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有哪些漢學家

法國有哪些漢學家

發布時間:2023-05-12 12:22:52

⑴ 著名漢學家有哪些

林語堂
錢德明
前蘇聯著名漢學家H·T·費德林
馮秉正,
宋君榮
美國漢學家詹姆土·R·海陶瑋、勞倫斯·A·施奈德
英國漢學家戴維·霍克思
法國漢學家戴密微
英國漢學家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
德國漢學家顧路柏(顧威廉,Wilhelm Grube)
日本漢學家羽田亨博土
法國漢學家伯希
日本漢學家 木村英雄
日本漢學家 倉石武四郎
日本漢學家清水安三
日本漢學家石井勛
日本漢學家吉川幸次郎
日本漢學家小川環樹
日本漢學家近藤西涯
瑞典漢學家高本漢先生
瑞典漢學家馬悅然
德國漢學家何可思(Eard Erkes)
德國漢學家衛德明
德國 漢學家弗·庫恩根
德國漢學家威爾翰(Richard Wilhelm)
德國漢學家郭實臘

⑵ 保羅·伯希和的簡介

保羅·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世界著名的法國漢學家,1878年5月28日生於巴黎,中學畢業後開始就學於巴黎大學,主修英語,後入法國漢學中心學習漢語,繼入國立東方語言學校(Eco1e Nationale des Langues Orientale Vivantes),專攻東方各國語文歷史。曾從師法國漢學家E.E沙婉(1865—1918)等人學習,志力於中國學研究。
利用流利的漢語和豐富的中國歷史文化知識,伯希和1906--1908年曾活動於中國甘肅、新疆一帶,對新疆的喀什地區和庫車圖木舒克的脫庫孜薩來以及甘肅的敦煌石窟,進行了廣泛的考察。他當時率領一支探險隊在我國新疆進行考古發掘,當他看到長庚將軍送給他的一卷佛經是唐代寫本後,便迫不及待地問明來源,於1908年3月趕抵敦煌。伯希和是學識淵博的漢學家,他憑著深厚的漢學功底和豐富的考古知識,把藏經洞中所有的遺書通檢一遍。他自己說:「洞中卷本未經余目而棄置者,余敢說絕其無有。」有一張伯希和盜竊藏經洞遺書的自拍照:他蹲在洞窟里,面對堆積如山的經卷,正在蠟燭下一件件、一頁頁地翻檢……他在藏經洞里待了3周,「不單接觸了每一份文稿,而且還翻閱了每一張紙片」。他純熟的漢語基礎和中國歷史知識,使他選走藏經洞里的全部精華。所以,他盜走的經卷是最有價值的。比如有關道教經典的卷子幾乎全被伯希和盜走了,大約有六七十件全部收藏在巴黎。敦煌遺書最大的價值是保存了許多古代學說,保存了古注。比如《論語》,現在讀的只有一種本子,即何晏注的本子。藏經洞發現了皇侃注的本子,收錄了兩漢和魏晉之間所有人講《論語》的要點,都被伯希和盜走了。伯希和自己也曾自詡說,他拿去的卷子在敦煌卷子里幾乎都是最有價值的。他把斯坦因依靠翻譯而忽略的更珍貴的經卷和語言學、考古學上極有價值的6000多卷寫本和一些畫卷,裝滿10輛大車,運往巴黎。
伯希和從敦煌莫高窟劫走六千餘種文書,此外還有二百多幅唐代繪畫與幡幢、織物、木製品、木製活字印刷字模和其他法器。
伯希和的漢學研究精湛淵博,於我國目錄版本、語言文字、考古藝術、宗教文化、東西交通,以及邊疆史地等方面,都有論著。後期致力於蒙元歷史研究。但其《元朝秘史》研究與《馬可·波羅游記》注釋二書皆未能完成。其著作單行本極少。大多數見於各種學術期刊中,如《河內遠東學報》、《通報》、《亞洲學報》等。考古學著作主要有:《敦煌洞窟》( 1922—1926)、《敦煌洞窟一伯希和筆記》(1981—1984)。
1932 年底,伯希和為調查中國文史學的發展,並為巴黎大學中國學院采購普通應用書籍,再度來華,經香港、上海到達北平。在平期間,他受到學術界的熱烈歡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燕京大學、輔仁大學、營造學社、與學術界關系密切的《北平晨報》館以及當地的學者名流,陸續舉行歡迎宴會或約其講演。
隨著地位的提高和聲望的增長,伯希和除了繼續與中國學者交流學術外,還致力於促進中法文化交流。20年代初,北京大學為加強學術研究,成立了文科研究所國學門。在促進該機構與國際學術界的交流合作方面,伯希和起了重要作用。
1935 年5—6月,年近花甲的伯希和攜夫人最後一次來華,所負使命,一是出席6月在上海舉行的法國公益慈善會向東方圖書館贈書典禮, 二是以1936 年初將在倫敦舉行的國際中國藝術展覽會選擇委員身份,到上海選定準備運英的古物。1945年10月29日伯希和去世。
伯希和本人曾寫過一批敦煌學論文。他一生中始終注重於其著作中徵引敦煌文書。但他生前未出版過一部專著。自從他1945年逝世,到2000年的五十多年間,其弟子和其他學者們,共出版其遺作十卷。

⑶ 桑德琳·舍妮維的人物經歷

華文媒體常將姜文前妻——法國漢學家舍妮維斯·桑德琳(Sandrine Chenivesse)與法國職業影星波奈兒·桑德琳(Sandrine Bonnaire)相混淆。所以大多數被華文媒體所廣泛使用的單人照片,都是影星波奈兒的照片。由於學者舍妮維斯極為低調,從未對媒體講述其個人家庭信息,所以被大多數華文媒體所廣泛轉載的所謂有關於桑德琳童年甚至關於其父母童年的身世描述,皆是混同了法國對影星波奈兒(Sandrine Bonnaire)及其家庭的報導:諸如「桑德琳自幼在詩情畫意的法國南方長大」、「桑德琳的父母都畢業於凡爾賽美術學院,夫妻兩人都是畫家」、「桑德琳放學後經常和弟弟讀書練琴,富於感受和夢想」等等,全部是混淆了對職業影星波奈兒的身世描述。從學術界的公開信息,僅能獲悉的是,姜文的法國前妻舍妮維斯·桑德琳(Sandrine Chenivesse)是施舟人弟子 ,1995年獲得法國索邦高等研究院(EPHE PARIS)的漢學博士學位 。其碩士論文研究主題,是東方宗教中的因果律和因果報應法則(The Law of Causality)——以中國民間勸善書《濟公地獄游記》和《玉歷寶鈔》為中心;其博士論文研究主題,是中國道教哲學史中關於死亡的理論——以重慶豐都道教史為中心。Sandrine Chenivesse的碩士與博士論文導師,皆是施舟人教授。這位具有中國文化情緣的女漢學家桑德琳,在九零年獲得法國遠東學院(EFEO)的獎學金之後,就開始來到中國進行實地課題考察,然而此行很久也沒有離開。桑德琳自從來到中國後,始終得到法國遠東學院(EFEO)駐北京辦事處的支持 ,從事哲學與道教方面的課題研究,她曾經考察研究了老北京城和四川豐都的許多著名寺觀,發表了大量學術文章。舍妮維斯·桑德琳(Sandrine Chenivesse)的博士論文於1995年在巴黎獲得答辯成功 ,隨後曾在巴黎名校政治科學院(Sciences Po)執教。舍妮維斯·桑德琳可以講流利的普通話,甚至對老北京城的保護發表過專門文章。
姜文兩人雙宿雙飛後,順利地生下他們活潑可愛的女兒姜一郎!記得當時有新聞據媒體也曾經報道,姜文在情感低落的時候,遇到了法國訪問學者桑德林,兩人九七年結婚及生育女兒姜一郎!

⑷ 有關漢學歷史

漢學的產生發展,同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擴張有聯系,又與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的普遍發展相關聯。一般認為,漢學萌芽於16~17世紀來華傳教的教士的著述中。 400 余年裡,漢學經歷了發軔期、確立期、發展期和繁榮期4個階段。發軔期(16世紀末~17世紀末) 西方對於中國的了解早在古希臘就已開始。但西方對中國的研究則始於16世紀末。第一本專門講述中國的書是1585年在羅馬出版的《中華大帝國史》(門薩多著)。該書出版後,立即被譯成多種文字 。有影響的早期著作還有《中華帝國志》、《中國改朝及中國基督教現狀》、《中國度量衡考》等。這些著作大多出自教士之手,對中國的研究流於表面,缺乏系統性。確立期(18世紀初~19世紀初) 18世紀初清王朝和羅馬教皇有「儀禮」之爭,刺激西方各派傳教士對中國禮俗和文化的研究。尤其是法王路易十四時期,法國科學院派來的優秀傳教士,擬定了具體而系統的中國研究項目:中國的天文學和地理學史;中國古今通史;漢字的起源;中國的動植物和醫學等自然科學史;中國各門藝術的歷史;中國現狀 ,國家治安、政局和習俗,礦產和物產等。其結果出現了一批漢學成果:《中國儀禮論》(李明)、《韃靼史》(劉應)、《書經以前之時代與中國神話之關系》(馬約瑟)、《中國通史》(馮秉正)、《 成吉思汗及蒙古史 》(宋君榮)、《大唐史綱》(宋君榮)。而作為18世紀漢學雙璧的是杜赫德編著的《中華帝國史全志》(共 4 卷)、當時北京教士研究中國成果匯集《中國雜纂》(共16冊)。在18世紀法國教士漢學 成果的 基礎上,19世紀初出 現了法國雷慕沙(1788~1832)和德國克拉勃羅德(1788~1830)兩位博學多才的漢學大師。他們的研究成果涉及中國歷史、語言、文學、宗教、地理學等眾多領域。兩人於1818年聯合發起成立亞洲協會 ,發行期刊《亞洲學報》,主要刊發漢學研究成果。隨後英國皇家亞洲學會成(1823),刊《皇家亞洲學會會報》。以此為標志,漢學作為一門學科正式確立。發展期(19世紀中後期) 這一時期正是西方試圖將中國殖民化,與中國政府發生政治、軍事沖突的時期。西方各國進一步加強對中國的研究,改變了法國壟斷漢學的局面 。英國、荷蘭、德國、瑞典、奧地利、俄國都有一批卓有成績的漢學家:法國繼雷慕沙之後有儒蓮、畢甌、巴參,荷蘭有霍夫門、施古德,德國有奚伯爾特、曉特、甲柏連,英國有理雅格、畢爾、衛烈亞力,俄國有薩哈諾夫、帕底雷阿斯 、白萊脫胥乃德、伊凡諾夫斯基,瑞典有多桑,匈牙利有喬瑪等。他們的研究成果涉及中國社會和文化的各個方面。其中施古德最早研究中國天文學,曉特的中國邊疆民族研究仍有價值,畢爾開中國佛教文獻學的先河,喬瑪成為公認的藏學創始人。這一時期的另一特點是不少漢學家集中畢生精力翻譯中國古代典籍,譯文水平較前有大幅度提高。如牛津大學首任漢語教授理雅格以他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力求准確地翻譯了《論語》、《大學》、《中庸》、《書經》、《詩經》、《孟子》、《 春秋左傳 》、《 易經》、《孝經》、《道德經》和《離騷》,成為漢籍西譯大家。[6]繁榮期(20世紀) 20世紀近百年的漢學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時期。20世紀初期,甘肅敦煌石窟藏經洞被發現,其中保存大量古代漢文、藏文、蒙古文和其他文字的寫本卷子及文物。西方一些漢學家來到敦煌考察,並掠走大批文物文獻。這批珍貴的文物文獻令漢學界震驚。以此為契機,促進漢學研究的新發展。西方一些大學紛紛設立漢學課程,成立專門的漢學研究機構,出版專門的漢學研究期刊。如法國巴黎大學高等中國研究所、荷蘭漢學研究會、萊頓大學中國研究所、法蘭克福中國學院、美國中國研究所、美國中國學會、美國漢學促進委員會、日本支那學社、日本中國研究所、日本中國學會,前蘇聯中國學家協會等。此外還有藏學和敦煌學的一些專門組織、機構,這些漢學機構或團體都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專門漢學雜志。還有研究東方或亞洲的學術刊物也是發表漢學成果的重要陣地。以上答案來自網路

⑸ 如何評價法國已故漢學家謝和耐的學術思想和成果

引言:對於外國名著,作為初中生在校期間對名著格外關照同時也深受高中生的喜愛。外國著名作家有很多,比如奧斯特洛夫斯基,雨果,謝和耐等著名作家他們在生前在作家學界做出了特殊的貢獻。像那些法國漢學家,對論著表現遜色而相對於古文化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詣。謝和耐不僅繼承了前輩的功底,同時對自身也進行了突破。用客觀真實話語對系統進行評判,使法國的社會更加進步為後來的文學專業者開辟了道路。

學術水平上

在學界高度重視的書籍中研究中,學習並借鑒外國文化中國人對其他國家的教育的反應,並總結一些觀點加以概述。通過他的思想方法以及世界觀,在他的范疇之內得出相應的評論他的思想為後人的發展指明方向,同時他也是理性主義的愛國者。

⑹ 國外著名的漢學家有哪些呢

姓名 中文譯名 國籍 生卒年月 研究領域
Ferdinand Verbiest 南懷仁,字敦伯,又字勛卿 比利時 1623-1688 西學東漸(天文歷法、鑄炮等)
Philippe Couplet 柏應理 比利時 1623-1693 中國經典思想譯介
Michel Boym 卜彌格 波蘭 1612—1659 中國動植物學、醫葯學、地圖學等
Herbert Franke 福赫伯 德國 1914- 中國古代史,重點是宋元史和蒙古史,兼及中國文學史、文化史和邊疆民族史
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湯若望,字道未 德國 1592-1666 西學東漸——天文歷算
Otto Franke 奧托·福蘭閣 德國 1863-1946 主要研究中國歷史,出版了巨著《中國通史》。
Richard Wilhelm 衛禮賢 德國 1873—1930 翻譯中國古典經籍;研究中國傳統文化
Wilhelm Grube 顧路柏(又譯顧威廉) 德國 1855-1908 中國文化與文學
Wolfgang Bauer 鮑吾剛 德國 1930.2.23-1997.1.14 中國哲學史、思想史
Wolfgang Franke 傅吾康 德國 1912— 明清史;中國近代史;近代東南亞華人碑刻史籍
Алексей Леонтьевич Леонтиев 阿列克謝·列昂季耶維奇·列昂季耶夫 俄國 1716-1786 漢語
Василий Павлович Васильев 瓦西里·巴甫洛維奇·瓦西里耶夫(王西里,魏西里夫) 俄國 1818.2-1900.4 佛教,中國歷史、地理、語言、文學
Илларион Калинович Разсохин (Россохин,Рассохин) 伊拉里昂·卡利諾維奇·羅索欣 俄國 1707-1761 漢語
Константин Андрионович Скачков 康斯坦丁·安德列亞諾維奇·斯卡奇科夫(孫琪庭,孔氣,孔琪) 俄國 1821-1883 收藏,天文、氣象,農業、手工業
Никита Яковлевич Бичурин(Пичуринский) 尼基塔·雅科夫列維奇·比丘林(法號雅金夫,亞金甫) 俄國 1777.8-1853.5 漢語、中國邊疆民族史地、中國傳統文化
Павел Иванович Каменский 巴維爾·伊萬諾維奇·卡緬斯基 俄國 1765-1845 滿學,漢語
Павел Степанович Попов(Мао Линь) 巴維爾·斯捷巴諾維奇·波波夫(柏百福,茂陵) 俄國 1842.8-1913.12 漢語、中國政治
Петр Иванович Кафароф 彼得·伊萬諾維奇·卡法羅夫(法號鮑乃迪,巴拉第) 俄國 1817.9-1878.12 宗教、漢語、中國邊疆史地
Серге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Георгиевский 謝爾蓋?米哈伊洛維奇?格奧爾基耶夫斯基 俄國 1851.10-1893.7 漢語,中國古代史
Борис Львович Рифтин 鮑利斯·李沃維奇·里弗京(李福清) 俄羅斯 1932.9- 中國文學
Владимир Степанович Мясников 弗拉基米爾·斯捷潘諾維奇·米亞斯尼科夫 俄羅斯 1931.5- 俄羅斯漢學史,俄中關系史
Владислав Федо ович Сорокин 弗拉季斯拉夫·費德羅維奇·索羅金 俄羅斯 1927- 中國文學
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Меньшиков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緬希科夫(孟列夫) 俄羅斯 1926.2-2005.10 中國古典文學,敦煌寫本
Леонард Сергеевич Переломов 列奧納德·謝爾蓋耶維奇·貝列羅莫夫(嵇遼拉) 俄羅斯 1928.12- 中國古代政治史,儒學
Михаил Леонтьевич Титаренко 米哈伊爾·列昂季耶維奇·季塔連科 俄羅斯 1934.4- 中國哲學、中國政治
Николай Трофимович Федоренко 尼古拉·特拉菲莫維奇·費德林 俄羅斯 1912.10-2000.10 中國文學
Рудольф Всеволодович Вяткин 魯道夫·弗謝沃洛多維奇·維亞特金 俄羅斯 1910.3-1998.9 中國歷史
Сергей Леонидович Тихвинский 謝爾蓋·列奧尼多維奇·齊赫文斯基(齊赫文) 俄羅斯 1918.9- 中國近代現代史、俄中關系、蘇中關系、日本近現代史
Donald Holzman 侯思孟 法國 1926- 涉及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古代思想等許多方面,文學方面尤其以中國魏晉南北朝詩與樂府最為突出,同時對於中國人的倫理道德觀念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Edouard Chavannes 埃瑪紐埃爾-愛德華·沙畹 法國 1865-1918 沙畹一生治學謹嚴,涉獵廣泛,研究中國佛教,考察文物、碑帖,鑽研古文字、西域史、突厥史、中國地理、道教、中外關系史等諸多方面。
Grosier 格魯賢 法國
中國的歷史、美術和文學。
Henri Maspero 馬伯樂 法國 1883—1945 中國古代史、中國佛教史、道教史、安南語、安南史。
Jacques Gernet 謝和耐 法國 1921- 中國社會和文化史研究
Jean Francoise Foucquet 讓·弗朗索瓦·富凱 法國 1665-1741 傅聖澤在中國22—1721),可謂博覽群籍,儒、道、諸子,古代經典,近人註疏,都有研究,尤其是協助白晉對《易經》進行了系統而全面的研究。
Jean Pierre Abel Rémusat 雷慕沙 法國 1788—1832 對古代中國的哲學理論、漢語語言、中國古代文學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尤其是中國古代小說領域,成就更為突出。
Joachim Bouvet 白晉 法國 1656-1730 白晉是一位對於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貢獻的人物,他最突出的成就是對中國《易經》的系統研究。
Joseph de Premare 馬若瑟 法國 1666-1736 中國語言和中國文學。
Joseph-Francois –Marie-Anne de Moyriac de Mailla 馮秉正 法國 1669-1748 精通滿、漢語言,主要研究中國歷史、文學,《中國通史》就是其在歷史研究方面的成果。
Marcel Granet 葛蘭言 法國 1884-1940 葛蘭言運用社會學理論及分析方法研究中國古代的社會、文化、宗教和禮俗,而且主要致力於中國古宗教的研究。
Nicolas Trigault 金尼閣 法國 1577-1629 涉及中國政治、歷史、教育、宗教、漢語語音等方面。
Paul Demiéville 戴密微 法國 1894—1979 戴密微學識淵博,治學嚴謹,興趣廣泛,在佛教、道教、敦煌學、語言學、中國古典文學等方面都有傑出成就。他從研究敦煌經卷始,繼之及於禪宗、禪意詩、文人詩。尤其是評介中國古典詩歌深入細致,推動了法國中國文學研究的發展

Paul Pelliot 保羅·伯希和 法國 1878—1945 伯希和精通漢、滿、蒙、藏、阿拉伯、伊朗語和其他東方語言,主要研究方面為中亞史、蒙古史、中西交通史尤其是明末清初西洋文化東漸史等方面。
René Etiemble 艾田蒲 法國 1909- 中西文化交流與比較研究
Rolf Alfred Stein 石泰安 法國 1911-1999 不僅包括西藏學,而且還包括漢學與東方學各個方面。他在西藏學研究領域中的研究涉及民間文學、宗教、語言、歷史、文化、地理、民族、社會、藝術、建築、神話和風俗等。
Stanislas Julien 儒蓮(茹理安) 法國 1797-1873 研究范圍很廣泛,他還介紹了有關中國農業、蠶桑、陶瓷方面的漢學書籍,並把一些中國小說、戲曲等譯成了法文。
車柱環 車柱環 韓國 1920- 中國古典文學及道教
Robert Hans VAN GULIK 高羅佩 荷蘭 1910-1967 中國古代偵探小說創作;中國琴藝與書法;文物收藏與鑒賞
Jaroslav Prusek 雅羅斯拉夫·普實克 捷克斯洛伐克伐克 1906-1980 普實克對漢學的研究涉獵很廣,他從一般地對文學材料和文學史的研究,到對一些問題的歸納與提出,涉及到了文學最本質的東西;他能夠從亞洲的主流甚至世界的主流看中國文學;他對現代文學的主體性和個性問題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他對傳統的敘事性文學的藝術性與讀者的關系問題
Benjamin I. Schwartz 史華茲 美國 1916-1999 中國近現代史;中國近代思想史;中國先秦思想史
Ezra Vogel 傅高義 美國 1930- 當代中國、日本
John King Fairbank 費正清 美國 1907—1991 近現代中國問題研究,涉及中國政治制度、中國外交史及美國的對華政策等
Lawrence J. Lau 劉遵義 美國 1944- 經濟學
Patrick Hanan 韓南 美國 1927- 中國古代文學
Paul A. Cohen 柯文 美國 1934- 中國近代史
Philip Alden Kuhn 孔飛力 美國 1933- 晚清中國近代史、海外華人移民史
Robert G. Henricks 韓祿伯 美國 1943- 中國宗教與思想文化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 美國 1812—1884 中國歷史文化(政治、社會、宗教、經濟、文學、文字等諸多領域)
Sarah Allan 艾蘭 美國 1945- 中國神話,思想史及考古文化
TuWeiming 杜維明 美國 1940- 中國歷史、哲學與儒家研究
波多野太郎 波多野太郎 日本 1912- 中國哲學、語言、文學、戲曲。
倉石武四郎 倉石武四郎 日本 1897-1975 漢語研究、漢語教育及辭典編纂
赤冢忠 赤冢忠 日本 1913- 中國古典文學、中國古代哲學
渡辺欣 渡邊欣雄 日本 1947- 社會學人類學、民俗學、風水學
福井康順 福井康順 日本 1898-1991 中國哲學思想史
荒川清秀 荒川清秀 日本 1949- 漢語言學
吉川幸次郎 吉川幸次郎 日本 1904-1980 中國文學、歷史
井上靖 井上靖 日本 1907-1991 中國古代史、中國歷史題材小說創作
鹿地亘 鹿地亘 日本 1903-1982 中國近現代政治、魯迅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和翻譯。
內藤湖南 內藤湖南 日本 1866-1934 內藤湖南在中國學方面,研究范圍十分廣泛:從對中國稀見古籍史料的搜求、考證、編輯、出版,到對中國歷史發展的時代劃分,對中國文化發展趨勢的論證,對中國近代史重大事件的分析、評論,以及在中國史學史、美術史、目錄學史、敦煌學、滿蒙史地等領域,也都卓有建樹。
青木正兒 青木正兒 日本 1887-1964 中國文學、中國戲曲、中國風俗
狩野直喜 狩野直喜 日本 1868-1947 中國哲學史、中國文學、戲曲
松枝茂夫 松枝茂夫 日本 1905-1995 中國文學研究、《紅樓夢》研究、中國文學翻譯
藤堂明保 藤堂明保 日本 1915- 中國語學研究、漢語教育
田中謙二 田中謙二 日本 1911- 中國古典文學、中國古典戲曲
武內義雄 武內義雄 日本 1886—1966 中國古代哲學
新島淳良 新島淳良 日本 1928- 中國現代史
鹽谷溫 鹽谷溫 日本 1878-1962 中國文學、中國戲曲。
伊藤漱平 伊藤漱平 日本 1925- 中國古典文學、《紅樓夢》翻譯與研究
竹內好 竹內好 日本 1908—1977 中國現代文學、魯迅研究
Goran Malmqvist 馬悅然 瑞典 1924- 馬悅然在中國學研究領域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從古漢語語法和音韻分析到四川方言調查,從中國古典小說的翻譯到當代朦朧詩的譯介,他的學術研究涉獵了中國語言學與中國文學的眾多領域。
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 高本漢 瑞典 1889—1978 漢語音韻學;方言學;詞典學;文獻學;考古學
Torbjorn Loden 羅多弼 瑞典 1947- 側重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中國歷史文化。在此基礎上,他又專攻朱熹和戴震哲學。
Алексей Петрович Рогачев 阿列克謝·彼得羅維奇·羅加喬夫(羅高壽) 蘇聯 1900.1-1981.4 中國古代文學史,漢語
Васили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Алексеев 瓦西里·米哈伊洛維奇·阿列克謝耶夫(阿理克) 蘇聯 1881.1-1951.5 中國文學(文學翻譯和文學史),中國民間文化(書法、年畫、古幣、民俗等),漢語(研究與教學)
Francois Xavier 方濟各·沙勿略 西班牙 1506-1552 沙勿略作為「教皇特使」前往東方傳教,其目的之一就是通過在東方的宣教活動能使「適應」策略系統化並突出其可實施性。而沙勿略的歷史功績也就在於為「適應」策略確立了一系列的原則。
Mendoza Juan Gonzalez De 胡安·岡薩雷斯·德·門多薩 西班牙 1545-1618 中國文化史
Harold Zvi-Schifferin 哈羅德·史扶鄰 以色列 1922- 史扶鄰教授的專業興趣始終是孫中山與辛亥革命,他主要通過研究孫中山來研究中國的政治、民主制度發展之路和治國的經驗。
Giuseppe Castiglione 郎世寧 義大利 1688-1766 西洋繪畫
Martino Martini 衛匡國 義大利 1614—1661 中國歷史、地理和文化
Matteo Ricci 利瑪竇 義大利 1552—1610 中西文化交流,主要涉及數學、地理學、天文學、語言學等
Michele Ruggleri 羅明堅 義大利 1543-1607 傳教士漢學
Paolo Santangelo 史華羅 義大利 1943- 史華羅教授長期致力於中國歷史,尤其是中國明清史的研究,他從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進入明清文學史領域,但並不僅僅從經濟基礎研究中國,而是從「情感」變化研究入手,進入上層建築的核心「文化」意識,力求論證明清時期中國社會意識的變化及其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意義。
Alexander Wylie 偉烈亞力 英國 1815-1887 向西方介紹中國歷史、文化與科技;將西方近代高等數學等科學知識傳入中國。
Arthur David Waley 阿瑟·戴維·韋利 英國 1889-1966 中國歷史文化翻譯與研究
David Hawkes 戴維·霍克思 英國 1923- 中國古典文學譯介
David N. Keightley 吉德煒 英國 1932- 中國古代史研究
Herbert Allen Giles 翟理思 英國 1845-1935 中國語言、文化、文學研究及翻譯
James Legge 理雅格 英國 1815-1897 中國歷史與文化,特別是對中國古代經典著作的翻譯
Joseph Needham 李約瑟 英國 1900—1995 中國科學文化史
Robert Morrison 馬禮遜 英國 1782—1834 漢語研究及辭書編纂

閱讀全文

與法國有哪些漢學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