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李鴻章出使俄國是坐馬車嗎,真實情況是什麼呢
李鴻章出使俄國是在光緒二十二年三月十二日(1896年4月24日),為清朝甲午海戰失敗,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1895年)的次年,為了答謝“三國干涉還遼”,以及聯俄制日,更重要的是考察一下歐美列強的對華態度,學習一下治國之道,“師夷長技以制夷”。在慈禧太後的授意下,應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儀式的邀請,朝銷察廷派出了李鴻章出使俄國。
先不說當時的大清是不是已經窮到只能坐馬車出使各國,單就已經七十多歲的李鴻章而言,他能不能經得起馬車顛簸千里、爬山涉水去俄國都是個問題。
據說當時李鴻章之所以願意簽訂這一賣國條約,是因為俄國財政大臣維特給了李鴻章三百萬盧布,外加兩個美女的條件,不過實際上李鴻章只得到了五十萬盧布,美女什麼的更是連影子都沒看見,搞得李鴻章回國後一直悶悶不樂的。不過這事都沒有得到李鴻章和維特的供認,密約上也沒有關於這款項的內容,只在當時一些外國人的回憶錄里有記載,但都只是捕風捉影,查無此據的。
B. 李鴻章訪美坐船要多久才能到達美國
1896年3月22日,李鴻章乘坐法國「艾納斯脫西蒙」號郵船從上海出發對歐美進行了一次成功的訪問,歷時 190 天,行程 9 萬里,掀起一股「李鴻章旋風」。
8月 22 日,李鴻章一行結束了在歐洲考察訪問的最後一站英國,乘「聖·路易斯宴鋒拍」號郵輪橫渡大西洋前往美國訪問。經過 6 天的海上航行,於 28 日上午 9 時抵達美國紐約港。9月14日,李鴻章從加拿大西海岸溫哥華乘坐美國太平洋輪船公司的輪船回國。
(2)李鴻章訪問法國怎麼去的擴展閱讀: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銅,字漸甫、子黻[fú],號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世人多稱「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間又稱「李晌羨二先生」。
作為晚清重臣,李鴻章是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領袖之一,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官至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
一生參與了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包括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鎮壓捻軍起義、洋基襪務運動、甲午戰爭等,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1901年11月7日,李鴻章病逝於北京。
C. 能不能簡單介紹一下李鴻章甲午海戰之後的出訪歐美各國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以後,由於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遭到了全國人民的強烈抗議和反對,致使李鴻章從仕途的頂早薯峰跌落下來,先後失去了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的寶座,只得閑居在北京東安門外的賢良寺內。然而,清王朝統治者慈禧和恭親王奕盉念他過去的功勞,1896年2月,決定讓他出訪歐美,了解西方國家的政治和外交等情況,同時勸說西方列強同意「照鎊加稅」凱圓,提高列強向中國出口商品的關稅。
訪俄簽訂《中俄密約》
當時,沙皇俄國正在修築橫跨歐亞的西伯利亞大鐵路。1896年5月,又恰逢沙皇尼古拉二世將要舉行加冕典禮,各國均派特使致賀,清政府擬派布政使王之春前往。俄國駐華公使喀西尼嫌王之春「人微言輕,不足當此責」,向清政府提出抗議。於是,清政府改派李鴻章為「欽差頭等大臣」赴俄。
清廷改派李鴻章赴俄,一方面是屈從於俄國,另一方面,也是基於「聯俄制日」的戰略考慮。甲午戰爭之後,不斷崛起的日本給中國造成威脅和大量的損失,清政府想利用日本和俄國在中國東北的矛盾,聯合俄國來盯睜塌限制日本在中國的擴張。
1896年2月28日,慈禧召見李鴻章,3月3日,李鴻章離京南下,3月14日抵滬。
當時,英、法、德諸國紛紛邀請李鴻章首先前往訪問,以便漁利。但是,俄國擔心李鴻章首先出訪法、德,有損中俄交涉,便由喀西尼出面,與李鴻章商定路程。
3月28日,李鴻章帶領隨員,在俄、德、法、英、美5國駐華使館人員的陪同下,乘坐法國郵船「愛納斯脫西蒙」號從上海出發。隨同訪問的還有李經方、李經述、於式枚、羅豐祿等共45人。經過1個月的航行,於4月27日到達俄國港口城市敖德薩。4月30日,李鴻章一行乘坐的專列一到彼得堡,就和沙皇財政大臣維特舉行會談。5月3日,維特向李鴻章提出在中國境內「借地修路」問題,並把此舉以俄國「支持中國的完整性」作為承諾來誘騙李鴻章。在俄方的誘騙和李鴻章的退讓下,6月3日,李鴻章在《中俄密約》上簽了字。這一條約的簽訂,使沙皇俄國不僅騙取了在中國東北修築過境鐵路的特權,而且為其以後侵人中國打開了方便之門。
出使德國會見俾斯麥
6月13日,李鴻章乘火車前往德國,下榻於柏林豪華的愷撒大旅館。德國方面款待殷勤,甚至連李鴻章常吸之雪茄煙,常聽之畫眉鳥,也「陳於幾而懸於籠」。寢室牆壁上,高懸照片鏡框,左邊是李鴻章,右邊是德國前首相俾斯麥。6月14日他前往皇宮晉見了德皇威廉二世,呈遞國書,並致頌詞,對德國介入歸還遼東、幫助中國訓練軍隊、購械鑄船表示感謝。15日,李鴻章應德皇之邀,到行宮參加國宴。隨後德皇請他參觀德國軍隊。
李鴻章在德國連日考察,只感到德國君臣接待優厚,卻不知這背後隱藏著巨大的陰謀。德國外交大臣馬紗爾和李鴻章進行過兩次政治性長談,每次都達數小時。德國借口還遼有功,打著維護中國完整的旗號,大肆從中國攫取各種特權,以增強與列強爭霸遠東的地位和能力。李鴻章雖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抗爭,但最終還是作出一些妥協。
6月27日,李鴻章專門趕到漢堡附近拜訪了俾斯麥。俾斯麥設家宴招待李鴻章。李鴻章笑對俾斯麥說,有人稱自己為「東方的俾斯麥」,俾斯麥則笑著說,沒有人稱自己為「歐洲的李鴻章」。
李鴻章訪德期間,受到德國商界的青睞。他曾是德國軍火器械的大主顧,德國商界盼望通過他進一步開拓中國市場,因而,商會宴請,工廠參觀,款待殷勤。
訪問荷蘭、比利時和法國7月5日李鴻章一行到達荷蘭海牙。當晚他出席了荷蘭政府為他舉行的歡迎宴會和晚會,他品嘗著西方風味佳餚,欣賞歌舞,飄飄欲仙,即席賦詩,表達內心的喜悅和對荷蘭政府的感激之情。由於時間緊迫,李鴻章於7月8日離開荷蘭到達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第二天,李鴻章就晉見了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並同比利時國王商談了盧漢鐵路(今京廣鐵路北段)的修築問題。當時列強正在爭奪盧漢鐵路修築權,俄國支持法、比承修。在比利時期間,李鴻章觀看了比利時軍隊的軍事演習,參觀了軍工廠,看到了「克革烈」槍炮公司的最新產品。他對比利時軍隊的武器裝備表示驚嘆。
7月13日李鴻章到達法國巴黎。其時恰逢法國國慶前夕,第二天他就前往愛麗舍宮晉見法國總統富爾,應邀參觀了法軍為國慶而舉行的軍事表演,參加法國國慶活動。在訪法期間,李鴻章與俄國的談判還在繼續,並同俄國政府代表羅啟泰簽訂了《合辦東省鐵路公司合同章程》。李鴻章也同法國外交部長漢諾多就「照鎊加稅」(中方要求增加對西方列強關稅的計量辦法)一事進行了磋商,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要求增加對法國出口給中國物品的關稅。法國政府雖然答應,但提出更苛刻的條件,氣得李鴻章批評漢諾多「跡近要挾,頗礙交情」,但對法國的要求也徒呼奈何。隨後李鴻章參觀了報社、學校、博物院和廠礦企業。8月2日李鴻章結束對法國的訪問,然後乘坐法國政府派出的專輪渡過英吉利海峽,開始了對英國的訪問。
參觀英國議院
到達英國後,李鴻章晉見了維多利亞女王,拜訪了英國前首相格萊斯頓,同英國首相兼外交大臣索爾茲伯里就「照鎊加稅」問題進行了會談,但英國同樣以答應中國的「照鎊加稅」為條件欲從中國攫取更大利益。
李鴻章見事情不會出現轉機,便開始考察西方政治制度。他先到英國下議院,坐在特設的座位上,旁聽議員討論國事,可惜當天參加會議的議員很少,「無甚可觀」。隨後,他來到上議院,觀看了院中特設的「君主御座」,並同議員「略談片刻」。
在朴茨茅斯軍港,李鴻章參觀了英國海軍艦隊。英國每年舉行一次海軍大檢閱。李鴻章到達時,檢閱已結束,各艦陸續散歸到各駐防地點,但停泊在朴茨茅斯軍港的尚有47艘。李鴻章乘坐御舟,駛入艦隊,繞過兩周,直向朴茨茅斯進發。李鴻章驚嘆:各艦「行列整肅,軍容雄盛」。他感慨萬端,嘆道:「余在北洋,竭盡心思,糜盡財力,儼然自成一軍。由今思之,豈直小巫見大巫之比哉?」
李鴻章還先後參觀了英國的造船廠、槍炮廠、鋼鐵廠、電報局、銀行等,英國先進的科技和機械化生產,令他感嘆不已,說:「天下不可端倪之物,盡在英倫!」李鴻章對英國政教也進行了一番考察,他說,對於歐洲政教,自己過去只是「心領而未由目擊」,這次「則見所見而去,尤勝於聞所聞而來」。
訪問美國和加拿大8月22日李鴻章一行結束了在歐洲考察訪問的最後一站英國,乘船橫渡大西洋前往美國訪問。經過6天的海上航行,於28日抵達紐約。為迎接李鴻章的到來,正在海濱度假的美國總統克利夫蘭特地趕到紐約會見李鴻章。雙方討論了「照鎊加稅」問題。美國談判代表更為狡猾,對李鴻章說:「各國如允,美無不從。」9月3日,李鴻章會見了美國基督教教會領袖,就美國來華傳教士的活動和「孔子之道與耶穌之道」的異同等問題交換了意見。美國教會領袖大肆宣揚來華傳教士在宗教、慈善事業和文化方面對中國所謂的「功德」,力圖把侵略說成友誼,並感謝清廷和李鴻章保護在華美國傳教士。李鴻章一面「謙遜不遑」,一面為美國來華傳教士唱贊歌。美國教會領袖聽了後「無不暢然意滿」。
離開紐約後,李鴻章到達費城,在那裡參觀了美國獨立廳、自由鍾,接著又到華盛頓,參觀了美國國會和圖書館。9月5日,李鴻章一行離開華盛頓前往英屬加拿大。路經美加邊境時,他參觀了尼亞加拉大瀑布,盡情觀賞了這里的自然風光,然後前往多倫多。在多倫多稍事停留後,李鴻章一行來到加拿大西海岸城市溫哥華。至此,李鴻章訪問歐美的活動全部結束。9月14日,他及隨行人員搭乘美國太平洋輪船公司的輪船回國。途經日本橫濱時,他因「馬關議約之恨,誓終身不履日地」,而沒有從橫濱登岸,轉乘招商局的「廣利」號輪船回到天津。
環球訪問得與失
李鴻章這次出訪歐美,從3月28日離開上海,到10月3日到達天津,歷時190天。其間,經過四大洲,橫渡三大洋,水陸行程9萬多里,遍訪歐美8個國家,尤其是訪問了當時歐美五大強國,作為70多歲的高齡,實屬不易,可以說他是清代大臣中第一個進行環球訪問的人。在訪問中,他考察了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和文化,深切地體察到中國和西方的差距,如實地向光緒皇帝和慈禧陳述了在歐美的所見所聞,希望中國能趕上西方列強,在思想上也產生了對資產階級維新派的同情。另一方面,他肩負的外交任務,一是簽訂《中俄密約》,二是商討「照鎊加稅」,後者被拒。由於他代表清政府和俄國簽訂了《中俄密約》,有損中國主權,造成嚴重後患。然而可悲的是,李鴻章回國後反而沾沾自喜地對黃遵憲說:「二十年無事,總可得也。」就在這一密約簽訂一年多之後,德、俄相互勾結,先後在中國租借了膠州灣、旅順、大連,建立勢力范圍,其他西方列強也緊隨其後,把中國拖到了被瓜分的邊緣。同時,在歷訪其他國家時,李鴻章也在不同程度上出賣了國家的一些利益。
D. 清末重臣李鴻章訪問法國時,為何拒絕登上埃菲爾鐵塔
李鴻章為什麼拒絕登上埃菲爾鐵塔其實沒有人知道,但是後人猜測他當時作為清朝外交官,見識到了法國的強盛,感到清朝的衰敗了,才不願登上埃菲爾鐵塔。當時的李鴻章作為清朝的特遣外交官,去到了英國、法國、美國在內的八個國家,他這次外交也深刻認識到了清朝與西方的強大國家之間的巨大差距。到了法國後,李鴻章發現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法國貸款給俄國不需要任何抵押。李鴻章便問了法國官員,法國官員表示貸款的過程很麻煩,需要發行債券,但是如果發行的債券沒有法國公民願意購買,那麼法國需要自己承擔損失,所以不是法國不信任中國,而是法國人不信任中國。後來李鴻章在參觀埃菲爾鐵塔的時候便婉拒了登塔,具體原因李鴻章自己也沒有說過,後人猜測是因為他當時感到了巨大差距,於是不願意登塔去感受羞辱。
E. 李鴻章簽《馬關條約》後,在晚年進行了一次環球訪問,拜訪俾斯麥
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以後,由於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遭到了全國人民的強烈抗議和反對,致使李鴻章從他仕途的頂峰上迭落下來,先後失去了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的寶座,只得閑居在北京東安門外的賢良寺內。然而,清王朝統治者慈禧、弈訴念他過去的功勞,為防止中國被西方列強所瓜分,1896年2月,決定讓閑來無事的李鴻章出訪歐美,於是李鴻章在晚年進行了一次 環球 訪問。
當時,沙皇俄國正在修築橫跨歐亞兩洲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妄圖控制中國東北。1896年5月,又恰逢沙皇尼古拉二世將要舉行加冕典禮,清政府為了與沙皇俄國立約結盟,使之與日本相抗衡,所以讓李鴻章作為特使將要出訪的第一個國家,便定為沙皇俄國。
經過暫短的准備,1896年3月18日,李鴻章在俄國駐華公使喀西尼的安排下,在俄、德、法、英、美等五國駐華使館人員的陪同下、乘坐法國郵船「愛納斯脫西蒙」號從上海出發,開始了他的環球訪問。隨同訪問的有李經方、李經述、於式枚、羅豐祿等,連同五國使館人員共45人。他們從上海出發後,經過東海、南海、馬六甲海峽,橫渡印度洋,穿過紅海和蘇伊士運河,到達埃及的塞得港。沙皇派遣烏赫托姆斯基公爵專程前往塞得港迎候並在塞得港換乘俄國輪船,由地中海前往黑海。經過一個多月的航行,於4月27日到達俄國港口城市敖德薩,然後再乘車先去彼得堡。4月30日,李鴻章一行乘坐的專列快車到達彼得堡,接著就和沙皇財政大臣維特舉行會談。5月3日,維特向李鴻章提出「借地修路」問題,並把此舉以俄國「支持中國的完整性」為承諾來誘騙李鴻章對侵害中國主權的要求讓步。為盡快達到協議,沙皇一面派外交大臣羅拔諾夫和維特一起繼續與李鴻章談判,一面又親自秘密接見李鴻章,企圖使李鴻章相信其承諾。談判在彼得堡未能結束,5月18日李鴻章到達莫斯科後繼續進行,並用重金賄賂李鴻章。在俄方的誘騙和李鴻章的步步退讓下,6月3日終於達成協議,李鴻章和羅拔諾夫、維持分別代表本國政府在《中俄密約》上簽了字。這一條約的簽訂,使沙皇俄國不僅騙取了在中國東北修築過境鐵路的特權,而且為其以後侵人中國打開了方便之門。
李鴻章在和俄國簽訂了有失中國主權的《中俄密約》後,對外秘而不宣,於6月13日乘火車前往德國進行訪問。6月14日他到達柏林,隨即前往皇宮晉見了德皇威廉二世,對德國干涉還遼和軍事方面對中國的幫助表示了謝意。
李鴻章還沒下車,就發現站台上列隊站著整齊威嚴的德國士兵。德璀琳對李鴻章說,那是德國衛戍部隊司令帶段廳睜領部下在歡迎李相國的到來。李鴻章被攙扶著下了火車,前呼後擁的德國士兵將他和隨行人員安排在德國最高級別的賓館—凱撒賓館。隨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在他舉行就職大典的禮堂隆重接待李鴻章。拜見威廉二世時,李鴻章首先向威廉二世遞交了國書。然後,耍起了他出色的嘴功:「大清使臣李鴻章久仰德皇盛威,今得面見,十分榮幸!對貴國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並代表大清國政府對德國干涉日本歸還我遼東表示感謝!」接著,李鴻章又與威廉二世談及多年來德國人對他創建北洋海軍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對於李鴻章的「三個感謝」,德皇聽得心花怒放。然後,威廉二世拿出一個本子,有板有眼地念了起來:「今天迎伏宏接大清國頭等特使李中堂先生,欣喜之情,無以言表。願德中友誼與日俱增,萬古長青!」德握歲皇致辭完畢,李鴻章把從北京帶來的精美禮品奉上。威廉二世當即回贈李鴻章紅鷹大十字頭等寶星一枚。據說,這顆寶星上綴有寶石50多顆。
經德璀琳介紹,威廉二世得知李鴻章一向熱衷軍事,便邀請李鴻章觀看德國御林軍儀仗訓練。由威廉二世陪同,李鴻章走上閱兵台,坐在一張特意為他設置的虎皮椅上。等隨行的其他各路要員坐定後,只聽見德國御林軍教頭擊鼓三聲,御林軍士兵立即整齊出動。他們或分或合,或橫或縱,變化多端,卻整齊劃一,口令、動作都似刀切的一般整齊。
李鴻章不僅對德國軍隊的陣容、紀律由衷贊嘆,而且對德國軍隊的精良裝備也十分羨慕。看著看著,他不禁脫口而出:「如果我有10營這樣的部隊,恐怕大清國的防禦形勢就不像現在這樣慘淡了!」德皇聽了,當即表示:「願意為大清國的軍事發展繼續培養人才。」
次日,應德皇之邀,參觀了德國軍隊。在德國期間,李鴻章兩次同德國外交大臣馬紗爾進行政治會談,還拜會了德國前首相俾斯麥,參加商會宴請,參觀工廠,直到7月4日李鴻章一行才離開德國前往荷蘭訪問。
李鴻章由德國軍事大臣陪同,參觀了德國來福槍廠。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槍支製造廠。李鴻章帶領淮軍剛進上海灘與太平軍作戰時,就委託他的大哥李瀚章購買過這種槍;在創辦北洋海軍時,也從這個槍廠購買過很多槍支。來福槍廠廠長對李鴻章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熱情地向李鴻章介紹一種能很快將短槍變成長槍的新式槍支。李鴻章興致勃勃地拿在手裡試了試,說:「我回去之後,就叫大清來你廠買10萬支。」廠長聽了,樂得合不攏嘴。當了解到來福槍廠已發展到6000人,擁有4000台制槍機器時,李鴻章連連贊嘆,說:「弄媽,這遠比我當年在上海辦的槍廠規模大啊!」
看完了槍廠,李鴻章去看 司坦丁 造船廠。在司坦丁造船廠,李鴻章想起了當年他創辦北洋海軍時,在這里訂購鐵甲船的情景。當想到在甲午戰爭中被日本擊沉的「定遠」、「鎮遠」艦時,李鴻章潸然淚下。
而作為幾十年來的老主顧,德國克虜伯炮廠對李鴻章發出了熱情的邀請。當李鴻章一行走進克虜伯炮廠時,發現李鴻章的大副肖像被懸掛在廠史陳列室里。這幅大型肖像至今仍保留在該廠檔案室。
想到花大價錢在這里購買的大炮、炮台在抵禦日本侵略時,有的竟然沒有發揮一點作用,就被日本人摧毀了,李鴻章心情沉重,在歡迎宴會上,李鴻章想起了他的一名小老鄉—段祺瑞正在該廠學習,克虜伯炮廠的人趕忙去將段祺瑞等4名大清留學生請來。李鴻章這才面露笑容,並勉勵段祺瑞等好好學習,將來報效國家。
在德國,李鴻章還以「東方俾斯麥」的名義拜訪了德國已退休的「鐵血宰相」俾斯麥。
俾斯麥是當時世界級風雲人物。他在1862年至1890年間,一直擔任普魯士宰相,並在這28年間,發動了一系列的對內、對外戰爭,從而使德國一躍而成為僅次於英國和俄國的「世界老三」。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反對他的殖民擴張主張,從而使他坐上了冷板凳,賦閑在家養花種草。
李鴻章與俾斯麥都在軍中多年,李鴻章有在日本談判時遭歹徒暗殺的經歷,子彈至今仍藏身在李鴻章左顴骨內;俾斯麥也曾在超市遭人槍殺,結果,他的警衛光榮獻身,而俾斯麥卻勇敢地將歹徒的手槍踢飛……當李鴻章說到自己的槍傷時,俾斯麥向他介紹說:「去年下半年,我國科學家倫琴發明了『照骨術』,即X射線。它能清楚地看見人的骨骼和五臟六腑,您不妨去看一下,說不定能把你面部的子彈取出來呢。」李鴻章對這位異域老兄的關心非常感激。他虛心地向俾斯麥請教重振大清國威的舉措。謙虛而自信的俾斯麥說,大清與德國相隔甚遠,對大清的具體情況,他不甚了解,因此對這一問題,他不便妄下裁判,但他認為,要想國家富強,必須君臣、僚臣、朝野萬眾一心,齊心合力。
對於自己總在朝中受人彈劾,李鴻章向俾斯麥請教「如何戰勝政府」的問題。俾斯麥說,您最好不要有這種想法,作為大臣,您要嚴守職分,聽從政府的安排;「戰勝」政府那像是亂臣賊子乾的事。
經一天的旅途,7月5日李鴻章一行到達荷蘭首都海牙。當晚他出席了荷蘭政府為他舉行的歡迎宴會和晚會,使他感到異常高興和感激。由於時間緊迫,李鴻章只在這個低地國家訪問了3天,就於7月8日離開荷蘭到達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來到比利時的第二天,李鴻章就晉見了比利時國王利奧波爾德二世,並同比利時國王商談了盧漢鐵路的修築問題。在比利時期間,李鴻章觀看了比利時軍隊的軍事演習,參觀了軍工廠,看到了「克革烈」槍炮公司的最新產品,這些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對比利時的裝備感到美不勝收,備加贊賞。
在結束了對比利時的考察訪問以後,李鴻章一行7月13日從比利時來到法國巴黎。其時恰逢法國國慶前夕,第二天他就前往愛麗舍宮晉見法國總統富爾,應邀參觀了法軍為國慶而舉行的軍事表演,參加法國國慶活動。在訪法期間,李鴻章又同俄國政府代表簽訂了《合辦東省鐵路公司合同章程》。同法國外交部漢諾多就「照鎊加稅」一事進行了磋商,先後參觀了報社、學校、博物院和廠礦企業,這些參觀考察活動使他甚為滿意。直到8月2日他才結束了對法國的訪問,然後乘坐法國政府派出的專輪渡過英吉利海峽,開始了對英國的訪問。
在到達英國後,李鴻章晉見了維多利亞女皇,拜訪了英國前首相格萊斯頓,同英國首相兼外交大臣索爾茲伯里就「照鎊加稅」問題進行了會談。為了了解西方政治制度,李鴻章還訪問了英國議院,先是到下議院旁聽議員們討論國事,再到上議院觀看了院中特設的「君主御座」,並同議員們交談。在朴茨茅斯軍港,他參觀了英國海軍艦隊,盛贊英國海軍「行列整肅,軍容雄盛」。他還先後參觀了英國的造船廠、槍炮廠、鋼鐵廠、電報局、銀行等,英國先進的 科技 和軍備使他贊嘆不已。
8月22日李鴻章一行結束了在歐洲考察訪問的最後一站英國,乘船橫渡大西洋前往美國訪問。經過 6天的海上航行,於28日抵達美國的紐約。為迎接李鴻章的到來,正在海濱度假的美國總統克利夫蘭特地趕到紐約,第二天便會見了李鴻章,會見中李鴻章與美國總統討論了「照鎊加稅」問題。而後李鴻章進行了頻繁的外交和考察活動。9月3日,他會見了美國基督教教會領袖,贊揚了美國來華傳教士的功德。離開紐約後,李鴻章到達費城,在那裡參觀了美國獨立廳、自由鍾,接著又從費城到達華盛頓,參觀了美國國會和圖書館。到9月5日李鴻章一行才離開華盛頓前往英屬加拿大。
在前往加拿大的途中,在路經美加邊境時,他參觀了美加邊境的尼亞加拉大瀑布,盡情觀賞了這里的自然風光,然後才前往多倫多。在多倫多稍事停留後,李鴻章一行來到加拿大西海岸城市溫哥華。至此,李鴻章訪問歐美的活動全部結束。9月14日,他及隨行人員搭乘美國太平洋輪船公司的輪船橫渡太平洋,踏上了回國的航程。在到達日本橫濱時,他轉乘招商局的「廣利」號輪船返國,10月3日到達天津。
李鴻章這次出訪歐美,從3月28日離開上海,到10月3日到達天津,歷時 190天,期間,經過四大洲,橫渡三大洋,水陸行程9萬多里,遍訪歐美8個國家,尤其是訪問了當時歐美五大強國,作為70多歲的高齡,實屬不易,這在清代 歷史 上也是無先例的,可以說他是清代大臣中第一個進行環球訪問的人。他的這次訪問有得有失。得的方面,是他思想上的收獲。在這次訪問中,由於他親自考察了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 科技 和文化,親眼看到了西方的 社會 現實,打開了眼界,深切地體察到中國和西方的差距,深感西方「各國強盛,中國貧弱,須亟設法」,如實地向光緒皇帝和慈禧陳述了在歐美的所見所聞,希望中國能趕上西方列強,在思想上也產生了對資產階級維新派的同情,這是他出訪成功的一面。
但是這次出訪也有他所失的一面。由於他代表清政府和俄國簽訂了《中俄密約》,有損中國主權,造成嚴重後患。就在這一密約簽訂一年多之後,德、俄相互勾結、狼狽為奸,先後在中國租借了膠州灣、旅順、大連,建立了勢力范圍,其他西方列強也緊隨其後,把中國拖到了被瓜分的邊緣。當然,中國面臨的這種被瓜分的危機原因不能完全歸罪於李鴻章個人,但他訪問歐美在外交方面的失計,不能不說是西方列強瓜分中國的導火索之一。
時光流逝,日月如梭。李鴻章已死去近百年,他的功過是非, 歷史 早有評說。他的這次環球訪問,也象他的其他言行一樣,永久地留在了中國近代的 歷史 上。
F. 甲午戰爭後李鴻章訪問歐美八國的過程是怎樣的
訪問歐美八國時,李鴻章其實一身的病。到德國,他會見了德皇威廉二世,跑老遠去視察克虜伯大炮,交通不便的年代這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兒。他還去了德國前首相、赫赫有名的俾斯麥家鄉,東西兩個「俾斯麥」進行了一次交心密談。
李鴻章說:「在我們那裡,政府、國家都在給我製造困難,製造障礙,我不知該怎麼辦。」
離開德國,李鴻章又上路了。荷蘭、比利時和法國這里暫且不說,接著老人又橫渡英吉利海峽去英國,談了對中國至關重要的海關加稅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所有的國家都說聽英國的,英國人堅決不答應(可悲啊,一個主權國家想加點海關稅都要去和別人商量衫棗耐)。然後橫渡大西洋去了美國。
老人家在美國倒是風光了一回,人家把他看成是「地球上的老大哥來看地球上最年輕的小弟弟」。他像個電影明星一樣。50萬紐約人上街看他那「著名的黃馬褂」。
李鴻章對西方報紙大談「我們計劃將來在國內建立更多的學校」,「呼籲廢除排華法案」。他說:「你們不像英國,他們只是世界的作坊。你們致力於一切進步和發展的事業。在工藝技術和產品質量方面,你們也領先於歐洲國家。但不幸的是,你們還競爭不過歐洲,因為你們的產品比他們的貴。這都是因為你們的勞動力太貴,以致生產的產品因價格太高而不能成功地與歐洲國家競爭。勞動力太貴,是因為你們排除華工。這是你們的失誤。如果讓勞動力自由競爭,你們就岩舉能夠獲得廉價的勞力。華人比愛爾蘭人和美國其他勞動階級都更勤儉,所以其他族裔的勞工仇視華人。」李鴻章這一拍一拉,罵得美國人舒舒服服,服服帖帖。姜還是老的辣啊。
接著李鴻章說了一段超前了100年的話,他說:「只有將貨幣、勞動力和土地都有機地結合起來,才會產生財富。清國政府非常高興地歡迎任何資本到我國投資。」
李鴻章一不小心又創了一個中國第一——「招商引資」。然後他從加拿大回國,在日本過界時,這個老頭相當倔,為了履行自己的誓言「終生不履日本」領土,老人冒著生命危險讓人在兩只搖搖擺擺的船之間,顛顛簸簸地抱他過了踏板,這樣他的腳就沒有碰過日本陸地。
這次,李鴻章全程萬里,一氣呵成或春,並沒有馬革裹屍而歸。早過了離休年齡的他,如果沒有一個工作狂的心是挺不過這次遠行的。
不知道能幫助到你嗎?如果能求採納(能採納就別推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