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是如何對付美國售台武器的聽說又要買給台灣F16飛機。
在台灣武器采購方面,我們目前轉化了思維,以漏基灶前是極力封堵台灣獲得新的武器,而現在則是,想辦法將台灣獲得的武器威力消除。譬如早先法國對台灣出口幻影2000時期,我們通過國內壓力手段,迫使法國政府屈服,在2000的身上大作文章。修改了2000諸如:遠程紅外吊倉,下視反應系統等等。但是,這些都是在我們對外公布2000具體數據之後,才開始的。為此,台灣最終還是花了1架飛機的錢,買回去半架。失去遠程打擊系統的2000很難對付象殲8IIDM那樣的中空截擊機,更不用說目前的殲10~11了。
1997年美國出售60架F16給台北。但是朝鮮卻在此時對外展示了他的大浦洞1A戰術導彈。而且再一次拒絕談判。隨即美國特使訪華希望北京交涉。我們卻只是關心售台戰機問題。美國不得已將F16遠程系統替換,停止供應各種所需維護部件。至使台北又一次買回去一個「空歡樂」
1995年瑞典政府出售2艘海象級潛艇給台灣,我們藉以反五大為理由公開在聯合國大會彈劾,瑞典不得已停止交易。1997年瑞典同意以技術交流給我們「守門員」系統。隨即我們同意海象以「無前置魚雷管道」結構的潛艇賣給了台灣。同時北京獲得的「守門員」資料基本屬於無償的以作為補償。
可以這樣說,台灣所有購買的武器,無一不是被我們動過手腳的,至於說道這些武器性鋒轎能,我們甚至比台灣都知道的要詳細清楚。台灣使用這些武器以後,就等於把自己的海空軍全部作戰時間表,毫無保留的教給我們。因為這些裝備,何時應該維護,維護間隔期限。維護時間長短。我們一清二楚。要是在這個維護階段開始實施打擊,那麼台灣海空軍只能坐在那裡看著。
並不是西方社會不遵守信用。關鍵是我們一貫的所謂大力開發經濟。任何一家企業,一個政府都不會拒絕更大的潛力市場。歐美競返扮爭基本飽和。日本根本就是無可在開發潛力。印度對外開發更是十分保守。只有我們這塊土地,似乎到處孳生金錢。所以面對高額利益面前,所有制裁我們的條款都是形同虛設。最近布希政府在美國對華經濟發展中稱:美國必須與中國實現技術溝通,更多的採取技術合作。這道被封鎖了20年的關口,在迫於內外壓力下,不得不對我們打開。
美國可以控制技術含量,但是不可能控制中國人狡猾的頭腦。他們可以使美國70-80年代技術,迅速成長為21世紀產品。而且還會叫美國自己也不認識。我們擁有3200萬名技術人員,一半為其軍隊效力。他們可以把「守門員」與AK730結合,搞出自己的陸軍2000。以前他們狠窮困,因此學會了很多狡詐的科技混合招數。
而台灣則不同。他們幾乎沒有重工業基礎。搞任何一個高等科技項目都是十分困難。台灣在我們不斷壓力下,慢慢消耗自己的潛能。
Ⅱ 請問中國現在所處的國際環境,世界各國對中國的態度怎樣
西方國家這次為什麼會如次的團結?歐洲的德國、法國,一般是不會冒著這樣的風險得罪中國這個經濟大國的。伊拉克戰爭時德國和法國都和中國站在一邊,不支持美國對伊動武。為伊拉克而得罪美國,不符合他們的國家利益。法國10年前為了不得罪中國,終止了對台軍售,損失了幾十億的收入。而為什麼今天會冒著這么大的風險公然與中國為敵?難到就是為了和自己根本不相乾的西藏和奧運? 而另一個值得讓人思考的問題是,一向是西方老大的美國,為什麼這一次這么低調?讓英、法、德在前台唱主角?對於西藏,西方國家很清楚,再怎麼鬧,中國也不可能做出讓步。對於奧運,他們也很清楚,就算西方國家沒有一個領導人出席北京奧運會,中國也就是面子上過不去罷了,對中國有實質影響嗎?沒有。 所以,西藏只是一個幌子,奧運也只是一個幌子。那麼他們到底想從中國得到什麼? 西方國家正面臨著10年來經濟陷入衰退的危險,他們需要有一個有實力的國家為這次西方經濟的衰退買單。不言而喻,他們不約而同的想到了中國。 做為一個普通老百姓,我對國際經濟沒有什麼研究,但2008年一開始我還是隱約到中國經濟面臨的危險,現在也就想起了溫總理說過的一句話:2008年也許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現在想起正在進行的這場鬧劇,真的有點讓人毛骨聳然了。美國不是低調,是很冷靜,他們早已經不露聲色的出招了: 1、美元貶值。因為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中國16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已經人間蒸發了3000億美元,而且還在繼續蒸發中。更要命的是,由於人民幣升值,中國出口產品成本增加,沉重的打擊中國的出口,許多企業面臨倒閉的危險。因為中國企業的倒閉,西方國家生產企業就可以開始生產復甦。 2、通過高油價以拖跨中國經濟。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需要大量的進品原油,而西方國家則不斷的提高石油儲備,造成高油價一直持續,以增加中國經濟建設的成本。這就是美國為什麼要打伊拉克、打伊朗的原因:控制石油就是控制了經濟命脈。 3、足漲中國金融泡沫。人民幣升值,大量熱錢自然要湧入中國,造成中國高成本、高幣值的經濟泡沫。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政府就算是背著千夫所指都絕不救市的原因,就是為了打擊國際投機資本在中國的惡意圈錢行為,而另一方面卻不得不面對成千上萬痛不欲生的股民的唾罵而有可能造成國內社會動盪的危險。現在看了,什麼西藏事件、抵制奧運都是不足為道的事。 所以,「西藏」和「奧運」只是西方國家綁架的兩個「人質」,他們真正的目的不是西藏,也不是奧運,而是以此為要挾,要中國為他們的經濟衰退買單。不買單:搞亂你,要死大家一起死。買單:坐下來談,你答應我我就息事寧人! 中國政府的冷靜是對的,死死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才是關鍵。經濟如果一跨,那就什麼都跨了。 國民要冷靜,要相互理解,不要給政府出難題。還是那句話:發展才是硬道理,壓倒一切的是穩定。一個普通的中國人都能預料到,我相信政府能從容應對。我們要支持政府打贏這場表面上看起來是輿論戰,而事實上是經濟的戰爭 我們需要更團結 希望大家奔走先告1、多省油 多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能做車就不要開車 能開窗戶就不要開 空調 2、多省電 路燈不用就關掉, 能用耳機就不要開音箱,家電不用就要把整個開關拔下來 又省電又安全 希望政府把夜景工程的燈光就關掉 3、支持國貨 能買到國貨就不要買外國貨 促進內需 錢要給自己人賺 4、努力工作 多開發和製造更好的產品 實業才是救國之本 5、尊重自己 尊重國人 不要崇洋媚外 6、告訴台灣 西藏 包括其他民族的青年 為什麼我們現在還這么痛苦別的國家看不起,因為我們的祖輩太喜歡窩里斗,。 7、告訴身邊的每一個人 中國只有強大才會有更好的家 ,落後就要挨打挨罵 8、政府在進步 督促政府更快的進步 而不是推到他 那樣高興的是美日 痛苦的是自己 轉給所有愛國的人 關於「中國現在所處的國際環境」,由於字數太多,這里寫不下,你自己到這里去看看http://www.cciced.org/
求採納
Ⅲ 排佣條款是什麼在國際契約中的作用是怎樣的
一「排佣條款『是中法拉法葉艦采購合約中的第18條,該條文規定承商不得對買方任何官員、個人致送餽贈,如有違反合約的收佣情形出現,買方除有權解約外,也可自合約價中減去與傭金金額相當的費用。
』排佣條前鄭款『內容如下:
18.1承商不得對買方任何官員或人員,直接、間接授與或任何方式致送任何餽贈、禮物或私人款項。
18.2承商茲聲明並保證其並未僱用其本身員工外之任何公司或個豎槐人,兜攬或取得本合約,亦未指定任何已接受或將接受與本約有關之傭金、潤金、手續費或他項收費之代理商、代表或其他人,若有除承商本身員工以外之任何人自承商處接受與本約有關任何性質之任何報酬,承商應向買方說明該等人士之身分以及付款之方法與基礎。
18.3承商如違前述支付傭金、潤金、手續費或他項收費之規定時,買方有權1.以承商違約而解除本約,或2.自合約價款中減去與承商所支付傭金、潤金、手續費或任何其他收費相等之金額。
18.4本條之規定於本約完成或終止後,仍屬有效且適慧纖頌用於指定之次承商。
二 在國際契約中的作用是避免不正當競爭和制約可以引起的腐敗行為。
Ⅳ 法國的「水門案」來龍去脈!
隨著法國大選的結束和愛麗舍宮最高權力的交替,一樁發生於3年前的誣陷案日益浮出水面,被炒得沸沸揚揚,震驚了法國全國。這一案件之所以受到極大的、異乎尋常的關注,是因為它直接涉及到法國前任總統希拉克、前任總理德維爾潘和現任總統薩科奇。目前,案件正在緊鑼密鼓的調查之中,法國公眾也在急不可待地關注著案件的實情和最終結果。根據現已曝光的情況,案件顯得撲朔迷離,真假莫辯。
東窗事發:副總裁被控誣告
2004年5月和6月期間,正在偵辦1991年法國對台軍售傭金案的法官范魯因貝克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指控法國一批政經人士收受了對台軍售傭金,並透過盧森堡「清泉」金融公司的秘密賬戶入賬。信中還提供了這些秘密賬戶的名單,名單涉及法國左、右黨派和經濟界的一些重要人物,其中包括數位當今政壇要人,尤其是時任內政部長、現已成為法國總統的薩科奇。
事發後,經過法國有關機構的調查,認定名單是「捏造」的。薩科奇等人隨後以「誹謗」罪名向司法機關起訴,要求就此案進行調查。
調查表明,歐洲航空及國防工業集團(EADS)前副總裁讓-路易·熱爾戈蘭是這起事件的始作俑者,是他將這些匿名信轉交給法官范魯因貝克的。但他事後一直宣稱自己與這些匿名信無關,並在法官面前強調,他深信在該案中「與他有過接觸的政治人物,絕對沒有抹黑他人的企圖」。
2006年6月,熱爾戈蘭終於承認自己是匿名信作者。他還供出歐洲航空及國防工業集團的前高級管理人員伊馬德·拉烏德是偽造名單的人。後者予以否認,反而指控熱爾戈蘭是偽造者。因此熱爾戈蘭被控「誣告、偽造和使用偽造文書、收受背信贓物以及盜竊」罪名。拉烏德則被控「偽造和使用偽造文書」的罪名。
秘猛攜密調查:情報將軍受命介入
「清泉」案的另一關鍵人物是當年法國國防部顧問菲利普·龍多將軍,此人是當時法國高層情報部門的負責人。「清泉」案事發後,正當有關法官秘密接見了揭發人,並開始獨自辦案的時候,龍多將軍被尚未擔任總理、還是外交部長的嫌灶德維爾潘召見,後者讓他秘密調查名單事件,並向自己「單線匯報」。
龍多將軍的頂頭上司是當時擔任國防部長、現任內政、海外事務及地方行政事務部長的阿利奧-馬里夫人。龍多將軍宣稱他曾於2004年5月將此案情況向當時的國防部長阿利奧-馬里夫人匯報,但阿利奧-馬里夫人對此予以否認。她於2006年4月和同年11月先後向媒體和傳訊她的法官宣稱,她是透過新聞報道才知道這個假名單案的。但龍多將軍7月4日向法官宣稱,他曾於2004年5月26日和7月6日把兩份文件交給阿利奧-馬里夫人當時的辦公室主任菲利普·莫爾朗,內容是熱爾戈蘭曾與范魯因貝克法官會晤,亦即他把一封匿名信交給了法官。對此阿利奧-馬里夫人表示「事情很奇怪而且矛盾」,她指出,這與龍多將軍以前的聲明不符,「他的聲明前後矛盾」。
不過,龍多將軍的一項舉動對於此案真相的調查具有關鍵的作用,這就是:他在受命調查此案的過程中,曾將調查過程用筆記的形式在電腦中記錄下來。後來,他將電腦中的記錄材料全部刪除了,並且聲稱這是受德維爾潘的指使而為。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在他東窗事發被警方抄家的時候,警方的電腦專家復原了龍多將軍電腦中被刪除的檔案。辦案的電腦專家對他的電腦進行司法鑒定後,復原了電腦中被刪除的檔案,並於今年6月27日提出一個鑒定報告。根據這些電腦上的記載,兩名預審法官掌握了龍多將軍有關此案的一些重要的文件。也正是根據這些記載,此案的幕後主使人漸漸地浮出了水面。
迷霧重重:誰是真正的幕後主使?
在龍多將軍2004年5月26日的電腦筆記中記載:「2004年5月4日,我與讓-路易·熱爾戈蘭會面時得知:他在8天前接到了德維爾潘的指令,他決定向范魯因貝克法官說名單的事。」「熱爾戈蘭5月19日與德維爾潘會談時,德維爾潘顯得興高采烈,但同時他又擔心,他不希望名字出現。」
在2004年6月30日的一段筆記中,龍多將軍提供了更多的細節:「據伊馬德·拉烏德的消息,熱爾戈蘭接到了德維爾潘的指令,就是『告發薩科奇』,指令本身來自共和國總統(希拉克)。」
龍多將軍在今年6月26日和7月4日的兩次傳訊中證實了這些枝者伏復原的筆記內容。並向法官宣稱:他是在徵得前總理德維爾潘的同意之後,銷毀自己這些筆記的。
6月26日,龍多將軍以「需要律師協助應訊的證人」的身份被負責調查這起案子的兩位法官讓-馬利·杜伊和亨利·蓬斯傳訊了大約11個小時。兩位法官想要了解當時擔任外長的德維爾潘在該案中的確切角色。傳訊中,龍多宣稱他是受到德維爾潘的指令介入「清泉」案調查的。後來,他向德維爾潘總理匯報,薩科奇進入名單,十有八九是受到誣陷,但仍接到繼續調查的命令。龍多將軍還聲稱,從2004年1月9日接到德維爾潘的指令起,他就發現該案的發展出現了政治態勢,他對這個陰謀和德維爾潘要求他核實名單一事提出了疑問。他說:「我對德維爾潘扮演的角色提出了疑問。」
龍多將軍還提到2004年7月19日曾與德維爾潘會面,他說:「對德維爾潘來說,清泉公司的名單大概有一些真實的部分,但我看出他有一絲擔憂,因為他要求我轉告熱爾戈蘭不要再有動作了,要休息休息,並停止干預此案。這時我才重新意識到必須保護德維爾潘和在他上面的共和國總統。德維爾潘也意識到了,因為他曾挖苦地說:『如果我們的名字出現,總統和我都要爆掉。』」
之後,法官傳訊了熱爾戈蘭和拉烏德,目的是讓兩人確認龍多將軍的上述筆記內容。兩位法官首先詢問了熱爾戈蘭有關2004年1月9日他參加的一次會議的情況,當時在場的還有龍多將軍和德維爾潘。熱爾戈蘭證實當時擔任外長的德維爾潘曾要求龍多將軍提供一份有關該案的報告,他還特別要求龍多將軍核實「清泉」公司的名單,並強調這是希拉克總統的指令。根據龍多將軍的筆記,在這次會議上提到了薩科奇的名字和他的完整的姓氏——尼古拉·薩科奇·德·納基·波克薩,但他的名字是後來才出現在名單上的。
熱爾戈蘭和德維爾潘是多年的老朋友。當他當年准備將匿名信和光碟交給法官時,他曾在龍多將軍面前炫耀自己是受總理的旨意而辦。熟悉內情的人士說,現在他不再保護他多年的老朋友德維爾潘了。
至於德維爾潘出於何種動機而指使熱爾戈蘭等人炮製此項誣告案的呢?據有關媒體分析,因為時任內政部長的薩科奇是他在通往愛麗舍宮路上最強的競爭對手。
警方從龍多將軍的筆記中還發現多處以縮寫字母「PR」的記載,從上下文分析即為「共和國總統」,也就是希拉克。龍多的記錄中還有「我覺得自己正在完成總統給予的使命」等詞句。7月的筆記中寫道:「風險:PR可能被牽連」、「如暴露,我們(PR和DV)就完了」(註:DV即德維爾潘)。
龍多在2007年6月11日被法官傳訊時還指出,德維爾潘曾向他提起他接到共和國總統的「指示」,將軍因此覺得這是「總統交給他一個任務」。
以上這些材料顯示,這樁震驚法國的誣告案的幕後主使可能就是前任總理德維爾潘、甚至是前任總統希拉克。對此,德維爾潘和希拉克本人是如何應對的呢?可想而知,他們都是斷然予以否認。
德維爾潘曾於2006年12月21日以「普通證人」的身份被上述兩位法官傳訊。他當時否認自己與該案有任何關系,他也強調希拉克總統與該案無任何關系。
今年 7月5日,負責調查「清泉」案的兩名預審法官讓-馬利·杜伊和亨利·蓬斯由一名檢察官和兩名警官陪同,前往前總理德維爾潘在巴黎17區的住所,對他的住宅進行了6個多小時的搜查。當日,德維爾潘外出度假。
前總理德維爾潘發表公告,揭露在「清泉案」中無理對其進行指責,他希望現在能夠擁有受律師協助證人的地位,為自己進行辯護。公告指出,「德維爾潘非常不幸地從報上得知對他的無理指控,而作為本案的簡單證人,他不能有效地為自己辯護,因為不可能了解案情。」他重申「沒有試圖調查或者誹謗涉及本案的任何一位政治人物。」 德維爾潘還表示,為了脫離這種令人無法忍受的境地,他「現在希望擁有受律師協助證人的地位,能夠像所有公民一樣享有為自己辯護的權利,讓事實說話。」
7月6日,兩位法官又在巴黎市16區克萊貝爾(KLEBER)大道的一個屬於外交部的建築內搜查了前總理德維爾潘的一個辦公室,他自2007年5月以來在此有一個辦公室。這一次德維爾潘本人在場,他於6日晚緊急趕回巴黎,搜查歷時6個多小時。德維爾潘於當晚9時左右離去,他向記者宣布:「諸位可以想像得到,我剛才經歷了一段不愉快的時刻,但我知道真相將大白。」
德維爾潘還在《東部共和國報》刊出的一篇采訪文章中宣稱:「我從未要求任何人調查政治人物,更不可能損害他們。」他還宣布:「我鄭重否認曾主動向范魯因貝克法官和伊馬德·拉烏德採取任何行動,而且我從未與拉烏德會面。」
7月10日,德維爾潘自己宣布他將被法官傳訊。7月27日,德維爾潘在巴黎接受偵辦「清泉」案的法官傳訊。他在傳訊結束後向媒體重申,自己從未要求對特定的法國政治人物進行調查,也沒有參與「任何政治陰謀」。德維爾潘一直強調,他下令調查「清泉」案是為了保護國家利益,而不是出於個人政治目的。傳訊之後,法官決定,將以「誹謗同謀」等罪名針對前總理德維爾潘進行司法調查。而根據法國司法傳統,只有掌握一定證據後才會針對某人展開司法調查。
與前總理德維爾潘頻頻受到法官傳訊和調查不同,盡管已被牽扯進此案,但到目前為止,前總統希拉克並沒有因此案而受到傳訊和調查。希拉克的律師證實,希拉克不會到負責「清泉案」的法官面前受審,因為這樁案件涉及他任總統的那段時期。他援引憲法第67條款稱,希拉克「是前總統,因此必須像在所有民主國家那樣,對他進行保護。」這個條款保障他在面對總統任期內的案件指控時「終身享有豁免權」。
以上是迄今為止「清泉」案的進展情況。這一震驚法國的誣陷案究竟何時能塵埃落定,將真相大白於天下,人們正拭目以待。在關注案件真相的同時,人們自然也會關心:作為這起誣告事件的受害人之一,現任總統薩科奇的態度又是如何呢?7月10日,薩科奇總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將不會撤銷他在「清泉」案中的控訴。薩科奇說,在刑法方面,「司法行動不會因原告撤銷控告而停止」。另外他拒絕對「原告同時是共和國總統的這樁案子作出任何評論」。
Ⅳ 現在台彎實力如何有吞大陸的野心嗎
台灣的軍事實力,在全球的排名在15以內。總兵力大約有27萬, 作為對比英國21萬,法國26萬,德國25萬。雖然數量不能改蔽說明實力,但是從一定角度說明了台灣軍隊是有一定規模的。如果仔細研究會發現,台灣的坦克、戰機、軍艦數量和質量在全球也是不錯的。
同時因為作戰目標明確,在軍隊的組織體制和戰法研究上還是有亮點的。
至於經常被大陸媒體詬病的台灣軍人素質差,沒有戰鬥力其實有被歪曲誇大的。沒有實戰的考驗,誰強誰弱還很難說。其實,在2000年前台灣海空軍隊在台海對抗中還是處於微弱優勢的。台海兩岸軍力的發展變化,一定意義上,是兩岸軍工發展的不磨核同思路造成的:
台灣軍工:八十年代是巔峰期
無論是雄風2E或是天弓2B導彈,它們都是台灣中山科學研究院的產品。中山科學研究院簡稱「中科院」,它是台灣「國防自主」政策的產物。由於特殊的政治環境,台灣在武器裝備的取得上受到了極大限制,因此在「國防」方面向來重視自主發展,投入龐大的經費與人力研發所需的武器裝備,並且獲得了可觀的成就。1964年,中國大陸成功試爆首顆原子彈,身處台灣的蔣介石深受刺激。1965年,蔣介石親自任命唐君鉑中將為籌備處主任,成立「石門科學研究院籌備處」。1969年7月1日,中山科學研究院在桃園縣龍潭鄉正式成立,隸屬於台灣「國防部」,下設「核能研究發展」、「火箭研究發展」、「電子研究發展」、「化學材料科學資源開發研究發展」4所,首任院長為閻振興,總員額約1200人。
除了所謂的「中科院」之外,台灣重要的軍工相關單位還包括漢翔航空和中船(即台灣中國造船公司。前者是由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發中心改制而來,擁有製造超音速噴氣式戰斗機的能力,
而後者則是島內領先的船舶製造企業,與台灣的軍艦自造計劃密切相關。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隨著IDF戰機原型機的基本完成,台灣的自主「國防」走到了巔峰,當時,台灣三軍都有許多重點型號武器問世,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有IDF戰機、天劍系列空空導彈、雄風系列反艦導彈、天弓系列防空導彈、勇虎式主戰坦克等,如今這些武器仍是台軍的主力裝備。
而此時的大陸軍工,進入八十年代以後,為了服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策,大批國防相關的重點項目又相繼下馬,這其中就包括日後不斷引發爭議的運-10。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大陸軍工陷入低潮。
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
進入九十年代以後,兩岸軍工互換了位置。大陸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制裁,於是大力推動自主研發;而台灣外購上取得重大突破,當局越來越依賴對外軍購。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軍售項目包括法制幻影-2000戰機和「拉斐特「級護衛艦,美製F-16戰機和E-2預警機。
這種行為所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自主研發成果無法為繼,大量的專業人才流失。中山科學研究院在上個世紀90年代擁有6000名科學家和8000名技術人員,但是到了2003年,這個數字下降到約4000名科學家和5000名技術人員。自2005年下半年開始,台「國安單位」甚至發現有超過50名「中科院」離退職人員經由第三地前往中國大陸,相關部門強烈懷疑,這些人員極可能會參加解放軍的國防科研計劃,尋找事業的第二春。
與「中科院」一樣,漢翔航空和中船公司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以漢翔為例,在台灣獲得F-16和幻影-2000戰機之後,IDF的生產計劃由原先的250架銳減至130架。當IDF生產完成之後,除了組裝少量美國直升瞎殲掘機外,漢翔的營運只能依靠飛機翻修與延壽改裝、零部件製造、支持台軍的拖靶訓練任務等業務來苦撐。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的專業人技術員對漢翔的未來失去信心,離開公司流向民間甚至是國外和大陸。
漢翔航空花費七年時間,耗資七十億新台幣打造的「雄鷹」戰機原型機出廠後,台灣空軍對其興趣不大。這對於處境已相當不妙的漢翔航空而言,無異於敲響了喪鍾。
就這樣,軍方不購買軍工的產品,軍工就沒有足夠的資金和動力來推動新項目的發展,更搞不出軍方所中意的產品。今日台灣軍工已陷入惡性循環,如今台灣軍工的存在,最主要的意義已經不是為了實現「自主防衛」,而是為當局外購先進武器時提供討價還價的基礎。
反觀海峽這邊的大陸,近年來進口武器有限,主要以自主研發和技術引進為主,這對於提升國防工業水平頗有幫助。隨著國民經濟的騰飛,特別是1999年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之後,中國政府加大了對相關機構的支持,吸引了更多人才的加入。與此同時,多年來大陸一直大力推動的國家「973」計劃、「863」計劃、重大科技攻關計劃等一系列科技計劃在許多重要領域取得了大量創新結果,進一步推動了國防科技的發展。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大陸的國防科技與世界水平的差距已經縮小到有限的短距離,少數科技項目甚至處於領先位置。近年來,眾多武器平台的井噴式亮相即為明證。
台灣武器裝備
台軍發展戰略是依據三軍聯合作戰的構想和"制空、制海、地面防衛"的軍事戰略,加強兵力整備,竭力爭取先進武器裝備,以達成軍事現代化的目標。並藉由持續進行指揮管制系統的統合工作,有效控管陸、海、空三軍的先進武器裝備,發揮強大的火力優勢,強化台海安全的系數。
1、台灣陸軍的主戰武器裝備:
早期以步兵為主,配有少量的美式M4、M5及M24、M41型坦克等。70年代後,開始陸續購進M48型坦克、各式履輪裝甲車及M109、M110等型的自動炮車等。自80代起,自製的CM11和CM12型坦克500輛開始裝備部隊,之後又分批購進美製的M60A3型主戰坦克,M48H勇虎型主戰坦克等,共擁有各型主戰坦克1600輛,各型裝甲車1000多輛,大型火炮2000多門,武裝直升機100餘架。
台陸軍還編設50多個防空導彈連,擁有各種型號的導彈約6000枚,其中包括"天弓"型導彈約1000枚,"鷹"式防空導彈約160枚,"愛國者"2型導彈約200枚,"小槲樹"改良型導彈1100多枚,"地獄火"2型反坦克導彈約6000枚,"陶2B"型反裝甲導彈約290枚,DMS野戰防空導彈約700枚,"毒刺"地對空導彈約1300枚等。近期,還准備購買美國的"愛國者"3型導彈和遠程雷達等。
台陸軍還擁有最先進的AH-1W攻擊直升機,OH-58D偵察直升機等。
2、台灣海軍的主戰艦艇及武器:
台灣海軍擁有拉斐特、成功、諾克斯等較為先進的主力戰艦及自行建造的"錦江"級巡防艦等30餘艘;還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建造的驅逐艦(台稱"陽"字型大小)10餘艘、新一代導彈快艇30艘、還有其它般及登陸艦40餘艘、潛水艇4艘、還准備自製新型導彈快艇30艘;各型直升機、定翼機40多架,以及"標准"、"海叢樹"、雄二、魚叉等各型導彈及兵器。布希政府上台後,又決定向台灣出售4艘"基德"級導彈驅逐艦,預計2005年前編組成軍。美國同時還決定向台出售8艘柴油動力潛艇(2010年開始交貨)及12架P-3C反潛巡邏機。
3、台灣空軍的主戰飛機及武器裝備:
台灣空軍擁有作戰飛機440架,支援軍機150架,其中包括:F-16戰機146架,幻影2000-5戰機58架,經國號(1DF)130架及目前已退居二線的F-5E/F戰機部分等;支援飛機有4架E-2T空中預警管制機,並與一架C-130HE組合一個獨立的電戰機部隊,還配有EAT-3型電子戰飛機24架,AT-3電子干擾機18架,RF-5E偵察機9架,以及30架TH-67直升機、20架C-130H運輸機及各型教練機等。
Ⅵ 通古斯卡防空系統【中程擴展防空系統首次試驗獲得成功等】
中程擴展防空系統首次試驗獲得成功 2011年11月17日,在新墨西哥白沙導彈靶場,中程擴展防空系統(MEADS)成功完成首次飛行試驗。試驗中使用了愛國者-3 MSE型導彈,同時演示驗證了MSE導彈在對付後方來襲的模擬目標時前所未有的過肩發射能力。導彈在成功對付模擬威脅後,在任務最後執行了預先設定的自毀序列。MEADS憑借其先進的雷達及360°全方位防禦能力,使得防禦覆蓋面積達到了傳統防空系統的8倍,降低了部署人員與設備的需求,也降低了空中運輸的需求。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MEADS管理機構負責人表示,MEADS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能力,便士兵免遭不斷增加的空中和導彈威脅。MEADS輕型發射器是目前最先進的移動發射器之一。
2011年11月14日在義大利進行的MEADS模擬試驗中,表現了系統感測器、發射器及戰術操作中心網路節點能力。MEADS戰場管理器允許這些構件在無需重啟情況下重新配置。該項目的主合同商是多國祥橡歲聯合投資的MEADS國際公司,包括位於義大利的MBDA公司、位於德國的LFK公司及位於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MEADS合同中也包括了兩次攔截試驗。2012年底計劃在白沙靶場開展第一次攔截測試,以對付空中飛行器;2013年底計劃進行感測器特性測試。
(雨絲)
美國海軍先進精確殺傷武器系統進入初始化小批量生產階段
美國海軍陸戰隊最近成功在UH-1Y直升機上進行謹睜了先進精確殺傷武器系統II(APKWS)首次試射,此次試射是為其2012的部署作準備。此次在海軍中國湖空戰中心武器分部進行的試射,不僅標志著APKWS在UH-1Y直升機上測試的開始,還標志著該項目初始化小批量生產階段的開始。
APKWS由BAE系統公司為美國政府開發,由半主動激光制導部、直徑為69.85毫米的火箭發動機和戰斗部組成,可在精確有效打擊軟目標和如肆輕裝甲目標的同時降低附帶傷害。BAE系統公司負責系統激光制導和控制部件的設計。
試驗中,陸戰隊飛行員在UH-Y直升機上對固定目標發射了6枚導彈,射程從1.5千米~5千米不等。試射還標志著MK152型戰斗部首次從飛機上發射,這種戰斗部比先前的M151型戰斗部操作起來更為安全。
APKWS系統可以帶來3種好處,首先,BAE系統設計制導部件與目前69.85毫米直徑的火箭發動機、戰斗部以及引信完全匹配,從而可以極大地提升目前庫存的10萬枚非制導火箭的作戰能力;其次,系統可最大程度地降低精確打擊的附帶傷害,從而使軍方可以靈活地打擊敵人;最後、組件價格符合海軍關於打擊低價值目標的成本要求。
美國海軍於2008年開始關注APKWS項目。除原先計劃地用於直升機平台外,海軍還加入了空軍關於將APKWS用於固定翼飛行平台的聯合概念技術演示項目。(雨絲)
歐洲防禦局提交精確制導彈葯發展路線圖
2011年11月29日,歐洲防禦局向成員國提交了精確制導彈葯發展路線圖及相關的實施計劃研究報告。此報告是在充分研究歐洲未來精確打擊需求及技術和工業能力需求基礎上擬定的,內容涉及了如何保證歐洲精確制導彈葯的實用性和競爭力。
研究建議涵蓋了從有效方法到信息交換到潛在關鍵技術及工業技能。歐洲防禦局的成員國及其他利益相關成員會在2012年上半年共同探討所擬定的研究結果,隨後確定如何開展隨後的工作。
多家彈葯公司開展了精確制導彈葯研究,具體包括BAE系統公司、博福斯動力公司、迪爾BGT防務公司、Expal公司、MBDA公司、耐科斯特彈葯公司、奧托梅萊拉公司、萊茵金屬公司、薩基姆及泰勒斯公司。此外各成員國、高校、學術界及相關工業部門支持了本研究的順利完成。
報告指出:在技術領域這樣的活動是必需的,這樣可保證精確制導彈葯特殊部件的供應。報告也確定了其他需要引起注意的領域,如能力素質、用於測試與資質認證的方法及設備。報告中還提及了非歐洲國家和其他工業部門的附屬問題,內容涵蓋了技能、材料或出口控製法律等。
(雨絲)
美國國防部正式建立空海一體戰辦公室
為了滿足不斷變換的國家安全需求,美國國防部宣布建立空海一體站辦公室,負責指導美軍空中和海上作戰能力的融合。
在2010年的《四年一度國防審查》報告中,提出了美國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設計一種內容全面的作戰概念,來應對正在出現的反介入和區域封鎖(A2/AD)挑戰。為此,這三大軍種協作制定了空海一體戰(ASB)作戰理論。在先進軍事技術全球擴散和其他國家的A2/AD能力不斷發展的情況下,ASB作戰理論將對前述的美軍三大軍種起到指導作用。該理論的基礎是軍事和技術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展現將反映出這三大軍種空前水平的協同、合作、融合和資源投入。
2011年8月12日,這三大軍種聯合建立了ASB辦公室,並正在為貫徹執行ASB作戰理論建立某種框架。ASB辦公室的主要職責是監督和管理ASB作戰理論的貫徹執行,主要手段包括推動各軍種之間的協調、影響各軍種的軍事演習、鼓勵空中和海上能力的發展與融合、與各聯合部隊進行合作等。美國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都將各自派出至少兩名校級軍官或等級相同的文職官員在ASB辦公室就職。
貫徹執行ASB作戰理論將促使各軍種之間的制度化關系、采辦策略平衡、作戰概念融合發生積極的改變。ASB作戰理論是美軍為與正在出現的A2/AD威脅交戰而作出的自然的、並且深思熟慮的回應,這類威脅包括各種常規彈道導彈、遠程巡航導彈、先進的一體化防空反導系統、電子戰和賽博戰能力、潛艇、水面戰艦和現代化的作戰飛機等。它將使美軍在捍衛美國及其盟友的利益時能夠實施力量投送,並使美軍能夠維持全球各個公域的穩定和自由進入這些公域的能力。
(雨絲)
美國2011財年武器出口額達348億美元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公布數據顯示,美國政府2011財年武器出口額達348億美元,連續第四年超過300億美元。
截至9月30日,美國正式對外軍售項目達到283億美元。其中,對阿富汗軍售最高,為54億美元,其次對台灣軍售為49億美元,對印度、澳大利亞和沙烏地阿拉伯的軍售額分列三、四、五位,為45億、39億和35億美元。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預測2012財年的對外軍售為300億美元。由國防安全合作局負責管理的非對外軍售交易達到65億美元。
今年6月,美國國防部發布對外軍售項目合理化計劃,在對外軍售流程從上到下的審查中,為提高流程靈活性並提高軍備的批准和交付速度,制定了11項目核心舉措。除對外軍售審查外,美國正重組其武器出口管制系統,來簡化出口流程。美國還將實施同澳大利亞和英國的雙邊國防協議,提高敏感武器裝備的轉移速度。這三項改革旨在加速以國家安全為目標的對盟國和友邦的關鍵技術轉移。(雨絲)
美國陸軍首次訂購卡爾・古斯塔夫單兵攜帶型武器系統 美國陸軍與瑞典薩伯公司簽訂一份合同,訂購84毫米卡爾・古斯塔夫單兵攜帶型武器系統,這是美國陸軍首次訂購該武器。美國陸軍與特種作戰司令部訂購該武器系統的總價值達到3150萬美元。
卡爾古斯塔夫反坦克武器系統歷史悠久,目前仍然是具備較高的現代化水平和作戰效能的地面支援武器。為了滿足新的作戰需求,該系統不斷進行升級和改進。薩伯公司的M3式卡爾・古斯塔夫單兵攜帶型武器系統,未來將為高要求客戶提供尖端技術和先進能力。(雨絲)
俄羅斯未來3年采購新型裝備資金將增長
俄羅斯表示,未來3年計劃用於新型裝備的采購資金將本質增長,國防采購支出的60%將用於采購新型現代化裝備,這個數額將達到約1276億美元。
2012年計劃劃撥約531億美元用於國防采購,2013年劃撥約671億美元,2014年約788億美元。按照慣例投入資金中的大部分將用於裝備武裝部隊、其它軍隊、軍事機構,以及軍用特種設備更新。2012年為此的投人數額為約333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17%。今年12月4日關於未來3年的政府確定的國防采購方案將獲批。這意味著,方案獲批之後所有的訂購方將可以簽署合同,而不用等到明年。
(雨絲)
馬來西亞計劃采購20枚響尾蛇導彈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向國會通告,馬來西亞政府計劃向美國采購20枚AIM-9X-2 Block II響尾蛇導彈及相關設備、零件、訓練和後勤保障,總計約5200萬美元,該批導彈的引進將大大加強馬來西亞空軍在東南亞地區空中防禦能力。
該批采購包括29枚AIM-9X-2 Block II響尾蛇導彈,8枚CATM-9X-2空中系留訓練彈,4個CATM-9X-2 Block II制導單元,2個AIM-9X-2 Block II戰術制導單元,2枚空中訓練假彈,導彈包裝箱,保障和測試設備,備件,維修件,人員培訓和培訓設備,出版物和技術文件,以及美國政府和承包商的技術援助和其他相關的後勤支持。
(雨絲)
歐洲面空中程地基防空系統成功進行飛行試驗
2011年11月14日,法國空軍面空中程地基防空系統(SAMP/T)在法國西南海法國武器裝備總署(DGA)導彈試驗靶場成功攔截了一枚10千米外的彈道導彈目標。
SAMP/T火控系統先由DGA的設備提供信號指示,後由阿拉貝爾多功能雷達跟蹤目標。SAMP/T火控系統發射了紫菀-30導彈,並為其提供製導,之後導彈自主飛行,直接命中摧毀目標。
這是SAMP/T系統繼2010年10月18日之後第二次成功進行反戰術彈道導彈(ATBM)發射,SAMP/T首次顯示了覆蓋全歐洲的反彈道能力。這是首次由法國空軍實施的ATBM攔截,也是SAMP/T系統2011年10月12日被法國空軍正式宣布具備作戰能力以來的首次發射。
目前,法國空軍擁有7個SAMP/T系統,義大利陸軍則擁有3個。SAMP/T是義大利和法國為北大西洋聯盟提供戰術彈道導彈防禦能力的基石。兩國通過歐洲武器采辦機構――聯合武器合作組織管轄的共同項目辦公室購買SAMP/T。
(黃英)
印度成功試射烈火導彈
在2011年11月15日的試驗中,印度具有攜帶核彈頭能力的新型遠程烈火-4導彈成功擊中目標。印度國防官員表示,烈火-4導彈首次驗證了多項新技術,代表了導彈技術的一次飛躍,該型導彈質量更輕,採用兩級固體推進,戰斗部配有再入熱防護罩。首次使用的復合式火箭發動機展示了卓越的性能。
烈火-4是印度陸軍烈火-2導彈的升級型號,射程超過3000千米,能攜帶1t的有效載荷。這枚兩級導彈由固體燃料提供動力,能從移動發射架發射。導彈從奧里薩邦惠勒島靶場發射,飛越孟加拉灣墜入印度洋。
此外,在2011年12月1日,印度成功試射了有核能力的烈火-I戰略彈道導彈,其射程為700千米。烈火-I導彈是印度自主開發的地對地單級導彈,固體推進劑提供動力。這次試射是從機動發射架上發射的。烈火-I導彈有一個專門的導航系統,它保證導彈能以高准確度打擊目標。該導彈在飛行過程中由精密雷達和位於海岸和打擊點附近的艦船上的電可視遙測站跟蹤。烈火-I導彈已經在印度海軍服役。該導彈是先進系統實驗室(ASL)開發的,該實驗室的前身是印度國防組織的導彈開發實驗室。
(於藍)
雷錫恩公司完成三模導引頭系列試驗
雷錫恩公司近日表示,對GBU-53/B小直徑炸彈II的三模導引頭成功進行了一系列試驗,驗證了其硬體和軟體性能。在試驗期間,導引頭安裝在轉台上,以紅外和毫米波模式跟蹤移動目標。試驗證實,導引頭軟體可以在各模式之間無縫數據傳輸,使武器完成瞄準。
小直徑炸彈II的三模導引頭是一種先進的集成導引頭,在一台萬向架中融合了毫米波雷達、非製冷熱紅外感測器和半主動激光感測器,能夠在各種模式之間無縫共享瞄準信息,可幫助武器在惡劣天氣條件下對固定或運動目標進行全天候打擊。2010年8月雷錫恩公司贏得了5年期的4.51億美元的固定價格研發合同。2011年4月,公司完成了關鍵設計評審,為掛飛試驗鋪平了道路。預計小直徑炸彈2013年開始實施交付,2014年服役。
(雨絲)
俄印布拉莫斯導彈在波羅的海成功試射
近期,俄羅斯和印度聯合研製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導彈於波羅的海成功的從11356型護衛艦上進行了發射。本次試驗的目的是為了檢測布拉莫斯導彈的性能,導彈在艦艏垂直發射後,按預定軌道飛行,並到達試驗場的指定地點。遙測數據顯示,所有的艦上導彈設備都狀態良好。
從2007年開始俄羅斯琥珀造船廠為印度建造了第2批11356型護衛艦,分別是塔爾瓦爾號(F40)、特里蘇爾號(F43)和塔巴爾號(F44),這3艘護衛艦計劃在2013年~2014年交付,所有的艦艇部裝備有8枚布拉莫斯導彈(採用3C-149垂直發射裝置)。
(於藍)
美國陸軍首次實彈試射AIM-9X防空導彈
2011年11月14日,美國陸軍在新墨西哥使用國家先進防空導彈系統(NASAMS)首次實彈試射了AIM-9X最新型響尾蛇近程空空導彈。此次試射屬於陸軍在McGregor靶場進行陸基防空演練的一部分。
兩支國民警衛隊部隊測試了大量的武器,其中包括NASAMS系統(AIM-9X和AIM-120 C7先進中程空空導彈)、復仇者和毒刺攜帶型防空導彈系統。
據美國陸軍透露,實彈發射演練的目的是測試系統在訓練、戰術、技術及程序上的有效性,尤其是驗證了首府華盛頓周邊防空體系的升級。(雨絲)
機敏號潛艇首次試射戰斧導彈
英國皇家海軍首艘新型驅逐艦機敏號在其首次導彈試射任務中成功發射了戰斧彈道導彈。試射中,戰斧導彈的速度達到256米/秒。該導彈長5.5米,重1300千克,射程超過1600千米。英國是唯一一個獲得美國戰斧導彈技術的國家。 據報道,機敏號目前正在墨西哥灣進行系統測試,該潛艇是英國皇家海軍潛艇中武器攜數帶量最大的潛艇,能攜帶38枚戰斧導彈和旗魚魚雷。機敏級核動力潛艇是英國皇家海軍最先進的潛艇,將取代目前在役的特拉法爾加號級潛艇。其主要任務是執行反潛、反艦作戰,以及收集情報保護英國的戰略威懾和水面船隻。同時還能使用戰斧巡航導彈進行對陸打擊。
該級潛艇的第一艘機敏號已經於2010年8月27日服役。目前該艦正在進行最後的海試工作,此後還將到美國繼續海試,之後便返回英國進行訓練,隨後將會正式執行首次部署任務。
(黃英)
朝鮮在黃海海域試射反艦導彈
據來自韓國政府方面消息稱,朝鮮近期在黃海海域進行了反艦導彈的試射活動。消息來源指出,在2011年10月和11月上旬,朝鮮利用其伊爾-28轟炸機在黃海海域進行了反艦導彈的試射。據稱,試射的反艦導彈為改進型冥河地對艦導彈。對於朝鮮挑釁韓國軍艦的做法,韓國方面正在積極加強本國地面和艦艇防空建設。
韓國軍方應對伊爾-28轟炸機搭載的空對艦導彈的主要武器是天馬防空導彈等。天馬導彈可以探測和跟蹤20千米高空以上的飛機,可以在10秒鍾內攔截5千米上空飛來的各種飛機。專家指出,韓國的天馬導彈可用於回擊朝鮮的殺傷性武器。
2010年朝鮮轟炸延坪島,導致2名海軍陸戰隊員和2名平民死亡。這一事件後,韓國方面向延坪島和白翎島增加部署了天馬防空導彈。
(雨絲)
俄羅斯啟動反導雷達系統應對美國導彈防禦系統
俄羅斯近期啟動了一部最先進的反導雷達系統,以應對美國等西方國家在歐洲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的計劃,該反導雷達位於波羅的海海岸,北約成員國波蘭和立陶宛之間,監視范圍達6000千米。
俄羅斯總統表示,他堅持要採取行動對抗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成員國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對莫斯科核威懾造成的威脅,這是俄羅斯發出的第一個信號,以表明他們足以應對歐洲導彈防禦對他們戰略核力量的威脅。整個2011年,沃羅涅日-DM雷達站一直在進行該雷達的測試。據俄羅斯文傳通訊社報導,在此期間雷達沒有出現技術故障。沃羅涅日-DM雷達站的有效監測范圍為6000千米,能夠和莫斯科的導彈防禦系統協同工作。(於藍)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成功測試聯合空對地導彈導引頭的製冷系統
最近,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與Marotta控制公司共同完成了聯合空對地導彈(JAGM)發射器氣動製冷系統(PCS)的測試。氣動製冷系統是美國海軍飛機所要配備的JAGM發射器上一個關鍵組成部件。
氣動製冷系統含有一個小型壓縮機及一套空氣過濾系統,它能夠為JAGM導彈的紅外成像感測器提供冷卻,使導彈在發射前,保證機組人員在安全距離上捕獲並跟蹤目標。據估計,該系統的可靠工作時間將超過10000小時。PCS設計基於Marotta公司的M-PACT(純凈空氣壓縮技術)系統,M-PACT系統現處於批量生產階段,主要配備美國海軍的製冷型AIM-9M響尾蛇導彈。位於新澤西州的Marotta工廠已經交付了1000多套該系統。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製冷導引頭能夠以被動方式鎖定目標,其工作距離遠高於非製冷導引頭,並能提供很強的目標識別能力。這種製冷導引頭尤其適用於美國海軍及海軍陸戰隊經常面臨的高濕度海況環境。通過使用製冷導引頭,也會節約JAGM導彈的全壽命周期成本,因為這種工作在中波的製冷型導引頭可以選用更加耐磨的整流罩。
(黃英)
俄羅斯交付紅寶石超音速艦載反艦導彈
根據2007年簽署的合同,俄羅斯已經向敘利亞交付了裝備有紅寶石超音速艦載反艦導彈的堡壘岸基機動式導彈系統。這些武器能夠確保敘利亞整個海岸線的安全,抵禦任何來自海上的襲擊。
2007年,俄羅斯與敘利亞簽署了價值至少3億美元的巡航導彈購買合同,俄方需向敘利亞提供72枚紅寶石導彈。堡壘岸基機動式導彈系統裝備紅寶石超音速艦載反艦導彈,可用於打擊水面艦艇、航母編隊和地面目標。其最大射程可達300千米。
俄羅斯外長2011年11月29日表示,俄羅斯將履行與敘利亞簽署的軍售合同,俄方不認可對敘利亞實施全面武器禁運的做法。對於俄敘之間的武器交易,以色列也表示出強烈不滿,他們擔心這些武器可能會落人黎巴嫩真主黨手中。(雨絲)
阿聯酋研發用於無人機的輕型防區外製導彈葯
在2011年11月13日~17日進行的迪拜航空展上,阿聯酋Adcom公司首次披露了為聯合40無人機研發的Namrod輕型防區外製導彈葯,並稱即將開始該彈的試射。
聯合40無人機有1個腹下武器掛點和4個翼下掛點。Namrod是一種以渦噴發動機為動力的導彈,射程為60千米。Namrod共有Namrod I和Namrod II兩種型號,其載荷的口徑分別為100毫米和155毫米。Namrod I全重為27千克,最大直徑為135毫米,設計用於無人機內部掛載。
Namrod從載機上發射後,其窄弦彈翼旋轉展開,向前收縮的尾翼也展開,發動機點火,可為導彈提供447米/秒的最大速度和60千米的最大射程。
Namrod的中段制導採用衛星制導+慣性制導系統。其中,衛星制導系統目前可以使用GPS和格羅納斯兩種信號,將來還可和用「伽利略」系統的信號。其末制導採用紅外和白光相機復合方式,導引頭與載機有雙路數據鏈,既可以將視頻上傳至載機,又可以接收操作人員的指令,具備人在迴路控制能力。(雨絲)
雷錫恩公司探尋標准-3 Block 1B試驗失敗原因
雷錫恩公司已經開始對標准-3 Block 1B導彈進行陸地點火,以此作為調查2011年9月1日該型攔截器首次試飛即遭失敗的原因的一部分。
發動機點火從2011年10月31日開始,旨在模擬使標准導彈-3 Block 1B未能命中靶標的故障。9月1日,Block 1B導彈從海軍伊利湖號(CG-70)巡洋艦上成功發射,但未能擊中目標,該型導彈是目前部署於美海軍艦艇上的標准-3 Block 1A的升級型號。
標准-3 Block 1B擁有比標准-3 Block 1A更先進的目標辨識信號處理器,和完全不同的轉向與姿態控制系統。Block 1B將部署於戰艦和歐洲大陸,作為導彈防禦局保衛歐洲免遭中東攻擊的計劃的一部分。
(於藍)
俄在裏海部署Bal-E岸基反艦導彈系統
俄羅斯宣布,Bal-E現代岸基導彈系統(CMC)開始在裏海小型艦隊服役。目前專家正在調試雷達設備,從而將整個系統用一個網路連接起來。2011年,導彈營的部分軍官在導彈廠進行了相關課程培訓。
Bal-E機動式岸基導彈系統裝備有KH-35型反艦導彈,是應俄羅斯海軍要求於上世紀90年代末研製的,並於2008年開始服役。系統由自行指揮控制和通信中心、自行發射器、運載和裝彈機以及通信車等11台車輛組成。該岸基導彈系統可在任何時間任何氣候條件下擊中120千米范圍以內的目標。系統行駛後部署展開時間為10m分鍾,機動距離850千米,彈葯量64枚,一次齊射量為32枚導彈。一個Bal-E導彈營的火力可遏制一個海軍打擊群、一個兩棲戰斗群或一個潛在的敵軍護航艦隊執行戰斗任務。導彈營可在距離海岸10千米的隱蔽地點發射導彈。該發言人表示,裏海小型艦隊在2012年訓練期間將至少進行三次對海目標試射。
Bal-E機動岸基導彈系統設計用於:控制海峽和領海;保護海軍基地,以及其他海岸設備和設施;在可能的登陸地域保護海岸線。導彈系統可全天候,在敵方火力壓制和電磁對抗條件下執行作戰任務,導彈具備完全的發射後自動制導能力。該系統內的任何發射架都可進行單一發射和齊射,可實時接收來自其他指揮點和外部偵察/目標指示數據源的信息。(雨絲)
Ⅶ 1992年12月23日,中法關系進入嚴重困難時期怎麼回事
補充下
當時法國是想撈一筆,因為台灣當局外購武器是不惜血本的,比其它國家地區購買價格高很多.但是由於我國政府的強烈抗議.最終出售給台灣的「拉斐特級」護衛艦是沒有法制武器系統的空船殼.當時安裝的是台灣從退役的軍艦上拆除的老舊武器. 所以當時看到台灣的這批軍艦照片時很怪異.「拉斐特級」護衛艦可以說是第一型服役的實用型隱形護衛艦,卻在相當現代化的艦體上安著很落後的武器.
只有60架幻影2000最終是完整的交付使用.主要是因為這件事才有要求關閉領事館的事情.
另外,潛艇最終並沒有交付台灣軍方.潛艇生產周期長,而94年時中法關系已經開始逐步恢復了.這種極端敏感的武器當然不能隨便出售.
Ⅷ 歐盟禁止對華軍售的始末
一、追根溯源看「禁令」
歐盟的前身是1951年的歐洲煤鋼共同體(ECSC)。1957年《羅馬條約》創立了歐洲原子能共同體(EURATOM)和歐洲經濟共同體(ECC)。1967年,三大共同體合並褲讓成為歐洲共同體(EC);直到1993年1月1日,旨在建立政治聯盟和經濟與貨幣聯盟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生效,標志著歐盟(EU)正式成立。因此,追溯歐盟對華軍售禁令的歷史,應從上個世紀50年代算起。
(一)巴統成立
二戰結束後,隨芹租著東西方陣營的形成,冷戰開始。為了限制西方工業發達國家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戰略物資和高技術,美國於1949年11月組建了所謂「出口控制統籌委員會」 (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Export Control) ,總部設在巴黎,又稱「巴黎統籌委員會」,簡稱「巴統」,有17個成員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加拿大、希臘、土耳其、日本和澳大利亞。有大約30個國家,還包括一些民族主義國家,被「巴統」列為禁運對象。
擬定禁運清單由各國執行是「巴統」禁運的主要手段。巴統的清單有三類,即國際原子能清單、國際軍品清單和工業清單,所涉范圍包括軍事武器裝備、尖端技術產品和稀有物資等上萬種具有戰略意義的貨物和技術。根據「巴統」規定,成員國准備向受限制的國家出口受控貨物和技術時,必須向「巴統」提出申請,並且只有在「巴統」所有成員國政府一致同意後,該出口國政府才能簽發本國的出口許可證。
(二)歐盟國家在巴統框架下的對華武器禁運
1950年7月,「巴統」的貿易管制范圍擴大到中國。歐盟自己並沒有專門的對華武器禁運政策,其對華武器禁運一直是在「巴統」 的框架內進行的,而且與美國的對華政策密切相關。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後,美國放寬了對華出口控制政策,「巴統」也改變了中國的出口許可地位,歐盟國家也隨之跟進。從1981年起,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開始向中國出口較為先進的技術。20世紀80年代中期後,中國開始與法國等歐盟國家建立起軍售關系。1989年下半年,「巴統」決定嫌純兆取消本已放寬的對華出口控制,歐盟國家也隨之對華實施軍事制裁,實行武器禁售。
但是,在「巴統」和歐盟決定對中國武器禁運的時候,正值國際格局發生激烈變化時期。隨著冷戰的結束、科技的發展和國際格局的演變,「巴統」以東西方劃界進行出口控制的制度已不合時宜。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西方國家開始不斷突破「巴統」的禁運限制,作為冷戰產物的「巴統」不得不調整其控制范圍和禁運對象。1990年,「巴統」的禁運項目由成立初期的400個減少到120個,1991年中又減少三分之二,被禁運的國家也越來越少,1994年3月,「巴統」宣布解散。
二、歐盟「禁令」禁什麼
1989年6月26日~27日,歐共體的決策機構部長理事會在馬德里開會,會議宣布對中國採取包括中止高層接觸、軍事合作和文化交流等在內的5項措施,其中有關軍事方面的措施是:「共同體成員國中止與中國的軍事合作並禁止與中國進行武器貿易」。該理事會宣言成為歐盟對華武器禁運的原始依據,使剛剛起步的中歐軍售往來又告停止。
但是,歐盟理事會的宣言並無嚴格意義上的法律約束力,它既沒有指明武器禁售是否涵蓋所有軍事項目,包括武器平台、非致命項目或其部件,也沒有說明執行禁售的措施和程序,而是將這些問題的解釋權留給了各成員國,而各國對理事會宣言的解釋也是不同的。有的國家禁止對華出售任何軍事項目,有的國家則是有選擇地禁售。例如英國的解釋是:不禁止非致命性軍事項目;如航空電子和雷達等,將禁售范圍僅限於「致命性武器,包括機槍、大口徑武器、炸彈、魚雷、火箭和導彈,以及專門用於上述武器的部件,彈葯、軍用飛機、直升機,戰艦,裝甲戰車以及其他武器平台、任何易被用於國內鎮壓的設備」。就在歐盟宣布對華禁售後不久,馬克羅尼(GEC-Marconi)公司獲准向中國出售了價值3000萬英鎊的用於中國戰機的「平視顯示器」和雷達設備,理由是這些屬於電子設備而非武器。
此外,法國和義大利也繼續對華軍事出口,其中甚至包括某些「致命性武器」。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04/Jun/580274.htm
Ⅸ 為什麼對華禁軍售
法國總統希拉克在2003年底首先提出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稱這已不符合時代發展潮流。2003年12月,歐盟布魯塞爾首腦會議正式決定將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納入歐盟的議事日程,並將2005年6月底定為最後解禁期限。
按照歐盟目前的規定,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的決定必須獲得歐盟25個成員國的一致同意才能通過。
但由法國推動的取消對華軍售動議遭到了美國的強烈反對,進而影響到英國和北歐國家在這問題上的立場。迫於壓力,歐盟一些成員國「開始擔心起來」桐孫搜,使得歐盟最終無法就解除對華軍售禁令達成一致。
美國為什麼如此害怕歐盟解除對華軍售禁令呢?
首先,它把中國作為潛在戰略對手,害怕歐盟解除對華武器禁運後,中國從歐盟進口武器,會損害它在亞太地區的地位。現在美國海軍的主力在亞洲,而它的海軍主力又是以航母為中心,它害怕中國掌握對付航母的技術。
其次,它怕歐盟解除對華軍售禁令後,中國多了一個購買武器的市場,將迫使俄羅斯把先進武器賣給中國。此前俄羅斯憑借它對供應中國武器的幾近壟斷的地位,不但價格昂貴,而且在技術上留局歷一手。比如俄過去長期不肯賣遠程戰略轟炸機給中國,歐盟表示要解除對華軍售禁令後,俄就表示可以賣了。
第三,擔心歐洲與中國聯手反對它。歐盟、俄羅斯和中國各為多極化世界中的一極,歐盟已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經貿關系蓬勃發展。美國怕歐盟解除對華武器禁運後,消除對華冷戰的最後痕跡,歐盟與中國的關系進一步密切。這是它害怕而千方百計要予凱哪以離間的。
其實,這些擔心都是出於冷戰心態。中國的國防完全是防禦性的,無意挑戰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存在。俄羅斯也把發展俄美關系放在重要地位,在與中國進行軍事技術合作時不會不考慮美國的反應。歐洲是美國的傳統盟友,有共同的價值觀,根本不可能與中國聯手反對美國。歐盟在考慮解除對華軍售禁令時,即同時在制訂嚴格的武器出口規則。
歐盟從自身利益出發,遲早是要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的,美國不可能長久阻擋歐盟與中國發展全面夥伴關系
Ⅹ 對台軍售的介紹
對台軍售是美國圓氏缺多年來美國軍售的一個底線,就是要使台軍在海空軍方面對大陸擁有技術優勢,尤其是要保持戰機方面的優勢。台灣自70年代將「反攻」戰略改為「固守」後,也強調「制空第一」,購買武器長期實行六分法,即空軍佔3/6,海軍佔2/6,陸軍只佔1/6(因其任務僅負責最後關頭的灘頭一搏)。 據新華社電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1月30日緊急召見美國駐橘辯華大使洪博培,就美方宣布向台灣出售「黑鷹」直升機、愛國者-3反導系統、掃雷艇等總額近64億美元(約合437億元人民幣)的武器裝備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2016年3月11日,美國國務院表示,已經授權出售兩核讓艘美國海軍巡防艦給台灣,金額1億9000萬美元,尚待國會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