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莫里哀是17世紀法國的什麼

莫里哀是17世紀法國的什麼

發布時間:2023-05-23 07:41:19

⑴ 莫里哀的信息

莫里哀(Molière,1622年1月15日~1673年2月17日)是一位法國喜劇作家、演員、戲劇活動家。法國芭蕾舞喜劇的創始人。他的喜劇在種類和樣式上都比較多樣化。他的喜劇含有鬧劇成分,在風趣、粗獷之中表現出嚴肅的態度。他主張作品要自然、合理,強調以社會效果進行評價。他的作品對歐洲喜劇藝術的發展有深遠影響。在法國,他代表著「法蘭西精神」。其作品已譯成幾乎所有的重要語言,是世界各國舞台上經常演困洞出的劇目。本名為讓-巴蒂斯特·波克蘭(Jean Baptiste Poquelin),莫里哀是他的藝名。莫里哀是法國17世紀古典主義文學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義喜劇的創建者,在歐洲戲劇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代表作品《無病呻吟》,《偽君子》,《慳吝人》。
基本信息
中文名:莫里哀
英文名:Molière
別名:讓-巴蒂斯特·波克蘭
籍貫:法國巴黎
出生地:法國巴黎
性別:男
國籍:法國
出生年月:1622年搜念1月15日
星座:魔羯座
去世年月:1673年2月17日
職業:作家
宗教:天主教
代表作品:《無病呻吟》,《偽君子》,《慳吝人》,《唐璜》
主要成就:創立汪漏枯芭蕾舞喜劇

⑵ 百度知道

莫里哀他是一個獨來獨往的人,他的喜劇接近悲劇,戲寫得那樣聰明,沒有人有膽量敢模仿他。 ——歌德 他的榮譽什麼也不缺少,我們的光榮卻缺少了他。 ——法蘭西戲劇院 莫里哀(Moliere),(1622~1673),法國喜劇作家、演員、戲劇活動家。法國芭蕾舞喜劇的創始人。本名為讓-巴蒂斯特·波克蘭(Jean Baptiste Poquelin),莫里哀是他的藝名。莫里哀是法國17世紀古典主義文學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義喜劇的創建者,他在歐洲戲劇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曾享受貴族教育,但不久就宣布放棄世襲權力,從事戲劇事業。他創立「光耀劇團」,慘淡經營,曾因負債而被指控入獄。後來,他不顧當時蔑視演戲的社會風氣和家庭的反對,毅然離家出走,在外飄流了十多年。由於他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素材,編寫演出了一系列很有影響的喜劇。最後,莫里哀作為劇團的領導人重返巴黎,此後,他一直在巴黎進行創作演出。 莫里哀生活在資產階級勃興、封建統治日趨衰亡的文藝復興時期。他同情勞動人民,筆鋒所向,揭露的是昏庸腐朽的貴族,坑蒙拐騙的僧侶,無病呻吟的地主,冒充博學的「才子」,還有靠剝削起家而力圖「風雅」的資產者,利慾熏心、一毛不拔的高利貸者……他從各個側面勾畫出了剝削階級的丑惡形象。但他還沒有注意到正在形成的工人隊伍,因此他筆下的正面人物,常常是那些被嘲諷者的僕人、佃戶、工匠,這些人總是以高妙的手段使對方當場現形,讓剝削者在觀眾的哭聲中受到批判。 《丈夫學堂》劇照《太太學堂》劇照1659年,莫里哀創作《可哭的女才子》,辛辣地諷刺了資產者的附庸風雅,抨擊了貴族社會所謂「典雅」生活的腐朽無聊,因而觸怒了貴族勢力,遭到禁演。但莫里哀並未被嚇倒,連續編演了《丈夫學堂》和《太太學堂》。《太太學堂》因宣揚新思想,要求沖破封建思想牢籠而被指責為「淫穢」、「詆毀宗教」,又遭到禁演。莫里哀奮起還擊,寫了《〈太太學堂〉的批評》和《凡爾賽宮即興》兩出論戰性短劇。1664年,莫里哀寫成傑作《偽君子》,1668年,他又創作了另一部力作《吝嗇鬼》。 《偽君子》莫里哀是位喜劇大師,但是他的死卻是一場悲劇。為了維持劇團開支,他不得不帶病參加演出。1673年,在演完《沒病找病》最後一幕以後,莫里哀咯血倒下,當晚就逝世了,終年51歲。由於教會的阻撓,他的葬禮冷冷清清。 莫里哀給後人留下了近三十部喜劇,我國曾翻譯出版的作品有二十多種。莫里哀不僅是位傑出的劇作家、出色的導演,還是一位造詣極高的演員,他以整個生命推動了戲劇的前進,以滑稽的形式揭露了社會的黑暗,是法國古典主義(Le Classicisme)文學,以及歐洲文藝復興(La Renaissance)運動的傑出代表。
[編輯本段]生平
1622年1月15日 生於巴黎一個具有「王室侍從」身份的宮廷室內陳設商家庭。 1643年 放棄世襲權利,與貝雅爾兄妹等朋友組成「盛名劇團」在巴黎演出。 1644年 取藝名為莫里哀。 1645-1658年 帶領劇團在法國外省各地巡迴演出 1659年起,由於劇目受到國王路易十四的賞識,劇團開始長期在巴黎演出,此後的時期也是他創作的高潮期。 但由於長期勞累,莫里哀換上了嚴重的肺病 1662年 與比他小20歲的妻子結婚。 1673年2月17日 他在身體非常不適的情況下,帶病堅持表演自編劇目《無病呻吟》。他在舞台上的種種虛弱表現被觀眾認為是切合劇目內容非常真實的表演,因而贏得了熱烈的喝彩。演出完畢後幾個小時後,莫里哀與世長辭。 莫里哀死的時候,葬禮很簡單,只有兩個教士參加,沒有任何觀眾,而且是在日落黃昏之後,悄悄的進行。但是,不管怎樣,一個伶人終於獲得葬於聖地!次日,全巴黎都知道了這件事——一個伶人,沒有宣布放棄他的職業,沒有經過赦免他演戲、寫戲的罪過居然在宗教認可的聖地上安葬了——這是他為藝術爭得的榮譽.....
[編輯本段]創作
莫里哀的喜劇在種類和樣式上都比較多樣化。他的喜劇含有鬧劇成分,在風趣、粗獷之中表現出嚴肅的態度。他主張作品要自然、合理,強調以社會效果進行評價。他的作品開古典主義喜劇之先河,極大影響了喜劇乃至整個戲劇界的發展。在法國,他代表著「法蘭西精神」。其作品已譯成幾乎所有的重要語言,是世界各國舞台上經常演出的劇目。
[編輯本段]主要作品
《可笑的女才子》,Les Precieuses ridicules(1659年) 《偽君子》,Le Tartuffe,(1664年) 《唐璜》,Don Juan,(1665年) 《太太學堂》l'Ecole des femmes,(1662年) 《憤世嫉俗》,Le Misanthrope(1666年) 《吝嗇鬼》,L'Avare,(1668年) 《浦爾叟雅克先生》,Monsieur de Pourceaugnac,(1669年) 《貴人迷》,Le Bourgeois gentilhomme(1670年) 《無病呻吟》,Le Malade imaginaire,(1673年)
[編輯本段]離世之前
1673年2月17日的晚上,法國巴黎劇院上演一部喜劇《無病呻吟》,擔任主角的是作者本人—莫里哀。開演前,他妻子懇切地勸他說:「你病得這樣重,就不要登場了吧!」他回答說:「這有什麼辦法呢?假如一天不演出,那五十個可憐的兄弟又如何生活呢?」他忍著病痛參加了演出。劇場里座無虛席。莫里哀登場了,台下響起熱烈的掌聲。劇中人「心病者」是一個掛著醫生招牌的江湖騙子,沒病裝病,而扮演的人卻真正有病,經常痛苦地皺眉咳嗽,觀眾還以為是莫里哀表演得逼真,就熱烈地鼓掌喝彩。由於咳嗽掙破了喉管,當掌聲尚未平息時,他的生命已結束在舞台上了。 傳說莫里哀每寫成一個劇本,喜歡先念給他的女僕聽。女僕聽後總是說好。莫里哀最初認為女僕文化水平低,不過是討主人喜歡而已。有一次,莫里哀故意把一個寫失敗了的劇本念給她聽,女僕立刻瞪大眼睛說:「這不是先生寫的!」莫里哀恍然大悟,原來女僕已經熟知了他作品的風格。 莫里哀,原名讓·巴蒂斯特·波克蘭,1622年出生,是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喜劇家。父親是掛毯商和宮廷室陳設商。 他父親曾花錢購買了「國王侍從」的身份,希望莫里哀能繼承父業,或者做律師。1635年,父親把他送進貴族子弟學校克萊蒙中學讀書,1638年,又把「國王侍從」的身份過到他名下。1639年,莫里哀中學畢業後,父親還為他買到一張奧爾良大學法學碩士的文憑。但是,莫里哀自幼就喜愛戲劇,而不喜歡經商。 1643年他21歲時,走出家庭同貝雅爾兄妹等十來個青年組織了「光耀劇團」在巴黎演戲。演出失敗,劇團負了債,莫里哀為此而被拘押起來,後來由他父親作保獲釋。1645年劇團解散,但莫里哀並不因此而灰心,他又與貝雅爾兄妹一起參加另一劇團,離開巴黎,在法國西南一帶一直流浪了12年。 在這期間,他生活在民間,得以熟悉法國社會,了解人民生活,也學習人民所喜聞樂見的鬧劇和以演技著稱的義大利「即興喜劇」,鍛煉成一個出色的戲劇活動家。 1652年以後,莫里哀成為劇團的負責人,並開始創作劇本。1655年,在里昂上演了他的詩體喜劇《冒失鬼》。1656年,在貝濟耶上演他的詩體喜劇《愛情的埋怨》。 他的劇作受到觀眾的歡迎,劇團的聲譽也因此而蒸蒸日上,以至名聞巴黎。1658年10月24日,莫里哀劇團應召來巴黎,在盧浮宮為路易十四演出,得到賞識。路易十四下令把盧浮宮劇場撥給他的劇團。從此以後他就一直定居巴黎。 1659年11月18日,他的《可笑的女才子》上演,這是他在巴黎創作的第一個劇本,矛頭指向貴族。劇本通過兩個貴族青年向一對資產者出身而喜歡模仿巴黎貴族習氣的外省女子求婚時的笑話,嘲笑貴族沙龍文體,也諷刺資產階級矯揉造作,附庸風雅的丑態。戲只演了一場就被迫停演。經過疏通,該戲才得重演。1661年,羅浮宮改建門廊,莫里哀失去了劇場,國王又把王宮劇場撥給莫里哀劇團。後來,他的喜劇全都在這里演出。 1661年上演的《丈夫學堂》和1662年上演的《夫人學堂》,是莫里哀運用古典主義創作規則所寫的兩部喜劇。《夫人學堂》的演出標志著法國古典主義喜劇的誕生。《丈夫學堂》則提出了女子教育問題。劇中兩兄弟分別收養兩個孤女,一個嚴加管教,一舉一動都不放鬆,一個任其自然發展,結果是前者教育失敗。劇本反對封建禮教,擁護順乎天性的教育。女孩子阿妮斯在修道院住了13年,17歲才出院,成了個什麼都不懂的白痴。夫權思想的體現者阿諾夫就希望這樣的女子做他的妻室。但封建桎梏經不起真正愛情的沖擊。阿妮斯與青年賀拉斯相愛,設法逃出了阿諾夫的家庭。 《夫人學堂》演出以後,在社會上頓時引起一陣軒然大波。教會和封建衛道者竭力攻擊這個劇本,還散布了許多流言蜚語。莫里哀便寫了《的批判》一劇來進行反駁。敵對的劇團又搬出攻擊莫里哀的戲來發動攻勢。莫里哀也不示弱,又寫了《凡爾賽即興》一劇來奉答。 從1664年開始,莫里哀的喜劇創作進入了全盛時期,也是他反封建反教會斗爭最激烈的時期。除了最著名的《偽君子》(又譯作《達爾杜弗》)外,《唐·璜》、《恨世者》、《慳吝人》和《喬治·唐丹》等,都是這時期的名劇。 《唐·璜》(也譯為《石宴》)借一個西班牙的傳說人物,揭露法國貴族的罪惡。主角唐·璜表面上文雅、瀟灑,還有「自由思想」,實際上無惡不作,正如他的僕人所說,是「世界上從未有過的最大的惡棍」。他代表了當時社會上那些大貴族,利用自己的身份和特權,為非作歹,橫行霸道。《唐·璜》一劇的人物性格復雜,情節發生的地點多次轉換,而且並不遵守「三一律」,是莫里哀劇作中獨具一格的作品。 《恨世者》(又譯《憤世嫉俗》)是一部五幕詩體喜劇的傑作,它以整個貴族社會作為諷刺對象,揭露貴族階層的腐朽、墮落以及貴族社會內部自私虛偽、勾心鬥角的情景。 男主人公阿爾賽斯特看不慣這一切,卻愛上了專好誹謗別人的風騷寡婦色里曼娜。他以為遇到了知己,可以成雙配對。但當他要求色里曼娜拋棄這個自私自利、庸俗無聊的社會時,對方卻捨不得她所誹謗的社會,兩人只好分手。 五幕散文喜劇《慳吝人》(又譯《吝嗇鬼》)被看作與《偽君子》齊名的傑作。它的主要情節是從古羅馬喜劇家普勞圖斯的《一壇黃金》脫胎而來的。主人公阿巴貢是高利貸商人,他貪婪吝嗇,愛錢如命,與他的兒女形成了尖銳的矛盾。為了省下嫁妝,他要女兒嫁給年已半百的老頭,他又要兒子娶一個寡婦,他自己則要不花錢娶年輕美貌的姑娘,兒子克雷央特的情人瑪利婭娜,為此而鬧到父子反目。克雷央特的男僕臘麥呂史出了妙計,把阿巴貢埋在花園里的一萬金幣偷來,再對他進行要挾。阿巴貢發現錢幣丟失後,氣急敗壞地追贓,追到了管家瓦賴爾身上,發現他就是自己女兒愛麗絲的情人。克雷央特對阿巴貢說,只要同意他的親事,便將一萬金幣歸還。正在這時,昂賽末前來簽訂婚約,發現瓦賴爾和瑪利婭娜原是他早先失散的一對兒女,為了成全他們的婚事,昂賽末表示願意承擔全部結婚費用,這才使守財奴阿巴貢同意兩對青年的婚姻。 1669年以後,莫里哀的創作發生了一些變化。在思想內容上繼續發揮前一時期的主題,在藝術上則著力運用民間鬧劇的藝術傳統。 《布索那克先生》和《醉心貴族的小市民》(是兩出舞蹈喜劇,也是兩出嘲笑資產階級虛榮心的喜劇)。它們曾由義大利人呂利譜曲,首先在宮中上演。布索那克先生是從外省來到巴黎的土財主,同一個小姐結婚,但實際上小姐早已另有新歡。一群流氓包圍了土財主,跟著他,捉弄他,開他的玩笑。他反把捉弄禍害他的人當作大恩人,在落荒逃走時還依依不捨地與之告別。 《醉心貴族的小市民》寫巴黎富商茹爾丹一心想當貴人,被別人玩弄卻還自以為樂,當不成本國貴人就當一個土耳其的假貴人。劇中一個人物自豪地聲稱:「一個又有錢又長得體面的正人君子比一個骯臟而窮酸的貴族可強得多」。 莫里哀去世後,路易十四曾問布瓦洛,在他在位期間,是誰在文學上給了他最大的光榮。布瓦羅回答:「陛下,是莫里哀。」 莫里哀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戲劇事業。法蘭西學士院成立後,古典主義文藝理論家布阿洛被選為院士,他曾勸莫里哀放棄演丑角的行當,這樣便有可能當上院士,獲得當時文人的最高榮譽,但被莫里哀謝絕了。莫里哀以自己卓越的成就,贏得了他在法國和歐洲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因此,在莫里哀去世之後,法蘭西學士院在大廳里為他立了一尊石像,底座上刻著這樣的題詞: 他的榮譽什麼也不缺少, 我們的光榮卻缺少了他。
[編輯本段]同名電影
外文名稱 Molière 更多外文片名: Molière.....Spain Molière 導演: Ariane Mnouchkine 編劇: Ariane Mnouchkine ....(written by) 主演: 菲利普·科貝爾 Philippe Caubère ....Jean-Baptiste Poquelin - dit Molière 瑪麗-佛朗索瓦·奧多倫 Marie-Françoise Audollent ....La Forest - La servante Jonathan Sutton ....La Grange 製作人 Proced by:克勞德·勒魯什 Claude Lelouch ....procer: Le Films 13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René Clemencic 攝影 Cinematography:Bernard Zitzermann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剪輯 Film Editing: Françoise Javet Georges Klotz 藝術指導 Proction Designer:Guy-Claude François 布景師 Set Decoration by:Nikos Meletopoulos 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 by:Daniel Ogier 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Elie Chouraqui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Claire Lusseyra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as Claire Lusseyran) Frédéric Schicklin ....trainee assistant director 影片類型:劇情 / 傳記 片長:260 min | France:300 min (TV version) 國家/地區:法國 / 義大利 上映 法國 France 1978年8月30日 美國 USA 1980年1月 義大利 Italy 1980年10月1日對白語言: 法語 色彩:彩色 幅面: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混音:單聲道 攝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⑶ 法國古典主義戲劇三大師分別指誰

分別為:莫里哀、高乃依、讓·拉辛。

1、莫里哀

原名讓·巴蒂斯特·波克蘭(Jean Baptiste Poquelin),法國芭蕾舞喜劇的創始人。

莫里哀是法國17世紀古典主義文學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義喜劇的創建者,代表作品《無病呻吟》,《偽君子》,《慳吝人》等。

2、高乃依

皮埃爾·高乃依(1606~1684),是十七世紀上半葉法國古典主義悲劇的代表作家,一向被稱為法國古典主義戲劇的奠基人。代表作有《了賀拉碧陪斯》、《西拿》和《波里厄克特》三部比較重要的悲劇。

3、讓·拉辛

讓·拉辛(法語:Jean Racine,1639年12月22日-1699年4月21日),法國劇作家,與高乃依和莫里哀合稱十七世紀最偉大的三位法國劇作家。

代表作品有《昂朵馬格》(1667)、《訟棍》(1668)、《布里塔尼居斯》(1669)等。

(3)莫里哀是17世紀法國的什麼擴展閱讀:

古典戲劇的特徵:

1、17世紀的歐洲,「舊封建等級趨於衰亡,中世紀市民等級正在形成現代資產階級。斗爭的任何一方尚未壓倒另一方」,這個時期的王權是進步的因素。

古典主義戲劇家和理論家在政治上擁護王權,他們的作品和理論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性,宣揚個人利益服從封建國家的整體利益,主張國家統一。在戲劇作品中,國王被描寫成「正確」、「公正」的化身,戲劇沖突的最後解決都有賴於「賢明君主」的仁慈。在戲劇論著中,往往也有頌揚國王政績,號召劇作家謳歌的內容。

2、古典主義戲劇崇尚理性,蔑視情慾。理智和感情的矛盾是構成戲劇沖突的基本內容,而最終都以蔽肢理智的勝利為結局。這里的所謂理智多指對中央王宏慧世權的擁護,對公民義務的履行,對個人情慾的剋制。這是以笛卡爾為代表的唯理主義哲學在戲劇創作中的反映。

⑷ 十七世紀法國古典主義最重要的喜劇作家

十七世紀法國古典主缺碼族義最重要的喜劇作家是莫里哀,他的作品《吝嗇鬼伏弊》中的高利貸商人阿巴貢是和葛朗台等並列世界文學領域的四大吝嗇鬼,莫里哀更是是古模銀典主義喜劇的創建者,他的喜劇從側面去勾畫剝削階級的形象,讓觀眾能在笑聲中批判剝削者。

⑸ 十七世紀法國喜劇作家,戲劇活動家是誰

莫里哀,法國喜劇作家,演員,戲劇活動家。法國芭蕾舞喜劇的創始人。本名為讓-巴蒂斯特·波克蘭(Jean
Baptiste
Poquelin),莫里哀是他的藝名,莫里哀是法國17世紀古典主義文學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義喜劇的創建者,在歐洲戲劇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⑹ 莎士比亞、莫里哀、巴爾扎克、果戈理分別是哪國人

1、莎士比亞,英國人。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年),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最重要的作家,傑出的戲劇家和詩人。他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文滲敏學作品,在歐洲文學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被喻為「人類文學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他亦跟古希臘三大悲劇家埃斯庫羅斯(Aeschylus)、索福克里斯(Sophocles)及歐里庇得斯(Euripides),合稱為戲劇史上四大叢則枝悲劇家。翻譯家施咸榮於1964年前完成出版《莎士比亞全集》的准備工作,並於1978年出版,1980年施咸榮出版專著《莎士比亞和他的戲劇》介紹莎士比亞的生平和年代、他的戲劇和藝術特色等。
2、莫里哀,法國人。
莫里哀(Moliere),原名為讓·巴蒂斯特·波克蘭(Jean Baptiste Poquelin),法國喜劇作家、演員、戲劇活動家。法國芭蕾舞喜劇的創始人。莫里哀是他的藝名,法語意為長春藤。莫里哀是法國17世紀古典主義文學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義喜劇的創建者,在歐洲戲劇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代表作品《無病呻吟》,《偽君子》,《慳吝人》等。
3、巴爾扎克,法國人。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法國小說家,被稱為「現代法國小說之父」,生於法國中部圖爾城一個中產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學校學習,畢業後不顧父母反對,毅然走上文學創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詩體悲劇《克倫威爾》卻完全失敗。而後他與人合作從事滑稽小說和神怪小說的創作,曾一度棄文從商和經營企業,出版名著叢書等,均告失盯戚敗。商業和企業上的失敗使他債台高築,拖累終身,但也為他日後創作打下了厚實的生活基礎。1829年,他發表長篇小說《朱安黨人》,邁出了現實主義創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驢皮記》使他聲名大震。他要使自己成為文學事業上的拿破崙,在30至40年代以驚人的毅力創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創作甚豐,寫出了91部小說,塑造了兩千四百七十二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稱《人間喜劇》。《人間喜劇》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網路全書」。但他由於早期的債務和寫作的艱辛,終因勞累過度於1850年8月18日與世長辭。
4、果戈里,俄國人。
尼古萊·瓦西里耶維奇·果戈里·亞諾夫斯基(英譯:Nikolai Vasilievich Gogol-Anovskii),筆名果戈里(俄文:Гоголь,英譯Gogol)是俄國批判主義作家,善於描繪生活,將現實和幻想結合,具有諷刺性的幽默,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死魂靈》(或譯:《死靈魂》)和《欽差大臣》。

⑺ 莫里哀喜劇的人物特點

莫里哀是17世紀法國著名的喜劇作家,在喜劇創作中,他一方面基本遵循當時盛時的古典主義創作原仔扮則,但也不墨守陳規,作品充滿民主精神。其主要表現在:抨擊和鞭撻封建貴族和反動教會的罪惡、嘲弄了資產階級攀附貴族、貪婪吝嗇的惡德敗行;歌頌了下層人民的聰明才智,把平民百姓、僕人作為作品中正面的主人公,表現出對下層人物的偏愛。這些都體現了莫里哀喜劇創作中的民主主義傾向。

2.簡述喜劇《達爾杜弗》的現實針對性。莫里哀的喜劇《達爾杜弗》把諷刺的矛頭集中指向了宗教人士,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在當時的法國,天主教被定為國教,成為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和勢力龐大的政治力量。特別是17世紀法國的「聖體會」,表面上搞社會慈善事業,而實際上專搞特務活動。他們偽裝成虔誠的信徒,刺探人們的言行,迫害異教徒、無神論者,撲滅自由思想。他們的活動以偽善為特點,偽善幾乎是當時上層社會中普遍流行的惡習。莫里哀以騙子達爾杜弗的形象,切中時弊,具有強烈的針對性,沉重打擊了貴族上流社會和天主教會的思想統治。

3.簡析選文對塑造達爾杜弗形象的作用。達爾杜弗是劇本的中心人物,他是封建貴族和教會勢力的代表,是一個典型的宗教騙子,他性格中最突出的特徵是虛偽。上帝是他手中的工具,虛偽是他達到目的的手段,貪財、貪色、貪食是他的本性,具有狠毒狡詐的特點。選文中通過幾個典型事例揭示了達爾杜弗偽善的真面目。他明明是地地道道的好色之徒,卻偏要把自己裝扮成一個苦修士,讓女僕道麗娜把雙乳蓋起來再和他說話,正好暴露了他骯臟的內心。他不僅企圖得到奧爾貢的女兒瑪麗亞娜,而且從一開始就垂涎念悉灶於奧爾貢妻子艾耳密爾的美貌,在單獨與艾耳密爾談話時,按捺不住情慾的沖動,花言巧語地勾引艾爾密爾,更是他丑惡靈魂和流氓本性的大暴露。他的偽善下隱藏著陰險狠毒的真面目,選文中當達爾杜弗勾引艾耳密爾的醜行被大密斯告發時,他以守為攻,反復自責,造成一種自己含冤受屈的假象,迷惑了奧爾貢,使自己擺脫了困境,又得到了奧爾貢的財產繼承權。這些描寫,撕去了達爾杜弗這個偽善者的偽裝,把他赤裸裸地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讓人們認識到他貪圖享受、淫邪好色、迷戀錢財、陰險狠毒的本性。

4.簡析《達爾杜弗》的思想內容。莫里哀的諷刺喜劇《達爾杜弗》是一部充滿了戰斗性的作品,喜劇的諷刺矛頭直接指向宗教人士。在當時法國,天主教被定為國教,教會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而教會的活動歷來以偽善為特點。17世紀的法國,有所謂的「聖體會」專門打著宗教慈善的外衣進行特務活動。當時的法國,偽善幾乎是上層社會中普遍流行的惡習。莫里哀在劇本中通過達爾杜弗的形象,尖銳地批判了宗教的偽善、狠毒、狡詐,切中時弊,具有強烈的針對性。因此劇本剛一上演,就遭到了宗教勢力的反對,莫里哀為此與反動勢力進行了長期的斗爭,才獲得了劇本重新上演的機會。

5.結合選文,分析達爾杜弗形象。他是一個典型的宗教騸子。他偽善、狡黠、兇狠,偽善是他的主導性格。達爾杜弗偽裝虔誠,實際上他是以此為手段,滿足他貪色、貪食、貪財的私慾。他把自己裝扮成一個不重物質享受的苦行主義者,實際上卻貪圖口福和安逸;他表面不愛財,實際上卻千方百計地想佔有奧爾貢的全部家產;他裝得清心寡慾、道貌岸然,儼然是一個拋棄人間一切情慾的「聖徒」,其實卻靈魂骯臟,不但想佔有奧爾貢的女兒,還調戲、引誘奧爾貢的妻子。達爾杜弗十分狡猾奸詐,善於隨機應變保護自己。當大密斯向奧爾貢告發達爾杜弗調戲艾耳密爾時,達爾杜弗面臨險境,不驚不慌,先承認被揭發的醜事,又一再自責,轉而巧妙地裝出一副受了冤枉而又不願意揭穿冤枉他人的樣子,以守為攻,擺脫了困境,並使奧爾貢再次上當,剝奪了兒子的繼承權,將財產繼承權給了他。凶惡狠毒是達爾杜陸侍弗的又一特點。當他的偽裝被徹底揭穿時,於是便露出兇相,要置奧爾貢一家於死地。莫里哀通過達爾杜弗這一形象,集中概括了天主教會的偽善和封建貴族貪婪兇殘的本質,暴露了宗教的欺騙性和危害性。這個形象具有極大的概括性和強烈的戰斗性,在西方語言中,「達爾杜弗」已經成了「偽君子」的代名詞。

6.試析《達爾杜弗》塑造達爾杜弗的藝術手法。莫里哀為了塑造達爾杜弗的形象,集中筆力,以從間接介紹入手,再層層深入讓人物自我暴露的藝術表現手法來突現人物性格特徵。全劇五幕三十一場,每一幕每一場都圍繞達爾杜弗偽君子形象的塑造這一中心來組織情節。劇本開場後整整兩幕,達爾杜弗沒上場,但通過其他人物的言談和行動,間接介紹了他的嚴厲、身份,以便在主人公上場後,不再分散筆力。同時,又通過眾人對達爾杜弗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造成一種懸念,讓觀眾把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在了這個人物身上。第三幕以後,達爾杜弗登場,作者為他設計了一連串的言行動作,層層剝下了他偽善的畫皮:他要手帕、兩次勾引艾耳密爾、嫁禍大密斯、妄圖侵吞奧爾貢的家產……暴露他陰險狠毒的真面目。劇本藝術構思的精妙之處還在於它不寫偽君子的成功而寫他的失敗,寫他在失敗中如何嫁禍於人、轉敗為勝,這就更加突出了達爾杜弗的騙子形象,使觀眾產生出驚愕與畏懼的感情,從而在喜劇中增添了悲劇色彩,加深了作品的社會意義。

7.以作品為例,說明莫里哀喜劇創作的特色。莫里哀是世界文學史上傑出的喜劇大師,他的喜劇特色鮮明,成就卓著。第一,他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反對封建教會的傳統,具有較強的民主傾向,如代表作《達爾杜弗》就尖銳批判了教會的偽善和封建貴族的腐朽。第二,成功地塑了一批性格鮮明的藝術典型,如偽君子達爾杜弗、吝嗇鬼阿巴貢等等。第三,取材於現實生活,注意從民間創作中吸取營養,富有民族特色。第四,基本遵守古典主義法則,但不恪守,有時有突破。第五,把日常用語搬上舞台,而不一味追求典雅。

⑻ 莫里哀是十七世紀法國古典主義喜劇的創建者,他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莫里哀的代表作品有《冒失鬼》(1655)、《愛情的埋怨》 (1656)、《可笑的女才子》 (1660)、《太太學堂》(1662)、《達爾杜弗》(1664)、《唐璜》、《偽君子》、《吝嗇鬼》等。


參考文獻:

胡敬署,陳有進,王富仁等 主編.文學網路大辭典.北京:華齡出版社.1991.第737頁.

中國網路大辭典編委會 編;袁世全,馮濤 主編.中國網路大辭典.北京:華廈出版社.1990.第599頁.

閱讀全文

與莫里哀是17世紀法國的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1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