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國二戰是什麼時候開始 什麼時候結束 詳細一點
1939年9月3日開始,1944年8月25日結束。
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法國實行全國總動員。9月3日,法國對德宣戰,但法國節節敗退。
1940年6月22日,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覆滅。7月在法國中部的維希建立了的傀儡政府。
1944年8月在法國抵抗運動和盟軍的打擊下,維希政府瓦解。 從第三共和國覆滅到第四共和國建立,中間經歷了抗擊德、意法西斯的戰斗和制訂新憲法的斗爭。
戴高樂將軍領導的抵抗運動迅速發展,1944年6月成立臨時政府,團結國內和殖民地反法西斯力量繼續抗戰,在同盟國和法國共產黨領導的抵抗運動的配合下,1944年8月25日收復巴黎,接著全國光復。
(1)冷戰時期法國是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1939年德國征服波蘭後,阿道夫·希特勒提出和平建議,但為英法所拒絕,於是希特勒便決心用實力來逼迫英法求和。10月9日他在給德國陸軍將領的一個指令中,闡明了他之所以堅信進攻西歐是德國唯一出路的理由。
他擔心和蘇聯簽訂的條約,只有在符合蘇聯的目的時才會使蘇聯保持中立。因此一但英法向德國進攻,蘇聯很可能從背後給予致命的一擊。
所以他要提早在蘇聯准備好之前進攻法國。他還相信一旦法國失敗,英國也會就範。
但以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為首的德國陸軍將領們堅決反對,理由是德國陸軍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可以擊敗西歐軍隊,一但開戰,德國必亡。希特勒嚴厲斥責勃勞希契等人膽小怕事,並命令他們無條件遵從他的主張。
1940年6月14日德軍進入巴黎後,法國政府旋即垮台並且分裂,主要是繼續留在法國本土由菲利普·貝當元帥所組成的和平派政府,和在英國由夏爾·戴高樂所建立的流亡政府,當時全世界除了英國幾乎沒有其他國家支持戴高樂。
1940年6月21日,貝當的維希法國政府向德國提出休戰。此役盟軍共傷亡350000人,1900000人被俘。德意盟軍共傷亡155000人,其中陣亡45000人,受傷110000人。
根據停戰協定,法國被分為「佔領區」和「自由區」兩部分。
佔領區佔全國領土60%,由德國直接佔領,但是巨額的佔領費則由法國支付,保留法國在佔領區的一切行政機構,管理權仍屬於法國。
自由區佔全國領土40%,德國無權干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
㈡ 法國是西方國家,在冷戰時期為什麼頻繁與美國叫板
因為以法國為首的西方組成了歐盟,歐盟實際是挑戰了美國的全球利益,因此美國常常敲打歐盟,法國作為歐盟的帶頭大哥,要做出表態的
㈢ 美國能馴服英國和德國,為何唯獨馴服不了法國呢
因為法國的歷任總統中都是以法國至上理念的執政,所以美國馴服和德國,唯獨馴服不了法國。在二戰結束後,法國脫離出美國的陣營,建立自己的體系和美國對著干可以看出這是法國法國之上的原則。當然這和法國有著自己很強的軍事實力,有著很大的關系。
法國一直想做一個在歐洲的大國。但是事實上在長達半個世紀的建設中,法國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軍事力量,增強了自己的實力,在世界范圍內法國的軍隊的實力還是很強悍的。
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冷戰中東西方分別有哪些國家中國和美國分別是哪一派的
美國、北約為主的資本主義集團,與蘇聯、華約為主的社會主義集團之間的政治、軍事斗爭。美國屬於北約,中國不屬於任何一派沒有參加冷戰。那時候北約有加拿大、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義大利,華約除了蘇聯還有: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民主德國、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但願對你有用。
㈤ 冷戰時期的東西歐各有那些國家
如果按照「北約集團」和「華約集團」來劃分的話,截至到冷戰結束,「北約集團」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義大利、土耳其、希臘、聯邦德國和西班牙。「華約集團」在解散前包括察物鋒蘇聯敗晌、捷克斯洛伐克、保螞族加利亞、匈牙利、民主德國、波蘭和羅馬尼亞。
㈥ 美蘇冷戰時德國和法國的態度是什麼
以美國為首
德國、法國是站在美國一方的
出於自身的利益,害怕被蘇聯給吞並。
蘇聯的幾百萬精銳鋼鐵洪流准備隨時吞並歐洲。
㈦ 冷戰時華約和北約成員國分別是
1、冷戰時北約成員國:
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義大利共12國在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公約於1949年8月24日生效。
至1992年共有16個成員國,增加了土耳其、希臘、德國、西班牙。總部在布魯塞爾。組織機構主要有北大西洋理事會、防務計劃委員會、常設代表理事會、軍事委員會、國際秘書處等。歐洲盟軍最高司令歷來由美國將領擔任。
北約每年在重大國際問題上進行磋商與合作,協調立場,加強集體防務,舉行各種聯合軍事演習。 北約擁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規力量,是西方重要的軍事力量。 這是資本主義軍營戰略聯盟的象徵。 正是馬歇爾計劃的發展,使美國能夠控制歐洲防務體系,並成為美國統治世界的象徵。
日本地處北太平洋西岸,不屬於北約憲章規定的成員范圍。
2、冷戰時華約成員國:
蘇聯、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民主德國、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
華約總部在莫斯科。阿爾巴尼亞於1968年 9月13日退出華約。主要機構有政治協商委員會、國防部長委員會、外交部長委員會、聯合武裝部隊司令部。華約各國就重大國際問題進行磋商合作,統一戰略方針,經常舉行軍事演習。
(7)冷戰時期法國是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組織或北約,是美國與西歐、北美主要發達國家為實現防衛協作而建立的一個國際軍事集團組織。
北約擁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規部隊,是西方的重要軍事力量。這是二戰後資本主義陣營軍事上實現戰略同盟的標志,是馬歇爾計劃在軍事領域的延伸和發展,使美國得以控制歐盟的防務體系,是美國世界超級大國領導地位的標志。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困念空約曾被稱為北大西洋聯盟或北大西洋集團。北約的最高決策機構是北約理事會。理事會由成員國國家元首及政府汪瞎首腦、外交部長、國防部長組成,常設理事會由全體成員國大使組成。希臘和土耳其於1952年、聯邦德國和西班牙分別於1955年和1982年加入該組織。
1968年8月,捷克斯洛伐克發生了「布拉格之春」的改革運動,華約武裝力量在蘇聯的帶領下大規模武裝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招致了普遍抗議。而蘇聯與阿爾巴尼亞交惡,高含阿爾巴尼亞於1968年9月13日宣布退出華沙條約組織。
1990年10月3日,兩德合並後,民主德國退出華沙條約組織。
1991年2月25日,在布達佩斯召開的華約政治協商委員會非常會議決定從1991年4月1日起終止在華沙條約范圍內所簽訂的軍事協定的效力,廢除華沙條約的軍事機構。同年7月1日,華沙條約締約國在布拉格舉行會議,宣布華沙條約組織正式解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華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