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法國女孩的生活習慣
法國飲食源遠流長,品種多且講究,頗具特色,因之久負盛名。其烹調技術在西餐中首屈一指,故許多法國人常以此感到自豪。歐洲第一流大飯店的大廚師大半是法國人。從歷史上的皇帝路易十四開始,法國形成了一個重要而又不斷發展的宴會外交。這些精心安排的珍饈佳餚被世人稱為法式宴會,餐桌上一次可上200道菜!法國人最愛吃的菜是蝸牛和青蛙腿,如果你點這兩道菜,陪你的法國朋友定會十分高興。如今,巴黎對蝸牛的消費逐日擴大,全市有40多家出售蝸牛的食品店。法國最名貴的菜是鵝肝,家常菜是炸牛排外加土豆絲。世界飲酒冠軍法國人,尤其愛飲葡萄酒。她們吃飯很講究菜餚和酒的搭配,如:吃肉飲紅葡萄酒,吃魚飲白葡萄酒等。法國人還特別愛吃乳酪,不同色味的奶酷多達400多種,其肖費量也居全球之首,有「乳酪王國」之稱。西式進餐的禮節甚多,比如,赴宴者應從自己座位的左側就位,坐姿要端正;要後於主人把餐巾放於腿上,相敬乾杯時,即使你不會喝酒,也應將酒杯在唇邊觸一下,以示敬意,西餐的主要餐具有刀、叉,使用時,要右手握刀,左手持叉,先用刀將食物切成小塊,再用叉把食物送入口中,每吃完一道菜,就將刀、叉並攏排於盤內,如未吃完,應把刀、叉擺成「八」字或交叉放,但不要刀口向外……
法國女子在社會生活中地位較高。同她們握手時,一定要等其先伸手,她們可戴著手套,而男士一定要摘下手套,無論在何處,男士都要讓女士先行。在現代法國都市中,婚戀生活頗為自由。許多男女青年往往只同居而不舉行婚禮,甚至把這種日漸「時髦」的社會現象看作一種「革新」,所以「試驗夫妻」之風盛行。他們認為試婚的好處是:充分相互考驗,避免日後離婚。而今,法國獨身者不少,又以35歲以下和50歲以上者居多。法國奇特的傳統婚俗,是新郎和新娘在結婚前都照例向各自的好友舉行告別晚會,男方叫「埋葬單身漢生活晚會」,女方稱「辭別宴會」;新郎是以一個象徵性的「棺材」舉行一次「葬禮」來表示向「單身漢」告別;新娘在「辭別宴會」上,接受婦友們獻給的花束、花藍,大家同唱辭行歌,共跳送別舞,以示姐妹間眷戀深情――次日即可到天主教堂舉行婚禮了。天主教徒家庭的孩子出生後,都要經過「洗禮」,並取一個教名。教徒大都嚴守教戒。齋日不搞娛樂活動,尤其遇到某月13日是星期五這天,更嚴守戒規。
我國12種生肖,除「龍」是虛構者外,均為常見的飛禽走獸,且每種代表一年,而同歐洲各國大體相同的法國人的生肖,則是天文學上黃帶的12個星座,如:白羊、金牛、雙子、室女等,這12種生肖分別代表一年12個月,而不是一年一生肖。
法國的狗業很發達,那些闊綽女子,幾乎人人愛狗如嬰。全國每年出生狗達百餘萬只,年經銷額約10億法郎。為與方興未艾的養狗之風相適應,法國的狗飲食業、狗飾品業、狗葬業等,隨之興起,有專業狗醫4,000名,全國還建有狗肉加工廠3,000餘家,營業總額高達25.5億法郎。
這個愛美、講食、嗜酒、重禮的國度,還有一些禁忌。法國人忌諱「13」和「星期五」,認為這些數字隱含著凶險;忌送菊花、康乃馨等黃色花,認為黃花象徵不忠誠,玫瑰花只能送單數,除了表達愛情外,不能送紅色花……法國的生活習俗還有很多,到了法國,一定會有所感受。
❷ 與法國人交往或初次見面應注意哪些禮儀
1、法國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慣以握手為禮。男女之間, 女子之間的見面時,還常以親面頰或巾面頰來代替相互間的握手。
2、行親吻禮時,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擁抱,不同關系不同身份的人,相互親吻的部位不盡相同。在公共場合和社交場合,關系親近的女子之間可以吻臉,男子之間是擁肩相抱,男女之間一般是貼面頰。
3、脫帽禮:見面時男士應摘下帽子或舉一舉帽子,並向對方致意或問好,若與同一人在同一場合前後多次相遇,則不必反復脫帽。
(2)法國女人怎麼揉面擴展閱讀:
社交禮儀注意事項:
1、法國人要求別人赴約一定要准時,而個人卻常常遲到。如果有求於法國人,應及時赴約,對方若遲到,不必感到意外,因為這種壞習慣為普通法國人廣泛接受。另外應注意在法國,越有身份的人參加活動時,越晚出現以此表明其身份。
2、與法國人交往,應注意穿著。應根據不同的場合、活動選擇合適的衣服。如果始終穿同樣一套衣服經歷很多活動、很多天數則會被小覷。
3、中國人習慣於在餐桌上談生意,這種習慣在法國會碰壁。法國人很注意生活情調,把在優美環境中的會面小酌,喝咖啡看做是交友的好時光,也是一種令人舒心的享受,此時談生意可真不合時宜。
❸ 法國年輕女性的特點
法國年輕女性的特點,總體來說,根據國家的習俗,歷來的傳統,我們都知道那是個浪漫的國家,女孩子都很喜歡香水,這也是生活中必備的日用品,法國女性大都著重於依賴自己的力量,很少考慮集體的力量,個人決定權比較大。表面冷淡的比較多,但面上的事從不含糊的。在交涉的時候每天和你握手的次數,比你洗手的次數還要多。出於禮貌,無論出席或者離席的時候,握手都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能主動點伸出手,可以顯出你的風度來。在正式宴會上,有一種非正式的習俗,那就是主客身份越高,就會來得越遲。法國女人非常健談也喜歡健談的人。
【法國的交際習慣和忌諱】:
法國人在餐桌上敬酒先敬女後敬男,哪怕女賓的地位比里賓低也是如此。走路、進屋、入座,都要讓婦女先行。拜訪告別時也是先向女主人致意和道謝,介紹兩人相見時,-般職務相等時先介紹女士。按年齡先介紹年長的,按職位先介紹職位高的。若介紹客人有好幾位,-船是按座位或站立的順序依次介紹。有時介紹者一時想不起被介紹者的名字,被介紹音應主動自我介紹。到法國人家裡作客時別忘了帶鮮花。
送花時要注意,送花的支數不能是雙數,男人不能送紅玫瑰給已婚女子。在送花的種類上應注意:在當地送菊花是表示對死者的哀悼。法國人把每一種花都賦予了一定的含義,所以選送花時要格外小心:玫魂花表示愛情,秋海棠表示憂慮,蘭花表示虔誠,鬱金香表示愛慕之情,報春花表示初戀,水仙花表示冷酷無情,金盞花表示悲傷,雛菊花表示我只想見到你,百合花表示尊敬,大麗花表示感激,金合歡表示信賴,紫丁香表示我的心是屬於你,白丁香表示我們相愛吧,倒掛金種表示心裡的熱忱,龍頭花表示自信,石竹表示幻想,牡丹表示害羞,白茶花表示你輕視我的愛情,紅茶花表示我覺得你最美麗。
【婚俗】:
結婚前先訂婚,儀式簡單,一般由女方的家長宴請男方的家長及兄弟姐妹,也可同時邀請其他親戚、甚至一兩名好友出席。婚禮也已逐漸簡化,但仍不失為最隆重的家庭節日,帶有庄嚴神聖的色彩。婚禮由市長或他的一名副手主持,習慣上是在周二、四、五、六早9時至下午5時之間。婚後大宴賓客。法國農村有的地方在婚前要簽訂財產婚約並辦理公證。婚約中要寫明未婚夫婦的全部財產、未婚妻的嫁妝和未婚夫的產業。婚齡紀念在民間已成為一種喜慶的風俗。女子守寡300天後,或宣布與丈夫分居300天後可以再嫁,男子則無時間上的限制。
【商務禮儀】:
在法國從事商務活動宜穿保守式西裝,訪問公私單位,絕對要預約。在法國,禮節上要求你把自己的身份列在名片上,客人在拜訪並參加晚宴的前夕,總是喜歡送花給主人。 法國商人保守而正式,尤其是在某些較小城市,你得表現得格外正式,處處勿忘握手,多握幾次更好,別問對方家事。
【送禮】:
法國人喜愛花,生活中離不開花,特別是探親訪友,應約赴會時,總要帶上一束美麗的鮮花,人們在拜訪或參加晚宴的前夕,總是送鮮花給主人。切記不要送菊花,因為法國(或其他法語區),菊花代表哀傷,只有在葬禮上才送菊花。黃色的花,象徵夫妻間的不忠貞,千萬別送。另外也忌擺菊花、牡丹花及紙花,在法國,康乃馨被視為不祥的花朵。
【吃飯】:
法國人幾乎從不請朋友下館子,他們請客總是在自己家裡,只有用自己親自烹調的手藝才能表示對朋友的誠意。你要是帶點小禮物去,他們會很樂意收下,當面打開時還要稱贊禮物如何之受歡迎,說他們有點虛偽也不算過份,反正你心裡聽著受用就行了。如是你請客,他們到時總要遲到個一刻鍾半小時,這是尊重主人的表現:不要來得太早以致弄得人家措手不及。當然有人一遲就晚到一小時,你就不得不擔心他們是否根本忘了這個茬兒。無論如何,晚到比早到別人家更有禮貌是普遍的原則。
飯桌上他們天南海北地談,一點不亞於中國的侃爺。不同的是,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機會,主人一旦看到有人置身談話之外,會特別提起一些能讓他感興趣的話頭,以不致讓任何人落單。這樣一頓飯下來,少說也得要三、四個小時。如是晚餐,吃到最後,大家自然是哈欠連天。你留的時間越長,越說明你在主人家過得愉快。
主人挽留的信號是總找出些話題來,如他們開始不接話茬,你就得想著該打道回府了。就算你說了要動身,主人仍會繼續找出些無關的話來說,為的是不讓客人感到突兀,給你足夠的時間准備起身。甚至有時從說要走到真正離開會有一小時之差,這也體現主人的好客並給你依依不捨的感覺。
❹ 法國女人好泡嗎,身材好嗎,有誰了解
法國女人一般喜歡又白又高的,偏向於喜歡白種人吧,也就是所說的挺拔高大的那種感覺,對於黑人和黃種人不是很喜歡,不過也有個別的例外,愛情無國界嗎,一旦這個法國女人喜歡上你,那她就會很專一的跟著你
❺ 法國人為什麼喜歡吃麵包法國女人比較苗條,和用麵包做主食有關嗎
一位定居美國的法國女性,對法國文化和法國女人再熟悉不過。在書中,她要透露法國女人保持苗條的神奇力量。說穿了,她們進餐也不忘用腦袋;她們吃完飯後不會撐得半死,也不會餓肚子。法國女人每天一定吃三餐;法國女人寧願吃一片上好的黑巧克力,也不要一打廉價的花生夾心巧克力;法國女人不吃「無脂肪」、「無糖」或是任何經過人工方法剝奪自然風味的食物;法國女人並不常稱體重,寧可用雙手、雙眼、服裝記錄自己的身材。
新鮮、多樣、均衡、享受,這不僅是保持窈窕的飲食原則,也是法國式美好生活的方針。
不管法美關系如何———無可否認的是,時不時的會緊張一陣子———我們都不應該忘記法國文化的傑出成就。現在,容許我謙遜地指出,其中一項至今未被世人承認的光榮的功績,同時也是一項基本的和被人熟悉的人類學的事實就是:法國女人吃不胖。
我不是內科醫生,不是生理學家,不是心理學家,不是營養學家,不是任何以幫助人類或是研究人類為職業的什麼家。不過,我生在法國,長在法國,憑著一雙慧眼,我這一生都在觀察法國。還有,我吃得很多。任何定律都有例外,不過絕大部分事物還是相同的,法國女人都和我一樣:她們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而且不胖。為什麼?
在過去的十年間,美國人進一步了解了法國人巧妙遠離食物和酒帶來的巨大危險的能力。這種謹慎的對於「法國式的自相矛盾」的認知已經讓無數的心臟病人和健康的狂熱者沖進葡萄酒商店去搜尋紅葡萄酒。不過在另一方面,這種法國式的智慧仍然不為人了解,這種智慧存在於法國人飲食和生活的方式中,尤其存在於法國女人那種保持苗條的超常的能力中。我自己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在這些年裡,我成功地給予了成打的美國婦女忠告,包括那些在位於紐約城的Clicquot公司為我工作的婦女。我也在平時談話時做了上千場這個方面的演講。那些美國朋友和商業夥伴一直向我施壓:「你什麼時候才寫書(zeebook)?」好吧,這天來到了!
自然界可以單獨存在嗎?演化進程的緩慢車輪有時間去製造出一組單獨的苗條女人基因嗎?我表示懷疑。不,法國女人擁有的是方法,她們自己的trucs———一一套經過時間打磨的訣竅。盡管我就在她們中出生,在媽媽的教導下幸福度過了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可在青春期的某一天,一切都出軌了。在美國做一個交換學生時,毫無准備的我遭遇了一場災難:一場二十磅的災難。幸運的是,我得到了幫助:一名至今被我稱為奇跡醫生的家庭醫生。他帶領我重新找到了世代相傳的美食智慧,讓我恢復了從前的體形。
我現在基本上都在美國生活和工作。我搬到這里時是聯合國的翻譯,後來為法國政府工作,負責推廣法國食品和葡萄酒。在任何時候,我不假思索地做著大多數法國女人都會做的事。這些年來,我所面對的危險要比一般人多得多。毫不誇張地說,我的生意需要我每年在餐廳里吃大約三百頓飯。我已經這么過了二十年,手邊總是有一杯葡萄酒或香檳酒(生意就是生意)。那些宴會都非常豐盛:沒有一道菜是單獨的卷葉沙拉,沒有氣泡礦泉水可以喝。我再重申一遍:我沒有超重,我很健康。這本書的目標就在於解釋我是如何作做到這一點的,更重要的是,你也可以做到。通過學習和練習法國女人處理和食物和生活的關系的傳統方法,你也可以做到那些看上去是不可能的事。秘密在哪裡?首先:不要說不可能(awordaboutwhatit』snot.)。
[生活的計劃]
萊斯利是我的朋友,來自紐約,喜歡巴黎,她最近和我在塞納河邊的Grands-Augustins大街上的一家美味的餐廳里吃了一次晚飯。她對著自己的食物挑挑揀揀,一邊看著我吃完了自己的食物,一邊對我講了那天中午的午餐經歷。她和另一個美國朋友逛街逛到了時尚的St.Honore區,就在Matignon大街上一家時髦的小酒館里停下來吃午飯。坐在鄰桌的是兩位巴黎味十足的女性,打扮整潔迷人。萊斯利的朋友說:「看著吧,」她確信這兩位會點什錦蔬菜和依雲礦泉水,然後用高盧牌香煙作為午餐的其餘部分。萊斯利驚訝地發現她朋友說錯了,這兩位明顯不吸煙的女士要了開胃菜、主菜和葡萄酒。不過美國人在看到法國女郎大口吃著作為甜點的夾心巧克力酥球時才真的受了打擊,這時候萊斯利和她的朋友正在為自己只有一道菜的午餐付錢。最後她的朋友如此斷言:「好吧,這就是遺傳。」
不,這不是遺傳。你可以相信,這些熱切盼望在一個美好日子裡享受一頓大餐的法國女郎會同樣熱切的在那個晚上或第二天做出補償。這就是生活。
向沃森-克里克(WatsonandCrick)致以應得的尊敬,正是由此,大多數沒有特殊DNA的人們才擁有了這種既享受食物又不會發胖的能力。其實就此而言,天生修長苗條的女性在法國要比在加里福尼亞、德克薩斯、或是瑞士少得多。法國女人吃不胖的真正原因不在於遺傳,而在於觀念,假使法國女人讓自己陷入美國式的過量飲食,那現在困擾美國的超重問題一定會在法國嚴重得多。因為法國人相對來說體形較小,我們將會成為一個在林蔭大道上滾動前進的國家,考慮到我的工作性質,我將是滾在最前面的!
一種「法國式的自相矛盾」因為我們享用著葡萄酒和乳酪卻又保持著健康的心臟的能力而更加不可思議了。其實,就象所有自相矛盾的事一樣,那些矛盾只不過是隱藏在表面現象下的擁有完美邏輯的事實。法國女人吃不胖,因為她們不會讓那些關於食物如何作用於身體的新鮮觀點和時髦理論影響到自己歷經了幾個世紀的經驗。她們覺得吃麵包、吃巧克力、喝些葡萄酒什麼的和健康苗條沒有抵觸。不過,她們的確懂得每個人都是保持自身平衡的決策者,而且一旦平衡失控,就必須在個人喜好的基礎上制定出修正平衡的計劃。一般來說,法國人不會讓平衡失控到難以掌握的地步。脫離節制也就是幾天的事,再用幾天就可以修正回來。如果你用一個禮拜來做一個享受和補充的基本循環,那要偏離平衡太遠也不是件容易事。我所認識的美國女人總是被一些小事擊潰:「哦!我把節食計劃給毀了,那本來是我唯一的希望。」這是個基本的邏輯錯誤。我們都是人類,我們都會不時偏離正確道路。法國女人也會。她們只是比其他人更懂得如何修補錯誤。
有時候,即使是法國女人也會超重到在一個禮拜內無法修復的地步。我們也會經歷所有的熟悉的平衡破壞者———青春期、懷孕期、更年期。區別在於我們對待事物的方式。我們從不遵從美國概念中的「節食」,而更願意做一些長期的小改善。所以我們能夠去掉多餘的體重,不僅毫不痛苦,而且效果持久。如果我那些美國朋友能學到哪怕一點兒法國人對待食物和生活的態度(別擔心,你不用同政府簽約),控制體重將不再是一件又討厭又煩人的事,它其實是生活藝術的一部分。
如果我不承認認識一兩個一直超重的法國女性,那我就是不誠實的。我們有個很親密的家庭朋友叫做伊馮娜,她對於食物和葡萄酒的迷戀程度超過我所認識的任何人。在她八十四歲過世之前,我經常同她一道吃飯,那種令人感同身受的興奮真是沒話說。伊馮娜知道自己不苗條,不過她的體形並不是失控造成的。尤其是在八十歲後,她了解到了食物和葡萄酒帶來的真正的莫大樂趣,這種感覺是如此的生氣勃勃,以至於由補償帶來的益處變得無關緊要了。並不是說她的體重持續增加,而是她有自由把自己的平衡點設置得高於別人,而且她熱愛生命中的每一天。她的體形與常人不同,可她的精神是最為法國化的。
我這本書的寫作部署也無可否認帶有法國色彩。當然是隨筆,可又不止如此。我試著向讀者一點一點的揭開法國女人———絕大部分法國女人———吃不胖的秘密。與其他節食類書籍不同,我的書不是一本用色彩分類的圖畫書———做步驟A、B、C、D,不會立刻奏效。這就是不同所在。你可以快速閱讀MadameBovary,摘錄下章節、大意、和方法,可要洞悉一本書的唯一方法就是反復閱讀作者的敘述,因為只靠第一眼的觀察是很難不漏掉什麼的。要發展一項伴隨一生的計劃可不是快速安裝。態度的轉變要花費漫長的時間,不過一旦成功,它們會讓人受益無窮。
做個總結或是把一整套哲學理論濃縮成抽象的概念不符合法國人的性格。任何真正的生活計劃都不是概括可以代替的。不過我也是個美國人,而且作為一個CEO,我對bullets和powerpoints有特殊的愛好。此外,如果一本書不至少對本身做一番解構,它又怎麼能稱為一本法國書呢?所以,懷著對評價的棘手性的謹慎愛好,我體內的美國部分不安地注意到:
●法國女人總是想著有益食品;美國女人總是擔心著有害食品。
●法國女人各種東西都品嘗一點;美國女人盯者少數幾種東西大吃。
●法國女人蔬菜吃的比較多。
●法國女人水果吃得更多。
●法國女人喜愛麵包,更離不開螃蟹。
●法國女人不吃所謂的脫脂、無糖,或任何經加工剝離了自然風味的食品。她們適度地吃著真正的食品。
●法國女人喜歡巧克力,特別是黑的,微苦的,帶堅果香味的,絲綢般口感的巧克力。
●法國女人善於用所有五感來感受食物,認為更少意味著更多。
●法國女人一禮拜一禮拜地按計劃平衡飲食,和運動。
●法國女人有時可能失控,不過她們總能找到正確的方向,並且她們相信沒有捷徑也沒有死路。
●法國女人並不經常稱體重,她們更喜歡用手,眼和衣服來衡量:拉鏈癥候群。
●法國女人每天吃三頓。
●法國女人不會整天吃零食。
●法國女人從不餓肚子。
●法國女人也從不把自己的肚子塞滿。
●法國女人經常訓練她們的味蕾,從小時候就開始。
●法國女人尊重進餐禮儀,從不站著,跑著吃,也不一邊吃一邊看電視。
●法國女人不看太多電視。
●法國女人也沒有多少電視節目可看。
●法國女人根據時節來吃東西,以得到最好的風味,她們知道能吃的未必是最好的。
●法國女人熱衷於發現新的風味,總是能用香草,調料,橙汁使老菜色煥然一新。
●法國女人不吃過高或過低溫的食品。她們喜歡使蔬菜,水果保持室溫以獲得最好的風味,就連飲水也是。
●法國女人不介意酒精飲料。
●法國女人喜愛有規律地喝葡萄酒,但僅限於配餐的一兩杯紅酒。
●法國女人因做為開胃酒或配餐的香檳而振奮。她們不會等到特殊場合才開香檳。
●法國女人整天都在飲水。
●法國女人挑選自己的美食和自己的補償方法。她們理解任何小事都會日積月累,不管是增加還是減少,而且作為成年人,應該懂得保持自己身體的平衡。
●法國女人熱愛市場。
●法國女人喜歡規劃她們的用餐,即使在家也要構思菜單(小道菜餚的單子)。
●法國女人認為在家吃飯和出去吃飯一樣性感。
●法國女人喜歡在家享受娛樂。
●法國女人非常介意食物的擺放。視覺效果對她們很重要。
●法國女人去哪兒都步行。
●法國女人盡可能在爬樓梯。
●法國女人會穿戴好出去倒垃圾(你不會知道她們是去干什麼)。
●法國女人獨立自主不隨大流。
●法國女人熱愛時尚。
●法國女人知道一個好的發型,一瓶香檳,一種迷人的香水很有用。
●法國女人知道l』amourfaitmaigrir(愛情使人苗條)。
●法國女人避免做那些付出很多努力卻不能收獲很多樂趣的事。
●法國女人樂於坐在咖啡廳里享受悠閑。
●法國女人喜歡笑。
●法國女人喜歡享受進餐的樂趣。
●法國女人不節食。
●法國女人吃不胖。
最後,唯一真正能區分法國女人和美國女人的是惰性。只要依靠一些常識和對自身需求、力量、弱點,以及樂趣的關注,絕對沒什麼法國竅門或法國習慣是你不能自己制定的。
這就是你最艱難的挑戰:寫下你這星期吃了些什麼。不要對自己說「我會記住的,我不用寫下來」。被動性不會讓你走上正軌。如果你能開始第一步,定期拿起筆記錄,了解自己吃下了些什麼,你就會發現你已上正途。
祝你有好乾勁、好運氣、和好胃口!!
❻ 法國人的一般特徵
社交禮儀
與英國人和德國人相比,法國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現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愛好社交,善於交際。對於法國人來說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內容,沒有社交活動的生活是難以想像的。
第二,詼諧幽默天性浪漫。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大都爽朗熱情。善於雄辯高談闊論,好開玩笑,討厭不愛講話的人,對愁眉苦臉者難以接受。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法國人不僅愛冒險,而且喜歡浪漫的經歷。
第三,渴求自由,紀律較差。在世界上法國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義者」。「自由、 平等、博愛」不僅被法國憲法定為本國的國家箴言,而且在國徽上明文寫出。 他們雖然講究法制,但是一般紀律較差,,不大喜歡集體行動與法國人打交道,約會必須事先約定,並且准時赴約,但是也要對他們可能的姍姍來遲事先有所准備。
第四,自尊心強,偏愛「國貨」。法國的時裝、美食和藝術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在此影響之下,法國人擁有極強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們看來,世間的一切都是法國最棒。與法國人交談時,如能講幾句法語,一定會使對方熱情有加。
第五,騎士風度,尊重婦女。在人際交往中法國人所採取的禮節主要有握手禮、擁抱禮和吻面禮。
服飾禮儀
法國人對於衣飾的講究,在世界上是最為有名的。所謂「巴黎式樣」,在世人耳中即與時尚、流行含義相同。
在正式場合:法國人通常要穿西裝、套裙或連衣裙,顏色多為藍色、灰色或黑色,質地則多為純毛。
出席慶典儀式時:一般要穿禮服。男士所穿的多為配以蝴蝶結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裝套裝;女士所穿的則多為連衣裙式的單色大禮服或小禮服。
對於穿著打扮,法國人認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選擇發型、手袋、帽子、鞋子、手錶、眼鏡時,都十分強調要使之與自己著裝相協調相一致。
❼ 怎麼製作麵包更柔軟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如下:
將需要做麵包的材料放入碗中攪拌均勻,揉成面團切成塊狀。放烤盤里刷油,上下火170度15分鍾即可。
主料:麵粉
輔料:酵母、玉米油、牛奶、白糖、鹽。
具體做法如下:
1、將需要做麵包的的材料准備好。
2、所有材料倒入碗中拌勻。
3、揉成一個面團用保鮮膜蓋好,在正常溫度下。
4、將面團揉好,擱置一晚。
5、 將面團揉切成塊狀。
6、一個個擀成一張皮重疊在一起,從上往下捲起對半切開。
7、放烤盤里在發15分鍾面上刷一層油。
8、上下火170度15分鍾,即可食用。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自己在家做麵包怎樣能更松軟?
1:想做出理想的麵包、首先從麵粉的選擇開始、根據蛋白質含量帆鎮纖的不同可分為低筋麵粉、中筋麵粉、高筋麵粉.
2:低筋麵粉、蛋白質含量低於或等於9%、一般用來製作蛋糕、餅干、西點等做出的口感很松軟..低筋麵粉柔出的面團彈性小、氣孔小而均勻.
3:中筋麵粉、蛋白質含量在10%-11%、我國一般用來做餃子、大餅、饅頭、面條等主食、歐洲人常用這種麵粉做麵包.
4:高筋麵粉、蛋白質含量高於或等於12%、揉出的面團十分柔韌、一般用來做麵包.
5:法國小麥粉區分的標準是根據麵粉中灰分含量來定的、灰分表示麵粉中礦物質的總量、將小麥磨成粉時、會去除麩皮和胚芽的部分、只取胚乳、而麩皮與胚芽正式灰分的主要來源.灰分含量越低、麵粉旅橡越白、根據灰分含量的高低分成各種型號、國內常稱為T(type)系列麵粉.主要包括T45、T55、T65、T80、T110、T150.T後面的數字越大、代表作麵粉做所含的灰分含量也越大.
6:酵母、是一種單細胞真菌、麵包發酵過程中讓麵包膨脹的原因、酵母利用小麥粉以及輔料中的糖來發酵、它能分解材料中的糖分、產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有機酸等影響麵包風味、產生香氣.常見的有活性乾酵母和鮮酵母.即發活性乾酵母等.
7:鹽、具有提味、調節和控制發酵速度、調節酶的催化作過程、增強麵筋筋力和防止雜菌繁殖等作用.
8:水、在打面的過程中、麵粉中的麥古蛋白和麥膠蛋白吸水形成麵筋、可以改變水量和溫度來調節面團的硬度和溫度.
9:糖、有促進發酵保水性的作用、增加製品的風味、上色、延緩老化等左右.
10:蛋態仿、主要使用全蛋液、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以防止面團老化、增加彈性的作用.
11:乳製品、能增加麵包的風味、烤出漂亮金黃色澤的作用、其中乳糖和脂肪的成分、會讓麵包產生柔軟、微甜的口感和香氣.
12:黃油、由乳製品加工而成的一種天熱的動物性油脂、主要是提高面團的延展性、延展性較好的面團在烤爐中會充分膨脹、烤出的麵包蓬鬆柔軟.
我剛自己做的花生醬麵包蓬鬆柔軟、咸香可口.
1:准備130克高筋麵包粉、1.5克耐高糖酵母、20克蛋液、10克糖、2克鹽、黃油10克、水40毫升.花生醬適量.液種(50克高筋麵包粉、50克水、1克酵母調至成的.需要把調至好的液種放冰箱里冷藏一夜在用)
2:把除了黃油外、其他的食材放到麵粉中攪拌均勻.攪拌成絮狀後下手開始揉面、面團揉至均勻出厚膜後加入黃油、
3:面團盡量多揉一會、揉至面團表面光滑有延展性、有薄膜出現的狀態、這樣做出的麵包更蓬鬆柔軟.
4:將揉好的面團蓋上保鮮膜放到溫暖的地方發酵至2倍大.
5:發酵好後、手指沾點水戳個洞、不變形就是發酵好了、
6:把面揉一揉排排氣、蓋上保鮮膜在鬆弛15分鍾、方便下面的操作.
7:鬆弛好後、把面團按扁、用擀麵杖擀成大餅、大餅不要超過模具的長度就行、可以寬一點、擀好後把花生醬塗在面餅上、我用的是2勺花生醬、裡面又加了點花式碎、這樣更香、花生醬要選稠一點的、要不然容易流出來.
8:把鋪好花生醬的面餅、左右折疊、把中間多介面捏合好、然後用刀切成3份.
9:接下來就像編麻花辮一樣把它編起來.
10:編好後、把它放到模具中、放到溫暖的地方在發酵30分鍾.發酵好後在上面刷點蛋液、撒點杏仁片.烤箱提前預熱好、放到下層上下火160度、烤150分鍾左右、烤箱不同注意觀察顏色變化、
11:烤好出爐後震兩下、震出裡面的熱氣防止塌陷.很好吃的麵包、咸香可口、滿口香.
12:烘培看似簡單、需要多實踐、從麵粉的選擇到最後的烘烤、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到成品的形狀、顏色和口感、多多實踐和總結在家裡一樣可以做出好吃的麵包.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想要麵包柔軟可以試試用波蘭種面來製作麵包,波蘭種麵包的特點是非常柔軟,放的時間久了也不會硬。
今天我們用波蘭種面來做蒜香麵包,一款非常柔軟拉絲的麵包。金黃的表皮搭配翠綠的蔥花,看著就很誘人,麵包裡麵包了香腸,蒜香十足,一口下去柔軟筋道咸甜適中,讓人百吃不厭。
先做波蘭種面:
高筋麵粉:60克
水:60克
普通酵母:1克
60克水中加入1克酵母攪拌混合均勻,加入60克高筋麵粉,這個面團水分很大,非常粘手,不需要用手揉,直接用筷子把面團攪拌混合均勻加,包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一晚,或者室溫發酵3小時左右。
接著來做主面團:
高筋麵粉:200克
黃油:20克
糖:25克
鹽:2克
耐高糖酵母:3克
全蛋液:20克
水:100克
麵包機中加入除了黃油以外的所有材料,開啟揉面功能。大約揉面10分鍾左右,這裡面團不需要揉到光滑,蓋上蓋子靜置20分鍾,給面團一個形成麵筋的時間。(如果用手揉面,也是大致把除了黃油以外的材料都揉進去之後靜置20分鍾)
靜置20分鍾後回來加入黃油開動麵包機繼續揉面,大致揉20分鍾後,只能拉出粗膜,可能是麵粉的問題也可能是麵包機率太小,我試過很多次都無法揉出手膜。不過沒關系,我們手上稍微抹點油,把面團移到案板上,按扁成一個長方形,用擀麵杖敲打面團,從右往左或從左往右都可以,確保每一個面團都敲打到位。
全部敲打一遍後折疊按扁繼續敲打,這個過程可能需要重復3 5次,敲打5遍過後,基本上都能拉出很薄的手套膜。這個方法非常管用,基本上都不太需要揉面,但做出來的麵包同樣柔軟拉絲。
面團敲打出手套膜之後揉面這一步就完成了,把面團拿在手上,光面朝上,用向下翻的手法把面團整理成圓形,放入大碗中蓋上保鮮膜醒發至兩倍大。
醒發後的面團比之前大了很多,簡單的按壓排氣後如果會粘手可以手上沾點油把面團取出來移到案板上,用擀麵杖干一遍再次排氣。
排氣後把面團分割成大小均勻的8個小面團,依然是光面朝上,向下翻的手法,把面團整理成圓形。
接著來准備蒜香配料:
香腸:8條
黃油:黃油30克
細蒜泥:20克
細蔥花:15克
鹽:2克
糖:10克
拿一個面團,包進香腸後像包包子一樣,收口捏緊整理好,收口朝下放入烤盤中,蓋上保鮮膜二次醒發。
發酵的差不多的時候我們把黃油,蒜泥,蔥花,糖和鹽全部混合均勻,放入裱花袋中備用。
二次醒發後,麵包體積明顯變大,先刷上一層蛋液,然後用一把鋒利的小刀在表面割出裂口,再把准備好的蒜香泥擠在裂口處,可以適當多擠一些。
烤箱提前預熱,180度預熱5分鍾。
把麵包放入烤箱,180度烤20分鍾左右,最後幾分鍾注意上色,顏色過深需要加蓋錫紙。(具體烘烤時間根據自家烤箱的脾氣適當加減
烤的時候就能聞到滿屋的蒜香味。這是一款老少皆宜的麵包,蒜香濃郁,咸甜適中,一口一口停不下來呀!
怎麼製作質地蓬鬆的麵包?首先建議使用湯種法做麵包,用湯種法做出來的麵包會蓬鬆很多,而且放上兩三天還很軟綿。
而且製作湯種方法不難,不需要像「老面」、「中種」般,要等好幾個小時(甚至過夜),只要經過8小時,就可以加進面團做麵包,所以一次可以多做,放在冰箱保存,數日內皆可使用。
有些朋友會問,怎麼每晚的出爐麵包非常蓬鬆,但第二天就幹了些,為甚麼呢?有甚麼麵包會比得上剛出爐時,軟綿得無可抗拒。因此就可了解,一些麵包鋪賣剛剛出爐的麵包時,客人排長龍也要買了。
要做蓬鬆的麵包,有兩個地方要留意:搓粉要夠功夫。發酵要夠體積1.搓粉要夠功夫
當用力搓或壓面團,無論是手搓或麵包機攪打,會出現一些麵筋。面團受熱膨脹,這些筋就是支撐起面團的組織,當中留下很多氣孔。筋越多,氣孔越綿密。麵包內部組織越細致,口感越蓬鬆。烤麵包用高筋粉會最好,因產生麵筋比較多。
如果用手搓面團,好像用洗衣板洗衣的手勢動作,當然費力。但很多人喜歡。搓面團的時間,各人不同。跟力度和速度有關。新手可能用上一個小時。老練的可能 20多分鍾就完成。
怎樣的面團算揉好呢
可以嘗試打開面團,能夠張開一堅韌的薄膜,用手指把薄膜穿破一個圓孔,表示面團已揉至完全階段,已經成功揉好了。 但切勿揉過度,否則麵筋會斷裂。
但如果是甜包,或喜歡吃沒那麼堅韌的質感的話,就不需揉至完全階段。只需搓至面團可張開一薄膜,但薄膜穿破時,是不完整的破裂,至此擴展階段就可停止。 總的說,麵包要烤得蓬鬆,首先是要揉面團夠功夫。不能偷懶的。
2.發酵要夠體積
發酵,就是使面團更蓬鬆的一個重要步驟。面團發酵的時間不一定,天氣熱,時間較短。天氣冷,時間較長。 經過兩次發酵的面團,烤出來的麵包會更好吃。兩次發酵中間,讓面團鬆弛15分鍾,然後整形入烤盤。
面團發酵的環境最好在 28C,約一小時。其實,天氣不太冷的話,用保鮮膜蓋著面團發酵也可以。 有人可能放入微波爐,裡面放杯熱水,其用意是幫助面團發酵更好更快。 我的一位朋友,她用保鮮膜蓋好,放在近太陽溫暖地方,另一位朋友,蓋上保鮮膜後再加暖毛巾,也可以。
無論用怎樣的方法,也要測試面團是否發酵達標。面團發酵後發大至 2倍才算合格。可以的話,待至 2.5倍就更好。 總的說,發酵要夠體積,麵包才會夠蓬鬆。
製作酵母麵包,麵包在烘烤時蓬鬆不起來的原因原因1:酵母失去活性了
不管酵母有沒有開封,都建議在保存期限內用完,因為酵母放太久的話,就有可能會失去原本的活性,若是將已經沒有活性的酵母用在製作麵包的面團中。 就有可能會讓麵包在烘烤時蓬鬆不起來,而導致失敗。為了確認酵母是否還新鮮,可參考下方我提供的方法來做測試。
將食材速發酵母1小匙、32度溫水50CC、白糖一點點攪勻,微波爐內置放熱水一杯,實測溫度約為26度C,置放於微波爐中10分鍾。
如果起泡越快越多,表示活性很好,此時酵母粉可以減量使用,若起泡少,表示酵母快失效了,如果完全不起泡,這酵母就不適合再用了。
原因2:喚醒酵母時用的水溫度太高了
在喚醒酵母的步驟時,需要先將糖溶解在水中,再把酵母放入糖水中溶解,聽起來很簡單,但是這個糖水的溫度非常重要。 理想的溫度介於 40度C 45度C 之間,如果低於 40度C,可能會無法喚醒酵母,如果高於 45度C,則有可能會殺死酵母,萬一酵母無法發揮作用,麵包在烘烤時也會無法蓬鬆。
原因3:製作面團時的環境溫度過低
在溫度較高的夏日製作面團時,通常都會比較順利,因為溫暖又潮濕的天氣會讓面團發得很漂亮,但是在冬天溫度較低時,如果製作面團的室內環境也一樣冷,就有可能會影響到酵母的活性,導致麵包在烘烤時無法蓬鬆, 因此建議在較低溫度的環境下製作酵母面團,可以使用發酵箱,或是將暖氣開到適合的溫度等等。
怎麼製作蓬鬆麵包疑問解答一、我跟食譜做,但發現湯種面團好濕好黏手,我改用麵包機搓,不過造型時都好難,不知道這個情況是不是正常,我是不是要加點粉先造型好呢?
湯種面團比較濕,所以烤出來的麵包就比較蓬鬆和保持多天。要撒些粉才可以整形。是正常的。但避免撒得太多,以免影響面團。其實撒了粉在面團外面就不黏手了。除非把面團內部翻出來,那就又要加粉。
二、面團比較濕和黏,我是用麵包機揉面團,請問是如何順利滾圓面團呢?在表面撒粉就可以嗎?我滾的時候,裡面會有些面團被翻出來,黏在棍子上,好難整形呢,多滾幾下的話整個就黏在工作台上了。
面團要揉到不黏手的。整形時,可以撒少許麵粉,但不要太多,以免破壞了面團的組織。用面團模式總時間 1:15是包括搓面團和靜置發酵。
當中搓面團程序約20分鍾。我通常在麵包機完成第一次20分鍾搓面團後,就關閉它,然後再開,重頭再來一次,即是說搓面團多20分鍾,跟著讓面團留在麵包機中完成第一次發酵。這樣做就不會出現你描述的現像了。
三、請問什麼是:兩次發酵中間,讓面團鬆弛15分鍾,然後整形入烤箱,什麼是面團鬆弛15分鍾?是不是拿來揉了後,才整形放進器具里在發酵第2次?我可以用手揉嗎?順序也是一樣倒入盆子里嗎?
兩次發酵中間,讓面團鬆弛 15分鍾,意思是讓面團靜置15分鍾,滾圓後不動它,之後面團就會鬆弛,組織不會那麼綳緊,方便整形。靜置15分鍾後,就整形,包餡料。進行第二次發酵。可以用手搓的。普通面團很容易。但湯種面團比較濕,就比較困難。新手的話,最好用麵包機攪打湯種面團。
四、你說用手指把薄膜穿破一個圓孔,表示面團已揉至完全階段 ,但切勿揉過度,否則麵筋斷裂, 而如果是甜包,或喜歡吃沒那麼堅韌的質感的話,就不需搓至完全階段。只需搓至面團可張開一薄膜,但薄膜穿破時,是不完整的破裂,手指穿洞法如何分別有破裂和完整洞洞?
有關測試面團,可以取一小部份出來,看看是否可以張開成薄膜。如果不可以的話,即是未夠筋性。如果打開薄膜用手指穿破,成一整齊的圓洞,就是完全擴展狀態了。做吐司最好。
但做甜包,不必需要揉至完全擴展狀態的,如果穿破的洞成鋸齒模樣爛開,就是不完全的狀態,做甜包也可以的。切勿過度揉面團,揉好即可停止,進行發酵。
後記手做麵包講究原汁原味,雖然有時老柴的快,但是吃的安心,也吃的 健康 。不過,可以採取上面的方法減少麵包變乾柴,把「濕潤度」留下來。利用保鮮膜,快速把麵包內部的水份保留下來,再經過很好的發酵,讓烤出來的麵包蓬鬆軟綿,千萬別放在冰箱的冷藏,那可會把麵包吸干成像絲瓜布一樣。
麵包的製作涉及很多的工序,熟練之後會比較輕松,現在也有很多的工具讓你製作麵包變得更加輕松,比如麵包機,一鍵式傻瓜操作。
當然了,麵包製作的關鍵首先是麵粉的選擇,一般選用高筋麵粉,高筋麵粉主要在於蛋白質含量的不同,你可以在買麵粉的時候看一下營養表,一般蛋白質含量在每百克13左右的比較好,當然低一點也沒關系,有些品種的麵包不需要很高的筋性。
接下來就是酵母的選擇,一般市面上較容易買到的就是高活性乾酵母,用35度左右的溫水化開,沉澱五分鍾,加入到麵粉裡面就可以了。此外還有即發型乾酵母和新鮮酵母,也會帶來不同的風味,從家庭製作的角度出發,高活性乾酵母比較實際。
下面還有其他材料,按需選擇,比如糖,鹽,牛奶,奶粉,煉乳,主要看你想製作哪種風味的麵包,隨機選擇。
下面就是揉面的過程,主要是為了讓面團起筋,良好的筋性可以讓烤製成功的麵包組織更綿密,口感更好。揉面要結合手法,主要為揉,摔打,這個文字描述比較空洞,你可以去搜索相關的視頻了解。
揉面的過程中你還可以加入黃油等油類,增加麵包的風味。油類配料一般在麵包揉至一點延展性的時候加入,否則會影響面團起筋。
下面就是關鍵的發酵階段了。發酵有直接法,液種法,老面法等等,如果是自己家裡吃的,個人覺得才用兩次發酵法比較合適。將揉至好的面團先進行一次發酵,面團發至原面團的兩倍大小取出排氣,也就是輕輕按壓,排出空氣,然後割團揉圓,醒面十五分鍾左右,造型,進行二次發酵,發酵至面團兩倍大小可以入烤箱烤制。發酵過程對溫度濕度要求較高,冬天天冷的情況下可以用烤箱,調節溫度在35度左右,烤箱內放熱水增加濕度,以達到完美的發酵效果。
烤制沒什麼特別,主要是烤箱溫度的控制。家用烤箱一般由於空間小,溫控差,導致烤箱溫度無法完美控制,最好配一個烤箱溫度計,以控制溫度。麵包的烤制溫度一般為180度,烤制30到40分鍾,主要還是看你的麵包品種,比如吐司,烤制溫度一般就在175到185度,烤制35到40分鍾。
你好 我是俊霆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關於怎麼做質地蓬鬆的麵包呢?
北方人對於麵食總是有著莫名的偏愛,麵食的做法也是多種多樣,最平常的就是饅頭了,但很多人也用來做些點心、糕點、零食、麵包等。
麵包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以酵母、雞蛋、油脂、糖、鹽等為輔料,加水調製成面團,經過分割、成形、醒發、焙烤、
冷卻等過程加工而成的焙烤食品。
其實沒什麼秘方,能做出手套膜的方子即可。現在主要是整理一下幾款包子的做法。供喜歡的老鐵看。
材料
高筋麵粉 420克
水 240克
雞蛋液 45克
酵母 12克
黃油 45克
鹽 3克
白砂糖 75克
其他食材:
紅豆沙 150克
肉鬆 50克
沙拉醬 50克
香腸 4根
1:首先將麵粉、奶粉混合均勻
2:水中加入酵母,溶化以後加入白糖、鹽和雞蛋液
3:倒入麵粉
4:用廚師機和面,成擴展狀態後,裹入黃油。時間大概:1檔3分鍾,轉2檔6分鍾,再轉3檔1.5分鍾。
5:包住黃油
6:再用1檔2-3分鍾,轉2檔5分鍾,再轉3檔1分鍾,就可以了。接近做吐司用的手套膜,但還差一點點就可以了。如果做吐司,最後3檔的時候增加1分鍾即可。這里不需要。
7:看看狀態
8:面團蓋上保鮮膜,發酵至2.5倍大。今天室溫20度,時間約70分鍾
9:肉鬆稱50克
10:加入沙拉醬拌勻,分成5等份,每份約20克
11:豆沙分6份,每份25克,香腸用紙巾擦乾水
12:發酵好的面團,用手指沾點麵粉,撮進面團里,面團不會馬上回縮或者癟下去就是發酵好了
13:最後的面團是841克,分成15個小劑子,豆沙包用的小劑子68克/個,肉鬆包用的小劑子50克/個,腸仔包用的小劑子約45克/個。
14:分別排氣揉圓,鬆弛15分鍾
15:准備做肉鬆包。用擀麵杖把小面團擀成舌狀
16:放肉鬆在面團的收口上面
17:捲起來,收口向下
18:准備做腸仔包。把面團擀成舌狀,捲起來
19:搓成長條
20:鬆弛一會繼續搓成長條
21:捲入香腸,卷3圈
22:收口往裡面折一下,不然烤的時候跑出來影響成品的美觀,我有兩個沒捏緊,最後成品不好看了
23:豆沙包的製作。把面團擀成圓形,收口朝上
24:步驟圖:1.包入豆沙,2.像肉包子那樣褶,3.收口,4.收口朝下,5.擀成長舌狀,6.表面輕輕劃4道痕,最好不好劃破麵皮
25:二次發酵至2倍大,然後塗上雞蛋液
26:烤箱180度預熱,等待期間在麵包上塗上雞蛋液,肉鬆包的表面撒上白芝麻。
27:放入烤箱中層(3層的話)或者中下層(4層的話),烤15分鍾。出爐了。
您好, 想讓麵包更柔軟,我提供下面8大技巧 ,供您參考。
麵包不夠柔軟,一般是因為三種原因,一是因為面團沒有揉好,二是因為發酵不夠,三是因為烘焙過久導致水分過多蒸發。
1. 糖的添加量超過麵粉的7%時,最好用耐高糖酵母。用來揉面團的水或者牛奶不能用熱水,否則會破壞酵母活性。一般使用3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化開酵母。
2. 面團揉出手套膜,更加松軟好吃。
3. 面團排氣後,經過二次發酵,面團組織更均勻,口感更好。
4. 可以加入一點牛奶到蛋液中,在入烤箱前的麵包上刷上一層,牛奶用來增加面團表面的柔軟,雞蛋液使得麵包上色更好。
5. 烤盤放入烤箱之前,烤箱要預熱好。
6. 如果烤箱可以分為上下層單獨加熱,最好先使用底部加熱,然後中途打開頂部加熱開關使得麵包受熱均勻,這樣減少麵包表面的水分流失。
7. 留意烘烤中烤箱內麵包的狀況,避免烤焦。由於每家的烤箱溫度不同,使得時間上會有所變化,需要適當調整。
8. 麵包烤好出爐後,趁熱刷一點黃油到麵包上,再用廚房布蓋好冷卻,有助於增加麵包的香味,保持麵包的柔軟度。
麵包想要更加柔軟,首先應該水分充足,水分越多麵包越柔軟,還有應該注意在發酵或者鬆弛的時候蓋上保鮮膜防止表皮風干。一般柔軟的麵包都是由甜面團製作而成。
用料 :
牛奶相剋宜搭40克,高粉250克,白糖30克,鹽3克,奶粉12克,全蛋液30克,水90克,黃油25克,酵母5克,砂糖少許,裝飾用黃油適量
做法:
1、准備食材。
2、除黃油外所有材料放入麵包機內,先發液體材料,粉類材料後放,酵母埋進高粉里,啟動麵包機揉面程序,揉面30分鍾。
3、30分鍾後面團揉至擴展階段後加入黃油繼續揉面25分鍾至接近完全階段。
4、 用麵包機的發酵功能進行基礎發酵。
5、 大約一個小時後發至2.5倍大,發酵完成。
6、 取出面團,排氣,鬆弛十分鍾後分割成7個小面團。
7、 擀成長方形。
8、 從上到下捲起,收口壓薄捏緊。
9、全部卷好後放入鋪好錫紙的烤盤中二次發酵。
10、大約一小時後發至二倍大,發酵完成。用刀在麵包上劃一刀,放上黃油塊(我放的有點多了,烤的時候黃油溢出來了),刷蛋液後在麵包上撒些砂糖。
11、烤箱170度預熱五分鍾,入烤箱170度烤25分鍾,烤好後取出晾溫,裝入保鮮袋保存。
12、 看看拉絲的情況。
小貼士
1、麵粉的吸水量不同,先預留10%的水量,看面團的情況再定
2、現在室溫低 ,發酵可以放麵包機內或烤箱內完成
3、烘烤的時間和溫度請根據自己的烤箱情況來定
4、裝飾用黃油要比我少放一些,以免烤制時溢出來
5、這款麵包不用把面團揉至完全階段,接近就可以了。
6、揉面時放的白糖不多,後面放了砂糖也很甜
家庭烘焙想做出松軟的麵包,面團的製作、發酵過程以及烤制過程都會有影響;
尤其是吐司,想要做出松軟的拉絲效果,面團需要揉至出手套膜才可以;
面團製作過程中強烈推薦冷藏中種法,冷藏中種法是中種法的一種,攪拌好的中種面團不放在室溫,而是放進冰箱冷藏發酵。將酵母和麵粉、適量鹽放在一個大碗中,加入清水攪拌直到所有原材料混合在一起,一直揉成柔軟光滑面團,面團表面刷上食用油,蓋上保鮮膜,在冰箱中冷藏放置低溫發酵。冷藏最多保存2-3天。
中種面團和主面團混合均勻後,一定要揉出手套膜,放在室溫下進行發酵,一般發至兩倍大即可;
發好後的面團進行排氣,製作自己新歡的造型,然後進行二次發酵,二次發酵也是非常關鍵的,如果二次發酵不徹底,麵包也不夠松軟;二次發酵一般也是發至兩倍大小;
在烤制過程,如果有條件的,烤制過程總噴適量蒸汽也會保證麵包更柔軟;
一般剛出爐的麵包非常的松軟,如果天氣乾燥,麵包放涼後裝袋室溫保存即可,如果想保留較長時間,可以放入冰箱冷凍室,想吃的時候,拿出來回爐烤一下即可恢復松軟。
其實很多食材的加入也會影響麵包的松軟程度,比如面團加入適量的復合膨鬆劑,俗稱無鋁泡打粉,也可以讓麵包更松軟;
市面上的麵包口感一般都非常好,入了成分配比,也是額外增加很多食品添加劑的,還是自己做的更 健康 。
❽ 法棍那麼那麼硬,是怎麼做出來的呢一次吃完一個會長胖嗎求解答
曾經做過一個診斷分析的項目,項目的目標是分析導致成品法式長棍麵包的各種問題(太軟,太硬,太白,太深等等)的原因。因為這個項目,在法國國立麵店學院(Institut Nationale de Boulangerie et P09tisserie)做了一段時間的見習,這個話題,還真有些可以說和想說的東西,希望不會讓大家覺得無聊。我不是面點的專家,只是傳遞一些在這個經歷中得到的信息。
先回到問題本身,法式長棍的成分及其簡單,就是麵粉,發酵粉/老面,鹽,水和雞蛋漿,機器揉面成團後,經過數次發酵過程之後,面點師塑形成長棍,塑形過程並不是簡單的搓成長棍,更接近於將面團拉長,拍平,折疊成長棍型後再翻面拍平,再次折疊成長棍雛形。入爐前,上表面塗抹蛋漿上色,並均勻間隔用刀片劃出幾條斜切口以利加熱。入爐烤成之後,新鮮長棍麵包皮酥肉嫩,上表皮金黃,下表皮有托布的細致紋路,裂口規整,內部空腔均勻,口感極佳。整個製作過程大約一個半到兩個小時。大致的流程如下,來自於我個人的研究,抱歉是法語。
新鮮的長棍麵包並不硬,但是因為原料簡單無添加特殊成分,所以長棍不能像某些工業面點食品一樣保持柔軟的口感,往往放置一段時間之後就變得十分堅硬,內部也開始緊縮。所以,法國的麵店房絕不會將當天賣不完的長棍留下,而是或者一概放在街上任人取用,或者交教會和福利機構。
擴展部分。不感興趣的可以跳過。法國麵店是傳統行業,從業者在法國人的角度看來,是「工藝師」,他們的相對地位是不低的。和英美相比,法國人在保持這個行業的「純潔性」上面,花的精力和金錢是非常多的。法式長棍的製作方法,和數百年前基本沒有任何區別,無論是流程還是成分,依舊遍布法國的麵包店和店中的人流也證明了這個傳統行業在法國的生命力,這是法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
實際上,一戰之前,傳統的面點師甚至會拒絕使用機器揉面,一戰中男人多上戰場,麵店房裡出現了很多女人,女人們還是傾向於使用機器揉面,等男人們打完仗回來,這些機器也就沿用。不過機器的作用也就到這里了。塑形還是手工的。
面點師是個很辛苦的行業,他們通常是從早上4點半開始工作,除了長棍麵包之外,還有很多種類的麵店需要准備和製作,絕大多數都是從基本原料開始做起,所以統籌規劃是面點師課程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保證各個不同的面點的流程互相配合且不沖突。通常6點左右第一爐長棍已經准備好外賣了,熱騰騰,香噴噴。
面點這個行業在法國有著嚴格的規范,只有符合這個規范的麵店店才有資格使用「Boulangerie」的稱號,我和這個行業的規范制定人Philippe Roussel共事過一段時間,他的專業和對於傳統的熱愛讓我非常敬佩。這些規范裡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嚴格限制使用添加劑,限製冷凍半成品備用(現在相對放鬆了這一點),這也是法國人保持自己傳統的一種手段和方式。也是因為這個規范,大家所熟悉的Paul,並不能使用Boulangerie這個稱號,因為它的長棍有一半是冷凍工業半成品,在分店中只需要加熱即可,這也是為什麼Paul的長棍和傳統長棍有差異的原因之一。
❾ 說說看找一個法國女孩當老婆是什麼體驗
法國女孩獨立,不依附,有一定的品味。有自己的愛好和習慣,不會附和你,為你而改變。會找到合適的兩個人商量去做。法國女人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精緻。街上的老太太,即便白發蒼蒼,但仍然打扮精緻得體。
❿ 法國人熱衷「貼面禮」,關於貼面禮你了解多少呢
法國人問好的時候會用到的禮儀,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禮儀便是貼面禮啦,法文中叫做「BISOUS"。貼面禮並不是我們所理解的接吻,而只是一種一般碰面禮數罷了,跟浪漫不浪漫壓根沒關系。那麼關於貼面禮你了解多少呢?
在法國,貼面禮的次數在每個地方有很大差別,最高達5下,最少的一下就搞定了。依據調研數據顯示,法國的貼面頻次地區大概能夠劃分為三個等次:2次區,三次區,四次之上區。
貼面禮一旦開始,那到底多貼多少次才合理呢?一般來說,法國大部分地區(包含巴黎)全是2次為主導。只有在法國中西部布列塔尼大區角落裡一部分,及其中西部某地才以1次為主導。
但在法國南邊和東南部還保留著貼3次的習慣,盡管藍色海岸地域提前准備有3次變為2次的趨勢。法國也有少數地域保留著貼4或5次的習慣。顯而易見,假如參與經營規模比較大的聚會時,有幾十號親戚朋友得話,半個晚上就甭干別的了。
自然,這都只是一些大致的統計分析和調研,假如你和對方的關系十分親密的話,即便確實貼面禮復雜多變的南部地區,也是可以省去為一次的。但是千萬不要跟年長者省去這種禮節,這些都會認為是極為不禮貌。
跟法國人打交道的情況下,總會遇到一點尷尬的事,那便是貼面禮,法文叫fairelabise=fairedesbisous。這類禮儀是大家中國人所適應不了的,那麼到底「如何與老外行貼面禮呢?便是彼此相互之間用臉頰碰一下,口中與此同時傳出」蹦蹦「的聲音,響聲越多表明越激情。
最常見的是從右邊臉頰開始貼面禮。但局部地區,特別是法國西南、東南和東部地區,大家習慣性從左邊臉頰開始,甚至連西北部地區的上諾曼底區也維持這個習慣。這很大程度上是受義大利危害:在緊鄰法國的皮埃蒙特(義大利北部地區)大家是以左邊臉頰開始貼面禮的。
當代人生活快節奏了,總那麼貼來貼去免不了費勁,因此目前很多人開始流行」准貼面禮「:只是在臉頰周邊裝腔作勢一下,並不是確實觸碰。如此可節省施禮時長多個秒,積少成多大概或是頗可觀的。當然,為了能表明」禮省情不省「,嘴裡的」啵「聲可以更大、更生動些。
伴隨著大巴黎的擴大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現如今每4個法國人群中就有一個以前或正生活在貼面禮最簡約的大巴黎地域,這也導致了法蘭西」平均每一次貼面頻次「的明顯降低。關於法國人民的貼面禮,你感受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