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國王為什麼能統一德國

法國國王為什麼能統一德國

發布時間:2023-05-09 12:19:47

⑴ 為什麼經過普法戰爭才使德國統一

忽略具體細節,就說一個原因:
普法戰爭是普魯士王國為統一德意志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爆發的戰爭。
法國戰敗了,普魯士的威望大大提高,之前法國在德意志各邦搞分離主義,絞盡腦汁、千方百計地阻礙德意志的統一進程(那樣其北方就會出現一個強大的國家,對其不利),法國一敗,普魯士以實力證實了自己數局,宣揚了其聲威,大大提高了在諸邦中的影響力(人心思服),也就是說至少立威的目的達到了,法國的賠款、阿爾薩斯和洛林的控制都成為其進一步穩固統一局面的有利因素。

1870年11月,代表北德意志聯邦的俾斯麥與南德四邦政府締結聯合的和約,南德四邦與北德意志聯邦合並,盯稿成立「德意志帝國」。
1871年1月28日,巴黎失陷,兩國簽訂停戰協定。2月26日,雙方在凡爾賽簽訂初步和約。5月10日在法蘭克福簽署了正式和約。這次戰爭使普魯士完成德意志統凱畢孝一,結束了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地位。
普法戰爭後,普魯士打敗法國,從而排除了法國對普魯士統一的干擾。並加快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進程和經濟發展。普法戰爭使德國最後完成政治上的統一,形成了統一的國內市場和獨立的經濟體系。

普-丹戰爭:普魯士對丹麥
普-奧戰爭:普魯士對奧匈帝國
普-法戰爭:普魯士對法國
第一次:普魯士和奧地利聯合打敗丹麥;1864
第二次:普魯士打敗奧地利;1866
第三次:普魯士打敗法國。1870
至此,普魯士統一德國。

⑵ 德國是如何實現鐵血統一的

德國的鐵血統一是歷史上的一段傳奇,不同的人對其有不同的見解,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時代的輝煌,而不得不提的功臣就是德國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俾斯麥了,他是德國近代史上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他是「從上至下」統一德國的代表人物,他使得德國邁向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

以上三步就是「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鐵血統一」政策,他採用這種政策終於使德國走上統一。他的步步為營,縝密細致,也正是令我欽佩的地方。

毋庸置疑,德國的統一是歷史的必然,「鐵血統一」的政策下德國經濟發展是進步的,但是,統一後的德國實力逐漸強大,可能是這種「鐵血統一」政策的不斷影響,德國逐漸成為世界戰爭的策源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這也正是人們對鐵血政策褒貶不一的根源所在,但單看這次的問題,那麼俾斯麥的「鐵血統一」三步的政策必然是有重大作用的

⑶ 德意志統一

法皇拿破崙3世的潰敗導致了法國國內爆發了革命,之後因為內部對外問題的分歧,產生了無產階級革命,這就是著名的巴黎公社。

關於德國統一的問題:
2.三十年戰爭(Dreißigjähriger Krieg)
宗教改革後,德國出現了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主要是:
1)諸侯和皇帝的對立。世俗封建主大多數支持路德新教,指望在天主教教會地產和其他產業的還俗中得到好處。德皇則利用羅馬天主教會反對新教,藉以約束地方封建諸侯,加強中央政權。由於德皇支持教會,羅馬教皇就站在皇帝一邊。
2)諸侯間的對立。宗教改革使德國的世俗諸侯也分成兩大派。1608年,路德的新教諸侯結成「新教聯盟」,次年,天主教諸侯結成「天主教聯盟」。有些諸侯從自身利害關系出發,時而歸順天主教,時而支持路德新教。
3)法國和德國的對立。此時的法國已建立了中央集權,妄想侵佔德國土地,奪取歐洲霸權。因此法國支持德國封建諸侯的地方割據勢力,以削弱皇權。英國、丹麥、荷蘭、瑞典等國支持法國。1555年,皇帝卡爾五世和各邦諸侯達成了奧格斯堡宗教和約(Augsburger Religionsfriede),確認「在誰的國家,信誰的教」(In wessen Gebiet ich lebe, dessen Religion muss ich annehmen)的原則。各邦諸侯由此獲得了決定自己的臣民信奉何種宗教的權力,和約以法律形式確定了路德新教和羅馬天主教的平等地位,因此暫時緩和了雙方的沖突。1556年卡爾逝世後,哈布斯堡家族分裂成西班牙-荷蘭體系和德意志-奧地利體系,後者的歷史就是德意志史。
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的「擲出窗外事件」(Prager Fenstersturz)終於引發了新舊兩大教派之間的長達30年的戰爭(1618-1648)。這場在宗教外衣掩飾下爭奪政治和經濟權力的戰爭,不僅是德國新舊兩個數派的諸侯間的一場混戰,而且也是在德國土地上進行的一場歐洲爭霸戰爭。丹麥、法國、瑞典、西班牙等國也紛紛參戰。戰爭期間,德國出現了著名的軍事家德皇軍隊統帥瓦倫施泰因(Wallenstein)。他試圖協助皇帝加強中央政權,但他的努力遇到地方諸侯勢力的反對,最後慘遇暗殺。1648年,戰爭以締結「威斯特伐利亞和約」(Westfälischer Friede)而告終。其結果是法國奪取了歐洲霸權,瑞典成為歐洲強國,它們分別從德國得到了土地和賠償;荷蘭和瑞士最終脫離德意志帝國,成為完全獨立的國家;德意志各邦國保持完整的獨立主權地位,帝國分裂成365個大小邦國和1000多個騎士國。德國在經濟上蒙受重大損失,大片土地荒蕪,人煙絕跡,人口減少了1/3。「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名存實亡。皇帝已無實權,德意志進一步處於四分五裂狀態。

3.普魯士的興起和普奧之爭
在此期間,德意志境內起決定作用的兩個權力中心已逐漸形成。它們是東北部的普魯士和西南部的奧地利,兩強爭雄基本上決定了17至19世紀的德意志史。
普魯士起源於易北河和奧得河之間勃蘭登堡地區。勃蘭登堡原屬斯拉夫民族領地,後被德意志諸侯和騎士在東侵時佔領,隨即有大量德意志農民移居這個地區。自1415年起,勃蘭登堡邦國轉入霍亨索倫家族手中。1618年,該家族又從波蘭王國得到普魯士公國。以後,霍亨索倫家族不斷向東擴張領土,逐漸把勃蘭登堡和普魯士聯在一起,並把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移往東部的普魯士。1701年,勃蘭登堡-普魯土改稱為普魯士王國,其貴族地主稱容克(Junker)。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 ( Friedrich Wilhelm I.:1713-1740在位)和弗里德里希二世(Friedrich II.:1740-1786在位)都致力於經濟、特別是軍事的發展,使普魯土成為一個封建專制的軍事官僚國家。
18世紀,普奧兩國為爭奪德意志霸權不斷發生軍事沖突。其中最重要的是帝國皇位繼承戰,即兩次西里西亞戰爭Schlesische Kriege(1740-1742,1744-1745)和七年戰爭Siebenjährige Krieg(1756-1763)。戰爭中,普魯士從奧地利奪得具有重要經濟和戰略意義的西里西亞,並一躍成為歐洲大陸第一流強國。同時,普魯士允諾在選舉德意志皇帝時仍支持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這使奧地利仍保持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歐洲強國地位。戰爭的結果暫時穩定了普奧兩雄間的均勢。

4.拿破崙佔領下的德國
1789年,法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革命浪潮席捲整個歐洲。普魯士極端仇視法國革命,它聯合沙皇俄國、奧地利等國進行武裝干涉。至1806年.法國革命軍在拿破崙指揮下多次擊潰普魯士、奧地利和俄國的聯軍,並於1803年消滅了德國西南部112個封建邦國。1806年,萊茵地區的德意志各邦國在法國庇護和控制下組成「萊茵同盟」(Rheinbund)。同年4月,德意志皇帝哈布斯堡王朝弗朗茨二世被迫放棄「羅馬皇帝」的稱號。皇冠落地,「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也就壽終正寢。法軍繼續向東推進,重創普魯士軍。1807年.拿破崙迫使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Friedrich Wilhelm III.:1797—1840在位)簽訂「梯爾西特和約」(Friede von Tilsit),普魯士失去易北河以西所有領土,井支付巨額戰爭賠款。
在法國大革命影響下,普魯士一些有識開明之士進行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改革。他們是施泰因首相、哈爾登堡首相、沙恩霍斯特將軍、格奈森瑙將軍。他們的改革措施增強了普魯士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為民族解放戰爭奠定了基礎。1812年,拿破崙軍隊在俄國幾乎全軍覆沒。在俄軍節節勝利的形勢下,普魯士和德意志各邦國人民乘勝追擊法軍,解放了大片領土。1813年10月,「萊比錫各民族大會戰」(Völkerschlacht bei Leipzig)給拿破崙以致命的打擊。翌年3月,聯軍攻克巴黎,結束了拿破崙在德意志和歐洲的統治。
1814至1815年,歐洲各國代表舉行維也納會議,重組歐洲政治新格局。1815年6月,德意志境內完全獨立的39個邦國成立了「德意志同盟」(Deutscher Bund),其中有1個帝國(奧地利),5個王國(普魯士、巴伐利亞、符騰堡、薩克森和漢諾威),4個自由城市(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漢堡、盧卑克和不來梅)。由奧地利首相梅特涅(Metternich)任同盟會議主席。「德意志同盟」是各邦國之間的一個鬆弛的邦聯組織,各邦仍享有完全獨立的主權。

5.1848至1849年的德國資產階級革命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給德國封建專制制度以沉重打擊。施泰因等人的政泊、經濟和軍事改革推動了德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自19世紀起,德國開始了工業革命。1834年,普魯士建立了關稅同盟51835年,德國建造了第一條鐵路。自1807年施泰因頒布「十月赦令」(Oktober-Edikt)起,普魯士逐步實現了解放農民、城市自治等改革措施。與此同時,德國人民要求進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實現國家統一的呼聲不斷高漲。例如,1817年「德意志大學生協會」組織的瓦爾特堡集會 (Wartburgfest),1832年德國資產階級自由人士發起的漢巴赫集會(Hambacher Fest),1837年哥廷根七君子(Göttinger Sieben)的抗議行動等。此時,德國早期工人運動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指導下。得到了蓬勃發展。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das Kommunistische Manifest)問世。
在法國二月革命的鼓舞下,德意志各邦國的市民、學生、工人紛紛舉行武裝起義,開始了德國歷史上第一次聲勢浩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在維也納和柏林,起義者與反動軍警展開激烈的巷戰.終於取得了勝利。1848年3月,革命風暴席捲全國,各邦諸侯、王公貴族紛紛倒台。5月,各邦資產階級代表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市保羅教堂(Frankfurter Paulskirche)舉行首次國民議會(das erste gesamtdeutsche Parlament),並於1849年3月通過了「帝國憲法」(Reichsverfassung)。議會選舉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Friedrich Wilhelm IV.:1840-1861在位)為帝國皇帝,可是這位國王拒絕接受皇冠,也不承認憲法,並向革命力量進行反撲。其他各邦君主也紛紛仿效,各地起義先後被鎮壓下去。1848至1849年資產階級革命沒有完成「自由和統一」的歷史使命。

6. 德國的統一和俾斯麥的內外政策
1848至1849年革命失敗後,資產階級把注意力從政治轉向經濟。當時發展經濟的嚴重障礙是缺乏一個統一的國內市場。所以消除分裂、統一德國已成為當務之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Wilhelm I.:1861-1888在位)於1862年任命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為首相。俾斯麥高瞻遠矚,認識到德國的統一勢在必行,他實行「鐵血政策」(Blut und Eisen),自上而下地逐步統一了德國。1864年,他聯合奧地利擊敗丹麥。1866年,普奧兩雄為爭奪德意志霸權進行決戰。同年8月奧地利敗北,被迫簽訂「布拉格和約」(Friede von Prag),奧地利退出德意志同盟。從此奧地利不再屬於德意志國家范疇。1867年,普魯士統一整個德意志中部和北部,建立「北德意志同盟」(Nordeutscher Bund)。此時的普魯士領土已增加到34.7萬平方公里,人口達2400萬。
法國對德國統一向持反對態度。此時,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Napoleon III.:1852-1870在位)為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與普魯士發生爭執,並於1870年7月首先對普魯士發動進攻。普法戰爭中法國慘道失敗,被迫將阿爾薩斯-洛林(Elsass-Lothringen)割讓給德國,並支付巨額戰爭賠款。1871年1月18日,俾斯麥在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宮鏡廳(Spiegelsaal zu Versailles)宣告統一的「德意志帝國」誕生,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成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史稱俾斯麥成立的帝國為德意志第二帝國(1871-1918)。德國的統一不是「由下而上」地通過革命,而是「自上而下」地通過王朝戰爭和侯爵條約實現的。
統一後的德國經濟猶如脫韁之馬迅速發展。同時德國工人運動也日益壯大。1863年在萊比錫成立了以費迪南德•拉薩爾(Ferdinand Lassalle)為主席的「全德工人聯合會」(der Allgemeine Deutsche Arbeiterverein ADAV)。1869年,奧古斯持•倍倍爾(August Bebel)和威廉•李卜克內西(Wilhelm Liebknecht)在埃森納赫成立了社會民主工黨。1875年,拉薩爾派和埃森納赫派在哥達合並組成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1890年,該黨改名為德國社會民主黨(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 SPD)。社會民主黨在反對俾斯麥的「非常法」斗爭中取得了重大勝利,1903年成為國會中的第二大黨。
俾斯麥的國內政策,諸如「文化斗爭」(Kulturkampf)、「非常法」(Ausnahmegesetz)等均遭到不同程度的失敗。但他力求團結所有鄰國、孤立法國確保帝國安全和歐洲均勢的外交政策取得了一定成就。特別是他推行的統一德國的「鐵血政策」和縱橫捭闔的外交政策,使他成為19世紀下半葉歐洲政壇上的風雲人物。

⑷ 十九世紀德國是在法國境內宣布統一的嗎


德意志統一,在政治和行政層面上正式整合為單一國家,發生於1871年1月18日法國的凡爾賽宮鏡廳。時值普螞李法戰爭結束且法國戰敗之際,德意志各邦國的皇室在凡爾賽宮聚集一堂,宣布德意志帝國成立,並擁立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其實從非官方角度來看,早在一個世紀以前,大多數習德語的邦國就廳物慧已嘗試聯合,邦聯早已存在。而在逐步合並的過程中,自然出現了各邦在宗教、方言、社會習俗以及文化等多方面存在的差異和矛盾,最終走向統一。因此,1871年的儀式僅代表了統一這一扮答漫長進程的尾聲。

⑸ 19世紀普魯士為什麼要統一德國

普魯士統一進程:

德丹戰爭
德丹戰爭是德意志實現統一的第一個重要步驟。戰爭是由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因地區問題引起的。荷爾斯坦因地區的居民多數是德意志人,石勒蘇益格地區的居民多數是丹麥人。兩地的歸屬,一直糾纏不清。數百年來的多數時間受丹麥統管。1815年維也納會議認可了這一既成事實。但是德國一直認為這是個「恥辱」。40年代末,丹麥曾正式將這兩處劃入其版圖,引起德意志各邦的強烈反對。為解決爭端,1852年英、法、俄、普、奧、瑞典6 國簽訂了一個倫敦議定書,確認在保留荷爾斯坦因的傳統特權的前提下,丹麥仍領有這兩個公國。

1863年11月15日,丹麥國王弗里德里希七世死後無嗣,由其堂妹夫克里斯蒂安•馮•格里克斯堡親王繼位。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坦因兩公國居民不願擁戴新王,因為按照薩利克法蘭克人古老法典規定,「土地遺產不得傳給婦女」。他們認為兩公國應由16世紀初統治過丹麥的克里斯蒂安三世的直系後代奧古斯滕堡公爵繼承。對此,丹麥不予理會,並正式宣布前任國王於1863年3月底發布的總憲法生效。憲法取消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坦因的傳統特權,實際上是將之並入丹麥。德意志國內大嘩,譴責丹麥違反古老法規,無視德意志主權。荷爾斯坦因人也拒絕宣誓效忠丹麥國王,呼籲德意志聯邦議會承認奧古斯滕堡公爵為石、荷兩公國的大公。對於德丹矛盾,俾斯麥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要把這場糾紛作為普魯士統一德意志整個進程的一個步驟。他的意圖是:

首先,以解決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坦因的「法律權利」問題,來表達普魯士的「德意志民族精神」。在那樣的歷史條件下,最能夠樹立普魯士在德意志各邦的威信的,莫過於舉起「民族主義」大旗。因為,千百年來,特別是拿破崙戰爭以來,處於歐洲列強股掌之中的德意志各邦人民,對「維護民族主權」至為敏感。石—荷問題正是俾斯麥揮動這面旗幟的大好時機,他決意牽頭「奪回」石、荷兩公國,使普魯士在德意志各邦面前,在全德人民的心目中,成為「德意志弟兄們」的希望。

其次,以此緩和「憲法沖突」。俾斯麥雖則蔑視議會,並對其採取強權壓制的手段。但兵役期和軍事預算問題一直未決。1863年冬,即石荷危機發生的當年,眾議院又在1864年的預算中勾去整編軍隊的經費。而歐洲的金融巨頭,只辦理有三方面簽字的期票貼現,如果在期票上簽字的除了政府以外只有貴族院,沒有眾議院,或者是由冒名頂替者組成的眾議院,那金融界就會把這樣的期票當作一張空頭支票而不予認可。因此,俾斯麥深知,要使這些褲帶里栓著國家錢櫃鑰匙的自由派就範,有效的辦法就是激起他們的「愛國自豪感」,他的石荷政策取得的勝利越大,與眾議院自由派的矛盾就會縮得越小。

事態的發展證明,俾斯麥的估計是正確的,當普軍在對丹麥戰爭中攻克迪佩爾要塞後,原先支持奧古斯滕堡大公的柏林自由派,轉而支持俾斯麥。俾斯麥利用英、法、俄在國際爭端上的矛盾,採取有效措施予以穩住,同時卓有成效地爭取到奧地利與其一致行動。1864年1月17日普奧於柏林威廉街簽訂盟約。奧地利許諾:要是丹麥國王不撤銷總憲法的話,奧軍將支持普軍去對付丹麥。就在普奧擬就盟約的當天,兩國聯合向丹麥提出最後通牒:限於48小時內宣布已公布的總憲法無效。丹麥拒絕,1月下旬和2月上旬,普奧軍隊進入石荷。3周後,整個日德蘭半島便為普奧軍隊所控制。戰爭的進程如俾斯麥之所料,丹麥向英、法求援,列強作壁上觀。丹麥完全孤立,向普奧求和。5月12日,締結停戰協定,丹麥答應讓出石荷。1865年8月14—20日,普奧簽訂了分享戰利品的加斯坦因專約,規定:石荷為普奧共有,但分別管理。奧管南面的荷爾斯坦因,普管北面的石勒蘇益格;荷的首府基爾港的防務委託普軍擔任,鄂爾登堡由普奧軍隊聯防;普魯士有權建築經荷爾斯坦因境內的鐵路,設置電報以及開鑿北海通波羅的海的運河。

又是「共有」,又是「分管」;又是南,又是北,為什麼要弄得如此復雜呢?其實,俾斯麥的用意很清楚,他在為普奧沖突埋下伏筆。試想,奧地利地處南德,荷地處北德海邊,中間橫著普魯士,奧要真正掌握荷,會有多大麻煩?奧管荷,普管石,由普至石必經荷,普魯士就不能利用「共有」、「過道」製造事端嗎?因此,這個「謎底」在俾斯麥那裡早就有了。這是「一張遮蓋裂縫的糊牆紙」,「我們在這里遇到的問題,是只要歐洲的政治形勢許可便可隨時用來作為發動(對奧)戰爭的借口的問題。」只要時機一到,他就會捅破這張「糊牆紙」,打一場「兄弟鬩牆」的、決定德意志命運的戰爭。

普奧戰爭
解決了石荷危機,俾斯麥立即把搬掉最大的政治障礙物奧地利列為他的政策重心。1866年1月23日,奧地利駐荷爾斯坦因總督路德維希•馮•加布倫茨批准在荷的行政中心阿爾托納舉行支持奧古斯滕堡大公的群眾集會。三天後俾斯麥向維也納發去抗議照會,威脅要「終止兩國政府的合作」,要「保留普魯士政策的行動自由」。奧相門斯多爾夫回答:別人不得干涉奧地利管理荷爾斯坦因的權力。普奧之戰一觸即發。2月28日,普魯士國王召開御前會議,俾斯麥就1815 年以來的普奧關系作了分析和總結,並得出結論說:「對普魯士來說,當前德國和歐洲的形勢還從來沒有這么有利過。御前會議一致確認,普奧之戰在所難免。3月29日,威廉下令增強普魯士邊防部隊。此後,隨著普意同盟條約的簽訂,俾斯麥加快戰爭步伐。6月1日,俾斯麥以破壞加斯坦因專約為名下令普軍越過石荷的界河艾德河進軍荷爾斯坦因。6月10日,俾斯麥在柏林公布《聯邦改革綱要》,提交聯邦議會討論。奧地利控制的議會6月14日表決時以9票對6票的多數否定了《綱要》。俾斯麥進而指示普魯士代表宣讀聲明,否定聯邦議會的表決,要求解散聯邦議會。6月15日,普向薩克森、漢諾威、黑森提出最後通牒,要它們接受《綱要》並讓普軍過境,三君主拒絕。次日,普軍開進薩克森、漢諾威和黑森—卡塞爾。6月17日,普軍進入奧地利的捷克地區,普奧戰爭爆發。

交戰雙方,一方是奧地利、漢諾威、薩克森、黑森—卡塞爾、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等大部分德意志中等邦國;另一方是普魯士、漢撒城市、北德小國和義大利。戰爭在三條戰線上進行。西南線—義大利戰線,奧意作戰。奧地利投入7.5萬兵力,6月24日在庫斯托查大敗意軍。北線—德意志戰線,普與北德各邦作戰。普投入5萬兵力,6月27日,在朗根薩爾沙擊敗漢諾威軍並逼其投降,北德大部分地區落入普軍之手。東南線—波希米亞戰線,普奧作戰,是主戰場。奧地利投入28.3萬兵力,普魯士運用鐵路運輸和電報指揮迅速組織3個軍(25.4 萬兵力)於6月22、23日,分三路進攻波希米亞。普軍旗開得勝。奧軍總司令貝德克自感難於取勝,致電維也納宮廷建議議和。奧皇弗蘭茨•約瑟夫寄希望於一次主要的戰役而打敗普軍。這就發生了7月3日的薩多瓦決戰。

清晨,決戰開始,雙方共投入44—46萬兵力。到黃昏時,奧軍最後被擊潰了。此仗奧軍死傷2.4萬人,被俘1.3萬人。奧地利無力再戰了。奧皇電告法國,願將威尼斯讓於法國,請求出面調停。薩多瓦戰役後,普軍通往維也納的大道已打通了。威廉國王和他的將軍們勁頭十足,要進軍維也納,完成祖輩的未竟之業。但俾斯麥卻唱起低調來,他決定他毅然接受法國的調停,結束戰爭。他認為此時徹底摧垮奧地利,其結果不是壯大而是削弱普魯士,不是有利於而是大大有損於德意志的最終統一。

首先,繼續戰爭正中法國的下懷。普軍再向前推進,可以很順利得手。但法國正可趁此出兵萊茵,後顧之憂如何解?因此,目前最迫切的需要是以低條件迫使奧地利退出德意志聯邦後,使普軍「凱旋歸國」,加強萊茵,使法國無計可施。而且在法國於7月5日出面調停的情況下,普仍我行我素,正給巴黎找到出兵干涉的口實。

其次,在普魯士羽毛未豐的時候,過份削弱奧地利而刺激歐洲大國,是很不明智的。將苛刻的條件加給奧地利,逼使它沒有退路,會使它成為「法國或其他敵人的同盟者。」相反,如果此時給奧地利體面地結束戰爭,普奧兩國由於歷史的和地域的原因在對付歐洲大國的時候還有拉手的可能。

還有,奧地利正是民怨鼎沸的時候,此時進軍維也納有可能使民族矛盾激化為尖銳的階級矛盾,在這個正統主義的國度引起革命,這將極大地動搖普魯士這個中歐君主國。反之,不使奧地利屈辱,避免傷害其民族感情,於日後改善兩國關系是極為有利的。

出自以上原因,俾斯麥竭力阻止進軍維也納,終於迫使威廉同意。俾斯麥明智地插劍入鞘,竭力避免進入維也納,為德國的最終統一和日後的國際事務中保留了「歐洲棋盤上的一顆棋子」。

7月22日,普奧簽訂停戰協定,8月23日正式簽訂布拉格條約。奧地利帝國的領土除威尼斯讓與義大利外,不割一地;石荷一切權利歸普;奧地利承認「沒有奧地利帝國參加的新的德意志組織」,德意志聯邦解散;奧賠款300萬英鎊,普魯士保證在條約批准後,三個月內撤出奧地利。普奧戰爭就這樣以奧地利被排除出德意志而結束,原站在奧方的北部4邦——漢諾威、黑森—卡塞爾、拿騷和法蘭克福被並入普魯士版圖。普魯士王國從此連成一片,領土增至34.7萬平方公里,人口2400萬,佔全德的1/3。1867年4月,通過北德意志聯邦憲法。由美因河以北24邦國(包括3個自由市)組成的北德意志聯邦在法律上得到確認。普魯士在北德意志聯邦中居於絕對領導地位。

普法戰爭
北德意志聯邦的建立,並不意味著德國民族任務的完成。南德4邦(巴登、巴伐利亞、黑森—達姆施塔特和符騰堡)尚獨立於聯邦之外。一條美因河,隔開南北兩個德意志。這分離局面的主要支撐者就是法國。在巴黎當局的眼裡,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將是法國在歐陸優勢地位的潛在威脅。而且,此時的法國正處於內外交困的地步,面臨嚴重的政治危機。法國深知,出路只有一條:阻止德國統一,惡化兩國關系,進而用戰爭手段奪取萊茵河左岸地區,轉移人民視線,鞏固統治。

俾斯麥也深知,要在美因河上架起橋梁,完成統一大業,對法一戰在所難免。但俾斯麥強調:「要選擇正確的時機」,在普奧戰爭結束不久就揮戈上陣對法開戰,非普魯士之力所能及。

他首先巧施手段,在「領土報酬」的糾葛上穩住法國。普奧戰火剛熄滅,法國便上門索取「領土報酬」,內容有三:「(一)法取得萊茵河左岸地區直至美因茲。(二)盧森堡並入法國。(三)承認法國對比利時的佔領。俾斯麥對在比亞里茨許下的諾言早已丟在腦後,他下決心什麼也不給。普法關系遂之緊張起來。

接著,俾斯麥開展有效的外交活動,使法在未來的普法戰爭中孤立無援。英法關系在60年代後期已十分冷淡,法國正在加緊開鑿蘇伊士運河,使英國大為不安。認為這是對英國印度洋勢力的威脅。因此,俾斯麥斷定:任何削弱法國的沖突都不會引來英國人的干涉。相反,普魯士的增強倒是抑制強大的法國的一種有用的力量,用歐洲大國之間的自行調節歐陸均衡比它英國親自出馬干涉要有利得多。而且,有跡象表明,在法普沖突中,英可能作出有利於普的行動。這是俾斯麥最為放心的。奧地利才從戰爭中脫出,正忙於穩固剛建立的奧匈帝國,要插手於歐洲事務非它力所能及。而且俾斯麥的寬宏大量,對兩國密切合作留下了很大的餘地。加上俄奧關系的牽制,奧地利不會輕舉妄動。

俄國的態度,事關緊要。沙皇宮廷對普魯士的軍事勝利和日益強大甚為焦慮。德意志聯邦的瓦解,一大批德意志小君主國的消滅和普魯士領土的不斷擴大,都深深地刺激了沙俄當局。薩多瓦戰役剛結束不久,俄便急不可耐地串聯英法抗議俾斯麥正在策劃中的廢除德意志聯邦和兼並北德各邦的行為,並動議舉行國際會議加於干涉。此舉雖未得逞,但卻嚇壞了俾斯麥。法俄一旦實現聯盟,普魯士再強大也無法對付左右夾擊的局面,德意志的統一大業非但不能完成,還會重新陷入30年代戰爭後任憑列強宰割的田地。於是俾斯麥便示好和拉攏俄國,擴大法俄距離。他選擇了一個突破點,促使俄國把注意力集中於「東方問題」,引起法英奧的反感,他就可以利用這筆「現實的政治財富」完成他鐵血政策的最後一個步驟。為此,俾斯麥派遣特別使團前往彼得堡。他指令使團:對俄國要求廢除巴黎和約禁止其在黑海保有艦隊的那些條款,「要給他一個友好的答復」,要向俄國明確保證,「普魯士將不會給他設置任何困難」俾斯麥搖動這串黑海門戶鑰匙,確是打動了俄國。俄普的「傳統友誼「因此發揚光大。1868年春,雙方簽訂一項秘密規定:俄國派軍駐扎奧匈邊界,以在普法開戰時牽制維也納;普魯士在俄國受到奧地利威脅時增強萊茵蘭的兵力。

還有南德四邦,這里有著一股強大的反對派力量,不肯擁戴普魯士為盟主,而且這里的工業不如北部發達,對形成全德統一市場,建立強大海軍、奪取殖民地等的要求並不強烈。因此,南德四邦對發動一場對法戰爭、建立中央集權統治並不感興趣。相反,如處理不當,有可能驅使它們同法聯成一氣共同反普。俾斯麥同時看到南德四邦的弱點:它不能無視日益壯大的北德聯邦;南德在軍事上對北德的依賴甚大;南德的經濟生活如糖、酒的生產和銷售與北德關系密切。因此俾斯麥又認為與南德結盟可能性更大。他小心翼翼地處理南北關系:首先是解怨,對南德在普奧戰爭中站在奧地利一邊不予計較,消除雙方的緊張狀態;其次是耐心,不勉強南德加入北德意志聯邦,以避免「普魯士化」之嫌,聽其自然,俟到時機成熟,自然是水到渠成;第三是拉攏,針對南德葡萄酒業因法國競爭而不景氣,1868年5月,俾斯麥公開號召保衛德意志的葡萄酒貿易,終於打動了南德「真正的德意志之心」;最後是挑撥,把法國對萊茵河左岸的吞並野心告知南德各邦政府,使他們看清法國的叵測之心,同時又以此激發南德人民的民族情緒,增強對法的離心力。俾斯麥的這些努力的結果是經濟上密切了南德和北德的關稅同盟;軍事上訂立了秘密的攻守同盟,商定南德四邦在發生戰爭時有義務將自己的軍隊並入北德聯邦的軍隊。解除了「家內」的後顧之憂,造成了良好的國際環境,到60年代末期,俾斯麥認為摘取勝利果實的條件成熟了。

1868年9月,西班牙爆發革命,女王伊莎貝拉二世逃往法國,王位空缺。1870年春,執政的普里姆將軍派人前往柏林,邀請霍亨索倫—西格馬林根家族卡爾•安東親王的長子利奧波德任西班牙國王。俾斯麥視此為刺激法國挑起戰爭的絕好機緣。他費盡口舌,成功地說服威廉予以接受。不料霍亨索倫繼承王位的消息被西班牙報紙披露出來。消息傳到巴黎,鬧得沸沸揚揚,法國外長格拉蒙特向議會發表演說:「這種行為同法蘭西的利益和榮譽是無法統一的」,並表示不惜與普一戰。面對法國的挑釁,威廉退讓了。7月12日,他表示不贊成霍亨索倫家族的人繼承西班牙王位。利奧波德也跟著聲明,他不接受西班牙的邀請。但法國並不想就此罷休,繼續尋釁。7月13日晨,法使竭見了威廉,轉達了法國挑釁性的要求,希望普魯士作出永久不讓霍亨索倫家族繼承西班牙王位的保證。威廉感到莫大的恥辱,當即拒絕。當天下午,威廉把與法使會談的內容和經過給首相府發出了份秘密急電。接到電報後,俾斯麥把電文作了一番修改,特別是將最後一句「從長計議」的話寫成「陛下再沒有什麼可談的了」,以此蔑視的語氣來刺激法國。當晚,俾斯麥把電文交付柏林報紙,並致電各駐外使館,使之公諸於眾,法國因此而蒙受恥辱。

7月19日,法國向柏林外交部遞交了正式宣戰聲明。俾斯麥從容應戰,他的「鐵血政策」推進到了高潮。戰爭爆發後,普軍迅速在西部法德邊境集結。普軍分三路迎擊法軍:摩澤爾河方向的普軍和帕拉提納特方向的普軍進攻法軍要塞麥茨。萊茵河上游的普軍主要進攻斯特拉斯堡。

法國原計劃迅速推進到美因河,把南德和北德分割開來,並促使奧地利加入反普戰爭,一舉打敗普魯士。但開戰才半個月,普軍便挫敗法軍急速侵入德國的戰略計劃,轉入進攻,使法軍處於挨打地位。8月4日、6日,普軍越過邊界,在維桑布爾和維爾特擊敗由麥克馬洪元帥統率的南線法軍,迫使麥克馬洪離開阿爾薩斯。8月6日,普一、二軍團在施皮歇恩高地會戰中,擊敗由巴贊統率的北線法軍。8月16日,普軍成功地阻止了法國萊茵軍團從麥茨的撤退並截斷了它的退路。8月18日,在格拉費洛特和聖普里再敗巴贊軍,隨後將其團團圍困在梅斯要塞。麥克馬洪奉命馳援,又被普軍阻截。普軍將其逼到色當展開決戰。法軍慘敗。9月2日,法皇拿破崙三世、麥克馬洪連同10萬軍隊和無數軍需輜重都落入普軍之手。9月4日,巴黎爆發革命推翻帝制,宣布共和,成立國防政府。普軍長驅直入,國防政府未作積極抵抗。普魯士的防禦戰爭遂蛻化為掠奪戰爭。9月19日,普軍包圍巴黎。10月27日,巴贊率軍投降。1871 年1月28日,德法簽訂停戰協定,法國投降,正規軍武裝被解除。5月10日,雙方在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簽訂和約,規定: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連同戰略重地麥茨要塞並入德國;法國賠款50億法郎,在凡爾賽政權恢復後30天支付5億,年底支付10億,1872年5月1日前支付5億,餘30億於1874年3月付完,所欠款項法政府應付5%的年息;在賠款付清前普軍繼續駐守法國領土,一切供養費用由法國負責。

打敗了法國,使俾斯麥的「鐵血政策」在德意志人面前展現了輝煌的戰果,同時也震懾了南德諸邦,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黑森先後派代表團到達凡爾賽,同普魯士進行國家統一的談判。俾斯麥根據南德四邦對待統一的不同態度採取不同對策:拉攏巴登和黑森兩個小邦國,向巴伐利亞讓步,孤立符騰堡。11月15日巴登、黑森加入聯盟。23日,巴伐利亞獲若干自主權後也加入聯盟。兩天後,孤立的符騰堡只得就範。至此,美因河南北的兩部分德意志聯成一片了。1871年1月18日,在法國凡爾賽舉行盛典,威廉加冕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國宣告成立(因在神聖羅馬帝國之後,故又稱之為第二帝國)。

⑹ 德國是怎樣統一的

通過三次對外戰爭,聚攏了人氣,促成了德國的統一:

普丹戰爭

丹麥作為德意志的北鄰,經常插手德意志的事務,因此俾斯麥第一個便要解決丹麥。在1861年,丹麥國王欲接管普丹邊境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兩地,俾斯麥立即以此製造爭端。他首先確保如果普丹開戰,其他列強不會干涉,並與奧地利結盟共同攻打丹麥,最後逼使丹麥放棄這兩個州。

在1864年10月30日所簽訂的《維也納條約》中,規定丹麥放棄兩地。而於1865年8月14日普、奧兩國達成《加斯坦因專約》,將石勒蘇益格劃歸普魯士統治,荷爾斯泰因則歸屬奧地利。

但是這其實是俾斯麥處心積慮的陰謀,因為奧地利所得的荷爾斯泰因不但面積狹小,而且被普魯士包圍。這樣奧地利很容易便會與普魯士發生沖突,因此這是一條將奧地利推向與普魯士發生戰爭的導火線。

普奧戰爭

在德丹戰爭後,俾斯麥決定要將奧地利趕出德意志邦聯,以利於將來德國的統一。因此他著手孤立奧地利,首先俾斯麥答允協助俄國取消《黑海中立條款》。並與法皇拿破崙三世會晤,表示普魯士不反對把盧森堡及萊茵河區讓給法國,以此確保法國在普奧戰爭中保持中立。而英國當時繼續實行光榮孤立的政策,因此在普奧發生沖突時會保持中立。最後,他在1866年4月8日,與義大利簽訂攻守同盟條約,規定如果普魯士在3個月內與奧開戰,義大利則必須同時對奧宣戰,只有在奧地利歸還威尼斯予義大利的情況下,方可與奧講和。

最後,奧皇因為不滿意《加斯坦因專約》的條款,而要求用普魯士最富庶的工業區西里西亞交換荷爾斯泰因,因此俾斯麥以此籍口,指責奧地利毀約。結果在1866年5月,威廉一世下令全國總動員,並於同年6月對奧宣戰。義大利亦依據攻守同盟條約,同時對奧宣戰。

不久,普魯士便征服北德的親奧小邦,並於1866年7月3日以29.1萬軍力在薩多瓦與23.8萬奧軍發生大戰,即薩多瓦會戰,最後奧軍戰敗。

而這時俾斯麥決定與奧講和,而不是乘勝追擊,因為他明白到消滅奧地利並不是其首要目標,最重要的是要統一德國。因此他在該年8月23日簽訂的《布拉格條約》中給予奧地利極為寬容的講和條件,以便於保持對奧的良好的關系。

普奧戰爭結束後,妨礙德國統一的就只剩下在背後控制著南德諸邦的法國了。

普法戰爭

由於法國仍然在幕後操控著南德意志地區的各個邦國,阻礙德國統一。因此,俾斯麥以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製造爭端,逼使法皇拿破崙三世對普宣戰,而普魯士則藉此團結德意志民族,對法國作出進攻。

普魯士很快便擊退了入侵的法軍,並向法國作出反攻,在色當會戰中,普軍大敗法軍,拿破崙三世投降。隨後普軍進軍至巴黎,協助巴黎新成立的國防政府消滅巴黎公社,以便獲得大量賠款。

最後,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廳中登基,宣布德意志帝國成立,並從法國獲得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及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

⑺ 為什麼是普魯士統一了德國

普魯士統一進程:

德丹戰爭
德丹戰爭是德意志實現統一的第一個重要步驟。戰爭是由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因地區問題引起的。荷爾斯坦因地區的居民多數是德意志人,石勒蘇益格地區的居民多數是丹麥人。兩地的歸屬,一直糾纏不清。數百年來的多數時間受丹麥統管。1815年維也納會議認可了這一既成事實。但是德國一直認為這是個「恥辱」。40年代末,丹麥曾正式將這兩處劃入其版圖,引起德意志各邦的強烈反對。為解決爭端,1852年英、法、俄、普、奧、瑞典6 國簽訂了一個倫敦議定書,確認在保留荷爾斯坦因的傳統特權的前提下,丹麥仍領有這兩個公國。

1863年11月15日,丹麥國王弗里德里希七世死後無嗣,由其堂妹夫克里斯蒂安•馮•格里克斯堡親王繼位。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坦因兩公國居民不願擁戴新王,因為按照薩利克法蘭克人古老法典規定,「土地遺產不得傳給婦女」。他們認為兩公國應由16世紀初統治過丹麥的克里斯蒂安三世的直系後代奧古斯滕堡公爵繼承。對此,丹麥不予理會,並正式宣布前任國王於1863年3月底發布的總憲法生效。憲法取消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坦因的傳統特權,實際上是將之並入丹麥。德意志國內大嘩,譴責丹麥違反古老法規,無視德意志主權。荷爾斯坦因人也拒絕宣誓效忠丹麥國王,呼籲德意志聯邦議會承認奧古斯滕堡公爵為石、荷兩公國的大公。對於德丹矛盾,俾斯麥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要把這場糾紛作為普魯士統一德意志整個進程的一個步驟。他的意圖是:

首先,以解決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坦因的「法律權利」問題,來表達普魯士的「德意志民族精神」。在那樣的歷史條件下,最能夠樹立普魯士在德意志各邦的威信的,莫過於舉起「民族主義」大旗。因為,千百年來,特別是拿破崙戰爭以來,處於歐洲列強股掌之中的德意志各邦人民,對「維護民族主權」至為敏感。石—荷問題正是俾斯麥揮動這面旗幟的大好時機,他決意牽頭「奪回」石、荷兩公國,使普魯士在德意志各邦面前,在全德人民的心目中,成為「德意志弟兄們」的希望。

其次,以此緩和「憲法沖突」。俾斯麥雖則蔑視議會,並對其採取強權壓制的手段。但兵役期和軍事預算問題一直未決。1863年冬,即石荷危機發生的當年,眾議院又在1864年的預算中勾去整編軍隊的經費。而歐洲的金融巨頭,只辦理有三方面簽字的期票貼現,如果在期票上簽字的除了政府以外只有貴族院,沒有眾議院,或者是由冒名頂替者組成的眾議院,那金融界就會把這樣的期票當作一張空頭支票而不予認可。因此,俾斯麥深知,要使這些褲帶里栓著國家錢櫃鑰匙的自由派就範,有效的辦法就是激起他們的「愛國自豪感」,他的石荷政策取得的勝利越大,與眾議院自由派的矛盾就會縮得越小。

事態的發展證明,俾斯麥的估計是正確的,當普軍在對丹麥戰爭中攻克迪佩爾要塞後,原先支持奧古斯滕堡大公的柏林自由派,轉而支持俾斯麥。俾斯麥利用英、法、俄在國際爭端上的矛盾,採取有效措施予以穩住,同時卓有成效地爭取到奧地利與其一致行動。1864年1月17日普奧於柏林威廉街簽訂盟約。奧地利許諾:要是丹麥國王不撤銷總憲法的話,奧軍將支持普軍去對付丹麥。就在普奧擬就盟約的當天,兩國聯合向丹麥提出最後通牒:限於48小時內宣布已公布的總憲法無效。丹麥拒絕,1月下旬和2月上旬,普奧軍隊進入石荷。3周後,整個日德蘭半島便為普奧軍隊所控制。戰爭的進程如俾斯麥之所料,丹麥向英、法求援,列強作壁上觀。丹麥完全孤立,向普奧求和。5月12日,締結停戰協定,丹麥答應讓出石荷。1865年8月14—20日,普奧簽訂了分享戰利品的加斯坦因專約,規定:石荷為普奧共有,但分別管理。奧管南面的荷爾斯坦因,普管北面的石勒蘇益格;荷的首府基爾港的防務委託普軍擔任,鄂爾登堡由普奧軍隊聯防;普魯士有權建築經荷尺前爾斯坦因境內的鐵路,設置電報以及開鑿北海通波羅的海的運河。

又是「共有」,又是「分管」;又是南,又是北,為什麼要弄得如此復雜呢?其實,俾斯麥的用意很清楚,他在為普奧沖突埋下伏筆。試想,奧地利地處南德,荷地處北德海邊,中間橫著普魯士,奧要凳困真正掌握荷,會有多大麻煩?奧管荷,普管石,由普至石必經荷,普魯陵粗清士就不能利用「共有」、「過道」製造事端嗎?因此,這個「謎底」在俾斯麥那裡早就有了。這是「一張遮蓋裂縫的糊牆紙」,「我們在這里遇到的問題,是只要歐洲的政治形勢許可便可隨時用來作為發動(對奧)戰爭的借口的問題。」只要時機一到,他就會捅破這張「糊牆紙」,打一場「兄弟鬩牆」的、決定德意志命運的戰爭。

普奧戰爭
解決了石荷危機,俾斯麥立即把搬掉最大的政治障礙物奧地利列為他的政策重心。1866年1月23日,奧地利駐荷爾斯坦因總督路德維希•馮•加布倫茨批准在荷的行政中心阿爾托納舉行支持奧古斯滕堡大公的群眾集會。三天後俾斯麥向維也納發去抗議照會,威脅要「終止兩國政府的合作」,要「保留普魯士政策的行動自由」。奧相門斯多爾夫回答:別人不得干涉奧地利管理荷爾斯坦因的權力。普奧之戰一觸即發。2月28日,普魯士國王召開御前會議,俾斯麥就1815 年以來的普奧關系作了分析和總結,並得出結論說:「對普魯士來說,當前德國和歐洲的形勢還從來沒有這么有利過。御前會議一致確認,普奧之戰在所難免。3月29日,威廉下令增強普魯士邊防部隊。此後,隨著普意同盟條約的簽訂,俾斯麥加快戰爭步伐。6月1日,俾斯麥以破壞加斯坦因專約為名下令普軍越過石荷的界河艾德河進軍荷爾斯坦因。6月10日,俾斯麥在柏林公布《聯邦改革綱要》,提交聯邦議會討論。奧地利控制的議會6月14日表決時以9票對6票的多數否定了《綱要》。俾斯麥進而指示普魯士代表宣讀聲明,否定聯邦議會的表決,要求解散聯邦議會。6月15日,普向薩克森、漢諾威、黑森提出最後通牒,要它們接受《綱要》並讓普軍過境,三君主拒絕。次日,普軍開進薩克森、漢諾威和黑森—卡塞爾。6月17日,普軍進入奧地利的捷克地區,普奧戰爭爆發。

交戰雙方,一方是奧地利、漢諾威、薩克森、黑森—卡塞爾、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等大部分德意志中等邦國;另一方是普魯士、漢撒城市、北德小國和義大利。戰爭在三條戰線上進行。西南線—義大利戰線,奧意作戰。奧地利投入7.5萬兵力,6月24日在庫斯托查大敗意軍。北線—德意志戰線,普與北德各邦作戰。普投入5萬兵力,6月27日,在朗根薩爾沙擊敗漢諾威軍並逼其投降,北德大部分地區落入普軍之手。東南線—波希米亞戰線,普奧作戰,是主戰場。奧地利投入28.3萬兵力,普魯士運用鐵路運輸和電報指揮迅速組織3個軍(25.4 萬兵力)於6月22、23日,分三路進攻波希米亞。普軍旗開得勝。奧軍總司令貝德克自感難於取勝,致電維也納宮廷建議議和。奧皇弗蘭茨•約瑟夫寄希望於一次主要的戰役而打敗普軍。這就發生了7月3日的薩多瓦決戰。

清晨,決戰開始,雙方共投入44—46萬兵力。到黃昏時,奧軍最後被擊潰了。此仗奧軍死傷2.4萬人,被俘1.3萬人。奧地利無力再戰了。奧皇電告法國,願將威尼斯讓於法國,請求出面調停。薩多瓦戰役後,普軍通往維也納的大道已打通了。威廉國王和他的將軍們勁頭十足,要進軍維也納,完成祖輩的未竟之業。但俾斯麥卻唱起低調來,他決定他毅然接受法國的調停,結束戰爭。他認為此時徹底摧垮奧地利,其結果不是壯大而是削弱普魯士,不是有利於而是大大有損於德意志的最終統一。

首先,繼續戰爭正中法國的下懷。普軍再向前推進,可以很順利得手。但法國正可趁此出兵萊茵,後顧之憂如何解?因此,目前最迫切的需要是以低條件迫使奧地利退出德意志聯邦後,使普軍「凱旋歸國」,加強萊茵,使法國無計可施。而且在法國於7月5日出面調停的情況下,普仍我行我素,正給巴黎找到出兵干涉的口實。

其次,在普魯士羽毛未豐的時候,過份削弱奧地利而刺激歐洲大國,是很不明智的。將苛刻的條件加給奧地利,逼使它沒有退路,會使它成為「法國或其他敵人的同盟者。」相反,如果此時給奧地利體面地結束戰爭,普奧兩國由於歷史的和地域的原因在對付歐洲大國的時候還有拉手的可能。

還有,奧地利正是民怨鼎沸的時候,此時進軍維也納有可能使民族矛盾激化為尖銳的階級矛盾,在這個正統主義的國度引起革命,這將極大地動搖普魯士這個中歐君主國。反之,不使奧地利屈辱,避免傷害其民族感情,於日後改善兩國關系是極為有利的。

出自以上原因,俾斯麥竭力阻止進軍維也納,終於迫使威廉同意。俾斯麥明智地插劍入鞘,竭力避免進入維也納,為德國的最終統一和日後的國際事務中保留了「歐洲棋盤上的一顆棋子」。

7月22日,普奧簽訂停戰協定,8月23日正式簽訂布拉格條約。奧地利帝國的領土除威尼斯讓與義大利外,不割一地;石荷一切權利歸普;奧地利承認「沒有奧地利帝國參加的新的德意志組織」,德意志聯邦解散;奧賠款300萬英鎊,普魯士保證在條約批准後,三個月內撤出奧地利。普奧戰爭就這樣以奧地利被排除出德意志而結束,原站在奧方的北部4邦——漢諾威、黑森—卡塞爾、拿騷和法蘭克福被並入普魯士版圖。普魯士王國從此連成一片,領土增至34.7萬平方公里,人口2400萬,佔全德的1/3。1867年4月,通過北德意志聯邦憲法。由美因河以北24邦國(包括3個自由市)組成的北德意志聯邦在法律上得到確認。普魯士在北德意志聯邦中居於絕對領導地位。

普法戰爭
北德意志聯邦的建立,並不意味著德國民族任務的完成。南德4邦(巴登、巴伐利亞、黑森—達姆施塔特和符騰堡)尚獨立於聯邦之外。一條美因河,隔開南北兩個德意志。這分離局面的主要支撐者就是法國。在巴黎當局的眼裡,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將是法國在歐陸優勢地位的潛在威脅。而且,此時的法國正處於內外交困的地步,面臨嚴重的政治危機。法國深知,出路只有一條:阻止德國統一,惡化兩國關系,進而用戰爭手段奪取萊茵河左岸地區,轉移人民視線,鞏固統治。

俾斯麥也深知,要在美因河上架起橋梁,完成統一大業,對法一戰在所難免。但俾斯麥強調:「要選擇正確的時機」,在普奧戰爭結束不久就揮戈上陣對法開戰,非普魯士之力所能及。

他首先巧施手段,在「領土報酬」的糾葛上穩住法國。普奧戰火剛熄滅,法國便上門索取「領土報酬」,內容有三:「(一)法取得萊茵河左岸地區直至美因茲。(二)盧森堡並入法國。(三)承認法國對比利時的佔領。俾斯麥對在比亞里茨許下的諾言早已丟在腦後,他下決心什麼也不給。普法關系遂之緊張起來。

接著,俾斯麥開展有效的外交活動,使法在未來的普法戰爭中孤立無援。英法關系在60年代後期已十分冷淡,法國正在加緊開鑿蘇伊士運河,使英國大為不安。認為這是對英國印度洋勢力的威脅。因此,俾斯麥斷定:任何削弱法國的沖突都不會引來英國人的干涉。相反,普魯士的增強倒是抑制強大的法國的一種有用的力量,用歐洲大國之間的自行調節歐陸均衡比它英國親自出馬干涉要有利得多。而且,有跡象表明,在法普沖突中,英可能作出有利於普的行動。這是俾斯麥最為放心的。奧地利才從戰爭中脫出,正忙於穩固剛建立的奧匈帝國,要插手於歐洲事務非它力所能及。而且俾斯麥的寬宏大量,對兩國密切合作留下了很大的餘地。加上俄奧關系的牽制,奧地利不會輕舉妄動。

俄國的態度,事關緊要。沙皇宮廷對普魯士的軍事勝利和日益強大甚為焦慮。德意志聯邦的瓦解,一大批德意志小君主國的消滅和普魯士領土的不斷擴大,都深深地刺激了沙俄當局。薩多瓦戰役剛結束不久,俄便急不可耐地串聯英法抗議俾斯麥正在策劃中的廢除德意志聯邦和兼並北德各邦的行為,並動議舉行國際會議加於干涉。此舉雖未得逞,但卻嚇壞了俾斯麥。法俄一旦實現聯盟,普魯士再強大也無法對付左右夾擊的局面,德意志的統一大業非但不能完成,還會重新陷入30年代戰爭後任憑列強宰割的田地。於是俾斯麥便示好和拉攏俄國,擴大法俄距離。他選擇了一個突破點,促使俄國把注意力集中於「東方問題」,引起法英奧的反感,他就可以利用這筆「現實的政治財富」完成他鐵血政策的最後一個步驟。為此,俾斯麥派遣特別使團前往彼得堡。他指令使團:對俄國要求廢除巴黎和約禁止其在黑海保有艦隊的那些條款,「要給他一個友好的答復」,要向俄國明確保證,「普魯士將不會給他設置任何困難」俾斯麥搖動這串黑海門戶鑰匙,確是打動了俄國。俄普的「傳統友誼「因此發揚光大。1868年春,雙方簽訂一項秘密規定:俄國派軍駐扎奧匈邊界,以在普法開戰時牽制維也納;普魯士在俄國受到奧地利威脅時增強萊茵蘭的兵力。

還有南德四邦,這里有著一股強大的反對派力量,不肯擁戴普魯士為盟主,而且這里的工業不如北部發達,對形成全德統一市場,建立強大海軍、奪取殖民地等的要求並不強烈。因此,南德四邦對發動一場對法戰爭、建立中央集權統治並不感興趣。相反,如處理不當,有可能驅使它們同法聯成一氣共同反普。俾斯麥同時看到南德四邦的弱點:它不能無視日益壯大的北德聯邦;南德在軍事上對北德的依賴甚大;南德的經濟生活如糖、酒的生產和銷售與北德關系密切。因此俾斯麥又認為與南德結盟可能性更大。他小心翼翼地處理南北關系:首先是解怨,對南德在普奧戰爭中站在奧地利一邊不予計較,消除雙方的緊張狀態;其次是耐心,不勉強南德加入北德意志聯邦,以避免「普魯士化」之嫌,聽其自然,俟到時機成熟,自然是水到渠成;第三是拉攏,針對南德葡萄酒業因法國競爭而不景氣,1868年5月,俾斯麥公開號召保衛德意志的葡萄酒貿易,終於打動了南德「真正的德意志之心」;最後是挑撥,把法國對萊茵河左岸的吞並野心告知南德各邦政府,使他們看清法國的叵測之心,同時又以此激發南德人民的民族情緒,增強對法的離心力。俾斯麥的這些努力的結果是經濟上密切了南德和北德的關稅同盟;軍事上訂立了秘密的攻守同盟,商定南德四邦在發生戰爭時有義務將自己的軍隊並入北德聯邦的軍隊。解除了「家內」的後顧之憂,造成了良好的國際環境,到60年代末期,俾斯麥認為摘取勝利果實的條件成熟了。

1868年9月,西班牙爆發革命,女王伊莎貝拉二世逃往法國,王位空缺。1870年春,執政的普里姆將軍派人前往柏林,邀請霍亨索倫—西格馬林根家族卡爾•安東親王的長子利奧波德任西班牙國王。俾斯麥視此為刺激法國挑起戰爭的絕好機緣。他費盡口舌,成功地說服威廉予以接受。不料霍亨索倫繼承王位的消息被西班牙報紙披露出來。消息傳到巴黎,鬧得沸沸揚揚,法國外長格拉蒙特向議會發表演說:「這種行為同法蘭西的利益和榮譽是無法統一的」,並表示不惜與普一戰。面對法國的挑釁,威廉退讓了。7月12日,他表示不贊成霍亨索倫家族的人繼承西班牙王位。利奧波德也跟著聲明,他不接受西班牙的邀請。但法國並不想就此罷休,繼續尋釁。7月13日晨,法使竭見了威廉,轉達了法國挑釁性的要求,希望普魯士作出永久不讓霍亨索倫家族繼承西班牙王位的保證。威廉感到莫大的恥辱,當即拒絕。當天下午,威廉把與法使會談的內容和經過給首相府發出了份秘密急電。接到電報後,俾斯麥把電文作了一番修改,特別是將最後一句「從長計議」的話寫成「陛下再沒有什麼可談的了」,以此蔑視的語氣來刺激法國。當晚,俾斯麥把電文交付柏林報紙,並致電各駐外使館,使之公諸於眾,法國因此而蒙受恥辱。

7月19日,法國向柏林外交部遞交了正式宣戰聲明。俾斯麥從容應戰,他的「鐵血政策」推進到了高潮。戰爭爆發後,普軍迅速在西部法德邊境集結。普軍分三路迎擊法軍:摩澤爾河方向的普軍和帕拉提納特方向的普軍進攻法軍要塞麥茨。萊茵河上游的普軍主要進攻斯特拉斯堡。

法國原計劃迅速推進到美因河,把南德和北德分割開來,並促使奧地利加入反普戰爭,一舉打敗普魯士。但開戰才半個月,普軍便挫敗法軍急速侵入德國的戰略計劃,轉入進攻,使法軍處於挨打地位。8月4日、6日,普軍越過邊界,在維桑布爾和維爾特擊敗由麥克馬洪元帥統率的南線法軍,迫使麥克馬洪離開阿爾薩斯。8月6日,普一、二軍團在施皮歇恩高地會戰中,擊敗由巴贊統率的北線法軍。8月16日,普軍成功地阻止了法國萊茵軍團從麥茨的撤退並截斷了它的退路。8月18日,在格拉費洛特和聖普里再敗巴贊軍,隨後將其團團圍困在梅斯要塞。麥克馬洪奉命馳援,又被普軍阻截。普軍將其逼到色當展開決戰。法軍慘敗。9月2日,法皇拿破崙三世、麥克馬洪連同10萬軍隊和無數軍需輜重都落入普軍之手。9月4日,巴黎爆發革命推翻帝制,宣布共和,成立國防政府。普軍長驅直入,國防政府未作積極抵抗。普魯士的防禦戰爭遂蛻化為掠奪戰爭。9月19日,普軍包圍巴黎。10月27日,巴贊率軍投降。1871 年1月28日,德法簽訂停戰協定,法國投降,正規軍武裝被解除。5月10日,雙方在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簽訂和約,規定: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連同戰略重地麥茨要塞並入德國;法國賠款50億法郎,在凡爾賽政權恢復後30天支付5億,年底支付10億,1872年5月1日前支付5億,餘30億於1874年3月付完,所欠款項法政府應付5%的年息;在賠款付清前普軍繼續駐守法國領土,一切供養費用由法國負責。

打敗了法國,使俾斯麥的「鐵血政策」在德意志人面前展現了輝煌的戰果,同時也震懾了南德諸邦,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黑森先後派代表團到達凡爾賽,同普魯士進行國家統一的談判。俾斯麥根據南德四邦對待統一的不同態度採取不同對策:拉攏巴登和黑森兩個小邦國,向巴伐利亞讓步,孤立符騰堡。11月15日巴登、黑森加入聯盟。23日,巴伐利亞獲若干自主權後也加入聯盟。兩天後,孤立的符騰堡只得就範。至此,美因河南北的兩部分德意志聯成一片了。1871年1月18日,在法國凡爾賽舉行盛典,威廉加冕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國宣告成立(因在神聖羅馬帝國之後,故又稱之為第二帝國)。

⑻ 錯位!德國統一竟在法國拍板普魯士國王為何在巴黎成為德皇

喜歡歐洲歷史的朋友估計都知道,德國是歐洲主要國家裡實現民族統一,建立民族國家最晚的國家之一。和英法俄這些早早就統一的民族相比,德國一直到公元1871年才實現了國家的統一,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德國統一的決定還是在法國敲定的,那麼當時是一種什麼情況,為什麼德國的命運是在法國境內決定的呢? 統一第一步——北德意志邦聯 大家知道,德意志地區在歐洲的中世紀時期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區域,但神聖羅馬帝國卻是一個深深植根於歐洲封建制度,由各地區貴族所組成的鬆散聯合體掘明,因此在英法俄西葡等歐洲民族國家相繼誕生並發展壯大之後很快顯出遲暮,最終在公元1806年被拿破崙肢解。 神聖羅馬帝國解體之後組建的德意志邦聯 而在此之後,其實德意志地區出現了一盤散沙的局面。不過好在拿破崙很快在歐洲各國聯合組建的聯盟打擊之下被推翻,使德意志各邦國又有了重沖如新聯合的條件。所以在公元1815年,德意志各邦國在歐洲列強的安排下結成了德意志邦聯。但因為德意志邦聯中存在兩個實力非常接近的實體,即普魯士和奧地利,二者都不能接受統一的德意志由對方主導,所以德意志邦聯沒法融合成統一國家,始終只是一個鬆散的聯盟。 但在公元1848年,革命的浪潮席捲了整個歐洲,德意志地區也爆發了一系列革命,德意志地區的改革也很明顯是大勢所趨了。但因為單個德意志邦國都比較弱小,所以德意志改革的一個首要問題就是建立德意志人的國家。但這時候,奧地利就成為了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因為奧地利差不多是各個日耳曼人國家裡最強大的一個,但它的國體卻和其它德意志邦國有明顯的不同,它除了德意志地區外,還統治著匈牙利和大量散散啟斯拉夫人地區,也就是說當時它是有著自己的帝國的。所以當時關於未來的德意志國家是否應該包括奧地利成為了焦點問題。而要包括奧地利,那麼奧地利所統治的匈牙利和多數斯拉夫地區肯定不能被德意志國家接納,因為如果他們也進來,那這個德意志民族國家的性質就變質了。但奧地利又不肯放棄自己的帝國,所以這個問題成為了無解的矛盾。 普奧戰爭之後建立的北德意志邦聯(紅)和其它德意志地區(黃) 因此在德意志邦聯內,建立排除奧地利的小德意志逐漸成為了主流意見,而把奧地利排除之後,能夠主導德意志統一進程的就只有普魯士了。最終在公元1866年,普奧之間的矛盾演化成了直接對抗的戰爭。當時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借著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的統治問題,誘使奧地利向其宣戰,普奧戰爭爆發。在戰爭中,雖然奧地利得到了多數德意志邦國的支持,但在德意志的北方地區,奧爾登堡、梅克倫堡-什未林、梅克倫堡-斯特雷利茨等幾個邦國還是站在了普魯士的一邊,而且普魯士還與當時也在進行統一戰爭的義大利結盟,以幫助義大利奪回被奧地利佔領的威尼斯為條件換得了義大利的支持。最終普魯士贏得了普奧戰爭,之後普魯士和德意志地區所有位於美因河以北的邦國以及南部的霍亨索倫地區一同結成了由其主導的北德意志邦聯,但位於南部的巴伐利亞、符騰堡、巴登和黑森-達姆施塔特則拒絕加入其中,所以德意志的統一仍然沒有完成。 法國的反對與普法戰爭 那麼接下來普魯士當然要想辦法完成德意志的完全統一。但要完全統一卻面臨了很大的國際困難,因為一旦德意志地區完全統一,那麼在拿破崙戰爭之後建立起來並得到英法俄接受的歐洲權力平衡就會被打破,而其中對這個平衡被打破最為敏感的就是法國。 其實在普奧戰爭爆發時,法國一直認為奧地利能夠獲勝,所以沒有出兵干預。但最後的結果是普魯士獲勝,所以法國立即就坐不住了。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很快提出條件,要求普魯士將萊茵河左岸的部分領土割讓給自己,以維持法國的戰略地位。但這一要求遭到了俾斯麥的嚴辭拒絕。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北德意志再強行統一南部幾個邦國,那麼法國的介入就是必然的了。 俾斯麥是德意志實現統一的核心人物 在這種情況下,俾斯麥高明的政治手腕再次體現了出來,他故伎重施,利用當時出現的一個事件誘使法國主動對北德意志宣戰,而這個事件就是西班牙王位繼承事件。當時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二世因為國內發生政變流亡在法國,之後不久被迫宣布退位。但她退位之後,西班牙 *** 想根據一些即位規則請德意志境內的一個貴族利奧波德親王去西班牙當國王,在當時還延續了一定封建傳統的歐洲,這種做法其實是比較正常的。但這個消息傳出之後,立即引發了法國的高度警覺,認為這事是俾斯麥在背後操縱的,目的是控制西班牙,使法國腹背受敵。 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埃姆斯度假的情景 所以法國立即通過外交渠道向北德意志表達了反對此事的態度,法國駐普魯士大使來到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療養地埃姆斯當面表達反對,而且要求威廉一世保證永遠不會讓利奧波德親王所屬的霍亨索倫家族繼承西班牙王位。普魯士當時雖然確實想讓利奧波德成為西班牙國王,但在權衡利弊之後,霍亨索倫家族主動放棄了繼承西班牙王位的權利。威廉一世也立即派人通知了法國大使,但拒絕了法國大使再次見面的要求。之後,威廉一世把此事用電報通知了俾斯麥,而俾斯麥則利用這封電報大做了一番文章,他很快對外發布了這封電報,但卻刪減了其中的一些內容,刪去了普魯士 *** 已經不再參與此事的內容,而且對外營造出了威廉一世對待法國大使極其無禮的印象。而當時對俾斯麥拒絕領土要求感到憤怒的法國媒體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還故意把威廉一世派去通報法國大使的信使說成是一個低級侍從,而且電報發布當天還是7月14日法國國慶,而這更加激發了法國上下的憤怒,於是法國在幾天之後就對普魯士宣了戰。 戰爭勝利與德國統一 而之所以俾斯麥要費盡心機引誘法國搶先宣戰是因為,一旦法國搶先宣戰並入侵德意志地區,那麼兩國之間的這個問題馬上就會變成法國和德意志民族之間的問題,那麼尚未統一的南德意志各邦國就一定會與北德意志站在一起。而且當時歐洲各國也都不會支持法國,因為如果法國獲勝,就會重新擁有拿破崙時代稱霸歐洲的勢頭,這是所有歐洲 *** 都不願意看到的。而德意志獲勝則暫時仍會人畜無害,所以他料定戰爭爆發之後法國不會得到任何國際支持。 所以在法國宣戰之後,盡管普魯士和其它德意志邦國所動員的軍隊數量遠遠超過了法國,但他們還是等法國率先打響了第一槍。公元1870年8月2日,拿破崙三世集結了22萬法軍,從薩爾布呂肯地區攻入德意志境內。但此時,德意志方面已經集結起了47萬大軍,在兩天之內就扭轉了戰局。8月30日,由拿破崙三世親自率領的法軍被迫退回法國境內的色當。 拿破崙三世被俘後與俾斯麥會談的場景 而在9月1日和2日,緊隨而至的德意志軍隊與法軍在色當展開了決戰。9月1日上午,德意志軍隊成功切斷了法軍的退路,中午對法軍完成合圍,之後法軍數次嘗試突圍,但均遭失敗。陷入絕境的拿破崙三世不得已只能在當天下午通知威廉一世法軍將要投降。第二天拿破崙三世率領8.3萬法軍正式向德軍投降。 但當時法國民眾並不接受拿破崙三世的投降,因此兩天之後法國發生政變,拿破崙三世的皇位被取消,法國成立了第三共和國,之後雙方戰爭繼續。而德意志方面也繼續在戰場上占據上風,在9月19日將法國首都巴黎包圍。法國第三共和 *** 此時也開始與德意志方面和談,准備接受戰爭失敗的命運。 描繪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鏡廳成為德意志皇帝的畫作 因為法國是德意志統一的最大阻礙力量,所以德意志在普法戰爭戰場上的勝利可以說徹底掃清了德意志統一障礙。9月19日,德意志軍隊佔領了法國王宮凡爾賽宮,這座宮殿是由法王路易十四所興建,而正是在他在位期間,神聖羅馬帝國在三十年戰爭中戰敗,走上了衰落的道路。同時,將神聖羅馬帝國完全肢解的拿破崙也是在此策劃了肢解神羅的行動,因此此地對於德意志人來說其實是恥辱的象徵,因此也就成了雪恥的最佳象徵地點。10月5日,威廉一世和俾斯麥來到凡爾賽宮,在這里他們和來自其它德意志公國的貴族和代表就德意志統一問題進行了最後的談判。12月9日和10日,德意志帝國議會投票決定將國名更改為德意志帝國,同時決定授予普魯士國王德意志皇帝稱號。次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鏡廳正式接受皇帝稱號,德意志帝國正式建立。

⑼ 德國統一的主要原因和過程是什麼

德國統一的主要原因是德意志內部資本主義的發展要求建立統一的資本主義國家。德國統一的過程是三次王朝戰爭: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

1、普丹戰爭:在丹麥稱為1864年戰爭,是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引起的第二場軍事沖突。沖突在1864年發生,普魯士王國和奧地利帝國代表德意志邦聯,與長久控制該兩個公國的丹麥戰斗。雙方都希望控制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公國。

沖突的導火索,是丹麥國王去世,但沒有德意志邦聯接受的繼承人,造成兩地的傳承問題。結果,德意志聯軍勝利,丹麥放棄對兩地的主權。

2、普奧戰爭

發生於1866年,原因是普魯士王國與奧地利帝國爭奪統一德意志的領導權。普魯士的勝利使其稱霸德意志,最後完成統一大業。在德國和奧地利,此戰稱為德意志之戰或兄弟之戰。在義大利統一運動中,此戰是第三次獨立戰爭。

3、普法戰爭

在法國稱1870年法德戰爭,在德國稱德法戰爭(德語:Deutsch-Französischer Krieg),是普魯士王國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蘭西第二帝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爆發的戰爭。戰爭是由法國發動,最後以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而告終。

俾斯麥憑一己之力發動三次王朝戰爭

俾斯麥,出生於勃蘭登堡的一個容克的家庭,從小便遺傳了容克的那種專橫暴戾的作風,好勇鬥狠,這種專橫的作風為他後來用鐵血手腕統一德國打下了基礎。

1862年9月30日,俾斯麥在普魯士議會上發表了著名的「鐵血演說」,他說道:「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和多數人的決定所能夠解決的,而是要通過鐵和血。」從這句話中看出,德國的統一,必須通過戰爭。最後,由俾斯麥領導並發動了三場王朝戰爭,開始了實現德國統一的歷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普丹戰爭、網路——普奧戰爭、網路——普法戰爭

⑽ 普魯士統一德國,為何要讓國王在法國加冕稱帝

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初的時候,德國君主威廉一世帶著自己的功臣們,在法國的凡爾賽宮內進行加冕儀式。很多人都會覺得奇怪,普魯士的皇帝為什麼會在法國的宮殿內進行加冕,莫非是因為法國的宮殿比普魯士的宮殿更加繁華;其實並不是這樣,威廉一世之所以讓自己的加冕禮在這里進行,其實是有很多種用意的。

其次,因為拿破崙一世的原因,使得教皇權力的“正統”轉移到了法國,要知道在最初的時候,這所謂的“正統”一直是在神聖羅馬帝國手裡的,為了奪回這樣的頭銜和榮耀,威廉一世便選擇在凡爾賽宮進行加冕,其目的也是為了能夠將皇帝的“正統”奪回。

閱讀全文

與法國國王為什麼能統一德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