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法國歷史上的政體
法國現行的政體為半總統半議會制,屬明主共和制,國家機構為總統、議會和政府。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的統帥,行政權力的中心。任期五年,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法國不設副總統,一旦總統不能履行職務,由參議院議長代理總統。 法國總統的主要職權有:
1、任命總理,並根據總理提名,任命其他政府成員;
2、主持內閣會議、最高國防會議和國防委員會;
3、有權解散議會;
4、擁有外交權(與總理分享,但總統權力更大);
5、可將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決。 總理是政府首腦,由總統任命,總理的主要職權有:
1、領導政府活動,負責制定和執行國家政策;
2、向總統建議任免政府各部部長和國務秘書;
3、除憲法規定的例外情況,副署總統的文件、法令和命令;
4、對國家防務負有責任;
5、可代替總統主持內閣會議、最高國防會議和國防委員會。
議會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兩院組成。 國民議會由577名議員組成,議員任期五年,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 國民議會的主要職權:
1、立法權。
議會的立法權集中在公民權利與義務、婚姻與繼承、稅收與貨幣制度、公共機構的設立等領域。
2、財政權
議會有權對政府的財政法案和經濟計劃大綱進行審議、辯論和表決。法國國民議會召開會議
3、監督權
議會的監督權包括對政府的法律監督和活動監督。其中,彈劾是國民議會對政府監督最嚴厲的手段。
參議院共321個議席,由國民議會議員、省議會議員、市議會議員組成的選舉團選舉產生。參議院保證共和國各地方單位的代表性,居住在國外的法國人在參議院中應有代表。在行使立法權方面,參議院和國民議會有同等的權力,但是無權彈劾政府。
② 法國歷史上的立法機構:制憲議會,立法議會,國民議會和三級會議分別是哪年成立的
法國制憲議會成立於1789年7月9日,於1791年9月30日解散。
法國立法議會,成立於1791年10月1日。
法國國民公會經歷了成立於1792年。
1302年,腓力四世因向教會增稅而與教皇博尼法斯八世(Boniface VIII)沖突。為了與教廷對抗,腓力四世於1302年5月10日召開了第一次三級會議
法國國民議會在第四共和國時期(1946年到1958年)出現
③ 高中歷史請問法國政體運行機制是怎樣的 可以給我一個示意圖嗎
回答法國整體運行機制這個問題之前,我想我們需要先來看看,法國歷史上的整體演變過程。大概來說,從1789年開始到1958年這169年的時間里,法國的政體演變之路一直走的比較糾結。歸納來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共和制--帝制--君主立憲--議會共和--總統制--半總統半議會制。基本來說,法國的政體演變過程是把資本主義政治體制都試水了一遍,最後才確立鑒於美德之間的半總統半議會政治體制。
圖示可以清晰看出:
法國的總統和議會是由法國民選產生;總統任命政府成員(包括總理)並且有權解散議會;政府對議會負責,同時議會需要信任政府。
以上就是對本題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趕緊關注我,了解更多喲!
④ 法國完成制憲議會制在哪次會議上產生的
1774年5月10日,路易十五已到彌留之際,他的孫子王儲路易?卡佩焦灼地在祖父宮門外踱步,不停禱告,希望國王龍體康復。他這一舉動並不是出於孝心,而是害怕在20歲時過早登基。這是一個思想遲鈍,行動笨拙,意志薄弱的王儲,他只愛修鎖和養犬,對政治毫不關心。然而事與願違,很快「國王萬歲」的呼聲傳來,路易繼位,稱路易十六。
秉性難改的路易十六很快有了「鎖匠國王」之稱,他不理朝政,國事便先由首相莫爾泊伯爵左右,繼為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謀劃。瑪麗?安托瓦內特是奧國皇帝約瑟夫二世的妹妹,為人傲慢輕浮,嗜好賭博,揮霍浪費,被稱作「赤字夫人」。
面對祖父遺留下來的困難局面,又遇到糧荒,路易十六一直嘗試改革,但波旁王朝面臨的最大問題——財政危機還是越來越嚴重了。從1774年到1789年路易十六統治的15年內,法國國債增加了三倍,每年償付利息就要花去國家收入的半數以上。雖然,這期間的幾任財政總監都曾想法進行財政改革,企圖增加國家收入,減少浪費,挽救危機,但都因特權等級和王室的反對而失敗。
財政危機的同時,法國又爆發了空前的商業危機。由於大批英國物美價廉貨物的輸入,法國的棉織品、皮革、制帽等傳統工業減產,許多手工工場倒閉,大批工人失業。
盡管國家已瀕臨破產境地,路易十六及王後仍然揮金如土,買城堡、還賭債……加重了人民的負擔。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人民忍無可忍,各省紛紛起義暴動。法國大地上正醞釀著革命的暴風雨。
路易十六已走投無路了,他決定召開已多年沒有開過的三個等級的會議,即「三級會議」來擺脫政治困境,特別是財政危機,以延續走向末路的波旁王朝的統治。
三級會議始於1602年。自1614年停開到1789年,已有175個年頭。會議由教士、貴族和市民三個等級的代表組成,每一等級只有一個投票權,投票結果總是有利於特權等級。然而時過境遷,第三等級已羽翼豐滿。資產階級印發各種小冊子呼籲書,廣泛宣傳自己的主張。出身貴族的修道院長西哀耶斯也認清時事,竟然出了一本《第三等級是什麼》的小冊子為他們擴大影響。從此街談巷議中的話題便多引自書中了——「第三等級是什麼?是一切。」「沒有第三等級,將一事無成。沒有特權等級,事事將變得更好。」「貴族就是國家的累贅。」「國民之中無處安置貴族等級。」……這些思想深入人心,使第三等級群眾更加覺悟,他們團結一致,要求增加參加會議的名額,改變按等級投票的方式。
1789年5月初,三級會議准備就緒。選舉產生的代表名額共1139名:教士代表291名,其中高級教士代表約佔1/3;貴族代表270名;第三等級代表578名,其中律師約佔一半,還包括因被本階級排斥而由第三等級選出的2名教士和12名貴族,如西哀耶斯和米拉。第三等級代表人數眾多,生氣勃勃。
為了獲得金融界的信任和支持,有人建議三級會議在巴黎召開,國王堅持要在凡爾賽,「因為便於打獵。」國王隆重地在辦公室接見教士和貴族的代表,而第三等級代表則要分批到他的卧室去覲見;還規定教士、貴族代表穿華麗的服飾,分坐在國王寶座的兩側,而第三等級代表則穿黑色制服坐在大廳的後面。這些都引起第三等級代表的不滿。
1789年5月5日,三級會議在凡爾賽開幕。路易十六致辭,強調財政困難,要各位設法充實國庫。財政總監內克爾在長達三小時的報告中,竭力掩飾國庫虧空嚴重的事實,閉口不談改革。第三等級的代表感到極大的失望和憤怒。第二天,掌璽大臣宣布,國王希望三個等級討論,然後按慣例投那三票。這就更引起了第三等級強烈反對。他們提出應三個等級合廳開會,以人數表決。雙方為此僵持了一個多月。
全國人民密切注視著三級會議的進展。巴黎居民成群結隊地來到凡爾賽,支持第三等級代表的斗爭。人民的鼓舞給第三等級的代表增添了勇氣,他們於6月17日毅然宣布單獨組成代表全國人民的國民議會,並宣告,如果王朝要解散議會,全國就停止繳納一切捐稅。這個決定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第一等級代表開始分化,低級教士的代表兩天後加入國民議會。19日晚,國王以整修內部為借口封閉會議廳。20日,國民議會代表不能進入會議廳,就轉到附近的網球場集合,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網球場宣誓」,站立著開會的代表滿懷神聖的責任感舉臂盟誓:在沒有制定出法蘭西憲法之前議會決不解散。
23日,路易十六召開御前會議,宣布撤銷國民議會的一切決議。他威脅說:「你們的任何草案,任何決議,倘不經我特予批准,即不能有法律效力。」第三等級的代表憤怒異常,拒不服從。米拉波大聲抗議說:「我們是受命於人民才來到這里的,除非刀劍相加,我們絕不離席!」在第三等級的堅持斗爭下,會議繼續進行,決定維持國民議會的所有決議,並宣布議員有人身不受侵犯的權利。
隨後幾天,許多特權等級中的教士、貴族越來越多地投到國民議會方面,國王最後不得不同意三個等級代表共同議事。第三等級代表的斗爭大獲全勝,決心以此為契機,完成制定憲法的任務。於是,1789年7月9日,國民議會改為制憲議會。他們試圖在制定憲法的基礎上,建立資產階級的國家制度,大革命的號角要吹響了。
⑤ 簡述法國制憲議會的來歷
一、議會萌芽的出現
你好!
現代法國政治始於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之後,大量的憲法草案被起草,其中18部草案正式生效為憲法。法國一直在君主制、帝制和共和制之間徘徊。正是在法國大革命期間,現代意義上議會萌芽開始出現,制憲議會,法國大革命初期的立法機構。1789年7月8日,選出以穆尼埃(Jean Joseph Mounier,1758—1806)為主席的制憲委員會。次日,國民議會為了強調制定憲法是它主要任務,宣布改稱制憲議會。會址設在凡爾賽,同年10月「凡爾賽進軍」事件後,遷往巴黎杜伊勒里宮的騎術院。成員都是原三級會議的代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以米拉波、拉法耶特、西哀士為首的君主立憲派。它曾頒布一系列法令,主要有《八月法令》、《人權宣言》、《教會財產收歸國有法令》、《劃分新行政區法令》、《教士公民組織法》、《贖買封建義務和購買國有土地法》、《列·霞白利法》等。1791年9月3日通過憲法,制憲任務完成。9月30日閉幕,讓位於立法議會。制憲議會自行決議,其全體成員一律不得進入立法議會。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⑥ 法國制憲議會是否也叫制憲會議
一般來說是不一樣的。制憲議會,前者,一般特指法國大革指數命時期的第一時期,即1789年7月9日至1791年9月30日階段,法文:l'Assemblée Constituante
後者,制憲會議,則是在法國不同共和國時期召開氏逗襪的制定憲法的會議,法文:Conseill constitionnle,這個帶有類似委員殲激會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