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是如何管理殖民地

法國是如何管理殖民地

發布時間:2023-04-29 01:06:04

A. 英殖民地和法殖民地的區別

英殖民地官方語言為英語,法殖民地官方語言為法語。
另外,英國對殖民地往往采滾中銀手扶植代理人或是派培滑遣總督等間接管理方法大宴,而法國對殖民地較多地採用了直接派法國正式官員任地方官的直接統治方式。

B. 法國的影響力在非洲最大,法國是如何做到的

在殖民地時期非洲是法國的殖民地,法國對其前殖民地在政治、文化、教育、媒體、工業、金融方面慢慢滲透。法國的大部分企業在非洲都是領頭羊的地位,非洲幾乎百分之六十都是法國企業。文化影響力方面,西方文化從語言到衣著到食物到文化,幾乎全盤影響著非洲,『軟刀子殺人』最無形。

法國也通過與法語非洲國家的防務條約獲得貿易特權,例如規定締約的非洲國家只能采購法國的武器,並只能將其礦產品、原材料等產品出售給法國等,來促進兩國的軍事,經濟交流。在法國分別於1994年和1996年發表的《國防白皮書》和《1997—2002年軍事規劃法》中,職業化軍隊建設、重構國防手段及發展新一代裝備成為重點內容。

C. 非洲的全稱為阿非利加洲,歐洲殖民者是如何統治非洲的

歐洲殖民者是統治非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西方列強在瓜分和侵佔非洲的同時,便著手建立他們自己的殖民統治制度。到第一次世界 大戰前夕,這些殖民統治政治制度大體上都已經建立起來。雖然列強的殖民統治政治制度各有特點,在不同地方推行不同形式的殖民政治制度,但是有一個共同點,即它的最高決策和權力都在宗主國,都掌握在宗主國相應機構手中。

而保護國制度與間接統治相類似,也被西方殖民者在非洲廣為採用。這些保護國的軍事、外交,財政、司法等大權都由宗主國掌管,完全喪失了主權。所以,保護國制度與間接統治制度十分相似,兩者的差異只是實行保護國制度的國家還保留著中央一級的政權,而在實行間接統治的地方,原來的統治者則變成了的地方一級的土著官員。不過,保護國保留下來的中央政權實際也是有名無實的。

西方列強在非洲建立的政權,不論採用何種形式,其本質都是維護宗主國壟斷資本家利益而壓迫和剝削非洲各族人民。當然,由於西方列強經濟、政治情況的差異,殖民經歷不一,其殖民政權也各有特點。

D. 在世界近代史上,法國是如何解決土地問題的

法國大革命中是如何摧毀封建制度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是在雅各賓派掌權期間完成的。
1、雅各賓派把逃亡貴族土地分成小塊出售,購地款在10年內付清;農村公有地按當地人口分配;無條件地廢除貴族、地主的一切封建權利。

2、雅各賓派1793年頒布法令,逃亡貴族的土地一律沒收,分配或低價賣給農民。貴族地主在最近200年內從農村公社中奪占的一切土地,應當歸還農民,不分性別、年齡,按人口進行分配。這樣,數十萬農民成為小塊土地所有者,還無條件廢除了一切封建義務。

E. 法國通過貨幣直接控制了非洲的多個國家,這是怎麼做到的

這是因為法國原本就是這些非洲國家的宗主國,法國曾經在這些非洲國家進行了多年的殖民統治,所以這些國家才會把法國法郎定為國家貨幣。這些非洲國家甚至把法語作為官方語言,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法國對於這些非洲國家的影響力是非常深遠的,再加上法國在非洲擁有非常多的軍事基地,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這些非洲國家的領土主權完整。

所以我們也希望法國能夠承擔起負責任大國的形象,法國在非洲擁有巨大的影響力,不過我們也應該非常清楚法國在非洲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並不是為了維護非洲國家的老百姓生命財產安全。不過我們也希望法國不要在非洲挑起事端,一旦挑起事端的話,對於法國的國際影響也會造成重大傷害。

F. 關於法國與西班牙殖民地問題急急急急!

殖民的目的往往是掠奪資源和財富,比如將殖民地的金礦象牙等稀有資源運會本國,低價僱傭殖民地居民為其進行勞動,榨取剩餘價值。殖民者在殖民地的作為一般都是通過大公司進行的,這實際只是一種借雞生蛋的方式。比如英國在印度設計東印度公司,代替自己在那裡掠奪資源。

G. 殖民北美:歐洲列強管理各自殖民地方式有何

西班牙、法國和英國先後成為殖民時代里北美洲大陸上的主角。由於自身的文化和制度的區別,他們在各自的勢力范圍內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管理模式和人文景觀。這其中,三大勢力在土地(特別是農業土地)的管理和規劃方面的差別是最引人注目的。

三種不同土地管理模式的示意圖,從左到右為英國的MBS模式、西班牙的大農場模式、法國的長格法模式。來源:北伊利諾伊大學

18世紀中前期的北美洲形勢示意圖
愛當大地主的西班牙殖民者
西班牙是以征服者的姿態來到北美洲大陸的,這在他們的土地管理方式中也有所體現。最初,西班牙殖民者是軍事化的。每到一處並擊敗原住民之後,他們就要建設據點(後來是城鎮)。一旦據點或城鎮建成,國王就會把周圍的土地劃給這支軍隊的將軍以示獎勵。這些土地的邊緣部分則會被將軍進一步劃分給自己的士兵,其中騎兵能比步兵得到更多的土地。這是早期西班牙殖民者的劃地方式。
到了後來,隨著西班牙所佔領的土地越來越多,他們根本來不及也沒必要修建更多的城鎮了。那些遠離城鎮的土地,就由殖民地的貴族們前去瓜分。於是便形成了一種更直接的劃地方式:我看得到的地方都是我的,我看不到的地方,只要有用,那也是我的。這條河兩岸是我的,那條路兩側也是我的。

1780年左右西屬佛羅里達的一片大型領地的地圖,來源:北佛羅里達大學
由此,西班牙地主們的土地就有了一個特點:面積大。其中,最大的私人領地面積可達數百英畝。西班牙人用「hacienda」一詞來描述這種面積廣大的私有土地,而英語則借用了「latifundium」這個本來只用於古羅馬歷史的拉丁詞彙,來代指新西班牙的地主們的土地。在拉丁語里,「lati」意思是「廣大的」,而「funs」的意思是「農庄」。Latifundium這里就是特別用來形容西班牙殖民者擁有的那些面積廣大、劃分方式十分霸道的私人土地。
這些面積最大的私人領地,有一部分被用作農業,成為了超大型的農場。其它的則成了礦場或工廠,以開發新西班牙地區所出產的各種金屬礦產。這種超大型領地的主人一般是 「半島貴族」(peninsulares)。這些人在新西班牙的地位非常高,在五個社會等級(總督、半島貴族、克里奧爾人、混血人和原住民)中排第二。半島貴族是來自西班牙本土伊比利亞半島的殖民者,受過良好的教育,也有雄厚的經濟基礎,這樣的身份背景能幫助他們優先圈到最好、最大的土地,而這些廣大的私人領地則反過來可以幫助他們保住自己在經濟上的優勢,從而鞏固自己的社會地位。

不少殖民時代的latifundium到現在還是大型農場
比latifundium稍小一些的西班牙私人領地被稱作「ranchos」。這種ranchos的面積趕不上latifundium,但仍舊十分巨大。大多數的ranchos都被建成了農場,用作種植業或畜牧業。直到今天,在美國西部各州(尤其是懷俄明州、蒙大拿州和愛達荷州),很多大型農場都還被稱作ranch。擁有這些ranchos的殖民者大多數是克里奧爾人(creoles),即出生在北美洲但擁有純正血統的西班牙人。他們的地位雖然比不上半島貴族,但仍舊屬於社會上層,凌駕於廣大人民群眾以及原住民之上。

新墨西哥的ranchos

19世紀加利福尼亞南部聖迭戈附近的ranchos分布圖
那麼,為什麼西班牙人熱衷於霸佔面積如此廣大的土地呢?首先,這當然和西班牙人的征服者天性有關。西班牙人是征服者,靠槍炮說話。誰肌肉發達、拳頭硬,誰土地就多。當然,除此之外,這還和新西班牙殖民地的經濟狀況有關。
最初,西班牙人到北美洲是為了尋找黃金和財富。但隨著黃金夢的破碎,西班牙人不得不面對現實,尋找其它出路。在聖塔菲等據點的先後建立、地盤逐漸穩固之後,西班牙人發現,最好的經營方式還是農業,因為畢竟食物才是永遠不會過時的資源。於是,越來越多的西班牙人開始從事農業。到後來,這群以軍人和傳教士身份起家的殖民者,九成以上都變成了農民。
可是西班牙殖民者在農業上,最初也遇到了不少困難。新西班牙殖民地地處今天美國的西南地區,那裡要麼是乾旱的山間盆地,要麼是炎熱的沙漠。總之,非常缺水。於是,河流和湖泊等水源地就成了非常寶貴的土地資源。幸運的是,新西班牙地廣人稀。西班牙殖民者們因此都毫不客氣地沿著河流或重要道路兩側大規模圈地,把目之所及的地方都毫不客氣地笑納,開發為自己的地盤。因此,這才形成了latifundium和ranchos這類面積廣大、劃界霸道的私人領地。
然而,這些面積巨大的私人農場,大多數都沒有被徹底地利用起來。由於面積過大,西班牙人發現自己根本沒有精力去開發領地內的每一寸土地。同時,他們發現,只要經營得當,他們只需要開發靠近水源地的一小部分領地,所出產的糧食就足夠讓自己過上富裕的生活了。正因為如此,這些地主們一般都自己住在城裡,僱傭少量的原住民或社會底層的普通人去打理一小部分土地。就算如此,一些農場也能有很高的產量,甚至還有糧食(主要是玉米)可以出口。因此,在這些大型領地內,實際上絕大多數的土地是被閑置的,利用率極其低下。
「法式長格法」:最有效的土地利用方式?
法國人在北美洲擁有從加拿大到墨西哥灣的廣大土地。在土地的經營上,他們也有自己獨特的方式,這在北美洲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很多最初由法國人規劃、建設的城市和農村,其空間布局往往顯得與眾不同。在城市布局上,有一北一南兩個最典型的例子。北邊的典型是密歇根的底特律。現在的底特律以汽車城著稱,但最初的底特律,是法國人於1701年在聖克萊爾湖畔的水道邊設立的一個據點,用於控制水路,同時和印第安人進行毛皮交易。從最初的底特律規劃圖中,我們可以發現這座城市是沿著河流兩側布局的,城市本身呈條帶狀;而城市裡的每一個社區都是由河流的岸邊向內陸發展的長條形。

底特律的早期規劃。圖片來源:The Making of the American Landscape
南邊的典型是路易斯安那的巴吞魯日。法國人最初於1699年來到此處,以在當地看到的印第安部落圍獵用的紅標簽(le baton rouge)為名,將此地命名為巴吞魯日。由於此地位於密西西比河下游,戰略位置重要,法國人於1719年重返此地並建立了這座城市,以拱衛新奧爾良,對抗西班牙人。從巴吞魯日的城市規劃圖中,我們也能看到像底特律一樣的長條狀社區。由於密西西比河在城中拐了幾個彎,因此這些條狀社區的排布也相當地復雜。

巴吞魯日的早期規劃。圖片來源:The Making of the American Landscape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就能找到底特律和巴吞魯日的共同點:第一,它們都有可以通航的河流從城市中間穿過;第二,土地劃分的方式大多是互相緊挨、比例誇張的長條形。這種布局的形成,與法國人對土地管理和劃分的理念有關。
法國人比較講求公平和效率。他們的劃分方法被稱為「法式長格法」(French Long Logs)。具體來說,就是以河流或道路兩側為准,每家每戶,或每個農場,都有一小塊寬度差不多的區域,緊挨著河流或道路,然後每家所擁有的土地向河流或道路的外側延伸。
法國這種方法的初衷,是為了公平和便利。所謂公平,就是每家每戶都擁有一段河岸(或道路);而所謂便利,則是農庄的建築就修築在河邊或路邊,大家都可以很方便地利用河流(或道路)。在建築後面,河流外側,是狹長型的農田。雖然農田形狀狹窄,但由於長度不小,因此面積也不一定小。同時,在理想狀態下,各家各戶所擁有的土地的面積也差不多大。
然而,由於沒有考慮到河流(或道路)拐彎的情況,所以在實施起來的時候,各家的面積實際上並不相等,有時候還差得很多,公平更是無從談起。當然,這一方法的一大優點就是盡最大可能地利用了土地、河流和道路資源,為殖民者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方便。這一方式究竟是不是當時最有效、最先進的土地規劃方式,一直被後世所爭論。

法國長格法的示意圖。黑色方塊兒為農場的主樓,粉色為果園和花園,紫灰色為農田,偏紅的為樹林。來源:密歇根州立大學

殖民時期法式長格法劃出的空間分布,保留至今。圖為加拿大聖勞倫斯河岸邊的農田
嚮往田園牧歌的英國人
在北美洲,英國人對土地的管理方式和西班牙人及法國人都不一樣。為追求自由而來到新大陸的英國人,劃分地界的時候也體現出了對自由的嚮往。他們是根據簡單的自然地形,比如山丘、河湖,甚至樹木和岩石等,來劃分土地。這一「因地制宜」的劃分方法,被稱為「分配邊界劃地法」(Metes and Bounds Survey),簡稱MBS。由於按照這樣的方式劃地,經常會利用小溪作為邊界,因此MBS又被人們戲稱為「沿小溪測界」(Measured by Streams)。

維蒙特州的一處MBS示意圖,圖中的邊界參考物包括河流、黑橡樹、松樹和栗子樹等。
由於使用的都是自然地形或自然事物來劃分土地,因此在劃地文件或契約中,劃分方式就要說得非常清楚明白,才能盡量減少日後的糾紛。在分配邊界法的劃地文件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類似這樣的邊界描述:「從老鷹溪上的木板橋下游的第一處湍流的東岸開始,向東偏南30°方向開始劃界,到達第三塊黑色大岩石,轉向東偏北45°,到達泥土路邊的橡樹,沿路向正南,到達野鴨池岸邊的第二棵蘋果樹,折向正西方…」
實際上,這種分配邊界法並非是來到北美洲的英國殖民者新創造的。在他們的老家英格蘭,這樣的分配邊界法已經流行了很久。在英國崛起成為日不落帝國之前,那裡的很多居民嚮往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方式,自由散漫、無拘無束、過快樂的生活。在這種心態下,農場之間的界限當然也就不那麼機械了。這種全靠自然地形來自由劃界的方式,廣泛地分布在英格蘭各地的鄉村裡,也深深地注入了英國人的血液。在殖民北美洲之後,這種在短期內可以形成清晰邊界線的劃地方法就被帶到了13個英國殖民地。
然而,雖然英國的劃地方法簡單而自由,但也容易出問題。第一,這樣的劃地方法,會把土地割裂成非常不規則的形狀,各家各戶的土地之間犬牙交錯,糾纏在一起,不利於管理。第二,自然地理是會變化的。例如,如果河流改道了怎麼辦?如果樹被砍掉了怎麼辦?如果石頭被挖走了怎麼辦?因此,這種方法容易產生糾紛。

弗吉尼亞的一處MBS規劃土地

MBS系統下的土地
雖然有一些不足,但這種劃地方式卻是對目前的美國地理影響最大的一種。如果我們看一張表明了郡級(county,或稱縣級)行政區輪廓的美國地圖,我們就會明顯地發現一種有趣的現象。

郡級單位的美國地圖
在美國東部各州,從大西洋沿岸一直到阿巴拉契亞山,甚至中西部的部分區域,郡級行政區的邊界大多數是不規則的形狀。這都是當年的英國殖民者所遺留下來的。美國獨立之後不斷西進,最初也是採用了類似的自然邊界法來規劃新的土地。
然而,當美國擴張到了一望無際的中部大平原上,可以用來作為參照物的自然地形變得越來越少,到最後就很難再以這種方式進行下去。同時,美國人也意識到了英國的MBS方法的一些弊端。於是,美國便採取了全新的「公共測地系統」(Public Land Survey System,簡稱PLSS,也叫Township and Range System)來管理並規劃新的土地。這種PLSS方法是以township(鄉)為單位,將土地分為邊長為6英里的小方格,進行系統化的劃分,每個township下轄36個1平方英里的小方格土地,而每個小方格又可以分為4份或16份更小的正方形土地,原則上只有特殊的政府用地才會劃成不規則的形狀。而當township累計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以建立郡級行政單位。因此,在美國中部大平原上,郡級單位的輪廓大部分都是正方形的。
美國用這種高效而系統化的方法,將中部和西部廣大區域的土地進行了重新的測量。曾經是西班牙殖民地的地區,大部分都被美國的township公共測地系統重新規劃過了,但也保留了一些西班牙殖民時期的特色,即:面積大、形狀也不太規則。這是因為西部地區的人口密度小,用不著設置如此多的郡。而中部地區那些城市較為密集的區域,法式長格法的痕跡則被保留了下來,成為當地的主流劃地方式。今日美國的行政區劃,也正是混雜著西班牙、法國和英國殖民者的印記。

H. 二戰結束後,為何法國仍然保留了大量海上領土

在二戰結束之後,法國仍然有非常多的海上領土,主要是因為法國在管理殖民地的時候,對當地的百姓進行奴化教育。也只有是實行這種管理方式,才讓法國留住了當時的殖民地。雖然法國在戰爭當中屬於失敗方,但是他比起其他那些失敗方的國家來說明顯要好的多。

法國當時對殖民地進行了非常特殊的管理方式。當時法國一直對殖民地實行的是奴化教育。法國在管理殖民地的時候,可以說把殖民地已經當成了法國本土來管理。法國要求當時殖民地所用的教材都要與法國本土教材一樣。而法國之所以這樣做,主要還是想讓殖民地的文化傳統得到破壞,讓人們從內心上服從法國的統治。


I. 歐洲在非洲的殖民統治採用的各種管理制度是什麼

英國人對辛巴威的行政管理

綜觀歷史,英國人管理和統治非洲殖民地的方式有些以老大帝國自居,統治方式上比較地赤裸裸和硬梆梆。
辛巴威是19世紀末被英國南部非洲公司(BSAC)最先控制的一塊地方,此後很快便被英國殖民軍佔領,改稱南羅得西亞。1923年,羅得西亞又整個成為由白人定居者控制的自治殖民地。那些白人定居者對非洲人分而治之,統治、分化無孔不入。1945年,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當地民族主義者們的舉動更加具有政治性和進攻性。他們日益明確地反對英方成立羅得西亞和尼亞薩蘭聯邦的主張(現在的辛巴威當時稱南羅得西亞,尚比亞稱北羅得西亞,馬拉維稱尼亞薩蘭)。這個聯邦終於在1963年被迫解散。
1964年,白人右翼史密斯在南羅得西亞上台執政。
1965年,史密斯單方面宣布脫離英國管轄,成立南羅得西亞國。但他的這一舉動受到大部分黑人族群的抵制。辛巴威境內的黑人團體開始進行激烈的游擊戰爭,試圖推翻白人當權者。這時,辛巴威的兩大政黨——辛巴威非洲國家聯盟(ZANU)和辛巴威非洲民族聯盟(ZAPU)——相繼誕生。
1980年2月,辛巴威舉行該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民主選舉,穆加貝與他領導的ZANU在選舉中獲勝,取得政權。從此,辛巴威的國家政權轉移到黑人政府手上,辛巴威共和國於1980年4月18日正式獨立建立。
穆加貝此後又連續贏得大選,一直執政至今。

法國人對塞內加爾的行政管理:

1、與英國人不同,法國人對自己在非洲的殖民地採取的是同化政策,通過使非洲人不斷吸收和接受歐洲的文化和文明,最終達到使非洲人被歐洲人同化的目的。
2、 法國人在自己在非洲的殖民地塞內加爾建立起4個共同體,即聖路易(St. Louis)共同體、戈雷(Goree)共同體、達喀爾(Dakar)共同體和呂菲斯克(Rufisque)共同體。
3、1895年,成立法國西部非洲殖民地聯邦,這一聯邦共包括塞內加爾、幾內亞、象牙海岸、馬里特.尼日(Malid Niger)、貝南、布吉納法索、茅利塔尼亞。
4、 法國人把本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分別看做是法國的一部分或法國的海外省。
5、下面所顯示的就是法國在塞內加爾的塔形行政管理體系的7個層級:
1)法國政府的殖民大臣
2)殖民地總督
3)副總督(代理總督)
4)總督府的部門行政長官(指揮官、司令官)
5)地區長官
6)縣長官或縣以下的鎮長官
7)村莊長官(村長)
其中,從殖民大臣到地區殖民長官均須由法國人擔任,只有縣或縣以下的鎮長官、村長可由非洲人擔任。
6、 法國人和英國人在對各自在非洲的殖民地的統治方法上也有共同點,那就是使用的都是進行間接統治和控制的辦法。

法國人對西部非洲統治的壓迫性和虐待性本質:

1、 法國統治非洲的體制的本質是壓迫性的和虐待性的;
2、 非洲人在法國人體制中充當官員和職員——縣長官或縣以下的鎮長官、村長——的分子同樣是殘忍、粗暴的,同樣遭到非洲百姓的厭惡;
3、 這些非洲人(給法國人當縣長、鎮長、村長的人)的職責和任務是:
1) 收稅和催款;
2) 強制招募勞工;
3) 抓捕年青人當兵;
4) 強制監管非洲人必須從事農作物種植。
4、法國人強制非洲人從事種植性勞動。

1945年以後法國對非洲殖民地行政管理方式的改變:

1、非洲人的強迫性勞動被取消;
2、容許非洲人參加巴黎的下議院,即國民議會;
3、容許個別的殖民者個人進入地方政府任職;
4、劃撥更多資金用於發展非洲人教育和其他社會管理服務部門;
5、非洲人開始建立政黨;
6、容許殖民地對是否加入法蘭西國民議會做出選擇;
7、幾內亞放棄加入法蘭西國民議會,退出法蘭西共同體宣布獨立,此後,法國也斷絕同幾內亞的一切聯系。

比利時人對剛果的行政管理:

1、15——18世紀,葡、荷、英、法、比等國的歐洲殖民者相繼入侵剛果;
2、1878年,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以組織商業而不是建立殖民地的說法,誘迫扎伊爾河流域的部落首領接受一系列奴役性條約;
3、1884——1885年,西方15國在柏林會議上達成協議,將整個扎伊爾劃為比利時國王的「私人采地」,稱「剛國自由國」;
4、1908年,剛國正式成為比利時的殖民地,比利時也派出大批官員對殖民地進行管轄,又將殖民地劃分為行政區(district)、地區(zone)和分區(sector);
5、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剛果的民族主義開始發展,政黨開始出現;
6、1960年6月,剛果獲得獨立;
7、獨立後,內戰幾乎接踵而至。

歐洲人對非洲進行殖民統治的後果:

非洲的主流媒體認為,歐洲人對非洲進行的殖民統治的後果,應從反、正兩個方面來認識和總結。

應該否定的一麵包括:
1、 來自歐洲的傳教士們不理解、不諒解、不同情非洲的傳統宗教,並同時傷害、削弱、破壞了非洲的傳統文化;
2、 致使在非洲,傳統的音樂、電影和舞蹈被時髦的流行音樂、電影和舞蹈所取代;
3、 傳統的非洲文化幾乎被侵蝕、腐蝕凈盡;
4、 對人民強迫征稅;
5、 在非洲人為劃定的國界和邊界割裂了非洲不少傳統國家、氏族和部族共同體;
6、 殖民的勢力、權力和武力將歐洲人的許多不適合非洲的東西強加或推行到非洲。

值得肯定的一面:
1、 殖民管轄將歐洲的教育制度和健康醫療中心(醫院)引入非洲;
2、 殖民者將商品經濟引入了非洲;
3、 殖民者們在非洲創立了非洲的現代農業經濟;
4、 殖民者們為非洲帶來了新式耕作和飼養機械、新的農作物和牲畜品種;
5、 他們也把警察、法院、監獄體系引入非洲;
6、 他們使非洲國家之間有了清晰而明確的國界線;
7、 他們在非洲開創性地發展和開辦起非洲前所沒有的一系列新的事物和事業,如:用柏油碎石鋪成的道路、鐵路、飛機場、電視台、過境簽證站、銀行、郵政系統、大學、工廠和高層建築。

閱讀全文

與法國是如何管理殖民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