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的起止時間
2.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年)
背景:北美東海岸13州為英屬殖民地,受英國管轄.
原因:英國殖民統治壓制北美經濟的發展.
領導力量:資產階級.
導火線: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
標志:1775年來剋星頓的槍聲.
1776年7月4日發表由富蘭克林、傑佛遜起草的《獨立宣言》,宣告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
1783年正式獨立.
代表人物:華盛頓
政府成立 1787年,美國第一部憲法出台,確立了三權分立(行政、司法、立法)的政治制度.
1789年,華盛頓當選為美國歷史上首任總統.
性質:既是一次正義的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
意義: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掃清外部障礙.
3.法國大革命(1789~1794年)
根本原因:封建專制統治嚴重束縛資本主義的發展.
領導力量:資產階級.
主要事件:
1789年7月4日,攻佔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開始.
1789年8月26日,《人權宣言》發表.
1791憲法,確立君主立憲制.
1792年廢黜君主制,建立共和國.
1793~1794年,雅各賓派專政,法國大革命的高潮.
結果:拿破崙上台,以鐵腕手段鞏固了大革命成果.
代表人物:羅伯斯比爾、拿破崙.
意義:摧毀了法國的封建制度,傳播了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加速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B. 什麼叫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又稱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1789年7月14日在法國爆發的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波旁王朝及其統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內土崩瓦解。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歷了一個史詩式的轉變:過往的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政治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眾的沖擊,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關於法國大革命結束的時間,世界史學界看法眾多,難成共識。在法國,普遍將熱月政變作為大革命結束的標志,熱月政變推翻了雅各賓派的激進集權統治。
1794年7月27日,法國大革命中的市民革命宣告結束。1830年7月,巴黎人民發動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國大革命才徹底結束。政變中建立了以熱月黨人為代表的政權。法國歷史進入維護大革命成果時期。
C. 18世紀歐洲有什麼事
1、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1783年),或稱美國革命戰爭,是大英帝國和其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革命者,以及其他幾個歐洲強國之間的一場戰爭。
這場戰爭是始於為了對抗英國的經濟政策,但後來卻因為法國加入戰爭對抗英國,而使戰爭的范圍遠遠超過英屬北美之外。
由於英國一直以來對殖民地進行剝削,對北美殖民地經濟的發展起到嚴重阻礙作用,為了對抗英國的經濟政策,北美人民奮起抗爭。始於1775年4月的萊剋星頓槍聲,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由托馬斯·傑斐遜執筆起草的《獨立宣言》,宣告了美國的誕生。
2、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又稱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1789年7月14日在法國爆發的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波旁王朝及其統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內土崩瓦解。
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歷了一個史詩式的轉變:過往的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政治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眾的沖擊,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
1794年7月27日,法國大革命中的市民革命宣告結束。1830年7月,巴黎人民發動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國大革命才徹底結束。政變中建立了以熱月黨人為代表的政權。法國歷史進入維護大革命成果時期。
3、大北方戰爭
大北方戰爭(1700年2月22日~1721年9月10日),又稱為第二次北方戰爭,是俄羅斯帝國為了奪取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及與瑞典王國爭霸的戰爭。戰爭的結果是俄羅斯從此稱霸波羅的海,而瑞典則自此衰落,從歐洲列強的名單上消失。
4、七年戰爭
七年戰爭發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主要沖突則集中於1756年—1763年。當時歐洲上的主要強國均參與了這場戰爭,其影響覆蓋了歐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以及菲律賓。
5、霧月政變
1799年11月9日,拿破崙以解除雅各賓派過激主義威脅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為借口,發動兵變,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務,開始了為期15年的獨裁統治。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霧月政變「。
D. 1775年發生的重大紀事
一月
1月10日,根據參政院判決,經葉卡捷琳娜二世批准,普加喬夫及其4位戰友被處決於莫斯科。
1月13日,莫扎特的歌劇在慕尼黑會議廳首演大獲成功羨伍。1775年,莫扎特根據義大利作家梅塔斯塔西奧同名劇作寫成二幕歌劇《牧人王》。
1775年1月20日 法國著名物理學家安培出生
二月
2月4日,舍勒當選為瑞典科學院院士。
1775年2月,阮氏政權的首都順化為御林軍(鄭軍)所攻克。
2月9日,英國國會宣布馬薩諸塞發生叛亂事件,接著派出軍隊去鎮壓。
1775年2月,清朝命班第、永常分兵兩路平定準噶爾部首領達瓦齊的叛亂。
三月
3月23日,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 Henry)發表著名的《在弗吉尼亞州議會上的演說》,是對於英國政府殘酷殖民統治的檄文,「不自由,毋寧死」(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是其中的經典名句。
四月
4月19日,萊剋星頓的槍聲拉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萊剋星頓戰役)
五月
5月10日,在費城召開第二屆大陸會議。會上,資產階級激進派佔了壓倒優勢。會議的代表中,有富蘭克林和傑斐遜,他們在後來都成了美國革命的傑出活動家。會議建議各殖民地建立新的政府以取代殖民當局耐裂。會議決定組建「大陸軍」,並任命喬治·華盛頓為總司令。
5月15日,清政府將乾隆九年開放的由村隘口封禁,商旅由平而、水口兩關驗照出入販貨。6月28日,清政府又決定,所有商民概不準擅越邊境貿易,如果在邊界地區彼此貿易,須選擇關口適中地方,酌定日期,派官稽查。
六月
6月12日,緬因的林區工人在馬蔡亞斯海進行了一場血戰,俘獲了英國海軍的縱帆船「瑪格麗塔」號。
6月14日,《莫扎特:第二小提琴協奏曲》(Mozart:Violin Concerto
No.2),D大調,K211,作於1775年6月14日,此曲是莫扎特有編號的五首協奏曲里最風雅的一首。
6月16日,華盛頓將軍被大陸會議選舉為總司令,掌握保衛美國自由的軍隊的最高指揮權。
6月17日,美國波士頓附近的制高點班克山戰役,是美國獨立戰爭史上的一個重要戰役。
七月
7月3日,華盛頓就任大陸軍總司令。他把一支組織鬆散、訓練不足、裝備落後、給養匱乏,主要由地方民軍組成的隊伍整編和鍛煉成為一支能與英軍正面抗衡的正規軍。
7月6日,北美聯合殖民地的代表們會集於費城,發布了一份名為《關於拿起武器的原因和必要性的公告》的文件。
八月
8月5日,Juan Manuel de Ayala成為第一個駕船駛經金門海峽的探險家。除了繪制海灣地圖外,並為許多地點命名。
8月29日,海頓創作的歌劇《偶遇》在埃斯特哈札宮首演,當時的埃斯特哈齊親王為歡迎卡爾大公爵夫婦來訪,特別安排系列的娛樂節目,《偶遇》就是其中之一。
伏爾泰改編的話劇《中國孤兒》於1775年8月在巴黎法蘭西劇院的公演,也把席捲歐洲的「中國熱」推向高潮。
九月
9月12日,莫扎特的《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G大調,K216,作於1775年9月12日。
十月
10月13日,北美大陸會議宣告成立大陸軍海軍部隊,成為美昌派閉國海軍的前身。1775年10月,美國開國元勛華盛頓根據獨立戰爭的需要,將原有的緝私船隊改造成海軍,組建了海軍委員會。
莫扎特的《第四小提琴協奏曲》,D大調,K218,作於1775年10月,據說莫扎特創作此曲時,曾以博凱里尼的小提琴協奏曲作為範本。
1775年10月在和靜哈拉莫墩竣工,清政府撥銀一萬兩建造名為胡青衙門。
十一月
11月1日,發生了幾乎將葡萄牙里斯本夷為平地的特大海嘯。
武裝起義階段列剋星敦和康科德戰斗後,大陸軍為解除英軍可能由加拿大直下紐約、控制哈得孫河流域的威脅,遠征加拿大。1775年11月12日佔領蒙特利爾
E. 英國、法國資產階級和美國獨立戰爭分別開始於[ ] 年、【 】年和【 】年
英國:1640年
法國:1789年
美國:1775年
F. 法國在1775年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
伏爾滲彎泰改編的話叢脊悶劇《中國孤兒》於1775年8月在巴黎法蘭西劇院的公演,野指也把席捲歐洲的「中國熱」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