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保王派是哪個王朝

法國保王派是哪個王朝

發布時間:2023-05-13 13:21:47

㈠ 為什麼說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總統和參議院權力很大體現保皇派利益

1870年9月4日巴黎革命推翻法蘭西第二帝國後建立共和國。史稱第三共和國。新政權開始時,由資產階級共和派與保王派聯合組成國防政府,1871年1月28日國防政府與德意志帝國簽訂停戰協定。2月選出由保王黨人占絕大多數的國民議會,L.-A.梯也爾被選為政府滾臘返首腦,後任總統,他與德國正式簽大飢訂了《法蘭克福條約》,並聯合德國鎮壓了巴黎公社起義。
梯也爾力圖建立保守共和國,但遭保王派與共和派的反對 ,1873年5月 ,梯也爾被迫辭職,極端保王派人M.-E.-P.-M.de麥克-馬洪當選總統。右翼勢力繼續加強,建立合乎天主教規范的「道德秩序」。
所以在建國初期,由於保王黨的實力過大,自然會體現這個階級的利益.
正統派與奧爾良派加緊勾結,圖謀恢復王朝體制,以L.甘必大為局前首的共和派為確立共和制進行長期而激烈的斗爭。國民議會終於通過1875年憲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共和制,在 1876 年眾議院選舉和1879年1月參議院選舉中,共和派取得穩定多數,在人民群眾支持下,甘必大迫使麥克-馬洪辭職,共和派F.-P.-J.格雷維當選總統,終於確立共和派的共和國。
正統派與奧爾良派加緊勾結,圖謀恢復王朝體制,以L.甘必大為首的共和派為確立共和制進行長期而激烈的斗爭。國民議會終於通過1875年憲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共和制,在 1876 年眾議院選舉和1879年1月參議院選舉中,共和派取得穩定多數,在人民群眾支持下,甘必大迫使麥克-馬洪辭職,共和派F.-P.-J.格雷維當選總統,終於確立共和派的共和國。

㈡ 法國歷史上幾個政權形式的基本情況

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1814)
First Empire of France
法國拿破崙一世統治時期的君主專制國家。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憲法》頒布,宣布法國為法蘭西帝國,拿破崙為帝國皇帝,稱拿破崙一世。這就是歷史上的法蘭西第一帝國。
1804年12月2日法西第一帝國登基皇帝——拿破崙一世.12月2日羅馬教皇庇護七世在巴黎聖母院為拿破崙加冕。
在執政府(1799~1804)的基礎上,拿破崙一世進一步加強中央政府和他個人的權力,建立新的貴族等級,封親王4個,公爵30個,伯爵388個,男爵1090個,榮譽軍團騎士數千名。1811年法蘭西帝國面積達75萬平方千米,人口約4400萬,全國劃分為130個郡,包括荷蘭9個郡 ,北海沿岸德意志各邦9個郡,東南瓦萊、皮埃蒙特、熱那亞、帕爾馬、托斯卡納和教皇屬地10個郡。此外,拿破崙一世及其家庭還統治和控制了義大利王國、萊茵邦聯、威斯特伐利亞王國、那不勒斯王國、西班牙王國、華沙大公國等。在帝國范圍內拿破崙一世力圖統一關稅,統一法制。帝國的無限制擴張導致英、俄、普、奧等國組成第六次反法聯盟。1814年3月31日聯盟軍攻入巴黎,4月6日拿破崙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厄爾巴島。波旁王朝復辟。1815年 3月20日,拿破崙從厄爾巴島返回巴黎復位,史稱百日王朝。6月18日,拿破崙一世在滑鐵盧被第七次反法聯軍擊潰。6 月22日再次退位,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第一帝國覆滅。

拿破崙三世建立的帝國,史稱法蘭西第二帝國,以別於拿破崙一世建立的法蘭西帝國(1804~1814)。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於1851年12月2日發動政變。翌年1月14日 頒布憲法,加強總統權力,削弱議會的立法權。1852年 11月 7日,元老院頒布法令建議恢復帝制。隨即舉行公民投票,絕大多數表示贊成。12月2日宣布恢復帝國,波拿巴為法蘭西人皇帝,稱拿破崙三世。
根據多次補充的帝國憲法,皇帝是國家元首,統率軍隊,有宣戰、媾和、結盟、訂立商約和特赦,任命政府與地方官員,批准公共建設工程,決定是否將法案送 交立法團討論等權力。帝國立法體制分成 3部分:參政院由皇帝任命,約50人組成,任務是維護憲法與保證皇帝統治,它准備法案和審查法令修正案;凡年滿21歲並在某地居住超過半年的法國男子皆有選舉權,立法團由 選舉產生的 200多名議員組成,它的主席和副主席由皇帝任命,立法團僅有權討論和表決法案;元老院由皇帝任命,由約100名親王、元帥、主教組成,批准立法團通過的法令。大臣們執行皇帝命令,各自對皇帝負責。參政院對省長實行監督。地方政權掌握在省長手中,他們領導全省警察,控制社會輿論。帝國時期重要官員有內 政大臣c.-a.-l.-j.de莫爾尼,財政大臣a.-m.富爾德,軍 事大臣a.j.l.de聖阿爾諾,後期有e.魯埃和□.奧利維埃。
第二帝國經歷了由專制統治向自由主義、議會政治演變的過程。帝國初期,拿破崙三世實行個人專權,致力於鞏固資產階級秩序。政府在一些省內實行戒嚴,封閉共和派俱樂部,解散工人組織,查禁進步報刊,利用天主教會加強控制學校。1852年後,法國工人運動一直處於低潮。60年代,人民不滿情緒日益增長,反動專制制度難於繼續維持。因此帝國後期開始實行改革,逐漸向自由主義政策演變,以求緩和國內矛盾,例如議員可得到請願權利,官方「公報」公布議會辯論記錄,皇帝經立法團同意方可批准追加撥款,廢除禁止工人罷工和結社的《勒霞白列法》等。1870年初,奧利維埃奉命組織自由主義內閣。 4月元老院受到削弱,變為普通上院,議會權利有所擴大。
經濟方面,帝國實行促進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的經濟政策,建立了大工業,重工業中機器生產普遍代替手工勞動,生產不斷集中,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法國完成了工業革命。金融資本的發展尤為突出、巴黎成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在g.-e.奧斯曼領導下,巴黎進行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
為了改變1815年以來法國的孤立狀態,爭奪歐洲大陸優勢和進行海外殖民侵略,拿破崙三世進行多次對外戰爭。法國在 1853~ 1856年的克里木戰爭中聯合英國、土耳其與撒丁反對俄國,擊敗俄國後確立了在歐洲大陸的優勢。後又聯合義大利反對奧地利,得到薩瓦和尼斯。1860年簽訂《法英商約》,實行自由貿易。50~60年代第二帝國還派遣軍隊侵略中國、敘利亞、墨西哥、印度支那和非洲,掠奪大量財富,建立了若干殖民地。
克里木戰爭後至 60 年代初是第二帝國發展的頂點。但是,勞動人民深受剝削壓迫,工人運動重新高漲,共和派加強斗爭。第二帝國支持羅馬教皇阻撓義大利統一、 武裝干涉墨西哥以及在普奧戰爭中支持奧地利等一系列問題上失 策,使法國陷入困境。為了擺脫國內危機和重奪歐陸優勢,1870年 7月19日法國以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為借口對普魯士宣戰,法軍戰敗,9月2日拿破崙三世在色當投降。4日巴黎發生革命,宣布推翻帝國,成立共和國。

沒有法蘭西第三帝國,歷史上的第三帝國指的是德意志的納粹帝國。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2-1804年)
—國民公會(1792-95年)
—法國督政府(1795-99年)
—法國執政府(1799-1804年)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是法國大革命期間建立的法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1792年9月22日,新選出的議會即國民公會開幕。國民公會通過廢除君主制的議案,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歷史上稱為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經代表工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吉倫特派掌權和雅各賓派的專政。熱月政變後,又相繼有熱月黨人、督政府和執政府時期。1804年5月為拿破崙建立的「法蘭西第一帝國」所代替。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建立的資產階級共和國。1792 ~1804年法國曾建立共和國,史稱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故稱1848 年建立的共和國為第二共和國。 1848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成立臨時政府。2 月25日共和國宣布成立。4月23日選舉制憲議會,這是法國歷史上一個由男性公民直接普選產生的議會,溫和共和派佔多數。5月9日成立執行委員會代替臨時政府。6 月22日執行委員會下令解散國家工場,引起工人不滿,23 日工人起義。24日l.-e.卡芬雅克將軍被授予獨裁權,殘酷鎮壓起義。卡芬雅克於28日擔任共和國的行政首腦。
11月,制憲議會制定共和國憲法,確立立法和行政分立原則。由750名議員組成立法議會,任期3年。總統任期4年,掌管行政權,任免部長與頒布法律,支配武裝力量,但不親自指揮部隊,也無權解散或延長議會。議會和總統皆由男性公民直接普選產生。參政院由議會任命,它預先審定政府的法案,並監督行政機構。12月10 日,路易·拿破崙·波拿巴(見拿破崙三世)當選總統。 1849年5月13日選舉立法議會,以保王派和天主教教士為核心的秩序黨獲多數席位。憲法規定總統不能直接連任,波拿巴要求修改憲法,立法議會多數反對。波拿巴於1851年12月2日發動政變,解散議會,建立專政體制。 1852年12月2日宣布成立法蘭西第二帝國,波拿巴被封為皇帝,稱拿破崙三世。第二共和國告終。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1870年9月4日巴黎革命推翻法蘭西第二帝國後建立共和國。史稱第三共和國。新政權開始時,由資產階級共和派與保王派聯合組成國防政府,1871年1月28日國防政府與德意志帝國簽訂停戰協定。2月選出由保王黨人占絕大多數的國民議會,L.-A.梯也爾被選為政府首腦,後任總統,他與德國正式簽訂了《法蘭克福條約》,並聯合德國鎮壓了巴黎公社起義。
《1875年憲法》內容:
內容: 實行議會制內閣制,規定內閣由議會產生,a行政權:行政權力歸於總統。總統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他由參議院和眾議院聯席會議選出,參議院贊同下有權解散眾議院。
b立法權:立法權歸於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兩院制議會。選民實際上受財產資格和在法國居住時期的限制。
意義: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各集團在國家政權中都占據了自己的席位,共和制政體得到最終確立。它使工業資產階級得以分享政權,促進了法國工業資本的發展。 這種效率低下的議會內閣制度,差一點在一戰中葬送了法蘭西。二戰的爆發使議會內閣制葬送法蘭西的可能成了現實.至此法蘭西第三共和過滅亡,法蘭西亡國了。
巴黎公社成立(如圖)
梯也爾力圖建立保守共和國,但遭保王派與共和派的反對 ,1873年5月 ,梯也爾被迫辭職,極端保王派人M.-E.-P.-M.de麥克-馬洪當選總統。右翼勢力繼續加強,建立合乎天主教規范的「道德秩序」。正統派與奧爾良派加緊勾結,圖謀恢復王朝體制,以L.甘必大為首的共和派為確立共和制進行長期而激烈的斗爭。國民議會終於通過1875年憲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共和制,在 1876 年眾議院選舉和1879年1月參議院選舉中,共和派取得穩定多數,在人民群眾支持下,甘必大迫使麥克-馬洪辭職,共和派F.-P.-J.格雷維當選總統,終於確立共和派的共和國。
共和派分為溫和與激進兩派,從格雷維當選總統到19世紀末,為溫和派執政時期。他們進行一系列改革:實行世俗的義務免費教育,宣布新聞自由與組織工會自由,以及大赦巴黎公社人員等。普法戰爭後,法國的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工業產量居世界第四位,但金融資本的增長迅速,80年代法國繼續對外進行殖民擴張,在非洲、印度支那、中國等地發動侵略戰爭,其中有1883~1885 年的中法戰爭和1900年的八國聯軍掠奪土地和資源。到1899年,法國已成為僅次於英國的第二殖民帝國。80~90年代,法國相繼出現布朗熱事件、巴拿馬丑聞和德雷福斯案件,溫和派威信掃地,被迫下台。
1899~1914年為激進派執政時期,法國資本主義已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壟斷組織迅速發展,金融資本高度集中。1914年前,法國資本輸出僅次於英國,佔世界第二位,其資本輸出主要採取高利貸形式,V.I.列寧稱之為高利貸帝國主義。
激進派反對教會干預政治,1905年通過《政教分離法》。激進派多次鎮壓工人運動。對外繼續進行侵略擴張,准備戰爭,先後與俄國、英國結盟,成立法、英、俄協約國,以對抗德、意、奧三國同盟。1913年R.普恩加萊當選總統後,繼續擴軍備戰,企圖重新瓜分世界。1914年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法國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大戰開始後,法國成為西線的主要戰場。1917年11月,激進派G.克列蒙梭再度執政,動員一切力量進行戰爭。1918年9月,F.福煦率領盟軍對德國發起總攻擊。11月11日,雙方在貢比涅附近的雷東車站簽署停戰協定。1919年1~6月,召開巴黎和會,簽訂凡爾賽和約。
戰後,克列蒙梭政府和國民聯盟右派內閣的反動政策引起廣大人民的憤慨和反抗。20年代中期由社會黨等組成左翼聯盟內閣,執行民主主義的改良政策。後來,普恩加萊又重組國民聯盟內閣,整頓財政,穩定法郎幣值,使經濟得到較快發展,政局亦漸趨穩定。但法國於1930年底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法西斯勢力趁機抬頭。1934年2月6日,右翼分子和法西斯組織火十字團在巴黎發動騷亂,包圍波旁宮,企圖推翻議會。1936年,由共產黨、社會黨、激進社會黨等黨派團體組成人民陣線。同年6月,L.布魯姆組成第一屆人民陣線政府,簽訂了馬蒂尼翁協定,實施一系列社會改革。1937年2月,布魯姆宣布「暫停」實施人民陣線綱領。1938年,由於激進社會黨退出,人民陣線瓦解。此後,達拉第政府對內執行反動政策,對外依靠英國,推行縱容德國侵略的綏靖政策,簽訂了慕尼黑協定。
1939年9月1日,德軍侵犯波蘭。3日 ,法國向德國宣戰,實際是宣而不戰,史稱奇怪戰爭。1940年5月10日,德軍在西線全面進攻,突破色當防線,法軍節節敗退,不久巴黎陷落。6月22日簽訂停戰協定,法國投降 ,成立維希政府,第三共和國宣告終結。

㈢ 法國近代保王派是保哪個王朝的

波旁王朝(Bourbon,House of 1589~1792,1814~1830)
波旁(bang 四聲,去聲敏鋒,通「傍」)王朝 (法語:Maison de Bourbon)是一個在歐洲歷史上曾斷斷續續地統治納瓦拉(1555-1848)、法國(1589-1848)、西班牙(1700至今)、那毀拿慶不勒斯與西西里(1734-1816)、盧森堡(1964年至今)等國纖握和義大利若干公國的跨國王朝。由於其父系祖先為卡佩王室成員,因此亦被某些人稱為卡佩王朝波旁分支。 值得一提的是,波旁王室的近代成員都以保守著稱,因此在美式英語中,波旁一詞成為對極端保守主義者的稱呼。

㈣ 法國第三共和國憲法梯也爾是什麼政府的

870年拿破崙三世的法蘭老帶西第二帝國被推翻,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成立.
1871年召開保王黨人占絕大多數的國民議會,梯也爾被選為政府首腦,後任總統,梯也爾力圖建立保守共和國,但遭保王派與共和派的反對 ,1873年5月 ,梯也爾被迫辭職,極端保王派人麥克-馬洪當選總統,右翼勢力繼續加強,建立合乎天主教規范的「道德秩序」.正統派與奧爾良派加緊勾結,圖謀恢復王朝體制,以L.甘必大為首的共和派為確立共和制森簡進行長期侍春蘆而激烈的斗爭.
國民議會終於通過1875年憲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共和制.
所以說,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是保皇派和共和派相妥協的產物,如果硬要說它的標志的話,那就是1875年國民議會的召開.

㈤ 有關法國大革命

圖為自由帶領人民(德洛克羅瓦1830),是歌頌1830年革命的,但在此可看到法國人民所具有的追求民主,熱愛自由的精神

18世紀資本主義在法國部分地區已相當發達,出現許多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個別企業僱傭數千名工人並擁有先進設備。金融資本雄厚。資產階級已成為經濟上最富有的階級,但在政治上仍處於無權地位。農村絕大部分地區保留著封建土地所有制,並實行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由天主教教士組成的第一等級和貴族組成的第二等級,是居於統治地位的特權階級。資產階級、農民和城市平民組成第三等級,處於被統治地位。特權階級的最高代表是國王路易十六。18世紀末第三等級同特權階級的矛盾日益加劇。特權階級頑固維護其特權地位。在第三等級中,農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眾,是後來革命中的主力。資產階級則憑借其經濟實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識處於領導地位。法國大革命是整個第三等級在資產階級領導下發動起來的。

1789年5月國王被迫召集三級會議,繼而改為國民議會和制憲議會。7月14日巴黎人民起義,攻佔巴士底獄,革命爆發。8月26日制憲會議通過《人權與公民權宣言》 ,確立人權、法制、公民自由和私有財產權等資本主義的基本原則。議會還頒布法令廢除貴族制度,取消行會制度,沒收並拍賣教會財產。革命初期,代表大資產階級和自由派貴族利益的君主立憲派取得政權。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喬裝出逃,企圖勾結外國力量撲滅革命,中途被識破押回巴黎。廣大群眾要求廢除王政,實行共和,但君主立憲派則主張維持現狀,保留王政。君主立憲派制定了《一七九一年憲法》,召開立法會議,維護君主立憲政體,反對革命繼續發展。

第一、二等級和大資產階級的取得了妥協,但和佔法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和城市平民的矛盾依然沒有緩和,相反,人民在斗爭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義,推翻君主立憲派統治,逮捕路易十六國王。9月21日召開國民公會,次日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

8月10日巴黎人民起義後,吉倫特派取得政權。9月20日法國軍隊在瓦爾米打敗外國干涉軍。由普選產生的國民公會於9月21日開幕,9月22日成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吉倫特派執政期間頒布法令,強迫貴族退還非法佔有的公有土地,將沒收的教會土地分小塊出租或出售給農民,嚴厲打擊拒絕對憲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貴族。1793年1月21日,國民公會經過審判以叛國罪處死路易十六。

吉倫特派把主要力量用於反對以M.F.M.I.de羅伯斯比爾為首的雅各賓派、巴黎公社和巴黎無套褲漢。從1792年秋季起,要求打擊投機商人和限制物價的群眾運動高漲起來。以忿激派為代表的平民革命家要求嚴懲投機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價格,以恐怖手段打擊敵人。吉倫特派卻頒布法令鎮壓運動。1793年2~3月,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各國組成反法聯盟,加強武裝干涉;國內也發生大規模王黨叛亂。4月,前線的主要指揮、吉倫特派將領C.F.迪穆里埃叛變投敵。在革命處於危急的時刻,巴黎人民於5月31日~6月2日發動第三次起義,推翻吉倫特派的統治,建立起雅各賓派專政。

雅各賓派頒布《雅各賓憲法》,廢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吉倫特派叛亂,粉碎歐洲君主國家的武裝干涉;但仍保持反勞工的《列·霞飛法》和《農業工人強迫勞動法》,並鎮壓忿激派和埃貝爾派。

但不幸的是,雅各賓派過激和恐怖的政策,也使它走向分裂和內哄,陷於孤立的羅伯斯比爾也末能完全守護住法國革命的成果,而反法同盟一而再地被各歐洲封建君主拼湊起來,它們一輪輪地圍剿法國革命,企圖恢復法國波旁王朝的封建政治。1794年7月27 日,雅各賓中被羅鎮壓的右派勢力發動「熱月」政變,逮捕了羅伯斯比爾和聖鞠斯特,建立熱月黨人統治。這時革命最危急的關頭已過去,熱月黨人成立了新的革命政府--督政府,他們清除了羅伯斯比爾時期的革命恐怖政策和激進措施,建立了資產階級的正常統治,維護了共和政體,在法國國內維護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

但國外圍剿革命的勢力仍是濁浪滔天,此時,督政府中又一個新的政治明星應運而生,他就拿破倫,歷史又淘汰了熱月黨人,在「霧月」政變中,年輕的拿破倫執政,擔負起了掃盪歐洲封建勢力、最後鞏固大革命成果的重任。

法國的革命力量就是這樣一波一波地行進,一批人完成了特定階段的歷史使命,就被歷史無情地淘汰,如此行進直到革命的成功。這次革命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制度,促進了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也震撼了歐洲封建體系,推動了歐洲各國革命。

托克維爾關於法國大革命的解釋

19世紀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被公認是研究法國大革命的一部經典之作。在這部著作中,托克維爾對法國大革命的起因與後果提出了一種開創性的解釋。這種解釋並沒有給出一種完美的結論,而是提出了引發後來者思考與探索的問題

托克維爾明確指出:"它(大革命)決不是一次偶然事件。的確,它使世界措手不及,然而它僅僅是一件長期工作的完成,是十代人勞作的突然和猛烈的終結。即使它沒有發生,古老的社會建築也同樣會坍塌……只是它將一塊一塊地塌落,不會在一瞬間崩潰。大革命通過一番痙攣式的痛苦努力,直截了當、大刀闊斧、毫無顧忌地突然間便完成了需要自身一點一滴地、長時間才能成就的事業。這就是大革命的業績。"[1](P60)這段話可以說是表達了托克維爾解釋的核心思想:大革命乃是舊制度下社會演進的結果。

在深入研究舊制度的權力結構之後,托克維爾指出:"如果認為舊制度是個奴役與依附的時代,這是十分錯誤的。"[1](P156)他發現,舊制度乃是向今天人們所說的"現代性"過渡的轉型階段,是兩種體制的復合體,一方面是日益衰落的中世紀封建制度的殘余,另一方面是不斷強化的中央集權制。正是這種社會轉型不僅沒有緩解反而加劇了法國社會的基本矛盾,促成了大革命的爆發。這種因果聯系恰恰與人們想像的那種"壓迫愈重、反抗愈烈"的方式相反,而是以一種悖論的方式發生的。

托克維爾通過比較研究,獨具慧眼地發現了一個吊詭現象:"有件事看起來使人驚訝:大革命的特殊目的是要到處消滅中世紀殘余的制度,但是革命並不是在那些中世紀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發,恰恰相反,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對此感受最輕的地方爆發的。"[1](P64)就歐洲而言,法國當時並不是封建權利最深重的地區,相反,它卻是封建權利壓迫最輕的地方。這是因為法國早已發生了一場靜悄悄的革命:農民完全擺脫了領主的統治,而且已變為土地所有者。但是,正因為如此,農民對殘存的封建權利就更難忍受。作為土地所有者,農民才會對封建制度強加在地產上的多種負擔感到痛苦和憤慨;貴族不再擁有統治領地的權力,貴族的特權乃至他們本身的存在也就愈加可疑。也就是說,不是貴族個人變得窮凶極惡,而是封建制度的瓦解引起社會心理的變化:"封建制度已不再是一種政治制度,但它仍舊是所有民事制度中最龐大的一種。范圍縮小了,它激起的仇恨反倒更大;人們說得有道理:摧毀一部分中世紀制度,就使剩下的那些令人厭惡百倍。

不過,相比之下,托克維爾認為,各階級之間的緊張關系之所以加劇,主要是中央集權制的作用。

與許多人的看法相反,托克維爾認為,中央集權制不是大革命的產物,而是舊制度的產物。法國在大革命前已形成歐洲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中央集權政治體制:在王權中央形成了一個集行政、立法和司法權於一身的統一權力機構,有中央政府派出的各省總督總攬了地方政府的全部權力,中央集權制的政府幾乎達到了對全國的全面絕對控制;更有甚者,舊制度實行官員保護制,專橫地庇護大小官員。這樣,中世紀各地區、各人民團體和個人的政治自由權利也統統喪失了。這里應該指出的是,托克維爾顯然是把政治專制與行政集權混為一談了。

托克維爾承認,這種中央集權政府是舊制度的一項成就,是舊制度下"所有活著、動著、生產著的東西"的"新的根源",[1](P57)也是舊制度中唯一在大革命後保存下來並且能夠適應新社會的政治體制。但是,他也發現,這種單一的中央集權制既是舊制度時期社會動力之源,也很容易成為千夫所指之的。"由於中央政權摧毀了所有中間政權機構,因而在個中央政權和個人之間,只存在廣闊空曠的空間,因此在個人眼中,中央政府成為社會機器的唯一動力,成為公共生活所必須的唯一代理人。"[1](P107)結果,這就導致了人們對中央集權政府的絕對依賴,而這種絕對依賴又很容易轉變為另一個極端:當中央政府不能滿足人民心願時,便產生人們對中央政府的極端仇恨。由此托克維爾得出結論:高度的中央集權制和巴黎的至高無上地位,是法國多次革命的主要條件之一。

托克維爾還發現,正是中央集權制的發展,造成法國階級分離的加劇,使法國社會變成一點即炸的火葯桶。首先,三級會議的停開,使得第三等級(主要指資產階級)與貴族在公共生活中再也沒有聯系。其次,與一般人們想像的相反,貴族的種種免稅特權不是中世紀的遺存,而是中央集權制發展的結果。王權逐漸剝奪了貴族的政治權力,但是,為了安撫與王權對立的貴族階級,作為一種交換,"自15世紀到法國革命,免稅特權一直不斷增長。"貴族享有的各種特權尤其是免稅特權徹底導致了資產者與貴族的不平等和互相孤立。第三,為了獲取免稅特權,資產者設法住進城市並在城市中獲得職位,這就導致了資產者和農民的分離。第四,農民成了被遺棄的階級。不僅其他階級都離棄農民,而且政府對農民極其冷酷無情:把各種捐稅徭役負擔強加給他們,以嚴酷的司法對待他們。各階級之間彼此隔離的惡果,一方面是"再也組織不起什麼力量來約束政府,(但)也組織不起什麼力量來援助政府"[1](P171),也就是說,政府實行分而治之,最後陷入孤家寡人;另一方面是,分裂的不同階級彼此形同路人甚至仇敵,"在被重重障礙長期隔絕之後彼此重新接觸時,他們首先觸到的是他們的傷痛處,他們重逢只不過是為著互相廝殺。"

在分析促成大革命爆發的眾多直接因素時,托克維爾論及思想文化、宗教習俗、民族特性等,但是他主要強調啟蒙運動和王權改革所起的作用,由此進一步揭示了詭異的歷史現象背後的歷史因果鏈條。

啟蒙思想為大革命做了准備,這是常識。民主派把大革命視為啟蒙思想的正義原則的實現,保守派則把大革命歸咎於文人的蠱惑。與他們不同,托克維爾所要探討的是啟蒙思想的思維特徵及其得以產生和傳播的社會條件。

托克維爾發現,啟蒙思想滲透著"抽象的文學政治",主張"用簡單而基本的、從理性與自然法中汲取的法則來取代統治當代社會的復雜的傳統習慣"[1](P175)。這種文學化政治思維之所以形成和傳播,是因為法國缺乏政治自由。與英國不同,法國研究治國之道的作家與統治國家的人形成兩個明確分割的區域,作家們沒有參加社會實踐,因此他們只會高談闊論。熱衷普遍性的理論,對於文人來說可能是美德,但對於政治家來說則很危險。至於為什麼這種文學化政治思想會支配法國的政治生活,托克維爾則主要不是分析啟蒙思想家和其他文人的作用,而是強調舊制度下法國人的普遍精神特徵。在缺乏自由政治制度的國度里,普通人身受舊制度種種弊端之苦,但看不到醫治具體社會病的葯方,因此很容易形成非此即彼的思維:"要麼全盤忍受,要麼全盤摧毀國家政體。"[1](P177)貴族、資產階級因長期被排斥在公共生活之外,缺乏政治經驗,因此對於那種文學化政治理論的危險性毫無所知。貴族甚至把那些文人待為座上賓。國家高級官員也只精通行政事務,而不懂得治國安邦的根本法則,不能理解和預見社會潮流的動向及後果,因此也盲目地接受時髦的政治言辭。結果,全體法國人都"拋棄了現實社會,沉湎於虛構社會。人們對現實狀況毫無興趣,他們想的是將來可能如何,他們終於在精神上生活在作家建造起來的那個理想國里了。"[1](P181)

舊制度政府推行不徹底、半途而廢的改革反而刺激大革命的爆發,這是托克維爾的一個獨到而重要的發現。他指出,路易十六統治時期作為末代王朝卻是迄當時為止社會經濟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他認為,盡管整個社會機器破舊簡陋,但是這背後有兩台發動機在推動公共繁榮,一是以上層階級為標志的整個民族的覺醒,二是"依舊強大卻不再實行專制、到處維持秩序的政府"。[1](P207)與我們的"常識"相反,在托克維爾筆下,路易十六政府乃是一個開明君主政府:國王實際上尊重和服從公眾輿論;政府鼓勵經濟發展、實施公共工程;路易十六還嘗試改革,屢試屢敗、屢敗屢試。但是,恰恰是路易十六政府的局部的開明、改革措施加速了大革命的爆發。托克維爾描述了這其中的微妙之處:

政府發起各種公共建設事業,與政府有金錢關系的人數驚人地增長,許多人萌發了發財暴富的慾望,但是,專制政府的財政管理不善使得宮廷的劣跡變成了千家萬戶的私人災難,與政府關系最密切、最維護政府的那批工商業資產階級也就變成了最激進的改革要求者;

國王和政府官員公開討論社會政治弊端,國王屢屢試圖減輕下層民眾的負擔,如廢除農民的勞役制和手工業的行會,再如為消除額外增派而實行軍役稅公開措施,甚至要廢除貴族的免稅特權,這些口惠而實不至、半途而廢的改革只是起了喚起民眾不滿情緒的作用;

波旁王朝任意侵犯民眾的私有財產,對所欠私人借款拖延抵賴,在飢荒時期強行實施徵集制、食品強制出售和最高限價等措施,對窮人實行嚴酷而不公平的司法措施等等,這些都是政府現身說法對民眾進行革命方式教育;

大革命前夕(1787年),路易十六政府對司法部門、省級行政機構進行改革。這項改革"希圖一舉變革舊的方法、一下子匡正積年沉痾",但是改革打亂了原有的權力秩序,使得每一個公民彷彿覺得"國家政府突然間更換了所有官員,更新了所有準則……所有法國人感受到了一種微小的特殊波動。"在這種人心普遍浮動不安的情況下,"最後一擊便使它(國家)整個動搖起來,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最大的動盪和最可怕的混亂。"[1](P234)

托克維爾總結說:"被革命摧毀的政權幾乎總是比它前面的那個政權更好,而且經驗告訴我們,對於一個壞政府來說,最危險的時刻通常就是它開始改革的時刻。"

沖塌德意志帝國大廈的力量來自西方。1789年法國爆發了革命。在資產階級的壓力下,從中世紀早期延續至今的封建社會制度被盪滌。三權分立和人權保證了所有公民的自由和平等。普魯士和奧地利企圖以武力對這個鄰國的事務進行干涉,結果慘遭失敗,引起了革命軍的反攻。在繼承了法國大革命遺產的拿破崙軍隊的沖擊下,德意志帝國最終土崩瓦解。法國佔領了萊茵河左岸。為了賠償這些地區前主人的損失,進行了犧牲較小的,尤其是宗教的侯爵領地的大規模土地重劃:根據1803年的帝國代表聯席會議的決定,大約400萬臣民換了君主。中等邦國坐享其成。它們中間的大多數於1806年在法國的庇護下結成萊茵邦聯。同年,法蘭茨二世皇帝退位,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就此壽終正寢。

法國大革命並未蔓延至德國。雖然在過去的年月里這里一再有個別人士試圖消除貴族和市民階層之間的界線,也有重要人物將西邊的變革當作新時代的開始來歡迎,但是革命的星星之火卻無法躍至德國,因為同中央集權的法國相反,帝國的聯邦制結構阻礙著新思想的傳播。除此之外,革命的發源地法國對德國人來說,乃是敵人和佔領國。同拿破崙的斗爭實際上變成了一場新的民族運動,最後上升為解放戰爭。社會變革的力量對德國不無影響。首先在萊茵邦聯諸國,然後是普魯士開始進行改革(同施泰因、哈登貝格、沙恩霍斯特、威廉·馮·洪堡等人的名字聯系在一起),其目的是最終拆除封建障礙,建立一個自由的、擔負起責任的資產階級社會:廢除農奴制、實現營業自由、城市自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普遍服役義務。但是,許多改革方興未艾就半途而廢。公民在大多數情況下仍不得參與立法;只有幾個主要在德國南部的邦君遲疑地制定了憲法。

㈥ 法國保王黨是什麼

您好!法國保王黨指的是保衛王權的政治勢力。法國保王黨主要指的是,法國大革命,既1789年在法國爆發的資產階級革命中,保衛王權的政治勢力。法國的革命歷史就是保王黨和革命派早逗的反復斗爭。例如:1789年法國褲睜鉛大革命
1792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1804年拿破崙成為法國皇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帝國)
1848年法胡好蘭西第二共和國
1852年法蘭西第二帝國
1870年第三共和國

㈦ 槍決內依的審判的具體內容

[新內閣和盟軍的佔領]國王到達巴黎後的第二天,即 7 月 9 日,組成了 新內閣。新內閣和前內閣的區別是這屆內閣真正具有政府的職能,設立了首 相負責領導內閣,不再有王室成員充任內閣部長。政府首腦是塔列朗,兼任 外交大臣,富歇任警務大臣,古維翁·聖西爾元帥任陸軍大臣,路易男爵任 財政大臣,帕斯基耶任司法和內政大臣,若古爾任海軍大臣,這些人都是舊 日革命時期和第一帝國時期的名人。
新內閣上台首先就面臨法國遭受盟軍入侵佔領的局面。滑鐵盧的勝利和 國王重新上台並沒有使歐洲各國的進軍停止下來。不久,他們就部分或全部 佔領了法國 61 個郡,外國軍隊遍及法國領土。當時在法國國內駐有普魯士軍
隊 31 萬人,奧地利 32 萬人,英國和荷蘭 12.6 萬人,俄國 25 萬人,巴伐利
亞 6 萬人,還有巴登、符登堡、撒丁、西班牙、瑞士等國的軍隊,總數約 120 萬。他們是國王根據 3 月 25 日條約請來鎮壓「篡權者」的客人,但他們卻在 法國國土上燒殺淫掠,無惡不作,甚至干涉地方行政、虐待官吏,綁架郡守。 佔領軍還採取暴力從盧浮宮擄去不少名畫和雕塑。對此,法國政府只好忍氣 吞聲。
[白色恐怖]隨著波旁王朝卷土重來,保王派分子對大革命和帝國同情者
大肆反攻倒算,白色恐怖的陰影籠罩法國。 「白色恐怖」最初是由貴族以及保王派的秘密社團發起的,表現最為突
出的是法國南部。早在拿破崙滑鐵盧戰敗的消息剛剛傳出,保王派就舉起復
仇寶劍。6 月 25 日,狂熱的保王分子在馬賽大肆殺戮雅各賓黨人友蔽和拿破崙軍 隊的官兵。不久布呂納元帥在阿維農被保王派槍殺,暴屍街頭後,投入羅納 河。在一些支持過「百日」的地區和城市,保王分子燒毀房屋,洗劫財物, 殺戮男子,蹂躪女人,在里昂市,大批工人被迫逃亡,一度使車間 3/4 的機 器停止運轉。在尼姆,連信仰新教的市民也遭毒打,財產被洗劫,有 37 人遭 殺害,更多的人被關押,2500 人出逃。
在保王派反攻倒算的同時,波旁王朝利用國家政權有步驟地通過法律手
續對進步人士實行鎮壓,有人稱之為「合法的白色恐怖」。 路易十八違背自己赦免「步入迷途的法國人」的諾言,在他的授意下,
富歇開列了一大批不能赦免的人員名單,遞交內閣。塔列朗閱後譏諷道:富
歇「在他的名單上沒有遺忘他的任何朋友。」內閣最後確定了 57 人的懲辦名 單,其中軍官 19 人將移交軍事法庭」其餘被軟禁在巴黎城外,等待議會的處 理。許多拿破崙的高級將領被處決,年輕的拉貝德瓦埃上校因為在「百日」 期間第一個投奔拿破崙被槍決,著名的內依元帥,因聽信部下投向拿破崙, 亦遭逮捕而處死。
而後,議會通過一系列法律,用於鎮壓反對波旁王朝的人。其中重要的 有四項:10 月 29 日通過一般安全法,允許政府不經起訴即可任意逮捕一切 侵害國王權力和國家安前虧全的人;11 月 9 日通過關於懲治煽動性言論和作品的 法律,對呼喊「煽動性」口號者即處以監禁和罰款,嚴重者流放;12 月 7 日 通過重罪法庭法,設立重罪法庭審判慧告神政治犯,剝奪被告上訴權,不設陪審團;
1816 年 1 月 12 日通過赦免法,被軟禁在巴黎城外的犯人遭流放。根據這些 法律,法國出現了鎮壓高潮,根據不完全統計,判決的政治案件總數達 5000 件。

㈧ 什麼叫新保守主義,以及他的發展歷史

保守主義(Conservatism)是資產階級政治思想的重要傳統之一,通常的含義是指要求維護社會現狀和歷史傳統,反對一切激進的革命和革新,主張節制政治,以妥協的手段調和各種社會力量的利益沖突的理論和思潮。
保守主義的起源:保守主義是20世紀西方最主要的政治思潮之一,保守派的意識形態。70年代以來,隨著西歐福利國家運動和美國「偉大社會」運動受挫,中右勢力赫然崛起,從70年代末開始保守派先後在英、美、西德等西方工業大國上台執政,在法、意、奧、瑞典等國也有相當進展,形成1848年革命以來最強勁的保守主義運動。其意識形態也因此而迅速擴大影響,成為80年代西方最流行的政治思潮之一。
保守主義在西方社會淵源深遠,古希臘的柏拉圖、中世紀的阿奎那、文藝復興時期的馬基雅維利、近代的霍布斯等大思想家均有程度不等的保守色彩。但作為一種明確的政治態度,政治哲學和政治運動的保守主義,卻遲至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爆發時才形成。那場以自由、平等、博愛為旗幟、以暴力和恐怖為手段的社會激變,對歐洲以至整個輪蠢桐世界產生了巨大沖擊, 並引起各種政治力量的不同反應。保守主義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首先奠定其思想基礎的是英國政論家和議會活動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1729-1797)。
18世紀法國大革命爆發後,人民群眾所表現出來的巨大作用,使資產階級內部的一些保守分子產生了很大的擔心和恐懼。伯克於1790年出版了《法國革命感想錄》(也譯為《法國革命論》),對法國大革命進行了猛烈的批評,提出了一套系統的保守主義觀點。這被公認為保守主義誕生的標志。但伯克從未使用過保守主義一詞。保守主義來源於法文Conservateur,是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法國保王派創造的。這個術語迅速為其它反對法國革命的政治集團所採納,美國共和派從1830年開始自命為「保守分子」,英國托利黨也於同年得到「保守黨」的稱號。
伯克認為,人性是無知和容易犯錯誤的,平等只是一種虛構,社會政治體內必然存在等級差別,這是一種習慣的社會紀律。遵從社會的習慣和傳統就是人的本性。法國大革命通過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不過是一派既無價值又含糊其詞的具文。這是其一。其二,伯克認為,同國家相比,個人是渺小和短暫的,而國家或公共生活是臘坦偉大的、永久的;文明不是個人的、而是社會的財富。國家是最高財富的化身,一個人只有成為社會成員才能擺脫野蠻,一個人所有的精神財富都來自有組織的社會成員的身份;個人必須承擔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否則,個人就會成為一幫雜亂無章的逃兵和無賴。其三,伯克認為,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是該國特定的自然條件、歷史傳統、民族性格、宗教信仰、倫理道德、社會習慣等所決定的,是經過若干世紀、若干代人慎重選擇的結果,是約定俗成的產物。社會政治制度的基礎是習慣和傳統。要創造什麼新的政體是極其可笑而可悲的。他反對革命和改革,主張審慎的「改善」。他認為,偉大的政治傳統一向包含有自身發展的提示,社會政治制度可以改進,但必須遵照人民的習慣,符合歷史傳統;改進的目的是為了維護這種傳統,如同修繕房屋一樣,要使修繕盡可能地符合房屋的格局。(薩拜因:《政治學說史》,下,1986,pp.670-694)伯克的思想,對後來的保守主義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伯克對法國革命的理論和實踐作了全面批判,指出自由和法律秩序、倫理准則、個人尊嚴之間有不可割裂的內在聯系,抽象的、孤立的自由只會蛻化為少數人的特權而終歸毀滅。法國革命恰恰破壞了自由的條件,因此其結局必定是空前的混亂和新的專制。西方思想界對伯克的觀點評價各不相同,但公認他對法國革命的前景有驚人的預見力。
伯克未建立自己的理論體系,但闡發了保守主義的一些基本信念,諸如上帝締造的、以身份和財產不平等為標志的「自然秩序」;「時效」所產生的權益;由無數世代共同創造、體現社會共同利益檔坦的「民族」概念;容忍漸進的和保存優秀傳統的改良、反對蓄意破壞現存制度和社會秩序的激變的態度等等。伯克熱情贊頌貴族精神,但並不是一個死板的復古主義者。他所維護的是英國社會由來已久的個人自由,他本人就曾屬於自由主義的輝格黨。因此伯克對西方政治思想有跨時代的深遠影響,不僅為早期保守主義奠定了基礎,而且依然是許多當代保守黨人的精神源泉。

保守主義的演變。自伯克之後,保守主義在19世紀發展為三個不同學派。法國的正統主義,也稱拉丁派,屬於保守主義的極右翼。創始人和主要代表是兩位法國貴族德·梅斯特爾(Joseph de Maistre l753一1821)和德·波納德(Louis de Bonald11753—1840)。他們實際上是封建貴族的代表。這一派發揮伯克的神權思想並使之系統化,指責1789年大革命毀滅精神生活和社會秩序,造成無政府狀態,並嚴厲批判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自利傾向。他們要求恢復革命前「黃金時代」的政治制度,即統一的世界性基督教會和絕對王權相結合的封建專制。正統主義在「神聖同盟」統治歐洲的年代盛極一時,但其專制主義立場完全違背歷史潮流,同時也與溫和派保守黨人不合拍,因而自1848年歐洲革命後便漸趨衷落。不過它在後來的法國保守主義傳統中仍有一定影響,20世紀20和30年代夏爾·莫臘和莫里斯·巴雷斯領導的「法蘭西行動」就是其後繼者。
德國的浪漫主義。該稱號緣於贊美情感、貶低理智的精神傾向。其成員為一批缺乏科學頭腦、憎惡資產階級並支持貴族和君主制度的知識分子,主要代表有諾瓦利斯(1772—1801)、弗里德里克·馮·施萊格爾(1774—1829)、亞當·穆勒(Adam Muller 1779—1829)、海因里希·馮·特萊奇克(1834—1896)等。此外。英國的薩繆爾·泰勒·柯爾律治(1772—1834)和托馬斯·卡萊爾(1795—1881)同他們也有關聯。這派人持一種世俗的、辯證唯心主義的眼光。他們把伯克的思想運用於社會歷史領域,將社會歷史理解為一個發展過程,其動因在於自然和時間。他們注重傳統和歷史的連續性,反對社會革命;倡導精神的絕對自由,但是與社會有機體論相結合,主張實現自由的唯一途徑是個人應獻身於整個國家和社會的事業,而不是追求個人權益。這種觀點最終導致無限度的種族統一和國家權力,因而同樣與溫和派保守主義有沖突。他們反對理性,主張用人的情感、情緒和激情來體現現實。在政治領導權問題上,他們有一種類似精英論的觀點,論證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如詩人、哲學家等)的統治使命。浪漫主義後來成為法西斯主義的理論來源之一。
英國的溫和派。其主要代表除伯克外,還有威廉·科貝特(1763—1835)、羅伯特·塞西爾·索爾茲伯里侯爵(R·C·Salisbbry 1830—1903)、亨利·梅因(H·Main 1822—1885)、威廉·萊基(1838—1903)、詹姆斯·斯蒂芬爵士(1829—1894)等。此外,本傑明·孔斯坦(1767—1830)、德·托克維爾(1805—1859)等比較保守的法國自由主義者也與他們有相通之處。這一派的價值觀有強烈的貴族主義色彩,但不像前兩派那樣絕對化,而比較靈活、實際。他們屬於資本主義社會的保守派,主要旗幟為個人自由、法治和議會民主,主張以妥協、溫和的手段調解社會沖突。他們厭惡近代工業文明和資本主義民主,卻又避免直接對抗,並能採取主動行動竭力將其納入自己的軌道,防止其走向極端。本傑明·迪斯雷利(1804—1881)領導的「托利黨民主」運動就是一個突出例證。英國溫和派影響最大、最持久,是早期保守主義的主流。
19世紀的保守主義思潮是一個復雜的思潮,裡面既有封建的保守勢力的思想,又有資產階級保守派的思想。這三個學派之間的界限不是絕對的,它們反對革命、抵制民主改革的基本立場接近一致。每一派在其它國度亦有代表人物,而不少思想家兼備兩派、甚至三派特徵。各派之間之所以存在顯著差別,一是由於各國社會傳統不同,如法國的政:冶斗爭一向十分激烈,左右兩翼沒有妥協餘地;二是由於各國發展程度不同,19世紀上半期法國社會進程落後於英國一個世紀以上,而當時的德國甚至尚未形成統一的民族國家。
進入20世紀、尤其是一戰後,各國保守主義的差別日益縮小,因為它們的論敵趨於一致:國際上以蘇聯為代表的共產主義運動和以意、德為代表的法西斯主義運動;各國國內的左翼和中左翼勢力,即有組織的勞工運動和福利國家運動。在保守派看來,這些不同敵手的實質相同:威脅傳統個人自由的國家干涉。因此歐美各地的保守主義逐漸聯成一體。進入20世紀以來,保守主義的發展過程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20世紀初到二戰前後為第一階段。此時西方政治秩序正發生迅速而劇烈的變化,保守派遇到明顯挫折。他們在思想上的主要表現是對消逝的舊傳統的悲嘆、對國家干預的新自由主義思潮的抵觸、對民主運動和革命風潮的恐懼和對強有力的傑出人物即精英人物的強烈呼喚,但沒有形成明確的政治綱領。這一時期主要有兩派人物:一是精英派和專家治國派。以義大利的莫斯卡(G·Mossca 1858一1941)和帕累托(V·Pareto 1848一1923)為代表的精英派認為,人類社會永遠存在有文化教養的傑出人物和愚昧無知的民眾。學者、政治家、藝術家和企業的管理人物是傑出人物,而保持精英的素質和領導權是拯救西方的惟一途徑。以美國的伯納姆(J·Burnham 1905—)和加爾布雷思(J·K·Galbraith 1908—)為代表的專家治國派則根據現代工業社會的新變化認為,西方各工業國都進入管理社會,出現了新的管理階級和作為社會主體的技術專家,他們是社會的真正領導者,議會民主行將滅亡。二是以英國的保守黨政治家塞西爾為首的保守主義,塞西爾對伯克的保守主義作了新闡發。
從二戰前後到70年代初為第二階段,此時保守派處境進一步惡化。這一時期,是新自由主義的盛行時期。與此相應,正是新保守主義潛心研究、醞釀和提出對新自由主義的批判,構建理論體系的時期。當代許多新保守主義者都是在這一時期形成觀點、嶄露頭角的。由於部分歐洲保守分子曾同情、支持甚至參加法西斯運動,保守派在戰後聲名狼籍,以至於除英國之外的其它歐洲保守主義黨派均被迫改換了招牌。與此同時,福利國家運動橫掃西方世界,保守派為大勢所趨在福利建設方面與申左翼競爭,在理論上主要表現為哈羅德·麥克米倫(1894—1987)的「中間道路」。這種思想現實可行並有所建樹,但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卻喪失了獨立價值。在此期間,美國涌現一批以歐文·克里斯托爾和丹尼爾·貝爾為代表的「新保守主義者」,預示著保守主義的復甦。然而其思想並未完全越出「中間道路」的軌范,因而尚不具備改變政局的力量。
70年代中期以來為第三階段。隨著新自由主義理論和政策面臨的嚴峻挑戰和西方社會的困境,從70年代後期開始,保守派開始接連贏得選舉,而新保守主義思潮也迅速蔓延,成為80年代佔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這既是對福利國家的挑戰,也是對保守主義中間道路的反省,但已不是傳統或古典的保守主義,而是吸收部分自由主義成份的保守主義,即把古典自由主義同保守主義結合在一起,反對新自由主義的基本理論和政策。因此,研究西方政治思潮的人們,通常把他們稱為自由保守主義。而西方經濟學界則多把他們稱為新自由主義者。這兩者含義的角度不同。這個時期另一令人矚目的現象是具有深厚自由主義傳統的美國取代英國而成為西方保守主義的中心。主要代表人物有哈耶克(F·A·Hayek l899—1992)、弗里德曼(M·Friedman l912—)及諾齊克(Robert Nozick 1938—2002)、布坎南(James M·Buchananlg 1919—)等。
70年代保守主義的崛起、崛起的主要原因及該思潮發展的一般概況可見教材pp.53-57。

保守主義的基本特徵。首先,保守主義反映一種守舊拒新的社會心理。著名英國保守主義思想家休·塞西爾說:「謹慎小心的普通人不相信那種未經自己的經驗測試、也不知道別人的經驗業已測試並發現是令人滿意的事情。他寧可選擇他所熟悉的、即使不完善的東西,也不選擇未經測試的新東西,盡管那種東西可能是很吸引人的。」這種經驗主義傾向使保守主義一向貶低理論的作用,因而自身也從未形成嚴整統一的學說體系。其哲學基礎是:承認人的本性是惡的,是有缺陷的,必須通過法律和宗教對這些加以限制,否則,人的邪惡本質就會通過戰爭、暴力和掠奪等表現出來。故在哲學上,保守主義深受基督教原罪教義的影響,確認人類本性和理智有難以葯救的缺陷,社會弊病只可減輕而無法根除。因此保守主義總是懷疑政治活動的功能,反對徹底改造社會的任何企圖,特別是未經檢驗的烏托邦理想。節制政治的觀念是它區別於其它政治思潮的分水嶺。自由主義雖然也提倡節制政治,其出發點和目標卻不同,它所鼓吹的人權、進步和理性等抽象概念都是保守主義不能接受的。
其次,保守主義的社會觀是一種「機體論」。在對待社會變革的問題上,保守主義認為社會是一個長期發展而形成的有機體,它所依賴的是傳統、習慣、法律和秩序;對社會變革必須採取非常審慎的態度。它把人類共同體理解為生物一般的有機組織,其中各局部之間、各局部和整體之間存在一種相互依賴關系,局部不可離開整體而獨立生存。同時,各局部的地位也不同,如大腦和心臟在人體中的作用就超過手足和毛發。這種觀念的現實含義是:社會問題是復雜的,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社會的整體或公共利益應高於個人和集團利益,等級和階級差別乃自然秩序所定,因此所以社會成員均應服從命運、各司其職。所以,在處理個人與國家和社會的關系問題上,保守主義強調國家和社會對個人的重要性,認為一個人只有成為家庭、集體、國家和社會的一部分,才有存在的意義
再次,在政治上,保守主義堅持柏拉圖創立的賢人治國原則,宣揚領導權必須交給素質優異的傑出人物,而不是那些善於蠱惑人心的群眾領袖。統治權應該是永久性的,不能受頻繁的選舉活動的干擾和破壞,以確保政治的連續和穩定。保守派一貫強調秩序和法律,維護有利於統一的傳統社會紐帶如宗教、習俗、倫理、家庭等。由於這個緣故,他們得到「秩序黨」的稱號,與自由派的稱號「進步黨」恰成對照。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守舊拒新的保守態度主要表現為安於現狀,不願看到任何形式的劇變,無論急速前進還是大步倒退。因此一般說來,保守和反動不宜簡單地等同起來。此外,保守態度也並不意味著其思想內容一成不變。首先,不同時代的社會現狀和傳統大不一樣,如自由放任在19世紀是新生事物,到了20世紀就變為妨礙社會進步的一種消極傳統,現代自由主義反而呼籲國家干預以對抗威脅個人自由的壟斷組織,因而當代放任主義者不再屬於自由派而屬於保守派。其次,西方保守派是有執政能力的強大政治勢力,他們出於競爭策略的需要不得不時常變換政綱,以吸引各階層的廣大選民,與自由派和社會黨人進行競爭。當代保守主義者甚至高唱改革,當然這不過是權宜之計,是以變求保,以溫和改革取代激進改革,或者說對別人的改革進行改革。
以上保守主義的特點只是概而論之,某些保守主義派別和理論家每每表現出更極端的論點和主張,甚至混跡於反動陣營。這是政治思想領域的正常現象,自由主義、無政府主義等
其它政治思潮也存在類似的情況。

新保守主義的基本特徵和作用。新保守主義最為鮮明的特徵是「反國家主義」即反對國家干預社會經濟生活。他們對新自由主義的國家干預理論和政策及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進行了猛烈批評,認為現在的政府已經超載,主張政府不要干預社會經濟生活,讓市場經濟自己在那裡運行。實際上,他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新闡發了古典自由主義的一些原則。
新保守主義對當代資本主義的發展發生了重要影響。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西方主要國家「福利國家」政策陷入困境,經濟出現滯脹,爆發嚴重的經濟蕭條,同時,政府機構膨脹,這引發了大量社會問題。這表明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表現方式發生了新變化。新保守主義的出現對英國、美國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政策發生了重大影響,這些國家紛紛採取新保守主義的政策,大力推行以私有化、改革社會福利政策為主的一系列政策。其結果,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在80年代到90年代獲得了新的發展。撒切爾、里根、科爾等都因此而曾經連任。
新保守主義在理論上研究了一些重要問題:如機會平等和結果平等、自由與平等、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問題。他們認為,新自由主義的國家干預政策,力圖調節人們收入的差距,得到結果平等,這反過來必然危及機會平等和人們自由競爭的權利,影響生產效率的提高,並且會削弱那些機會好的人的狀況,使那些辛苫勞作的人去養活那些靠社會福利而生活的人,這也是極不公道的。他們甚至認為,這樣也會導致政治上的專制。因為要維護這種不公正的狀況,只有靠專制才能做到。所以,國家不要干預社會經濟生活,從而保證個人在市場中自由競爭和發展。新保守主義從與新自由主義不同的角度研究和處理了國家與個人、機會平等與結果平等的關系。
新保守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的關系。這是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如果說,新自由主義是對古典自由主義的自由放任立場的糾正,強調國家對市場的調節,主張擴大政府的權力,實行社會福利政策的話,那麼,新保守主義的主要特點則在於對古典自由主義的基本主張的重新論證與復歸。在這個意義上說,新自由主義和新保守主義的區別只有相對的意義。因此,許多人把哈耶克、弗里德曼稱為自由主義者。
新保守主義與新自由主義是當代西方資產階級思索和解決重大社會經濟和政治問題的難兄難弟,都要維護資本主義的長治久安;它們都反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學說及社會主義國家。它們沒有根本的利害沖突。故它們在許多問題上吸收、採納對方的主張十分正常。
新保守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在長達幾十年的爭論中,主要涉及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政策問題,如:如何看待自由市場的競爭和發展?政府要不要干預,如何干預?要不要實行社會福利政策?盡管它們的觀點不同,但本質上又是一致的,都要維護資本主義私有制,即使新自由主義主張的國有化,實際上是私有制的一種變化而已;無論新自由主義主張國家干預,還是新保守主義主張自由競爭,最終都是為了維護個人自由,它們都不可能、也不會完全否認或者拋棄個人自由。這些使它們都可能成為資產階級政治思想的主流。

㈨ 拿破崙政權的內政措施及作用

1799年11月9日也就是法國共和歷霧月18日,拿破崙聯合西哀耶斯以解除「雅各賓主義」的威脅為借口,派兵取締了元老會和500人議會,發動政變,並通過一系列國內政策及1800年在義大利戰場的二次勝利鞏固了政權,直到1802年戰爭再次爆發,在1800年亞盟條約簽訂到1802年戰端重啟的這段時間內,拿破崙的梁搏主要原則是「內安法國,外和歐洲」。而在內政上主要包括幾個方面,其一是逐步建立一個中央相對集中的體制;其二時而聯型伍合時而打擊保王派和共和派,並與天主教修好。

關於拿破崙上台後的組織體系。在督政府時代,法國的最高層是元老院,500人議會和五個執政組成的政府,構成了整個權力的中心,有獨立的法院,而在下面是由省和郡組成的二級機構。在最高層,在政變之後接散了500人員,擔任第一執政,並逐步弱化元老院和兩個第二執政的權力,逐步把立法和權力收到個人手上;在下面的組織層,逐步上收控制權,並設立軍事法院,對地方暴亂,結社進行打擊;其三建立強而有力的警察部門,負責對整個法國的系統性監控,並實施某些不可見人的打擊;其四清洗軍隊中反對派,加強對軍隊的控制力度,並著手實施軍事榮譽團制度,培養軍事貴族階級。

關於拿破崙對派系力量的處理。在拿破崙時代,最有橡租祥力量的三個群體是保王派(貴族),民主派(大資產階級和法國革命遺留下來的當權人)和教士,而教士又已經分裂為尊憲派和頑固派。拿破崙以打擊偏右的雅各賓派上台,在上台之後對與大革命遺留的人權、平等保持了應有的尊重,他面臨所有革命時期領袖需要面臨同樣的問題,怎麼拉攏保守和激進的勢力,與所有領袖採取的措施一樣,拿破崙同樣也是打擊最左和最右的勢力,但是保持對中間勢力的安撫,但是相對而言,拿破崙早期追隨民主共和的思想,後期有個人的皇帝慾望,對保守勢力的打擊要更徹底,特別是在處理甘當公爵之後,但是登基之後受到的右派壓力增大,在對共和派的打擊上也更有力和殘酷。而與教士的和解則是為了保持整個法國的穩定,比較宗教的影響力已經持續一千多年,宗教的分裂遠較政治上的分裂要長久和難以彌合得多。

最終拿破崙通過加強組織控制,打擊和安撫並用穩定了整個法國的局勢,並將整個體系維持到退位。我想在整個國家組織體系中,混亂時期最強有力的部門一個是軍隊,另外一個是警察部門,最這個部門絕對控制,是實施相對集權控制的基礎,而在對這兩個體系的控制其一是一個自上而下的嚴格的體系,其二是需要在同級部門中一個相對制衡的力量對比。除此之外,不管如何詬病,控制輿論體系同樣也是保持整個集權控制體系能夠運轉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輿論控制、警察和軍隊、再加上經濟政策領域相對寬松基本上構成開明專制的基本要件。而對國內不同政治勢力的斗爭,總是在分化,培養對手,打擊和安撫並用這些基本的原則中選擇一定層度的組合來進行,而政策最終是否成功總還是會涉及力量考察、打擊的層面、自有的力量和工具等基本要素的考察,以及行動速度、行動的堅韌性等執行因素的影響。

㈩ 對新保守主義的認識

保守主義是20世紀西方最主要的政治思潮之一,保守派的意識形態。70年代以來,隨著西歐福利國家運動和美國「偉大社會」運動受挫,中右勢力赫然崛起,從70年代末開始保守派先後在英、美、西德等西方工業大國上台執政,在法、意、奧、瑞典等國也有相當進展,形成1848年革命以來最強勁的保守主義運動。其意識形態也因此而迅速擴大影響,成為80年代西方最流行的政治思潮之一。 保守主義在西方社會淵源深遠,古希臘的柏拉圖、中世紀的托馬斯·阿奎那、文藝復興時期的馬基雅維利、近代的霍布斯等大思想家均有程度不等的保守色彩。但作為一種明確的政治態度,政治哲學和政治運動的保守主義,卻遲至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爆發時才形成。那場以自由、平等、博姿滾愛為旗幟、以暴力和恐怖為手困冊兄段的社會激變,對歐洲以至整個世界產生了巨大沖擊,並引起各種政治力量的不同反應。保守主義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首先奠定其思想基礎的是英國政論家和議會活動家埃德蒙·伯克(EdmundBurke,1729-1797)。 18世紀法國大革命爆發後,人民群眾所表現出來的巨大作用,使資產階級內部的一些保守分子產生了很大的擔心和恐懼。伯克於1790年出版了《法國革命感想錄》(也譯為《法國革命論》),對法國大革命進行了猛烈的批評,提出了汪襲一套系統的保守主義觀點。這被公認為保守主義誕生的標志。但伯克從未使用過保守主義一詞。保守主義來源於法文Conservateur,是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法國保王派創造的。這個術語迅速為其它反對法國革命的政治集團所採納,美國共和派從1830年開始自命為「保守分子」,英國托利黨也於同年得到「保守黨」的稱號。

閱讀全文

與法國保王派是哪個王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3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