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建造的防線
齊長城是我國最古老的四大長城之一,橫真於山東中部,蜿蜒618.9公里,史稱千里長城,迄今已有2400餘年的歷史。齊長城比秦長城還早近300年,被世人為「中國長城之父」、「世界壁壘之最」,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蘆胡防線。
馬奇諾防線 (Maginot Line) 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防德軍入侵而在其東北邊境地區構築的築壘配系。以法國陸軍部長A.-L.-R.馬奇諾的姓氏命名。
法國對邊境工程設防問題的研究始於1919年。1925年制定了在邊境構築獨立築壘地域配系的計劃,1927年決定先在其東北邊境構築梅斯、勞特爾和貝爾福3個獨立的築壘地域(前兩個築壘地域在有的文獻資料中也分別稱為洛林、阿爾薩斯築壘地域),並於1928年開始施工。由於德國重振武裝,法國朝野強烈要求加強法德邊境設防。1929年12月馬奇諾任陸軍部長,經他努力,法國國會於1930年通過了沿東北部邊境修建綿亘防線的巨額撥款。於是,防線即全面展開施工,至1936年基本建成。整個工程耗資達60億法郎,土方工程量達1200萬立方米。鑒於A.希特勒德國1935年吞並了薩爾區,1936年佔領了萊茵蘭,法國副總理兼國防部長E.達拉第遂於1937年決定從馬奇諾防線北端,沿整個法國�;比利時邊境直至北海邊,構築達纖嘩汪拉第防線,並對馬奇諾防線進行加強,工程一直進行到1940年5月德軍對法國發起進攻時為止。
馬奇諾防線的位置自隆吉永至貝爾福,全長約390公里。包括梅斯築壘地域、薩爾泛濫區、勞特爾築壘地域、下萊茵築壘地境和貝爾福築壘地域。整個防線由保障地帶(縱深4~14公里)和主要防禦地帶(縱深6~8公里)組成。工程構築以梅斯和勞特爾兩個築壘地域最強。薩爾泛濫區是利用天然的江河障礙和沼澤毀仔地構成的,1935年以後才開始構築工事,設防最為薄弱。下萊茵築壘地境以萊茵河、羅訥河�;菜茵河運河為天然屏障,僅在萊茵河沿岸地區構築了由永備射擊工事組成的支撐點。在梅斯和勞特爾築壘地域的最重要地段構築有地面和地下部分相結合、適於環形防禦的綜合工事群。其地面部分為裝甲或鋼筋混凝土的機槍工事和火炮工事,地下部分有數層,包括指揮所、人員休息室、食品儲藏室、彈葯庫、救護所、電站、過濾通風室等。工事之間都有通道連接,通電動車。射擊工事內的武器都是專門設計安裝的。整個防線共構築各種用途的永備工事約5800個,密度達到每公里正面15個。最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工事的頂蓋和牆壁厚度達3.5米,裝甲塔堡的裝甲厚度達300毫米,均能抗420毫米臼炮炮彈兩發直接命中。防線內的防坦克障礙物主要有防坦克壕、崖壁、斷崖及金屬和混凝土樁砦,並用地雷場加強。防步兵障礙物一般為金屬樁或木樁鐵絲網,有的地段還設置了通電鐵絲網。
馬奇諾防線的建成,使希特勒德國軍隊不得不避開德法邊境正面,另選進攻法國的方向。1940年5~6月,德國主力通過阿登山脈,從馬奇諾防線左翼迂迴,在蒙梅迪附近突破達拉弟防線,佔領了法國北部,接著進抵馬奇諾防線的後方,使防線喪失了作用。
那估計應該是長城了。
中國歷史上,除了清朝外,幾乎每個朝代都在修長城,如果長城沒用那為什麼要修呢?另外長城之所以多次失守,並非長城本身的原因,而是出在政治上。一般來說,每個朝代初期,國力強盛,用人得當,負責守長城的多為良將勁卒,所以長城都能發揮作用。
但朝代末期,國勢衰弱,用人不當,甚至經常出現兵力捉襟見肘的情況,長城上甚至都沒有兵,那怎麼守?比如說萬曆朝前期,由於有戚繼光負責守衛長城,各蒙古部落都被他打怕了,根本就不敢來送死,所以長城萬無一失。但到了萬曆朝後期,由於朝 *** 敗,隨著滿清的興起,明朝在遼東一潰千里,根本就守不住長城。
到了崇禎時期,為了對付滿清和內部的農民起義,經常時拆東牆補西牆,兵力不敷分配,長城上甚至無兵防禦,形同虛設,還能發揮作用嗎?。
個人不喜歡瑪奇諾防線,就是因為這道防線讓法軍喪失了接受新戰役理論的可能,法軍認為如果再爆發德法戰爭兩軍的戰術就會是像一戰一樣的拉鋸戰,因此修築了馬其諾防線,但事與願違,德軍並沒有像法軍想的那樣,強攻瑪奇諾,而是用裝甲軍迅速繞過阿登山區,打了一場漂亮的閃擊戰,順便一提,KO法國是1個月不謝。
總歸來說,馬其諾防線的作用還是有的,如果沒有瑪奇諾,德軍雙線突擊,法國淪喪的速度可能更快。
就像你不能說德國一個半月打下法國,就說蘇聯紅軍戰力五渣一樣 還有這句話我沒看懂順道一說,德軍並不是害怕這道防線,而是有更快,損失更小的戰爭策略,德軍有研製800MM列車炮的。
自行搜索卡爾。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
自公元前 七八世紀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 長度達50000多千米,被稱之為「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 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因而在幾百年前就與羅馬斗獸場、比薩斜塔等列 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長城修築的歷史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公元前9世紀的西周時期,周王朝為了 防禦北方游牧民族儼狁的襲擊。曾築連續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禦。
到了公元前七八 世紀,春秋戰國時期列國諸侯為了相互爭霸,互相防守,根據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 邊境上修築起長城,最早建築的是公元前7世紀的楚長城,其後齊、韓、魏、趙、燕、秦、中 山等大小諸侯國家都相繼修築長城以自衛。這時長城的特點是東、南、西、北方向各不相 同,長度較短、從幾百千米到l000~2000千米不等。
為了與後來秦始皇所修萬里長城區 別,史家稱之為「先秦長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並滅了六國諸侯,統一了天下,結束了春秋戰國紛爭的局面, 完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集權統一國家的大業。
為了鞏固統一帝國的安全和生產的安 定,防禦北方強大匈奴游牧民族奴隸主的侵擾,便大修長城。除了利用原來燕、趙、秦部分 北方長城的基礎之外,還增築擴修了很多部分,「西起臨洮,東止遼東,婉蜒一萬余里」,從 此便有了萬里長城的稱號。
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 城。計有漢、晉、北槐、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 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其中以漢、金、明三個朝代的長城規模最大,都達到了5000 千米或10000千米。
它們都不在一個位置上。從修築長城的統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 多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治的朝代為多。
清朝康熙時期,雖然 停止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築,但後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築了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國時期 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築。
長城的防禦工程體系 綿延萬里的長城它並不只是一道單獨的城牆,而是由城牆、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台等多種防禦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 體系。這一防禦工程體系,由各級軍事指揮系統層層指揮、節節控制。
以明長城為例,在萬 里長城防線上分設了遼東、薊、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寧夏、固原、甘肅等九個軍事管轄 區來分段防守和修繕東起鴨綠江,西止嘉峪關,全長7000多千米的長城,稱作「九邊重 鎮」,每鎮設總兵官作為這一段長城的軍事長官,受兵部的指揮,負責所轄軍區內的防務 或奉命支援相鄰軍區的防務。明代長城沿線約有100萬人的兵力防守。
總兵官平時駐守 在鎮城內,其餘各級官員分駐於衛所、營城、關城和城牆上的敵樓和墩堡之內。 長城的防禦工程建築 長城的防禦工程建築,在2000多年的修築過程中積累了豐 富的經驗。
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時就總結出了「因地形,用險制塞」的經 驗。2000多年一直遵循這一原則,成為軍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據。
在建築材料和建築結構 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則,創造了許多種結構方法。有夯土、塊石片石、磚石混 合等結構;在沙漠中還利用了紅柳枝條、蘆葦與砂粒層層鋪築的結構,可稱得上是「巧奪 天工」的創造,在今甘肅玉門關、陽關和新疆境內還保存了2000多年前西漢時期這種長 城的遺跡。
●長城的城牆。是這一防禦工程中的主體部分。
它建於高山峻嶺或平原險阻之處,根 據地形和防禦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處修築得十分高大堅固,而在高山 險處則較為低矮狹窄,以節約人力和費用,甚至一些最為陡峻之處無法修築的地方便采 取了「山險牆」和「劈山牆」的辦法,在居庸關、八達嶺和河北、山西、甘肅等地區的長城城 牆,一般平均高約七八米,底部厚約六七米,牆頂寬約四五米。在城牆頂上,內側設宇牆, 高一米余,以防巡邏士兵跌落,外側一面設垛口牆,高2米左右,垛口牆的上部設有望口, 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以觀看敵情和射擊、滾放擂石之用。
有的重要城牆頂上,還建有層 層障牆,以抵抗萬一登上城牆的敵人。到了明代中期,抗倭名將戚繼光調任薊鎮總兵時, 對長城的防禦工事作了重大的改進,在城牆頂上設置了敵樓或敵台,以住宿巡邏士兵和 儲存武器糧襪,使長城的防禦功能極大的加強。
●關城。是萬里長城防線上最為集中的防禦據點。
關城設置的位置至關重要,均是選 擇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處,以收到以極少的兵力抵禦強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稱「一夫當 關,萬夫莫開」,生動地說明了關城的重要性。長城沿線的關城有大有小,數量很多。
就以 明長城的關城來說,大大小小有近千處之多,著名的如山海關、黃崖關、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平型關、雁門關、偏關、嘉峪關以及漢代的陽關、玉門關等。有些大的關城附近還 帶有許多小關,如山海關附近就有十多處小關城,共同組成了萬里長城的防禦工程建築 系統。
有些重要的關城,本身就有。
興登堡防線:興登堡防線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最著名的防禦工事。
1916年協約國英、法聯軍發起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德軍損失100萬人。有鑒於此,新上任的德軍司令興登堡元帥緊急構築西線的這一防禦工事,全長近200千米。
馬其諾防線:1929年由法國陸軍部長馬其諾組織實施,1938年完工,並命名為「馬其諾防線」,全長360千米。馬其諾防線給了法國人虛假的安全感,1940年5月,德國裝甲部隊避開馬其諾防線,西進比利時,渡過索姆河,兩天內就繞到防線後方。
由於馬其諾防線在西線沒有繼續延伸到法比邊界,德軍就鑽了這個空子,使法國正面防線成了一堆廢物。齊格菲防線:1936年,德國見法國構築馬其諾防線,也在西部邊界的亞琛向南延伸到德瑞(士)邊界的巴塞爾,構築了齊格菲防線,其大部分地段與馬其諾防線正面對峙。
齊格菲防線全長500千米,於1939年建成。1944年6月6日,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德軍向本土潰退途中齊格菲防線發揮了一定作用。
巴列夫防線:以色列在1967年「六五戰爭」中侵佔了埃及領土西奈半島後,沿蘇伊士運河東沿構築一條防禦工事,用參謀長巴列夫的名字命名為「巴列夫防線」,全長123千米。1973年10月,埃及軍隊以高壓「水龍」攻擊防線,將沙牆打開好幾個巨大缺口,士兵們乘坐橡皮艇強渡運河,坦克沖過缺口,巴列夫防線全線崩潰。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諸侯為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台,並用城牆連接起來,形成了最早的長城.以後歷代君王幾乎都加固增修長城.它因長達幾萬里,故又稱作「萬里長城」. 藍麗娜長城藝術(8張)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十分艱難.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歷史達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和艱巨工程.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跡,它象徵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偉大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世界的驕傲.。
樓主 弄錯了 不是馬其頓防線 是馬其諾防線.當時法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軍方開始研究如何防禦德國和義大利入侵。
一九三0年,上台伊始的法國國防部長馬其諾,將由其前任綜合了法國福熙、貝當和曉夫勒三位元帥爭論多年的防禦計劃交由議會討論,獲得90%以上的多數通過,並在此後的十年中在法德和法意邊境建造了一系列防禦工事,這就是舉世聞命名的「馬其諾防線」。馬其諾防線全線共部署344門火炮,建有152個炮塔和1533個碉堡,所建地下坑道全長達100公里,道路和鐵路總長450公里可笑恐怕就在於,這樣一個龐大、先進而又史無前例的防禦工事居然不廢一槍一炮就被德軍輕易攻破。
1940年5月,德軍機械化部隊突襲比利時,翻越阿登山區,侵入法國,直接插到馬其諾防線的背後,同時兵臨巴黎城下。而此時,固守在馬其諾防線的法國士兵居然沒有向首都方向抽調一兵一卒,還在頑強地等待著敵人的正面進攻,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了/pic/4/11457579961230008.jpg附圖一張供參考.鄙視樓上的復制了這么多字,不會自己的打啊。
一戰結束後,法國這個名義上的戰勝國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軍隊傷亡超過600萬人,北部省份被戰爭摧毀,國家背上沉重的戰爭債務,經濟凋敝,民不聊生。
另外,人口因素上的考慮也為防禦學派增添了砝碼。一戰戰後的人口統計表明法國只有4000萬人口,德國有7000萬,而且德國的出生率更高。
因為戰爭的影響,法國在1930年後5年將面臨嚴重的兵役人員短缺現象。殘酷的一戰令普通法國人渴望和平穩定的生活,既然國恥已雪,不願再戰的民意也令保持一支「完全攻勢」的軍隊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和平是那麼可貴,誰還願意主動發起戰爭呢?正是在這種「過和平日子」思想的驅使下,消極防禦的思想也在軍隊中蔓延開來。
B. 敦刻爾克戰役,德軍沒停止前進,將英法聯軍殲滅,對二戰局勢有什麼影響嗎
敦刻爾克戰役,又被稱之為敦刻爾克大撤退。1940年,德國裝甲兵在曼施坦因計劃的帶領下,瘋狂地向法國北部邊境挺進。
他們穿過阿登森林,陸續攻佔了波蘭、比利時、盧森堡,隨後進入法國境內。在號稱鋼鐵長城的馬奇諾防線跟前,德軍內外夾擊,徹底征服了法國大陸。
這個時候英法聯軍做出了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那就是保存有生力量,選則數擇撤離法國大陸。當時40萬英法聯軍,全部朝著敦刻爾克撤退,背後的英吉利海峽,幾乎成了他基頃們最後的希望。
如果希特勒的裝甲部隊,沒有停止前進。
希特勒的命令發出以後,英法聯軍當著德國裝甲部隊的面,一點點撤離了法國大陸,此次撤軍一共撤走了33.6萬人,戰死了2.8萬人,被俘虜了4萬人。
由此可見英法聯軍的主力部隊保存了下來,為日後的反攻,留下了有生力量。當然了,我們也看到了英法聯軍也是有傷亡的,因此德軍並沒有徹底放棄進攻。
有生力量雖然保存了下來,但是英法聯軍將所有重型武器,全部留給了德國軍隊,這為日後英國大陸的防守帶來了困難。不過總比全軍覆沒要好得多。
C. 二戰時期,馬其諾防線是怎麼組成的它有什麼特點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軍方開始研究如何防禦德國和義大利入侵。一九三0年,上台伊始的法國國防部長馬其諾,將由其前任綜合了法國福熙、貝當和曉夫勒三位元帥爭論多年的防禦計劃交由議會討論,獲得90%以上的多數通過,並在此後的十年中在法德和法意邊境建造了一系列防禦工事,這就是舉世聞命名的「馬其諾防線」。
馬其諾防線工事南起地中海沿岸法意邊境、北至北海之濱的法比邊境,全長約700公里,由一組組相互獨立的築壘式防禦工事群構成。每一組工事包括一個主體工事和一些觀察哨所,相互間以電話聯系。主體工事一般距地面30米,其中有指揮部、炮塔、發電設備、修理設備、醫院、食堂、宿舍等各類設施,工事外面則密布金屬柱、鐵絲網,號稱固若金湯。工事內糧食和燃料的儲存一般可堅持三個月。為體現這一工事的防禦性質,工事內火炮的射程一般不超過10公里,即保證炮彈不落在邊境之外的它國之域。如有戰事,各觀察哨所可用潛望鏡觀察敵情,隨時將情況用電話報告指揮部,而炮塔內的炮兵則在三米厚的水泥工事內根據指揮部的命令開炮。馬其諾防線全線共部署344門火炮,建有152個炮塔和1533個碉堡,所建地下坑道全長達100公里,道路和鐵路總長450公里。該防線土方工程量達1200萬立方米,耗混凝土約150萬立方米,耗鋼鐵量達15萬噸,工程總造價近50億法郎(1940年數),相當於當時全法國一年的財政預算。由於該防禦系統十分堅固,二戰期間死於馬其諾防線工事內的士兵為數極少。但是,這個登峰造極的防禦工事並沒能在二戰中擋住德國法西斯裝甲化、摩托化的部隊。1940年5月,德軍攀越阿登山區,經比利時繞過馬其諾防線,很快佔領了法國全境。被神話般信奉的馬其諾防線最終成了無用的擺設和對戰敗者的諷刺,並在日後成為法國著名的旅遊景點。
第一次世界大戰總共造成法軍近500萬人的死傷,戰後,慘痛的教訓使法國民眾陷入一種極端的情緒中,那就是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敵人的再次侵略。在這種背景下,一條長約700公里,耗資近50億法郎的軍事防線建成了。這就是以當時法國戰爭部長安德烈·馬其諾的名字命名的聞名於世的馬其諾防線。但就是這樣一條曾經號稱「固若金湯」的鋼鐵防線卻成了世界軍事史上最大的笑柄。
馬其諾防線始建於1929年,建成於1936年。由北往南,依山傍河,長達700多公里,這一構想,恐怕只有中國的萬里長城可與之相比了。馬其諾防線工程之浩大簡直超乎想像,共建有大型要塞工事44個,開挖地下坑道100公里,大小碉堡則有1533個之多。工程總土方量為1200萬立方米。來自法國殖民地的大量勞工日夜勞作,從1929年到1935年,總共用臘如了6年時間才將工程的主體部分基本完成。工程總造價高達50億法郎,相當於當時法國一年的財政預算總額。
此外,馬其諾防線技術之先進也令人嘆為觀止。工事內部,指迅局輪揮部、宿舍、食堂、炮塔、彈葯房、修理廠、醫院甚至專門的牙醫診所,應有盡有。最能體現馬其諾防線技術水平的,恐怕就是它的炮火指揮系統了。伸出地面重達好幾噸的活動炮塔,可以上下自由升降和進行360度旋轉。而這些,在一架龐大的機械設備的幫助下,只需一名女士手工就可輕易完成。戰時,炮塔升出地面,可以向來自任何方向的敵人射擊。平時,則可以將炮塔降到與地面齊平,不注意根本不會發現這里潛藏著一門大炮。敵人進攻時,分布在工事各重要觀察哨所的士兵可以用潛望鏡觀察敵情,並向工事內部的炮兵指揮部報告。指揮部則將敵情位置加以分析,隨後通過一套機械傳輸系統將數據傳達到炮塔指揮所,再由指揮所根據指揮部的指令調整火炮角度,向敵人實施准確打擊。這一連串的動作只需短短的幾分鍾就可完成。要塞工事內部都建有窄軌小火車,可以將彈葯補給及時運送到各個作戰點。要塞內部儲存的彈葯、糧食以及發電燃油可以保證士兵堅守3個月而無需出洞一步。為避免長時間在陰暗潮濕的地下生活造成士兵體格下降,建設者們還在要塞內部裝上暖氣系統,以保證洞穴的乾燥和恆溫。每一個要塞里都建有一個大廳,平時用來放電影、演話劇。一旦遇上戰事長時間無法出去,士兵們則可以到這里接受由高功率燈泡強光模擬的「陽光」照射。
可笑恐怕就在於,這樣一個龐大、先進而畝信又史無前例的防禦工事居然不廢一槍一炮就被德軍輕易攻破。1940年5月,德軍機械化部隊突襲比利時,翻越阿登山區,侵入法國,直接插到馬其諾防線的背後,同時兵臨巴黎城下。而此時,固守在馬其諾防線的法國士兵居然沒有向首都方向抽調一兵一卒,還在頑強地等待著敵人的正面進攻,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之後隨著國際形勢的和緩,被拆毀。 馬奇諾防線從1929年起開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防線主體有數百公里,主要部份在法國東部的蒂永維爾。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位於法國東方所設的防禦工事,由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堅固。由於造價昂貴,所以僅防禦法德邊境,至於荷蘭則由英法聯軍作後援。防線內部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工廠等等,通道四通八達,較大的工事中還有電車通道。
由於法比邊界的阿登高地地形崎嶇,不易運動戰,所以法軍沒有多加防備,但萬萬沒有想到德軍會由此突破。1940年5月德軍誘使英法聯軍支援荷蘭,再偷襲阿登高地,聯合荷蘭德軍將聯軍圍困在敦克爾克。而馬奇諾防線也因為德軍襲擊其背部而失去作用。
種類 防線
建造 1930–40
結構
材料 鋼筋,混凝土
使用 1935–69
控制 法國
D. 二戰結束後,德國被同盟國佔領。建立了柏林牆
戰後德國都是被分區佔領,柏林作為首都被特殊照顧,也被分區佔領。由於柏林位於蘇占區,蘇聯佔領半個柏林,及東柏林,美英法佔林的部分都很小,加起來和蘇聯佔領的相當,組成西柏林。1961年東德政府在東德領土上建立柏林牆,對西柏林進行封鎖,柏林牆實際上是蘇聯向西方要假的一個砝碼,想借對西柏林的封鎖讓西方在某些問題上做出讓步,由此引發了柏林危機。對於為什麼東柏林人冒死逃往西柏林,這個問題比較復雜,不光有政治問題,還有歷史文化等問題。政治上西方顯然比蘇聯要民主的多,大家都知道。歷史上,俄羅斯和德意志已經不止一次的交戰了,可以說俄德兩國是宿敵。而且戰後蘇聯實際上是以佔領軍的姿態對待東歐人民,對東歐實行高壓政策,不光是對東德。捷克,波蘭等地反抗蘇聯壓迫的運動都被紅軍鎮壓,捷克總統甚至被逮捕槍決。德國雖然與法國也是宿敵,但是這是法國顯然在西方只是個小角色,而且法德兩國已經啟動和解。大的政治背景不講,假設你是一個東柏林人,柏林危機期間你看著滿天的西方飛機往返於西方和西柏林之間,為西柏林人送來各種生活物資,在想想自己的生活水平還不如戰時,你會作何感想?想著西方花了那麼大的代價來保證西柏林人的生活,在看著自己的「盟友」對自己實行嚴密的控制,將會作何感想?
E. 「東德」「西德」「柏林牆」是怎麼回事
柏林牆
在歐洲土地上,尚有過一道修築最為堅固但又最為短命的長城--這便是德國境內的「柏林牆」。柏林牆與朝鮮半島上的「三八」水泥牆一樣,均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產物,又都為水泥所築,可稱得上是歐亞大陸上的兩條「姊妹牆」。
柏林牆(Berliner Mauer),正式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是德國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在己方領土上建立的圍牆,目的是隔離東德(含東德的首都東柏林)和西柏林,從而阻隔東西柏林之間市民的往來。柏林牆的建立,是二戰以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志性建築。1961年建造,1990年拆除,兩德重歸統一。
背景
柏林牆一段二次大戰以後,德國和柏林被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分成四區。1949年,蘇聯佔領區包括東柏林在內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首都定在東柏林,而美英法佔領區則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首都設在波恩。美英法蘇的佔領協定保證聯邦德國和西柏林之間的空中走廊。西柏林在聯邦德國法律和西柏林基本法都規定是聯邦德國的領土,然而,美英法三國認為規定和現狀相抵觸而推遲實施,所以西柏林一直都不是西德的領土,直至冷戰結束、兩德統一。
最初柏林市民是能在各區之間自由活動的,但隨著冷戰緊張氣氛的提升,1952年東西柏林的邊界開始關閉。1949年到1961年大約有250萬東德人逃入西柏林。
歷史
柏林牆在1961年8月13日開始建造,一開始只是鐵絲網,後來被大量換成真正的牆。東德稱此圍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但多數西方國家認為建圍牆的真正目的是不讓東德人逃入西柏林。
柏林牆有超過155公里長,約3~4米高,主要可分為:
第零層防線: 302座瞭望台
第一層防線: 約3.5米高、光滑、淡色的水泥牆,有的地方附鐵絲圍攔和警報器
第二層防線: 鋼制拒馬
第三層防線: 2米高的鐵絲圍攔
第四層防線: 音響警報纜
第五層防線: 鐵絲網
第六層防線: 碉堡(共22個)
第七層防線: 用來引導(滑)警犬的纜線(共600隻警犬)
第八層防線: 6~15米寬的無草皮空地,可以留下逃亡者的腳印,埋有地雷
第九層防線: 3~5米深的反車輛壕溝
第十層防線: 5米高的路燈
第十一層防線: 武裝警衛(共14000人)
第十二層防線: 2米高的通電鐵絲網,附警報器
第十三層防線: 空地
第十四層防線: 第二道水泥牆,3.5~4.2米高、15厘米厚,可以抵擋裝甲車輛的撞擊
第十五層防線: 有些地方需要游過施普雷河(Spree)
1987年6月12日,羅納德·里根訪問西柏林時,在勃蘭登堡門的柏林牆前發表演說:「戈爾巴喬夫先生,請推倒這堵牆!」在該牆建立後,有人採用跳樓、挖地道、游泳等方式翻越柏林牆,共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亡,260人受傷。
1987年6月12日,美國總統里根在勃蘭登堡門發表演說,建議當時的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拆掉柏林牆。
1989年11月9日,新東德政府開始計劃放鬆對東德人民的旅遊限制,但由於當時東德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君特·沙博夫斯基(Günter Schabowski)對上級命令的誤解,錯誤地宣布柏林牆即將開放,導致數以萬計的市民走上街頭,拆毀圍牆。此事件也成為「柏林牆倒塌」,雖然圍牆不是自己結構倒塌,而是爾後被拆除。柏林牆的倒塌被歷史學家認為是東西方冷戰終結的開始,也是東西柏林和東西德統一的標志。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國和柏林完成統一。
今天,在柏林仍保留有一小段圍牆的遺跡以作為紀念和歷史見證,不斷吸引著大量遊客前來參觀。
德國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即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的分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重大國際事件,是雅爾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蘇美兩個超級大國及其各自所領導的國家集團對峙的直接後果。1949年5月10日,德國西部統治機構經西方佔領國當局的同意,宣布將該地區成立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波恩為首都,並於23日正式通過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
8月中旬,舉行了聯邦議院的選舉,9月又召開了聯邦議院及聯邦參議院聯席會議,自由民主黨人西奧多-休斯當選為聯邦德國首任總統。9月15日組成了以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康拉德-阿登納為聯邦總理的聯邦政府。20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第一屆聯邦政府宣告正式成立。次日,美英法三個佔領區宣布合並。
在這一過程前後,德國的蘇占區也發生了深刻變化。早在1945年10月,蘇聯佔領當局就己將其權力移交給德國東部各級地方政權機構。1946年,德國共產黨與德國東部的社會民主黨合並,正式組成德國統一社會黨。統一社會黨在德國東部政權機構中迅速占據了主導地位。1949年10月7月,德國人民委員會舉行第9次會議,通過由統一社會黨制定的《民主德國全國陣線宣言》,提出德國人民爭取祖國統一的綱領,要求建立統一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同日,人民委員會還通過一項決議,決定成立「臨時人民議院」,並組織「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政府」,決議委託奧托-格羅提渥組織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臨時政府。幾天之後,威廉-皮克出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總統,蘇聯政府發表聲明,宣布德國東部全部行政權力正式移交給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自從德國分裂以後,雖然重新統一德國一直是東、西德乃至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但由於受到整個國際形勢尤其是歐洲政治地理格局的制約,關於重新統一德國問題一直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進展,80年代末,隨著美、蘇關系的緩和和歐洲政治形勢的變化,德國統一問題再度成為各國輿論關注的焦點,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預言,德國將在10年內實現統一。法國總統密特朗說,德國統一將是本世紀末主要的事情之一,然而德國統一進程的發展之快則大大地超出人們的預料。
1987年,昂納克作為東德領導人首次訪問波恩,揭開了兩國關系中新的一頁。
1987年9月,匈牙利開放了它與奧地利邊界,在此後的幾個月內,先後有50多萬東德人從奧地利進入西德,西德承認這些東德人是它的公民,接著民主德國接二連三地發生全國規模的遊行示威,黨和國家領導人發生重大改組;11月9日,東德開放柏林牆以及同西德的邊界,西方人士認為,民德發生的這些事件,是德國「事實上重新統一的預兆。」
11月28日,西德總理科爾提出了兩個德國統一的10點計劃,在東、西方引起了不同的反響,美國國務院當天立即表示支持科爾的建議,發言人塔特懷勒說:「科爾總理反映了他的人民對德國統一的最深切的願望……,這是我們長期以來一直爭取的目標」。
東德總理莫德羅斯斷然拒絕科爾的計劃,但建議建立一個鬆散的聯邦,東德政府認為:科爾的計劃幾乎沒有注意到兩個德國的主權和獨立,如果採用「聯邦」一詞,人們就懂得是兩個獨立的主權國家的存在,2月1日,即莫德羅訪蘇兩天後提出了一項歷史性的兩德統一方案,根據其方案,在統一的德國保持「軍事中立」的前提下,東西德首先簽訂條約,建立把經濟、貨幣和運輸系統統一起來的聯邦。此後兩國建立議會委員會等聯合機構。第三步則是將兩國主權交給已建立的權力機構,最後通過選舉,召開統一的議會會議,制定統一的憲法和決定統一的政府,以德意志聯邦形式統一德國,首都設在柏林。
莫德羅的統一方案大大促進了德國統一的進程,立即引起強烈的反響,科爾發表聲明「堅決拒絕德國中文化的概念」。認為新的德國採取中立政策是危險的,統一的德國應留在西方聯盟內,不能中立化,也不能非軍事化。
美國則強調,必須在德國繼續同北約結盟並不斷加強同歐洲共同體的聯系的條件下實現統一,統一的德國仍應是北約的正式成員,法國也反對德國保持中立。
英國對統一的德國深有戒心,撒切爾夫人強調:「德國的統一不能影響歐洲的邊界和安全。
蘇聯則強調:一個統一的德國留在北約組織內是不能接受的,戈爾巴喬夫還發出警告說,統一後的德國必須尊重歐洲的邊界,任何破壞軍事——戰略均勢的行動都是蘇聯所不能接受的。
波蘭總理馬佐維耶茨基強調,西德應「最終和無條件地承認奧德——尼斯河是波蘭西部邊界,並強烈要求參加關於德國統一的談判過程。
鑒於德國曾是兩次大戰的策源地這一事實,統一後的德國是否會對歐洲各國再次構成威脅,自然是東、西歐國家普遍關心的問題,這也成了德國統一進程中的一個主要症結,但在某種意義上說,蘇聯對德國統一所持的態度則是至關重要的。當然德國統一問題受各種錯綜復雜的地緣政治因素所制約,但統一的列車已經起動,一個統一的,強大的德國將在歐洲重新出現,似乎已成為歷史的必然。
1990年7月1日,兩德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第一個國家條約生效後,7月6日,兩德又開始就實現政治統一的第二個國家條約進行談判,並於8月23日鑒署具有歷史意義的兩德「統一條約」,又稱政治條約,或第二個國家條約,條約規定,民德於1990年10月3日正式加入西德。
由於德國統一已大勢所趨,而蘇聯國內的政治形式卻相當嚴峻,為了減少統一後的德國對它自身安全利益的損害,同時為得到德國的經濟援助,並盡可能為自己在歐洲新格局中爭取一個較為主動的地位,蘇聯由過去反對統一的德國歸屬北約轉而改為採取順水推舟的作法,1990年7月14日至16日科爾訪蘇時,雙方就德國統一問題最終達成協議,雙方宣布統一後的德國將享有「充分的主權」,「它有權獨立地決定屬於哪個聯盟」,協議內容還包括統一後的德國的疆域,3至4年內蘇軍撤出民主德國地區;美、英、法軍隊在此期間留在西柏林,未來德軍最高限額為37萬人;未來德國不得製造、擁有和支配原子、化學和生物武器等。由於統一後德國聯盟歸屬問題得到解決,消除了德國統一外部因素的最大障礙,9月20日,在莫斯科召開的「2+4」外長最後一輪會議上簽訂了「最終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其後兩個德國在10月3日實現了統一,這一天,在整個德國,特別在被重新定為首都的柏林,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活動,至此困繞歐洲40多年的德國問題獲得最終解決,這標志著以德國分裂為特徵的歐洲戰後的政治地理格局的結束,而以德國統一為起點的歐洲新的政治地理格局的開始。
F.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法國的著名防線是什麼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德法邊境有一道著名的防線,叫馬奇諾防線。
在二戰前不久,法國迫於形勢,不得不在德法邊境修建了一條令後世蔽大驚嘆的馬奇諾防線。從1929年起開始建造,到1940年建成,防線主體長700公里,全部由鋼筋混凝土澆注。
當時共耗資50億法郎,相當於當時法國好幾年的財政預算。防線內部擁有各式機槍大炮、壕溝、廚房、發電站、醫院、工廠等等,通道四通八達,較大的工事中還有有軌電車通道。
可是,德軍一次從法比邊界的阿登高地發起進攻,讓馬奇諾防線成為了世人的笑柄。
(6)二戰法國長城叫什麼擴展閱讀:
1940年,閃擊戰之父海因茨·古德里安將軍的坦克把比利時和法國邊界打開一個大洞,德國部隊如洪水般穿過阿登森林,包抄法國部隊,並孤立了馬其諾防線。
緊跟在古德里安的坦克後面的44個德國師僅憑借民用公路就直接穿插大森林。比利時人根本沒有執行抵抗方案,如貝當所預言的那樣,設路障、挖陷阱、破壞公路。
面對飛速挺進的游羨入侵者,約有40個法國師被禁錮在馬其諾防線內,他們「有防卻無可防」,就像他們的存在是為了保衛這條防線本身一樣。而另外30個左右的師則分散在從神並拍馬其諾防線終點蒙梅迪到英吉利海峽的防線上。
G. 二戰中著名戰役發生地系列文章:德法邊境的屏障——阿登
對二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未來這個小小的頭條號會成為頭條裡面二戰資料最詳細的資料庫。 軍事資料整理多了,免不了手中就搜集了大量非常值得推薦的資料,怎奈手中積壓的文件太多,我實在沒有精力為大家在開辟新的專題,關於二戰各次戰役所發生地的地理位置、地勢對戰役的影響,二戰資料局的我其實一直想個大家單獨寫一個系列文章,可為了避免其他版塊的爛尾,只能一直在腦蠢羨海中構思,但我發現即將為大家介紹的二戰西線的一場著名戰役「 」色當戰役」的時候,卻不得不先行對法德兩國之間的夾縫之地——阿登地區做一個簡要的介紹。 阿登地區地理位置圖 西起大西洋東岸,冬至萊茵河口的西歐平原,綿延萬里一馬平川,而占據這片優渥土地大部分面積的國家,則是歐洲大陸上的雄雞法蘭西。沿這片平原向東,則是歐洲大陸上另一塊面積廣大的平原波德平原,在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一個同樣強悍的國家德意志,這兩個國家在歷史上本是同根同源,但是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法蘭西與德意志自分家之初,就相互征伐,欲致對方於死地而後快,怎奈相蘆數互纏斗數百年的雙方,最終都沒有實力徹底征服對方,而他們的身邊還存在一個竭力要維持歐洲大陸均勢大英帝國,就這樣在這三個強大國家的中心位置,最終陪檔首形成了由三個小國家組成的緩沖區——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而這三個國家,由於地勢平坦低窪,則被統稱為低地國家。 阿登地區的地勢地貌 今天文章所要介紹的阿登地區,大部分位於英法德三國夾縫的南部區域,也就是今天的比利時和盧森堡境內。而這片面積約為1.12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不足500米的台地,大部分被茂密的森林所覆蓋,陡峭和河谷和湍急的河流貫穿其中,在法德之間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分界線。但也正是西歐平原和波德平原的無險可守,使得阿登森林這片戰略要地成為了列強反復爭奪的對象。先是1793年法國大革命成功之後,國力蒸蒸日上的法國吞並了整個阿登森林和萊茵河西岸的富庶地區,1815年拿破崙的大帝國覆亡之後,被拿破崙所敲打的那些封建舊貴族們彈冠相慶,召開了意圖恢復歐洲封建舊秩序的維也納會議,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阿登地區的盧森堡大公國得以建立,1830年,法國新一輪的革命爆發並很快的波及到自己的鄰國, 阿登地區又來了一輪洗牌,最後英國、法國和普魯士三國達成了協議,比利時獲得了阿登地區大部分的統治權。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線戰場的邊境戰役 1867年,歐洲大陸上利益糾葛的各方又在倫敦簽訂了新的協議,將盧森堡劃為了中立國,作為代價,盧森堡需要自毀長城,拆除境內的各處軍事要塞。1870年普法戰爭中大獲全勝的普魯士為了最大限度的削弱法國,吞並了法國至關重要的工業區阿爾薩斯和洛林,而法國人,為了防止統一之後的德意志將自己徹底絞殺,則沿著法德邊境,由瑞士附近開始,一直到法國東北部地區的凡爾登,修築了一系列的堅固要塞,使得德國人從西部邊界突入法國境內變得困難重重,而阿登地區的防禦,則由於復雜的地形地貌被認為根本不適合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而被忽略。可軍事立國的德意志向來不缺乏優秀的戰略家和軍事家,德國人很快就制定出了繞道低地國家擊潰法國的「 」施里芬計劃」,取道比利時,利用高速機動,對法國防守最薄弱的地段施以最致命一擊。 1940年5月10日至16日的西線戰場 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1914年8月21日,德法雙方在阿登地區就有了交火,該戰役為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線德法邊境戰役的附屬戰役,也是德法雙方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揭幕戰,較之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血流成河的其他戰役,1914年的阿登戰役並不為人所熟知。當然此次不大不小的戰役,並沒有讓法國人產生足夠的警覺,一戰結束之後,作為勝利者的法國,更加堅定了塹壕戰、防禦戰才是未來戰爭決定性因素的想法,也更加迷信只有堅固防線才能保護自己漫長的邊境,而對於阿登地區,法國的軍事決策機構的主流想法卻依然認為裝甲部隊在短時間內不可能通過該地區,根據法國人的推算,德國人穿過阿登地區到達法國東北部城市色當所花費的時間至少為五到九天時間,如日中天的莫里斯·居斯塔夫·甘末林將軍甚至自信的表示:「 」阿登地區是歐洲最好的坦克屏障」。 1914年德國雙方的阿登戰役局勢圖 就在法國的軍事決策機構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的時候,法國依然有一些具有戰略眼光的軍事人才對德國人無法快速穿越阿登地區表示極大的懷疑,1938年的一次軍事推演中,法國的安德烈·加斯頓·普雷特拉特將軍,就用模擬的四個摩托化步兵師和兩個坦克旅加上其他三個師的部隊,徹底的擊潰了法國人的防線,然而,官僚氣息嚴重的法國軍事高層,竟然以該結果會影響士氣為由,將此次推演結果雪藏,而阿登地區的防禦也並未得到更多的加強,1939年秋,法國人最終批准了加強該地區防禦設施的建設計劃,但是嚴寒的天氣極大的影響了工期和材料的交付。至1940年3月,該地區的防禦仍處於一個遠不如人意的狀況。心急如焚的普雷特拉特將軍,此時早已經推算出德國人穿越阿登地區,至多隻需要60個小時到達馬斯河沿岸,實際上,德國人再一次穿越阿登地區到達馬斯河沿岸,只用了57個小時。 1944年12月15日,西線局勢圖 法國人為自己思想上的保守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當德國軍隊穿過阿登地區突然出現在馬斯河沿岸,並在法國東北部城市色當又一次讓法國軍隊蒙羞之後,法國人在戰略上就已經基本上輸掉戰爭了。阿登地區所上演的最後一出精彩的戰略大戲則是1944年12月16日至1945年1月25日的突出部戰役,孤注一擲的德國人動用了能夠搜集到的一切資源,拼湊了20個師的兵力,意圖再現1940年德國橫掃西線的輝煌,然而已經不堪重負的德國實在沒有重現自己當年的金戈鐵馬席捲天下的能力了,曇花一現的放工最終被人員物資,後勤補給都遠超自己的盟國軍隊所擊退,阿登地區也成為第三帝國滅亡奏鳴之中重要樂章。下期文章預告《法國軍事史上的蒙羞之地——色當》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二戰資料局的頭條號,更多二戰資料持續歸納、整理和放送。
H. "柏林牆"存在的歷史以及歷史意義或者是後果是什麼地鐵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1、1735年至1788年 1734年起柏林建造城牆,1735年在如今勃蘭登堡門的位置上豎立起了一座城門,城門外的道路通往柏林西面的哈弗爾河畔的勃蘭登堡,因此得名「勃蘭登堡門」。哈弗爾河畔的勃蘭登堡現在是德國勃蘭登堡州的小城市,但它曾經是勃蘭登堡王國和普魯士王國的發源地。1735年建造的勃蘭登堡門僅為一座用兩根巨大的石柱支撐的簡陋石門。它的設計者是菲利普·格拉赫。 2、1788年至20世紀初 在柏林城牆1786年至1802年間的擴建工程中,1788年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重新建造勃蘭登堡門,用以紀念1756年至1763年的七年戰爭,這場戰爭使得普魯士崛起,成為英、法、奧、俄外的歐洲列強之一。而領導普魯士獲得這場戰爭勝利的腓特烈二世不僅贏得了「腓特烈大帝」和「軍事天才」的稱號,也為繼任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三世留下了一個穩定的普魯士。當時德國著名建築學家卡爾·歌德哈爾·閬漢斯受命承擔設計與建築工作,他以雅典古希臘柱廊式城門為藍本,設計了這座凱旋門式的城門,並於1791年竣工。重建後的城門高20米,寬65.6米,進深11米,門內有5條通道,中間的通道最寬。門內各通道之間用巨大的砂岩條石隔開,條石的兩端各飾6根高達14米、底部直徑為1.70米的多立克式立柱。 1793年,為使此門更輝煌壯麗,當時德國著名的雕塑家戈特弗里德·沙多夫又為此門頂端設計了一套青銅裝飾雕像:四匹飛馳的駿馬拉著一輛雙輪戰車,戰車上站著一位背插雙翅的女神,她一手執杖一手提轡,一隻展翅欲飛的普魯士飛鷹鷲立在女神手執的飾有月桂花環的權杖上。這尊勝利女神鵰像曾被誤傳為是和平女神厄瑞涅,但厄瑞涅從來都沒有以帶翅膀的形象出現過,在歷史檔案中,1789年3月13日勃蘭登堡門設計者朗漢斯和雕像作者沙多夫的草案也證實了雕像為勝利女神而非和平女神。 1806年,拿破崙率領法軍打敗普魯士軍隊,同年10月23日法國軍隊穿過勃蘭登堡門進入柏林,後拿破崙下令拆卸門頂上的女神及駟馬戰車作為戰利品拉回巴黎。1814年歐洲同盟軍在滑鐵盧大敗拿破崙後,普魯士將其索回,重新安放在此門頂上,柏林人將這座失而復得的雕像稱為「歸來的馬車」(德語:Retourkutsche)。在進行修復的同時,雕像上的橡樹花環中還被添加了象徵權力的鐵十字勛章,這枚普魯士鐵十字勛章是申克爾在1813年根據腓特烈·威廉三世的建議設計的,如今是德國聯邦國防軍的標志。直至德意志末代皇帝威廉二世1918年退位前,只有皇室成員和國王邀請的客人才被允許從勃蘭登堡門正中間的門孔出入。 19世紀60年代,柏林開始拆除城牆,柏林城幾乎所有的城門也在當時被拆除,勃蘭登堡門是至今仍存在的唯一一座柏林城門。 3、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總理,德國納粹沖鋒隊的遊行隊伍從勃蘭登堡門通過,慶祝希特勒上台掌權,開始了納粹的統治。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德國最後的柏林戰役中,當蘇聯士兵在勃蘭登堡門上撐起紅色旗幟的時候,德國士兵用大炮轟擊,雕像受到嚴重損毀,僅剩的一隻馬頭如今保存在柏林市博物館的展覽廳內,而現今勃蘭登堡門上的雕像是重新鑄造的。 4、冷戰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分裂為東德和西德,柏林也被分為東柏林和西柏林。1956年9月21日,柏林市自治政府決定重建勃蘭登堡門,雖然東柏林和西柏林當時仍相互敵對,但是在勃蘭登堡門的重建工程中卻合作很好,東、西柏林的文物修復專家根據在二戰中搶拓下來的石膏模型和檔案照片重新鑄造了一套駟馬戰車及女神鵰像,1957年12月14日重建完工,而東柏林市政大會決定將雕像上的鐵十字勛章和鷹鷲撤下,因為他們代表著普魯士的軍國主義。 1961年8月13日柏林牆開始建造,勃蘭登堡門正好處於隔離區中央,無論從西側還是東側都無法通過,只有東德邊境士兵才能夠登上勃蘭登堡門。柏林牆在勃蘭登堡門後劃了一道弧形並向左右兩邊延伸將整個柏林隔成兩半。作為德意志統一象徵的勃蘭登堡門成了軍事禁區,也成了德國分裂的標志。 20世紀80年代初,當時的西柏林市市長魏茨澤克曾說過:「只要勃蘭登堡門還關著,德國統一問題就沒有解決」(德語:Solange das Brandenburger Tor geschlossen ist, ist die Deutsche Frage offen)。1984年起魏茨澤克擔任德國聯邦總統,5年後又連任一屆,勃蘭登堡門在他的第二個任期內最終得以重新開放。 1987年6月12日,美國總統里根在訪問柏林時在勃蘭登堡門前說:「戈爾巴喬夫先生,打開這扇門!戈爾巴喬夫先生,拆除這堵牆!」(英語:Mr. Gorbachev, open this gate! Mr. Gorbachev, tear down this wall!)。 1989年12月31日,兩德重新統一前夕,勃蘭登堡門重新開放。1992年,經過徹底維修後的銅車馬及女神像又重新安放在勃蘭登堡門上。 5、德國統一 1989年是柏林牆建造後的第28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12月22日,在東德和平轉變的框架下,在超過十萬人的歡呼聲中,時任西德總理的赫爾穆特·科爾走過勃蘭登堡門,東德的最後一任總理漢斯·莫德羅在門的另一端迎接科爾,標志著勃蘭登堡門再次開放。隨後隔離區被完全拆除,德國人民在勃蘭登堡門前的柏林牆上跳舞慶祝。 重新開放後的勃蘭登堡門1991年整修完畢,鐵十字勛章和鷹鷲也回到了勝利女神鵰像上。由於勃蘭登堡門的砂岩構造長年缺乏保養和受到環境損壞,其後又經歷了長達22個月的修繕,2002年10月3日重新亮相,該日是德國統一12周年紀念日。 勃蘭登堡門的重建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得柏林遭到大面積破壞,勃蘭登堡門周圍的建築均被炸毀。戰後柏林分裂,東西柏林由於屬於分屬不同的政府管理,按照不同的城市建設規劃進行了重建,而勃蘭登堡門地處東西柏林的交界處,因此兩側的新建築風格迥然不同。柏林牆建造以後,勃蘭登堡門雖屬於柏林市的市中心區,但被隔絕在柏林牆的隔離區內,兩側的廣場因此淪為一片荒地。柏林牆被拆除後,勃蘭登堡門因為其特殊的象徵意義,一躍從柏林分裂的標志成為了城市統一的象徵,從而成為城市建設的中心和重點。 修復過程雲集了世界著名的建築師,廣場周圍的重建建築遵守了嚴格的城市建設規定: 新建築的形狀、大小和風格必須同以前的廣場風格相一致,現代建築與傳統的建築風格融為一體[13]。緊貼勃蘭登堡門左右兩側的李伯曼大樓(德語:Haus Liebermann)和桑摩大樓(德語:Haus Sommer)得以重建,新建築繼承了原建築的風格,但又比原建築略高,以便拉近同勃蘭登堡門的距離,從而更加烘托出了勃蘭登堡門和巴黎廣場的結構。勃蘭登堡門東南方是柏林最豪華的飯店阿德隆飯店(德語:Hotel Adlon),它重建後一部分為歷史風格,一部分則為現代建築風格。法國大使館、英國大使館、美國大使館和藝術學院等也紛紛搬回了它們在巴黎廣場的原址,都是按二戰前的圖紙重建的。 勃蘭登堡門西側建造以柏林動物園為代表的大規模城市綠化帶,是普魯士皇家園林總監林奈先前對柏林城市綠化作出的出色規劃,加上勃蘭登堡門右側華麗的菩提樹下大街,由此構成了柏林的「東西軸線」,軸線從勃蘭登堡門下經過,連接起了柏林東部政府區與西部商業和園林區。 20世紀90年代,柏林市政府曾經討論勃蘭登堡門是否應允許汽車通行,反對者認為汽車廢氣將導致砂岩構造的勃蘭登堡門損壞,而且汽車通行將破壞勃蘭登堡門前巴黎廣場上的安靜和秩序。如今勃蘭登堡門不允許機動車通行。勃蘭登堡門周邊地下則有城市軌道交通和地鐵通過。 象徵意義 在德國歷史上,勃蘭登堡門象徵著普魯士的崛起和德意志帝國的第一次統一和興盛。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分裂為東德和西德,柏林亦劃分為東柏林和西柏林,分屬東德和西德管轄,勃蘭登堡門位於東柏林和西柏林的分界線上,也是冷戰時期華沙公約組織國家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國家之間的分界線,因此它曾經成為德國分裂、歐洲分裂和冷戰的象徵。 1990年兩德統一後,勃蘭登堡門又成為了德國重新統一和歐洲重新統一的象徵。
I. 馬其頓防線—
法國長城——馬其諾防線
這座屍骨紀念碑坐落在法國東北,位於樹木濃密的懸崖上,俯瞰凡爾登。它是一個巨大的、帶有十字架的拱頂建築:150碼高的石灰岩上坐落著一座仿炮彈形狀的塔,有150英尺高。這座紀念碑是為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關鍵戰役——1916年的凡爾登戰役中戰死的70萬法國士兵而修建的。這個死亡數字令人難以置信。建築內部有一個洞穴般的走廊,分布著18個壁龕,每一個的下面都是一個墓穴。只有當參觀者走出令人壓抑的洞穴的時候,才會發現外牆上的那一排排小窗。窗內,一些灰白色的東西映入眼簾。幾秒鍾後,你才會意識到這是人的遺骨——無數的無名遺骨。每個壁龕下都是500立方英尺體積的遺骨。這是1918年停戰後收集的13萬名無法辨認身份的軍人的遺骸。這座屍骨紀念碑本身比任何演講、任何個人或團體的特別聲明,或是任何戰略理念都更有力地解釋了為什麼法國後來要修築馬其諾防線。
當初設想作為德國人入侵屏障的馬其諾防線,後來已成為「愚笨」和「拙劣」的代名詞。可是,馬其諾防線實際上並非如非議的那樣一無是處。就許多方面講,它是具有獨創性的工程技術成就的範例。它出於某種目的而設計,並且巧妙地達到了設計目的。其缺陷並不存在於防線本身的防禦能力,而在於提出修建這條防旅衡線的人缺乏預見,沒有想到20年後戰爭的理念發生了多麼巨大的變化。
確實沒人可以責怪法國修築這條防線的嘗試。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法蘭西流盡了最後一滴血。金融崩潰,北部省份飽受蹂躪。19世紀20年代,上至共和國總統,下至農民,都表現出極大的決心:歷史決不能再重演了!停戰後不到兩年,法國總統亞歷山大·米勒蘭指導下的一個高級戰爭顧問委員會就已經在考證修築一個防禦屏障的最佳方案。法國在過去的50年中已遭受兩次入侵,當時,米勒蘭和他的顧問們又看到了入侵的陰霾。
他們沒有錯。但是,他們持有一種入侵預言會自動應驗的心態。法國的外交政策和德國被迫簽訂的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苛刻限制應該對阿道夫·希特勒的堀起承擔一部分責任。
直到1930年1月,構築抗德防線的議案才在法國議院投票表決。曾在1914年受過重傷的老兵、戰爭部長安德烈·馬其諾是會議的主要發言者。他警告說:「不管新的戰爭會採取什麼形式,戰爭的手段是空戰,是毒氣戰,或是現代戰爭的任何一種不同的破壞形式,這種必要性是絕對的,那就是拒敵人的入侵於國土之外。我們無人不曉遭受侵略的代價,隨之而來的是財產物質的慘重損失和士氣頹敗。」
事情鎮鎮兆就這樣最後敲定:法國決心用一道高科技的防線把自己的後代保護起來。議員們投票給馬其諾防線大筆預算和五年的工期。當然,這項雄心勃勃的工程無可避免地遇到工期拖延和超出預算的問題,方案進行了多次修改。這座「法國長城」的最後收尾工作在戰爭迫在眉睫之際仍在進行之中。
可以推測,這一防線的修築比樂觀的議會議員們所預料的要困難得多。471英里長的防線要布設在德國、盧森堡和比利時邊界直通北海——還不算瑞士邊界,更糟的是還不算義大利邊界。在義大利,墨索里尼的戰爭叫囂日趨狂妄。軍事工程師們面臨令人望而生畏的巨大挑戰。
這一項計劃旨在保衛五個重要地帶:義大利邊界,從地中海直到瑞士;瑞士邊界;沿萊茵河的法德邊界,包括從巴塞爾到小城維桑堡,這座小城位於法國東北,斯特拉斯堡北部;再從那裡轉向阿登森林的一段邊界;以及沿比利時邊界向西到英吉利海峽。
其中一些地段相對簡單一些御租。義大利邊界段地勢險峻,並已有19世紀修築的工事。舊有的要塞已經過時,需要增修現代的鋼筋水泥工事。與瑞士一段的邊界被認為是安全的,這個國家自己就是一個小小的難以攻克的要塞。
沿萊茵河的一段,在馬其諾防線策劃者來看也是安全的,因為河流本身就是極好的屏障。只需要布設地雷、鐵絲網,修築河岸機槍地堡,派步兵駐防就行。在幾千米縱深地帶再修建小型廉價的普通要塞和地堡網,每個工事由20~30名士兵守衛。法國軍事專家預計,這些安裝鋼鐵圓頂的水泥機槍地堡可以經受任何輕武器的攻擊。如果使用可以破壞它們的加農炮,會使水壩決口,造成這一地區河水泛濫。這只能給入侵者帶來更大麻煩。
萊茵河西北,是法德邊界的兩個關鍵地段維桑堡附近的勞特河和工業重鎮梅斯附近區域。這里資源豐富,是備受矚目的微妙地區: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它們自古是法德爭議之地。在這兩個關鍵地段,法國工程師傾注了極大的精力和創造性,設計和構築了50座大型地下工事。在這些工事之間散布著似乎無法攻破的小型地堡群。
每座大型地下的工事都處於相鄰的大型地下工事的加農炮射程之內。這樣,在敵方部隊靠近時,就可以呼叫自己的鄰居直接向自己的工事開炮,發射殺傷性炮彈。這被稱做「拿虱子」。當然,也可以用炮火消滅那些小型地堡群四周的敵人。總之,每一種不測和意外都被考慮到了。
正如當時傳媒熱烈宣傳的,這些大型地下工事完全是新式的、革命性的。它們構築在山頂或山脊下100或100多英尺的深度,設計完全一致。四周是石頭和鋼筋混凝土修建的長長的主地道。主地道的一端是生活區,另一端是戰斗區,通過較小的地道、階梯和升降機可以到達這些地區。最大的一座大型地下工事有1000或1000名以上士兵把守。有5英里左右的地道網,通過這些地道,用有軌車運送人員設備和彈葯。這種新奇的運輸設備曾頻繁地出現在戰前報紙的頭版新聞里。
大型地下工事完全靠電力提供能源,裝備有從廚房酒窖區到牙醫設備,從監獄牢房到停屍間在內的一切設施。每一座大型地下工事都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地下小城鎮,擁有自己的水井、食品供應和發電設備,可以與世隔絕,獨立生存長達三個月之久,就像一艘水下潛艇。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生過的毒氣攻擊的威脅可以用在工事內產生稍高壓力的通風過濾設備解決。炮手作戰時就像在潛艇內作戰一樣,並不直接觀測目標。地面觀測員用電話通知地下火力控制指揮所,對炮火進行指揮修正。
典型的大型地下工事就像一棵地下生長的樹,指揮和生活區是樹的根部,延伸出長長的通道,抵達各個地堡。地堡內裝備著加農炮、迫擊炮和機槍。在大的地堡中裝備著多達17件武器。加農炮藏在鋼制的、可升降的炮塔里,炮塔固定在鋼筋水泥製成的圓形轉台上。由於地面上只露出一個鋼制的圓頂,再看不到別的什麼,所以加農炮在平時十分安全。作戰時,一接到命令,鋼頂上升2英尺,可以旋轉的一對炮管就露了出來。
在每個加農炮轉塔內,圍繞四周圓形塔壁,畫有四周鄉村田野的地貌實景,以便炮手們可以把射擊坐標上用數字標出的目標形象化。富有數學頭腦的法國人事先精確計算了火炮控制下的每一平方碼的土地,並設定了它們的坐標。
位於勞特防禦區西部邊緣的小城比奇附近的一處大型地下工事集中代表了傾注在馬其諾防線上的聰慧的防禦思想。這座大型地下工事是已經裝修對外開放的半數地下工事之一。這座充滿了巧妙設計的地獄般陰暗的大型地下建築令參觀者產生了極大興趣,他們覺得法國工程設計師一定以設計現代要塞為樂。
在大型地下工事入口處,穿過一處反坦克塹壕上的鋼吊橋,就來到了主入口。通過山坡里七噸重的鋼門,面前便是近三英里的水泥通道,處於沙岩下平均118英尺的深度。在戰斗期間,812名戰士三班倒日夜作戰,就像潛艇上的戰士們一樣。盡管主要入口處設有反坦克塹壕和七噸重的鋼門,理論上仍是弱點,因此由47毫米反坦克炮守衛著。如果防守者需要狙擊步兵而非裝甲車輛,他們可以用懸在頭頂上的軌道收回坦克炮,一轉眼,一挺重機槍就到位了。馬其諾防線的許多機槍下裝有可以使武器升降的凸輪,以便機槍火力可以完全覆蓋它周圍的火力控制區,同時使傾瀉出的子彈保持在距地面一英尺的高度。
如果有德國士兵滲透穿越機槍火力到達工事外牆,像滑槽油筒一樣的手控榴彈發射器可以把榴彈送出牆外消滅敵人,如果有敵人攻入大門,進入地下工事通道,他們會被這座大型地下工事內的一座地堡機槍射殺。要是他們越過了這座地堡,那麼一撳按鈕,就可以引爆通道中的地雷,摧毀整個通道。如果這些防禦設施還是沒能擋住他們,戰士們可以通過緊急秘密出口撤退。通過一個特別小的小型通道,他們可以到達一個垂直的緊急出口。這一珍奇的獨創是完美的,它集中體現了馬其諾防線建造細節中的精巧的設計構想。每一座大型地下工事都有這樣一個緊急出口。130英尺長的階梯垂直穿過地層,洞口處的偽裝十分巧妙。但是,如果德國人發現了洞口,他們會向洞內進攻的。設計者已經考慮到這一點。如果敵人打開洞蓋,他們會發現,擺在面前的不過是一座墓穴。這其中玄機十分簡單:洞內的深度是所需的兩倍,上半部是一個真正的墳墓,由鋼門阻隔。來自大型地下工事的小隧道開口在其中部,負責軍官拉動杠桿,鋼門打開,墳墓咔嗒嗒落到下部,戰士們就可以鑽出來了。
從1929年到1933年,僅僅挖掘比奇附近的那處大型地下工事,就動用了2000名勞工夜以繼日地苦幹。之後,數不清的專家人員被派下去為工事進行裝備。問題在於無論時間或資金都不允許法國人用這種令人生畏的防禦工事來保衛自己的全部邊界。所以邊防存在漏洞,而且是極大的疏漏。德國人對此了如指掌。實際上,馬其諾防線僅僅延伸至色當城東,法國-比利時邊界的阿登大森林的南部。法國總參謀部斷言,大森林和萊茵河一樣,是安全可靠的天然屏障。1934年,馬歇爾·貝當和其他法國高級軍官在視察馬其諾防線的建築時說:「因為採取了特殊措施,阿登森林是不可穿越的。因此,這一段防線不存在危險。」
在阿登森林之後,便是比利時邊境,直達英吉利海峽。這一段防線,法國人沒有採取任何認真的努力來修築工事。畢竟,法國推斷他們的盟國比利時本身對法國來說就是一處很好的緩沖區,可以為法國爭取八天時間來組織自己的防禦力量。這一結論是按步兵行進速度得出的。可是,當時德國人已經實現了摩托化和機械化。
最終導致大戰爆發的種種危機終於接踵而至:德國再次佔領萊茵地區並兼並奧地利;慕尼黑協定的綏靖政策使蘇德地區落入希特勒之手;德國入侵波蘭。這些危機,使得在沒有防禦工事邊界地段駐防的法國指揮官可以或多或少地在他們願意的情況下,在他們喜歡的地段修築一些工事。於是,漫長的邊界就點綴上了成千的、與整個防守形勢極不相稱的小型機槍掩體。
貝當的關於阿登森林邊界段安全可靠的輕率結論終於把自己搞得狼狽不堪。1940年,閃擊戰之父海因茨·古德里安將軍的坦克把比利時和法國邊界打開一個大洞,德國部隊如洪水般穿過阿登森林,包抄法國部隊,並孤立了馬其諾防線。緊跟在古德里安的坦克後面的44個德國師僅憑借民用公路就直接穿插大森林。比利時人根本沒有執行抵抗方案,如貝當所預言的那樣,設路障、挖陷阱、破壞公路。面對飛速挺進的入侵者,約有40個法國師被禁錮在馬其諾防線內,他們「有防卻無可防」,就像他們的存在是為了保衛這條防線本身一樣。而另外30個左右的師則分散在從馬其諾防線終點蒙梅迪到英吉利海峽的防線上。
德國人裝備著現代化的坦克、戰斗機、斯圖卡式俯沖轟炸機和速射加農炮,尤其是令人生畏的高速88型炮,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為有效的武器之一。法國人幾乎沒有防空武器,只有極少量的飛機用於保護首腦要人,以及地面上落伍的坦克。法國軍隊遭到快速閃擊,遭到優勢火力壓制,遭到迂迴包抄。法國地面部隊土崩瓦解,蒙羞千古。
萊茵河是天然屏障的種種神話也很快就破滅了。法國軍事策劃者原本推測,沿岸的機槍掩體可以免受重型火炮攻擊,因為重型火炮會使河堤決口,造成洪水泛濫。但是,他們沒有把88型平射炮考慮進去。這種炮的威力小不會對河堤造成危害,卻可以把地堡炸成碎片。令人生畏的88型炮、斯圖卡俯沖轟炸機和配備手持炸葯包的地面部隊協同作戰,有時幾秒鍾就可以端掉岸上的一個防禦工事。
另外,德國炮兵還發明了簡單卻是致命的戰術來對付小型工事中的機槍和觀察所。他們用88型炮反復轟擊目標的同一處,炮彈就像風鎬一樣在這個地方打洞,最終穿透12英寸厚的堅固鋼板。八次射擊一般便可達到目的。
當時,入侵者對用傳統手段攻克拉費泰一座大型地下工事津津樂道。馬其諾防線最西端的這一地下工事就位於色當城幾英里外。攻擊中,一發炮彈碰巧從觀察孔射入一座觀察所,裡面的三名戰士犧牲了。在煙幕彈的掩護下,步兵沖上去,把手榴彈、發煙彈和炸葯包塞入洞口。24小時後,在拉費泰大型工事內第一次攻擊後倖存的106名戰士戴著已經失去功效的防毒面具窒息而死。當時,洞口處爆炸所產生的煙霧和毒氣充滿了工事地道。
德國人對這一勝利給予大肆宣傳。但是拉費泰並非馬其諾防線中的一支真正的「戰列艦」。它建得晚,當時資金已近枯竭。再加上修建匆忙,所以充其量是一座上乘的碉堡,而且火力配備不足。在德國入侵初期,他們對付馬其諾防線的主要辦法是繞過它。後來,到6月中,就在韋爾曼赫的部隊開進巴黎的同一天,希特勒親自下令發動了「猛虎攻勢」,直接攻擊馬其諾防線。他們在梅斯以東的薩爾地區展開行動,動用了難以置信的種類繁多的武器,包括從88型炮到加農炮群的一切武器。他們把加農炮群布設在馬其諾防線的75型短管炮射程之外,對防線大肆轟擊。接著,斯圖卡式俯沖轟炸機蜂擁而至,把重250公斤一顆的炸彈拋向目標。馬其諾防線經歷了煉獄般的洗劫。炮火把附近田野深深地翻犁了一遍。雖然也有炮彈直接命中觀察孔殺死觀察士兵的情形,但是大型地下工事里的人員卻安然無恙。
在其他方面,馬其諾防線也如建造者希望的那樣,證明完全是難以征服的。一直有一種說法,認為德國人從防線後面佔領防線輕而易舉,因為「防線的炮口是向外的」。事實上,防線的大型火炮都可以作360度旋轉,向任何方向射擊。羅歇·布呂熱是一位法國的馬其諾防線權威,他寫了幾本關於馬其諾防線的書。他說:「德國軍官曾對我說,他們在進攻防線時就像獵槍射擊下的兔子一樣逃竄。」75型炮的火力寸步不離地死盯著他們。只要有車輛不幸落入射程之內,都在劫難逃。
不爭的事實是馬其諾防線沒能擋住德國人的侵略,六周之內,法國軍事力量就分崩離析了。但是馬其諾防線本身卻穩如泰山,德國人對它的交鋒進攻失敗了。馬其諾防線固若金湯:沒有一尊大炮在戰斗中被敵人的炮火壓制住。當防線最後交付給敵人時,它完好如初。
隨著法國政府的投降,6月份簽定了停戰協定。正規的戰斗停止了。但是馬其諾防線的駐軍不願相信這一點,他們仍然渴望戰斗,並且仍然可以投入戰斗。防線的大型地下工事一直堅守到7月1日,那天法國軍隊總司令的命令直接下達到馬其諾防線。馬其諾防線的守衛部隊列隊走出工事,走向監獄。現在,德國士兵可以進入傳奇般的要塞了,可以像在農村集市上瞪著驚奇眼睛的鄉下佬一樣四處觀看他們的敵人為他們准備的所有招術了。
在戰爭後期,德國人也偶爾把防線當做倉庫、訓練基地和戰地醫院來使用。在阿登戰役中,防線也曾一度被用來抗擊美國軍隊。戰後,法國軍隊收回防線,但是,在現代戰爭中這座防線已毫無使用價值。法國士兵把那些大鐵門哐當哐當地鎖上,帶著鄙夷不屑的神情走開了。
時至今日,在法國的政界和軍界,一提到馬其諾防線,言談話語中仍然流露出既驕傲又窘迫的情緒。沒人知道該怎樣處理這道防線。它不會自己消失。但是,它又太大太重,無法拆除。當然,值得提到的還有全世界對它熱情不減的痴迷。今天,與法國一詞相聯系的事物,除了埃菲爾鐵塔,便是馬其諾防線了。
馬其諾防線聯誼會主席克洛德·達姆通過幾年談判,已經從政府那裡獲得了一座大型地下工事的使用權。他對這座破敗的大型地下工事進行了修整,准備發展旅遊業。他的理由是:防線已經成為法國民族的遺產,必須對外開放。這個組織在阿爾薩斯和洛林還有一些分支機構,如今,至少已有六座大型地下工事對遊人開放了。
多年來,法國政府已經賣掉了許多小型工事和碉堡,或直接把地堡出讓給土地耕作受到妨礙的農民。而那些大型地下工事作為民用實在太大了。盡管一起對這些建築進行沒有條理的商業開發——這里建一個迪廳,那裡來一個蘑菇場——這樣的企業還是維持不了幾個月,這是因為當初的軍事設計初衷很難轉變為商用的緣故。據說,已經有一些私人住宅建在了一些當初可供30名戰士駐守的地堡上。如果沒有別的用意,至少它可以保證這些庄園的主人們享有世界上最好的、防盜能力最強的酒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一些馬其諾防線建築的興高采烈的擁有者是德國人。
J. 盤點那些年各國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修建的無用軍事防線,是哪些
從人類文明建立之初,戰爭就一直陪伴著人類,一個文明的毀滅和另一個文明的建立往往由戰爭決定,所以甚至可以說,有時候,戰爭促進了文明的進步,它不僅僅是人類社會產出的悲劇,也是促進文明進步的一種動力,而歷代戰爭中,人類為了抵禦外敵所修築的要塞防線,正是人類智慧的側面佐證,其完美地利用了地形、地勢、氣候、我們可以在其中看到建築學知識,還有材料學的運用,在這些前提下,還要思考如何把火力搭配及軍力配置發揮到極致,在一條成功抵禦外敵的軍事防線中,往往蘊藏這人類當時最高的文明水平。然而,不管軍事防線設計得如何巧奪天工,它終究是死的,人類卻是擁有思想的活物體,所以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絕對完美的防線,很多防線看似完美無缺,但是一旦投入到實戰中,卻顯得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