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音樂特點是什麼

法國音樂特點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5-23 18:49:19

1. 法國藝術歌曲和德奧藝術歌曲的異同點

法國藝術歌曲介紹
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期,是法國藝術歌曲從開端、發展到興盛的時期。各國藝術歌曲的名稱不同,風格也不同,德國稱Lied,俄羅斯稱romance,法國稱melodie。但在類型屬性上,均屬藝術歌曲范疇,是一種結構更精緻、更完美的音樂會獨唱歌曲。

概述 早在16世紀中葉,法國就有許多用琉特伴奏的獨唱曲。16世紀末,除民歌和街頭歌曲之外,還流行一種用復調音樂伴奏的舞曲。17世紀初,從義大利傳入主調和聲音樂後,浪漫曲迅速發展,加上吟唱詩人的演唱和傳播,出現了用琉特、吉他或哈普西科德伴奏的獨唱歌曲,伴奏部分也以正規的記譜取代了數字低音。當時的歌曲種類繁多,有精緻的宮廷戀歌;有描寫牧羊人的田園戀歌和抒情歌曲;有淵源於吟唱詩人的浪漫曲和敘事歌曲;有根據城市歌曲改編的通俗歌曲;有舞曲和飲酒歌以及簡朴的輕松愉快歌曲;也有政治性、諷刺性的歌曲。17世紀有名的歌曲作家有P.蓋德龍、A.波埃瑟、G.巴塔耶、S.勒卡米、M.巴爾等。

18世紀,由於 J.-J.盧梭的提倡,歌曲創作傾向於民歌風格。18世紀除了J.P.A.馬蒂尼所作的一首美妙、哀怨的《愛情的喜悅》之外,其他作曲家如P.-A.蒙西尼、F.A.菲利多爾、N.-M.達拉伊拉克、A.-E.-M.格雷特里的作品,已很少為今日聽眾所知。18世紀初,室內清唱劇從義大利傳入法國,J.-P.拉莫以此寫成了著名的用 3首詠嘆調和1首朗誦調組成的《奧爾甫斯》,F.庫普蘭也寫了些獨唱歌曲。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時期產生了不少優秀革命歌曲,如《就這么辦》和《馬賽曲》等,此外專業音樂家F.-J.戈塞克和E.-N.梅於爾也寫了一些愛國歌曲。

19世紀法國藝術歌曲的主要先驅是瑞士出生的L.尼德邁爾和H.蒙普。他們採用了A.de拉馬丁、V.雨果、A.de繆塞等人的浪漫主義詩篇,突破了浪漫曲的陳舊模式(樂句方整而刻板),創作出具有高度藝術性的新型歌曲,如前者的《湖》和巧譽明後者的《安達露斯姑娘》均為傑作。其他作曲家如E.L.阿萊維和A.L.克拉皮鬆等人均起了開路先鋒的作用。

法國藝術歌曲發展時期 法國藝術歌曲的真正開端,應該說始於H.柏遼茲。他是第1個用「melodie」一詞來稱呼他所作的歌曲,並以此來區別於德國藝術歌曲和那種「旋律就是一切」的歌曲。它不同於法國早期的浪漫曲,它的結構不再局限於那種對稱的、分節式的創作規范,鋼琴伴奏更具獨立性和表現力。雖然他的早期歌曲如《牧羊姑娘的煩惱》仍是傳統的浪漫曲形式,但1830年他採用英國詩人T.莫爾的法文譯詩譜成 9首愛爾蘭歌曲時,已全無浪漫曲的痕跡。柏遼茲還創作了一些最佳歌曲,如《勃列泰尼的青年牧人》、《戰俘》、《田野》、《我相信你》等。1841年柏遼茲用T.戈蒂耶的詩譜寫的聲樂套曲《夏夜》是他最重要的歌曲創作,其中以《人去樓空》最為完美,《海邊的虛毀淺灘上》中哀傷的疊句感人肺腑,其他4首也各具特色。

繼柏遼茲之後,G.邁耶貝爾於1849年出版了歌集,這40首歌曲基本上是受德國藝術歌曲影響的產物。C.古諾創作了200多首歌曲,大都是浪漫曲式的分節歌。他早期的創作最為優秀,旋律新穎、純朴、優雅,和聲色彩豐富,具有鮮明個性。代表作有《小夜曲》、《啊!我美麗的叛逆者》、《五月的第一天》和《來吧!草地已青綠》。

G.比才寫了48首歌曲,其中以充滿戲劇性的《阿拉伯女主人的訣別》,具有鮮明西西里節奏的《十四行孝告詩》、《六弦琴》、《田園戀歌》、《搖籃曲》等最具特色。

L.德利布的歌曲,色彩明快,富有生氣,略帶異國情調,代表作有《出發》、《桃金娘花》、《四月》和《卡迪斯姑娘》等。

J.馬斯內在創作風格上追隨古諾,但更為精緻,更富於感情。他於1866年創作了由前奏及7首歌曲組成的《四月的詩篇》和分為7段的《田園詩》。他是法國聲樂套曲的創始人。

比利時出生的C.-A.弗朗克的歌曲創作不多,他受到德國藝術歌曲的強烈影響,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缺乏法國氣質。弗朗克的歌曲作品有《玫瑰花的婚禮》、《夜曲》、《迎神》等。表現慶豐收儀式的《迎神》,在伴奏中巧妙地運用了聖詠《贊美天國》的模進式旋律,尤為新穎別致。
C.聖-桑斯是位風格多樣的多產作家,雖然受德國影響較深,然而他的歌曲卻有一種自發的抒情氣質,以及五彩繽紛的想像力和精緻的筆法。他的《蟬》、《螞蟻》、《國王讓的軍隊的行進步伐》都是上乘之作。1872年創作的帶有東方色彩的歌曲也獨具匠心。

弗朗克的學生V.丹第的作品帶有嚴肅的目的性,在音樂色彩上略顯暗淡,對當時的法國作曲家有相當影響。他為他自己的詩譜寫的歌曲《航海之歌》,把海濤澎湃的情景描畫得十分逼真而生動。這 3位大師的表現手法雖各自迥異,然而他們各自獨具的稟賦、個性和風格卻是法國氣派的。他們在法國藝術歌曲的發展歷史中都佔有重要地位。

G.福雷雖然一直寫作到20世紀,但他的創作仍屬19世紀范疇。他總共寫了 100餘首歌曲,以聲樂曲的成就贏得世界性聲譽。他的歌曲曲調優美流暢,結構簡明勻稱,感情含蓄深遠,想像力豐富,從內容到形式都具有一種法國人特有的精緻、細膩、瀟灑、飄逸的風度。他早期作品略受古諾影響,然而他迅速表現出獨特、新穎的手法,例如他早期的傑作《莉迪婭》一曲中,運用三連音的模進來發展抑揚起伏的旋律即是一例。他擅長在伴奏中以和聲的細膩變化和節奏的巧妙變換來烘托抒情的旋律,並善於把音樂旋律和歌詞語調的重音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如《水邊》。他更善於把常見的素材構成獨具新意的圖畫,例如具有古色古香的人物風情畫似的歌曲《月光》和情景輝映的水彩畫似的《曼多林》等。福雷的音樂氣質和詩人P.魏爾蘭的精美而略帶傷感的抒情詩十分吻合,他以色彩豐富的音樂語言清晰地表達了原詩的美妙意境。還有他的《夢後》、《奈爾》、《我們的愛情》、《伊斯法昂的玫瑰》和套曲《佳歌》都是傑作。到這一時期,法國的藝術歌曲,在創作、手法、體裁、形式等方面,都有了顯著的發展,取得了新的成就,達到了它的成熟時期。

H.迪帕克於1868~1884年間創作了14首歌曲。他的歌曲感情深沉,富於藝術感染力,如懷舊的《憂郁之歌》,充滿怨訴之情的《嘆息》,含蓄而深情的《憧憬》等,後者在和聲上有些仿效R.瓦格納。《羅瑟蒙德的庄園》是首戲劇性強烈的、別具風格的作品;《菲迪蕾》是首仿中世紀歌謠之作,原為女中音而寫,全曲為3個樂段及1個疊歌,疊歌是全曲的主導動機,每次重復出現暗示著城堡女主人為等待意中人又度過了從日落月出到黎明的一整夜。迪帕克最完美的歌曲是用C.波德萊爾的詩作所譜寫的《邀游》和《舊時的生活》,這兩首歌充滿了東方色彩的幻想和對平靜生活的憧憬。

C.德彪西大都採用同代人的詩作歌詞,他的某些歌曲,就旋律而言不如福雷,就情感表現而言,又不如迪帕克那樣充滿激情,但他善於使旋律線條合乎歌詞語調的起伏,使音樂和法語的節奏、重音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詩意、樂思和語言成為和諧的統一體。他的歌曲中鋼琴伴奏和人聲處於同等重要的地位。他的早期歌曲有《美麗的傍晚》等名曲。他用魏爾蘭的詩創作了18首歌曲,1882年寫的《曼多林》是他的最佳作品。《曼多林》創作於福雷的同名作品之前,他運用斷音和連音、三連音和二連音、大調和小調、和聲色彩的明暗、音量的強弱等對比手法,完成了這首格調高雅、充滿詩意的小夜曲。聲樂套曲《被遺忘的小詠嘆調》作於1888年,其中有在夏日黃昏懷念情人的《憧憬》;有在窗邊傾聽單調的雨滴淅瀝聲的《心中充滿眼淚》;有描寫一位飢餓的窮漢強顏為歡地騎在游藝場中的轉動木馬上,以忘掉他的孤獨、貧困和煩惱的《木馬》等。他還用P.盧伊斯的著名散文詩作了 3首《比利梯斯之歌》,也是他的成功之作。1910年他創作的《三首弗朗索瓦.維隆的歌謠》不同於其他作品,氣質上更為剛勁,更富戲劇性。德彪西自從1884年用S.馬拉梅的詩創作了《幽靈》後,1913年又用他的詩創作了《馬拉梅的三首詩》。由德彪西自己作詞譜寫的最後1首《無家可歸的孩子們的聖誕曲》,表達了作曲家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流離失所的法國兒童的深切同情。
E.肖松是弗朗克的弟子,他譜寫了近40首歌曲。他的作品常帶有傷感的情調和浪漫曲的影響。其早期作品有《蝴蝶》、《蜜蜂》、《魅力》等。以C.-M.-R.勒孔特.德.李勒的詩譜寫的《南妮》是肖松的最佳作品,該曲的情感表現含蓄而真摯。他的《義大利小夜曲》實際上既不是小夜曲又不是船歌,而是首優美的抒情歌曲。《夜曲》譜上雖然標明□拍,然而鋼琴伴奏部分卻給人以□拍的感覺,因之演唱時必須保持節奏的准確與均勻。《永恆之歌》作於1898年,離去世不到一年,全曲充滿絕望情緒,帶有陰森、騷動不安的氣氛。

M.拉威爾共寫了39首歌曲,其中11首是為民歌或傳統歌曲配和聲伴奏,改編得很有特色。早期作品如《聖徒》、《克萊芒.莫羅的兩首諷刺短詩》和套曲《山魯佐德》都明顯地帶有德彪西的強烈影響。後者由 3首歌曲組成,第1首《亞細亞》的音樂構成11幅不同的圖畫;第 2首《魔笛》最為有名,它描寫一位東方少女和她情人的迷人的笛聲;最後 1首《冷漠的人》描寫一位東方少女極力以自己的美貌去吸引一位青年,青年在一瞬間曾一度動心,然而又冷漠地離去。另 1部套曲《自然界的故事》包括5首歌曲:《孔雀》、《蟋蟀》、《天鵝》、《翠鳥》、《珠鳥》,旋律富於朗誦性,與法語音調變化相吻合。鋼琴伴奏暗示出不同的動物特性。《五首希臘民歌》是真正的民歌,和聲編配巧妙。拉韋爾於1932年應用3種西班牙舞曲的節奏創作了最後1組套曲《堂吉訶德致杜爾西涅》,由5首歌曲組成,原來是為電影《堂吉訶德》配樂而作,演唱時要求保持庄嚴、雄威以符合人物形象。

A.魯塞爾寫過35首風格獨特的歌曲。早期創作帶有印象主義傾向,他善於運用傳統的復調對位手法,並將精練的和聲與復雜的節奏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他的作品的旋律線條常被長長的休止所中斷,用無聲彌補有聲,勝似有聲。他的成功作品有《雨中花園》、《薩拉曼卡的單身漢》、《薩拉班德》、《心在危險中》以及用中國詩的譯詩譜寫的3首歌曲:《致一位年
輕紳士》、《分離的情侶》和《一位賢妻的答復》。

F.普朗克在40年內共創作146首風格多樣的歌曲。由10首歌組成的《如此白晝,如此夜晚》是他最好的套曲。另 1套曲《動物小唱》(又名《奧爾甫斯的隨從》)作於1919年,他採用了G.阿波利奈爾的詩為歌詞,描繪了駱駝、山羊、蚱蜢、海豚、蝦、鯉魚等動物的活潑形象,伴奏既可用鋼琴也可用長笛、單簧管、大管及弦樂器合奏。他又用P.艾呂雅的詩譜寫了《五首詩》、《涼爽和炎熱》和《畫家的工作》,用L.de維爾莫蘭的詩作了兩部套曲《奇想的婚約》和《變化》。普朗克的歌曲節奏平易,旋律常用時值相等的音符組成。他的歌曲中很少有速度變化,力度變化也只是句與句間的對比,演唱時強調用連貫唱法,很少用敘述性方式。

上述迪帕克、德彪西、普朗克等人的立意新穎,筆觸精美,獨具一格而又多樣化的聲樂作品,極大地豐富了法國藝術歌曲的寶庫。

當代作曲家O.梅西昂和達尼埃爾-勒絮爾等人也寫了些歌曲,如前者的《三首歌曲》、《陸地和天空之歌》,後者的《光亮如白晝》,都是很有特色的法國藝術歌曲。
演唱特點

法國藝術歌曲的主要特點:①法國民族性格不愛過分誇張,喜愛以簡潔而多樣性的結構形式表達細膩、含蓄的感情,法國藝術歌曲的精練、優雅正是它的民族性格的反映。法國詩人與作曲家在歌曲中表現的往往是一些意境、心緒、暗示、印象或象徵性的不明確的朦朧感情或略帶憂郁傷感,很少作浪漫主義的狂烈的感情爆發,因此在演唱上要求嚴格控制聲音,既不縱情奔放,又要自然流暢,既含蓄內在又富於熱情,既精細、純凈又不流於嬌弱;樂句劃分和結構層次要清晰。

②法國人愛美,因而也講究音樂的形式美,追求柔美、連貫的聲音,精練的和聲,簡明的曲式結構,柔順的轉調,色彩繽紛的效果,精確的音準、節奏,優美的旋律線條等。

③法國的語言特徵:法語包括4個鼻化音,有15個母音和3個半母音,有些語言學家仍沿用原先16個母音,加上他獨特的語調、鼻化音和連誦,使得法語具有復雜而豐富的音樂性。法國藝術歌曲的旋律基本上是隨著法語語調的起伏而創造出來的,因而在演唱前必須反復朗誦歌詞,掌握詞的韻律、語氣、韻味和意境。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連誦的運用與平時說話或唱民歌時不同,它用得多而考究,這與表演風格、情趣、分句和文化素養都有密切關系。

④法國藝術歌曲基本上與民歌傳統、流行的通俗歌曲沒有聯系,它常帶有一種貴族氣質的高雅和知識階層的文化素養而鮮有鄉土氣息。總之,一切必須適度,任何過度與不足(聲音過分控制,咬字太誇張,語調不夠親切,表情過於冷漠、平淡或火暴等)都與法國藝術歌曲的精緻、優雅的演唱風格相徑庭。

2. 德國,義大利,法國的音樂風格

一、德國歌劇風格

(一)韋伯及德國初期歌劇

韋伯是十九世紀初期德國重要的歌劇作曲家,他以民間歌劇為基礎,從本國音樂傳統中探索德國浪漫主義歌劇創作的道路,吸收外國歌劇的優點,並創作出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德國浪漫主義歌劇《自由射手》。德國浪漫主義歌劇的特點,在《自由射手》中有相當的體現:(1)情節取自中世紀歷史、傳奇或神話,《自由射手》取材於德國民間關於黑獵人的古老傳說,故事中有神怪異事;(2)勾勒狂野而神秘的大自然背景以及儉朴的鄉村生活和鄉村風景;(3)重視物質和神靈的背景,這點與當時的義大利和法國歌劇有所不同;(4)採用德國民族情調的簡單民歌曲調,在寫山林和獵人時用了獵人號角的音調,寫農村節日用了民間舞蹈和進行曲以及獵人合唱;(5)樂隊色彩對於戲劇情節的渲染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 韋伯不滿足於《自由射手》那種比較靠近歌唱劇及單純的民間風格,力圖創造理想中的「綜合藝術」式的德國歌劇。

《歐麗安特》是他進一步發展德國浪漫主義歌劇的嘗試,不含道白,規模結構近似大歌劇,音樂貫穿全劇。音樂織體連綿不斷,採用對比的和聲風格來刻畫戲劇中的敵對力量,主題以反復和變形出現。這種通過反復出現的音樂主題、音色和調性來達到音樂的連續和統一,為瓦格納的歌劇開辟了道路。

(二)瓦格納與十九世紀中下葉的德國歌劇

瓦格納是十九世紀德國重要的歌劇作曲家,他的貢獻在於創造出完美的德國歌劇範例,開創「樂劇」的新形式歌劇,尤其是在後期的創作中新的和聲體系打破並瓦解了傳統調性的創作思路,建立了一種新的歌劇審美傾向。

瓦格納歌劇的風格體現在:(1)歌劇以體現永恆精神的神話為主題,採用北歐(包括德國)的古代中世紀神話與傳說作為題材;(2)樂隊的編制擴展,重視器樂的表現力,管弦樂地位與唱詞同等重要,有時甚至比唱詞更好地表達歌劇內容;(3)詩歌與音樂的結合、舞台與表演的融合成為了一種綜合的藝術形式;(4)採用「無終旋律」織體,把歌唱聲部融入樂隊中;(5)主導動機成為瓦格納樂劇中不可缺少的音樂元素;(6)不協和音、不清晰調式已經開始出現,逐漸瓦解傳統和聲功能體系;(7)表現出深刻的哲理性和思想性,瓦格納認為神話代表永恆的真理,使他內心的崇高性、哲理性得到體現。

二、法國歌劇風格

(一)十九世紀上半葉的大歌劇和喜歌劇

十九世紀上半葉巴黎成為

3. 法國浪漫主義音樂有什麼樣的風格與特點

善於表現個人的感情和幻想,尤其強調個人主義的體驗。
熱衷於反映內心最強烈情感的愛情主題;傾心於帶自傳性的,不滿現狀的憂郁,孤獨者的精神。在描繪自然景色及現實形象時,也更強調主觀色彩的印記。

4. 法國具體音樂與科隆電子音樂各有哪些特點與缺陷

法國具體音樂的特點是善於表現個人的感情和幻想,尤其強調個人主義的體驗;缺點是音樂傾心於帶自傳性的,不滿現狀的憂郁,孤獨者的精神。科隆電子音樂的特孫宏點是熱衷於反映內心最強烈情感的愛情主題;缺陷是音樂只能強調則喊冊主觀色彩的印滲橋記,不能描繪自然景色及現實形象。

5. 威爾第歌劇的音樂特點和法國音樂劇特點

威爾第——浪漫主義義大利歌劇作曲家,一生的創作代表了義大利19世紀下半葉歌劇發展的歷史。26部歌劇中,兩部喜歌劇,其餘為正歌劇。他不進行改革,而是通過創造來發展義大利歌劇。早期創作代表作有《倫巴第人》、《歐那尼》、《麥克白》。威爾第所採用的歌劇素材,寄寓了人民要求拜託奧地利統治的願望。他的歌劇包涵4幕,採用分曲歌劇的形式。中期代表作有《弄臣》、《游吟詩人》、《茶花女》,題材轉向現實生活,對於人物性格內心描繪更加細致,大歌劇《阿伊達》是他頂峰前升之作,華麗壯觀,氣勢宏偉,創作以」場「為主,插進」分曲「結構。晚期代表作有《奧塞羅》、耐薯《法爾斯塔夫》,前者每幕音樂連續發展,劇中人聲與管弦樂達到前所未有的融合,後者是義大利喜歌劇的頂峰,也為這一體裁劃上了句號。

法語音樂劇的特點
舞台方面:

先從舞台整體風格來說吧,法國音樂劇很現代了,融合多種現代風格,比如鍾樓怪人中提取巴黎聖母院部分元素就開始舞台設計的創作是很大的創新,相比百老昌悔者匯閃爍的霓虹燈舞台來說,法國音樂劇的舞台更讓現代人所接受。服裝而言更加現代。

音樂:

法國音樂劇的音樂很現代,也有融合搖滾風格的音樂劇產生。而百老匯音樂劇爵士樂佔多,還有康康舞XD

6. 法語音樂劇的特點

舞台方面:

先從舞台整體風格來說吧,法國音樂劇很現代了,融合多種現代風格,比如鍾樓怪人中提取巴黎聖母院部分元素就開始舞台設液芹計的創作是很大的創新,相比百老匯閃爍的霓虹燈舞台來說,法國音樂劇的舞台更讓現代人銷搜所接受。服裝而言更加現代。

音樂:

法國音樂劇的音樂很現代,也有融合搖滾風格的音樂劇產生。而百老匯音樂劇爵士樂佔多,鬧斗畢還有康康舞XD

希望樓主真的不懂可以PM我,如果是求一答案,希望樓主認真思考編寫。困了~睡去了~簡短寫了一下

7. 歐洲音樂有哪些典型特徵請解釋形成這些特徵的文化原因.

1 歐洲民間音樂的一般特徵
第一個,分節歌。分節的,分節歌就是一個曲調配上多段的詩句組成的歌詞,並且歌詞常常押韻,這個叫分節歌結構,現在我們都很常見的。

第二個,音階是多樣化的。他們兒童歌曲常常就用兩三個音,五聲音階也不少,但主要是七聲音階。五聲音階不是中國獨有的,中國當然五聲音階是它的很主要的特點,但是愛爾蘭也是五聲音階,蘇格蘭也是五聲音階,匈牙利也是五聲音階,有很多。但是大多數來說,歐洲人還是以七聲音階為主。

第三個,大多採用均分節拍。就是平均的3/4、2/4、4/4,每一小節都是平均的。東歐的節拍比西歐要復雜,常常有一種奇數的節拍:3/8、7/8、9/8。

第四個,它歌唱風格有兩種。一種古老的歐洲風格,比較放鬆的,音色比較清晰,曲調比較簡單,很少用裝飾音,很平的吧,合唱當中多聲部用得很多,這是歐洲大部分地區的風格;另一種歐亞風格唱法,叫歐亞風格,唱法比較緊。

第五個,就是主要的歌曲體裁,有史詩和敘事歌,愛情歌曲,節慶歌曲,包括宗教的,還有世俗的慶典,還有舞曲。這是它的歌曲體裁。

第六,游吟歌手的旋律。它在中世紀有一大批游吟歌手,到處漂泊流浪,到處唱歌彈琴啊,這些人呢是起了很大作用,他實際上把歐洲的文化,起了個統一的作用,特別是歐洲的音樂,特別是西歐。流浪藝人不叫流浪藝人,叫游吟歌手。他們的這些表演呢,他原來有的是宮廷里的,有的是民間的,然後在全歐洲,特別是西歐到處表演,最後這些旋律、這些歌曲全部傳到,各個地方都有,弄不清哪兒是哪兒的,這個對整個歐洲的文化統一是起了一定作用。

在我們大談歐洲古典音樂是一種世界文化的同時,往往容易忽視的是在其中卻也包含著許多民族因
素,無論是古典樂派、浪漫樂派的作曲家都難以割捨他們與各自民族文化間的聯系,因此,其創作首先應該是
民族的,其次才能看作是世界的。在創作中融入民族特性,可說是人類藝術創造所追求的共同目標。
關鍵詞 歐洲古典音樂 民族特徵 古典樂派 浪漫樂派 民族樂派
一、音樂文化中的民族特徵集中體現在民族民間音樂之中
音樂文化中的民族特徵,是音樂歷史中一直存在的因素。無論任何時代、任何國家以及任何作曲家的音樂
,都具有其民族特徵。實質上,音樂的民族特徵是由不同民族和國家客觀存在的文化特徵決定的。因為各民族
都有其不同的語言音調、不同的生活情趣、不同的心理素質和不同特徵的民間音樂文化積累。所以音樂的民族
特徵比較持久、比較集中地反映在傳統的民族民間音樂之中。
在專業音樂創作中,民族特徵的表現不僅限於音樂語言和表現手法上,還表現在題材內容和體裁形式上。
在音樂語言上,主要反映在民族民間音調的廣泛運用或以民族民間音調為基礎進行加工改編和再創造。在表現
手法上,運用本民族喜聞樂見的創作技巧、表現手法。在題材內容方面,反映本民族的現實生活,贊揚人民及
其英雄主義業績。還反映對祖國光榮歷史的緬懷,歌頌祖國的大好河山,不但體現民族的願望和性格,還表現
民族傳統風格和藝術愛好。在體裁形式方面,同樣自覺地繼承民族的傳統,滿足各民族的審美習慣和特殊興趣

在歐洲古典音樂專業作曲家作品中,由於歷史背景和表現上所追求的審美理想的差異,各個時代、各個樂
派、各個作曲家音樂作品所體現的民族特徵情況是有所不同的。
二、古典樂派民族特徵是啟蒙意識的自然流露
歐洲古典主義作曲家海頓、莫扎特、貝多芬均廣泛地把豐富多彩的民間音樂素材運用到創作之中。
「交響曲之父」、「弦樂四重奏之父」海頓(1732——1809)的音樂創作與德國、奧地利民間音
樂音調、句式、結構、風格聯系密切。如《G大調第94(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主題、《F大調弦樂四重
奏》第二樂章《小夜曲》,方整的樂句、簡朴的和聲賦予他風格簡潔、清新的特徵。其交響曲第三樂章小步舞
曲、第四樂章明快的舞曲風格也帶有德、奧鄉土音樂的特點。
「音樂神童」莫扎特(1756——1791)是歌劇和交響樂作曲家。在歌劇《魔笛》中採用德奧民間
風格的通俗歌曲和新教聖詠式音調,獲得很大的成功。他是旋律大師,善於把德奧民間音調和義大利抒情風格
融匯在一起,創造莫扎特式的、富歌唱性、洋溢詩意的美妙的旋律。
樂聖貝多芬(1770——1827)集古典大成、開浪漫先河。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進社會思想,成為他
創作的思想核心,貝多芬是第一位把音樂藝術和人類命運結合在一起的音樂家。他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喜
歡聽農村樂師們奏樂,並將此體現在創作之中,在《F大調第六(田園)交響曲》、《F大調第八交響曲》中
都出現德奧鄉村樂隊演奏民間舞曲的淳樸形象。《d小調第九(合唱)交響曲》中的《歡樂頌》洋溢著德國民
間歌謠中特有的懇切、質朴、熱情的情感。據羅曼·羅蘭研究貝多芬表達群眾共同感情時,如愛情、友誼、婚
禮等,常引用民歌旋律。
歐洲古典主義作曲家音樂中的民族民間因素,是他們的啟蒙意識對現實生活的一種自然流露。是他們接近
現實生活「到民間去」、「回到自然去」的美學思想的具體表現。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時代精神:反抗
封建束縛,堅定樂觀、勇於奮斗的民主精神和深刻的人道主義精神,高度完美和諧。因此可以說古典主義音樂
中的民族民間特徵是一般性的,並沒有其他別的意義,是啟蒙意識和民主精神的自然流露與反映。
三、浪漫樂派音樂深深植根於各自民族音樂傳統基礎之上
浪漫樂派作曲家舒伯特、韋伯、肖邦、勃拉姆斯、威爾第等人的音樂創作深深植根於本民族音樂傳統基礎
之上,音樂藝術強調民族特徵。
「藝術歌曲之王」舒伯特(1797—1828)從小熟悉奧地利民間音樂,其作品廣泛利用民間歌曲、
風俗舞曲、進行曲和生活中的流行歌曲音調。分節歌這一源於民間的歌曲形式,也成為舒伯特歌曲的基本「骨
架」,正因為如此,他的許多名曲後來成為廣為流傳的創作民歌,如《野玫瑰》、《鱒魚》、《菩提樹》等。
這種通俗淳樸的歌曲,又成為舒伯特器樂作品的主要構成因素。錢仁康教授說:「歌曲化的旋律,歌曲式的織
體,歌曲性的音樂思維,在舒伯特的交響曲、室內樂創作中,也起著重要作用,並成為舒伯特以後浪漫主義音
樂創作的重要特徵。」(《音樂藝術》1979年第一期)。德沃夏克在評價舒伯特的音樂創作時說:「他的
《未完成交響曲》和《C大調交響曲》……其中最有特色的也許是俯拾皆是的歌曲式的旋律,他把歌曲用進了
交響曲,並移植的如此巧妙,舒曼不僅要說這些樂隊聲部類似人聲了。」(《音樂譯文》1981年第六期)
因此,通俗性和民族性普遍存在於他的創作之中,成為他鮮明的創作特徵。
德國浪漫主義民族歌劇創立者韋伯(1786——1825)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1821年6月在柏林
首演的民族歌劇《自由射手》(又譯作《魔彈射手》),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其曲調成為家喻戶曉的流
行歌曲,市場出售商品也以劇名為商標,如「魔彈射手牌啤酒」、「魔彈射手式女裝」。該劇取材於德、捷廣
為流傳的「黑獵人」民間傳說,舞台上展示了一幅幅地道的北德森林鄉民風俗畫。��亍⒈炊嚳葉嘉�鹿�?
族歌劇的發展作出過貢獻,不過他們的《魔笛》、《費德里奧》中的「民族性」尚不完備,雖用了德語歌詞,
音樂也具德國特色,但描繪的卻是東方的神話或西班牙的故事,而《自由射手》以濃郁的民間氣質的音樂素材
(獵人的合唱、姑娘的歌謠、鄉民們的阿勒曼德舞)和德語說白的「歌唱劇」的傳統樣式,致力於德國偏僻村
庄、森林景色的描繪和德國民族思想感情的表達是十分成功的。
浪漫樂派鋼琴詩人肖邦(1810—1849)是波蘭愛國主義鋼琴家、作曲家、中歐民族樂派先驅,其
作品極富獨創性和民族性。瑪祖卡、波羅奈茲貫穿其一生的創作生涯,他把這兩種波蘭民間舞曲體裁提高到音
樂會樂曲體裁水準。他作有57首瑪祖卡舞曲,創造性地運用其特性節奏與民間調式和聲,使其更具有鮮明的
民間色彩和波蘭民族氣質,成為充滿詩意的器樂小品。作品中有對民間風笛的模仿(《C大調瑪祖卡》,Op
.24之二),有的採用主屬和弦交替演奏,刻畫民間樂手演奏的聲響(《D大調瑪祖卡》OP.33之二)
。他作有15首波羅奈茲舞曲,完全脫離了舞蹈,不再是炫技式的外在效果,注入嚴肅的思想內容,成為風格
獨特,剛毅、豪放進行曲式的戲劇性音詩。肖邦把波奈茲舞曲同戰場、軍隊、古波蘭的榮耀連在一起。這兩種
舞曲體裁都體現了同波蘭祖國精神的聯系。
浪漫主義音樂全盛時期德國最後一位古典主義者勃拉姆斯(1833—1897),對民族民間音樂抱有
深厚感情,他是德奧藝術歌曲的又一名大師。其200多首獨唱藝術歌曲,絕大部分屬於民歌性質的抒情歌曲
。歌詞充滿民間生活氣息,音調與節奏都與民間音樂緊密相聯,曲式簡潔凝煉,多採用起源於民間歌曲形式的
分節歌。如《搖籃曲》(OP.49之四)是從一本《德意志兒童繪畫讀本》里選取童謠編成歌詞,分節歌形
式,圓舞曲基調,輕輕盪漾的伴奏音型。再如《徒勞小夜曲》(OP.84之四)是從下萊茵地區的一首民歌
中選出編為四段歌詞,旋律接近德國民間舞蹈歌曲的質朴風格。《永恆的愛》(OP.43之一)是用斯拉夫
民歌譜成的。勃拉姆斯1869年和1880年創作發表的4卷21首《匈牙利舞曲》,吸收了斯拉夫和匈牙
利民間音樂的曲調和韻律特點,生動地表現了匈牙利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民族性格。
歌劇之王威爾第(1813—1901)是歐洲樂壇享譽最高的歌劇作曲家,他的信念是「人人都應保存
其民族所專有的特點。」(列維克《外國音樂名作》第三冊325頁)其歌劇旋律極富形象性、抒情性和戲劇
性,這些旋律多以民間曲調為基礎,樸素、通俗、鮮明、易記,新歌劇一旦上演,其中許多曲調不脛而走廣為
傳唱。如《茶花女》中的《飲酒歌》、《弄臣》中的《女人愛變卦》(後被人重新填詞改名為《夏日泛舟海上
》成為創作民歌)就燴炙人口,而《游吟詩人》中的《火焰上升》幾乎已成為民間歌曲了。
浪漫主義樂派的形成正處於19世紀歐洲各國民族意識覺醒的時期,隨著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在音樂史
上出現了第一個這樣的時期,即強調民族差異和民族價值,在音樂藝術發展過程中,民族特徵產生決定性影響
的時期。浪漫樂派就其本質來說,無論旋律音調、表現方式,均受民間音樂的影響,並深深植根於各自民族音
樂傳統的基礎之上,強調民族特徵和繼承民族傳統。
四、民族樂派普遍追求並刻意表現民族特徵藉以激發民族意識、
提高民族覺悟
由於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隨之而來的19世紀20—30年代的革命風暴席捲了歐洲大地,歐洲各
國——尤其俄國和北歐各國民族意識、民族感情日益增強,反對民族壓迫、爭取民族獨立的革命斗爭風起雲涌
。同時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浪漫主義思潮的掀起,歐洲各地區進入了民族文化興起的時期。民族樂派的誕生
,顯示了民族文化開始走向了繁榮。
民族樂派是浪漫樂派的一個分支,無論美學觀點和創作方法,都和浪漫樂派一脈相承。他們把浪漫樂派所
強調的「個性」擴大為「民族性」,把「個性化」發展為每一個民族都具有不同於其他民族的表現特徵。其結
果,浪漫樂派所強調的民族民間特徵,在民族樂派手中就更加突出而全面了。
俄羅斯民族音樂之父、民族樂派的奠基人格林卡(1804—1857),1836年創作上演的古典民
族歌劇《伊凡·蘇薩寧》是一部充滿愛國主義激情的歷史題材的「祖國英雄悲劇」。作曲家採用了豐富的俄羅
斯民謠,借用世界歌劇藝術的形式,汲取德國、義大利浪漫樂派技巧而創作的獨具民族風格的第一部俄國民族
歌劇。1884年創作的《卡瑪林斯卡雅幻想曲》,採用了兩支俄羅斯民間廣為流傳的歌曲和舞曲——婚禮歌
《從山後,從高高的山後》、舞曲《卡瑪林斯卡雅》作為主題,用交響音樂的形式進行變奏展開,鮮明地刻畫
了俄羅斯農村生活風俗圖景和俄羅斯民族性格。它成為俄羅斯交響音樂基石,正如柴科夫斯基所說:「所有的
俄羅斯交響音樂,都是從《卡瑪林斯卡雅幻想曲》中孕育出來的。」格林卡十分重視從俄羅斯的民族詩歌中,
從俄羅斯民族民間音樂中汲取營養。正如他的座右銘所示:「創作音樂的是人民,而我們藝術家只不過把它編
成曲子而已。」古老的農民歌曲、俄羅斯教會音調、城市生活歌曲和舞曲等,都是他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在
和聲上盡量避免濃重的縱向和弦性四聲部和聲法,而採用俄羅斯特有的復音、復曲調技法。他的創作實踐為俄
羅斯民族樂派進入世界音樂先進之林鋪平了道路。
浪漫時期鮮有的全才柴科夫斯基(1840—1893)是位極富個性的作曲家。他的音樂語言,在技巧
上受德、法影響,是具有世界性特點。他的作品中,歐洲式華麗優雅的風格,勝於俄國式樸素的鄉土色彩。事
實上他的音樂仍是根生於民族、民間的現實土壤之中,有些作品直接採用和發展了俄羅斯民間歌曲、舞曲和城
市人民歌曲。如《如歌的行板》取材於烏克蘭民歌《萬尼亞坐在沙發上》,《第四交響曲》終曲樂章是以俄羅
斯民歌《田野上一棵白樺樹》的旋律為基礎創作的。《[b]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三樂章主題來自另一首烏
克蘭民歌《來吧,伊凡卡》。俄羅斯的民族題材、民族性格始終貫徹在他的音樂創作之中,因此他的音樂仍主
要是獨具個性的俄羅斯式的。
19世紀下葉捷克民族樂派最重要的作曲家德沃夏克(1841—1904)七十年代末出版了二冊16
首《斯拉夫舞曲》,這些包含有波爾卡、斯科契娜、孚利安特、奧特茲美克、波羅奈茲、杜姆卡等捷克、斯洛
伐克、波蘭、烏克蘭等眾多民族舞曲體裁而舉世聞名,得到國際音樂社會的廣泛贊譽。九十年代初他就任紐約
國立音樂學院院長期間,創作了e小調第九《新世界交響曲》,作品中既採用了含有印第安民歌曲調的音調核
心(但反對直接引用原始民歌旋律),又巧妙地織入了波希米亞音樂所特有的氣質;既表達了對美國印第安人
的深情,又懷有對捷克故國的鄉愁,抒發了遠離家鄉的波希米亞人的愛國赤子之心。這部作品結構嚴謹、旋律
優美、民族風格濃郁,是一部思想深刻、通俗易懂的經典作品。德沃夏克在美國藝術音樂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
,是位國際性的捷克民族作曲家。
匈牙利新民族樂派的代表、民族音樂學家、作曲家、教育家巴托克(1881—1945),一生花了幾
十年的時間搜集、整理和研究民族民間音樂,成績卓著。他與同窗好友音樂教育家柯達伊(1882—196
7)提出「對匈牙利民族音樂再認識」的論點震動全歐音樂界。巴托克為了進行民族民間音樂的比較與研究,
從中找出匈牙利民間音樂的「音樂母語」,把民歌的搜集活動,擴展到匈牙利本土以外的地區:斯洛伐克、羅
馬尼亞、保加利亞、烏克蘭、南斯拉夫、土耳其以及北非地區。搜集、記錄了6000多首民歌,出版了近2
000首。摸索出一套系統科學的搜集分析方法,對民俗音樂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利用土生土長的匈
牙利民間音樂素材,花了10年的時間創作編寫了《獻給孩子們》、《小宇宙》等鋼琴曲集,具有巨大的教育
價值。
從以上論述,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民族樂派普遍追求並刻意表現其自身的民族特徵,他們藝術目標明確
,行為自覺,欲使音樂文化成為激發民族意識和提高民族覺悟的手段。這是在新的思想和民族解放斗爭背景下
,由作曲家的民族意識和對自己國家民族的特殊感情所決定的。
五、幾點啟示
從歐洲古典音樂民族特性的分析研究中可得到幾點啟示。
1.大凡有成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的音樂家,可以說都是民族音樂家。他們的作品都具有「只有民族
的,才是世界的。」(趙fēng@①教授語)重要特徵。世界各國專業音樂創作,盡管其音樂中心特徵有所
不同,但在音樂創作中,將民族性作為共同追求的藝術目標這一點毫無例外。正如里姆斯基·柯薩科夫所說:
「沒有民族性的音樂是不存在的。實際上一般認為是全人類的音樂都是具有民族性的。」
2.加強歐洲音樂文化及世界音樂文化的學習,重視多元化音樂教育的全球意義,為中國民族音樂走向世
界鋪路墊石作出貢獻。「歐洲音樂中心論」在我國音樂界,尤其在專業音樂教育圈內影響較深,應花大力氣進
行批判、轉變觀念,正確處理好中西音樂關系。在師范音樂教育中,筆者認為在加強民族音樂教育的同時,還
應加強歐洲及世界音樂文化的學習與研究。最近一位美國音樂教育專家來信問到:「聽說中國教育工作者有學
好數理化走遍天下的觀念,現在是否有學好世界音樂文化為走向世界做准備?是否認為這是未來的必定趨勢?
」(《音樂研究》93年第一期29頁)我們應充分認識到重視多元化音樂教育的全球意義,應該看到幾十年
來西方音樂理論、技法、教育體系對我國民族音樂的發展所起的全面而積極的影響。要防止在批判「歐洲音樂
中心論」,加強民族音樂教育的同時,一種矛盾掩蓋另一種矛盾,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學習研究歐洲及
世界各國音樂理論、表現手法技能技巧、創作中的經驗教訓,目的在於發展我們的民族音樂,為使中國民族音
樂進一步走向世界打好基礎。
3.改革外國音樂史教學,在忠實於史實的前提下,從教材到講授應突出愛國主義、人民性、民主性、民
族特徵主旋律。目前外國音樂史教學問題不少,使用教材多為進口教材,內容繁瑣,面面俱到,重點不夠突出
;觀點有些陳舊,甚至有不少唯心主義觀點,宣揚資產階級天才觀、英雄造時勢、個人奮斗;在評價音樂家及
作品時有的缺乏馬列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及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一分為二,只看到音樂家的歷史貢獻,看不
到歷史的局限性。當務之急,應組織國人編寫觀點新穎、重點突出的西方音樂史教材。教材中應弘揚外國音樂
家反對封建專制統治、反對外族侵略的愛國主義精神;弘揚音樂家熱愛人民、熱愛生活、熱愛民間藝術、繼承
傳統、勇於探索、開拓創新的創造精神。在充分肯定他們的歷史貢獻的同時,也要全面客觀地評價他們的思想
、美學觀點和作品的歷史局限性。
鑒往而知來,歷史是一面鏡子。「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立足於現代,面向未來
。吸收各國優秀音樂傳統,發展我們的民族音樂,讓中國民族音樂進一步走向世界,這就是我們學習的出發點

回答者:pussycute - 見習魔法師 三級 11-30 10:42

8. 中法音樂教育差異


中法音樂教育差異

從法中兩國的音樂進展史及音樂成就來看,法國和中國的音樂水平和音樂教育有著很大的差距是勿須質疑的。其表現在兩國的音樂教育特色;學院傳統;教材內容與師資;教學方法;音樂氛圍等諸方面。

音樂教育特色不同

法國以古典音樂和音樂教育為特色;中國則以通俗音樂教育為主。

音樂教育的教材與師資不同

中國的音樂教材比較陳舊,有些還停留在上世紀70年代的水平,如作曲教材。而且中國的政治性很強的意古典主義。理性、均衡、完美、永久,其境地是所有法國音樂家血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份,它和法國文化有悠久的歷史淵源。希臘化的古典主義;貴族的古典主義;知識分子子的古典主義;是法國音樂古典主義的三個時期,它是不同於其他國家的法國風格,在藝術上形成正統的古典主義,理性的成份加強和技術上的高度專業化螞豎棗,使其藝術表現手法具多樣性,藝術形態高度融合。

學院傳統的差異。

以巴黎聖母院為起源的巴黎大學實際上主宰了歐洲中世紀以來的藝術傳統,德、英最古老的大學都是以巴黎大學為典範,這是歐洲學術文化的濫觴,復調音樂等古典音樂的重要元素始出現於巴黎聖母院,這里可說是古典音樂的搖籃。而法國的音樂學院:第一個現代化的音樂學院在大革命不久誕生了,音樂家不再是藝匠或貴族的傭僕,而是知識份子,而音樂學院則是知識份子理性成份的具體化,另一方面,它教育出更多的知識份子音樂家,歐洲其他國家在往後的一個世紀中陸續成立了以巴黎音樂院為範本的音樂學院,在二十世紀初之前,它是歐洲諸音樂學院中的最高高學府。中國的音樂學院最早成立於1927年,比法國的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時期成立的音樂學院晚了120年。法國大革命時,中國還處於清朝政府的統治,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的“戊戌變法”的前夜。識也主宰了音樂教材的編寫和水平,長期的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音樂教育的進展,改革開放還只有20年,音樂教材許多還停留在上世紀60--70年代。兩國的師資來比較,法國就更具優勢。法國音樂學院的師資高標准,高水平纖含。法國的音樂學院的師資都必須經過國家統一資格考試後選拔才得以受聘的教授和演奏專家。法國音樂學院的升級考試和畢業考試嚴厲,一般由外校老師主考打分。每學期學校老師對所教學生都有評語。

音樂教育的方法也有差異

法國音樂教育講究音樂教育全面進展。中國音樂教育教學方法也比較死板往往只注重所學的單門專業,而忽略其他的專業基礎課。對於中國學生而言其基本功都比較扎實,但是往往缺乏對於音樂的全面理解和自我釋放。法國音樂院校的教學原則就是立志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充分的自我表現的空間和機會,並且在最大限度上提供每一個學生上台表演的機會。專業授課採取師生一對一,上小課的形式,理論課為公共課形式,一般5--6人或十幾個人一班,教學嚴謹,正統。音樂學院的課並不多,大概3-5次課/周,每次課約2到4小時不等,但學生需用大量課余時間用來完成教授所安插的曲目,教授對隔周回課的要求很高。 法國音樂教育注重風格把握的正確性及音樂知識的全面性,而且學校很注重學生的實踐,學校每學期給每一位學生都安排演出登台機會,讓學生從中積存演奏經驗。法國教學思維靈活,講究個性化進展,非凡注重培養悶拆學生的自我特點和注重實踐。

音樂氛圍與人民的音樂素養還有差異

音樂是所有藝術中真正浪漫主義的藝術,沒有什麽能比音樂更能直接地打動人的內在情感。法國是古典音樂的殿堂,是一個有著濃厚藝術氣氛和浪漫主義的國度。法國的音樂氛圍相當好,法國人喜愛音樂,品位也高。 在人類音樂史上,法國出了許多卓而不群的作曲家,如巴洛克音樂作曲家庫普蘭,律呂和拉莫;交響詩人聖桑;歌劇作曲家比才;新古典主義拉威爾;印象派德彪西;浪漫主義天才柏遼茲等。法國音樂傳統悠久,水平出眾,藝術形式,流派多元。法國人民尊重,熱愛音樂,國家十分注重音樂教育,制度完善,教學嚴謹,教育水平超前。 法國文化部提出把音樂教育當“國策”“讓所有的孩子都唱起來”的口號,音樂成為終生教育。在法國,天天在全國各地上演的音樂會有100多場。法國學校和城市的音樂廳經常有各種風格的音樂會,它對於音樂學院的學生是完全免費的,學生憑音樂生學生證領取入場券,可以自由選擇和觀摩。中國也是一個愛音樂的國度,但人民的音樂素養還不是很高,絕大部分人還處於通俗普及階段。中國現代最著名的作曲家洗星海,曾在法國音樂學院留學。開放的中國正以其博大的胸懷汲取世界文明的養料。

[查看更多請點擊法國留學信息相關鏈接]

法國內政部、勞工部以及高等教育署宣布:將向取得法國“高等專業”文憑的中國留學生放寬簽發工作證。面向擁有至少相當於碩士第二階段(Master2)高等專業文憑、希望在法國獲得初次職業經驗、符合現行法律規定的中國畢業生。

二、獎學金擴大候選人范圍

FranceExcellence是法國駐華大使館於2011年推出的優秀學生獎學金項目。2012年,為了吸引更多中國留學生,該項目擴大了獎學金候選人的專業背景范圍,增加了城市規劃、可持續發展、環境經濟、新聞、信息學、傳媒等專業。另外,候選人范圍除了涉及已具有一定法語基礎的學生,還包括希望到法國攻讀英文授課的課程,或先到法國進行法語培訓再進入專業課程的學生。

三、面簽審核將有可能更加嚴格

相對於另外兩項革新,本條未免讓眾多想要留學法國的學生感到疑惑和焦慮:既然要擴大接收留學生的規模,為什麼面簽審核反而更加嚴格?去法國留學會不會更難了?專家特別指出這實然是種誤解,面簽審核提高的是對申請學生綜合素質及語言水平的要求;而且與美國等國家留學簽證不同,法國留學簽證申請被拒絕後,若學生的語言水平達到上述要求,可繼續申請簽證。

(略)

法國商學院不屬於公立大學,因為建校之初許多大型的集團公司很難找到合適的實習生,久而久之影響公司的發展,痛定思痛,大型的公司根據自己的方向自己成立了各式各樣的商業學校,培養各自需要應用的管理人才,把書本知識和理論知識相結合。時間長了,業內人士就有了一把無形的尺子,大型的公司非常樂意聘用畢業於這些學校的學生,水漲船高,自然商學院名聲鵲起。

INSEAD、HEC、ESSEC、INSEEC、ESG就是其中的佼佼者。INSEAD號稱“歐洲的哈佛”,其中它的MBA,每年全球都招不了幾個名額,一年3-4萬歐元的高昂學費也嚇不倒應征者,用“趨之若鶩”形容絕對不過分。

生物制葯及醫學:

歐洲制葯業相當發達,法國同樣不甘人後。精良的設備和寬敞的實驗室在法國大學中比比皆是,嚴謹的作風、專業性人才的醉心研究使法國生物制葯方向上屢屢出新。在法國學習醫學是一個非常有前途和“錢”途的專業。

法國醫學專業不同於一般的專業,自己有獨特的體系,高淘汰率,漫長的學習時間造就了法國每年畢業的醫學院的學生寥寥無幾,從醫後收入相當客觀。需要注意的是正是由於法國對醫學的嚴謹,造成了現在國內醫學院的學生無法申請法國的相關專業,高中生申請法國專業最好避開,否則碰壁是在所難免的。

農業專業:

法國是世界上農產品出口最多的國家,麥浪滾滾,大型農業機械在土地上耕耘是法國田園最常見的景象。法國在農業方向上卓有建樹。

(略)

閱讀全文

與法國音樂特點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