反映現實的「鏡子」,巴爾扎克主張「嚴格摹寫真實」, 稍後的現實主義名家福樓拜更提出文學中「不要妖怪,不要英雄」,「只 要是真實的就是好的」。所以,十九世紀法國的現實主義文學,正是資 本主義秩序確立以後冷靜務實的社會風尚和時代精神的產物。
第二,與「理性王國」破滅後引起的日益深刻的失望感相關。從這
點看,現實主義的興起實際上是對浪漫主義的深化,或者說是與浪漫主 義同因異果的表現。為資產階級革命製造輿論的思想家、宣傳家為許諾, 在「理性」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資本主義王國將會是一個如何美好的世 界。但這個「華美的約言」,卻被「理性王國」確立以後的現實所粉碎。 象任何國家的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時代一樣,法國在這個時代也充滿了黑 暗和丑惡:工業文明的勝利以廣大農民的流離失所為代價,金錢成為社 會權力的第一杠桿,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犯罪、賣淫增加到了前所未 聞的程度。憧憬中美好的「理性王國」被無情的現實描繪成了令人極度 失望的諷刺畫。人們詛咒「只有盼望,沒有應驗」。面對如此現實,浪 漫主義的失望激變為洶涌昂揚的抗議和更為虛妄的上下求索,要麼是涕 泗滂沱地「荷戟獨彷徨」,要麼是在更「華美」的烏托邦「想像中迷醉; 而現實主義的失望則與冷靜務實之風匯合,轉化成為對現實進行理性的 剖析和嚴厲的批判。斯丹達爾筆下的法國是「一條泥濘的大路」,巴爾 扎克則立志為自己的時代開出一張惡習的清單。這種剖析和批判構成了 十九世紀法國現實主義文學的靈魂。而歸根結底,它也同浪漫主義一樣, 是失望情緒的表現,只是更為深刻,更為嚴酷了。
第三,與自然科學的發展和科學精神的隨之發揚相關。如果說,浪 漫主義的產生與十八世紀後期崇尚天才和情感的德國古典哲學相關,那 么,現實主義的興起,就與十九世紀法國及西歐自然科學的巨大成就和 因此而得到發揚的科學精神有密切的聯系。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和進化 論等三大成就,使人們對自然規律的認識發生了一次飛躍。而更深刻的

意義,是加強了哲學認識論上的唯物主義傾向,使人們意識活動的關注 中心,由中世紀的「認識上帝」,文藝復興時期的「認識人」,而轉向 現在的「認識世界」,既包括自然更包括社會的世界。因此,浪漫主義 那種喜歡遨遊於精神世界的藝術表現逐漸被淘汰,而在准確、精細的描 寫中,再現客觀事物的本身規律和發掘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之間的內在 聯系的現實主義應運而生。
第四,與現實主義的文學傳統相關。在歐洲文學中,法國文學的現 實主義傳統是相當強大的。中世紀市民文學就開了摹寫人情世態的先 河;十六世紀的短篇小說發揚了這一傳統;十七世紀出現了莫里哀描寫 現實的卓越喜劇,這時期反映市民生活的文學也極為注重寫實逼真;十 八世紀先哲高揚的「理性」大旗,更進一步弘揚了現實主義的傳統,「描 寫人生,貼近真相」成為批判文學的重要准繩,這時期最富有遠見的理 論家狄德羅還創立了現實主義的美學體系,提出了打破悲劇與喜劇的界 限,描寫普通人生活的現實主義戲劇理論。所以,從文學內部的發展規 律來說,正是這個源遠流長、雖無定名卻貫穿於古今文學實際的傳統, 引發了十九世紀的現實主義洪流,為斯丹達爾、巴爾扎克登上無限風光 的頂峰開辟了道路。
在上述歷史條件,社會心態,文化背景,文學傳統的作用下,產生
了十九世紀法國的現實主義文學,並且形成了它的基本傾向:真實地反 映現實,辛辣地批判現實,注重人物與環境的典型性,注重情節與細節 的真實性。當然,這也是隨之而起的歐美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共同基本 傾向.

閱讀全文

與19世紀早期法國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