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亞洲最大的軍馬場在哪
亞洲最大軍馬場是山丹軍馬場 -----地處河西走廊中部,始建於漢武帝年間,號稱當今世界第二大馬場、亞州最大的馬場。山丹馬場培育出的乘、挽、馱性能搜或兼備的軍馬新品種--山丹馬,1984年獲軍隊和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它以其剽悍強健的體魄和優良性能,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並贏得了世舉伍眾多中外影視廠答宴家的青睞。在上海森林公園、西安游樂場和蘭州等地的一些公園都有山丹馬,供遊人乘騎,一展雄姿,立下了漢馬殊功。八十年代,一部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牧馬人》從這里走向全國,山丹馬連同馬場草原風光從此名聲大噪,中外影視廠家紛紛前來拍攝電影、電視片,先後在這里拍攝了《蒙根花》、《牧馬人》、《文成公主》、《王昭君》、《麥積煙雨》等30多部影視片
2. 法國五大山脈的位置和走向,希望有圖解
法國的五大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汝拉山脈、聖米歇爾山、中央高原。
1)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中南部大山脈,東西走向。是一條不甚連貫的山系中的一小段,該山系自北非阿特拉斯延伸,穿過南歐和南亞,直到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從亞熱帶地中海海岸法國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日內瓦湖,然後再向東-東北伸展至多瑙河上的維也納。
阿爾卑斯山脈遍及下列6個國家的部分地區∶法國、義大利、瑞士、德國、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僅有瑞士和奧地利可算作是真正的阿爾卑斯型國家。阿爾卑斯山脈長約1,200公里(750哩),最寬處201公里(125哩)以上,是西歐自然地理區域中最顯要的景觀。
(2)法國山下馬場在哪裡擴展閱讀:
孚日山脈是法國東部的山脈,它綿延於上萊茵省、下萊茵省和孚日省境內萊茵河谷以西地區。它由古老的岩石構成,山頂均為園丘形,最高點在貝爾湖山口北側。
孚日山脈從山口向西朝摩澤爾河谷延伸超過64千米,並向北與萊茵河平行延伸超過114千米。南部山峰高逾1200米,最高者蓋布維萊爾峰海拔1424米。西南部的山勢較為平緩,這里有美麗的峽谷和湖泊,是旅遊度假的理想之地。
3. 國外馬場的名字
1、阿聯酋邁丹賽馬場
位於迪拜市的邁丹賽馬場,是世界最豪華壯觀的賽馬場。賽馬場歷經三年施工完成,共耗資30億美元,其奢華設施令人震驚,不僅擁有可容納6萬人困畢襪的看台,40萬平方公尺的商務包廂,二公里長的馬匹隧道,可容納一萬輛車的雙層停車場等,還擁有都市公園,五星級賽馬跑道酒店,太陽能月牙4屋頂,及世界最大、最長的戶外LED屏幕。如今的邁丹賽馬場,堪稱世界最奢華的賽馬場,不僅是賽馬場設計的新標桿,也是繼哈里發塔、亞特蘭提斯飯店之後迪拜的又一新地標。
2、莫斯科中央馬場
建成於1834年的莫斯科中央馬場,是歐洲最古老的馬場,也是俄羅斯規模最大的馬場之一。馬場雖然建成時間早,但賽場條件卻符合國際標准,所以俄羅斯重大的國內或國際賽事,幾乎都在這里舉辦。這里也是俄羅斯唯一全年開放的馬場。賽馬場佔地42公頃,可容納1200多匹賽馬,有四組跑道,並帶彎道,還有36個快步馬的單獨訓練場。每到夏天,賽場還會增加15至20個單獨的賽馬訓練場,以便更好地滿足訓練需求。如今,這個擁有170多年歷史的莫斯科重要賽馬場,已經成為俄羅斯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英國切爾滕納姆賽馬場
位於英國格切爾滕納姆城郊的切爾滕納姆賽馬場,被譽為「國家亨特比賽的故鄉」。英國是現代馬術的發源地,而作為英國最著名的賽馬場,切爾滕納姆賽馬場在世界馬場中佔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賽馬場能容納67500名觀眾,賽場內有新舊兩個常規賽道。其中,新賽道所處地勢比較復雜,且賽馬障礙比老賽道多。新賽道還有一個特點,絕大多數調欄都設置在比賽開始時,但其最後也設有兩個障礙欄桿。除了常規賽道,這里還有越野賽道,在這里進行越野比賽,將是一場無比激烈和刺激的狂歡。
4、香港沙田馬場
沙田馬場是香港第二個賽馬場,也是世界最頂級的賽馬場之一。沙田馬場位於新界東部的沙田區,於1978年10月落成啟用。馬場內設有草地、泥地等跑道,草地跑道寬30.5米,周長約1900米,可容下85000人。這里匯聚了全球頂級的馬場設施,一流的世界級跑道,經常舉辦大型賽事,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人馬在此相互角逐。而08年奧運會的馬術比賽,就曾在這里舉行。
5、東京競馬場
日本最著名的賽馬場,非東京競馬場莫屬。馬場位於日本東京都府中市,俗稱附中競馬場。其於1993年開始對外開放,隨著需求的不斷增加,馬場先後經歷幾次改建,並在2006年10月建成了世界最大電視銀幕,總面積達667.09平方米。馬場內有13750個座位,可容納223000名觀眾。當沒有賽事舉行的日子,競馬博物館會向公眾開放。在場內,還可遠望富士山的美景。
6、法國尚蒂伊賽馬場
尚蒂伊賽馬場是法國最主要的賽馬場之一,也是最受歡迎賽馬場,主要用來舉辦平地賽馬比賽,佔地面積達65公頃,養有約三千匹賽馬,靠近尚蒂伊森林。每年7月,這里會舉辦法國賽馬大賽獎和黛安娜愛瑪士獎。
穿過古堡旁邊的森林,就可以看到建於18世紀、由馬廄改建成的馬匹博物數輪館。這里展出了一切與馬有關的物品,從騎馬用具到為過去名馬所做的繪畫、雕塑等等。
深秋時節,漫步林間,佈道兩旁的楓樹也被染上一抹秋色,滿眼黃綠緋紅,忽聞馬蹄陣陣,你會不會覺得,已經來到了那個騎士們驍勇奮戰的中世紀。
7、美國邱吉爾園馬場
邱吉爾園馬場位於美國肯塔基州路易維爾南部的中央大街,是美國肯塔基歷年德比的舉辦地。對外開放於1875年,同年在這里舉辦了第一場肯塔基德比和第一場肯塔基橡樹賽。邱吉爾園馬場還曾舉辦過8次育馬者杯世界錦標賽,最近一次是在2011年,這項賽事是美國年度舉行的賽馬活動。
邱吉爾園馬場的設計以外圈泥地賽道為主,內圈草地賽道為輔,馬場地勢平坦,跑道並沒有明顯的起伏。泥地跑道的最後直路長約380米,草地的最後直路長約350米。泥地賽道所用物料是獨特傳統式的真泥汪激,因而每到下雨天時就會變成泥漿地,對一些不擅長在濕泥地比賽的馬構成極大障礙。
8、武漢東方賽馬場
提到賽馬,以前會聯想到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而眼下的"武漢"已然成為業內熱門詞彙。近年來,風風火火興起的"中國武漢國際賽馬節",正如主辦方武漢市人民政府所預期那樣,在國內樹立起了中國現代馬業發展的標識性旗幟,更重要的是,它成就了武漢在中國賽馬進程中的領先地位。
正所謂"活力耀中部,一馬動長江","中國武漢國際賽馬節"不僅是一場馬文化的藝術盛典,更是一場武漢與全國、中國與世界、體育與文化、旅遊與經濟的交融與碰撞,國際化程度高,參與面廣,專業性強,慈善和公益特色鮮明。
而打造這一切的推手東方馬城,是東方神馬實業(武漢)有限公司旗下的大型綜合性項目。它總共佔地100餘萬平方米,是中部地區唯一具有國際標準的賽馬場。按照"2天的賽場、5天的秀場、365天的歡樂場"理念設計,東方馬城規劃成為世界一流的現代化賽馬場。
9、內蒙古錫林郭勒賽馬場
號稱京北首個標准化賽馬場的內蒙古錫林郭勒賽馬場,是亞洲最大的賽馬場之一,曾承辦過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屆運動會。它地處呼和浩特北郊,佔地26萬平方米,現在已經是內蒙古重要的旅遊景區。這個由內蒙古元和集團按國際標准打造的賽馬場,呈現半開放式的景象,可以同時容納7000餘名賓客。
如果說前往內蒙古旅遊,竟然沒有去過錫林郭勒賽馬場欣賞「那達慕」盛會,簡直等同於沒有去過草原。賽馬場推出了「天天那達慕」、「民族歌舞」、「馬術表演」、「篝火晚會」、「民族服裝攝影」等一系列特色旅遊項目來迎接賓客。而與此同時,在每年的旅遊季節,錫林郭勒賽馬場還推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大型馬術賽事及各類專業賽事。
10、四川溫江賽馬場
?上世紀90年代初,與廣州賽馬場齊名的成都賽馬場,在經歷了短暫的商業賽馬輝煌後,被政府緊急叫停,隨後陷入衰落。值得慶幸的是,雖然同樣處於虧損狀態,但成都老賽馬場並未如廣州、南京等城市的賽馬場一樣,被迫轉投停車場、酒樓食肆、高爾夫球場等「副業」。
2011年9月,這里舉辦了盛大的中國馬術節,再次體味了十多年來的一次短暫的輝煌。全國的賽馬場普遍處於虧損狀態之際,成都市溫江區巨資打造國內頂級的金馬體育城,溫江區計劃用10年時間,投資680億元打造一座「體育運動服務業特色新城」,將國際體育賽事、特色體育活動、體育體驗、體育休閑旅遊整合起來,撬動整條體育運動休閑產業鏈。
4. 山丹軍馬場 有住宿嗎條件怎麼樣
張掖華辰國際大酒店是由煤田地質局一四五隊投資,佔地11畝,高61.5米;主樓14層,地下一層,建築面積19000平方米。酒店位於張掖市東大街盤旋路西北側,與市標相映成輝,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交通、購物極為便利。 張掖華辰國際大酒店設計理念先進,與時代同步。外觀恢宏氣派,富有特色,極具現代風格,內部裝飾設計豪華、時尚、典雅,是張掖市標志性建築之一。酒店擁有各類客房,其中有總統套房、豪華套房、商務套房、普通套房、商務間、單人間、商務標准間、標准間等各類房型,並專設商務樓層,房內配有高速光纖寬頻網路,國內長途直拔電話等設施,可滿足不同需求標準的群體。 張掖華辰國際...
山丹軍馬場風光(9張)
山丹軍馬場地勢平坦,水草豐茂,夏季綠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黃,是馬匹繁衍、生長的理想場所。早在三千多年前,這里就已養馬。自西漢以來,這里以當地蒙古馬為基礎,又引進了各種西域良馬,雜交培育出的山丹馬馳名天下,這里遂成為歷代皇家軍馬養殖基地,經久不哀。山丹馬體形勻稱,粗壯結實,雄健膘悍,耐粗飼,適應性良好,速度和持久力俱優,是馱、乘用的良驥,目前共有一萬多匹馬。 山丹軍馬場風光旖旎。遊客到大馬營後,繼續東行50公里到軍馬場一游,可舉行騎馬旅遊、野營,參觀賽馬或馬術表演,並游覽自然風景名勝,這里也是理想的塞上影視場地。自《牧馬人》、《蒙根花》、《文成公主》、《王昭君》、《和平年代》、《紅色康拜因》等30多部影視片在此拍攝並播出後,山丹馬和軍馬場都名聲大振,成為重要的影視旅遊勝地。
山丹軍馬場風景(4張)山丹良馬場,位於縣境南部祁連山下的大馬營草灘,此處水草豐茂,擁有草原百萬多畝,是我國歷代最大的良馬基地。良馬場歷史悠久,據《汲冢周節·王會解》中載,早在3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此蓄養良馬。西漢時,霍去病西敗匈奴,焉支山和祁連山,就在此築土城、開始大量的屯兵、養馬。據史料載,漢初在西北邊郡設牧苑三十六所,養馬三十萬匹。北魏以河西水草豐美,乃以為牧放基地,畜產滋息,馬至二百匹喚顫。」唐代廣設牧監(養馬機構),據史籍稱:「祁連大草灘在唐代養馬最多時期即逾七十 山丹軍馬場
余萬匹以上。」元、明兩代,此處屬甘州治(今張掖),多處擴建牧馬營房。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靖逆侯張勇驅羌奴入牧地,重設永固營知帆,築八寨守望益嚴。繼而甘肅副總兵王進寶協鎮永固,康熙十年設置馬營墩守備,屯兵養馬,以保邊防。 山丹良馬場,分設3個分馬場,30多個農牧草隊,為我國著名的養馬基地,每年都要輸出大批的駿馬良驥支援國防和經濟建設。特別是良馬場培養出來的「山丹馬」,是我國少有的挽乘兼用優良品種,近幾年來已向全國各地輸送10萬多匹。為我國的良馬培養做出了重大貢獻。 交通:距離張掖市區130公里,可在西關車站乘車前往。
編輯本段悠久的歷史
原歷史悠久,但多因戰亂而時興時廢。 《王涼志"沿革》載:"漢陽大草灘即指古之大馬營草灘,東自 永昌高古城堡,西至民樂永固堡,南屏祁 山丹軍馬場
連,而大馬營草灘正處祁連、胭脂(今大黃山)兩山間"。境內扁都口、平羌口、白石崖等要隘,控扼甘青兩省交通。歷代朝政多在此設立皇家馬場,修築城堡,設置墩標烽燧,屯兵戍邊,牧養軍馬。據《漢書"衛青霍去病列傳》載: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山、漢陽(大馬營)大草灘,直達祁連山西端。擊敗盤踞在焉支山、大馬營草原的匈奴各部,敗退的匈奴族凄然回首,發出千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劉徹"夢駿馬生渥窪水中",大臣作天馬歌獻上。即刻下昭在中央王朝設苑馬寺負責馬政,在大馬營草原設置牧師苑。大馬營草原因位在河西敦煌、酒泉、張掖、武威四郡中部,且這里有天然大草場和豐盛的水源,歷朝王師大軍從這里不斷得到軍馬補充。至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太延5年(公元439年)結束了河西"五涼紛爭",消滅了北燕、北涼、西涼政權,統一了北方。此時,擴充後的大馬營草原,十數年養馬高達200萬匹,駱駝100萬峰,牛羊無數。隋煬帝大業5年(609年),煬帝楊廣西巡張掖、御駕焉支山,會見突厥及西域27國王公使者,親搭鏈雹臨大馬營草灘,並領昭下令在大馬營草灘設牧監,牧養官馬。唐朝初年,太宗李世民命太僕張景順主持牧馬事業24年,創造了一套很好的管理辦法。在唐代養馬極盛時期已逾7萬匹以上。元朝世祖至元8年(1271年),在宋朝、西夏統治期間廢棄了200多年的大馬營草原上重新設置了皇家馬場,派千戶一名鎮守負責。明弘治17年(1504年),重整重建大馬營草原馬場公署、住房、倉庫及馬廄。是時,草場面積1337 山丹軍馬場
萬多畝,養馬4萬余匹。清嘉慶6年(1801年),大馬營草灘孳生馬1。8萬匹。清道光18年(1938年)已達2萬匹。至晚清時,時局動盪,馬政衰微,大馬營草原只有馬數百匹。中華民國8年(1919)10月,陸軍部委任虞奎武為大馬營馬場場長,歸陸軍部軍牧司管轄。後因戰事頻繁,馬場幾經沉浮,於民國18年(1929年)論為軍閥馬步青、馬步芳兄弟的私人牧場。直至民國29年(1940年)才復歸國民黨中央政府經營。幾經周折,組建為山丹軍牧場。 史海勾沉 山丹馬場歷史悠久,史志典故多有記載。《資志通鑒、漢記十一》裁:「(元狩二年)霍去病為驃騎將軍,過焉支山千佘里」驅逐匈奴後,漢朝即在漢陽大草灘(即今大馬營草原)屯兵養馬。 爾後自魏晉至隋唐,大馬營草原一直是很重要的牧馬場所。據《甘肅通志稿》記載,包括大馬營草原在內的祁連山大草灘,盛唐時期養馬7萬匹以上。嘉慶六年(1801年)大馬營草原孳生馬1.8萬余匹,至晚清時,時局動,大馬營草原仍有馬數百匹,民國8年(1919年)政府維管馬場,歷維沉浮,於民國18年淪為馬少青私人牧場。民國29年才復歸中央政府管理。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奉毛澤東主席令正式接管山丹軍馬場。
編輯本段風景
每值夏日,焉支山千峰疊翠,妖饒多姿,層林盡染,溪流潺潺;奇花異草,名貴林木遍布山間。唐代詩人 山丹軍馬場
李白曾有詩雲:「雖居焉支山,不道朔雪寒,婦女馬上笑,顏如頰玉盤,翻飛射鳥獸,花月醉雕鞍」;南面的祁連山白雪皚皚,峰戀疊翠,山中的原始森林蒼松挺拔,翠柏生輝,漫山遍野花草繁茂,灌木叢生。野生動物犳、熊、狼、狐、鹿、岩羊、黃羊、鬼、旱鏉、獐子等出入期間。 當代詩人稱祁連山日:「皚皚千里雪,皎皎一天月。心如玉壺冰,身似瑤池客,懶赴五母晏,豈踐麻姑約,青女與素娥,嬋娟誰與越;」兩山之間的大馬營草原,藍天白雪,輕風佛面。牛羊蠕動,群馬奔騰,高山上的雪蓮,草原上的蘑菇隨處可見,每到盛夏,野花叢生,山丹花、野玫瑰花、紛團花、野菊花、馬蘭花等各種野花爭奇斗艷,異彩粉呈,清香醉人,花草間,蟲鳴,雀躍,峰飛蝶舞,山鳥啁啾,優美迷人,金黃色的油菜花燿眼奪目;一望無垠的祁連白雪,綠如碧玉的遼闊草原,星羅掑布的牛羊馬群,碧亮賜透的西大河水庫,農機具田間轟鳴牧馬人歌如朝鳳,構成了一幅動靜相宜,濃墨重彩的西部田園畫,實屬旅遊渡假之勝地。
編輯本段特點
17峰燧
在茫茫草原之間散落著始建於明清時代的墩子(烽燧),如烏龍口烽燧,八個墩烽燧等17處烽燧。歷經 山丹軍馬場
2000個春秋的風蝕殘年,仍然風骨尤存,站在雪山之顛向遠處朓望,17個烽燧呈剞角形依次排開,亦呼應,可譴兵千里,站在烽燧下望狼煙四起,想像戰火剎起,博殺嘶鳴的古戰爭場面會浮現在眼前。 始建於明代的大馬營城堡闊八丈,高三丈,基寬兩丈,有內外城門,四周有護城河,城關南牆有一小廟。古城毀於60年代,今殘有北牆,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馬營將軍樓建於明代。最初為嘹望所用。民國29年重建,稱將軍樓,該樓寬16米,長12米,四周用寬15米的壁廊圍起,外牆有射擊孔,中大廳約40平方米,四壁有窗,因年久風蝕,牆垛己呈傾頹狀。
賽馬大會
自50年代始,每年「八一」建軍節,馬場都要舉辦聲勢浩大的賽馬大會或進行馬術表演活動,各場職工,鄰縣老百姓蜂湧而止,少則幾千人,多則上萬,甚至於幾萬人,會期3~5天不等。後來逐步演變成集賽馬,馬術表演,體育運動,文藝活動,商貿交流為一體的標志性活動。 1982年7月的山丹馬速力檢測活動當屬軍馬場最後一次大型群眾性賽馬活動。後來,軍馬二場組建「飛雁馬術團」,該團先後在鄰近各縣演出數十場,後與軍馬一場部分馬術表演者參加《敦煌》、《雙旗鎮刀客》、《海市蜃摟》等中外佳片拍攝活動,今已解散。
足球小將永奪「萌芽杯」
1981年,由馬場中小學生組成的足球代表隊在老將洪復興帶領下參加張掖地區青少年基層隊足球比賽,取全區第一名。後代表張掖赴甘肅省蘭州市參加省級比賽,勇奪第一,並獲「萌芽杯」。 「萌芽杯」的獲得極大的鼓舞了軍馬場青少年足球業,乃至體育運動的掘起,青年足球隊,籃球隊蓬勃發展,成為名操一時的足球之鄉。 山丹軍馬場
影視基地
自1978年「八一」電影製片廠赴軍馬一場攝制完成故事影片《蒙根花》以來,二十多年間,全國各電影電 山丹軍馬場
視製作商前往軍馬場拍攝各種體載的影視作品計二十多部,尤以故事片《蒙根花》、《牧馬人》、《馬背小學》,電視劇《和平年代》、《王昭君》,風光片《焉支風流》、《絲綢之路》、《牧馬人之戀》、《窟窿峽的隨想》、《絲路綠寶石》等最為突出。
編輯本段神奇傳說
窟窿峽
出軍馬一場向南約5公里山路處,路轉峰迴,碧綠的草灘上巔鑲著一顆明珠,便是西大河水庫。順流而下,兩山夾鏡,似銀色浪條在山野澗起舞。兩山一緩一徒,雲蒸霞慰,剎是好看。該峽谷曲深悠長,便是一處聞名暇邇的旅遊勝地——窟窿峽。 由於峽谷內山石高聳,地下水曲徑通幽,大小石縫密布其間,取名日「窟窿峽」。峽谷內水流瑞急,怪石 山丹軍馬場
嶙峋,兩岸山坡或緩或徒,起伏無嘗常,山澗的原始森林依山就勢,松柏青翠,露水欲滴,山野澗薄霧悠長,亦步宜趨,陽光擠碎針葉透進松林,五彩的虹霧飄然其間。 向縱深走去,景色愈加怡人。驀然,陶醉了的人定會留連忘返。
神馬的傳說
傳說很久前草原上有一匹紅色的神馬,每逢春旱便將甘淋灑向人間,遇有水澇,則府身啜飲,因而得到人們的無限崇拜。 貪財牧主想將神馬居為已有,幾次偷獵未曾得手,於是藏於神馬出沒的地方把弓待射,果然神馬石率中箭,當牧主暗自慶幸時,剎那間天崩地裂,爾後一聲長嘶,地下剎時萬泉噴涌,牧主依為驚動了神靈,竟向裂開的石洞鑽去。此後,窟窿峽便成了人們憑吊神馬的去處,牧主則永世不得脫生。 【祁連和焉支的故事】 祁連和焉支原本是一對要好的戀人,由於牧主窟窿的百般阻擾,兩人始終難結伉儷。於是,兩人商量好擇日私奔,共同尋求愛的方舟。不了被人告密,可惡的牧主啟動魔法將一對戀人分隔於沙河兩岸,意在永世不得相見。焉支祁連遍摘紅柳,以此傳遞忠貞不愉的愛戀之情。故爾,沿祁連山蘭鳥口下紅沙河一帶,遍野山崗紅柳繁茂,每逢秋冬片片火燭,祁連焉支兩山相望,紅柳花樹,別有一愛情趣。
將軍石與大黃溝
傳說霍去兵西征隊伍中有一位神奇將軍,此人性格剛烈,作戰曉勇,幾番獨闖敵營,最終得勝還朝,人狐膽英雄。 將軍隨身帶有件寶物,一是心愛的鋼水寶劍,名曰屠龍刀;二是伴隨他履戰履勝,取得桌著戰功的良駒寶馬,叫浪里白條。一日,他騎著那匹浪里白條,身佩屠龍刀向敵營所在地黑松谷沖去,幾經搏殺,敵軍傷 山丹軍馬場
殘過半,當他班師回營時,冷不防被帶毒的暗箭擊中,於是浪里白條馱著迷昏的將軍來到了大黃溝。 大黃溝以盛產葯用大黃而聞名;大黃葉闊,莖狀,色紅為血,是療傷之上好的中草葯。一般生長在陰濕窪地,為常年生植物,當浪里白條設法尋覓大黃為將軍服用時,從山洞天橋下走出一布衣聖人,口諾濟民救傷當屬大黃,欲得此物,寶劍予之…… 於是,聖人一手托劍,一手持符,口中吟唱,一時間飛沙走石,寶劍閃亮處大黃顯身,果然將軍得救,臨行前贈聖人予屠龍刀,以結百年金蘭。 數年後,將軍犧牲的消息傳來,聖人痛心疾首,每日將劍拿出展仰。一日,聖人上山采葯,被困絕壁數日,無奈將劍插入石縫中,憑借繩索得以脫身。待第二日,得幾人幫助索取寶劍時,發現屠龍劍已不復存在,它已化作了將軍石聳立在山涯頂端。 從此,河水不再惡急,深谷塔上了天橋,大黃漫山遍野,人們終於找到了幸福…… 於是大家喚他為將軍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