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二戰前法國曾與蘇聯兩國結盟,為何在法國戰役時蘇聯卻袖手旁觀不幫忙
兩國都是表面兄弟,並不想真心誠意的去幫助另一個國家,而是只想自保而已。在當初第2次世界大戰時,蘇聯和法國他們兩個國家感覺到了其他國家的威脅,自然而然的就簽訂了這個條約《法蘇互助條約》,這個條約在後來的大戰中並沒有起到什麼實質性的作用,在法國被德國圍困的時候,蘇聯並沒有起到援助的作用主要的原因有以下3點。
第三點就是因為德國軍隊實力增加的過於迅速,誰能想到德國在第1次世界大戰之後,短時間之內就能恢復實力,並且挑起第2次世界大戰,而且希特勒最擅長的就是閃電戰,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就擊潰一個國家,並且德國在當時擴軍的非常厲害,最多的時候有800萬之多,在人數相對較少的歐洲來說是最強大的一支軍隊了,所以說可能蘇聯還沒注意到德國的行動德國就將法國給打敗了。
㈡ 強大的德國曾經佔領了英國法國卻為什麼輸給蘇聯
最主要的原因要歸結於天氣,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啊!希特勒在布置蘇聯戰場時忽略了,蘇聯特殊的天氣。這個特殊情況讓德軍的行動計劃耽擱了,很長時間,而且損失慘重。斯大林在知道德軍要襲擊他的時候,曾向美歐求助,可結果令人失鎮正望,這讓斯御拿悔大敏稿林很惱火,也讓他認清了只有利益沒有真正的朋友,於是他決定加強軍事備戰,這段時間也正為蘇聯提供了喘息的機會。而希特勒的部隊卻一直沒有大的進展,而且還經常受到襲擊,而且戰事補給不便,加上蘇聯的英勇抵抗,和後來的洛曼底戰役的轉折,而最終失去了佔領蘇聯的實力,最終被聯軍打倒老巢而亡。
㈢ 蘇聯那麼強大,蘇聯為什麼擋不住德國的進攻呢
蘇德戰爭爆發初期,蘇聯的確沒能阻止住德軍的凌厲攻勢,致使其遭受了慘重的人員和物質損失!僅在基輔會戰時,就有70餘萬蘇軍被德軍圍殲。此戰被希特勒得意的宣揚:「這是史無前例的殲滅戰!」為什麼二戰初期,蘇軍沒能阻止住德軍的進攻?其原因大致有三個!
第一: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突然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向蘇聯發起「巴巴羅薩」行動時,打了蘇聯一個措手不及,致使蘇聯西部防禦體系傾刻崩盤!蘇聯認為希特勒在1938年3月吞並了奧地利,在1938年9月吞並了捷克,又剛剛在1940年6月5日擊敗法國。
而在此後又忙於在1940年7至10月,派空軍轟炸英倫三島,正在為其登陸進攻英國作準備。因此,在西線還有後顧之憂,英國仍然不肯屈服的情況下,希特勒是無睱東顧的!而且希特勒為了掩飾侵蘇企圖,也一直在對斯大林進行戰略欺騙,誤導了斯大林對形勢的正確判斷!
綜上:蘇軍在戰爭初期的失敗原因,既有斯大林對戰爭爆發時間的誤判,也有受希特勒蒙蔽的原因。更是因「大清洗」給蘇軍造成了嚴重內傷,大大的削弱了蘇軍的戰鬥力!並且蘇軍也缺乏應對「閃擊戰」的手段,導致其指揮體系的混亂,從而才會出現在戰爭初期節節敗退的局面!㈣ 1812法國與俄羅斯戰爭原因
1812年,拿破崙遠征俄國。1807年7月,法俄通過簽訂《蒂爾西特和約》結成同盟,俄國參加對英「大陸封鎖」。但此後幾年間,兩國在奧斯曼、波蘭和中歐地區爭奪日趨激烈,而俄國對「大陸封鎖」體系的破壞,更為拿破崙一世所不容。後,俄國又加入反法聯盟,戰爭一觸即發。
㈤ 蘇聯衛國戰爭勝利的原因
第一:蘇聯國土面積的巨大瞎局廳。第二:德國推進到莫斯科城下的時候冬裝禦寒設施沒有跟上,蘇聯的冬季非常非常的寒冷。坦克都無開動。第三:戰略問題,在挺磨隱進到莫斯科的時候,臘含德軍轉向高加索地區為了石油而戰,錯過了奪取莫斯科的機會,使蘇聯得到了全國動員的機會。第四:蘇聯紅軍的不怕犧牲英勇善戰。
㈥ 二戰時期,為什麼希特勒可以打敗整個西方,卻最後被蘇聯消滅
先說明題目的錯誤,希特勒沒有打敗到歐洲的西方世界,只是打敗了法國,就是與英國空戰打不過才入侵蘇聯的。
在二戰中蘇德大戰是最為慘烈的,當時希特勒趁著襲擊波蘭等東歐國家的威風,偷襲蘇聯,由於蘇聯毫無准備,精銳部隊被消滅,大面積的國土淪喪在德軍的手中。
由於中國牽制了日軍,使得蘇聯無後顧之憂,敢大量投入軍力在於希特勒的正面戰場上。英國在北非戰爭的勝利,也牽制了德軍的主力。同時,美國也投了大批主力軍到歐洲戰場,英美聯軍的諾曼底登陸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使得希特勒無論應付東西兩線作戰,稱霸世界的野心最後破產!
㈦ 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為何如此迅速戰敗
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第如此迅速戰敗的原因如下:
1.法國人盲目建設馬其諾防線,一廂情願地認為德國人永遠無法逾越。
2.聯軍的作戰意識很是消極,是既不想打又不敢打。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受一戰的陰影、波德戰爭的震撼,自身軍隊模糊的戰爭定位影響。以至於開戰前夕很多法軍因為喝高了而住院、支援物資里明確要求加入娛樂用具、拿自家產的葡萄酒去分界線和德軍換啤酒喝。
3.德軍及其周密的作戰部署,由曼施坦因元帥制定的黃色方案將兵力分為ABC三個集團軍,A集團軍部署於北部平原,負責進攻和掩護B集團軍;B集團軍部署中部森林,為主力部隊;C集團軍部署在馬其諾防線,負責牽制聯軍主力。
4.法國情報機構的無能。希特勒自編自導「黃色方案曝光」,使聯軍認為其主力部隊是A集團軍,為B集團軍贏得了絕對的勝利。
5.兩國治軍思想的嚴重差異。法軍雖然兵力遠高於德軍,但思維嚴重拖軌,在以坦克為主力的裝甲部隊配合步兵和空中力量的戰略時代,法軍還是側重以步兵為主,裝甲部隊為輔(肉盾)的陳舊思維,而且還是單純注重防禦(馬其諾防線),在運動戰大展神威之時還是沿襲一戰的老思維。
(7)蘇聯為什麼要擊敗法國擴展閱讀:
法國戰役
法國戰役(又稱法蘭西戰役,法語:Bataille de France,德國將其稱為西方戰役(Westfeldzug)),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從1940年5月10日開始進攻法國及比利時、荷蘭等低地國家。
結束了僵持半年多的假戰。號稱擁有「世界最強陸軍」的法國在戰爭歷時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便被納粹德國擊敗。戰爭最後,英國遠征軍和許多法軍士兵在發電機行動中成功地從敦刻爾克撤退至英國本土。
背景
1939年德國征服波蘭後,阿道夫·希特勒提出和平建議,但為英法所拒絕,於是希特勒便決心用實力來逼迫英法求和。10月9日他在給德國陸軍將領的一個指令中,闡明了他之所以堅信進攻西歐是德國唯一出路的理由。他擔心和蘇聯簽訂的條約,只有在符合蘇聯的目的時才會使蘇聯保持中立。因此一但英法向德國進攻,蘇聯很可能從背後給予致命的一擊。
所以他要提早在蘇聯准備好之前進攻法國。他還相信一旦法國失敗,英國也會就範。但以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為首的德國陸軍將領們堅決反對,理由是德國陸軍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可以擊敗西歐軍隊,一但開戰,德國必亡。希特勒嚴厲斥責勃勞希契等人膽小怕事,並命令他們無條件遵從他的主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戰役
㈧ 法國和蘇聯在1935年左右的戰爭是怎樣的
《法蘇互助條約》 法國和蘇聯為防禦德國法西斯侵略而締結的條約。1935年5月2日簽訂於巴黎,翌年3月27日生效,有效期5年。條約包括序言、5條正文和1項議定書。主要內容是:當法國或蘇聯成為任何一個歐洲國家侵略威脅和侵略危險的對象時,兩國彼此保證立即進行協商,以便採取國際聯盟盟約第10條關於防禦外來侵略的措施;當法蘇任何一方成為歐洲國家未經挑釁的侵略對象時,兩國保證立即相互進行支援和協助。在締約談判中,雙方曾商定,另制訂一項軍事專約作為政治條約的補充,但因後來法政府追隨英國推行綏靖政策而未果。《法蘇互助條約》是A.希特勒執政後,法蘇在面臨德國法西斯侵略威脅的形勢下簽訂的。但實際上,該約在預防和抵制德國法西斯侵略方面未能發揮其應有作用。 (王承《中國軍事網路全書 軍事歷史卷》)
《東方公約》-條約與《蘇法互助條約》
《東方公約》-----蘇法互助《東方公約》草案提出後,法、蘇兩國為正式締結公約積極開展活動。蘇聯分別邀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三國派代表訪問蘇聯,三國都表示願意參加擬議中的公約。同時,巴爾都訪問了英國、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說服它們支持或參加《東方公約》。英國起先態度冷淡,後來在持保留條件的前提下同意給予支持,捷克斯洛伐克則積極支持。
德國蓄意進行破壞,始則叫囂《東方公約》意在「包圍」德國,當蘇、法兩國表示不反對德國參加後,它又聲稱在軍備平等的權利恢復之前,拒絕參加任何國際安全體系。此外,它搶先於1934年1月同波蘭簽訂為期10年的《德波互不侵犯條約》,同時聲稱願意同所有的鄰國締結這種雙邊互不侵犯條約,以此來破壞區域性多邊條約的簽訂。波蘭自從分別同蘇聯和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後,自以為掌握了保持中東歐「均勢」的砝碼,只要自己在蘇、德之間維持「等距離外交」,就足以維護本國的安全。因此它不願意先於德國加人《東方公約》。德、波兩國拒絕參加,使《東方公約》難以締結。
1934年10月,巴爾都在馬賽歡迎南斯拉夫國王亞歷山大一世時,同後者一起被法西斯僱傭者刺死。繼任外長賴伐爾在推行「大聯盟」外交時,把義大利放在主要位置上,進一步給《東方公約》蒙上陰影。
在多邊條約不可能締結的情況下,蘇法兩國於1935年5月2日簽訂了雙邊的《蘇法互助條約》,規定一方遭到歐洲國家的無端侵略時,另一方應立即提供援助。「歐洲國家」一詞表明法國不承擔援助蘇聯抗擊日本侵略的義務,蘇聯為了不放過每一個制止侵略的機會,作了讓步。兩周後,又簽訂了《蘇捷互助條約》,內容與蘇法條約相同。這兩個條約本來可以在反對德國侵略方面發揮作用,但是法國沒有履行條約義務的誠意,反而把它們視為「滑稽劇」和「備用手段」,遲遲不參加預定的三國軍事談判,同時企圖利用條約加強自己的地位,來改善同德國的關系。德國重新武裝萊因區後,法國又追隨英國推行綏靖政策,致使條約根本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法國是德國的近鄰和宿敵,希特勒的反法宣傳和毀約擴軍行動引起法國公眾的警惕和恐懼,並推動法國現實主義政治家巴爾都於1934年2月出任外交部長。
㈨ 如果讓歷史重演,蘇聯到底要怎樣做才能贏得冷戰
想要贏就要拉攏英法兩個國家。
消除意識領域的差異可能是獲勝的最大機會,除意識形態因素外,蘇聯復出的結果也可能出現。在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冷戰汪梁期間,英國和法國是歐洲的既有大國,而德者搜國則分為兩個。當英國向美國靠攏時,蘇聯竭盡全力擊敗法國,以增強其歐洲實力並將德國置於法國的控制之下。而且波蘭的控製成本太高了,放棄!這樣,法國獲得了德國,英國獲得了波蘭。為了自己的利益,英法將再次陷入沖突,吸引蘇聯成為英法最明智的選擇。這樣,蘇聯在冷戰中取得成功的希望就可以看作是曙光。
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法國與俄國到底有什麼恩怨呢
眾所周知,法國是歐洲文化和藝術的中心,有著非常絢麗輝煌的歷史,同時放過也是世界上的五大強國之一,自然是實力不俗。不過自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法國與歐洲就陷入到了一種非常尷尬的境地。雖說法德同為歐盟的領頭羊,但是經濟勢力卻被德國實力碾壓。在政治上有長期受到美國和英國的壓迫和約束。在修如此,遠觀東歐,其威懾力又遠遠比不上戰斗民族俄羅斯。為什麼法國會把俄羅斯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兩國相隔甚遠,看起來毫無地緣關系,馬克龍為什麼會發出如此言論呢?
最後,可以說,法國拿破崙時代的傳奇是被俄國一手終結的,不過最終法國也報了這一血海深仇,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打退俄國,讓他二十年都不敢來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