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多少列強國家殖民瓜分非洲
共有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7個主要歐洲國家瓜分了非洲。
根據1914年的政治地圖,列強在非洲佔領的殖民地面積分別為:
英國所佔殖民地面積為8,860,020平方公里,占非洲總面積的29%,同本國領土面積相比在36.3倍;法國所佔殖民地面積為10,795,520平方公里占非洲總面積的35.6%,同本國領土面積相比大19.6倍;德國所佔殖民地面積為2,347,034平方公里,占非洲總面積的7.7%,同本國領土面積相比大6.6倍;義大利所佔殖民地面積為2,339,540平方公里,占非洲總面積的7.7%,同本國領土面積相比大7.8倍;比利時所佔殖民地面積為2,345,800平方公里,占非洲總面積的7.7%,同本國領土面積相比大76.9倍;西班牙所佔殖民地面積為308,355平方公里,占非洲總面積1%,同本國領土面積相比,約為60%;葡萄牙所佔殖民地面積為2,089,089平方公里,占非洲總面積的7%,同本國領土面積相比,大22.7倍。
Ⅱ 非洲各國被殖民的時間以及經過是什麼
早期的殖民地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其海外行省和殖民地被東羅馬帝國、法蘭克帝國、西哥特王國等國家瓜分。由於政治和軍事上的局限,同時由於西羅馬滅亡之後出現的人口稀少,這些國家幾乎沒有力量去征服海外殖民地。
十字軍東征標志著歐洲對自身之外的地區產生興趣的開始。在地中海東岸建立起來的十字軍國家並非殖民地,但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佔領拜占庭帝國後,威尼斯和熱那亞佔領了原屬拜占庭的許多領土,在東地中海建立了自己的商業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後來大多被奧斯曼帝國奪取。
由於西班牙征服地區盛產金銀,大量貴金屬經西班牙流入歐洲,刺激了歐洲其他地區的物價變革和工商業發展。
同時,由於咖啡、可可、茶葉、煙草、蔗糖、馬鈴薯等新消費品引入歐洲,歐洲人的飲食習慣也大幅度改變,導致對這些消費品需求的增長,這就促使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新征服的美洲廣大地區發展經濟作物的種植。
戰後非洲國家的獨立浪潮始於1956年英埃蘇丹和1957年迦納的獨立。從1960年起,非洲殖民地獨立運動達到高潮,1960年一年內,非洲有17個國家宣布獨立,其中13個國家為原法屬殖民地,3個國家為原英屬殖民地(包括意屬索馬里),1個為原比屬殖民地。
至1960年代末,英國和法國所屬的殖民地已經大多宣布獨立,只有葡萄牙仍然在非洲保留有大片殖民地,經過多年的戰爭,這些殖民地也在1970年代中後期獨立。
Ⅲ 非洲是多少國家殖民地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1914年,佔有的土地最多的殖民國家是法國,以下分別是英國、德國、比利時、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
法國的殖民地有:貝南、象牙海岸、葛摩、吉布地、阿爾及利亞、幾內亞、布吉納法索、摩洛哥、馬達加斯加、馬里、毛里坦尼亞、尼日、塞內加爾、查德、突尼西亞、加彭、剛果(布)、中非。
英國的殖民地有:南非、波札那、辛巴威、埃及、迦納、肯亞、賴索托、模里西斯、馬拉維、奈及利亞、甘比亞、蘇丹、塞拉里昂、英屬索馬里、史瓦濟蘭、塞席爾、烏干達、尚比亞。
德國的殖民地有:坦尚尼亞、納米比亞、喀麥隆、多哥、蒲隆地、盧安達。
比利時只有一塊殖民地剛果(金),但這一塊殖民地就有235萬平方公里。
義大利的殖民地是:厄利垂亞、利比亞、意屬索馬里。
葡萄牙的殖民地是:安哥拉、莫三比克、幾內亞比索、維德角、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西班牙的殖民地是:西撒哈拉、赤道幾內亞、摩洛哥北部沿海地區及南部一小塊。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在非洲的殖民地盡失。1915年,南非佔領了納米比亞,1916年,比利時佔領了蒲隆地和盧安達,1917年,英國佔領坦尚尼亞,1919年,英、法進占喀麥隆,1920年,英、法進佔多哥。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義大利在非洲的殖民地先後被盟軍佔領。1941年,英國佔領厄利垂亞和意屬索馬里,1943年,法國佔領利比亞的南部,英國佔領利比亞的北部。
Ⅳ 非洲哪些國家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
以下非洲國家或地區曾為法國殖民地:阿爾及利亞、貝南、布吉納法索、喀麥隆、中非、查德、查戈斯群島、葛摩、剛果、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加彭、甘比亞的阿爾布雷達鎮(Albreda)和昆塔-金泰赫島(Kunta Kinteh Island)、幾內亞、象牙海岸、利比亞、馬達加斯加、茅利塔尼亞、模里西斯、馬里、摩洛哥、尼日、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內加爾、多哥、突尼西亞。
Ⅳ 歐洲在非洲的殖民統治
第一階段,16世紀到19世紀中期,這是歐洲殖民者對非洲大陸的初步蠶食階段,先有西班牙對西北非沿岸,葡萄牙對南部非洲大陸兩側以及馬達加斯加島的侵佔,後有英國和法國對幾內亞灣黃金海岸,以及北非沿岸,埃及的佔領。但是都沒有深入非洲腹地,70%到90%基本上還屬於非洲國家統治。
第二階段,19世紀中後期到二戰結束,這是歐洲殖民者對非洲大陸入侵的高潮和巔峰期,1884年的柏林會議,標志著非洲大陸完全從屬於歐洲,是歐洲殖民主義最巔峰的象徵,除了西班牙 葡萄牙 英法之外,比利時,義大利 德國也都參與瓜分非洲大陸的狂潮中,柏林會議確立了這些國家的非洲領地的正式佔領。到了20世紀初,只有衣索比亞 賴比瑞亞處於獨立狀態。 90%以上的領土被佔領。
第三階段,二戰後至1990年,二戰以後,非洲的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最先在北非展開。1952年,埃及爆發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納賽爾為首的革命力量發動武裝起義,獲得真正獨立。1956年,埃及宣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20世紀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後有30多個國家取得獨立。其中,僅1960年一年就出現17個獨立國家,因此這一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20世紀七八十年代,非洲的民族獨立運動深入發展。1990年3月,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歐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長達五個世紀的歷史結束,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
法國人對塞內加爾的行政管理:
1、法國人對自己在非洲的殖民地採取的是同化政策,通過使非洲人不斷吸收和接受歐洲的文化和文明,最終達到使非洲人被歐洲人同化的目的。
2、 法國人在自己在非洲的殖民地塞內加爾建立起4個共同體,即聖路易(St. Louis)共同體、戈雷(Goree)共同體、達喀爾(Dakar)共同體和呂菲斯克(Rufisque)共同體。
3、1895年,成立法國西部非洲殖民地聯邦,這一聯邦共包括塞內加爾、幾內亞、象牙海岸、馬里特.尼日(Malid Niger)、貝南、布吉納法索、茅利塔尼亞。
4、 法國人把本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分別看做是法國的一部分或法國的海外省。
5、下面所顯示的就是法國在塞內加爾的塔形行政管理體系的7個層級:
1)法國政府的殖民大臣
2)殖民地總督
3)副總督(代理總督)
4)總督府的部門行政長官(指揮官、司令官)
5)地區長官
6)縣長官或縣以下的鎮長官
7)村莊長官(村長)
其中,從殖民大臣到地區殖民長官均須由法國人擔任,只有縣或縣以下的鎮長官、村長可由非洲人擔任。
6、 法國人和英國人在對各自在非洲的殖民地的統治方法上也有共同點,那就是使用的都是進行間接統治和控制的辦法。
法國人對西部非洲統治的壓迫性和虐待性本質:
1、 法國統治非洲的體制的本質是壓迫性的和虐待性的;
2、 非洲人在法國人體制中充當官員和職員——縣長官或縣以下的鎮長官、村長——的分子同樣是殘忍、粗暴的,同樣遭到非洲百姓的厭惡;
3、 這些非洲人(給法國人當縣長、鎮長、村長的人)的職責和任務是:
1) 收稅和催款;
2) 強制招募勞工;
3) 抓捕年青人當兵;
4) 強制監管非洲人必須從事農作物種植。
4、法國人強制非洲人從事種植性勞動。
到了1945年以後,法國對非洲殖民地行政管理方式的改變:
1、非洲人的強迫性勞動被取消;
2、容許非洲人參加巴黎的下議院,即國民議會;
3、容許個別的殖民者個人進入地方政府任職;
4、劃撥更多資金用於發展非洲人教育和其他社會管理服務部門;
5、非洲人開始建立政黨;
6、容許殖民地對是否加入法蘭西國民議會做出選擇;
7、幾內亞放棄加入法蘭西國民議會,退出法蘭西共同體宣布獨立,此後,法國也斷絕同幾內亞的一切聯系。
比利時人對剛果的行政管理:
1、15——18世紀,葡、荷、英、法、比等國的歐洲殖民者相繼入侵剛果;
2、1878年,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以組織商業而不是建立殖民地的說法,誘迫扎伊爾河流域的部落首領接受一系列奴役性條約;
3、1884——1885年,西方15國在柏林會議上達成協議,將整個扎伊爾劃為比利時國王的「私人采地」,稱「剛國自由國」;
4、1908年,剛國正式成為比利時的殖民地,比利時也派出大批官員對殖民地進行管轄,又將殖民地劃分為行政區(district)、地區(zone)和分區(sector);
5、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剛果的民族主義開始發展,政黨開始出現;
6、1960年6月,剛果獲得獨立;
7、獨立後,內戰幾乎接踵而至。
歐洲人對非洲進行殖民統治的後果:導致非洲傳統文化幾乎被侵蝕、腐蝕凈盡。破壞其生產力,導致其的貧窮
Ⅵ 非洲各國被殖民的時間以及經過
非洲各國被殖民的時間以及經過:
1、16世紀:早期的殖民地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其海外省份和殖民地被東羅馬帝國、弗蘭克帝國、西哥特式王國等國家瓜分。由於政治和軍事上的限制,由於羅馬西部地區的人口稀少,所以他們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征服海外殖民地。
十字軍東征標志著歐洲對自己以外地區的興趣開始。東地中海國家不是十字軍的殖民地,而是第四次十字軍佔領拜占庭帝國,威尼斯和熱那亞佔領了東地中海許多前拜占庭領土並建立了自己的商業殖民地。
2、15世紀至17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帝國
一般認為,現代西方國家所佔領的第一個殖民地是葡萄牙人佔領的殖民地。葡萄牙原產於摩洛哥,為了鏟除海盜行為,控制通過雪松從西非進口黃金和象牙,它被小心地部署佔領雪松港。然後,它與西非黑人帝國建立了直接聯系,並生產了黃金。它還沿著非洲海岸向南移動,佔領了馬德拉、維德角群島和其他組織。
隨著文藝復興運動在歐洲的發展,歐洲出現了對商業資本和財富的渴望。當時歐洲的主要貿易對象是東方,尤其來自是中國、印度和南洋各群島的絲綢、寶石、香料等奢侈品。
由於當時與東方的貿易被威尼斯、熱那亞壟斷,西歐國家決定自己探索通往東方的航路。首先對東方航線展開探索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1498年達·伽馬經過好望角抵達印度。
為了確保與印度的貿易不受莫卧爾帝國、阿曼和印度洋沿岸的土耳其國家的干擾,葡萄牙1510年在果阿建立了第一個殖民地,修建了堡壘,裝備了軍隊,並保護了葡萄牙商人的安全。
由於葡萄牙壟斷了通過好望角到東方的路線,西班牙不得不尋找一條從東方到西方的新路線。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西班牙發起了一場針對美洲的征服和殖民運動。在很短的時間內,它摧毀了印第安人建立的帝國,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
1494年經教皇仲裁,葡萄牙在西經50°以東的美洲大陸也獲得了面積極為龐大的殖民地。
由於西班牙征服地區盛產金銀,大量貴金屬經西班牙流入歐洲,刺激了歐洲其他地區的物價變革和工商業發展。
同時,由於咖啡、可可、茶葉、煙草、蔗糖、馬鈴薯等新消費品引入歐洲,歐洲人的飲食習慣也大幅度改變,導致對這些消費品需求的增長,這就促使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新征服的美洲廣大地區發展經濟作物的種植。
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英國和法國從西班牙人手中奪取了加勒比海諸島,荷蘭從葡萄牙手中奪取了巴西東北沿海的納塔爾地區。由葡萄牙人在非洲的馬德拉群島、維德角群島首創的黑奴種植園制度傳入英、法、荷控制的這些地區,對勞動力的需求猛增。
而由於殖民者對印第安土著的殘酷屠殺,印第安人的數量由15世紀末的5000萬銳減至17世紀的400萬,因此歐洲殖民者不得不從非洲尋找新的勞動力來源。
從1442年起,葡萄牙人就把柏柏爾人用作奴隸,西班牙人從1502年起開始把非洲黑人運入美洲。
對奴隸貿易的需求促使兩國以及英國、荷蘭、法國、丹麥等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在西非洲沿海建設了許多商站,販賣奴隸、象牙、黃金和辣椒,當時被稱為「天堂的種子」,象牙海岸的另一個名稱是種子海岸。
然而,由於西非海岸難以進入,以及歐洲人不適宜的地貌和氣候,歐洲對非洲的殖民化在今後幾個世紀中僅限於幾個沿海據點。
從歐洲國家對這些殖民地的命名——黃金海岸、象牙海岸、奴隸海岸——上可以看出,在西非的殖民地基本上都屬於資源掠奪型殖民地。
3、17世紀至18世紀中葉:英國、法國和荷蘭
隨著新大陸的發現,大西洋取代了地中海,成為商業運輸的唯一途徑,導致義大利的傳統商業城市和德國北部的漢薩同盟以及英國、法國和荷蘭的衰落。西方國家的經濟正在逐步崛起。
英國最初試圖通過俄羅斯開辟東方貿易路線。為此,莫斯科公司成立於1533。不久,它發現俄羅斯與東方沒有直接的商業聯系,於是轉向尋找西北路線,並試圖向東穿過北美北部。
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開始殖民北美,建立了哈德遜灣公司和新英格蘭殖民地。1600,英國商人建立了一家英國東印度公司,然後開始在印度擴張。
16世紀末荷蘭獨立後,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和商業國家。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於1602年,逐步壟斷與中國、印度、日本、錫蘭和香料島的貿易。法國在北美建立了一個新的法國殖民地,並佔領了加勒比海中幾個具有戰略意義和富含蔗糖的島嶼。
隨著英國在北美殖民地商業上種植煙草和棉花,法國需要將人力轉移到加勒比島嶼的甘蔗種植園,因此兩國對奴隸的需求日益增長。
1526年,英國開始奴隸貿易。不久之後,荷蘭和丹麥作為活躍的貿易中轉國也加入奴隸貿易活動中來,試圖從中分得利益。瑞典、勃蘭登堡、漢堡、庫爾蘭等國家也在這一時期從事奴隸貿易,為此在非洲海岸佔領了一些據點。
因為西非的當地經濟主要是採集和狩獵,糧食生產有限,為了喂養遠距離販賣者的奴隸,在這些據點周圍開辟了農業區,並從那裡引進了諸如甘薯和薯蕷等糧食作物。我是歐洲和美國。
羅伯特·克萊武,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奠基人從17世紀初到18世紀中葉,英國和法國由於在歐洲大陸的利益爭奪而進行了四次戰爭,英國憑借強大的海軍力量,在海外奪取了法國在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大片領土,一躍成為世界第一流的殖民大國。
並且在同荷蘭的數次戰爭取代了荷蘭,成為主要的船運國,建立起龐大的商船隊和海軍。以1763年英國與法國和西班牙簽訂《巴黎條約》為標志,英國取代西班牙,成為世界頭號殖民強國。
在此期間,歐洲國家以同樣的方式管理他們在美洲的殖民地,即,他們區別對待他們的祖國,派遣總督或代表國王的副國王到殖民地。
殖民地的經濟發展受到限制和監督,被迫種植父權國家所需的單一經濟作物。采礦業高度發達,其他工業也停止發展。即使是基本的消費品,如農具和衣服也不能生產。
宗主國從殖民地無償或低價輸出產品,甚至因此產生了殖民地通貨緊縮、不得不借用別國貨幣的現象。殖民地之間的聯系也被阻止,在北美十三州中,從某一殖民地寄往另一殖民地的郵件要先寄回倫敦。
4、工業革命時代:殖民地的萎縮
工業革命時代到來後,傳統的以蔗糖、煙草和奴隸為主的殖民貿易已經不再具有重要意義。工業國家對棉花、羊毛、燃料、鐵、銅、錫、煤炭等工業原料的需求取代了對消費品的需求,同時這些國家迫切需要在本國之外開辟市場,以消化本國生產的工業製成品。
由於歐洲地區的市場已經飽和,因此只能向美洲和亞洲尋求發展空間。
1776年北美十三個州獨立後,英國的殖民事業遭受了重大打擊,殖民地經濟的重心從北美轉移到印度,資源更加豐富,市場更加廣闊。此外,英國還佔領了澳大利亞、紐西蘭、緬甸、角殖民地和香港。
由於法國大革命宣揚的天賦人權觀念影響,加上宗教、人道和經濟方面的原因,英國於1807年宣布奴隸貿易為非法,此後荷蘭、法國、瑞典、丹麥等國也宣布禁止奴隸貿易。
這一措施使得各國在非洲沿海的據點迅速萎縮,丹麥、荷蘭均於19世紀中葉賣掉了在西非沿海的商站。
同時,由於拿破崙戰爭的影響,美洲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地宣布獨立,對奴隸的需求急劇下降,兩國在非洲的殖民勢力也迅速下降。
在北非,法國利用土耳其的衰敗,藉助消滅北非海盜的機會向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等土耳其附屬國滲透,海盜最活躍的阿爾及利亞受到最沉重的打擊,1815年美國海軍打敗了阿爾及利亞海軍,1819年英荷聯合艦隊炮轟了阿爾及爾,法國也與阿爾及利亞發生多次沖突,於1830年佔領了阿爾及利亞。
從1825年到1875年這段時間,除英國和法國外,歐洲國家征服新殖民地的活動已基本停止,代之以向海外殖民地移民的運動。
而就英國的情況來說,英國首相迪斯雷利在1852年的一句話可以說是這一時期英國對殖民地態度的最好總結:「殖民地是掛在我們脖子上的沉重磨盤」。
以兩個英國殖民地在甘比亞和黃金海岸為例。他們的商業稅收遠遠落後於行政支出。英國議會多次提議減少殖民地的規模,或者徹底放棄殖民地。
那是因為皇家海軍西非艦隊需要建立海軍據點在幾內亞灣禁止奴隸貿易,英國是最好的。這兩個地區最終被保留下來。
然而,為了在加勒比群島重新安置被解放的黑奴,英國在殖民萎縮時期以授權公司的形式開放了獅子山殖民地,美國殖民協會在同一時期開放了賴比瑞亞殖民地,法國開放了利伯爾。埃維爾殖民地。殖民地被用來安置奴隸。
5、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佔領殖民地的高潮
1870年普法戰爭結束,德國統一之後,德國地理學家腓特烈·拉策爾開始研究當時正在擴展中的德國工業產品的市場問題,並開始應用地理學為俾斯麥的帝國主義政策作辯護。
他認為,由於世界在向前發展,空間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將越來越重要,大國將逐漸拓展,小國變得無足輕重。
世界歷史對空間之要求越來越大,這個事實可以從各重要商業國家的演變明白看出:威尼斯是一個城市;荷蘭是一個三角洲國家;英國是一個島;美國是一個大陸。各強國必須遵從這個絕對的、必然的趨向,努力用殖民、合並及征服的手段來拓展他們的空間。
英國帝國主義理論家哈爾夫·馬金德爵士也提出了類似的理論,指出一個國家如果要生存,必須實現自給自足。控制原料產地並將其變為產品輸出市場成為攸關國家利益的戰略需求。
在19世紀的頭75年裡,西方國家平均每年佔領21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而在後25年裡,平均每年佔領62萬平方公里殖民地。
從15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殖民主義國家在被稱為「最後的大陸」的非洲佔領的領土只有318萬平方公里,而在19世紀最後的25年裡,歐洲對於非洲的興趣又濃厚起來,在非洲佔領了2569萬平方公里土地。
由於歐洲的迅速工業化和人口的增加,對植物油、植物纖維、橡膠和某些礦產資源的需求增大了,而這些產品可以用廉價的工業品在非洲換得,對新原料的需要引起對非洲原料產地的激烈爭奪。
殖民主義國家對非洲內地的殖民始於19世紀晚期法國在塞內加爾開創的逐步推進方式,即以種植花生或油棕櫚的農場為前進基地,利用葯物治療熱帶疾病,利用當地土著組成僱傭軍隊,沿主要河流向腹地推進,這種方式遠比英國的沿海滲透方式有效,因此為其他殖民國家所效仿。
1870年代,南非發現巨大的金剛石、黃金等礦產又刺激其他殖民國家國家在非洲其他地區探尋同類礦藏,爭奪的土地不再限於適宜種植農作物的地區,荒地、沼澤、沙漠和無人區都成為爭奪的對象。
1884-1885年的柏林會議確立了「只有實際佔領才能證明對殖民地的統治」的原則。佔領非洲沿海地區的國家,如英國、法國和葡萄牙,迅速與當地酋長簽署了協定和條約,以擴大對內陸地區的影響。德國、比利時和義大利,新的工業大國,也加入了爭奪非洲的行列。
1885至1900年間,歐洲國家完成了對非洲的瓜分。除了衣索比亞和賴比瑞亞之外,傳統的非洲王國如阿桑提、達荷美、索科托和布干達,以及歐洲人建立的外德拉斯瓦利和橙色自由國家,都已成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或保護國。埃及名義上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但它完全在英國的控制之下。
在亞洲,俄國從19世紀60年代起加速了對外高加索、中亞、西伯利亞及遠東的殖民和征服,先後佔領了大茹茲、中茹茲、小茹茲、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浩罕汗國,並向中國的新疆、外蒙古和滿洲地區滲透。
到1876年,俄國已經佔領了17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法國征服了安南、寮國、柬埔寨,英國佔領了馬來半島和北婆羅洲,控制了波斯灣和阿拉伯半島南部。
在大洋洲,新興的德國從西班牙購買了卡羅來納群島和馬里亞納群島等殖民地。殖民地國家除了直接征服殖民地外,還把一些經濟落後的國家變成半殖民地,如中國、朝鮮、暹羅、波斯、阿富汗和奧斯曼帝國。
在這些國家,他們攫取了海關、交通、商業、道路建設、采礦、工廠建設、銀行和軍隊培訓的權益。
6、1914年的世界殖民地至20世紀初:重新瓜分殖民地與兩次世界大戰
殖民國家及殖民地已佔全世界85%的陸地面積。各國的殖民地分布是不均衡的。
除了實力仍然強大的英國和法國外,早已衰落的西班牙、葡萄牙仍然掌握著大片的殖民地,而新興的美國、德國、日本和義大利這些國家只佔有一些面積不大、資源貧乏的「剩餘地區」。
隨著爭奪殖民地的手段趨於激烈化,各主要殖民國家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相繼捲入一系列外交和軍事沖突,如英、法、德之間的第一次摩洛哥危機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英法之間的法紹達危機,兩次布爾戰爭,美西戰爭、日俄戰爭、意土戰爭等一系列沖突。
從1900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各殖民國家為了爭奪新殖民地或保護既有殖民地而縱橫捭闔,形成了極其復雜的利害沖突關系:德國對英國的世界霸權提出挑戰;日本對俄國在亞洲的霸權發出挑戰;俄國對英國在亞洲的霸權發出挑戰。
英國利用法國牽制德國;英國利用日本牽制俄國;法國利用俄國牽制德國;德國利用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包圍俄國等。為了鞏固既有的殖民地,相繼組成了英法俄協約國和德奧意同盟國兩大集團。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戰敗的結果告終。作為懲罰,德國被剝奪了全部海外殖民地,奧匈帝國瓦解,領土被鄰國瓜分或組成新的國家,奧斯曼帝國喪失了全部阿拉伯領土。
隨著經濟的現代化、市場的調整、城市化的發展、社會文化的進步、民族解放和反殖民主義運動的高漲,到1920年代時老式的殖民主義體系已經大為削弱,殖民國家已經認識到不能通過戰爭的手段來獲得新的殖民地。
被戰敗國剝奪的殖民地成為國際聯盟指定的地區,由勝利國管理。雖然它們本質上仍是殖民地,但國際聯盟的任命規則已經規定,受託人必須促進被指定領土居民的福利,並在適當時候建立獨立國家。
到1930年代,出現了新的殖民主義思潮——源於地緣政治理論的法西斯主義殖民觀及「生存空間」的概念。
日本也在日俄戰爭之後開始提出亞洲國家在日本「領導」下抵禦白人世界侵略的口號,並在1930年代將其演變為「大東亞共榮圈」理論。其他法西斯國家如義大利和西班牙也陸續提出了「法西斯帝國主義」和「大西班牙主義」的口號。
希特勒曾在其著作《我的奮斗》中不主張德國從事海外擴張,認為在海外擴張不如在歐洲擴張對德國有利,但他後來卻核准納粹黨「25點綱領」中的殖民地要求,並在1933年後鼓勵德國殖民地運動派的活動。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了中國東北,宣告對世界的重新分割已經再度開始,繼之是1935年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的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十分復雜,不能簡單歸結於傳統形式殖民主義發展的結果,但殖民主義的變種——「生存空間」理論,以及對「生存空間」的爭奪,顯然是其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7、二戰後殖民地的獨立運動
1939年的世界殖民地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一戰後殘存的各主要殖民國家,如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義大利,在戰爭中都被削弱。
戰爭期間,印度、東非、奈及利亞、比利時剛果等未佔領的盟國殖民地的民族工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殖民地內部的分工被打破。
同時,由於日德通過支持殖民民族主義運動削弱了同盟國,盟國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也在戰爭中軸心國的翼下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殖民地解放運動首先在曾被日本佔領的荷屬東印度、英屬緬甸、法屬印度支那等地爆發。
這些地區的民族主義者曾經在戰爭中與日本佔領軍合作,建立名義上「獨立」的傀儡國家。日本在投降前夕將權力及武器移交給當地的民族主義分子,令其為盟國製造混亂。
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亞首先宣布獨立,越南於9月2日宣布獨立。殖民地獨立運動的浪潮隨即蔓延到緬甸、印度、馬來亞、菲律賓等亞洲國家和地區。 至1953年柬埔寨獨立之後,法國、荷蘭和美國在亞洲的殖民地已經全部成為獨立國家。
進入1950年代後,特別是1955年萬隆會議之後,在已獨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鼓舞之下,這一運動又發展到非洲。
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後,英國宣布了「從蘇伊士以東撤退」的政策,英國在1957年至1963年間先後撤出錫蘭、馬來亞、北婆羅洲、海峽殖民地、南葉門、巴林、科威特、卡達、特魯西爾阿曼、桑給巴爾、肯亞和烏干達。
戰後非洲國家的獨立浪潮始於1956年英埃蘇丹和1957年迦納的獨立。從1960年起,非洲殖民地獨立運動達到高潮,1960年一年內,非洲有17個國家宣布獨立,其中13個國家為原法屬殖民地,3個國家為原英屬殖民地,1個為原來比利時所屬的殖民地。
至1960年代末,英國和法國所屬的殖民地已經大多宣布獨立,只有葡萄牙仍然在非洲保留有大片殖民地,經過多年的戰爭,這些殖民地也在1970年代中後期慢慢獨立。
Ⅶ 非洲的全稱為阿非利加洲,歐洲殖民者是如何統治非洲的
歐洲殖民者是統治非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西方列強在瓜分和侵佔非洲的同時,便著手建立他們自己的殖民統治制度。到第一次世界 大戰前夕,這些殖民統治政治制度大體上都已經建立起來。雖然列強的殖民統治政治制度各有特點,在不同地方推行不同形式的殖民政治制度,但是有一個共同點,即它的最高決策和權力都在宗主國,都掌握在宗主國相應機構手中。
而保護國制度與間接統治相類似,也被西方殖民者在非洲廣為採用。這些保護國的軍事、外交,財政、司法等大權都由宗主國掌管,完全喪失了主權。所以,保護國制度與間接統治制度十分相似,兩者的差異只是實行保護國制度的國家還保留著中央一級的政權,而在實行間接統治的地方,原來的統治者則變成了的地方一級的土著官員。不過,保護國保留下來的中央政權實際也是有名無實的。
西方列強在非洲建立的政權,不論採用何種形式,其本質都是維護宗主國壟斷資本家利益而壓迫和剝削非洲各族人民。當然,由於西方列強經濟、政治情況的差異,殖民經歷不一,其殖民政權也各有特點。
Ⅷ 在歷史進程中,帝國主義是怎樣瓜分非洲的
非洲是一個美麗富饒和具有古老文明的大陸。自15世紀末始,它就成為歐洲殖民者掠奪黃金、象牙、香料和販賣「人類血肉」一黑奴的場所。18世紀末以後,隨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西方列強為了開辟新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供應地,便改變從事奴隸貿易的傳統做法。轉向採取領土佔有和殖民奴役政策。它們打著「地理考察隊」、「科學調查團」等旗號,在非洲進行一系列所謂的「探險」活動,搜集有關那裡的內陸情報;勘定殖民進軍路線;收買、威脅、誘騙部落酋長,製造部落分裂。但在1876年以前,西方國家只在非洲沿岸建立殖民地,僅占非洲土地總面積的10.8%。19世紀末,世界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帝國主義的重要的特點是它們都想爭奪霸權和投資場所,而當時的非洲尚有大片的「無主地」,於是非洲便成了西方列強瓜分的重要目標。
從19世紀70年代起到20世紀初,非洲大陸基本被瓜分完畢。其中英國搶佔了88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占非洲總面積的29%:法國搶佔了10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占非洲總面積的35.9%:比利時占據230多萬平方公里殖民地,占非洲總面積的8.2%。此外,義大利、葡萄牙等搶占的土地約占非洲總面積的14.2%。
在帝國主義列強的瓜分下,非洲各民族被任意宰割,資源被任意掠奪,嚴重阻礙了非洲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形成,破壞了非洲經濟的正常發展。同時,也給後來的非洲國家之間不斷發生糾紛和沖突埋下了禍根。
Ⅸ 法國和阿爾及利亞有什麼特殊關系嗎
阿曾是法國的殖民地,齊達內原籍就是阿爾及利亞現在法國國家隊很多球員都是非洲的移民,法國以前幾乎殖民了半個非洲。
阿爾及利亞從19世紀起開始成為法國的殖民地,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獨立,法國對阿爾及利亞等很多非洲國家影響力很大,現在阿國內也通用法語。
1830年法國入侵,1834年被宣布為法國領土,1871年成為法國的三個省,1905年阿全部淪為法國殖民地。二次大戰中,阿爾及爾曾為北非盟軍指揮部所在地,一度為法國臨時首都。
法國在1830年佔領了整個阿爾及利亞,並在1834年宣布阿爾及利亞為法國屬地,此後大批歐洲人來到阿爾及利亞定居,1954年大約有100萬歐洲裔(主要是法裔)人口在阿爾及利亞生活。
1962年3月18日,法國與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雙方簽署了埃維昂協議,同意阿爾及利亞舉行公民投票決定是否獨立。1962年7月1日,阿爾及利亞選民在投票中幾乎一面倒地贊成獨立。法國在7月3日承認阿爾及利亞為一個獨立國家。
1958年9月19日,阿爾及利亞共和國臨時政府成立。1962年3月18日,法國政府被迫同臨時政府簽訂《埃維昂協議》,承認阿自決和獨立的權利。