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戴高樂一戰被俘,二戰逃亡英國,為什麼還是法國英雄
樓上說了很多都是可以直接查的到的,我看過戴高樂的傳記,還可以提幾點,那就是在流亡期間,他組成的法國流亡政府雖然是靠英國和美國的支援才能壯大,但是即使如此他還是靠著堅韌不拔的精神抵制住了美國對戰後法國的侵蝕,並沒有靠放棄一些法國的利益來獲得美國對他本人的支持,而是靠著各方努力挫敗了美國指認的代表,從而完整的保存了法國的利益,也因此在戰後他雖然是英雄也曾經一度失勢從共和國領袖的位置上退下來了好幾年,直到後來法國社會和經濟遇到極大困難的時候他又站了出來出任總理,制訂了新憲法,建立了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恩.還有一點,就是在貝當之前的總理保羅◎雷諾是戴高樂的好友,戴高樂出任陸軍部副部長是他全力推薦的,戴高樂流亡法國的10萬法郎的經費都還是雷諾私人支持的,但在綏靖派的壓力下,昔日好友沒能頂住壓力而服從了,(寫到這里突然想起雷諾的情婦,那個充當法西斯第五縱隊的分子,也是迫使雷諾妥協的重要因素之一)戴高樂也因此而割袍斷義(由此也可以看出其的信念是多麼堅定)
『貳』 戴高樂為什麼堅信德國坦克會閃擊法國
一個有使命擔當的人,往往表現出鍥而不舍、勇往直前的鬥志。戴高樂就是這樣的人,憑借職業軍人的素養和豐富的軍事歷史知識,對一戰後德國的發展,持以密切關注,並提出組建獨立的坦克裝甲部隊,以挽救「危在旦夕」的法國。
然而,堅持綏靖政策的法國政府,不斷地「縱容」德國;墨守成規的法國軍方,試圖憑借「馬奇諾防線」抵禦外來侵略。戴高樂只得到處奔走,倡導自己的理論,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他不再在乎自己的仕途,因為歷史使命賦予他必須這么做。
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和留言。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戴高樂》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叄』 法國的重建和戴高樂爭取大國地位的活動是怎樣的
1944年8月19日,巴黎人民舉行英勇的反法西斯起義,經過幾天浴血奮戰,終於在8月24日解放了自己的城市。翌日,戴高樂回到巴黎。8月31日,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即臨時政府從阿爾及爾遷回巴黎。隨著國土的解放,法國的各種矛盾迅速激化,國家的重建和大國地位的恢復問題十分尖銳地提上了日程。 戴高樂重建法國的一些措施 解放後的法國滿目瘡痍。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戰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法國造成了更為巨大的災難。據法國戰爭破壞委員會的估計,在這次戰爭中,法國喪失了它所有財富的45%。死亡人數達635000人,還有585000人因戰爭而殘廢。經濟上亟待重建。 政治上,法國也面臨著重建的問題。自貝當政府在1940年6月向德國投降以後,1875年建立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即已滅亡。
其次,9月9日,戴高樂正式對剛遷回不久的臨時政府進行改組,吸收了一些國內抵抗運動的領袖。10月14日,巴黎公布咨詢議會名單,全國抵抗運動委員會被並入這一清談機構。再次,為了鞏固對全國的控制,挫敗共產黨人在外省奪取政權的可能性,戴高樂以整頓國內治安和制止無政府行為為名,不斷派遣軍政人員前往各地接管解放委員會的權力,鎮壓和消滅人民武裝力量。9月14到11月6日,戴高樂還多次對各省進行了廣泛視察。
『肆』 戴高樂恢復了法國,強大了法國,為什麼最後被人趕下台
一個國家領導人是誰,他在做什麼或者准備做什麼,一定都會有人支持或反對,目的和原因不一而同。一直以來就有很多人反對戴高樂,而不是因為某件事情引發。
戴高樂戰爭時期是個軍人,在軍旅生涯中就因為受排擠而邊緣化,可以說他一直不精於政治斗爭。1944年,戴高樂回到巴黎,原本可以領導法國走向復興,但還是因為政治斗爭不熟練,在政府中被第四共和國的政客們排擠,政治活動被迫中止,從那時直到到1958年,他在政治上都處於弱勢狀態,導致反對人數增多。
即使多數人支持他,也沒有太大意義,因為戴高樂推行的改革已經讓他在精英階層和知識階層裡面已經威望大失,最終因為壓力和一個政治家的高傲,他自行退場了。
『伍』 二戰中,戴高樂是如何讓戰鬥法國與盟國平起平坐
1943年7月戴高樂對吉羅的勝利,也可以說是對羅斯福和丘吉爾的示威。羅斯福執拗地企圖把戴高樂排除在法國抗戰隊伍之外,使盡了招數。丘吉爾開始時想把戴高樂拴在倫敦,成為大英帝國的囊中物,但是這位「應運而生」的法國將軍,身在倫敦,想的卻是維護法蘭西帝國的整體利益,最終作為凱旋者回到法國。戴高樂需要美國和英國的幫助,但是絕不因此而仰人鼻息。他頂住了羅斯福和丘吉爾的種種壓力和干預。
丘吉爾與羅斯福不同,他不像羅斯福那樣對維希政權抱有幻想。當看到戴高樂不可能就範,戰鬥法國已經堅實地站立起來時,他不能不想到,日後他還必須和這位剛愎自用的將軍打交道。丘吉爾說服了艾森豪威爾,兩人一起向羅斯福陳詞盟國必須承認戴高樂領導的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但是,問題並未解決,戰鬥法國仍然不能與盟國平起平坐。
反法西斯盟軍在各條戰線的勝利,特別是蘇聯紅軍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所取得的偉大勝利,改變了歐洲戰場的面貌,盟軍由防禦變為反攻。7月26日,墨索里尼垮台,德意法西斯聯盟宣告破裂。從各方面的態勢來看,1944年將是一個決勝之年,對於法蘭西民族來說將是從德國法西斯侵略魔爪下光復的一年。
戴高樂決心讓由他領導的武裝力量在解放法國的戰役中,發揮最大的威力。9月18日,戴高樂和吉羅簽發了一項備忘錄,分送給美、英、蘇3大國,堅持法國軍隊一定要參加在地中海沿岸以及未來的橫渡英吉利海峽的戰役。另一份備忘錄則提出,盟軍解放法國時應該與戰鬥法國建立的行政機構合作。戴高樂擔心會被盟國關在解放後的法國政府之外,從而淪為盟國的附庸。
美國和英國依然忽視戴高樂。關於義大利的停戰談判,戴高樂幾乎一無所知。墨索里尼倒台後,繼任的巴多里奧政府要求停戰,9月3日,美英同義大利簽署了停戰協定,直至盟軍在南義大利登陸,戴高樂才得知此事。9日,戴高樂發表聲明,指出法國必須參加一切對意條約的制定,並且對於沒有被邀請參加對意停戰協議表示不滿。10日,法國共產黨的武裝力量和吉羅所屬的部隊在科西嘉登陸。戴高樂於24日發表聲明,說科西嘉戰役表明法國有能力在解放歐洲的共同戰斗中作出貢獻。11月底,戰鬥法國終於成為義大利咨詢委員會的成員。
9月17日,戴高樂發布命令,宣布成立協商會議,它相當於民族解放委員會的議會,由100名委員組成,其半數來自國內的抵抗運動。10月3日,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由戴高樂和吉羅簽署命令,宣告:今後委員會將只有一個主席。同一天的另一項法令宣布將根據指揮與政權分立的原則,組織法國的武裝力量。
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於11月3日在阿爾及爾開幕。戴高樂發表了長篇講話,指出戰鬥法國從一開始就是法國的合法代表,協商會議的召開是完善法國各種合法權力機構的重要步驟。同一天,戴高樂改組民族解放委員會,增加了國內代表,排斥了吉羅和吉羅的支持者喬治。
1944年1月12日,丘吉爾和戴高樂在阿爾及爾見面。當時英國和美國報紙都透露,羅斯福有意在戰後法國成立一個由英美控制的軍政府。在談話中,戴高樂向丘吉爾表示,他強烈反對羅斯福的計劃,他指出,戰鬥法國既然已經在北非站住了腳跟,也必定會勝利地返回法國。談話後的第2天,戴高樂邀請丘吉爾檢閱了他統率的軍隊。
戴高樂蔑視羅斯福的「法國不能再擁有原來的殖民地」的說法,1月30日,在布拉柴維爾召開的非洲領地會議上,戴高樂發表講話,指出法國的事務只能由法國自己來決定,法國將獨自行使自己的主權。戴高樂還規劃了未來包括法屬殖民地在內的所謂「法蘭西聯盟」。
3月21日,戴高樂發布命令,宣告:一旦法國本土有足夠的領土獲得解放,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就立即遷回法國,行使其職權。
3月27日,戴高樂明確表示:民族解放委員會將成為法國的臨時政府,在恢復民主的進程中,臨時政府「絕對地」只聽取「民族意願」的意見,凡「不是來自法蘭西民族的任何教訓」,一概不予理睬。4月8日,戴高樂自任法國武裝力量的統帥,吉羅被委以總監。吉羅拒絕了這個榮譽職務,寧願退休。這一切都使羅斯福非常惱火,但毫無辦法。
橫渡英吉利海峽的戰役即將開始,丘吉爾邀請戴高樂到英國來。6月4日,戴高樂乘坐丘吉爾派來的專機,從阿爾及爾飛往倫敦。比起一年以前戴高樂離開倫敦前往阿爾及爾時,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此時,美國、英國、加拿大等盟國的軍隊正厲兵秣馬,准備橫渡英吉利海峽。
英國完全浸沉在大戰前緊張的氣氛中。丘吉爾在指揮部會見了戴高樂。他們的談話有使戴高樂感興趣的地方,這就是解放歐洲的戰役即將開始,雖然美國和英國在制訂諾曼底登陸的方案時,完全把戴高樂撇在一邊,但是戴高樂重返祖國的日子畢竟越來越近了。談話的後一半卻激怒了戴高樂,丘吉爾建議戴高樂到華盛頓去見一見羅斯福,還說羅斯福對於戴高樂排斥吉羅的做法一直很有意見。戴高樂說,目前他想到的只是解放法國的戰爭,對朝見羅斯福完全沒有興趣,法國的事情只能由法國人自己來管,無需美國和英國插手。丘吉爾也發了火,他挑明說:如果要他在戴高樂和羅斯福之間進行選擇,他只能選擇後者。
在倫敦,戴高樂還會晤了艾森豪威爾。艾森豪威爾向他介紹了渡海作戰的准備情況,表示:盟軍一旦登陸後,准備安排挪威、荷蘭、比利時等國的領導人通過電台向本國人民發表講話,然後艾森豪威爾也發表一個講話,並把准備好的講稿拿給戴高樂看。艾森豪威爾建議戴高樂接著也對法國人民說幾句話。艾森豪威爾的講稿只講盟軍的戰績,隻字不提戴高樂和戰鬥法國。戴高樂立刻表示不滿,堅決拒絕在艾森豪威爾之後講話。
同丘吉爾和艾森豪威爾的這兩次談話,氣氛都十分緊張。但是,當6月6日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後,戴高樂還是通過倫敦廣播公司發表簡短的講話:「最崇高的戰斗開始了!法國的戰役打響了。在全國、在帝國、在軍隊里,只有一個共同的意志,一個共同的期望。」
諾曼底登陸後,戴高樂從倫敦又回到阿爾及爾。在這期間,戴高樂於7月6日訪問了華盛頓,同羅斯福進行了三次禮貌的,但極不愉快的談話。戴高樂得知,羅斯福認為未來世界秩序的基石將是美、英、蘇和中國四大國,而法國則自從1940年6月崩潰以後,就永遠失去了大國的地位。戴高樂離開華盛頓以後,美國國務院於12日發表一項聲明,表示美國政府確認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有資格在解放後的法國行使行政管理的權利。
『陸』 戴高樂:戰敗流亡到法蘭西國父,預言歐盟成立,力主擺脫美國
在近代的法國 歷史 上,有這么兩個 歷史 人物,可謂是讓後人推崇備至,其一就是名聲家喻戶曉的法國頭號戰神拿破崙。在十九世紀初,他幾乎以一己之力在危亡之際帶領才剛歷經革命分崩離析的法國打下了歐陸的半壁江山,使法蘭西的名號在近代史的長河中閃閃發光。
而第二位享譽盛名的法國人,則是在二戰時期組織自由法國對抗納粹的將軍戴高樂。戴高樂雖然沒有拿破崙那般征服世界的光環,但他卻是現代法國不可或缺的締造者之一。在法國2005年的一次投票中,他更是擊敗了拿破崙,而成為了法國人公認最偉大的英雄。
恰逢戴高樂生日,來簡單講講戴高樂的生平吧!
西元1890年,夏爾‧戴高樂出生在法國北部城市裡爾的一個天主教家庭。他的家族是當地一個 歷史 悠久的書香門第,從拿破崙的時代開始就已在科學文化的領域里深耕,戴高樂的父親老戴高樂是一位愛國的 歷史 老師,同時也是一位忠誠的保皇派。
然而,在戴高樂出生二十年前,鄰國普魯士的鐵蹄踏進了法國大地,而法國在這場戰役中落敗,皇帝被俘虜,法國人曾經引以為傲的君主制不復存在,轉而變為共和體制。
普法戰爭的失敗使得老戴高樂在內的眾多法國人的民族信心,也受此影響,在戴高樂出生後,他的父親就常常給他灌輸作為一個法國人該有的愛國情懷、以及對法國 歷史 的驕傲。
在父親的教導下,戴高樂從小就萌生出了對時政以及 歷史 的興趣,並立志從軍報效國家。1909年,戴高樂考入軍校,在軍校就讀期間,戴高樂因為他仿若章魚哥的鼻子大小而有了個綽號叫做大蘆筍。三年後,「大蘆筍」從軍校畢業,隨後便加入了上校貝當統率的步兵團,接著更參加了一次大戰當中有絞肉機之稱的血戰凡爾登戰役,期間多次負傷,甚至還被德軍俘虜。
但即使如此,戴高樂也不放棄任何一點的學習機會,在被俘的這段期間,戴高樂硬是靠著獄中的派發的德文報紙自學德文,同時觀察德國人使用的戰術,就這樣硬是撐完了蹲苦牢的兩年等到戰爭結束,才隨著德國投降而被釋放回國。
在被德軍俘虜的這些日子裡,戴高樂除了自學德語,還有一個讓他很有收獲的是,他秘密觀察了德國人的戰術並整理出了一套戰略思想。其中,戴高樂以其獨特的眼光,看出了坦克這一在當時十分新穎的武器,認為這種配備強大火力且無懼壕溝的鋼鐵巨獸將在未來的戰爭里不可避的佔有一席之地。
於是便在戰後將心力投入坦克等機械化部隊的研究中,1934年他更寫出了一本書《未來的軍隊》來推廣自己的戰略思想,鼓吹法國應該組建屬於自己的機械化部隊,才能應對未來的戰爭。
然而,當時的戴高樂只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軍官,講出來的話人微言輕根本沒人理睬,就連與他感情不錯的貝當也對他這種天馬行空的想法不看好。更多人則相信與其研究那種東西,還不如把金錢投資在德法邊境的馬其諾防線,能打防禦戰就好。
法國軍界消極進攻、仰慕權威的種種特性,最終使得戴高樂的新書只能享有區區十五法郎的售價,然而,諷刺的是,戴高樂的書在法國乏人問津,但沒想到在鄰國卻引起了德國軍方的高度重視,著名的德軍將領古德里安對此書更是如獲至寶。
他把戴高樂的思想與自己的理論糅合在一起,結合成了一種新的戰術。然後就是再來大家所熟知的 歷史 結局: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彌漫著復仇之火的德軍依靠所向披靡的機械化部隊席捲法國大半疆土,一個月後,巴黎就遭攻陷,曾經叱吒歐陸的高盧雄雞不支倒地,被迫向德軍投降……
看著敵人拿自己的理論把自己的祖國打趴在地,戴高樂的心理陰影面積不知道該有多大。在法國投降數日前,戴高樂跟著被召回的英國大使撤退潛逃倫敦。而之後,讓戴高樂更悲憤的是,他的團長貝當,此時已經開始曲線救國,不但成為了納粹傀儡政權的領導,還把戴高樂判處死刑。
戴高樂從小受的就是最純正的愛國教育,他實在無法接受貝當與敵人合作的行徑,為了表示自己寧死不屈的精神,在潛逃到英國後,戴高樂旋即發表《告法國人民書》另立自由法國政府與納粹控制的維琪政府分庭抗禮,宣稱:
法國抵抗的火焰都不能熄滅,也絕不會熄滅!自此,曾經的學生與老師已經決裂,此時的戴高樂雖然只是個准將,但在他勇氣過人的號召下,法國的非洲殖民地紛紛響應,加入了自由法國,而戴高樂的這個政府,也隨著戰爭的擴大,從一開始的只有英國承認,得到了其餘同盟國各個成員的認同。
在戰爭期間,自由法國雖然兵力薄弱,但卻也不遺餘力地參與盟國在近東、非洲、巴爾乾的諸多戰事,並於1944年克復首都巴黎,接受駐巴黎的德軍投降書。
隨著納粹德國的敗亡,戴高樂的聲望已經來到了人生的巔峰,被譽為法國守護神的他在法國各地都受到人民的熱烈歡迎。
戰爭結束後,戴高樂組織了一次全民公決,宣布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的成立,他本人也被選為是共和國首任總理。然而這總理的位子還沒坐幾年,1946年,戴高樂就因為與議會的分歧過大所以選擇主動引退。
面對這種與政界的分歧,他絲毫不打算用自己在戰爭中累積的名望與權勢繼續,而是選擇不戀棧直接回家。比起紛亂的政界,戴高樂其實更喜歡的是農家樂寫寫回憶錄的愉快生活。
後來還是因為1958年法國的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爆發戰爭,這才讓法國政府再一次請戴高樂出山,戴高樂此次出山後,重新成立了一個第五共和國擔任總統。
在這次出山的總統任內,戴高樂除了致力調解政府內左右派的嚴重分歧,同時也制定了一套自己理想的治國方針。
除了支持法國成為擁核國家,同時也主張歐陸要團結,團結真有力,成立一個以法國為中心的歐洲共同體,走一條獨立自主擺脫美國的外交路線,戴高樂當時所提出的這些想法,被後人統稱為戴高樂主義。
即使到戴高樂去世後五十年,他的思想,我們也仍然可以在歐洲的政局中找到影子。像是今天的第二大經濟體歐盟,其實就是一例與戴高樂主義十分契合的例子。
自戴高樂去世以後,法國政界實際上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把戴高樂主義視為金科玉律,直到近年才有了些許改變,但不知道如今的法國與歐盟,是不是戴高樂當初想像的那個樣子呢?
——————————
我是@文明向導歡迎關注!
『柒』 戴高樂是如何帶領法國從屈辱走向強大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擁有西歐最強的陸地軍隊,然而在德國面前卻不堪一擊,特別是馬其諾防線留給了世界無盡的笑柄,無數的國家為此嘲笑法國人的可笑和傲慢,的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法國人近代最大的屈辱,法國作為當時歐洲第一陸軍強國,卻固步自封地對德採取戰略防守。
同時,戰敗帶給了所有法國人內心極大的震撼,他們不相信自己偉大的祖國,會如此不堪一擊,因而許多法國人心中的民族自信也被嚴重打擊,法國淪陷後,海外的法軍也陷入了一片絕望,他們沒有勇氣再拿起武器回到祖國。
其實,早在當時法國政府修建馬其諾防線時,還是一個普通軍官的戴高樂,就極力地反對政府的這種做法,他認為,法國不應該把希望寄託在無法移動的大炮上,而是應該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建造一支強大的裝甲部隊。
『捌』 戴高樂是怎樣拯救法國的,二戰後又是怎樣讓法國躋身世界強國之列的
戴高樂成立「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後將其改為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
後帶領人民解放法國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