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如何了解法國大革命的歷史

如何了解法國大革命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3-04-27 14:25:59

Ⅰ 法國大革命戰爭的歷史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的出逃失敗被捕,加劇了法國人民對外國干涉的擔心,也激化了歐洲君主對共和國的敵視。1792年4月20日,法國對奧地利宣戰;8月,奧地利與普魯士聯軍進逼巴黎,要求恢復路易十六的自由與統治。共和國的生存一度面臨危機。但9月20日,臨時組織的法軍憑借「保衛共和國」的高昂熱情,在瓦爾密戰役中出人意料的擊敗了訓練有素的普魯士軍隊,扭轉了不利的戰局。
1793年1月21日,法國國民工會以叛國罪為由,處死了路易十六。這一行動激怒了歐洲幾乎所有的君主。英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那不勒斯王國,以及德意志和義大利諸邦都加入了反法同盟,共和國再度面臨危機。卡諾將軍對法國軍製做出了重大改革,實行全國普遍徵兵制,成年法國人都加入了軍隊。軍事改革還包括:就地解決補給,多兵種混合編成。戰術上的改進包括:使用步兵縱隊代替步兵橫隊,以利於快速機動;大量使用散兵;大規模集中使用炮兵。經過改革的法國軍隊成了一隻足以和歐洲各國職業軍隊抗衡的大軍。法國和反法同盟在各條戰線上展開了多年的拉鋸戰。1797年1月14日,拿破崙·波拿巴指揮法軍在里沃利戰役贏得了對奧軍的決定性勝利,奧地利被迫和談。法國贏得了對第一次反法同盟的勝利。
1799年,英國,俄羅斯,奧地利,那不勒斯,葡萄牙,和部分德意志邦國再次結成反法同盟。反法同盟在戰場上取得了節節勝利,但1780年俄國退出同盟給了法國以喘息之機。遠在非洲指揮埃及遠征軍的拿破崙秘密返回法國,重組政府和軍隊。1800年6月14日,法軍在拿破崙指揮下取得了馬倫哥之役的勝利,瓦解了第二次反法同盟。
1802年3月27日,《亞眠和約》簽訂,英國和法國也結束了戰爭狀態。法國大革命戰爭結束,歐洲獲得了短暫的和平,但很快就捲入了規模更大的拿破崙戰爭。

Ⅱ 法國大革命發生的歷史背景是什麼呢這次革命有什麼意義呢

法國大革命是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發生在歐洲最具影響的歷史事件。大革命的爆發摧毀了法國的君主專制統治,震撼了當時歐洲各國君主,對世界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次革命的意義是:大革命導致了法國婦女的解放。大革命提出了男女平等的要求,社會上逐漸出現「女公民」這一稱呼,標志著女性具有和男人同等的政治權利。大革命對婚姻法和繼承法進行了改革,調整了公民權利,得到了積極響應。法國政府於1792年調整了婚姻法,保證了男女享有平等的繼承權,婦女的財產權也得到了保證。對後來各國的女權運動產生了極大影響。

Ⅲ 19世紀初法國的大革命史是怎樣的

法國在1789年的大革命前,仍然頑固地維持著封建等級制度,第三等級反對王室的政治斗爭日趨激烈。1789年5月5日在凡爾賽宮召開的三級會議。已成為矛盾沖突一觸即發的焦點。會議進行的同時,巴黎人民的革命情緒不斷高漲,他們常常舉行示威遊行,支持代表的斗爭。並最終在與王軍的沖突中爆發了人民起義,於7月14日包圍了象徵封建統治堡壘的巴士底獄,並攻破了大獄,將其夷為平地,在它的廢墟上建立了一個廣場。1789年7月14日的巴黎革命,標志了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

革命開始時斗爭異常激烈,以馬拉,羅伯斯庇爾和丹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民主派所宣傳的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出現了許多革命俱樂部。1793年在人民群眾和雅各賓派的堅持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斷頭台,同年10月,王後也被處死。

雅各賓派建立了革命民主專政,保住了年輕的共和國,然而雅各賓派的內部的嚴重分裂現象削弱了他們的力量,1794年7月27日,即熱月9曰。反對革命政府的陰謀集團政變成功,雅各賓派的革命專政徹底崩潰,這標志著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告一段落。

熱月黨人取得了政權,成立了代表大資產階級的督政府。1799年11月9日,即霧月18日,拿破崙發動政變,掌握了政權。1804年5月再次修改憲法,變共和國為資產階級帝國。12月,拿破崙在巴黎聖母院舉行加冕儀式,從此開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年—1814年)。

拿破崙執政後,連年發動了對外戰爭,其目的是為了掠奪歐洲的財富和土地,搶占殖民地,為大資產階級在歐洲和海外奪取工商業霸權。到了1810年,法國已經控制了除英國以外的幾乎全部西歐國家。1812年拿破崙發動侵俄戰爭的失敗成了帝國崩潰的重要因素。1815年的滑鐵盧大戰,法軍大敗。拿破崙帝國覆滅。在其後的1814年—1830年間是復辟王朝的統治時期,這個政府代表了貴族大地主和高級教士的利益,對革命者進行了瘋狂的報復,甚至連資產階級的選舉權和言論出版的自由也被剝奪了,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巴黎人民在1830年7月爆發了革命,築起了堡壘,在短短三天里就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統治,這就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史上的「7月革命」。革命的結果是把他們的代理人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普捧上了王座,史稱七月王朝。

從以上的簡略分析可以看到,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里。是法國歷史上階級斗爭空前尖銳復雜的時期,一個特殊的歷史階段,必然會對當時的美術產生重要的影響。走馬燈式政權更替以及革命時期的各個階級、政黨和派別都需要文藝作為斗爭的武器,美術也同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鮮明地表現出了政治傾向性。以大衛特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美術就是這一歷史階段的產物,它像一面多棱鏡,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法國革命的史實。

Ⅳ 如何理解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法文: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英文:The French Revolution)法國特定歷史時期,是1789年在法國爆發的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君主制在三年內土崩瓦解。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歷著一個史詩式的轉變:過往的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政治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眾的沖擊,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對法國大革命結束的時間,世界史學界看法眾多,難成共識。在中國,以熱月政變作為大革命結束標志比較普遍。1794年7月27日,熱月政變推翻了雅各賓派的統治,宣告了法國大革命中市民革命的結束。1830年7月巴黎人民發動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國大革命才徹底結束。在政變中建立了以熱月黨人為代表的政權。法國歷史進入維護大革命成果時期。

Ⅳ 法國大革命介紹

法國大革命(1789-1794年),18世紀中期,法國陷入了嚴重的財政危機。1789年5月,王室為緩解財政危機,召開了已被停止168年的三級會議,第三等級的代表決定為法國制定一部成文憲法,限制王權。結果被路易十六驅散,於是,第三等級的代表們在王宮旁邊的網球場宣誓,不為法國制定出一部成文憲法,誓不散去。於是,制憲會議成立了。國王秘密調集軍隊,准備武力驅除制憲會議。被巴黎群眾發覺,7月14日,憤怒的巴黎人民攻下了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爆發,國王逃亡凡爾賽,後被群眾押回巴黎,實際上國王已經被軟禁,由吉倫特派組成新的立憲制政府。此時,歐洲各國正密切關注法國事態的發展,隨時准備武力恢復法國的君主專制制度。1793年,法國革命迎來了它最悲壯的一年,1月21日,經過國民公會議員的激烈辯論,路易十六被斬首,歐洲各國結成第一次反法同盟,法國各邊境均受到進攻,內部反革命叛亂不斷,吉倫特派里通外國,杜穆里埃在前線叛變,革命危在旦夕。這時,以羅伯斯比爾為首的雅各賓派建立了專政統治,粉碎了外敵的入侵,平定了內部叛亂,與此同時,拿破崙在土倫之戰中成名,又在義大利戰場上名聲大振。革命的危機似乎已經過去,但 雅各賓派的非常手段越來越不得民心,終於在1794年的熱月政變中被塔列郎推翻,隨後,塔列郎,西埃耶士等人致電遠在埃及的拿破倫,請他回國。於是拿破崙秘密返國,並於1804年稱帝,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直到1815年,被第七次反法同盟擊敗,波旁王朝的阿圖瓦伯爵,即路易十八,在聯軍的護送下,返回巴黎即位,復辟了在大革命中被推翻的波旁王朝的統治。但是,在民主共和觀念已深入人心的時代里,波旁王朝的反動統治很快在1830年的二月革命中被推翻了。奧爾良公爵菲力普成為國王。這就是法國在1785年到1830年的情況。

(parlement)否定國王抽稅及修改司法程序的通令,逼著國王召開三級會議,已在序幕之前,發出了一個貴族及特權階級不受節制的先聲。此中關系非常重要,因為大革命之發生,並不是某一階級與另一階級發生致命沖突,而是各階層間、各地區間、各種利害錯綜重復。以後革命者倒能看清階級斗爭實為解決問題的一種工具。以後這樣的作法,也見於俄國與中國。

法國之議會與英國之議會(Parliament)不同,它按地區設立,不是立法機關,而像高級法庭,也保持類似中國唐朝「門下省主封駁」的作風。所有法令一定要經過議會「登記」,才能生效,於是各行政機關不能置之不顧。而且承封建制度遺緒,司法獨立,非特別強有力之君主無法左右。1788年巴黎的議會與路易十六的行政機構對立,即釀成政治上的僵局。

此時國家的財政也陷入低潮,原來,18世紀法國的軍事政治力量虛有其表,國家靠借債度日,軍隊也靠德國與瑞士之僱傭軍充實行伍。以前幾次的國際戰爭不是慘敗,即是勝負未分;參加美國的獨立戰爭,也算戰勝國,卻又兜上一筆蝕本生意。同時,財政的困難也不能由內部解決,因為宮廷的開銷不及預算6%,而公債攤付的利息即超過預算之半。

當日法國的人口,據估計約在2300萬至2500萬之間,巴黎即超過60萬,以法國資源之富,如果經濟組織有條理,其國計民生較之鄰國,如英國、荷蘭,不應相形見絀。而且法國的國民經濟已有起步的基礎。重商政策自17世紀以來,經過名臣黎希流(Richelieu)、柯貝特(Colbert)銳意提倡,法國的造船、海外貿易、紡織、玻璃工業和奢侈品的製造,都有長足的進展,股份公司的組織也和其他先進國家大致同時,巴黎的證券交易所經手投機生意,則一直做到大革命的高潮,1793年的「恐怖時期」被停封為止。可是在法制上,這些新經濟因素未能結合成一個自行調節的結構(在我們的眼光內亦即是資本主義尚未成熟),而只能奉承於官僚組織的呼吸之間。後者可以將各種經營特權公開販賣。現在看來,「貪污」二字已不能形容這情形。主要原因是工商業不能與農業歸並為一元,其財富基層脆弱,利益只澤潤於一部分人口,與德國落後的情形(詳第六章)相比,過猶不及。

1789年所召集之三級會議,說明法國實有三種體制。其原則有似中國漢初吳楚之亂以前的封建與郡縣並行,復雜則遠過之。第一級(First Estate)為僧侶,天主教方丈及一般僧尼,為數不逾10萬。他們有其本身的行政系統、宗教法庭,又向信民普遍收取什一捐,尚有寺院所有的地產,很多主教方丈實際上是各村莊的領主。僧侶既視察全部信民的養生送死,也管轄到他們的婚姻與遺傳,兼及教育與慈善事業。第一級不向國王付稅,但是傳統上經過磋商自願地向國庫捐助,有時擔付國債利息之一部分,唯無成例數目。

第二級為貴族。總數也不過40萬人。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原來的武士階級,有些追溯到中世紀前的德國血統,有些則是後來加封。另一種是各級法庭的法官、地方經理的首長,大體出資捐官購買。18世紀末年法國的貴族極為混淆,有些極富,有些極貧。一般爵位由長子繼襲,可是也有新貴族頭銜,只及於受者本身。海陸軍軍官由貴族領先,有時身份即包括特權。過去的觀念凡貴族即為庄園的領主,這種情形已不存在。因為法國土地可以自由買賣,有時候整個庄園落入平民買主手中。可是封建體制沒有全部取消,有些貴族仍為領主,仍開設庄園法庭。據估計大革命前夕,法國約1/5的士地仍在貴族手中。他們除了向農民收集封建常例之外,尚且堅持其水利權、礦產權與種樹權和狩獵權等。

貴族無集體組織的機構,向他們抽直接稅極為困難。一方面這也由於法國地方政府的組織。歷史的發展使法國領土的中央區域早期就屬國王,中央政府派駐的行政官一般不受限制。可是邊疆的各單位,在歸隸時與國王定有契約,內中也各有世襲性質的地方首長和代議性質的地方機構從中主持,稅收還待磋商。而且庄園制度的繼續存在,更是調查統計難以精密的原因。歐洲封建的成規,從不說明何種產業為何人所有,而只有多數人在同一的土地上此來彼往的享有特權,種地也只好按成規,如此更妨礙農業的增進。此外還有整個一市一鎮享有不同的特權。

第三級為平民,據稱佔全國人口94%,其中大多數為農民。法國穡夫制早已廢除,除了東北角少數地區之外,穡夫已不存在。一般農民可以自由購置產業。自耕農與佃農的比例各地千差萬別。一般的困難為耕地分割過小,農業技術無法增進。過去幾十年來人口大量增加,大多數農民感到生活壓迫。每值天災流行,即有食物匱乏之虞,也影響到市民生活。又據研究,大革命前夕與18世紀初期比較,地租增加98%,物價增加65%,工資只增加22%。所以一般小民的生活只有每況愈下。1788年收成欠佳,入冬嚴寒,河水冰凍,食糧既短缺又無法輸送。翌年,城市裡市民失業多至半數,為助長革命聲勢的主因。夏間巴黎的騷動引起各種謠傳,驚擾進入鄉村,而遍及全國。

城市裡的資產階級是革命之領導人。他們爭取本身權利,事誠有之,痛恨貴族享有特權,亦是當然。但是單純的階級利益之沖突,並不是使他們忘身捨命發動政潮的主要動機。因為他們事業成功,也可以與貴族通婚,也可以買爵捐官。只是他們在舊體制之下,感到精神上的苦悶。啟蒙運動以來,種種天賦人權、國民公約的觀念透入人心。思想和知識與社會環境及生活習慣發生距離,是現代社會里驅使中產階級參加革命最有力之條件,法蘭西此時已具備此背景。以後銀行家和富商出資捐助市民暴動,律師以辯才參與組織,賽亞司(Sieyes)以教團成員參加革命,米哈波(Mirabeau)以貴族降為平民代表,丹東與羅伯斯比爾和大多數革命家一樣以律師出身。馬拉由醫生改作新聞記者。以上都不易以他們本身階級利害,解釋他們的心境與行動。同時資產階級(bollfg60isi)是一個極為廣泛而不著邊際的稱呼,上自至富的巨商,近乎特權階級,下至小本經營的工匠,都可稱為資產階級或市民階級,大革命固然使資產階級抬頭,也使不少資產階級成員被清算。

現在讓我們再追敘路易十六召開三級會議時的情形:這種會議自1614年以來,未曾開過。因為過去他的祖先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一共在位131年,他們注重人身政治,缺乏一個健全的組織系統。此時國王召集三級議會的目的,無非籌劃稅收方案,解決財政問題。可是下層階級已被重重剝削,既擔任封建常例,也付直接稅(taille)之全部,更提供勞役(corvee),又要負擔鹽稅(gabelle)之絕大部分,早已喘息不定,無法向他們增稅。而新負擔也不便直接的配予其他二級。過去公私財政事宜的疊床架屋,久未改組,何處可增稅、何處應加租,也無從獲悉,所以稅收與租金的收集多來承包制。只有職業上的收集人熟悉地方和個別間的情形,才能執行任務,而且從中牟利。如果其情形仍能用數目字管理,則早已用不著勞駕他們了。同時這時候還有很多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例如以後風潮加緊,貴族出奔國外,下層階級里有很多人因之失業。提高糧食的價格,應當對農民有利,可是中西部種葡萄釀酒的農夫叫苦連天。改進農業生產,首重圈地,才能將可耕地一起投入耕種,但是首先反對即是農民;他們失去了在公地采樵和牧放牲口的權利,立即無以為生。諸如此類的問題,無從規劃,找出對策。

所以從各種非人身的因素看來,法國已經無法和平磋商,公平改組。只有將一切投入一個大熔爐之內,聽候歷史之安排,只是這情形當時沒有人看穿。

當三級會議在1789年召集的時候,各級與地方的單位,依前例條列他們向國王請願的要求,稱為。ahi6y,我們不妨徑呼之為「陳情表」。當中第二級的要求,有一段要國王固定貴族的地位。各人的勛級要仔細勘明,讓他們如僧侶一般自成一財團與系統,今後朝廷不得再以賣官鬻爵的辦法混淆名位,國王的近臣務必由貴族中遴選,他們的子弟則由王室負責教育。今日我們看來不免驚訝,此類要求可謂不識時務。大革命志在清算貴族,以後步伐一經展開,尚有不少貴族未經審問,即送上斷頭台。那麼當初何以如此跋扈囂張,在應當要求諒解的時候不虛心求願,反而大吹大擂,要求增強他們的特權?

這種舉動也可以引用非人身關系的情形解釋:

提出陳情表,也是合法程序。三級會議原來是國王與臣民的一段對話。國王固然要各級代表協同決策抽稅,後者趁此機會將下情上達。既有權力則有義務,既有義務則有權力,以上都符合於封建體制。只是會議既分三級,召集會議即已伏下了一個階級斗爭之陰影。

各級代表由各地方單位選出,其程序不同,一般都經過初選與復選三四次。所以各代表只能算是被各地方單位授權參加,而不是以個人的見解,參加國事的磋商。經過如此的安排,各地方單位的選舉人也覺得他們已成為一種民意上的機構,除非他們階層里和地方上的陳情表獲得答復,他們責無旁貸。於是以巴黎為首,此地既為國都,又有沙龍為時尚人士討論政治之處,產生了不少期刊和小冊子煽動革命情緒。此後,巴黎的407個「選舉人」,在選出三級大會的代表之後,經常集會,巴黎公社及國民軍(National Guard)由此選舉人的會議而產生。這些機構與組織,和巴黎政客經常聚會的俱樂部,成為策動革命的基本力量,以後他們既維持秩序,也策動暴民。其他各地區的情形也大同小異,1789年巴黎的騷動一開始,舊體制派往各處的省長(intendants)逃避一空,政府的組織已經瓦解,各市鎮大致仿效巴黎的辦法,除了傳達國民大會(National Assembly,詳下)的法案外,已不接受國王所轄行政系統指揮。

所以舊體制力量脆弱,是局勢脫離掌握之一大主因。這種情形,也使法國大革命和俄國十月革命接近,而不能與德國的統一運動相比。1789年7月14日,巴黎群眾首先沖入傷病軍人大廈,取得滑膛槍32000支,隨後進攻巴士底監獄,其目的在於取得兵器與火葯,解除這要塞對巴黎市民的威脅,並非所謂解放囚人。消息傳到各處,很多市鎮與鄉村群起響應,農民進攻貴族的堡壘。

為簡便起見,大革命可以分作兩個階段敘述:前期自1789年5月三級會議開幕到1792年8月,歷時3年多,其目的在制定君主立憲。1792年8月,路易失去所有職權,革命由溫和走向極端,終至恐怖時期(reign of terror,簡稱恐怖Terror),後因「熱月反動」(Thermidorian Reaction)才得結束,時為1794年7月,後期也歷時近兩年。此後迄拿破崙於1799年11月兵變奪取政權為止,其間5年多,只算是收束整頓的時期。

三級會議召開時,第三級代表約600人,第一二兩級各約300人。起先國王和議會堅持按照1614年的成例,三級分開討論表決,如果某一議案獲得兩級的同意即算通過。顯然的,這樣無法對國家體製作任何更革,即想改變方針與政策也必困難重重。所以第三級的代表主張所有代表一堂磋商,集體表決,在這主張之下,三級會議變成了「國民大會」(National Assembly,這組織後來自稱「憲法制定會議」[Constituent Assembly],由憲法制定會議參加產生的代議政治機構稱為「立法會議」[Legisla- tive Assembly),於1791年集會。以上都與革命後期的「國民會議」[National Convention]不同)。因為國王封鎖議會的場所,這些代表聚集於凡爾賽宮室內網球場,也鼓動一部分代表下級僧侶和前進派的貴族參與,又怕國王以武力壓制,與會的人簽名誓約之上,內稱除非達到目的,決不分散。其中提到國民大會之召開,其目的在「草擬憲法,給國家以新生,並且釐定君主制之正確原則」。

這樣展開革命的程序。路易十六看到局勢已無法掌握,就指令第一級和第二級的代表一體參與。他的讓步並非出於開明主見,而是於內外的威脅,而巴黎既感到糧食恐慌,又不知道國王意向所在。他集中軍隊於巴黎內外以防止暴民蠢動,保護國民大會的安全。但是所謂暴民既經組織,實際已是革命的群眾力量,和國民大會里一部分代表之護身符。

三級會議於5月5日集會討論,6月20日有網球場誓辭,6月25日巴黎公社組織就緒,7月14日巴士底監獄被攻陷,7月17日路易十六前往巴黎巡視,希望撫慰眾情,10月5日仍有巴黎街頭婦女6000多人冒雨手執標槍,又挽兩門炮,跋涉12英里,到凡爾賽宮向國民大會和國王請願,提出「要麵包」的要求。由於她們後面還有國民軍兩萬人的支持,國王與王後被迫由凡爾賽遷往巴黎的特拉里茲官(Tuileries)。兩周之後,國民大會在巴黎開會,從此彼此都在巴黎群眾陰影之下,巴黎公社所指揮之群眾或暴民,對以後國事的進展有了左右全局的力量。

時至今日,這些事跡還找不到確切的解釋。即如巴黎的暴動與婦女的示威,顯然有人策劃主持。他們是誰?當初目的何在?雖說歷史家各有猜測,最可能從中獲利的乃是奧爾良公爵(cde Orleans),當今國王的遠房叔父,他自己想做立憲君主,也可能是賽亞司和米哈波預聞其事,甚至有人懷疑,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成名,今被公推為國民軍司令的拉法葉(LaFayette)。還有幾個辦報紙的主筆,也被指責唆使主動,卻沒有人提出可靠的證據。總之從人身方面的觀察,很難寫出此中確定的歷史。

並且1789年收成良好,糧食問題也一度解決,緊張的空氣業已和緩。那麼何以以後翻天覆地的情事尚待展開,而且內戰與斷頭台上之不斷流血,仍在3年以後產生?

國民大會決議接收寺院的地產,廢除什一捐,將各種封建義務解除,人身的義務亦無條件廢止,土地的義務則以代價贖取。又通過了「人權及公民權利宣言」,其第一款即宣揚「凡人自出生及至今統享有自由及平等的權力,僅在共同的功利之條件下產生社會上的差別」。此外又列舉這些權利為「自由、財產權及抵抗壓迫的權利」。公民一體在法律之前平等。新法律尚待公布,新憲法則將公民分為「現役公民」及「非現役公民」二種,前者有最低限度的賦稅,享有選舉權。1791年召開的立法會議,即依這樣的程序產生,其組織為一院制,所以沒有貴族平民的區別,僧侶更不在話下。國王對立法會議通過的法案保持有限度的否決權(立法會議兩年一屆,國王對同一法案可以在兩屆否決,所以否決有效期間共為4年)。應付當前的財政問題,則決議發行一種紙幣,稱為「交付券」(assignats),以沒收寺院之地產作擔保。

看來這些條款所包括的改革極為廣泛,其步驟則和緩而帶妥協性,為什麼如此的方案不能化干戈為玉帛?其中必有蹊蹺。

廢除封建特權,並非在國民大會里經過詳細審查與考慮而通過,而是少數預謀的人決定在傍晚5時開會(1789年8月4日),會議延長到清晨兩點而獲得表決,其辯論的程序也預有布置。像這樣一種重要的改革,務須有關的人大部分承認這是眾望所歸,積極進行,才能希望克服技術上的困難。可是事實上立法時,就希望其行動有如「魔術」,所以宣傳的成分多,實際的功效少。這時候,法國殘余的封建因素並非整體的可以耳聞目見,而是在農村中滲入各種經濟生活之中,如「聲望」即附帶著特權;在很多情形之下,人身義務與土地義務不可區分;不少封建特權出於霸佔,又有一些出於契約。即讓農民付20年及25年的代價贖清,技術上也困難重重,況且有些土地又經受領人佃讓與人,更不知何人可以佔得便宜,領主則借口除非收有贖金,特權仍保持如舊,並且東西南北,各地情形不一。所以國民大會一紙法案,只產生了千般萬樣的糾紛。有些農民爭取法案給他們的利益,一直糾纏到1793年,其情節即是一種「道地的內戰」。

沒收寺院地產、廢除什一捐好像輕而易舉,可是後來牽涉更廣。各主教方丈既失去了他們手下的收入,國會就決定對他們發薪水,所以全部宗教人員成了政府雇員。又因為此時整理全國的行政區域(參照上節法國行省有中央及邊區的分別),全國領土各按境內山河劃為大致面積相等之行政區(depart-ments),於是舊的主教區裁撤,新的主教區與行政區重疊。在政教合一的方針之下,國民會議於1791年通過「宗教人員民事組織法案」(Civil Constitution of the Clergy),規定主教由選民推舉,不再由教皇認可,並且所有僧侶要宣誓盡忠於國家。一位現代作家認為這一舉「中斷了全國的團結,內戰於是開始」。

一般非信徒甚難掌握此中奧妙。羅馬教會由基督授命於保羅而產生,主教千百年來衣缽相傳有天神降命於人的意義。很多宗教人員已經覺得裁減主教人數、更改他們轄區之不當。因為在神學的立場上講,這些措施已經污褻了他們的神聖使命之根源。至於向人間政府宣誓,等於將所有的主教方丈改業為政治指導員。一部分僧侶比較達觀,覺得為主服務和民事管理可以視作兩途,但是贊成宣誓的少。160個主教之中,只有7人宣誓。後來教皇斥責「組織法案」,更加深了法國內部的分裂。愛國人士

Ⅵ 法國大革命過程

法國大革命過程:

1789年5月由於財政困難國王被迫召集三級會議,路易十六和第一、二等級想找出最理想的制度來統治人民,實行剝削。由於各階層的角度不同,提出的改革制度也不一樣,所以會議長期沒有結束,在開會的同時,巴黎人民於7月14日起義,攻佔了法國象徵專制統治的巴士底獄(The Storming of the Bastille),法國大革命爆發。8月26日制憲會議通過《人權與公民權宣言》(簡稱《人權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Man and the Citizen),確立人權、法制、公民自由和私有財產權等基本原則。宣布人與人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的,在權利方面是平等的,財產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議會還頒布法令廢除貴族制度,取消行會制度,沒收並拍賣教會財產。就因為這所謂的自由思想,群眾跑到國王那要麵包吃。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喬裝出逃(參見路易十六齣逃事件),企圖勾結外國力量撲滅革命,中途被識破押回巴士底獄。國王失去權力,到最後廢除國王,最後逼的國王出逃卻被抓回。廣大群眾要求廢除王政,實行共和,但君主立憲派則主張維持現狀,保留王政。君主立憲派制定了《1791年憲法》,召開立法會議,維護君主立憲制,反對革命繼續發展。
第一、二等級和大資產階級取得了妥協,但和佔法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和城市平民的矛盾依然沒有緩和,相反,人民在斗爭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義,推翻君主立憲派統治,逮捕路易十六國王。9月21日召開國民公會,次日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

Ⅶ 怎樣理解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意義

由於問題過大,作為補充,我就單純說說大革命史研究的一些新觀點吧,這個主要是Taine和Mornet等人提出的疑問。而Jacob Sole,羅傑·夏蒂埃等人將這些觀點重新以敘事主義的方式對於大革命史進行了一套分析拷問。

回答分兩點,第一點是我個人的論述,用來給年鑒學派大家們進行鋪墊。而第二點主要還是我個人理解的年鑒學派的觀點,具體證據參照我提到的兩份專著。

傳統意義上歐洲史對於大革命史的探討是社會學三大家確立範式之後的一類社會學模式分析,而這套話語是目前愛好者比較喜歡使用的。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可以預設羅沙盧森堡一樣的理想模型來分析這個事情,那麼大革命的經濟動機導致了法國內部的結構性變遷:
1)行會制度,市民階級,城市貧民和貴族。
最早期而言,歐洲開始形成自治城市之後,行會制度在是藉助市民階級崛起,以及城市自治體制中評論法學派開始通過地區議會制度開始建立公共事物體系,行會是作為商會的一種政治形態與領主在本地區議事中制衡的產物,他一定程度是對於下層代表是有效果的。比如在佛蘭德這個著名的法英兩國從腓力四世到腓力五世的爭端中長期的博弈,就是行會代表的市民階級與領主貴族的爭端。著名事件包括,布魯日的晨禱事件,雅茅斯世仇之爭,後來阿特維爾德的親英運動都是織工行會組織的政治博弈事件,而貴族由於土地收入在高流通性的手工業商業沖擊下,變得收入日常稀薄,從經濟上來說,城鎮自治和手工業經濟崛起後,地方貴族已經開始處於弱勢。

但是,行會在什麼時候性質變遷了呢?一則是,行會與王權進行了妥協,腓力四世《大法令》中的商稅制度確立實際上伴隨了卡佩王朝城市手工業經濟中的學徒體制,也就是說行會與王權在稅收上妥協,從而行會開始換取城市經濟中「行業標准,工資水平」的制定,類似於江南民初某些市鎮的商貿家族之間的妥協和宗族互親一樣。
二則是,城市貧民的廣泛出現,實際上從聖路易開始,從卡佩到瓦魯瓦宗族紛爭,再到波旁家族上位,路易十四專政本質上就是在整合法蘭西島遺留的吉斯貴族等,用王權覆蓋的巴黎城市體系進行統合,類似於「王領擴張」,而這件事情從腓力四世開始經過了好多代的博弈才到了路易十六的修生養息時代。問題在於,城市經濟的極度擴張消弭了市民階級和貴族的階級區隔,但是市民階級本身開始出現極端分化了,這種極端分化體現為「城市貧民階級出現」。 於是乎,一個微妙的問題誕生了,「第三等級」,「平民階級」,「人民」這三個本身一體的詞句,由於行會領導人形成新的壟斷威權組織,使得三者完全體脫離了。

於是,大革命兩個階段中,最具備政治熱情和情緒爆發的本身就是這次的城市貧民。《列霞白利法》從規范上解放了這群人的政治熱情。而法國大革命從吉倫特派,山嶽派再到打擊丹東派,恐怖統治,熱月黨返潮等一系列歷史事件中,直接運用的就是這個階級的「自組織能力」。
而這種自組織能力也是那個年代全歐洲都受到影響的「普遍公民意識」的行為主義來源。

而貴族在城市經濟下也產生了分化,宮廷貴族和軍功勛貴進行捆綁,而在上層受到排擠的貴族。事實上大多有著自家的城市商業和產業,而且和資產階級由私人沙龍,對文人的贊助等等城市人際關系形成了一個新的政治共同體。這些人是後來斐揚派和吉倫特派的主要成員,而在沒有黨派化前的雅各賓俱樂部嚴格來說也算。

而對於舊世界最大的沖擊實際上是稅收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沖擊,這才是大革命資產階級性最濃重的一面。
土地專斷是整個從加洛林王朝時期由羅馬法遺留的土地貢稅和土地佔有延續而來的。馬德爾體系中教會本身的土地租藉以及教會旗下產業廣泛參與領主間信用擔保甚至於直接資助,也並入了中世紀中期的封建體系。

這就是所謂的「舊秩序」。

所以說,法國大革命所造成的稅收變革單純看做「資產階級被貴族剝削,承受了過重的稅收壓力」,然後起來反抗的觀點是過於粗暴的。
事實上,稅收制度的偏向有早期代表資產階級行會的參與之後的產物,所以從貴族經濟到市民階級的資產階級生產方式之間不是通過一次革命的」突變「而是一個長期連續性的過程。所以,事實上,大革命對於出品《神職人員民事憲章》(又稱《教士的公民組織法》)》等文本,還有強行用收歸土地的方式,本質上是將「土地回歸成了貨幣經濟下的流通品」,他將「土地」這個生產要素的特性,從封建領主庄園制度重新合並到了貨幣經濟的生產方式。
所以,稅政的變遷只是表徵,最直接的是土地被放置成了「流通品」。而在流通品的變遷中間,由於果月風波前後巴黎公社和雅各賓俱樂部本身關系的轉變,土地也成了一個分配品。

但是這種變遷依然不是「突變」的,事實上,貨幣經濟在興起後,庄園經濟的衰落和地租收入的減低,傳統土地貴族早就開始被貨幣經濟所沖擊,而瓦魯瓦王朝時期的城市經濟體系,實際上仍然是貴族聯合體下的一種對於貨幣經濟的適配,那就是土地在城市經濟中集中藉助土地專斷來進行直接的商業牟利而不是租稅牟利。

於是說,大革命是整個中世紀晚期經濟陷於制衡糾葛之後,在解決糾葛的基礎上,各階級形成了一次結構上的總變遷。。
而這經濟背景必然還是路易十六的守成功用和整個波旁王朝所樹立的最強大封建國家的「幻境」,波旁王朝當時維持的歐陸強勢和路易十五前後由宮廷出資和資產階級自發的教育普及,文人資助,知識由出版業激發而傳播,都給這個國家提供了足夠的內斗資本和結構變遷的動力。這些內生因素必然是結構自發變遷的直接推動力,因為在啟蒙時代前後,知識傳播就是階級在「性質」上變革和再生產的主要社會方式。

但是,這就涉及到第二個問題,而且不是非常好回答的問題。

2)啟蒙運動,知識分子與大革命。

Jacob Sole等人,直接質疑的是這樣一種歷史觀————啟蒙運動的知識傳播和價值重塑,導致世俗化的神權以及王權的去神聖化,並且提供了公民階級的普遍法理依據--於是這種變革直接導致了法國大革命的前奏。即「啟蒙運動」是作為歷史語境下,政治行為的驅動力而存在的。

非歐洲史學界的人可能會很驚異,這件事情有毛好質疑的??這實際上和年鑒學派後,歷史學界對於社會學家所定義的「歷史觀」所進行的「反哲學思辨」。在19世紀遺留的歷史觀中,我們永遠保持著一種「文學批判場域中心敘事」的歷史觀,簡而言之,文學共同體在歷史敘事中直觀上將社會思潮的源動力等同於文學共同體的批判場域,並且將這種批判性訴諸為社會運動的組織動力。這甚至已經形成了一種普遍卻不經實證的歷史觀,那就是社會思潮這個歷史中介敘事必然是由文學共同體主導,批判性地劃定了"正義"的現實含義,然後有了運動本身到成注腳。

而這種歷史觀並不是馬克思本人塑造的,在《政治經濟學批判》那句著名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中,更為合適的表述是「在既成的上層建築的發展中,必然由相適應的經濟基礎存在」後者來說,延續了馬克思一個「勞動對象化」的概念。這個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對於市民階級的社會關系總成,以及在社會關系中重新對象化的「人」概念的探討,引出了對於「經濟基礎」更為詳細的論述。
後人藉助了這個模式,但是把馬克思的原文簡化了不少,這樣歷史觀就成了如此的線性關系。「經濟基礎--意識變遷--權力意識覺醒---革命行動--新秩序建立」,這個在摩爾時代特別突出。。也是最為符合直覺,在現在被奉為常識的一種模式。
如同「編碼--查Bug--編譯--檢驗--實現」一樣。

而這個批判還涉及到一些很麻煩話題,那就是西方歷史哲學中對於「回溯性史觀」的定位。當然這種回溯史觀和輝格史學還不太一樣,這個又是另一個話題。

羅傑·夏蒂埃的研究就類似於這類,無論是對於在高高上的思想觀念, 也不是「基礎」的社會經濟制度,或者是更傳統的敘事主義歷史。。

他更關注的是「在不知不覺中決定了社會中人們表 和判斷的集體精神狀態」 。特別是轉向到普通下層群眾的生活和想像,或者更多是去重構那個時代各階級的日常狀態和集體狀態,一個比較重要的考察就是我在第一點提到的「城市貧民」階級。

但是這個在有著嚴格馬克思主義研究或者說其他諸如福柯譜系學研究背景的左翼歷史學者,對這種「機器論」持有不同看法。而這種機器論在年鑒學派的批判中,也成了一種「文學沙文共和國」的歷史觀,簡而言之,他將各階級放置在一個空泛的劇場之中,而裡面的情節都是按照「文學批判和命名的歷史事件來作為劇本線索」的。

首先,幾個反例在於,

具體論述請參照《法國大革命的文化起源》和《拷問法國大革命》

1)大革命並未造成對傳統宗教的決裂摒棄,而是參照原有的體系,衍生出崇尚人類內在德性的全新價值。它在本質上是一次宗教的世俗化發展進程。相反,教會自身的分裂使宗教權威盪然無存,原本信仰的絕對性在不斷的爭論中消失殆盡。當沒有一致性時,它只會產生疑慮,遭到摒棄。

一個例證是大革命之後,教會道德在市民階級中的反潮。教會道德根本沒有與市民階級割裂,也不是如同很多人想像的一樣,大革命之後的市民階級開始篤信啟蒙運動的人本主義思潮,就開始徹底埋葬教會道德。相反只是教會退出了封建體系,傳統權威盡失。

具體論述參照年鑒學派的作品。
2)文人的作用。
啟蒙運動的發生學機制是出版審查機構的退場,准確說是商業出版自由不再被完全壓制。那麼,出版自由帶來的並不是學術出版物到處普及,相反非常混亂,什麼色情小說,沒多少花頭的政治檄文,亂七八糟全部都有,事實上如果統計當時大革命時期出版物的狀況,你會發現啟蒙運動的出版物比率一點都不高。而斐揚派的主要政治綱領甚至並不是網路全書派遺留的思想。

於是,我們必須探討一件事情,「啟蒙運動」是被「命名」的一種描述,割裂了一個連續性的歷史事件,還是真的激進變革。就如同在第一點,我個人的論述一樣,如果我們把時間尺度拉長,大革命瞬間不是一個被割裂的孤立變革事件,而是一系列趨勢的一部分。

具體論述參照年鑒學派的作品。

3)大革命沖擊了舊制度,但是建立的是新制度嗎?

這個也是受到質疑的。比如說,宮廷的專斷在公共權力場域之中的最大體現是,「國王本人「在公共領域的退場。退場的原因實際上體現為兩件事情,首先是傳統權威中」政治肖像威權「的消失,也就是說從王權時代開始,王室符號在公共秩序中作為標志產物的歷史已經終結了,二是,在公共政治被打開後,消極應對的王室,實際上早就喪失了」結構認同「,其掌握的」公權力「從行會妥協時期的」庇護權杖「,到集權時期」權力威懾「,慢慢蛻變成」邪惡和不合法的濫用「,於是說本身合法性代表的王權在權力語境下成了」不合法代表「了。

於是說,早期的結構是一個「大宮廷」+「城市自治組織」+「公共政治的平民代表」+「貴族,資產階級,文人混居的中產階級」。

然後在之後的法蘭西歷史中,我們真的擺脫了這類政治結構嗎??還是直到19世紀,金融資產階級和奧爾良派法統默默結合的時候,法蘭西其實還是這個結構??

以上就是我們理解大革命史的一些新的思維方式,僅供參考。

Ⅷ 如果拋棄階級斗爭的歷史觀,我們該怎樣解讀法國大革命

關於法國大革命的起源,傳統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認為是一場階級斗爭引發的社會革命。由於舊的封建制度阻礙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經濟模式的發展,從而導致新興資產階級的反抗和革命。

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在經濟上確實存在新興的資本主義,但是新出現的所謂資產階級的社會地位和形象(暴發戶)並沒有正面到可以領導一場社會革命;也確實出現了貴族和資產階級的融合,新興的富裕中產有機會靠買官進入精英階層,但是這個融合並不完全,並且在18世紀上半期被傳統貴族打斷了。馬派和修派的觀點都都走了極端。

有這種可能,傳統修正派可能忽視了貴族自身的結構問題:從地域上講,有巴黎貴族和外省貴族之分,大多數巴黎貴族得利於新的經濟投資模式,而外省的貴族沒有;所以當國王廢除對貴族的免稅制度時,外省貴族受到的經濟影響更大。再次,從類型上講有穿袍貴族和配劍貴族之分,穿袍貴族是買來的爵位,獲得貴族身份時間較短,不超過200年,采邑很少,基本集中在巴黎;而配劍貴族屬於開國貴族,靠軍功得爵,血統更加高貴,采邑在外省;但較低的穿袍貴族緊跟國王獲得了切實的利益,而配劍貴族則在朝廷中受到了排擠。

在Estate General關於投票原則糾紛的關鍵時刻,配劍貴族出於對穿袍貴族的憤恨和違反歐洲封建傳統的法國絕對君主制的反感,佔到了第三階層的這一邊,並在陳情書中表達了要求建立君主立憲制的要求。正是有了配劍貴族的支持,法國大革命才成為可能。這是一場政治斗爭引發的社會革命,但引發政治斗爭的社會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但這個矛盾不是階級斗爭,而是統治階級內部的斗爭。

Ⅸ 法國大革命世界歷史

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意義

影響如下: 1、對國內的影響 法國大革命是一次廣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它徹底地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傳頃殲彎播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

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君主專制統治,傳播了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2、對世界的影響 法國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最徹底的革命,它摧毀了法國的君主專制制度,震撼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封建秩序,傳播了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

在世界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次革命也為此後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因此具有世界意義。

(9)如何了解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擴展閱讀: 法國大革命對影視界也有較大的影響。因其是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因此有了許多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有關法國大革命的電影。

如《悲慘世界》、《亂世冤家》、《貴婦與公爵》、《黑鬱金香》、《再見,我的皇後》、《大革命之夏》、《絕代艷後》等,他們都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 法國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最徹底的革命,它摧毀了法國的君主專制制度,震撼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封建秩序,傳播了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

期間所頒布的《人權宣言》和拿破崙帝國時期頒布的《民法典》(後改名《拿破崙法典》)被稱為新社會的出生證書,在世界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次革命也為此後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因此具有世界意義。

法國大革命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它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統治,在法國初步確立了共和國的政治體制。這場大革命還震撼了歐洲的君主專制制度,給它們以沉重的打擊。

這次革命掃盪了法國的專制勢力。在經濟上為法國的工業革命創造了條件。

它改李對法國社會的思想觀念、文化教育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場大革命的徹底性更為以後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它動搖了歐洲其他國家君主專制制度的基礎,因而具有世界意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意義

影響如下:

1、對國內的影響

法國大革命是一次廣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它徹底地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

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君主專制統治,傳播了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2、對世界的影響

法國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最徹底的革命,它摧毀了法國的君主專制制度,震撼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封建秩序,傳播了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

在世界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次革命也為此後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因此具有世界意義。

(9)如何了解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擴展閱讀:

法國大革命對影視界也有較大的影響。因其是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因此有了許多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有關法國大革命的電影。如《悲慘世界》、《亂世冤家》、《貴婦與公爵》、《黑鬱金香》、《再見,我的皇後》、《大革命之夏》、《絕代艷後》等,他們都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

法國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最徹底的革命,它摧毀了法國的君主專制制度,震撼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封建秩序,傳播了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

期間所頒布的《人權宣言》和拿破崙帝國時期頒布的《民法典》(後改名《拿破崙法典》)被稱為新社會的出生證書,在世界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次革命也為此後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因此具有世界意義。

法國大革命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它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統治,在法國初步確立了雀悶共和國的政治體制。這場大革命還震撼了歐洲的君主專制制度,給它們以沉重的打擊。

這次革命掃盪了法國的專制勢力。在經濟上為法國的工業革命創造了條件。它對法國社會的思想觀念、文化教育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場大革命的徹底性更為以後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它動搖了歐洲其他國家君主專制制度的基礎,因而具有世界意義。

Ⅹ 法國大革命發生的歷史背景是什麼呢法國大革命有什麼特點呢

在路易十五統治期間(1715-1774),人們不斷受到攻擊,因為他們對國王的統治極為不滿。這就形成了啟蒙運動,涌現出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和狄德羅等一大批啟蒙人物。自然人權、君主立憲制、三權分立和人民主權的思想應運而生,並越來越流行。

1789年7月9日,國民議會宣布將其更名為制憲議會,呼籲制定憲法並限制王權。路易十六意識到這危及他的統治,並動員軍隊試圖解散議會。7月12日,巴黎市民舉行大規模示威,支持制憲會議。第二天,巴黎教堂的鍾聲響起。市民們與來自德國和瑞士的國王雇傭兵作戰,當晚控制了巴黎大部分地區。7月14日,人民群眾攻克了象徵獨裁統治的巴士底監獄,釋放了七名囚犯,並取得初步勝利。這一天後來成為法國的國慶日。

閱讀全文

與如何了解法國大革命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4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4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5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