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去歐洲旅遊,跟團去不吃團餐,吃西餐每人每餐需要花費多少大概
看你自己想要的消費層次是哪種了,這兩天剛從奧斯陸回來,那邊是歐洲消費沖斗很貴的地方之一,如果是每頓簡單漢堡三明治,大概是七十塊左右,再加飲料大概一百左右,麥當勞兩個人180左右··
如果是沙拉什麼的,130到190的樣子,如果是再正式點的呢,大概三百多。因為我們不喝脊缺酒,不喝咖啡,所以飲料不太清楚,一般就喝氣泡水散野磨和蘋果汁什麼的····
最正式的那種···別人請客,所以我也不知道多少錢了。
⑵ 法國藍帶廚藝,我想學西餐,請問到底要多少錢,學的時間多久
在法國學甜點,西餐,超級貴,學費一年是30000€+,一共是三年,去法國要英語幹嘛,好好學法語,過去一般都有一年預科,語言是個過程,在那邊呆一年就好了
⑶ 兩個人去西餐廳吃飯喝洋酒大概要多少錢
首先通常說的洋酒,即威士忌、白蘭地、朗姆酒等外國產的蒸餾烈酒,一般並不用來佐餐。所以如果哪個西餐廳讓你在用餐時點洋酒喝,那恐怕不去也罷。少數餐廳提供威士忌或白蘭地做餐後酒,酒水能做到這個程度的應該是非常高檔、正規的餐廳。
西餐廳也有各種檔次,具體花多少錢也看你吃什麼。前菜點魚子醬還是生菜沙拉肯定不是一個價對不。一般來說,靠譜西餐廳菜品人均差不多要300以上,500~600左右可以算比較高檔的餐廳,非常正式的fine dining,大約人均1500~2000吧。
佐餐不要點烈酒。可以點一些香檳、葡萄酒或雞尾酒。酒水價格自然是上不封頂,一頓飯吃掉一輛車錢也不是不可能。不過通常不想花大價錢又不想丟面子的規范是點相當於菜品總價50%的酒。這樣算下來去人均500的餐廳大概要做1500以上的預算。高級餐廳還會另收10~15%的服務費。
⑷ 法國藍帶學校現在西餐西點學費是多少
您好,目前藍帶全球校區西餐學費在16-18萬人民幣左右,西點在14-16萬人民幣左右,具體要看當時匯率以及當年學費。海外生活費一般是8-10萬人民幣左右。
⑸ 西餐廳裝修要花多少錢西餐廳設計要注意什麼
隨著餐飲業的不斷發卜旁展,現在市場上可以看到許多西餐廳。 當然,西餐廳的業務很受歡迎。 如果你想開一家西餐廳,它的裝修設計一定不錯,那麼西餐廳的裝修應該是型帆橡花的。 多少錢? 在西餐廳的設計中我應該注意什麼? 我們來看看下面的內容。
西餐廳的裝修多少
首先,根據目前的市場調查,由於不同地方的經濟實力和材料的價格不同,不同價格的價格會有所不同。 一般情況下,西餐廳的裝修費用一般在每平方米9000-15000元之間,每個人開的西餐廳的檔次會有差異。 要了解西餐廳的裝修費用,應該做好預算。
二,雖然西餐廳的裝修會花費不少錢,但不能盲目選擇哪家低價裝修公司,最後的裝修會令人失望的效果,從目前西餐廳的裝修價格來看,沒有幾十個 成千上萬的人肯定沒有完成,預算應該做得好,裝修公司應該選擇更好的聲譽。
西餐廳的設計要注意什麼
1.Color搭配
如果要裝點這個西餐廳,那麼配色應該是合理的,因為好的顏色可以帶給人很愉快的心情。 特別是,西餐廳的房間,餐桌,櫥櫃等的顏色匹配不得用於突出個性,導致非常大的整體顏色偏差,這不僅難看,而且不容易 吸引客戶。
2.本地風格
在哪裡開西餐廳,有必要了解這個地方的風格和文化。 餐廳的設計可以裝飾成當地風格的組合,所以生意會好得多,生意會好,而且收入自然會上升。 這轎讓些地方可以設計成當地最喜歡的風格,如桌子的風格,牆壁的裝飾,整體風格。
土巴兔在線免費為大家提供「各家裝修報價、1-4家本地裝修公司、3套裝修設計方案」,還有裝修避坑攻略!點擊此鏈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_m_jiare&wb】,就能免費領取哦~
⑹ 法國飲食人均消費多少
法國餐廳人均消費2K人民幣
北京經典法國餐廳簡介
1、FRENCHBISTRO長城飯店法餐廳
這里崇尚FrenchBistro的飲食文化,置身其間不會感到過多的拘束和壓抑。這兒的牛排烹制同樣注重湯汁的醇厚,紅酒更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品嘗小牛肉時千萬不要忘記莎當妮酒的完美搭配。
FRENCHBISTRO長城飯店法餐廳,朝陽區東三環北路10號長城飯店一層,659055266-2119,18:00-22:30,人均消費:150元。
2、BrasserieFlo福樓餐廳
法國來的名牌連鎖店,Brasserie在法國多少有點咱們「家常菜」的意思,不是大菜,而FLO又是這類餐廳很出名的。這里價格適中,從韃靼牛排到橙汁可麗餅,長長的菜單上有很多經典法國菜供你選擇。酒水單也和餐廳的風格一樣不做作,絕不會讓你破產,在北京的老饕中間名氣很響。
BrasserieFlo福樓餐廳,朝陽區東三環北路16號隆博廣場二層(長虹橋東北角),65965139,11:30-14:30&18:00-23:00,人均消費:150元。
3、古都餐廳
古都餐廳,東城區東長安街35號貴賓樓飯店四層,65137788-347,11:30-22:00,人均消費:300元
4、紫門扒房
紫門扒房,東城區王府井大街48號國際藝苑皇冠飯店二層,65133388-1132,18:00-23:00,人均消費:400元。
5、BleuMarine
BleuMarine有上好的烤牛排加上三種胡椒汁,從菜單上看,這里專門做法國南方菜,有一種用法國南部的酒叫PASTIS汁的煎的大蝦,聽上去就有地中海的感覺。這里最受歡迎的沙拉是配上炸的Brie的奶酷和核桃,清爽,美味。
BleuMarine,朝陽區光華西里5號,65006704,11:30-14:30&19:00-22:30,人均消費100元。
6、Justine』s傑斯汀法國餐廳
從1982年起,Justine』s就牢固樹立起北京一流餐廳的形象,特別是法國傳統風味。這里以「烤制特供」聞名,也是北京城裡惟一能找到金牌Kobe牛排的地方。曾經有廣告稱Kobe牛排為「黃油刀牛排」,肉嫩得可以用黃油刀切,不誇張地說,甚至軟骨也可以融化在你的口裡。
Justine』s傑斯汀法國餐廳,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5號建國飯店內,65002233—8039,6:00-10:00&12:00-14:30&18:00-22:00,人均消費:200元。
7、凱旋西餐廳
由於是地下,所以通風稍差,但還不算太悶,算是性價比不錯的法餐廳。據說廚師原來是馬克西姆的。有套餐,55元以上的就有不錯的可選了。烤鵝肝不錯,但牛排做的偏老。
凱旋西餐廳,東城區王府井大街26號,65128350/65255583,11:00-次日2:00,人均消費:100元。
8、拉德萊斯西餐廳
拉德萊斯西餐廳四周還帶有油脂的鴨肝顯然是從法國原產罐頭中取出,旁邊配有原汁原味的果凍,味道鮮美,口感順滑。法國西南部的特色菜——香煎鴨腿因為很符合中國人的口味,所以點擊率很高。餐廳每年都按照法國的飲食習慣的節日,適時推出多款美味新菜。
拉德萊斯西餐廳,朝陽區光華路嘉里中心地下一層商場B38,85299419,9:00-20:00,人均消費:80元。
9、兩人世界西餐廳
兩人世界西餐廳,西城區西四東大街49號勝利電影院東側,
66174200,11:30-14:00&17:30-次日2:00(需提前預訂),人均消費:150元。
10、Maxim』sdeParis馬來西姆餐廳
早在1983年,馬克西姆餐廳就進駐北京了。不諧調的感覺體現在氣氛和食物上。藝術化的裝飾,漿得雪白的檯布,桌上擺著紅色的蠟燭,台上有鋼琴與現場演奏,侍者們都穿著燕尾服,完全是一派浪漫燭光晚餐的布景,與顧客們的隨意形成了鮮明對比的是帶著小孩的三口之家、穿著T恤的年輕人和聚在一起吃頓便飯的同事。雖然菜單上全是令人嚮往的經典法國菜,服務也非常周到,但廚師的水平有點兒參差不齊。只有冰淇淋從不會讓人失望,其它的菜總是有點美中不足。
Maxim』sdePafris馬克西姆餐廳,崇文區前門西大街2號崇文門飯店內,65121992,11:00-14:00&17:00-22:00,人均消費:150元。
11、天倫閣西餐廳
邀請了金牌大廚的為顧客烹制拿手的蝸牛、蛙腿、牡蠣、鵝肝等法國美食。
天倫閣西餐廳,東城區王府井大街50號天倫王朝飯店三層,65138888-8156,6:00-10:00&11:30-14:00&17:30-21:30,人均消費:150元。
12、羅蘭·加洛斯網球西餐廳
這里既是一家正宗的法式餐廳,又是一個以網球文化為主題的餐廳。餐廳專門訂購了豐富多彩的網球歷史文化資料,並以經典法式大餐籠絡一切網球愛好者,還提供法國葡萄酒與香檳。
羅蘭·加洛斯網球西餐廳,朝陽區農展南路朝陽網球俱樂部北門1層,65089100,11:00-21:00,人均消費:150元。
13、LeBistortdesChateauxCafé&Restaurant古堡餐廳
法國大廚喬治·蒙培沙先生掌勺的具廳,正宗。
LeBistortdesChateauxCafé&Restaurant古堡餐廳,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3號京倫飯店一層,65002266-5411:30-次日2:00,人均消費:200元。
14、CuisineGalley凱濤西餐廳
總廚讓·馬克先生來自法國,擁有29年豐富的餐飲工作經驗。凱濤西餐廳新推出的菜單全部由讓·馬克先生親自創制出來的,其中有融入了中國和亞洲烹飪元素的創新菜品。
CuisineGalley凱濤西餐廳,東城區東郊民巷2號新僑諾富特飯店二層。65133399-2206,11:30-14:00&17:30-21:30,人均消費:150元。
15、FristStar浮士德
主廚Benson烹製法餐的經驗累積超過15年,並曾在法國著名餐廳LaCouple實習,工作過的著名法式餐廳包括王府飯店和FLO餐廳。環境浪漫,是中國娛樂界和媒體人干出沒的餐廳。
FirstStar浮士德,朝陽區霄雲路18號,64601981/61601983,11:00-23:00,人均消費:150元。
16、LeCite紫禁閣
由法國廚師費GeorgeMompezat主廚,其中以法式鵝肝、蝸牛最負盛名。
LeCite紫禁閣,東城區南池子大街115號,65596017,11:00-22:00,人均消費:150元。
17、LaSeine塞納河法國餐廳
在好的餐廳用餐是一種真正的樂趣。它可以讓你放鬆心情,並獲得最大的享受。便在北京,這種地方並不多。在菜品、環境和服務三者之間,總會有一項會讓你失望。而雅詩閣大廈內的塞納河就是為數不多的將三者結合得非常好的餐廳之一。
LaSeine塞納河法國餐廳,朝陽區建國路乙108號北京雅詩閣大廈二樓,65669363,11:00-22:00,人均消費:200元。
18、LeCabernet卡本妮紅酒吧
總廚阿蘭德尼推崇豐盛實惠的飲食新觀念,如法國肉批火腿乾酪拼備用由多種法式餡餅、火腿及乳酷製成,亦可選擇法國風味盤,香噴噴的鵝肝鴨胸佐以清新爽口的蘆筍。另一特色是口味獨特的三明治,如火腿乳酪核桃多士及香草汁熏三文魚多士等。享用完大餐,還可以品嘗夾心巧克力蛋糕等甜品。
LeCabernet卡本妮紅酒吧,東城區王府井金魚胡同3號諾富特和平賓館,65128833-6621,11:00-14:00&17:00-21:00,人均消費:150元。
19、VincentCafé北京季節咖啡店
早上可以請法國老闆推薦杯醒腦酒,下午可以去吃個法國特製薄餅,晚上還有非常正宗的法式大菜。通常經歷是進了店就逃不過老闆法式浪漫的熱情邀請,配置個中Shooter和你共飲。
VincentCafé北京季節咖啡店,84564823,11:00-24:00,人均消費:60元。
20、LePetitParis小巴黎
這家餐廳取名叫小巴黎,但它絕不是一家巴黎式的咖啡廳。除了它的名字還有附近有家法語學校外,這兒和法國根本扯不上什麼關系。菜單上沒有幾道法國菜,倒有比薩,義大利通心粉、印尼炒飯和匈牙利燴牛肉。顯然是個大雜燴。
LePetitParis小巴黎,朝陽區三里屯路29號,64169381,11:00-23:00人均消費:100元。
21、SIT八十坐
位於前衛的798地區的八十坐法餐廳像個類似山洞的白色長廊,桌椅風格很前衛。這里經營的菜式不多,但都是色對正宗的法國菜。餐廳中午不營業,晚上活動較多,最好電話預約為佳。
Sit八十坐,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6438919,20:00-23:00,人均消費:200元。
⑺ 老馬頭七號法國西餐廳惠靈頓牛排多少錢
一份658,加紅酒65,大概730左右
⑻ 天津起士林4樓法式西餐人均需要多少錢
噱頭搞得很大 純法式餐廳的話人均400-500價位不算高 昨天正好有車 就過去了一趟 打算定過兩天男知尺朋友生日的晚餐
起士林還是破破爛爛的 從狹窄的電梯直奔4樓 推開左邊一個小門 映入眼簾的就是新開業的法式西餐廳了 因為當時有人用餐 所以不方便拍照 從網上找了幾張照片給大家看一下
下載 (68.06 KB)
2007-12-30 14:55
下載 (69.14 KB)
2007-12-30 14:55
下載 (72.36 KB)
2007-12-30 14:55
看得出是新裝修的 也確實是法式餐廳的風格 但是空間太小 布局太過緊湊 在法國來說也只是一般的餐廳 並不是多麼正規的地方
正規的法式餐廳每桌之間都有很大的距離 有足夠的隱私 並且有專人服務 餐具的擺設也會復雜精細得多 大廚應該隨時會出來詢問客人對菜式的感受 並且每周物鄭推出新菜式供客人鑒賞品嘗等等等等 這里的感覺就是國外中下等餐廳 雖然人均400-500的價格在國外來說是很便宜的 但是在國內來說 尤其天津 也算是高消費了 弄成這樣還真不大能讓人滿意 簡單看了一下菜單 菜式很少 樣子也一般 服務人員雖然很熱情 但整個大廳就看到一位接待並且巡場服務的人未免太搭螞高少 不夠周到 讓我很失望 而最不能忍受的就是一桌兩位老太太在大聲談論文藝復興。。。
總體來說很失望 雖然並沒有嘗到菜式 但是環境來說就不夠滿意 最終還是沒有訂 決定還是去北京給他過 呵呵 建議大家如果有錢還是去法國或其他歐洲國家吃吧 也花不了多少錢 但是絕對比這個正宗的多 我真的覺得在天津這個價位這種環境太不匹配了
⑼ 西餐貴不貴
西餐這個詞是由於它特定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的。「西」是西方的意思。一般指歐洲各國。「餐」就是飲食菜餚。我們通常所說的西餐主要包括西歐國家的飲食菜餚,當然同時還包括東歐各國,地中海沿岸等國和一些拉丁美洲如墨西哥等過的菜餚.而東南亞各國的菜餚一般統稱為東南亞菜,但也有獨為一種菜系的,如[1]印度菜.西餐一般以刀叉為餐具以麵包為主食,多以長形桌台為台形。
西餐的主要特點是主料突出,形色美觀,口味鮮美,營養豐富,供應方便等。
西餐大致可分為法式、英式、意式、俄式、美式,地中海等多種不同風格的菜餚,不同國家的人有著不同的飲食習慣,有種說法非常形象,說「法國人是誇獎著廚師的技藝吃,英國人注意著禮節吃,德國人喜歡痛痛快快地吃……」現在,我們就來看看不同西餐的主要特點。
[編輯本段]西餐的分類
西菜之首--法式大餐
法國人一向以善於吃並精於吃而聞名,法式大餐至今仍名列世界西菜之首。
法式菜餚的特點是:選料廣泛(如蝸牛、鵝肝都是法式菜餚中的美味),加工精細,烹調考究,滋味有濃有淡,花色品種多;法式菜還比較講究吃半熟或生食,如牛排、羊腿以半熟鮮嫩為特點,海味的蚝也可生吃,燒野鴨一般一六成熟即可食用等;法式菜餚重視調味,調味品種類多樣。用酒來調味,什麼樣的菜選用什麼酒都有嚴格的規定,如清湯用葡萄酒,海味品用白蘭地酒,甜品用各式甜酒或白蘭地等;法國菜和乳酪,品種多樣。法國人十分喜愛吃乳酪、水果和各種新鮮蔬菜。
法式菜餚的名菜有:馬賽魚羹、鵝肝排、巴黎龍蝦、紅酒山雞、沙福羅雞、雞肝牛排等。
簡潔與禮儀並重--英式西餐
英國的飲食烹飪,有家庭美餚之稱。英式菜餚的特點是:油少、清淡,調味時較少用酒,調味品大都放在餐台上由客人自己選用。烹調講究鮮嫩,口味清淡 ,選料注重海鮮及各式蔬菜,菜量要求少而精。英式菜餚的烹調方法多以蒸、煮、燒、熏見長。
英式菜餚的名菜有:雞丁沙拉、烤大蝦蘇夫力、薯燴羊肉、烤羊馬鞍、冬至布丁、明治排等。
西菜始祖--意式大餐
在羅馬帝國時代,義大利曾是歐洲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雖然後來義大利落後了,但就西餐烹飪來講,義大利卻是始祖,可以與法國、英國媲美。
意式菜餚的特點是:原汁原味,以味濃著稱。烹調注重炸、熏等,以炒、煎、炸、燴等方法見長。
義大利人喜愛麵食,做法吃法甚多。其製作面條有獨到之處,各種形狀、顏色、味道的面條至少有幾十種,如字母形、貝殼形、實心面條、通心麵條等。義大利人還喜食意式餛飩、意式餃子等。
意式菜餚的名菜有:通心粉素菜湯、局餛飩、乳酪局通心粉、肉末通心粉、比薩餅等。
營養快捷--美式菜餚
美國菜是在英國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繼承了英式菜簡單、清淡的特點,口味咸中帶甜。美國人一般對辣味不感興趣,喜歡鐵扒類的菜餚,常用水果作為配料與菜餚一起烹制,如菠蘿局火腿、菜果烤鴨。喜歡吃各種新鮮蔬菜和各式水果。美國人對飲食要求並不高,只要營養、快捷。
美式菜餚的名菜有:烤火雞、橘子燒野鴨、美式牛扒、蘋果沙拉、糖醬煎餅等。
西菜經典--俄式大餐
沙皇俄國時代的上層人士非常崇拜法國,貴族不僅以講法語為榮,而且飲食和烹飪技術也主要學習法國。但經過多年的演變,特別是俄國地帶,食物講究熱量高的品種,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烹調特色。俄國人喜食熱食,愛吃魚肉、肉末、雞蛋和蔬菜製成的小包子和肉餅等,各式小吃頗有盛名。
俄式菜餚口味較重,喜歡用油,製作方法較為簡單。口味以酸、甜、辣、咸為主,酸黃瓜、酸白菜往往是飯店或家庭餐桌上的必備食品。烹調方法以烤、熏腌為特色。 俄式菜餚在西餐中影響較大,一些地處寒帶的北歐國家和中歐南斯拉夫民族人們日常生活習慣與俄羅斯人相似,大多喜歡腌制的各種魚肉、熏肉、香腸、火腿以及酸菜、酸黃瓜等。
俄式菜餚的名菜有:什錦冷盤、魚子醬、酸黃瓜湯、冷蘋果湯、魚肉包子、黃油雞卷等。
啤酒、自助--德式菜餚
德國人對飲食並不講究,喜吃水果、乳酪、香腸、酸菜、土豆等,不求浮華只求實惠營養,首先發明自助快餐。德國人喜喝啤酒,每年的慕尼黑啤酒節大約要消耗掉100萬公升啤酒。
[編輯本段]西餐細細談
對於西餐,走在時尚前沿的人士對此應該不陌生。西餐是一種迥然不同於我國飲食文化的舶來品。許多人聽過它、也吃過西餐,但不知是否對這種復雜而講究的東西「知根知底」呢?
從本期開始,本刊將開辟「西餐文化廓」欄目,將源遠流長的西方餐飲文化向你細細道來……
什麼是西餐?
西餐是我國人民和其他部分東方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對西方國家菜點的統稱,廣義上講,也可以說是對西方餐飲文化的統稱。
我們所說的「西方」習慣上是指歐洲國家和地區,以及由這些國家和地區為主要移民的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廣大區域,因此西餐主要指代的便是以上區域的餐飲文化。
西方人把中國的菜點叫做「中國菜」(Chinese food)、把日本菜點叫做日本料理、韓國菜叫做韓國料理等等,他們不會籠而統之地稱之為「東方菜」,而是細細對其劃分,依其國名具體而命名之
實際上,西方各國的餐飲文化都有各自的特點,各個國家的菜式也都不盡相同,例如法國人會認為他們做的是法國菜、英國人則認為他們做的菜是英國菜。西方人自己並沒有明確的「西餐」概念,這個概念是中國人和其他東方人的概念。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概念呢?這是因為我們在剛開始接觸西方飲食時還分不清什麼是義大利菜,什麼是法國菜,英國菜,只能有一個籠統的概念。當時我國人就籠統地稱其為「番菜」,「番」即西方的意思。我國古人常常以為中國就是世界的中心,看待其他國家和地區都習慣帶上一種貶意,把東方稱之為「夷」、西方稱之為「番」、北方稱之為「胡」、南方則稱之為「蠻」。因此,所謂的「番菜」指的就是西餐。
另外,就西方各國而言,由於歐洲各國的地理位置都比較近,在歷史上又曾出現過多次民族大遷移,其文化早已相互滲透融合,彼此有了很多共同之處。再者,西方各國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信仰伊斯蘭教),它們都是基督教的主要分支,因此在飲食禁忌和用餐習俗上也大體相同。至於南、北美洲和大洋洲,其文化也是和歐洲文化一脈相承的。因此,不管西方人是否有明確的「西餐」概念,我國人民和其他東方人都對這部分大體相同,而又與東方飲食迥然不同的西方飲食文化統稱為「西餐」。
但近幾個年代以來,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不斷撞擊、滲透與交融,東方人民已經逐漸了解到西餐中各個菜式的不同特點,並開始區別對待了。一些高級飯店也分別開設了法式餐廳、意式餐廳等,西餐作為一個籠統的概念逐漸趨於淡化,但西方餐飲文化作為一個整體概念還是會繼續存在的。
[編輯本段]吃西餐的六個M
如何品味西餐文化,研究西餐的學者們經過長期的探討和總結認為:吃西餐應講究以下6個「M」。
第一個是「Menu」(菜譜);
當您走進咖啡館或西餐館時,服務員會先領您入座,待您坐好後,首先送上來的便是菜譜。菜譜被視為餐館的門面,老闆也一向重視,採用最好的材料做菜譜的封面,有的甚至用軟羊皮打上各種美麗的花紋,顯得格外典雅精緻。
如何點好菜?這里介紹一點經驗之談,那就是打開菜譜後,看哪道菜是以店名命名的,這道菜可千萬不要錯過。因為那家餐館是不會拿自己店的名譽來開玩笑的,所以他們下功夫做出的菜,肯定會好吃的,這道「招牌菜」大家一定要點。
另外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是,不要以吃中餐的習慣來對待西餐的點菜問題:即不要對菜譜置之不理、不要讓服務員為你點菜。在法國,就是戴高樂、德斯坦總統吃西餐也得看菜譜點菜的。因為看菜譜、點菜已成了吃西餐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程序,是一種優雅生活方式的表現。
第二個是「Music」(音樂);
豪華高級的西餐廳,通常會有樂隊,演奏一些柔和的樂曲,一般的西餐廳也播放一些美妙典雅的樂曲。但,這里最講究的是樂聲的「可聞度」,即聲音要達到「似聽到又聽不到的程度」,就是說,要集中精力和友人談話就聽不到,在休息放鬆時就聽得到,這個火候要掌握好。
第三個是「Mood」(氣氛);
吃西餐講究環境雅緻,氣氛和諧。一定要有音樂相伴,桌台整潔干凈,所有餐具一定要潔凈。如遇晚餐,要燈光暗淡,桌上要有紅色蠟燭,營造一種浪漫、迷人、淡雅的氣氛。
第四個是「Meeting」(會面);
也就是說和誰一起吃西餐,這是要有選擇的。吃西餐的夥伴最好是親朋好友或是趣味相投的人。吃西餐主要是為聯絡感情,最好不要在西餐桌上談生意。所以在西餐廳內,氛圍一般都很溫馨、少有面紅耳赤的場面出現。
第五個是「Manner」(禮節);
這一點指的是「吃相」和「吃態」。既然是吃西餐就應遵循西方的習俗,勿有唐突之舉,特別是在手拿刀叉時,若手舞足蹈,就會「失態」。
刀叉的拿法一定要正確:應是右手持刀,左手拿叉。用刀將食物切成小塊,然後用叉送入口內。一般來講,歐洲人使用刀叉時不換手,一直用左手持叉將食物送入口內。美國人則是切好後,把刀放下,右手持叉將食物送入口中。但無論何時,刀是絕不能送物入口的。西餐宴會,主人都會安排男女相鄰而坐,講究「女士優先」的西方紳士,都會表現出對女士的殷勤。
第六個是「Meal」(食品)。
一位美國美食家曾這樣說:「日本人用眼睛吃飯,料理的形式很美;吃我們的西餐,是用鼻子的,所以我們鼻子很大;只有你們偉大的中國人才懂得用舌頭吃飯。」中餐是以「味」為核心,西餐則以營養為核心,至於味道那是無法同中餐相提並論的。
[編輯本段]西餐禮儀
1. 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為佳。餐台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折輕輕放在膝上。
2. 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切成小塊,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並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可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支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支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3. 喝湯時不要啜,吃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發出聲音。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後再吃,不要用嘴吹。喝湯時,用湯勺從里向外舀,湯盤中的湯快喝完時,用左手將湯盤的外側稍稍翹起,用湯勺舀凈即可。吃完湯菜時,將湯匙留在湯盤(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4. 吃魚、肉等帶刺或骨的菜餚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輕輕吐在叉上放入盤內。如盤內剩餘少量菜餚時,不要用叉子刮盤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應以小塊麵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面條時要用叉子先將面條捲起,然後送入口中。
5. 麵包一般掰成小塊送入口中,不要拿著整塊麵包去咬。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麵包掰成小塊再抹。
6. 吃雞時,歐美人多以雞胸脯肉為貴。吃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著吃。吃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吃完上層後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後再吃下層吃肉時,要切一塊吃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7. 喝咖啡時如願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後要用小勺攪拌均勻,將小勺放在咖啡的墊碟上。喝時應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墊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著喝。吃水果時,不要拿著水果整個去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四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著吃。
8. 用刀叉吃有骨頭的肉時,可以用手拿著吃。若想吃得更優雅,還是用刀較好。用叉子將整片肉固定(可將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壓住肉),再用刀沿骨頭插入,把肉切開。最好是邊切邊吃。必須用手吃時,會附上洗手水。當洗手水和帶骨頭的肉一起端上來時,意味著「請用手吃」。用手指拿東西吃後,將手指放在裝洗手水的碗里洗凈。吃一般的菜時,如果把手指弄臟,也可請侍者端洗手水來,注意洗手時要輕輕地洗。
9. 吃麵包可蘸調味汁吃到連調味汁都不剩,是對廚師的禮貌。注意不要把麵包盤子「舔」得很乾凈,而要用叉子叉住已撕成小片的麵包,再蘸一點調味汁來吃,是雅觀的作法。
入座有講究
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了。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法國人的情感細膩,想法浪漫。因而法國的餐飲是非常講究的。
法國的飲食文化非常悠久,從路易十四開始,法國的飲食外交便世界聞名,在法式宴會鼎盛時期,餐桌上一次可上200道菜。法國人最愛吃的菜是蝸牛和青蛙腿,最喜歡的食品是乳酪,最名貴的菜是鵝肝,家常菜是炸牛排外加土豆絲,此外,法國人還是世界飲酒冠軍,尤其是喝葡萄酒。
法國是世界三大烹飪王國之一。法國人講究吃,而且捨得花錢。法國人不愛吃無鱗魚,也不愛吃辣味的菜餚。他們一般都喜歡吃略帶生口、鮮嫩的美味佳餚。法國人一般都樂於喝生水(自來水),不習慣喝開水。
聞名世界的法國料理,以精緻豪華的高尚品味,風靡全球食客的胃,法國人將「吃」視為人生一大樂事,他們認為:美食不僅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藝術。16世紀時的法國宮廷已有一套相當講究的飲食文化,法國大革命後隨著宮廷廚師的流落市井,宮廷料理開始在民間生根。
法國料理十分重視「食材」的取用,次等材料,做不出好菜是法國料理的至理名言,而法國料理就地取材的特色,使南北各地口味不一,因此「到什麼地方吃什麼菜、什麼時令吃什麼菜」就很重要!
法國料理的精華在醬汁(SAUCE),因為對食材的講究,法國人使用醬汁佐料時,以不破壞食材原味為前提,好的醬汁可提升食物本身的風味、口感,因此如何調配出最佳的醬汁,就全看廚師的功力了!此外,法國菜也被喻為最能表現廚師內涵的料理,每一道菜對廚師而言,都是一項藝術的創作。
法國人飲食特點
對晚餐較重視。愛喝葡萄酒、牛奶、紅茶等。到飯店喝咖啡和吃水果吃雪糕。愛吃牛肉、羊肉、雞、魚、蝦、雞蛋、各種燒腸子等。各種蔬菜都愛吃。愛飲清湯,愛吃水果(特別愛吃菠羅)。
在吃正式的法國餐館吃飲,餐具、酒具的配合使用都是一絲不苟的。吃甚麼樣的菜用甚麼樣的刀叉,是很有研究的,所以每人面前都選了兩三套。酒杯也是一樣,因為在這里吃食與喝品配搭是一藝術。習慣上,餐前要喝一杯開胃酒;用餐過程中,如果吃肉要配干紅葡萄酒;吃魚蝦一類的海味,要喝乾白葡萄酒;餐後有些人還喜歡喝一點白蘭地地一類的烈性酒。每種酒所用的酒杯都不同。看著高矮胖瘦好幾個酒杯放在跟前,還真證不勝酒力的?不過好在這里不講究感情深,一口悶。席問大家邊吃邊聊,酒只是起到助興和調節氣氛的作用,卻頻頻舉杯,卻都淺到即止。保持餐桌上愉快的氣氛,但又不至於過分喧鬧。
法國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1、注重烹調火候,講究菜餚的鮮嫩,強調菜餚的質量。
2、口味:一般喜肥、濃、鮮、嫩,偏愛酸、甜、鹹味。
3、食品:主食為米飯或麵粉,愛吃點心;副食愛吃肥嫩豬肉、羊肉、牛肉,喜食魚、蝦、雞、雞蛋及各種腸子和新鮮蔬菜,偶爾也願品嘗些新奇的食物,如蝸牛、蚯蚓、馬蘭等;喜用丁香、胡椒、香菜、大蒜、番茄汁等作調料。
4、製法:對煎、炸、燒、烤、炒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5、菜譜:很欣賞紅燒鱖魚、宮保肉丁、脆皮炸雞、炒蝦球、銀芽雞絲、菠蘿火雞、拔絲蘋果等風味菜餚。
6、水酒:對酒嗜好,尤其愛飲葡萄酒、玫瑰酒、香檳酒等,一般不能喝或不會喝酒的人也常喝些啤酒;通常他們慣用的飲料還有礦泉水、蘇打水、橘子汁以及紅茶或咖啡等。
7、果品:法國人愛吃水果,尤其對菠蘿格外偏愛,蘋果、葡萄、獼猴桃等也是他們愛吃的品種:乾果喜歡葡萄乾、糖炒栗子等。
「法國人飯前用一個小時來品嘗開胃酒,就著一些橄欖和小餅干,當他們真正坐下來吃的時候,就沒有那種強烈的飢餓感了。」 而且在吃每一口食物的間隙,都要停頓無數次,進餐時那種輕松愉悅的氣氛,以及對食品的品味和贊美,幫助他們輕松地保持身材,
法國女孩子的食物都是小份的。典型的法國烘製的牛角麵包重量都是30克多一點,而美國產的這種麵包幾乎有60克的分量,換句話說,法國女孩子的胃已經習慣了攝入少量的食物。
法國女性非常熱忱地對待正餐,一般在下午兩點之前攝入的熱量佔一天總量的的60%,隨後是一頓簡單的晚餐。而在中國,人們經常一整天都在餓著自己,在晚飯的時候,卻是吃得又好又飽。因為法國人午餐吃得很滿足,因此不需要隨時吃零食,這也幫助他們控制了體重。
法國人對吃的講究程度不亞於中國人。他們常常津津樂道於在哪個餐館吃得如何好,又在哪條街上新開一家什麼餐廳,一定要去吃一次雲雲。在接受吃的文化方面他們又是很開通的,只要是美味,無論是義大利的、西班牙的,還是北非或中國的,一概照單全收。但一說起法餐,那絕對是「非我莫屬」。只有同中國人在一起時,他們才會稍稍顯出謙遜的態度,說是「我們法餐中餐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兩大飲食」。你看,居然想同中餐平起平坐。
法國人不僅講究吃的內容,還講究吃的環境和吃的情趣。
除了貓狗肉不考慮之外,肉食也可謂品種繁多,有大家熟知的蝸牛、青蛙腿、馬肉,加上一般傳統肉類;海鮮更不在話下:生蚝,龍蝦,螯蝦,蜘蛛蟹及各種海貝;魚類主要為海魚,最走俏的有海魴、狼魚、鰨魚、大菱鮃及一些譯不出名字的魚,而吃熏大馬哈魚則為聖誕節傳統之一。會打獵的人還講究吃山鷸,是一種體形不大的鳥,卻渾身都是肉,肉質極鮮。
肉類的作法大多為燉、烤和煎。總的來說,他們沒有「炒」這個概念,有也只是煮的前奏。所以法餐可提前做好,不象中餐為了保持鮮嫩,總要在最後關頭下廚操勺。他們用的佐料基本上都是一些「草」,常用的有小蔥、百里香、香芹、月桂等。正如中餐佐料不止有醬油醋,法餐中也有五花八門的各類調料,如黃油、牛奶、奶油、雞蛋等,也能配成各式各樣的口味,就看他如何選配及操作了。最有代表性的吃法為煎牛排,分三種狀態,第一為半生不熟,僅煎幾秒鍾便上桌,切開後仍血淋淋的,有人為此大快朵頤,中國人會望而生畏;第二種為帶血狀,比前者多煎十幾秒;第三種為基本熟狀。吃時完全視各人口味選其需要的狀態。
法國人吃的青菜品種絕沒有中國的多,且大部分都生吃,其它都是西洋菜的模式:大而無味,也正好適應法餐的作法。人們漸漸地也用一些外來的佐料,如咖喱和生薑等。法國人認為生薑有壯陽的功效,所以接受起來十分容易。另外大白菜,豆芽也開始慢慢流行開來。他們對蔬菜的作法同中餐正好相反,沒有中間狀態:不是生吃就是煮得爛爛的。生吃的有各種生菜、甜紅蘿卜、西紅柿和黃瓜等。象煮得爛爛的就有什麼菠菜泥或悶煮各種菜,連扁豆都煮得軟軟的。
甜食更是五花八門,能看得你流了口水不說還非得買來嘗嘗不可。做甜食的佐料無非也就是黃油奶油牛奶麵粉雞蛋再加上糖而已,如配上各式水果或巧克力或香草等就做成了式樣不同的糕點。有愛好者大多數情況下在家裡自製點心,一點也不比外面買的差,甚至更好。
吃飯時客廳的氣氛及裝飾是要講究的,主人一定要事先將客廳精心布置一下,插上鮮花,晚間則打上柔和的燈光,大餐桌鋪上燙好的桌布和布餐巾,再擺上精美的瓷製餐具。最好的當屬里莫日的瓷器,潔白的細瓷點綴上精緻的花紋,顏色也配得恰到好處,講究的人家要擺上銀制刀叉和水晶杯。酒杯視各家情況一至三隻不等。一般為兩只,包括酒杯和水杯,有三隻的就考慮到紅、白葡萄酒了。遇有重大場合,飯後要開香檳酒,又是另一隻杯子。順便說一句,法國香檳酒是香檳地區產的帶汽白酒,與中國的小香檳不可同日而語。受法國人邀請時,千萬別以為「隨便來點香檳」就行了,因這種酒實在不是隨便喝的。
刀叉餐具的講究看過電影《泰塔尼克號(TITANIC)》的人一定有所領教,初一看真能嚇一跳:盤子的兩邊左右各擺三至四副刀叉,杯子有大中小三號。那是最為講究的一種,一般情況擺上一、兩副刀叉就夠了。如吃海鮮更是熱鬧,有各式各樣的工具,你若不大幹一場都覺得對不起它們。一般的規矩是每上一道菜先從最外面的刀叉用起,隨用隨撤,到後來就好辦了。大號杯子用於喝水,其它用於紅白葡萄酒。大勺只用於喝湯或公用;小勺又有甜食和咖啡之分,後者較前者小一號。如是在家中用餐,如此一頓飯下來鍋碗杯勺可夠洗一通的,幸好有人發明了洗碗機。
吃飯的程序是:首先喝開胃酒,以酒精濃度較高的酒為主,同時吃點小咸餅干,等於是讓胃適應一下。然後全體上席,第一道菜通常是冷拼、熱菜餅或海鮮,用一隻中淺盤子;如第一道為湯,就得用深盤子加上大勺。無論吃什麼,這第一隻盤子總要撤下。隨之而來的主菜用大淺盤用餐,至少包括兩個熱菜,一葷一素,有時會有米飯或面條,屬於配菜。主食永遠是法式麵包。等所有的人將食物都盛到自己盤中後,女主人拿起刀叉並說「祝大家好胃口」,客人方可開始。有時客人不懂規矩先動手也是有的,這時女主人便立即不動聲色地拿起刀叉,以不顯得客人失禮。熱菜之後是乳酪間或加拌生菜,換上一小淺盤,然後就是飯後甜食加咖啡或茶。最後,有時主人還建議喝消化酒,其酒精濃度比開胃酒更高一點。常常有外國人不懂法國人的對酒的講究,將開胃酒在用餐時倒給客人;或有人象在中國干老白乾一樣斟上滿滿一杯,然後舉杯一飲而盡;甚至主客不分,自己起身倒酒。遇此類情況,法國人一般來說比較寬容。有去過中國的就了解一點中國人的行事方式,他們會開玩笑說:「我們在中國時,都按他們的習慣做;在法國,我們還是得隨他們。」不過一點沒有責怪的意思。
大多數法國人都很會做菜,尤其是家中來客人時,夫妻倆更是各顯身手。一般來說,客人到後,妻子負責招呼,丈夫掌管酒水,需要時倆人就同時下廚上菜。在這樣一種氣氛里,無論吃什麼都會給你一種溫馨的感覺。更不用說主人精心烹調出的美味了。如在飯店用餐,那麼各式菜不僅味道鮮美,廚師還能用各類食品顏色拼出各種圖案及樣式,其講究程度就不是一般家庭所能做到的了。
來法旅遊的中國人吃法餐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冷熱交替、甜咸相加:第一道,冷盤(咸);第二道,熱菜(咸);第三道,甜食(冷);最後,咖啡或茶(熱且加糖),不僅如此,用餐中還要喝酒和冷水。吃完了飯肚子如何承受只有心知肚明了。不過法國人從來沒有不適,也就不便大張旗鼓地發牢騷。
法餐雖不象中餐擁有幾大菜系,各地卻都有傳統的代表菜,如多爾多涅的油浸鴨肉及鵝肝,阿爾薩斯的酸菜腸,布列塔尼的黑面燉肉和薄餅,諾曼底的牛羊下水,普羅旺斯魚湯等等等等。現代的新式法餐更著重味道的細膩及陳列的樣式,使人的味覺和視覺都得到美的享受。
正式的全套西餐上菜順序是:①前菜和湯②魚③水果④肉類⑤乳酪⑥甜點和咖啡⑦水果,還有餐前酒和餐酒。沒有必要全部都點,點太多卻吃不完反而失禮。稍有水準的餐廳都歡迎只點前菜的客人。前菜、主菜(魚或肉擇其一)加甜點是最恰當的組合。點菜並不是由前菜開始點,而是先選一樣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適合主菜的湯。
不要以為美式西餐是一種快餐。美國菜是在英國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繼承了英式菜簡單、清淡的特點,口味咸中帶甜。美國人一般對辣味不感興趣,喜歡鐵扒類的菜餚,常用水果作為配料與菜餚一起烹制,如菠蘿焗火腿、菜果烤鴨。
美國人對飲食要求並不高,講求的是原汁鮮味。但對肉質的要求很高,如燒牛柳配龍蝦便選取來自美國安格斯的牛肉。只有半生的牛肉才有美妙的牛肉原汁。
相對於傳統西餐的繁瑣禮儀,美國人的飲食文化簡單多了。餐台上並沒有多少刀叉盤碟,僅放著最基本的刀叉勺子各一把。據說,只有在非常正式的宴會或家庭宴客時,才會有較多的規矩和程序。
我認為西餐比中餐貴
⑽ 西餐廳吃飯貴嗎
看在什麼西餐廳了,如果僅僅是吃個牛排啥的,像盒飯一樣的盤子的,兩個人100多塊錢也夠了,如果吃個日料,上千也是可和檔可能的,還有個個西餐店的排場不一樣,門面大小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事先看好,不要超過自己的支付能力肆旁就好裂棚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